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脾虚失运论线粒体功能障碍与肝癌
1
作者 赵娜 隋国媛 +1 位作者 柳越冬 贾连群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1-44,共4页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的常见恶性肿瘤,其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脾与线粒体的生理功能及病理表现颇为相似,脾虚失运是肝癌发生发展的关键病机,同时线粒体功能障碍也会影响肝癌的发生发展。因此文章从脾虚失运的角度探讨线粒体功能障碍对肝...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的常见恶性肿瘤,其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脾与线粒体的生理功能及病理表现颇为相似,脾虚失运是肝癌发生发展的关键病机,同时线粒体功能障碍也会影响肝癌的发生发展。因此文章从脾虚失运的角度探讨线粒体功能障碍对肝癌的影响,为中西医结合防治肝癌提供新的策略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虚失运 线粒体 原发性肝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脾虚本质科学内涵研究之探讨 被引量:10
2
作者 吕林 王凤云 +2 位作者 马祥雪 张北华 唐旭东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22-627,共6页
脾虚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经历了起源、规范、成熟、完善、发展的过程。中医脾的生理功能涉及“脾主运化、升清、统血”;从脾本脏功能将“脾主运化”分解为“脾主运”和“脾主化”两部分进行研究,更有利于... 脾虚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经历了起源、规范、成熟、完善、发展的过程。中医脾的生理功能涉及“脾主运化、升清、统血”;从脾本脏功能将“脾主运化”分解为“脾主运”和“脾主化”两部分进行研究,更有利于阐释脾主运化科学内涵。脾主运化是脾主升清的基础,脾主升清又是脾主运化的深化,脾主统血则是脾主升清的转归,三者存在递进的逻辑层次关系。随着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和肠道菌群研究的兴起,为脾虚的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撑;另外,基于中医脾与内质网功能之间的关联性,从内质网应激角度探讨脾虚本质物质基础,为脾虚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虚 脾主运化 内质网 代谢组学 蛋白质组学 肠道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脾祛痰法治疗血脂异常研究概况 被引量:5
3
作者 庞琳琳 李峥 +5 位作者 王钰 闵冬雨 范颖 张会永 王英 杨关林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09-1214,共6页
血脂异常在我国普遍存在,中医药干预血脂异常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中医学认为脾主运化水谷精微,脂质亦需要脾的运化功能布散周身。脾气虚则脾失健运,清气不升,浊阴独留,生湿生痰;痰湿进一步阻碍气机,影响脾胃运化,使脾虚更甚,加重脂浊... 血脂异常在我国普遍存在,中医药干预血脂异常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中医学认为脾主运化水谷精微,脂质亦需要脾的运化功能布散周身。脾气虚则脾失健运,清气不升,浊阴独留,生湿生痰;痰湿进一步阻碍气机,影响脾胃运化,使脾虚更甚,加重脂浊,浸润血脉。近年来健脾祛痰法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血脂异常的防治中,且在临床中收到不错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祛痰 血脂异常 高脂血症 脾主运化 脾失健运 中医药 脾虚痰浊 从脾论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脾气虚和脾阳虚模型大鼠脑肠肽与下丘脑葡萄糖转运体1及葡萄糖转运体3表达水平变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丛培玮 尚冰 +3 位作者 王艳杰 赵丹玉 张林 王德山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2201-2205,共5页
