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6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延误场景下列车速度曲线与动态调度联合优化方法 被引量:1
1
作者 林俊亭 李茂林 邱晓辉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3-187,共15页
为使发生延误的高速列车能够快速恢复正常运营,同时满足停车精度、准时性、节能性及调度实时性等多方面的要求,综合考虑一体化模型在平衡多个目标时面临的多重非线性约束问题,以及非一体化模型需分别求解多个独立模型的局限性,本文提出... 为使发生延误的高速列车能够快速恢复正常运营,同时满足停车精度、准时性、节能性及调度实时性等多方面的要求,综合考虑一体化模型在平衡多个目标时面临的多重非线性约束问题,以及非一体化模型需分别求解多个独立模型的局限性,本文提出一种列车动态调度与速度曲线的联合优化方法。首先,基于参考系统的约束,应用集成内在好奇心模块和优先经验回放机制的双决斗深度强化学习算法(Intrinsic Curiosity Module Prioritized Experience Replay Dueling Double Deep Q-Network,ICM-PER-D3QN)优化列车速度曲线模型,保证列车的停车精度、准时性和节能性,并将此数据用作联合模型训练的基础;其次,采用ICM-PER-D3QN算法求解列车的动态调度模型,缓解列车延误并确保调度的实时性;最后,基于列车在站间区间的运行信息,使用集成长短期记忆网络的卷积神经网络完成列车速度曲线与动态调度的联合。实验环境选择京沪高铁的一段下行线路,设置3组延误场景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在联合优化模型下,列车的平均调度时长为0.92 s,列车动态调度结果与速度曲线的平均匹配度为98.89%,平均匹配时长为0.0014 s。此外,相较于仅基于动态调度模型的未优化速度曲线,平均牵引能耗降低了9%,平均总延误时间降低了6.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运输 联合方法 深度学习 速度曲线 动态调度 强化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乘坐舒适性的单轴式单轨列车线路平面最小曲线半径及曲线限速研究
2
作者 杜子学 皮阳 杨震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3-98,105,共7页
[目的]单轴式单轨列车实际运营时运行稳定性及乘坐舒适性较差,需从线路角度出发,研究单轴式单轨列车平面最小曲线半径及曲线限速的合理取值。[方法]建立了单轴式单轨列车的车轨耦合动力学模型,并验证了该模型的合理性。介绍了单轨列车... [目的]单轴式单轨列车实际运营时运行稳定性及乘坐舒适性较差,需从线路角度出发,研究单轴式单轨列车平面最小曲线半径及曲线限速的合理取值。[方法]建立了单轴式单轨列车的车轨耦合动力学模型,并验证了该模型的合理性。介绍了单轨列车运行平稳性及乘坐舒适性的评价方法。基于不同等级乘坐舒适度要求,提出了单轴式单轨列车线路平面最小曲线半径建议取值区间,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所提建议取值区间的合理性。为实现线路与曲线通过速度的协调匹配,进一步研究得到了单轴式单轨列车在小曲线区段下的限速值。[结果及结论]设计速度一定时,线路平面最小曲线半径主要由曲线区段的最大超高角、未被平衡的列车横向振动加速度允许值决定。列车运行速度小于等于80 km/h时,单轴式单轨列车线路平面最小曲线半径按320 m取值,小曲线区段下的列车限速按4.30√R(R为曲线半径)取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座式单轨 单轴式单轨列车 运行平稳性 乘坐舒适性 平面最小曲线半径 曲线限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用高镁铝合金材料疲劳性能试验研究
3
作者 张平 李沃达 +1 位作者 陈海涛 兰玲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1-6,共6页
