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顾及高低速信息的道路限速识别方法
1
作者 张彩丽 向隆刚 李雅丽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1-38,共8页
随着新兴行业对地图细节丰富度和要素完备性的需求,开展精细可导航路网构建研究是大势所趋,然而基于轨迹数据的道路信息挖掘,多聚焦于路网骨架的识别,较少对道路段限速信息进行识别.考虑低速与高速路段的轨迹运行速度分布不同,本文基于... 随着新兴行业对地图细节丰富度和要素完备性的需求,开展精细可导航路网构建研究是大势所趋,然而基于轨迹数据的道路信息挖掘,多聚焦于路网骨架的识别,较少对道路段限速信息进行识别.考虑低速与高速路段的轨迹运行速度分布不同,本文基于轨迹数据对高低速路段分别进行建模,开展轨迹数据限速识别优化.在此基础上融合路网数据限速识别结果,最终完成限速信息的识别.以武汉市二环路区域与成都市二环路区域为例进行实验,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1)高低速信息分别建模明显提升了轨迹限速识别准确率;(2)融合轨迹数据限速识别优化结果与路网数据限速识别结果也进一步提升了限速识别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轨迹 道路网信息 邻接路段 高低速信息 道路限速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公路限速区段安全与效率优化协调模型 被引量:7
2
作者 李瑞 马荣国 +2 位作者 梁国华 邓亚娟 王宝杰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58-164,共7页
为改善高速公路分区段限速管理下的运行安全与效率,缓解由于限速区段设置不当、频繁换速造成的驾驶负担,对高速公路分区段限速管理下的限速区段进行优化协调设置.首先,以损失时间最小为原则,提出3种情形下的高速公路限速区段优化协调模... 为改善高速公路分区段限速管理下的运行安全与效率,缓解由于限速区段设置不当、频繁换速造成的驾驶负担,对高速公路分区段限速管理下的限速区段进行优化协调设置.首先,以损失时间最小为原则,提出3种情形下的高速公路限速区段优化协调模型;其次,依据驾驶人认知距离、心理稳定距离和限速标志前置距离,及驾驶员问卷调查统计数据,对模型计算中的最小限速区段长度和最大限速区段数目两参数进行标定;最后,根据经济学风险与收益的原理,分别用风险函数和收益函数表征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和效率,构建高速公路安全指数、效率指数评价模型,并结合案例高速公路初始限速区段设置情况,对所提限速区段最优协调模型的实效性进行仿真检验.结果表明:案例高速公路应用所提优化模型进行限速区段协调控制后,高速公路综合安全指数值减小45.51%、综合效率指数值增大26.78%,安全、效率状态更加靠近理想点(a,b).针对分区段限速控制的高速公路交通安全与效率的提升,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可行性与实效性,可为高速公路限速管理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分区段限速 限速区段优化协调模型 高速公路 安全与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级干线公路纵坡段限速与运行速度关系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张莹 许金良 贾兴利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12-816,共5页
二级干线公路主要承担长距离区域间的机动车客货运输,是国家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纵坡段是事故高发地段,而运行速度与限速不协调是道路产生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为了进行二级干线公路纵坡段限速研究,从限速与运行速度的关系入手,从1... 二级干线公路主要承担长距离区域间的机动车客货运输,是国家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纵坡段是事故高发地段,而运行速度与限速不协调是道路产生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为了进行二级干线公路纵坡段限速研究,从限速与运行速度的关系入手,从15个不同的调查地点收集筛选到2 435条自由流下的运行速度数据。利用SPSS统计软件对采集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最终建立纵坡段85%位速度与限速值、纵坡坡度之间的多元线性回归关系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二级干线公路纵坡段运行速度与限速间的关系为小车运行速度V85大于限速值,大车运行速度V85随着限速值的提高渐渐趋近限速值。揭示了限速与运行速度之间的关系,为二级干线公路的局部限速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级干线公路 纵坡段 限速 运行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冰雪路面公路平曲线路段限速仿真 被引量:8
4