目的分析脾虚模型大鼠脑肠肽〔β-内啡肽(β-EP)、胆囊收缩素(CCK)、血管活性肽(VIP)〕、下丘脑葡萄糖转运体(GLUT)1、GLUT3表达水平变化。方法 2015年3—9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4只SPF级雄性SD大鼠分为对照组、脾气虚组、脾阳虚组,每... 目的分析脾虚模型大鼠脑肠肽〔β-内啡肽(β-EP)、胆囊收缩素(CCK)、血管活性肽(VIP)〕、下丘脑葡萄糖转运体(GLUT)1、GLUT3表达水平变化。方法 2015年3—9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4只SPF级雄性SD大鼠分为对照组、脾气虚组、脾阳虚组,每组8只。脾气虚模型的建立采用饮食失节结合劳倦过度的原则,脾阳虚模型则是在脾气虚的基础上施加苦寒泻下法完成。观察3组大鼠一般情况(体征状态、体质量、体温、进食量等)及前肢抓力。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下丘脑、胃、空肠β-EP、CCK、VIP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法测定下丘脑GLUT1、GLUT3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下丘脑GLUT1、GLUT3表达水平。结果脾气虚组大鼠体质量、进食量、前肢抓力低于对照组(P<0.05);脾阳虚组大鼠体质量、体温、进食量、前肢抓力低于对照组(P<0.05);脾阳虚组大鼠体温低于脾气虚组(P<0.05)。脾气虚组大鼠下丘脑β-EP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胃、空肠β-EP表达水平及下丘脑、胃、空肠CCK、VIP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脾阳虚组大鼠下丘脑β-EP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胃、空肠β-EP、CCK表达水平及下丘脑、胃、空肠VIP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脾阳虚组大鼠下丘脑β-EP表达水平及下丘脑、空肠CCK表达水平低于脾气虚组,胃、空肠β-EP表达水平及下丘脑、胃、空肠VIP表达水平高于脾气虚组(P<0.05)。脾气虚组、脾阳虚组大鼠下丘脑GLUT1、GLUT3 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脾阳虚组大鼠下丘脑GLUT1、GLUT3 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低于脾气虚组(P<0.05)。结论脾虚状态下,大鼠下丘脑GLUT1、GLUT3 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下降,导致下丘脑、胃、空肠β-EP、CCK、VIP表达水平异常,这可能是脾虚本质研究的又一新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气虚 脾阳虚 脑肠肽 葡萄糖转运蛋白质 下丘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脾气虚和脾阳虚模型大鼠空肠组织葡萄糖转运体5表达水平变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尚冰 丛培玮 +3 位作者 王艳杰 赵丹玉 冯晓帆 张林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32-336,共5页
目的建立脾气虚、脾阳虚模型,观察大鼠空肠组织葡萄糖转运体(GLUT)5表达水平变化,以探讨不同阶段脾虚能量代谢的实质与差异。方法 2015年3—9月,选取SPF级雄性SD大鼠24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脾气虚组、脾阳虚组,每组8只。脾... 目的建立脾气虚、脾阳虚模型,观察大鼠空肠组织葡萄糖转运体(GLUT)5表达水平变化,以探讨不同阶段脾虚能量代谢的实质与差异。方法 2015年3—9月,选取SPF级雄性SD大鼠24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脾气虚组、脾阳虚组,每组8只。脾气虚模型的建立采用饮食失节结合劳倦过度的原则,脾阳虚模型则在脾气虚的基础上施加苦寒泻下法建立。观察大鼠一般体征状态(体质量、体温、进食量等)、前肢抓力(肌力检测)、行为学变化(旷场实验)对模型进行评价。采用实时定量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测定GLUT5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GLUT5表达水平。结果脾气虚组体质量、进食量、前肢抓力均低于对照组(P<0.05);脾阳虚组体质量、体温、进食量、前肢抓力均低于对照组(P<0.05);脾阳虚组体温低于脾气虚组(P<0.05)。脾气虚组中心区域、周边区域停留时间长于对照组,角落区域停留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脾阳虚组中心区域、角落区域、周边区域停留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脾气虚组(P<0.05)。对照组、脾气虚组、脾阳虚组角落区域、周边区域停留时间均长于中心区域(P<0.05);脾气虚组、脾阳虚组周边区域停留时间长于角落区域(P<0.05)。脾气虚组、脾阳虚组GLUT5 mRNA、GLUT5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脾阳虚组GLUT5 mRNA表达水平低于脾气虚组(P<0.05)。结论脾虚状态下,大鼠空肠组织GLUT5 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这可能是脾气亏虚、能量代谢障碍的重要分子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气虚 脾阳虚 空肠 葡萄糖转运体5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谷气过旺”到“热郁痰瘀”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病机演变 被引量:20
