期刊文献+
共找到1,629篇文章
< 1 2 8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hinese Comprehensive Rural Reform: Institutional Vicissitude, Theoretic Framework and Content Structure
1
作者 Zhou Li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15年第3期79-90,共12页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of rural areas, the productivity of agriculture and the life quality of farmers were always the greatest concerns of Chinese Central Government. Therefore, the research relate...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of rural areas, the productivity of agriculture and the life quality of farmers were always the greatest concerns of Chinese Central Government. Therefore, the research related to rural areas, agriculture and farmers had remained as the prominent parts for a long period and would continue to be prominent in the future to build China into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nation in an all-round way. Chinese rural area had constantly experienced three significant system reforms since 1978, namely the reform of rural management system, the rural tax and fee reform and the rural comprehensive reform. This paper attempted to analyze the theoretic framework and the content structure of the comprehensive rural reform since it was the higher stage of rural institutional vicissitude, which had changed the governance and operation system and thus promoted the great changes to fundamental social and economic system in rural areas. The theoretic framework of comprehensive rural reform covered three aspects in its content, namely the rural governance theory, the government function theory and the public finance theory. The comprehensive rural reform was a complicated system engineering with multiple dimensions and targets mainly including rural political restructuring, rural economic restructuring and rural public products allocation restructuring. The reform had focused on enhancing the vitality of agricultural and rural development, breaking through the urban and rural binary system, and further reducing the disparity between cities and countrysides, so as to realize the urban-rural integration. It was necessary to clarify and understand the key mechanism and intrinsic logic of the rural comprehensive reform, which was helpful to establish the foundation constituted by scientific methodology to implement the reform and evaluation criterion to judge the reform perform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rehensive rural reform institutional vicissitude theoretic framework content structur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fluencing factors analysis of hard limestone reformation and strength weakening under acidic effect
2
作者 HOU Ming-xiao HUANG Bing-xiang +2 位作者 ZHAO Xing-long JIAO Xue-jie ZHENG Chen-ya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7期2446-2466,共21页
Roof disaster has always been an important factor restricting coal mine safety production.Acidic effect can reform the rock mass structure to weaken the macroscopic strength characteristics,which is an effective way t... Roof disaster has always been an important factor restricting coal mine safety production.Acidic effect can reform the rock mass structure to weaken the macroscopic strength characteristics,which is an effective way to control the hard limestone roof.In this study,the effects of various factors on the reac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limestone were analyz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cid with stronger hydrogen production capacity after ionization(pK_(a)<0)has more prominent damage to the mineral grains of limestone.When pKa increases from−8.00 to 15.70,uniaxial compressive strength and elastic modulus of limestone increase by 117.22%and 75.98%.The influence of acid concentration is manifested in the dissolution behavior of mineral crystals,the crystal defects caused by large-scale acid action will lead to the deterioration of