为得到船用1560高镁铝合金材料疲劳特性及参数化影响,采用试验方法开展材料疲劳性能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560高镁铝合金板材、型材、整体挤压壁板材料的中值应力范围疲劳极限值在150~190 MPa,厚度、生产工艺对材料疲劳性能影响不大,焊接... 为得到船用1560高镁铝合金材料疲劳特性及参数化影响,采用试验方法开展材料疲劳性能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560高镁铝合金板材、型材、整体挤压壁板材料的中值应力范围疲劳极限值在150~190 MPa,厚度、生产工艺对材料疲劳性能影响不大,焊接和热矫正建造工艺会不同程度降低材料疲劳性能,其中对接接头疲劳极限值约为母材疲劳极限的0.4,说明镁含量的提高在提高铝合金母材疲劳强度的同时会使材料具有更高的焊接气孔敏感性、裂纹倾向性。最后,综合试验结果和国际焊接协会推荐值给出船体疲劳强度校核用S-N的选取建议。研究成果可为高镁铝合金的焊接工艺优化、在船体结构应用及疲劳强度校核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船 铝合金 疲劳性能试验 疲劳强度校核 S-N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导高速磁浮交通道岔的平面曲线线形及参数
4
作者 彭也也 宋欣悦 +2 位作者 赵春发 冯洋 娄会彬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65-873,共9页
常导高速磁浮道岔是磁浮交通的薄弱环节之一,其线形参数研究对磁浮道岔优化设计具有重要意义.为探究道岔平曲线线形及参数对道岔设计的影响,首先,综合分析现有常导高速磁浮交通车线几何约束关系、列车平稳舒适运行以及道岔制造与运维经... 常导高速磁浮道岔是磁浮交通的薄弱环节之一,其线形参数研究对磁浮道岔优化设计具有重要意义.为探究道岔平曲线线形及参数对道岔设计的影响,首先,综合分析现有常导高速磁浮交通车线几何约束关系、列车平稳舒适运行以及道岔制造与运维经济性对道岔线形的要求;其次,探究常导高速磁浮道岔曲线线形组合及关键参数取值原则;最后,提出面向低速、较高速及高速3种通行条件的道岔平面线形.研究表明:受车线几何约束关系限制,道岔的平面曲线半径不应小于350.00 m;单圆型道岔存在侧向加速度突变,仅适用于低速通过,缓-圆型道岔占地较大,不建议采用;缓-圆-缓型道岔可根据使用需求调整参数,适用场景广泛;缓-圆-缓型道岔设计中,道岔区长度、端部横向位移、转辙角度均随着圆曲线半径增加而减小;为满足岔后横向位移的限界要求,圆曲线半径存在一最大值;转辙角度和端部横向位移均随着圆缓比的增大而逐渐增大,圆缓比值建议在2~4之间选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导高速磁浮交通 道岔 曲线拟合 几何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变速方式下水泵水轮机的内部瞬变流动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金大刚 毛青海 龙强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9-202,88,共5页
变速水泵水轮机具有适用水头范围宽、调节性能优越的优势。在当前研究趋势下,探究变速机组外特性等特征愈发重要。因此,研究了变速水泵水轮机在水轮机工况下的线性变速和贝塞尔曲线变速两种过程,分析不同变速方式下机组内部的流态变化... 变速水泵水轮机具有适用水头范围宽、调节性能优越的优势。在当前研究趋势下,探究变速机组外特性等特征愈发重要。因此,研究了变速水泵水轮机在水轮机工况下的线性变速和贝塞尔曲线变速两种过程,分析不同变速方式下机组内部的流态变化、涡结构和压力脉动特性等。结果表明,变速过程中转轮叶道间隙存在明显旋涡结构,尾水管内涡带振动频率以低频脉动为主,主要集中在直锥段;贝塞尔曲线变速方法比线性变速方法可明显减小机组的能量损失和压力脉动幅值,有助于改善对内部流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速水泵水轮机 贝塞尔曲线 涡带 压力脉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营高速铁路竖曲线动态检测高低S形长波不平顺分析
6
作者 江来伟 赵玉元 +2 位作者 岑敏仪 张同刚 李阳腾龙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064-3074,共11页
从竖曲线长度、检测时间以及截止波长3个角度,探究动态检测高低S形长波不平顺的有关特性,再通过设计长波滤波器开展仿真实验,证实高低S形长波不平顺为车体垂向加速度突变引发的特定结果。最后,用3项特征参数(ρ,L,λ)对S形长波不平顺予... 从竖曲线长度、检测时间以及截止波长3个角度,探究动态检测高低S形长波不平顺的有关特性,再通过设计长波滤波器开展仿真实验,证实高低S形长波不平顺为车体垂向加速度突变引发的特定结果。最后,用3项特征参数(ρ,L,λ)对S形长波不平顺予以描述,并对其与线路的坡度代数差(Δi)、竖曲线半径(R)之间的变化关系予以量化。研究结果表明:竖曲线主点区段高低长波不平顺由车体垂向加速度突变所引发,是纵断面设计不完善所致。研究成果对高铁设计、施工和运维的理论和技术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动态检测 轨道高低 竖曲线 长波不平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夹式排种器亚高速导种管设计与试验