6
作者 纪云西 郑超伟 +5 位作者 林穗玲 陈冠林 韩棉梅 刘佳 季幸姝 周福生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年第1期57-59,共3页
从血脂代谢紊乱起始到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进展中存在着一定的病机演变规律,即谷气过旺,消耗不足,是血脂增高及脂质代谢紊乱形成的始动病机环节;气化失司,膏脂凝结,是胰岛素抵抗、高脂血症及单纯性非酒精性脂肪肝形成的病理基础;脂浊壅... 从血脂代谢紊乱起始到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进展中存在着一定的病机演变规律,即谷气过旺,消耗不足,是血脂增高及脂质代谢紊乱形成的始动病机环节;气化失司,膏脂凝结,是胰岛素抵抗、高脂血症及单纯性非酒精性脂肪肝形成的病理基础;脂浊壅滞,聚结肝胞,是高脂血症及单纯性非酒精性脂肪肝形成主要病机;脾运失健,痰瘀互结,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形成的病理基础和病机关键;痰瘀郁热,积损肝络,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形成病理关键及其预后转折点。其中脾失运化是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程进展的关键因素,而气化失司则贯穿与整个疾病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血症 胰岛素抵抗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气化失司 脾运失健 痰瘀互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脾以运为健”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药研究思路 被引量:8
7
作者 宋瑞平 舒劲 马国珍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261-2263,共3页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一种慢性或反复发作性的功能性胃肠病。对于此类病症应在运用现代医学检验手段认识其病理生理实质的基础上,以中医整体观和辨证论为主导进行诊疗。从中医"脾虚失运"的角度探索功能性消化不良可能的发病机制,...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一种慢性或反复发作性的功能性胃肠病。对于此类病症应在运用现代医学检验手段认识其病理生理实质的基础上,以中医整体观和辨证论为主导进行诊疗。从中医"脾虚失运"的角度探索功能性消化不良可能的发病机制,为中医药防治功能性消化不良提供新的思路和诊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脾虚失运 中医药 研究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胆固醇逆向转运探讨脾虚对高脂血症的影响及时效关系 被引量:8
8
作者 李鑫 曹慧敏 +4 位作者 宋囡 陈丝 崔馨月 程岩岩 贾连群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55-59,I0011,共6页
目的研究不同时间点脾虚对高脂血症大鼠胆固醇逆向转运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脾虚膏脂转输障碍的机制及时效性。方法实验分3个时间点(2周,10周,16周),其中2周为脾虚造模时间,第10周即高脂喂养8周,16周为高脂喂养14周,在2周、10周及16... 目的研究不同时间点脾虚对高脂血症大鼠胆固醇逆向转运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脾虚膏脂转输障碍的机制及时效性。方法实验分3个时间点(2周,10周,16周),其中2周为脾虚造模时间,第10周即高脂喂养8周,16周为高脂喂养14周,在2周、10周及16周末分别取材。脾虚组采用饮食不节加力竭游泳的复合方法造脾虚模型。正常对照组、脾虚组喂饲基础饲料,高脂组、脾虚高脂组喂饲高脂饲料,自由摄食,饮水不限。在2周末正常对照组和脾虚组各6只取材。在10周和16周末正常对照组、脾虚组、高脂组、脾虚高脂组各6只取材。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TC、TG、LDL-C、HDL-C含量;间苯三酚法检测大鼠D-木糖排泄率;碘-淀粉比色法检测血清淀粉酶活力;HE染色观察肝脏细胞形态变化;ELISA法检测血清PLTP、LCAT、CETP含量。结果脾虚造模2周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脾虚组大鼠尿D-木糖排泄率及AMS含量明显降低(P<0.01)。第10周末,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脾虚组和脾虚高脂组大鼠尿D-木糖排泄率及AMS含量明显降低(P<0.01)。与脾虚组相比,脾虚高脂组大鼠尿D-木糖排泄率及AMS含量有进一步下降趋势。第16周末,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脾虚高脂组大鼠尿D-木糖排泄率及AMS含量明显降低(P<0.01)。