limestone strength,and the strength after 15%concentration reformation can be reduced by 59.42%.The effect of acidification time on limestone has stages and is the most obvious in the initial metathesis reaction stage(within 60 min).The key to the strength damage of acidified limestone is the participation of hydrogen ions in the reaction system.Based on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method,the influence weights of acid type,acid concentration and acidification time on strength are 24.30%,59.54% and 16.16%,respectively.The research results provide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the acidification control of hard limestone roofs in coal min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rd roof acidic effect structural reformation strength weakening influencing factor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加快饲草产业发展 被引量:4
3
作者 王加亭 撒多文 +1 位作者 邵麟惠 王宗礼 《草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1-220,共10页
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产品的消费结构正逐步转变,肉类食物的比重逐年增加,口粮作物占比逐步减少。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历史背景出发,回顾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前后,粮食生产、饲草种植、畜牧养殖和畜产品供给的变化... 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产品的消费结构正逐步转变,肉类食物的比重逐年增加,口粮作物占比逐步减少。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历史背景出发,回顾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前后,粮食生产、饲草种植、畜牧养殖和畜产品供给的变化,总结了粮改饲政策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成效,解读草食畜牧业发展规划和政策,从优化“粮―经―饲”三元结构,增饲草、增牛羊以及提升饲草科技支撑水平等方面展望了饲草产业发展的前景,为我国草牧业高质量发展和农牧业现代化建设政策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草产业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农业结构 粮改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技术行业国企混改与企业创新投入——基于混改深度的异质性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谢众 汪婕 刘晴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3-104,共12页
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以创新驱动的高技术行业国企在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不同类型股东持股比例构建混合所有制改革变量,采用多时点DID检验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国有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结果发现:相比于非... 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以创新驱动的高技术行业国企在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不同类型股东持股比例构建混合所有制改革变量,采用多时点DID检验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国有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结果发现:相比于非深度混改,深度混改能够提升高技术行业国企创新投入水平。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和交叠DID等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后,该结果仍成立。在此基础上,研究发现,东部地区国企和高市场化地区国企混改的创新投入效应更加显著。机制检验结果显示,深度混合所有制改革可以通过强化监督和缓解代理问题提升企业创新投入水平。新一轮国企改革需要注重混改深度,充分发挥非国有股东的治理优势,激发高技术行业国企创新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所有制改革 创新投入 公司治理结构 多时点DI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人口格局下教育评价改革:面向教育强国的价值重塑与技术赋能 被引量:2
5
作者 邓磊 代少东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22,共10页
受管理主义思潮影响,教育评价出现了“效率崇拜”现象。伴随着老龄少子化成为人口新格局,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动力需从人口优势转变为人才优势,教育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和服务强国建设的基础性支撑作用愈发突显。《教育强国建设规... 受管理主义思潮影响,教育评价出现了“效率崇拜”现象。伴随着老龄少子化成为人口新格局,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动力需从人口优势转变为人才优势,教育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和服务强国建设的基础性支撑作用愈发突显。《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明确指出了我国教育发展的战略方向和重要任务,新时代的教育评价改革须紧紧锚定强国建设目标,通过系统性改革彰显教育评价的基本属性,在科学理念的牵引下发挥教育评价的核心作用,坚持价值守正和路径创新相结合,以本体论思维守护教育评价的人文价值,以认识论思维提升教育的社会价值,以方法论思维创新教育的技术路径。技术赋能的教育评价改革,必须系统性地调和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之间的张力,通过数智赋能的全息评价,构建引导与监测双向驱动的教育评价新形态;借助人机协同的个性评价,供给技术驱动下人才选拔与培养机制的新动能;利用数字伦理的规范评价,打造风险防控与算法治理并重的评价新准则,从而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发展,夯实教育强国底座,构建高质量现代教育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评价改革 教育强国建设 人口新格局 效率崇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下体育产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与推进路径 被引量:2
