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枢椎椎板螺钉与椎弓根螺钉抗拔出强度的比较 被引量:24
1
作者 马向阳 尹庆水 +7 位作者 吴增晖 夏虹 刘景发 赵卫东 林斯萍 何帆 杨进城 廖穗祥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37-139,共3页
目的:比较枢椎椎板螺钉与枢椎椎弓根螺钉的抗拔出强度,为临床应用枢椎椎板螺钉固定提供生物力学依据。方法:在7具成年男性新鲜尸体枢椎标本上进行枢椎单皮质椎弓根螺钉和双皮质椎板螺钉固定,测试螺钉拔出力。结果:单皮质枢椎椎弓根螺钉... 目的:比较枢椎椎板螺钉与枢椎椎弓根螺钉的抗拔出强度,为临床应用枢椎椎板螺钉固定提供生物力学依据。方法:在7具成年男性新鲜尸体枢椎标本上进行枢椎单皮质椎弓根螺钉和双皮质椎板螺钉固定,测试螺钉拔出力。结果:单皮质枢椎椎弓根螺钉的最大拔出力平均为875.3±403.2N,双皮质枢椎椎板螺钉的最大拔出力平均为679.5±308.2N;椎弓根螺钉的最大拔出力大于椎板螺钉,但二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枢椎椎板螺钉进行双皮质固定具有可靠的力学固定强度,可作为枢椎椎弓根螺钉的补充固定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枢椎 椎弓根螺钉 椎板螺钉 内固定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柱单节段前中柱切除后不同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稳定性测试 被引量:19
2
作者 武启军 王自立 +2 位作者 戈朝晖 马小民 刘斌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67-271,共5页
目的:比较脊柱单节段前中柱切除后不同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稳定性,探讨单节段固定在前中柱病变手术中的可行性。方法:10具小牛新鲜脊柱标本(T10~L5),先测试完整状态下的运动范围(ROM),再模拟L1~L2前中柱病变切除手术:切除L1/2椎间... 目的:比较脊柱单节段前中柱切除后不同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稳定性,探讨单节段固定在前中柱病变手术中的可行性。方法:10具小牛新鲜脊柱标本(T10~L5),先测试完整状态下的运动范围(ROM),再模拟L1~L2前中柱病变切除手术:切除L1/2椎间盘和邻近终板共2cm高,行自体髂骨支撑植骨,后路依次用单节段短钉、单节段长钉、短节段和长节段椎弓根内固定系统进行固定,在不同固定方式下测试模型在轴向压缩、侧弯、屈伸和扭转方向上的ROM,计算相对运动范围(RROM)。结果:不同加载方向长节段固定组、短节段固定组的RROM均小于单节段短钉固定组和单节段长钉固定组(P<0.05);单节段短钉固定组和单节段长钉固定组的RROM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单节段短钉固定组和单节段长钉固定组的ROM均小于完整组(P<0.05)。结论:小牛新鲜脊柱标本前中柱切除后植骨单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的稳定性低于短节段和长节段固定,但是高于完整状态;脊柱前中柱支撑植骨后,单节段短钉固定与单节段长钉固定的即刻稳定性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弓根螺钉 内固定 脊柱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膨胀式脊柱椎弓根螺钉固定的生物力学研究 被引量:19
3
作者 雷伟 吴子祥 +1 位作者 李明全 崔庚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1期669-672,共4页
目的:测试膨胀式椎弓根螺钉(expansivepediclescrew,EPS)的骨-器械界面强度及耐疲劳强度,评价EPS的脊柱后路固定强度。方法:100个新鲜小牛腰椎随机分成A、B、C三组,以USS,Tenor,CDH螺钉为对照螺钉,分别对EPS进行最大旋出力矩实验、轴向... 目的:测试膨胀式椎弓根螺钉(expansivepediclescrew,EPS)的骨-器械界面强度及耐疲劳强度,评价EPS的脊柱后路固定强度。方法:100个新鲜小牛腰椎随机分成A、B、C三组,以USS,Tenor,CDH螺钉为对照螺钉,分别对EPS进行最大旋出力矩实验、轴向拔出实验和翻修实验,记录最大旋出力矩(Tmax)、最大轴向拔出力(Fmax)和翻修后最大轴向拔出力。并在超高分子聚乙烯材料上对螺钉进行150万次的周期载荷疲劳实验。结果:EPS的Tmax、Famx显著大于三种对照螺钉(P<0.01)。EPS翻修时的Fmax亦显著高于对照螺钉(P<0.05)。150万次周期载荷疲劳实验完成后,四种螺钉均未出现疲劳折断现象。结论:EPS较目前常使用的非膨胀椎弓根螺钉有更好的脊柱固定作用及翻修性能,其耐疲劳强度与其它三种螺钉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 内固定器 椎弓根螺钉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长度的颈椎椎弓根螺钉与侧块螺钉拔出试验比较 被引量:18
4
作者 刘景堂 唐天驷 +2 位作者 刘兴炎 葛宝丰 王以进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3期177-179,共3页