第10周末,正常对照组肝细胞核圆、大而居中,细胞索条理清晰,肝窦正常,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高脂组和脾虚高脂组大鼠血清TC、TG、LDL-C、PLTP、CETP含量明显升高,HDL-C、LCAT明显降低(P<0.05或P<0.01),肝细胞肿大变圆,脂肪空泡化明显,肝细胞形态异常,肝小叶结构破坏,肝索排列紊乱,胞浆疏松,部分细胞核挤向胞膜,与高脂组相比,脾虚高脂组大鼠血清TC、LDL-C、PLTP、CETP含量明显升高(P<0.05或P<0.01),TG有升高趋势,LCAT含量明显降低(P<0.05),HDL-C有下降趋势,大鼠肝脏组织泡沫化更为严重;第16周末,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高脂组和脾虚高脂组大鼠血清TC、TG、LDL-C、PLTP、CETP含量明显升高,HDL-C、LCAT明显降低(P<0.05或P<0.01),肝细胞结构破坏更为严重;与高脂组相比,脾虚高脂组大鼠血清PLTP、CETP含量明显升高(P<0.05),TC、TG、LDL-C含量有升高趋势,HDL-C有下降趋势。且随着造模时间的增加,大鼠血清TC、TG、LDL-C、PLTP、CETP含量有逐渐升高的趋势;HDL-C、LCAT含量有逐渐降低的趋势,肝脏细胞空泡化逐渐加重。结论在脾虚状态动态改变的前提下,脾虚状态可能通过影响RCT反应的相关蛋白的表达加重高脂血症大鼠血脂紊乱以及肝脏脂质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血症 胆固醇逆向转运 脾虚 PLTP CET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脾降脂中药对脾失健运膏脂转输障碍大鼠肝脏胆固醇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1
9
作者 杜莹 贾连群 +5 位作者 杨关林 袁秀敏 王英 宋囡 何文智 王俊岩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4年第8期1753-1755,I0001,共4页
目的:观察健脾降脂中药对脾失健运膏脂转输障碍大鼠肝脏胆固醇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健脾降脂中药干预胆固醇代谢的作用机制。方法:6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健脾降脂治疗组。采用劳倦过度加饮食不节结合高脂饲料喂... 目的:观察健脾降脂中药对脾失健运膏脂转输障碍大鼠肝脏胆固醇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健脾降脂中药干预胆固醇代谢的作用机制。方法:6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健脾降脂治疗组。采用劳倦过度加饮食不节结合高脂饲料喂饲造模法,治疗组予健脾降脂中药日一次灌胃,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油红O染色观察肝脏脂质沉积。采用实时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大鼠肝组织B类Ⅰ型清道夫受体(SR-BⅠ)、肝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卵磷脂胆固醇酯酰基转移酶(LCAT)等基因mRNA和蛋白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TC、LDL-C水平显著升高(P<0.05),HDL-C水平显著降低(P<0.05),肝细胞中见大量脂质沉积,肝脏LDL-R、SR-BⅠ、LCAT基因表达显著下调。与模型组相比,健脾降脂治疗组大鼠TC、LDL-C显著下降,HDL-C显著升高,肝细胞中脂质沉积明显减少,肝脏LDL-R、SR-BⅠ、LCAT基因表达显著上调。结论:健脾降脂中药具有调节血脂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肝组织胆固醇代谢相关基因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降脂中药 脾失健运 胆固醇 B类Ⅰ型清道夫受体 肝低密度脂蛋白受体 卵磷脂胆固醇酯酰基转移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脂宜从肝脾入手 被引量:9
10
作者 张东伟 罗智博 杨关林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7年第4期726-727,共2页
中医学认为血脂异常在病机方面属“痰浊”、“血瘀”范畴,生理上与中医之膏脂相类似,属津液之范畴,肝脾功能的正常是血脂正常代谢的重要条件,脾“化”的相对不足是血脂代谢异常的根本原因;肝失疏泄是血脂代谢失常的重要因素,治疗的根本... 中医学认为血脂异常在病机方面属“痰浊”、“血瘀”范畴,生理上与中医之膏脂相类似,属津液之范畴,肝脾功能的正常是血脂正常代谢的重要条件,脾“化”的相对不足是血脂代谢异常的根本原因;肝失疏泄是血脂代谢失常的重要因素,治疗的根本在于截断血脂失调的源头,或者扭转已有的病理趋势,使其不再发生代谢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脂异常症 膏脂 脾化不足 肝失疏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肥胖症病因病机探讨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桂菊 李志颖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4年第12期2564-2566,共3页