6
作者 林晨 王静宜 李树旺 《上海体育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5-64,共10页
培育体育产业新质生产力是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近年来,体育产业需求随经济发展逐渐提升,但供需错配对产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发展新质生产力成为体育产业达成高水平动态均衡的重要抓手。基... 培育体育产业新质生产力是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近年来,体育产业需求随经济发展逐渐提升,但供需错配对产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发展新质生产力成为体育产业达成高水平动态均衡的重要抓手。基于政治经济学理论,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视角出发,通过分析体育产业的行业特征和发展现状,提出体育产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即要发展优化配置、因地制宜、发展韧性强、融合发展空间广阔和模式创新激励强的体育产业新质生产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推动体育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路径,提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厘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强体制机制的包容性以支撑体育产业模式创新等政策建议,旨在推动实现体育产业新质生产力的高效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产业 高质量发展 新质生产力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税降费促进产业结构高质量发展研究——来自中国地级市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志芳 李心月 卫铭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2-68,共17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促进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并在深化体制改革中注意健全有利于高质量发展的税收制度,优化税制结构。减税降费是否促进了产业结构深度转型升级,能否促进产业结构的高质量发展?文章从理论层面厘清了减税政策和降费政...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促进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并在深化体制改革中注意健全有利于高质量发展的税收制度,优化税制结构。减税降费是否促进了产业结构深度转型升级,能否促进产业结构的高质量发展?文章从理论层面厘清了减税政策和降费政策对产业结构高质量化的直接影响、影响机制与环境异质性分析,还明晰了相关税收政策与减税降费政策的协同效应,利用2006—2022年我国地级市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减税降费政策通过加速资金回流、激发创新活力和稳定市场预期三大机制,最终促进地区产业结构高质量发展,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这一结论仍然成立。异质性研究表明,在地方行政保护力度较大和税收监管较强的地区,减税政策更有利于产业结构高质量发展,而降费政策对产业结构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并未存在显著差异,这有可能与降费政策的具体措施、减免机制有关。此外,税务改革与减税降费政策发挥了协同效应,税务“放管服”改革与减税降费政策对地区产业结构高质量发展具有正向促进作用,说明组合型的税收政策能够发挥政策协同效应,共同促进产业结构的高质量发展。文章基于不同税种的减免力度、优化地方税收环境、税务体制改革与税费优惠政策协调等提出了减税降费的政策建议。文章深入剖析了组合式减税降费政策对地区产业结构高质量发展的差异化影响,为精准制定结构性减税政策提供了更为详实的经验证据;在研究路径方面,构建了包含资金回流、创新活力和市场预期在内的机理分析框架,不仅揭示了减税降费政策影响地区产业结构高质量发展的作用路径,还深入挖掘了其内在机理。通过多维度的剖析,能够更全面地理解减税降费政策发挥经济引导效应,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更好地发挥减税降费政策在推动产业结构高质量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此外,从政策执行全流程视角出发,探究了地方税收行政保护、税收征管力度对减税降费政策的异质性影响,为税务部门本身更好发挥税制改革的经济赋能作用,完善地方税务服务提供改革方向;最后,通过协同税务部门体制改革与减税降费政策发挥的政策合力作用,为税务部门建立多部门协同合作机制提供了真实可靠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税降费 高质量发展 产业结构转型 税务体制改革 政策协同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数字化课程资源开发策略研究——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视角审视
8
作者 郑旺全 马学良 《课程.教材.教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1-105,159,共6页
语文是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核心课程,对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数字化资源在语文课程中的广泛应用,对于提高语文教学效率、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研究发现,数字化资源与用户... 语文是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核心课程,对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数字化资源在语文课程中的广泛应用,对于提高语文教学效率、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研究发现,数字化资源与用户的互动尚不充分,与教材和生活的关联性有待加强,同时资源间的联动性也显得较为薄弱。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审视,数字化课程资源开发应聚焦用户体验优化、提高与教材和生活的适配度、加强跨学科整合和多媒体融合是主要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语文学科 数字化课程资源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优税制理论的现代税制结构改革:一个研究综述
9
作者 马蔡琛 桂梓椋 白铂 《经济与管理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7-37,共11页
税收是调节收入分配、调控经济运行发展的重要工具,优化税制结构是深化税制改革的核心内容。从理论层面分析,最优税制理论涵盖了最优商品税理论和最优所得税理论两大研究支柱。前者研究的目的是效率损失最小化,而后者则是以实现社会福... 税收是调节收入分配、调控经济运行发展的重要工具,优化税制结构是深化税制改革的核心内容。从理论层面分析,最优税制理论涵盖了最优商品税理论和最优所得税理论两大研究支柱。前者研究的目的是效率损失最小化,而后者则是以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为目标。面向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在上述传统理论的基础上,形成了探讨动态情况的现代最优税制理论。从实践层面分析,税制结构的演进大体呈现:从以原始直接税为主体,到以增值税为代表的现代间接税为主体,再到以现代直接税为主体的发展脉络。当前,以增值税为代表的现代间接税体系,日渐难以适应信息化时代的税制改革诉求,尽管所得税存在部分内生缺陷,但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未来税制的演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税制改革 最优税制理论 直接税 间接税 税制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开放促效率”:资本市场开放对企业产能利用率的影响研究——基于“沪深港通”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1