7
作者 王慕川 衣淑娟 +1 位作者 李衣菲 张紫恒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0-148,共9页
为提高指夹式排种器在亚高速(8~12 km/h)下作业时的作业效果与作业质量,减少玉米籽粒在导种管内因碰撞和弹跳所造成的播种作业质量下降,设计了一种适用于指夹式排种器在亚高速状态下作业时使用的导种管,对其导种曲线进行了优化。利用离... 为提高指夹式排种器在亚高速(8~12 km/h)下作业时的作业效果与作业质量,减少玉米籽粒在导种管内因碰撞和弹跳所造成的播种作业质量下降,设计了一种适用于指夹式排种器在亚高速状态下作业时使用的导种管,对其导种曲线进行了优化。利用离散元法进行了仿真,建立了玉米籽粒与导种部件、排种器和土壤间的接触模型;使用EDEM软件对玉米籽粒从充种至落地的全过程进行了仿真,分析导种过程中籽粒的运动状态。以投种口倾角和投种高度作为试验因素,以播种合格率和播种变异系数为评价指标,进行了二次正交旋转试验设计,运用Designt-Expert 11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仿真试验结果表明:导种管投种口倾角为18.5°、投种高度为28 mm时,播种合格率为91.77%,播种变异系数为10.92%。在此基础上,通过3D打印技术对导种管进行试制并开展台架性能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亚高速下,导种管性能优于原导种管,并且其作业效果可满足实际作业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夹式排种器 导种管 亚高速 导种曲线 ED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电机S-曲线转速控制方法
8
作者 毛德辉 李鹏 吴建德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8-94,共7页
针对电机暂态控制产生冲击和抖动导致的设备易损坏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电机S-曲线转速控制方法。采用Sigmoid函数设计电机转速控制速度规划曲线,降低加速度不连续变化的冲击影响;基于Actor-Critic框架,结合深度确定性策略算... 针对电机暂态控制产生冲击和抖动导致的设备易损坏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电机S-曲线转速控制方法。采用Sigmoid函数设计电机转速控制速度规划曲线,降低加速度不连续变化的冲击影响;基于Actor-Critic框架,结合深度确定性策略算法(DDPG)和混合形式的奖励函数搭建深度强化学习控制器,建立动态奖惩机制;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分析,将DDPG控制器与模型预测控制器、PID控制器、BP-PID控制器及GA-PID控制器分别在电机空载与负载时的控制效果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DDPG控制器可以实现电机平滑加减速控制,并且可以消除超调量,具有更快的响应速度;当存在外部负载扰动时,电机转速跌落减少了50%~75%,极大提高了系统的抗扰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强化学习 S-曲线 暂态控制 转速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道岔曲尖轨疲劳裂纹萌生预测
9
作者 翁之意 周宇 +1 位作者 王驰 单涛涛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19-627,共9页