目的:探讨小儿肥胖症的病因病机。方法:从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出发,结合古代文献和现代儿童生活特点,分析当今小儿肥胖症的病因病机。结果:小儿肥胖症主要病因包括:先天禀赋、饮食不节、疏于劳作、情志失调。主要病机概括为:脾运失健、... 目的:探讨小儿肥胖症的病因病机。方法:从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出发,结合古代文献和现代儿童生活特点,分析当今小儿肥胖症的病因病机。结果:小儿肥胖症主要病因包括:先天禀赋、饮食不节、疏于劳作、情志失调。主要病机概括为:脾运失健、肝气郁滞为发病之基础;痰湿停聚,壅于内外为发病之条件。结论:小儿肥胖病位主要在肝脾,以脾运失健、肝气郁滞为本,痰湿停聚、壅于内外为标,标本常相互影响,互为因果,恶性循环,共同促进了本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肥胖症 病因病机 脾运失健 肝气郁滞 痰湿停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脾阳虚大鼠脾失健运相关蛋白mRNA表达差异的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何佳 王彩霞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1033-1035,共3页
目的:研究脾阳虚大鼠脾失健运相关蛋白mRNA表达差异。方法: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RT-PCR的实验方法,运用蛋白组学技术鉴定大鼠回肠组织中与脾阳虚相关的2个蛋白,即结蛋白(Desmin)、甘油醛三磷酸脱氢酶(glycer-aldehyde-3 phosphate dehydro... 目的:研究脾阳虚大鼠脾失健运相关蛋白mRNA表达差异。方法: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RT-PCR的实验方法,运用蛋白组学技术鉴定大鼠回肠组织中与脾阳虚相关的2个蛋白,即结蛋白(Desmin)、甘油醛三磷酸脱氢酶(glycer-aldehyde-3 phosphate dehydrogenase,GAPDH),从基因水平检测蛋白质mRNA的差异性表达。结果:Desmin的mRNA表达在正常组和脾阳虚组没有明显差异,GAPDH的mRNA表达在正常组和脾阳虚组有明显差异。结论:GAPDH可作为脾阳虚证的辅助检测指标之一。用分子生物学RT-PCR检测方法检验了两个蛋白mRNA在转录过程中是否发生变化,从结果中看到了蛋白组学筛选的GAPDH在转录过程中发生变化,充分证明了GAPDH与脾阳虚证有关。Desmin的mRNA表达在脾阳虚大鼠中与正常组没有明显差异,还需要进一步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阳虚 脾失健运 蛋白MRNA 表达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脾虚痰浊动脉粥样硬化巴马小型猪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基因差异性表达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俊岩 姜钧文 +6 位作者 宋囡 张哲 张会永 陈文娜 徐跃 贾连群 杨关林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532-1536,I0008,共6页
目的:利用PCR array技术检测脾虚痰浊动脉粥样硬化巴马小型猪冠脉应激反应与脂质转运和代谢相关基因变化,探讨脾虚痰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病理机制。方法:随机将10只健康的广西巴马小型猪分为正常组和模型组,每组5只,正常组给予普... 目的:利用PCR array技术检测脾虚痰浊动脉粥样硬化巴马小型猪冠脉应激反应与脂质转运和代谢相关基因变化,探讨脾虚痰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病理机制。方法:随机将10只健康的广西巴马小型猪分为正常组和模型组,每组5只,正常组给予普通饲料饲喂,模型组给予球囊拉伤术联合高脂饮食饲喂进行脾虚痰浊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复制,实验24周后,观察巴马小型猪行为学变化。呼吸机麻醉后取材,分离血清和冠状动脉,测定血清血脂、hs-CRP、IL-6水平,HE染色观察冠状动脉组织形态学变化,对模型进行评价。应用PCR array技术观察巴马小型猪冠脉应激反应与脂质转运和代谢相关基因变化。结果:造模24周后,巴马小型猪出现食少且不欲饮食、神疲乏力、倦怠等明显脾虚证候,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血清血脂、hs-CRP、IL-6水平显著升高,HE染色结果表明,模型组小型猪血管内膜损伤严重,提示模型复制成功。PCR array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与应激反应相关的25个基因中,上调11个,下调3个,与脂质转运和代谢相关的15个基因中,上调5个,下调5个。结论:脾虚痰浊巴马小型猪冠脉应激反应与脂质转运和代谢相关基因变化可能是脾虚痰浊冠状动脉硬化发生的病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虚痰浊 巴马小型猪 动脉粥样硬化 应激反应 脂质转运和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脾失升清浅析脾实证的病理机制 被引量:5