10
作者 辛大楞 周晓萱 《审计与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7-127,共11页
发挥资本市场开放对企业产能利用率的提升作用对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从创新效应、内部控制效应和出口扩张效应视角全面解析了资本市场开放影响企业产能利用率的理论机制。选取2010-2021年我国沪深A... 发挥资本市场开放对企业产能利用率的提升作用对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从创新效应、内部控制效应和出口扩张效应视角全面解析了资本市场开放影响企业产能利用率的理论机制。选取2010-2021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运用“沪深港通”交易制度实施这一外生事件来构建准自然实验,实证考察了资本市场开放对企业产能利用率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沪深港通”交易制度实施显著提升了企业产能利用率水平,且该作用主要通过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强化内部控制和推动出口扩张三条渠道来实现。异质性分析显示,“沪深港通”交易制度实施对非国有企业、东部地区企业、高客户波动度企业以及低污染企业产能利用率的提升效果更为强烈。进一步地,资本市场开放引致的产能利用率提升效应有利于提高企业盈利能力、降低企业财务风险。研究结论为稳步推进资本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以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重要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沪深港通 产能利用率 创新效应 内部控制效应 出口扩张效应 资本市场开放 企业创新能力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设立对城乡融合的影响
11
作者 许骞 李梦晗 《农村金融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5-49,共15页
城乡融合发展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一环,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拓展高质量发展空间、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关键抓手。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是我国深化金融改革的创新尝试,但现有文献对其促进城乡融合影响的研究较少。论文基于2... 城乡融合发展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一环,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拓展高质量发展空间、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关键抓手。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是我国深化金融改革的创新尝试,但现有文献对其促进城乡融合影响的研究较少。论文基于2008—2021年间中国地级市层面面板数据,采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法,探究了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的设立对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的影响和作用机制以及异质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的设立对提升城乡融合发展水平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在考虑内生性问题且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旧成立;异质性分析表明,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的设立对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的推动作用在东部和西部地区、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更为显著;从影响机制上来看,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的设立通过提高信贷可得性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来提升城乡融合发展水平。因此,持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金融综合改革力度,对于金融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水平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 城乡融合发展水平 信贷可得性 产业结构升级 市场化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服务人口高质量发展的职业教育现代化:需求指向、多重逻辑与实践进路 被引量:1
12
作者 辛苏 王启龙 石伟平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26,共7页
职业教育是重要的社会服务工具之一,是人口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我国人口少子化、老龄化,区域间、产业间人口流动愈加快速等趋势,人民群众、经济社会发展乃至职业教育自身都对职业教育现代化提出了全新诉求:职业教育应以关照... 职业教育是重要的社会服务工具之一,是人口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我国人口少子化、老龄化,区域间、产业间人口流动愈加快速等趋势,人民群众、经济社会发展乃至职业教育自身都对职业教育现代化提出了全新诉求:职业教育应以关照人口规模及人口增减变化为逻辑起点、以服务人口结构及其变化为逻辑进路、以提高人口质量为逻辑根本,通过构建灵活开放的教育服务体系,推进学制和培养模式改革,优化院校专业布局调整,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等路径,实现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和科学可持续发展,服务人口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变化 职业教育现代化 高质量发展 生源结构 学制改革 布局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国企如何应对制度逻辑冲突——基于金字塔结构的隔板式治理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光沛 魏江 +1 位作者 杨升曦 王青 《南开管理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15,共12页