针对高速铁路道岔曲尖轨疲劳裂纹与磨耗共存发展的情况,提出考虑磨耗的高速铁路道岔曲尖轨裂纹萌生预测方法。以列车侧向-逆向过岔时的轮载转移、轮轨接触状态为例,结合曲尖轨和基本轨的廓形关系,再现曲尖轨磨耗和疲劳累积过程,并分析... 针对高速铁路道岔曲尖轨疲劳裂纹与磨耗共存发展的情况,提出考虑磨耗的高速铁路道岔曲尖轨裂纹萌生预测方法。以列车侧向-逆向过岔时的轮载转移、轮轨接触状态为例,结合曲尖轨和基本轨的廓形关系,再现曲尖轨磨耗和疲劳累积过程,并分析曲尖轨磨耗和疲劳损伤发展特征、轮载转移和轮轨接触变化,从而预测曲尖轨裂纹萌生寿命和位置。结果表明,考虑列车逆、侧向通过的情况,在曲尖轨裂纹萌生过程中,各磨耗阶段内达到磨耗阈值所需的通过总重呈波动变化,即磨耗发展不规则,且基本轨和曲尖轨的磨耗发展率呈相反趋势;曲尖轨顶宽35 mm断面处疲劳裂纹萌生寿命约11.7 MGT(百万吨),裂纹萌生位置在轨顶区域内距轨顶中心10~15 mm、钢轨表面1~3 mm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道岔 曲尖轨 轮载转移 滚动接触疲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曲面零件的高速铣削参数优化研究
10
作者 文亦骁 徐全 +2 位作者 曾文明 郑宇 刘双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3-117,共5页
为探究复杂曲面零件的高速铣削参数对加工效率、刀具磨损和零件表面质量的影响规律,使用CUTPRO软件构建仿真模型,结合高速铣削试验,优化铣削速度、每齿进给量和铣削深度系数,并对铣削合力和表面粗糙度的响应关系进行分析,对材料去除率... 为探究复杂曲面零件的高速铣削参数对加工效率、刀具磨损和零件表面质量的影响规律,使用CUTPRO软件构建仿真模型,结合高速铣削试验,优化铣削速度、每齿进给量和铣削深度系数,并对铣削合力和表面粗糙度的响应关系进行分析,对材料去除率和表面质量进行考量,形成针对粗加工和精加工的多目标规划模型。结果表明:铣削速度变化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最为突出,每齿进给量和铣削深度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较小且接近;进行复杂曲面零件的高速铣削粗加工时,优选参数为v_(c)=60 m/min,f=0.03 mm/z,a_(p)=1.5 mm,精加工时优选参数为v_(c)=40 m/min,f=0.02 mm/z,a_(p)=1.0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铣削 复杂曲面零件 参数优化 铣削合力 表面粗糙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行轮不均匀磨损对跨座式单轨车辆运行平稳性的影响
11
作者 涂春云 文永蓬 +1 位作者 陈瑱 霍子伟 《铁道机车车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6-163,共8页
跨座式单轨车辆走行轮异常磨损的影响因素众多、磨损类型复杂。为了揭示运营初期单轨车辆动力学性能下降的原因,建立了考虑走行轮磨损的跨座式单轨动力学模型,根据前轮、后轮、同侧和对角磨损4种典型走行轮不均匀磨损,从车速和轮径差值... 跨座式单轨车辆走行轮异常磨损的影响因素众多、磨损类型复杂。为了揭示运营初期单轨车辆动力学性能下降的原因,建立了考虑走行轮磨损的跨座式单轨动力学模型,根据前轮、后轮、同侧和对角磨损4种典型走行轮不均匀磨损,从车速和轮径差值出发,分析了走行轮不均匀磨损对车辆直线运行平稳性的影响;通过临界离心加速度、曲线限速的变化,对比分析了走行轮不均匀磨损对于曲线平稳性的影响;进一步针对直线、曲线上的仿真结果,对走行轮的磨损特征进行讨论。研究结果表明:在直线上,走行轮异常磨损对平稳性影响较小;在曲线上,同侧磨损使车辆临界离心加速度减小,曲线的运行平稳性下降,曲线平稳行驶速度范围缩小;在车辆运行过程中,为保证车辆运行平稳性应避免走行轮同侧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座式单轨 走行轮轮径差 平稳性 临界离心加速度 曲线限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磁浮车站两端正线平面曲线参数研究
12
作者 王健 《铁道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5-29,共5页