目的:比较两种长度的颈椎椎弓根螺钉和侧块螺钉的抗拔出力,探讨颈椎经椎弓根短螺钉固定的可行性.方法:5具C3~C5共15节新鲜颈椎标本,用长度为28mm和20mm的皮质骨螺钉分别置入椎弓根,并用20mm的螺钉行侧块双皮质固定,螺钉进入侧块深度约1... 目的:比较两种长度的颈椎椎弓根螺钉和侧块螺钉的抗拔出力,探讨颈椎经椎弓根短螺钉固定的可行性.方法:5具C3~C5共15节新鲜颈椎标本,用长度为28mm和20mm的皮质骨螺钉分别置入椎弓根,并用20mm的螺钉行侧块双皮质固定,螺钉进入侧块深度约14mm.行拔出试验,比较螺钉的最大轴向拔出力.结果:椎弓根长螺钉的最大拔出力为650N,椎弓根短螺钉为585N,两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1);侧块螺钉的最大拔出力为360N,与椎弓根短螺钉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01).结论:颈椎椎弓根短螺钉固定可提供足够的稳定性,其安全性相对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椎弓根 侧块 螺钉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跳跃式骨折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6
5
作者 覃浩然 覃海飚 +8 位作者 陈勇喜 韦家鼎 伍亮 付拴虎 宋泉生 谷金 卢大汉 饶远森 卢明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304-1309,共6页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跳跃式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4月-2016年7月我科对86例胸腰椎跳跃式骨折病人分别采用经皮椎弓根螺钉和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术后定期随访和影像学检查,观察指标包括两组手术时...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跳跃式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4月-2016年7月我科对86例胸腰椎跳跃式骨折病人分别采用经皮椎弓根螺钉和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术后定期随访和影像学检查,观察指标包括两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手术C型臂透视次数、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和两组手术并发症;两组手术前后伤椎Cobb角、伤椎的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以及两组手术前后JOA、ODI评分以及Frankel脊髓功能评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经皮置钉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但是经皮置钉组C型臂透视次数比开放置钉组多(P <0.05)。术后经皮置钉组无切口感染发生,开放置钉组切口感染2例,两组术中均未出现置钉位置不良引起的神经损伤。术后定期门诊随访和复查胸腰椎X线片和CT片,术后15个月两组伤椎均骨性愈合,均未发生内固定松动、断裂等相关并发症。两组患者术后1周及术后15个月的伤椎Cobb角、伤椎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JOA疼痛评分和ODI功能障碍指数以及Frankel脊髓功能评定结果明显优于术前(P <0.05)。两组之间的伤椎Cobb角、伤椎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在术后1周及术后15个月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1周的JOA、ODI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术后15个月时经皮置钉组优于开放置钉组。两组患者术后15个月Frankel脊髓功能评定结果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跳跃式骨折,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的优点,是治疗胸腰椎跳跃式骨折的一种安全、可靠、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跳跃式骨折 胸腰椎 经皮椎弓根螺钉 内固定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弓根螺钉把持椎弓根皮质骨对其固定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12
6
作者 唐杞衡 陈建海 +2 位作者 姜保国 张殿英 傅中国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7期429-432,共4页
目的:了解椎弓根螺钉把持椎弓根皮质骨对椎弓根螺钉固定强度的影响.方法:将成年羊腰椎椎弓根48个依据椎弓根皮质骨内径和椎弓根螺钉直径(6.25mm)的相对关系分为三组:A组,螺钉直径小于椎弓根皮质骨内径;B组,螺钉直径超出椎弓根皮质骨内径... 目的:了解椎弓根螺钉把持椎弓根皮质骨对椎弓根螺钉固定强度的影响.方法:将成年羊腰椎椎弓根48个依据椎弓根皮质骨内径和椎弓根螺钉直径(6.25mm)的相对关系分为三组:A组,螺钉直径小于椎弓根皮质骨内径;B组,螺钉直径超出椎弓根皮质骨内径0.01~0.50mm;C组,螺钉直径超出椎弓根皮质骨内径0.51~1.00mm.每组再根据进钉深度与椎弓根长度(平均约8mm)的相对关系分为Ⅰ(进钉深度为16mm)、Ⅱ(进钉深度为8mm)两组.将椎弓根螺钉置入椎弓根中,观察钉道结构、膨胀情况,测量椎弓根螺钉最大轴向拔出力.结果:椎弓根螺钉置入后,椎弓根发生不同程度膨胀;椎弓根螺纹能够切入皮质骨中;C Ⅰ组最大轴向拔出力比AⅠ组和B Ⅰ组大(P<0.05),CⅡ组最大轴向拔出力比AⅡ组和BⅡ组大(P<0.05),BⅡ组比AⅡ组大(P<0.05).结论:椎弓根螺钉把持椎弓根皮质骨能够增加椎弓根螺钉的固定强度;且椎弓根螺钉把持椎弓根皮质骨量越大,固定强度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弓根螺钉 内固定 生物力学 固定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不对称内固定的生物力学稳定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敖俊 靳安民 +4 位作者 赵卫东 张辉 闵少雄 于博 陈伟义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59-961,965,共4页