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国有企业应如何应对不断加剧的制度逻辑冲突?如何在兼顾经济效益的同时提升政策绩效?为回答如上问题,本文通过对海康威视及其所在的视频安防行业开展案例分析,发现:(1)面对制度逻辑冲突,国企会选择与政府松散耦合... 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国有企业应如何应对不断加剧的制度逻辑冲突?如何在兼顾经济效益的同时提升政策绩效?为回答如上问题,本文通过对海康威视及其所在的视频安防行业开展案例分析,发现:(1)面对制度逻辑冲突,国企会选择与政府松散耦合的制度设计,向上设置“隔离带”,向下开凿“防水渠”,所形成的金字塔结构能够发挥“分层过滤器”作用,将行政逻辑与市场逻辑分离在不同的制度层级中。(2)金字塔结构的形成具有反复振荡的特征,该结构的最终稳定源于国企管理层持续创新组织安排的战略能动性,更离不开市场化改革背景下制度障碍被逐步扫清的环境条件。(3)金字塔结构本身只能分离却无法消解不同制度逻辑的张力,制度逻辑冲突的解决有赖于国企开展基于金字塔结构的隔板式治理,表现为双元领导下的资源桥接与冲突转移机制。(4)通过隔板式治理,国企能够在产业政策发展过程中发挥“试金石”与“信号枪”作用,基于风险承担与信息反馈机制,带头响应政策,并为政策试错提供反馈。这些发现有助于混合型组织、制度逻辑等研究,并对国企改革、产业政策发展等实践具有一定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所有制改革 国有企业 制度逻辑冲突 金字塔结构 隔板式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植业转型背景下草地生态与资源调查实习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以南京农业大学为例 被引量:2
14
作者 覃凤飞 李志华 +2 位作者 孔令娜 原现军 冯金侠 《草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82-1089,共8页
针对我国种植业转型期,草地生态与资源调查实践教学已无法满足南方农区草地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以南京农业大学“草地生态与资源调查实习”课程为例,围绕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和现代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趋势,提出了... 针对我国种植业转型期,草地生态与资源调查实践教学已无法满足南方农区草地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以南京农业大学“草地生态与资源调查实习”课程为例,围绕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和现代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趋势,提出了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通过构建课程网络资源平台,将虚拟仿真实训融入南方天然草地资源调查与农林牧复合种植模式的生态环境调查中,探索以实带虚、以虚助实、深度交互的一体化教学模式,既增加教学的直观性、互动性和探索性,又“延长”实习期,拓展专业知识范围;同时采用研究型考核综合评价学生的实习效果,引导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使之与种植业转型期一流草业人才培养的要求相适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业转型 草地畜牧业 草地资源调查 复合种植模式 线上线下 虚拟仿真技术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金融政策与新质生产力发展 被引量:18
15
作者 黄徐亮 徐海东 《财经论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7-58,共12页
以科技金融体制构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本文根据生产力理论和新质生产力内涵构建了中国城市新质生产力评价指标体系,测算了城市新质生产力发展指数,匹配2009-2021年城市面板数据,采用渐进双重... 以科技金融体制构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本文根据生产力理论和新质生产力内涵构建了中国城市新质生产力评价指标体系,测算了城市新质生产力发展指数,匹配2009-2021年城市面板数据,采用渐进双重差分法探讨了科技金融政策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及其作用路径。实证研究发现,科技金融政策显著促进城市新质生产力发展。路径研究发现,科技金融政策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机制可以概括为技术进步效应、技术效率提升效应和规模效率提升效应,即科技金融政策通过降低要素搜寻成本、优化投入产出效率、强化协同合作以及促进知识溢出,最终促进了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升。进一步分析发现,科技金融政策的城市生产力发展效应存在明显的营商环境、资源错配和发展能级差异。应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找准科技与金融的结合点,不断提升对新质生产力的服务质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金融政策 新质生产力 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内在机理与提升路径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余卫 赵皖渝 赵彤彤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0-104,共15页
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而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为生产力的蝶变跃升提供了技术支持和产业根基,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动能。因此,厘清数字经济作用于新质生产力的内在机理,探究二者之间... 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而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为生产力的蝶变跃升提供了技术支持和产业根基,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动能。因此,厘清数字经济作用于新质生产力的内在机理,探究二者之间的逻辑关联,对于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2012—2021年全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以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为指导,紧紧围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内涵,从新质劳动者、新质劳动对象和新质劳动资料三个维度构建测度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深入探究了数字经济对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新质生产力具有显著正向的促进作用,这一结论经过内生性及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新质生产力的赋能作用在我国东中西部均有效,且在西部地区表现出更为强劲的赋能作用,但是在东北地区并不显著,可能是由于东北地区数字基础设施相对薄弱、人口外流、产业转型缓慢等原因造成的;机制检验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可以通过加速市场化改革进程和推动产业结构高级化两条路径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门槛效应揭示,数字经济对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影响并不是线性的,而是存在着明显的门槛效应,且随着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而显著增强。据此,文章提出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和创新动能;要加快市场化改革进程,为新质生产力的培育提供良好的营商环境和制度保障;要加快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为新质生产力的培育提供稳固的产业根基和平台效能。从学理角度而言,文章搭建了数字经济与新质生产力有机关联的互动分析框架,回应了众多学者提出的二者实证分析不足的研究缺憾;从实践角度而言,文章提出的政策建议能够更加充分发挥数字经济的独特效能,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数字经济 市场化改革 产业结构高级化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经济时代的国企混改:股权策略及福利效应
