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光电吊舱转台电机驱动装置设计与实现
1
作者 刘银 赵磊 +1 位作者 张宇 冯治国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1-136,共6页
针对实现光电吊舱转台转动平稳和低成本的应用,研究基于永磁无刷直流力矩电机和数字信号控制器dsPIC30F4012芯片为核心的光电吊舱转台电机驱动装置。重点阐述了永磁无刷直流力矩电机的设计以及系统控制策略和硬件电路的搭建,对永磁无刷... 针对实现光电吊舱转台转动平稳和低成本的应用,研究基于永磁无刷直流力矩电机和数字信号控制器dsPIC30F4012芯片为核心的光电吊舱转台电机驱动装置。重点阐述了永磁无刷直流力矩电机的设计以及系统控制策略和硬件电路的搭建,对永磁无刷直流力矩电机进行了建模与分析。采用电流和转子速度实现电机的双闭环控制,同时结合模糊PID算法来提高系统的控制鲁棒性。通过Simulink仿真和实验验证,该装置的转矩波动系数小于5%,达到了预期控制效果,且拥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无刷直流力矩电机 DSPIC30F4012 双闭环 模糊PI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微电网的简化分布式自触发控制
2
作者 向建新 何晋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5-83,共9页
直流微电网中的分布式二次控制常采用动态一致性算法来估测电压和电流的平均值,针对当前控制方法所需通信和计算频率高,以及改进下垂控制依旧无法完全克服传统下垂控制的缺点,提出一种基于动态一致性算法的直流微电网简化分布式自触发... 直流微电网中的分布式二次控制常采用动态一致性算法来估测电压和电流的平均值,针对当前控制方法所需通信和计算频率高,以及改进下垂控制依旧无法完全克服传统下垂控制的缺点,提出一种基于动态一致性算法的直流微电网简化分布式自触发控制策略。初级控制采用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二次控制只采用一个积分控制器,极大地简化了控制结构,减轻了通信负担。利用李雅普诺夫稳定性设计一个分布式自触发的通信和更新机制,并设计了触发时间修正方法来提高自触发响应速度。最后,基于Matlab/Simulink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在各种干扰下的稳定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母线直流微电网 分布式控制 自触发控制 动态一致性 双闭环控制 事件触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向DC/DC变换器ISOP系统功率均分策略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贾卓 贾文超 +1 位作者 林宏博 许建明 《现代电子技术》 2021年第10期105-109,共5页
以双有源全桥(DAB)DC/DC变换器为模块的输入串联输出并联型直流变压器(DCSST)相比于普通DC/DC变换器非常适用于直流电网互联或高压输电线路取能电源等高压大容量应用场合。针对输入串联输出并联(ISOP)组合变换器功率分配不均的问题,给... 以双有源全桥(DAB)DC/DC变换器为模块的输入串联输出并联型直流变压器(DCSST)相比于普通DC/DC变换器非常适用于直流电网互联或高压输电线路取能电源等高压大容量应用场合。针对输入串联输出并联(ISOP)组合变换器功率分配不均的问题,给出了基于双闭环控制的ISOP变换器均压方案,建立了ISOP组合变换器输入电压均压(IVS)和输出电流均流(OCS)之间的关系,并针对双闭环控制策略的解耦进行推导。最后通过Matlab搭建了以双有源全桥DC/DC变换器为基本模块的三模块ISOP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基于双闭环控制的ISOP变换器原理正确,有效解决了ISOP变换器功率分配不均问题,并且能适用于高电压输入大电流输出的应用场合,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SOP系统 功率均分 双向dc/dc变换器 双闭环控制 解耦 仿真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iC器件的交错并联双向DC-DC变换器的设计 被引量:1
4
作者 孟德炀 程志江 陈星志 《现代电子技术》 2022年第18期47-50,共4页
针对传统组串式储能变流器存在的系统损耗大、输出电能质量低及整体可靠性差等问题,文中提出一种新型两相交错并联变换器拓扑,以提高系统效率及过流能力。首先给出交错并联DC-DC变换器的拓扑结构,分析两相交错并联拓扑结构工作原理,并... 针对传统组串式储能变流器存在的系统损耗大、输出电能质量低及整体可靠性差等问题,文中提出一种新型两相交错并联变换器拓扑,以提高系统效率及过流能力。首先给出交错并联DC-DC变换器的拓扑结构,分析两相交错并联拓扑结构工作原理,并推导相应的小信号模型,求其开环传递函数;然后以提升系统响应速度为目标,设计基于电流内环、电压外环的串级控制器,搭建基于SiC器件的10 kW样机。通过大电流实验、双脉冲实验对样机进行稳定性验证,最后对样机充放电模式分别进行效率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基于SiC器件的两相交错并联双向DC-DC变换器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小电流纹波,提高变换器功率等级,显著提升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dc-dc变换器 两相交错并联 SIC器件 仿真验证 电压电流双闭环PI 储能变流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后级DC/DC的MCR-WPT系统的建模与恒压控制 被引量:4