目的比较腰椎完整标本和3种L3~4节段的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TLIF)内固定的生物力学稳定性。方法采用成人新鲜腰椎标本7例,分别于L3~4节段完整状态、左侧TLIF同侧椎弓根螺钉(PS)固定、左侧TLIF同侧PS+对侧经关节突椎弓根螺钉(TFPS)固定... 目的比较腰椎完整标本和3种L3~4节段的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TLIF)内固定的生物力学稳定性。方法采用成人新鲜腰椎标本7例,分别于L3~4节段完整状态、左侧TLIF同侧椎弓根螺钉(PS)固定、左侧TLIF同侧PS+对侧经关节突椎弓根螺钉(TFPS)固定、左侧TLIF双侧PS固定下,测定10Nm扭矩时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及左/右轴向旋转等6种运动下运动范围(ROM)并进行比较。结果在前屈、后伸及左、右侧弯等4种运动状态下,L3~4节段标本完整组ROM明显大于其他3种融合内固定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左、右轴向旋转时,标本完整状态与TLIF同侧PS固定组角位移无显著性差异,明显大于另外2个内固定组,有显著差异(P<0.05)。前屈、左侧弯和左旋时,TLIF同侧PS固定与PS+对侧TFPS固定组角位移有显著性差异(P<0.05);6种运动状态下TLIF同侧PS固定的ROM明显大于双侧PS固定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PS+对侧TFPS固定、双侧PS固定组间ROM均无明显差异。结论TLIF同侧PS+对侧TFPS固定的稳定性与TLIF双侧PS固定相似,该种腰椎融合不对称内固定方式可作为微创手术治疗的优先备选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脊柱融合术 椎弓根螺钉 关节突固定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体化导航模板在胸椎椎弓根螺钉置入中的初步临床应用 被引量:33
8
作者 陈玉兵 陆声 徐永清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669-674,共6页
目的:通过临床应用评价个体化导航模板辅助胸椎椎弓根螺钉置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方法:2008年7月~2009年9月,对11例需要行胸椎椎弓根螺钉置入手术的患者(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7例,先天性脊柱侧凸2例,胸椎结核后凸畸形1例,多发性胸椎骨... 目的:通过临床应用评价个体化导航模板辅助胸椎椎弓根螺钉置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方法:2008年7月~2009年9月,对11例需要行胸椎椎弓根螺钉置入手术的患者(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7例,先天性脊柱侧凸2例,胸椎结核后凸畸形1例,多发性胸椎骨折1例)术前根据CT三维重建图像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及快速成型技术设计制作46个胸椎个体化导航模板,术中应用个体化导航模板辅助在T2~T12置入椎弓根螺钉92枚,术后CT扫描评价螺钉位置,记录有无与螺钉置入相关的并发症。结果:通过个体化导航模板辅助置入的92枚胸椎椎弓根螺钉中,83枚完全在椎弓根内,9枚穿破椎弓根壁(其中椎弓根内侧壁穿破2枚、椎弓根外侧壁穿破7枚),其中5枚螺钉因椎弓根宽度小于4mm(3.0~3.8mm)而采用椎弓根旁固定方法(椎弓根螺钉轻度穿破椎弓根外侧壁经胸肋关节内侧进入椎体),椎弓根壁非故意穿破率为4.3%,置钉准确率为95.7%,所有穿破椎弓根壁的螺钉的穿出距离均小于2mm,螺钉位置可接受率为100%。无与螺钉置入有关的神经、血管、内脏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个体化导航模板辅助胸椎椎弓根螺钉置入的置钉准确率高,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固定 椎弓根螺钉 胸椎 个体化导航模板 计算机辅助设计 快速成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膨胀式椎弓根螺钉脊柱后路内固定的生物力学测试 被引量:4
9
作者 吴子祥 雷伟 +2 位作者 孙明林 崔庚 于良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04年第2期98-102,共5页
目的 测试并比较自行设计的膨胀式椎弓根螺钉 (expansivepediclescrew ,EPS)与USS ,Tenor ,CDH椎弓根螺钉的最大轴向拔出力 ,评价EPS螺钉的椎弓根固定作用。方法 将 6 0个新鲜小牛腰椎随机分成 3组 ,每组 2 0个椎体(4 0侧椎弓根 ) ,... 目的 测试并比较自行设计的膨胀式椎弓根螺钉 (expansivepediclescrew ,EPS)与USS ,Tenor ,CDH椎弓根螺钉的最大轴向拔出力 ,评价EPS螺钉的椎弓根固定作用。方法 将 6 0个新鲜小牛腰椎随机分成 3组 ,每组 2 0个椎体(4 0侧椎弓根 ) ,每组均随机在一侧拧入EPS螺钉 ,对侧则分别拧入USS ,Tenor ,CDH螺钉 ,进行螺钉拔出实验 ,测试并记录最大轴向拔出力。结果 EPS ,USS ,Tenor ,CDH螺钉的最大轴向拔出力分别为 2 6 5 8 4N± 816 7N ,192 9 9N±4 84 9N ,184 9 8N± 5 75 9N ,1980 9N± 836 4N。EPS螺钉和其它三种螺钉的最大轴向拔出力相比均有非常显著差异 (P <0 0 1)。结论 EPS螺钉较目前使用的USS ,Tenor ,CDH非膨胀椎弓根螺钉有更好的固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 内固定器 骨螺钉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弓根钉固定后两种融合术的生物力学比较 被引量:3