17
作者 赖烽辉 李善民 +1 位作者 王大中 杨楠 《管理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3-172,共20页
知识经济时代,通过民营企业的知识赋能提升国有企业竞争力是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动机之一。本研究基于隐性知识分享视角,构建混合寡头竞争模型探究民营企业参与混改的最优股权结构及其福利效应.研究发现:激励民营企业分享隐性知识需使其参... 知识经济时代,通过民营企业的知识赋能提升国有企业竞争力是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动机之一。本研究基于隐性知识分享视角,构建混合寡头竞争模型探究民营企业参与混改的最优股权结构及其福利效应.研究发现:激励民营企业分享隐性知识需使其参股比例高于特定阅值,“拉郎配”式混改无法提升社会福利.恰好激励隐性知识分享的参股比例为混改的最优股权结构,在该股权结构下,当且仅当国有企业对隐性知识的吸收能力高于特定阈值,且隐性知识价值位于合理区间时,混改才能提升社会福利.进一步考虑显性知识转移、递增边际生产成本、异质产品竞争、国有资本多目标等因素发现,激励隐性知识分享的参股比例阅值结构与混改的社会福利变化情况保持稳健.同时发现,产业链纵向互补情形下民营企业具有内生知识分享激励,但合理的股权结构对社会福利依旧至关重要.最后,本研究还发现,当隐性知识价值为民营企业私有信息时,可通过合宜的合约设计进行甄别.本研究提供了知识经济时代混改策略的理论分析框架,丰富了中国特色企业理论,对提高国有企业市场化混改效率具有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所有制改革 股权结构 福利效应 隐性知识 吸收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有企业改革与人力资本结构优化
18
作者 程博 许宇鹏 柳竹韵 《财经论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6-117,共12页
人力资本是第一生产要素,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很大程度上受制于人力资本这一约束条件。本文将2016年《中央企业深化改革瘦身健体工作方案》作为外生政策冲击,构建双重差分模型,系统检验了瘦身健体改革对企业人力资本结构的影响及作用... 人力资本是第一生产要素,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很大程度上受制于人力资本这一约束条件。本文将2016年《中央企业深化改革瘦身健体工作方案》作为外生政策冲击,构建双重差分模型,系统检验了瘦身健体改革对企业人力资本结构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发现,相比政策推出之前,瘦身健体改革方案实施显著优化了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本结构,高技能劳动力占比增加4.35%。机制检验结果显示,瘦身健体改革主要通过提高企业技术创新水平和提升企业ESG表现两条路径优化国有企业人力资本结构。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在资产专用性较低、数字化进程较快、产品市场竞争较强以及资本市场关注度较高的国有企业中瘦身健体改革显著优化企业人力资本结构的现象更为明显。本研究不仅丰富和拓展了国有企业改革经济后果与劳动经济学方面的研究文献,而且对全面认识国有企业以何种路径提升新质生产力和核心竞争力以及后续改革向何处着力的相关政策制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力资本结构 国有企业改革 高技能人才 新质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化硼协同低温等离子体催化甲烷干重整性能研究
19
作者 李原玲 郭京京 +3 位作者 唐晨心 戴静 任哲敏 郭少青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5-111,共7页
介质阻挡放电(DBD)等离子体与氮化硼(BN)的协同作用为甲烷干重整(DRM)反应低温高效运行和对于温室气体CO_(2)和CH_(4)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了一种潜在的替代方案。采用不同温度(800、900、1000、1050℃)热解氮化硼,并将其与DBD等离子体协同... 介质阻挡放电(DBD)等离子体与氮化硼(BN)的协同作用为甲烷干重整(DRM)反应低温高效运行和对于温室气体CO_(2)和CH_(4)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了一种潜在的替代方案。采用不同温度(800、900、1000、1050℃)热解氮化硼,并将其与DBD等离子体协同催化DRM反应。对所制备的材料进行一系列表征分析,考察其与DBD协同催化DRM反应制合成气(H_(2)和CO)的反应性能。结果表明,BN_1000表现出最高的催化性能。TEM和N_(2)吸脱附曲线的孔径分析结果表明,1000℃热解的BN材料中丰富的孔隙结构促进了CO_(2)的吸附和低阻力扩散,从而提高了DRM反应中进料气的转化率,而其B—O键的存在也增强了合成气的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干重整 等离子体催化 氮化硼 热解温度 孔隙结构 B—O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值税税率下调与企业稳岗扩岗
20
作者 彭可人 《中国软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91-203,共13页
运用税收政策支持各类主体履行稳岗扩岗社会责任是党中央、国务院的明确要求。以2013—2023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使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法考察增值税税率下调对企业劳动雇佣的影响。研究表明,增值税税率下调使得企业劳动雇佣规模增加了... 运用税收政策支持各类主体履行稳岗扩岗社会责任是党中央、国务院的明确要求。以2013—2023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使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法考察增值税税率下调对企业劳动雇佣的影响。研究表明,增值税税率下调使得企业劳动雇佣规模增加了约3.0%,相当于每家样本企业平均增加了172个就业岗位。进一步分析发现,增值税税率下调显著增加了研究生学历以及研发岗和管理岗的劳动力雇佣规模,雇佣结构整体呈现出以高素质、高技术人才为主的特点。机制分析发现,增值税税率下调通过增加企业经营性现金流和改善银行信贷获取两条路径增加企业雇佣规模。异质性分析发现,在税负转嫁难度较大、获取银行贷款难度较大以及数字技术密集型企业中,增值税税率下调的就业促进效应更明显。研究结果从企业劳动雇佣视角拓展了增值税改革的政策效应研究,为后续利用税制改革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提供了重要政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值税改革 增值税税率下调 企业雇佣 雇佣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