研究目的:为适应长大干线运输需求,充分发挥系统运输效率,高速磁浮交通系统在中间站宜采用通过车与停站车交错运行的行车组织模式,车站两端平面曲线设置需要综合考虑快慢车运行的舒适性。现有高速磁浮相关标准规范仅规定了一般情况下平... 研究目的:为适应长大干线运输需求,充分发挥系统运输效率,高速磁浮交通系统在中间站宜采用通过车与停站车交错运行的行车组织模式,车站两端平面曲线设置需要综合考虑快慢车运行的舒适性。现有高速磁浮相关标准规范仅规定了一般情况下平面曲线半径与线路横坡计算方法,缺乏对车站两端平面曲线及横坡设置要求。本文基于行驶动力学理论,研究确定列车速差情况下高速磁浮车站两端平面曲线半径及线路横坡设置措施。研究结论:(1)对于有快慢车通过的平面曲线半径设计,应首先确定能够设置的最大横坡角,再结合高速车通过速度及舒适度要求,确定最小平面曲线半径设置要求;(2)快慢车之间的速差对于最小平面曲线半径值的选用具有重要影响,工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确定车站两端正线平面曲线位置及列车运行速度,避免引起高速车限速;(3)本研究成果可弥补既有规范不足并指导实际线路工程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磁浮交通 车站 列车速差 平面曲线半径 线路横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速试验的双馈抽水蓄能机组协联寻优策略
13
作者 桂中华 赵毅锋 +3 位作者 丁景焕 李善颖 严乙桉 马伟超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8-172,共5页
可变速抽水蓄能技术已成为抽水蓄能行业新兴发展与研究方向,双馈抽水蓄能机组可主动调节机组转速,具有运行调节的速动性、高效性和灵活性等优势。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变速试验的双馈抽水蓄能机组协联寻优策略。首先通过变速试验获取3组... 可变速抽水蓄能技术已成为抽水蓄能行业新兴发展与研究方向,双馈抽水蓄能机组可主动调节机组转速,具有运行调节的速动性、高效性和灵活性等优势。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变速试验的双馈抽水蓄能机组协联寻优策略。首先通过变速试验获取3组特征毛水头条件下双馈抽水蓄能机组变速运行数据;然后采用两组BP神经网络对试验数据进行数据概化;最后以最高效率追踪为搜寻目标,考虑变速范围和同步转速规避限制条件,确定了不同毛水头和有功功率运行条件下的最优机组转速和最优导叶开度的协联曲线。可见,所提协联寻优策略可为双馈抽水蓄能机组协联控制与变速运行提供策略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水蓄能 可变速 特性曲线 协联运行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P算法简化声速剖面中的最优阈值确定方法
14
作者 张威 金绍华 +2 位作者 边刚 崔杨 夏海兴 《海洋测绘》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5-38,43,共5页
在进行深远海多波束水深测量时,常常需要简化声速剖面以提高声线跟踪效率。针对人工确定声速剖面简化阈值困难的问题,在应用DP(Douglas-Peucker)算法简化声速剖面的基础上,提出利用最小二乘法拟合阈值与声速点数关系曲线,通过寻找拟合... 在进行深远海多波束水深测量时,常常需要简化声速剖面以提高声线跟踪效率。针对人工确定声速剖面简化阈值困难的问题,在应用DP(Douglas-Peucker)算法简化声速剖面的基础上,提出利用最小二乘法拟合阈值与声速点数关系曲线,通过寻找拟合曲线最大曲率确定最优简化阈值的方法。实例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确定的阈值能够实现对原始声速剖面的合理精简,声速点精简率可达97.85%;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利用简化声速剖面进行声线跟踪时,在满足水深测量精度要求的同时能够提高声线跟踪效率。本文提出的方法能够自动确定任意声速剖面的最优简化阈值,可为其他声速剖面简化方法确定简化阈值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道测量 多波束测深 声速改正 声速剖面简化 拟合曲线 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信号机的大号码道岔侧向过岔研究
15
作者 张海东 《铁道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4-68,75,共6页