作者 李松龄 裴玉龙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66-69,共4页
为了提高冬季北方地区公路的行车安全,减少交通事故,对冰雪路面平曲线路段展开限速研究.应用车辆运动学理论,考虑驾驶员在弯道驾驶车辆的特点,分析车辆在冰雪路面转弯行驶特性,建立车辆在平曲线路段行驶时的运动学模型.选择载货汽车和... 为了提高冬季北方地区公路的行车安全,减少交通事故,对冰雪路面平曲线路段展开限速研究.应用车辆运动学理论,考虑驾驶员在弯道驾驶车辆的特点,分析车辆在冰雪路面转弯行驶特性,建立车辆在平曲线路段行驶时的运动学模型.选择载货汽车和轿车两种车型,松软雪路面、压实雪路面和冰路面3种路况,分别建立车辆行驶速度与平曲线设计指标的关系模型.选取6%、8%和10%3种超高值的平曲线路段,利用Matlab仿真技术对车辆限速模型进行求解,并对车速与圆曲线半径及超高的相关性进行分析.以此为基础,提出车辆在松软雪路面、压实雪路面和冰路面3种路况下,不同圆曲线半径的相应安全行驶速度,为科学合理地确定冰雪路面平曲线路段的车辆限速值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限速 冰雪路面 平曲线路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路限速区过渡段长度取值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张清峰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14,24,共5页
研究目的:限速区过渡段是为避免道路相邻限速区由于限速值相差过大产生通行安全隐患而设置的过渡路段。由于同一固定限速值不一定能很好的适应道路条件或交通条件的某些特定区段,所以常常在某些路段提高或者降低限速值,采用分路段限速... 研究目的:限速区过渡段是为避免道路相邻限速区由于限速值相差过大产生通行安全隐患而设置的过渡路段。由于同一固定限速值不一定能很好的适应道路条件或交通条件的某些特定区段,所以常常在某些路段提高或者降低限速值,采用分路段限速方案。而限速区过渡段长度成为限速研究的一个重要参数。本文试图通过对国内外道路限速区过渡段的长度计算进行分析,提出适合我国的合理的限速区过渡段长度。研究结论:通过对长安大学赵利苹的理论和北京工业大学贺玉龙、孙小端的理论与道路规范中的立交加减速段长度理论这3套理论及数据进行对比研究得出:(1)长安大学和北京工业大学仅对限速区减速段给出了计算值,对限速区加速段没有计算,限速区之间也应该有加速过渡段;(2)推荐道路限速区过渡段长度采用依据道路规范立交加减速段长度推得的数值;(3)不论是公路还是城市道路,下坡路段的减速过渡段和上坡路段的加速过渡段,在纵坡大于2%时,其长度应予以修正;(4)本研究成果可用于公路与城市道路限速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 城市道路 限速区 过渡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形和限速的施工瓶颈路段通行能力改善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陈君 魏贤鹏 +1 位作者 陶珂 赵雪君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99-203,259,共6页
针对施工围挡对道路通行能力的严重影响,对改善围挡瓶颈路段通行能力的方法进行研究.通过视频数据采集和分析,获得瓶颈路段的车辆行驶轨迹,采用K-means算法聚类得到行车轨迹的质心,应用三次样条曲线拟合设计了围挡路段的车辆变道线形.... 针对施工围挡对道路通行能力的严重影响,对改善围挡瓶颈路段通行能力的方法进行研究.通过视频数据采集和分析,获得瓶颈路段的车辆行驶轨迹,采用K-means算法聚类得到行车轨迹的质心,应用三次样条曲线拟合设计了围挡路段的车辆变道线形.为减少交通事故引发的延误,应用变道超车模型,计算出瓶颈路段车辆安全变道的限速值.最后运用Vissim软件,对围挡瓶颈路段应用车辆变道优化线形和车辆安全变道限速值措施进行了仿真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车辆变道优化线形和限速管理措施能够显著改善瓶颈路段行车效率,行车速度提高了8.75%,排队长度减少了29.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瓶颈路段 通行能力 线形优化 安全限速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方形截面导弹动态摇滚特性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陶洋 范召林 +1 位作者 赵忠良 杨海泳 《实验流体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0-53,共4页
介绍了高速风洞自由摇滚实验技术的实验装置、实验方法、数据采集等。开展了方型截面导弹大迎角下的摇滚特性研究,给出了典型的结果,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模型迎角的增加,方形截面导弹呈现不同的滚转运动形态,包括静态稳定、准极限环摇滚、... 介绍了高速风洞自由摇滚实验技术的实验装置、实验方法、数据采集等。开展了方型截面导弹大迎角下的摇滚特性研究,给出了典型的结果,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模型迎角的增加,方形截面导弹呈现不同的滚转运动形态,包括静态稳定、准极限环摇滚、双周期震荡和等速滚转。最后对摇滚的机理进行了探讨与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迎角 方形截面导弹 准极限环 高速风洞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长大下坡道地段信号系统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7