10
作者 于滨生 刘少喻 +3 位作者 李佛保 ABUMI Kuniyoshi 陈柏龄 龙厚清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11-514,共4页
【目的】对侧后方融合与经后路椎体间融合进行生物力学比较,探讨腰椎重建术式的选择方法。【方法】10具小牛尸体腰椎标本(L3-L6)用于实验。从L4-L5后方破坏腰椎稳定结构,并用椎弓根钉固定(PSF)和椎体间cage行以下重建:①完整脊柱+PSF,... 【目的】对侧后方融合与经后路椎体间融合进行生物力学比较,探讨腰椎重建术式的选择方法。【方法】10具小牛尸体腰椎标本(L3-L6)用于实验。从L4-L5后方破坏腰椎稳定结构,并用椎弓根钉固定(PSF)和椎体间cage行以下重建:①完整脊柱+PSF,②两侧关节突关节内侧切除+PSF,③两侧关节突关节全切+PSF,④椎间盘部分切除+PSF,⑤椎间盘部分切除+PSF/cage。各组均行载荷量为5N·m的前-后屈曲测试,记录固定椎间(L4-L5)的刚度值及L4螺钉的应变量,并比较。【结果】除椎间盘部分切除+PSF外所有重建组的脊柱刚度均显著大于完整脊柱组,椎间盘部分切除+PSF/cage组在所有的固定组中获得最大的脊柱刚度。椎间盘部分切除+PSF组在所有的重建组中螺钉的应变量最大,而椎间盘部分切除+PSF/cage组的螺钉的应变量在所有重建组中最小。【结论】若脊柱前方的承载能力尚存,使用PSF的侧后方融合可获得充分的力学稳定性。当脊柱前方丧失其承载能力,单纯PSF的脊柱刚度低,螺钉的应力显著增大。对此种病例,cage的使用可增加重建脊柱的初期稳定性,有利于降低后方固定器械的应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侧后方融合 经后路椎体间融合 生物力学 椎弓根钉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和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 被引量:3
11
作者 孟晓林 庄全魁 +5 位作者 马东亚 吴刚强 陈勇 李扬 时和同 艾继超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2期207-209,213,共4页
目的:探讨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和后路小切口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的应用效果。方法:47例胸腰椎结核患者,术前采用四联正规抗结核治疗2~4周,所有患者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矫形内固定,同期行前路病灶清除植骨术,术后继续抗结... 目的:探讨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和后路小切口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的应用效果。方法:47例胸腰椎结核患者,术前采用四联正规抗结核治疗2~4周,所有患者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矫形内固定,同期行前路病灶清除植骨术,术后继续抗结核治疗。结果:平均随访16个月,患者骨折均达到骨性愈合标准,腰背疼痛及神经症状均明显缓解,术后Cobb角与术前相比明显减少(P<0.01),随访1年,Cobb角与术后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时Frankel分级明显改善:5例B级恢复至C级2例、D级3例,6例C级恢复至D级3例、E级3例,11例D级恢复至E级。结论 :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和后路小切口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胸腰椎结核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结核 病灶清除 椎弓根钉 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膨胀式椎弓根螺钉的强度测试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伟 雷伟 吴子祥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8年第16期4635-4637,4653,共4页
测试膨胀式椎弓根螺钉(Expansive Pedicle Screw,EPS)的耐疲劳强度及抗折弯强度。在超高分子聚乙烯材料上对短尾型EPS螺钉、万向型EPS螺钉和Tenor螺钉进行100万次的周期载荷疲劳实验;用特殊夹具分别固定短尾型EPS螺钉、万向型EPS螺钉和T... 测试膨胀式椎弓根螺钉(Expansive Pedicle Screw,EPS)的耐疲劳强度及抗折弯强度。在超高分子聚乙烯材料上对短尾型EPS螺钉、万向型EPS螺钉和Tenor螺钉进行100万次的周期载荷疲劳实验;用特殊夹具分别固定短尾型EPS螺钉、万向型EPS螺钉和Tenor螺钉,并于生物力学实验机上进行螺钉机械强度测试。在超高分子聚乙烯材料上对螺钉进行100万次的周期载荷疲劳实验完成后短尾型EPS螺钉、万向型EPS螺钉和Tenor螺钉均未发生疲劳现象,短尾型EPS螺钉的最大折弯力(6.52±0.39kN)与Tenor螺钉的最大折弯力(6.86±0.42kN)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万向型EPS螺钉的最大折弯力(5.69±0.39kN)与TENOR螺钉的最大折弯力(6.86±0.42kN)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短尾型EPS螺钉和万向型EPS螺钉的抗疲劳强度与非膨胀螺钉无明显差异,并未因其中空结构而使抗疲劳强度下降。