研究目的:新建高速铁路引入枢纽时为保证动车组列车能以较高速度转线运行,在联络线多设置连续大号码道岔。但是联络线长度受制约因素限制时一般设置较短,那么连续的大号码道岔会引起列车出现非正常状态制动问题。本文结合工程实际计算... 研究目的:新建高速铁路引入枢纽时为保证动车组列车能以较高速度转线运行,在联络线多设置连续大号码道岔。但是联络线长度受制约因素限制时一般设置较短,那么连续的大号码道岔会引起列车出现非正常状态制动问题。本文结合工程实际计算线路坡度信息,在特定运营场景下研究动车组列车控车曲线,发现在办理联络线通过进路时动车组列车出现了非正常制动情况。根据存在的问题分别提出设置虚拟信号机、延长联络线及更换联络线道岔的措施解决上述问题。研究结论:(1)通过仿真验证结果发现三种措施均能够解决动车组列车在联络线上非正常制动问题;(2)计算动车组在三种措施下通过联络线的运行时分,结果显示设置虚拟信号机较其余两种措施列车通过时分最大减少25.2s,有效地提高了运行效率;(3)本研究成果可应用于复杂枢纽内短联络线上设置连续大号码道岔时动车组列车侧向过岔时信号系统设计领域,可为其他工程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信号机 连续大号码道岔 控车曲线 高速铁路 工程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大跨度钢桁架桥接触网腕臂安装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卢广苗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6-192,共7页
高速铁路大跨度钢桁架桥纵向伸缩量大且变位复杂,是影响接触网腕臂偏移等系统能否正常、安全运行的重要因素,如何解决接触网腕臂安装、偏移调整与钢梁伸缩之间的协同配合,目前国内在此方面鲜有研究。通过阐述受导线伸缩影响的腕臂偏移... 高速铁路大跨度钢桁架桥纵向伸缩量大且变位复杂,是影响接触网腕臂偏移等系统能否正常、安全运行的重要因素,如何解决接触网腕臂安装、偏移调整与钢梁伸缩之间的协同配合,目前国内在此方面鲜有研究。通过阐述受导线伸缩影响的腕臂偏移机理和大跨度钢桁架桥梁体纵向伸缩机理,分析在不同接触网锚段布置方式下大跨度钢桁架桥梁体伸缩对腕臂偏移的影响,并采用逐工点分析法总结不同工况下钢梁伸缩与导线伸缩对腕臂偏移影响的相互关系,揭示了接触网腕臂安装曲线在导线伸缩及钢梁伸缩共同作用下的计算方法。结合典型案例计算分析,建议采用不同钢梁跨度下的推荐锚段布置方式能有效降低腕臂偏移量,并提出应重点关注伸缩缝两侧锚段腕臂偏移问题、腕臂偏移为叠加关系时缩小半锚长度、钢梁跨度大于720 m时应重点计算伸缩缝两侧双腕臂间距等优化事项。研究内容及计算公式可为系统性解决高速铁路大跨度钢桁架桥接触网腕臂偏移设计、施工及运营维护等技术难题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大跨度桥 钢桁架桥 钢梁伸缩 接触网 腕臂偏移 腕臂安装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制动、荷载转移、纵坡的雨天小客车弯道安全车速模型
17
作者 许金良 曾卓 +1 位作者 穆明浩 俄广迅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5-83,共9页
为了确定降雨环境下小客车弯道安全车速,基于瞬时轴线,建立了考虑纵坡、制动加速度及轮胎荷载转移的小客车侧滑速度模型;通过实地采集不同水膜厚度下的摩擦系数,得到了这二者之间的回归方程;结合摩擦椭圆原理,得到了考虑制动、驾驶人行... 为了确定降雨环境下小客车弯道安全车速,基于瞬时轴线,建立了考虑纵坡、制动加速度及轮胎荷载转移的小客车侧滑速度模型;通过实地采集不同水膜厚度下的摩擦系数,得到了这二者之间的回归方程;结合摩擦椭圆原理,得到了考虑制动、驾驶人行为特性的综合摩擦系数分配方法;提出确定弯道车速的计算流程图,得到了不同降雨强度下以横向侧滑和纵向停车为指标的弯道车速。研究结果表明:当水膜厚度为0时,得到的侧滑速度值比点质量模型低35%左右;当水膜厚度小于2 mm时,摩擦系数降低最快,对车速影响最大;当水膜厚度大于2 mm时,摩擦系数变化幅度小且规律不明显;降雨对小客车弯道安全车速影响显著,仅小雨时就会导致车速平均降低15%左右;取一般最小半径计算时,不同降雨强度下的纵向停车速度均小于横向侧滑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降雨环境 摩擦系数 车辆侧滑 弯道车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嵌式中低速磁浮线路平面最小曲线半径
18
作者 姜梅 寇峻瑜 汪洋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7-152,共6页