8
作者 王杰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33-136,142,共5页
为了解决宝兰高铁隧道密集、连续长大下坡道引起的动车组限速问题,限速地段影响运行追踪间隔时分和轨道区段增多引起区间应答器报文溢出等问题,有必要对长大隧道密集地段连续长大坡道下信号系统的适应性问题进行研究。结合工程实践,通... 为了解决宝兰高铁隧道密集、连续长大下坡道引起的动车组限速问题,限速地段影响运行追踪间隔时分和轨道区段增多引起区间应答器报文溢出等问题,有必要对长大隧道密集地段连续长大坡道下信号系统的适应性问题进行研究。结合工程实践,通过理论计算和技术参数试验验证等方法,对连续长大下坡道动车组列车不限速场景下列车追踪间隔是否满足要求进行分析计算,对200C、200H、300S、300H和300T车载设备技术参数进行符合性验证,针对部分车载设备制动距离的情况,通过调整闭塞分区长度、优化列控车载设备参数和"加密"区间无源应答器布置等措施,有效解决了动车组限速和区间无源应答器组报文溢出问题,提高了行车效率,降低了维护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长大坡道 限速 信号系统 车载设备 闭塞分区 应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区公路分离式断面最大坡长限制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慕慧 杨少伟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2005年第4期72-76,共5页
从汽车行驶理论入手,以解放CA141载重车为标准车型,对汽车的动力性及车辆在道路上的受力情况、运动方程进行分析,并充分考虑汽车在上下坡所受到的诸如空气阻力、海拔高度及车辆载荷等各种影响因素,探讨了山区公路最大坡长限制的确定方法... 从汽车行驶理论入手,以解放CA141载重车为标准车型,对汽车的动力性及车辆在道路上的受力情况、运动方程进行分析,并充分考虑汽车在上下坡所受到的诸如空气阻力、海拔高度及车辆载荷等各种影响因素,探讨了山区公路最大坡长限制的确定方法.以分析结果为基础,提出我国《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应适当放宽最大坡长限制的建议,同时给出了山区公路最大坡长限制的修改建议值(并通过试验验证了分析的正确性),以供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 分离式断面 坡长限制 汽车动力性 运行速度 纵断面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重初始延误与区间限速条件下高速列车实时调度模型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铭铭 王莉 +1 位作者 许心越 秦勇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16,共9页
针对突发事件下列车正常秩序的快速恢复与调度优化方案的自动生成问题,现有调度优化模型与一般人工经验难以处理复杂事件场景,且求解效率较低。面向同时包括严重初始延误与区间限速影响的复杂突发事件场景,设计提出大面积列车延误和区... 针对突发事件下列车正常秩序的快速恢复与调度优化方案的自动生成问题,现有调度优化模型与一般人工经验难以处理复杂事件场景,且求解效率较低。面向同时包括严重初始延误与区间限速影响的复杂突发事件场景,设计提出大面积列车延误和区间限速等针对性约束,构建基于事件活动网络的列车多目标非线性调度优化模型。为实现实时调度,采用添加中间决策变量构建析取不等约束组方法对列车晚点和取消相关非线性约束进行线性化,同时采用分枝定界算法求解。以武广高速铁路岳阳东至广州南区段为例,验证表明:该模型算法能有效降低列车调度方案的偏离程度,减少事件影响恢复时间29 min,且求解时间在120 s以内,满足现场实时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严重初始延误 区间限速 事件活动网络 列车实时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阜动车组车载磁钢自动过分相试验失败的原因分析及建议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泊涛 崔艳龙 《中国铁路》 2020年第6期108-113,共6页
结合新建商合杭―郑阜高铁联络线绝缘锚段关节改造为6跨分相关节,并按设计规范要求设置分相磁钢。在联调联试期间,动车组搭载磁钢自动过分相试验时,产生了自动过分相失败情况。经过现场核实和原因分析,提出问题解决方案和建议,为后续工... 结合新建商合杭―郑阜高铁联络线绝缘锚段关节改造为6跨分相关节,并按设计规范要求设置分相磁钢。在联调联试期间,动车组搭载磁钢自动过分相试验时,产生了自动过分相失败情况。经过现场核实和原因分析,提出问题解决方案和建议,为后续工程设计和实施过程提供参考,避免对行车组织带来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合杭高铁 郑阜高铁 动车组 电分相 磁钢 限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