虽然万向型EPS螺钉的机械强度较普通螺钉低,但是足够承受人体上半身的载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 内固定器 膨胀式椎弓根螺钉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椎弓根螺钉联合对侧经椎板关节突螺钉内固定与双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爽 王晓波 +3 位作者 孙懿君 施杞 薛纯纯 李晓锋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10-519,共10页
目的:通过Meta分析评价后路减压融合单侧椎弓根螺钉联合对侧经椎板关节突螺钉(unilateral pedicle screws plus contralateral translaminar facet screws,UPSFS)内固定与双侧椎弓根螺钉(bilateral pedicle screws,BPS)内固定治疗腰椎... 目的:通过Meta分析评价后路减压融合单侧椎弓根螺钉联合对侧经椎板关节突螺钉(unilateral pedicle screws plus contralateral translaminar facet screws,UPSFS)内固定与双侧椎弓根螺钉(bilateral pedicle screws,BPS)内固定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疗效。方法:检索PubMed、Cochrane、Embase、CNKI、万方、维普数据库自建库至2021年1月发表的关于后路减压融合UPSFS内固定与BPS内固定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病例对照研究,按照纳入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ewcastle-Ottawa scale,NOS)对纳入研究进行质量评价,提取纳入研究结局指标数据,包括术前与末次随访腰痛和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O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手术节段椎间隙高度的改变值,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费用,末次随访时手术节段融合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提取数据后通过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篇文献,所有研究NOS评价均符合要求。总计有588例患者接受了内固定手术,其中UPSFS固定291例,BPS固定297例,随访时间12~60个月。Meta分析结果显示,术前与末次随访时腿痛VAS评分改变值[加权均数差(weighted mean difference,WMD)=-0.30,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0.57,-0.03)]、切口长度[WMD=-4.49,95%CI(-6.64,2.55)]、手术时间[WMD=-32.61,95%CI(-45.23,19.99)]、术中出血量[WMD=-152.63,95%CI(-208.91,-96.35)]、术后引流量[WMD=-186.21,95%CI(-286.06,-86.36)]以及住院费用[WMD=-1.68,95%CI(-2.27,-1.10)],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UPSFS组优于BPS组(P<0.05);而术前与末次随访腰痛VAS评分[WMD=-0.00,95%CI(-0.26,0.27)]、JOA评分[WMD=0.26,95%CI(-1.59,2.11)]、ODI[WMD=0.26,95%CI(-1.59,2.11)]、手术节段椎间隙高度[WMD=0.01,95%CI(-0.61,0.63)]的改变值,末次随访时的融合率[OR=0.31,95%CI(0.10,1.03)]以及并发症发生率[OR=1.43,95%CI(0.60,3.40)],两组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后路减压融合手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时,UPSFS固定具有和BPS固定相当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且前者对患者腿痛程度的改善更加显著,同时可以缩小手术切口,减少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以及住院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退行性疾病 经椎板关节突螺钉 椎弓根螺钉 内固定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腰椎骨内固定手术仿真模型优化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雨辰 邹任玲 +4 位作者 孙元良 范虓杰 汪圣舟 李智超 胡秀枋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72-176,212,共6页