14
作者 崔亚丽 袁卫玲 孟静岩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526-2527,共2页
脾主升清在脾运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通过化生气血使脾气充足而能统血。在脾病的辨证中以食积蕴脾、痰湿困脾和瘀血积脾为主要临床表现者为实证。该文试从脾失升清导致食积实证、痰湿实证、瘀血实证3个方面来分析脾失升清与脾实证的关... 脾主升清在脾运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通过化生气血使脾气充足而能统血。在脾病的辨证中以食积蕴脾、痰湿困脾和瘀血积脾为主要临床表现者为实证。该文试从脾失升清导致食积实证、痰湿实证、瘀血实证3个方面来分析脾失升清与脾实证的关系,这对于脾实证的病机认识和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不升清 运化 统血 脾实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脾虚内环境对诱导型肝癌小鼠胃组织中oatp2a1、oatp2b1、oatp4a1、oatp1b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0
15
作者 徐诗画 罗浩轩 +1 位作者 项婷 张诗军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358-2362,共5页
目的:通过研究脾虚内环境下肝癌小鼠胃组织中有机阴离子转运家族(oatp2a1、oatp2b1、oatp4a1、oatp1b2)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探讨脾虚因素对肝癌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45只小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肝癌组和脾虚肝癌组,建立脾虚药物诱... 目的:通过研究脾虚内环境下肝癌小鼠胃组织中有机阴离子转运家族(oatp2a1、oatp2b1、oatp4a1、oatp1b2)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探讨脾虚因素对肝癌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45只小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肝癌组和脾虚肝癌组,建立脾虚药物诱导肝癌小鼠模型,采用RT-qPCR和Western Blot的方法检测小鼠胃组织中oatp2a1、oatp4a1、oatp2b1、oatp1b2和肝癌组织中AFP的表达。结果:各组造模后小鼠胃组织Oatp家族的表达发生了变化,与肝癌组小鼠比较,脾虚肝癌组小鼠胃组织中的Oatp家族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脾虚肝癌组小鼠癌组织的AFP表达较肝癌组小鼠癌组织明显升高(P<0.05)。结论:脾虚因素能促进小鼠肝癌的发生和发展,其机制可能与脾虚内环境下胃组织中Oatp家族的异常表达有关,进一步提示脾虚湿浊转运障碍影响了肝癌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阴离子转运肽家族 脾虚 肝癌 内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窥“脾肾互赞”理论论治妇科肿瘤 被引量:7
16
作者 彭成 刘芳媛 +1 位作者 沈影 韩凤娟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2年第8期45-48,共4页
“脾肾互赞”理论源起《内经》,明代医家李中梓对此理论加以阐述及总结。妇科肿瘤在中医归属于癥瘕范畴,脾肾二脏关系密切,“脾肾互赞”则正强邪不可犯,若任一先伤,必损及另者,据此分析其形成机制,“脾伤卫外营内受损,中气津血生化失序... “脾肾互赞”理论源起《内经》,明代医家李中梓对此理论加以阐述及总结。妇科肿瘤在中医归属于癥瘕范畴,脾肾二脏关系密切,“脾肾互赞”则正强邪不可犯,若任一先伤,必损及另者,据此分析其形成机制,“脾伤卫外营内受损,中气津血生化失序”为妇科肿瘤形成前提,“肾阳失煦元气失化,阴寒气血痰湿凝聚”为妇科肿瘤发病根本,“脾肾互赞失用,阳伤气损往复”是妇科肿瘤进展恶化的“动力”。故在治疗中,肿瘤初期阶段:截瘤结受邪之处,安脾气肾阳互伤之势,断病根,防再形,复阳化气;肿瘤进展阶段:祛术后残余邪气毒根,护虚弱之脾肾阳气,减复形,锢转移,扶正培本;癌肿恶化转移阶段:充脾肾阳气薄弱之处,助脏腑机能之周转,扶阳气,保正气,延寿保质。故该文管窥“脾肾互赞”理论,为临床治疗妇科肿瘤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肿瘤 脾肾互赞理论 脾气虚弱 肾阳失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中医脾虚“不能散精”论治肝硬化腹水 被引量:20
17
作者 苏洪佳 陈国忠 谢君艳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9年第1期61-62,共2页