[目的]内嵌式中低速磁浮系统作为一种新型的轨道交通制式,其车辆及轨道系统依靠非接触式支撑运行,且车辆走行机构内嵌于轨道梁内,因此需针对其车线匹配原理、车辆和轨道梁结构特点,研究线路平面最小曲线半径取值,以支撑工程设计。[方法... [目的]内嵌式中低速磁浮系统作为一种新型的轨道交通制式,其车辆及轨道系统依靠非接触式支撑运行,且车辆走行机构内嵌于轨道梁内,因此需针对其车线匹配原理、车辆和轨道梁结构特点,研究线路平面最小曲线半径取值,以支撑工程设计。[方法]介绍了内嵌式中低速磁浮系统的特点;介绍了平面最小曲线半径取值的基本原理;基于车辆行驶动力学理论,分析了内嵌式中低速磁浮线路的旅客舒适度标准及平面最小曲线半径取值。[结果及结论]在列车运行速度一定的情况下,平面最小曲线半径主要取决于横坡角允许值和未被平衡离心加速度允许值。在参考国内外其他轨道交通制式的试验结果、相关标准规定、传统中低速磁浮系统实际建设运营情况的基础上,建议最大横坡角不大于8°,最大未被平衡离心加速度在一般和困难情况下分别不大于0.4 m/s^(2)和0.6 m/s^(2)。当内嵌式中低速磁浮系统设计速度为200 km/h时,线路平面最小曲线半径一般和困难情况下分别可取为1800 m和1600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嵌式中低速磁浮 线路 平面最小曲线半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匀变速移动双轴车辆荷载下薄壁曲梁桥平面外弯扭振动响应
19
作者 蔡勇 李刘鹏 +1 位作者 吕晓勇 陈海珺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54-162,共9页
考虑车辆加速或减速过程中前后车轮对曲梁作用力的影响及薄壁曲梁桥的翘曲刚度和阻尼,将车辆荷载简化成移动双轴集中力,研究匀变速车辆荷载下简支薄壁曲梁桥平面外弯扭振动响应。采用Fourier正弦变换和Laplace变换及其逆变换的方法推导... 考虑车辆加速或减速过程中前后车轮对曲梁作用力的影响及薄壁曲梁桥的翘曲刚度和阻尼,将车辆荷载简化成移动双轴集中力,研究匀变速车辆荷载下简支薄壁曲梁桥平面外弯扭振动响应。采用Fourier正弦变换和Laplace变换及其逆变换的方法推导匀变速车辆荷载下薄壁曲梁竖向和扭转位移的解析解,并与相关文献及有限元分析结果对比,证明该解析解和理论方法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探究车辆初速度、车辆加速度、曲梁半径对曲梁平面外弯扭振动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车辆以大于16 m/s的初速度加速移动时,加速度越大,桥梁跨中振动位移峰值越大;车辆减速移动时,加速度绝对值越大,桥梁跨中振动位移峰值越小;当初速度达到36 m/s时,加速度对薄壁曲梁跨中振动位移峰值影响较小。该方法及结论可为匀变速移动荷载下曲梁结构振动问题提供相关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壁曲梁 匀变速 双轴车辆 动力响应 解析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电机组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异常数据识别方法 被引量:13
20
作者 李特 王荣喜 高建民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6-116,共11页
为了解决原始的风电机组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SCADA)中包含大量异常记录的数据、难以准确反映机组运行状态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带噪声基于密度的空间聚类(DBSCAN)模型的风电机组SCADA异常数据识别方法。该方法从分析风速-功率曲线的特点出... 为了解决原始的风电机组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SCADA)中包含大量异常记录的数据、难以准确反映机组运行状态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带噪声基于密度的空间聚类(DBSCAN)模型的风电机组SCADA异常数据识别方法。该方法从分析风速-功率曲线的特点出发,采用预测误差和分类准确度来选取关键聚类参数邻域半径和邻域最小样本点数,避免了人工确定聚类参数的主观性,且参数选择过程可以完全自动化,实现了风电机组SCADA异常数据的有效识别。通过某风场中风电机组的监测数据进行实例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在保证异常数据被剔除的前提下,保留尽可能多的正常数据,异常识别效果好于现有的k-dist图法和基于k-平均最近邻算法的改进算法(KANN-DBSCAN)。该研究可为开展风电机组状态分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机组 异常数据识别 空间聚类 风速-功率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