目前治疗胸腰椎损伤手术常用短节段的坚强内固定方式,这种方式容易引发关节退变并发症,为此本文设计了一种可旋动型椎弓根螺钉并利用仿真软件对手术模型进行优化分析。首先采用人体胸腰椎CT图像,利用Mimics,Geomagic等软件重建出人体胸... 目前治疗胸腰椎损伤手术常用短节段的坚强内固定方式,这种方式容易引发关节退变并发症,为此本文设计了一种可旋动型椎弓根螺钉并利用仿真软件对手术模型进行优化分析。首先采用人体胸腰椎CT图像,利用Mimics,Geomagic等软件重建出人体胸腰椎长、短节段模型并分析其不同工况下的活动度及位移情况;然后基于长节段重建固定手术模型,与传统手术螺钉的植入进行对比,探究不同手术植入物对胸腰椎手术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微调型Magerl进钉方法简便、不易刺穿椎骨;可旋动螺钉能保证椎间活动度大,能有效保护术后椎骨康复活动。该模型可为临床手术治疗优化提供一种新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 椎弓根螺钉 三维重建 内固定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伤椎与跨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的疗效及生物力学特征 被引量:16
15
作者 赵锦胜 曹汉岐 杨寒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465-1469,共5页
目的对比经伤椎与跨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中的疗效及生物力学特性。方法将86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经伤椎组与跨伤椎组,分别给予经伤椎与跨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术后均随访2年。对比疼痛、Oswestr... 目的对比经伤椎与跨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中的疗效及生物力学特性。方法将86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经伤椎组与跨伤椎组,分别给予经伤椎与跨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术后均随访2年。对比疼痛、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影像学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切口愈合、骨折愈合等。另通过生物力学试验比较两组生物力学特性。结果两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ODI评分在术前、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时均依次下降(P<0.05),术后即刻、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时伤椎压缩率、后凸畸形Cobb角均低于术前(P<0.05),除VAS外,经伤椎组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时上述指标均低于跨伤椎组(P<0.05);两组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切口均甲级愈合,骨折均愈合;经伤椎组扭转角度、后屈位移、前屈位移及拔出强度低于跨伤椎组(P<0.05)。结论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采用经伤椎与跨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均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但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临床应用价值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临床效果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椎U型螺钉固定系统的设计与临床应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春 林锦 +2 位作者 周之平 刘成招 刘清平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2期732-735,共4页
目的:评价自行研制的后路颈椎u型螺钉固定系统(cervical u type pedicle screw fixation system,CUFS)的生物力学性能与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自行设计的后路颈椎U型螺钉内固定系统(包括U型螺钉、连接棒及配套器械)在6具新鲜颈椎标... 目的:评价自行研制的后路颈椎u型螺钉固定系统(cervical u type pedicle screw fixation system,CUFS)的生物力学性能与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自行设计的后路颈椎U型螺钉内固定系统(包括U型螺钉、连接棒及配套器械)在6具新鲜颈椎标本中进行强度、应变、位移、稳定性及极限等生物力学测试。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将CUFS应用于10例颈椎疾患患者。结果:CUFS固定的颈椎标本力学性能接近正常标本。10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未出现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经2~24个月随访,颈椎椎体高度与椎间隙高度无明显丢失,未见螺钉松动与断钉断棒等。结论:CUFS具有提拉复位作用、固定牢靠、放置方便等优势,是一种可供选择的颈后路椎弓根(侧块)固定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U型螺钉 椎弓根 内固定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