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脊柱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后行多层螺旋CT扫描时减少伪影及放射剂量的参数优化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吴骏峰 杨长伟 +2 位作者 李明 茅建辉 鸿玲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42-245,共4页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检查时管电压和管电流与金属伪影程度之间的关系,探索适当的方案以减少金属伪影和辐射剂量。方法将4枚椎弓根螺钉植入人体腰椎L4、L5标本内制成的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模型用丝线悬吊固定于伪影评价专用水模中央。对其使...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检查时管电压和管电流与金属伪影程度之间的关系,探索适当的方案以减少金属伪影和辐射剂量。方法将4枚椎弓根螺钉植入人体腰椎L4、L5标本内制成的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模型用丝线悬吊固定于伪影评价专用水模中央。对其使用不同扫描参数(主要是管电压及管电流)条件下的多层螺旋CT扫描,并测量椎弓根螺钉前端的放射状伪影长度以评价其伪影程度,记录辐射剂量。结果多层螺旋CT管电流的变化并没有明显影响金属伪影,但管电压的变化对伪影程度有较大影响,随着管电压的增大(100~140kV),伪影程度明显减小(P<0.05)。辐射剂量随着管电流及管电压的升高而升高。结论在其他扫描参数不变,能同时减少伪影和辐射剂量的方案是:高管电压(一般为140kV)并保持不变,而管电流则使用低于250~270mA常规使用值的电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图像质量 伪影 辐射剂量 植入物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 管电压 管电流 扫描参数 放射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0kVp与120kVp上腹部双期增强CT胰腺强化程度及图像质量的对比 被引量:8
2
作者 王慧慧 郭小超 +3 位作者 王霄英 刘建新 蒋孟茜 隋雪晴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22-125,129,共5页
目的探讨100 k Vp上腹部双期增强CT扫描对胰腺强化程度、辐射剂量的影响,并评价其图像质量。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行上腹部CT增强扫描患者60例,根据管电压不同分为100 k Vp组和120 k Vp组,每组30例。患者平扫后采用团注追踪技术行动脉... 目的探讨100 k Vp上腹部双期增强CT扫描对胰腺强化程度、辐射剂量的影响,并评价其图像质量。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行上腹部CT增强扫描患者60例,根据管电压不同分为100 k Vp组和120 k Vp组,每组30例。患者平扫后采用团注追踪技术行动脉晚期和门静脉期增强扫描。比较两组胰腺和肝脏各期CT值、腹主动脉动脉晚期及门静脉的门静脉期CT值,比较胰腺及肝脏的绝对强化值及两组动脉晚期胰腺噪声、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优良指数(FOM)、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有效剂量(ED)、特异性剂量估计值(SSDE)。结果阅片者1、阅片者2对100 k Vp组和120 k Vp组图像评分分别为(4.7±0.2)分和(4.8±0.2)分、(4.7±0.3)分和(4.8±0.2)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图像质量评价一致性良好(Kappa=0.722,P<0.001)。两组图像噪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NR、CN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动脉晚期及门静脉期胰腺和肝脏CT值、动脉晚期腹主动脉和腰大肌、门静脉期的门静脉CT值、胰腺及肝脏绝对强化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100 k Vp组CTDIvol、DLP、ED、SSDE均低于120 k Vp组(P<0.05),FOM高于120 k Vp组(P<0.05)。结论对于体重指数<28 kg/m2的患者,推荐100 k Vp上腹部双期增强CT扫描,胰腺实质强化显著,整体图像质量满足临床诊断需要,还能降低辐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图像增强 辐射剂量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部CT虚拟平扫技术的可行性 被引量:12
3
作者 刘姝芩 谢明国 +1 位作者 侯中华 彭波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11-114,共4页
目的比较胸部常规平扫与虚拟平扫(VNC)图像质量,探讨能谱CT胸部VNC临床应用的可行性。资料与方法收集60例胸部病变患者,常规平扫后开启能谱模式进行动、静脉双期增强扫描,增强图像经后处理得到4组VNC图像:动脉期水基图、动脉期抑碘图、... 目的比较胸部常规平扫与虚拟平扫(VNC)图像质量,探讨能谱CT胸部VNC临床应用的可行性。资料与方法收集60例胸部病变患者,常规平扫后开启能谱模式进行动、静脉双期增强扫描,增强图像经后处理得到4组VNC图像:动脉期水基图、动脉期抑碘图、静脉期水基图、静脉期抑碘图;比较常规平扫与4组VNC的噪声、对比噪声比(CNR)、钙化灶显示率、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及有效辐射剂量。结果常规平扫、动脉期水基图、动脉期抑碘图、静脉期水基图、静脉期抑碘图噪声分别为17.54±6.22、15.46±2.78、19.69±6.61、15.44±3.84、19.78±6.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195,P<0.05),水基图噪声低于抑碘图;常规平扫与4组VNC的CN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925,P>0.05);常规平扫与4组VNC主观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92.170,P<0.05),VNC中静脉期抑碘图主观评分最高;以常规平扫为基准,VNC对钙化灶检出率为86.7%,采用VNC可较常规胸部CT增强扫描减少约31%的有效辐射剂量。结论 VNC图像噪声略高于常规平扫,对细小钙化灶的检出率较常规平扫低,不同类型胸部VNC中静脉期抑碘图的图像质量最佳,由于明显降低患者有效辐射剂量,胸部VNC可在临床工作中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部疾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图像增强 虚拟平扫 辐射剂量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学习像素闪耀算法改善中低体重指数者腹部70kVp动脉期图像质量 被引量:1
4
作者 吕悦 刘爱连 +3 位作者 刘静红 刘义军 方鑫 潘聚东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525-530,共6页
目的探讨深度学习像素闪耀(PS)算法在提高中低体重指数(BMI)者70 k Vp腹部CT血管成像(CTA)动脉期实质器官图像质量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1月至2016年4月因腹部肿瘤或血管性疾病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施行全腹CTA扫描... 目的探讨深度学习像素闪耀(PS)算法在提高中低体重指数(BMI)者70 k Vp腹部CT血管成像(CTA)动脉期实质器官图像质量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1月至2016年4月因腹部肿瘤或血管性疾病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施行全腹CTA扫描、BMI<22 kg/m2的患者62例,包括低管电压组(70 k Vp,A组)42例、常规管电压组(120 k Vp,B组)20例,A组经PS处理后的图像为C组(42例)。测量各组肝脏CT值、竖脊肌CT值及标准差(SD),并计算肝脏对比噪声比(CNR)、信噪比(SNR)。记录辐射剂量,并对各组图像右肾动脉进行主观质量评分。结果 A、B、C组间肝脏CT值、竖脊肌CT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竖脊肌SD值、肝CNR、肝SN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C组较A组CNR提高了133.07%(1.69/1.27),SNR提高了137.74%(10.00/7.26)。3组右肾动脉的重建图像评分中位数均为5.00(1.00)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81,P>0.05)。A组和B组的CT容积剂量指数分别为(2.05±0.12)m Gy、(7.36±0.89)m Gy,有效剂量分别为(1.53±0.12)m Sv、(5.51±0.72)m Sv,A组的CT容积剂量指数和有效剂量明显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BMI<22 kg/m^2患者,采用低管电压扫描并PS处理后图像,在不影响实质器官CT值并保证血管成像质量的同时,提高了实质器官的图像质量,有效降低辐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质量指数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血管造影术 肾动脉 辐射剂量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