作者运用陈国忠教授脾虚"不能散精"的理论观点对肝硬化腹水的临床应用和理论依据进行探讨,认为脾虚"不能散精"为该病发生的病机关键。脾虚"不能散精"为其本,"气滞""水饮""血瘀&... 作者运用陈国忠教授脾虚"不能散精"的理论观点对肝硬化腹水的临床应用和理论依据进行探讨,认为脾虚"不能散精"为该病发生的病机关键。脾虚"不能散精"为其本,"气滞""水饮""血瘀"为其标,本虚标实为该病的病理特点。健脾益气、散精祛浊为治疗本病的最佳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虚 不能散精 肝硬化腹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滋补脾阴方药对脾阴虚大鼠空肠葡萄糖转运蛋白1、葡萄糖转运蛋白5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18
作者 孙晓霞 战丽彬 +2 位作者 侯圣林 江玉翠 杨关林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60-665,共6页
目的:观察脾阴虚大鼠空肠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葡萄糖转运蛋白5(GLUT5)m RNA与蛋白表达的变化,以及滋补脾阴方药(ZBPYR)的干预作用。方法:利用饮食失常兼过劳结合燥热耗伤阴液法进行脾阴虚大鼠模型的复制,将SPF级雄性Wistar大鼠随... 目的:观察脾阴虚大鼠空肠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葡萄糖转运蛋白5(GLUT5)m RNA与蛋白表达的变化,以及滋补脾阴方药(ZBPYR)的干预作用。方法:利用饮食失常兼过劳结合燥热耗伤阴液法进行脾阴虚大鼠模型的复制,将SPF级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脾阴虚组和滋补脾阴方药组。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 PCR)法测定空肠GLUT1、GLUT5的m RNA表达,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法测定空肠GLUT1、GLUT5的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脾阴虚组GLUT1、GLUT5的m RNA和蛋白表达量均下降(P<0.05);与脾阴虚组比较,滋补脾阴方药组能够明显上调GLUT1、GLUT5的m RNA表达水平(P<0.01),并增加GLUT1、GLUT5蛋白的表达含量(P<0.05)。结论:通过上调脾阴虚大鼠空肠GLUT1、GLUT5 m RNA和蛋白的表达,可能是ZBPYR对脾阴虚证发挥干预作用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阴虚证 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 葡萄糖转运蛋白5(GLUT5) 滋补脾阴方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痛泻要方对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证大鼠中枢神经系统SERT的影响 被引量:21
19
作者 孙羽中 潘伟娟 +2 位作者 陈富丽 臧希 窦志芳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408-1411,共4页
目的:探讨痛泻要方治疗肝郁脾虚证大鼠,对中枢神经系统中海马、皮质、下丘脑5-羟色胺转运体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20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病理组、痛泻要方低剂量组、痛泻要方中剂量组、痛泻要方高剂量组、西药(匹维溴铵)组... 目的:探讨痛泻要方治疗肝郁脾虚证大鼠,对中枢神经系统中海马、皮质、下丘脑5-羟色胺转运体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20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病理组、痛泻要方低剂量组、痛泻要方中剂量组、痛泻要方高剂量组、西药(匹维溴铵)组,每组2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均用'束缚应激+番泻叶灌胃法'进行造模,每只大鼠前肢束缚2周,在束缚的基础上进行番泻叶灌胃1周,1次/d,造模结束后用相应剂量的痛泻要方和匹维溴铵进行灌胃治疗7 d。造模及治疗结束后,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皮质、下丘脑中5-羟色胺转运体的含量。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海马、皮质、下丘脑中5-羟色胺转运体含量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痛泻要方低、中、高剂量组SERT含量回升。综合来看,以中、高剂量组升高效果最为明显(P<0.05或P<0.01);与模型组相比,西药组大鼠SERT含量变化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痛泻要方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证大鼠,可能与升高其海马、皮质、下丘脑中5-羟色胺转运体的含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泻要方 肠易激综合征 肝郁脾虚 5-羟色胺转运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