5
作者 付琳琳 《电子测量技术》 2020年第21期58-64,共7页
在实际应用中,一般要求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MCR-WPT)系统能维持恒定的输出电压,现有输出电压控制方式中,后级加DC/DC控制具有相对高的控制精度。为了在负载参数、线圈距离及输入电压扰动下维持MCR-WPT系统输出电压的恒定,基于带后... 在实际应用中,一般要求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MCR-WPT)系统能维持恒定的输出电压,现有输出电压控制方式中,后级加DC/DC控制具有相对高的控制精度。为了在负载参数、线圈距离及输入电压扰动下维持MCR-WPT系统输出电压的恒定,基于带后级DC/DC控制的MCR-WPT系统进行建模与恒压控制器设计。由于后级DC/DC单元直接控制负载的输出电压,因此采用小信号扰动法建立了DC/DC单元的线性化小信号模型,推导了其传递函数,并基于传递函数为系统设计了电压电流双闭环恒压控制器。在Simulink下搭建了闭环控制系统的模型,并在负载扰动、耦合系数扰动以及输入电压扰动下,通过观察输出电压的变化情况,对所设计控制器的控制效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恒压控制器对输出电压控制精度高且能够对外部扰动进行快速有效地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电能传输 dc/dc建模 双闭环恒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AB储能变换器双闭环模型预测控制与PI补偿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陈桂涛 宋晨飞 +2 位作者 刘飞飞 黄伯雄 孙向东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9,共9页
针对直流微电网中分布式电源输入输出功率不稳定造成的直流母线电压波动问题,鉴于双有源桥(DAB)储能变换器具有能量双向流动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内模原理的双闭环模型预测控制策略。在分析DAB变换器扩展移相调制原理与特性基础上,重点... 针对直流微电网中分布式电源输入输出功率不稳定造成的直流母线电压波动问题,鉴于双有源桥(DAB)储能变换器具有能量双向流动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内模原理的双闭环模型预测控制策略。在分析DAB变换器扩展移相调制原理与特性基础上,重点研究电压外环和电流内环的模型预测控制策略。针对模型预测控制性能依赖电路参数准确度问题,分别从电路主要参数失配对功率传输和直流母线稳压的影响两个角度出发,深入分析模型参数敏感度。最终设置直流母线电压稳态误差灵敏度区,在误差灵敏度区外仅采用双闭环模型预测控制以保证系统的动态响应性能,在误差灵敏度区内采用双闭环模型预测控制和PI补偿控制以消除系统稳态误差。搭建实验平台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在系统受到扰动时,DAB储能变换器可实现快速地充放电对系统进行补偿,混合控制策略可快速保持母线电压的稳定,实现系统功率均衡,增强系统抗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网 变换器 直流母线电压波动 双有源桥 扩展移相 双闭环模型预测控制 PI补偿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反激变换器的电池充电系统设计
7
作者 孙帅 付婷婷 宋小娜 《电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37-541,共5页
以具有结构简单、电气隔离等优点的反激变换器为电池充电电源,分析反激变换器电路的连续和断续模式工作原理,通过设计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方法,实现电池的恒流充电模式和恒电压充电模式,也可实现两种充电模式的切换。实验结果证明了反激... 以具有结构简单、电气隔离等优点的反激变换器为电池充电电源,分析反激变换器电路的连续和断续模式工作原理,通过设计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方法,实现电池的恒流充电模式和恒电压充电模式,也可实现两种充电模式的切换。实验结果证明了反激变换器的连续工作模式和断续工作模式的正确性,验证了应用于电池充电电源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切换时间小于1 ms,电压波动小于1 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dc)-dc电路 反激变换器 连续模式 断续模式 电压电流双闭环 恒流充电 恒电压充电 电池充电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性自抗扰防卡压力流量回转系统研究
8
作者 唐光伟 闫政 +2 位作者 高有山 孟宏君 王猛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125-130,共6页
针对煤巷锚杆支护时岩石强度复杂多变而出现的卡钻现象,提出一种线性自抗扰控制(LADRC)算法,通过控制比例先导压力阀和变转速伺服电动机,合理匹配钻进时的压力和流量。为验证上述方法的合理性,设定负载端为突变和渐变两种围岩硬度变化工... 针对煤巷锚杆支护时岩石强度复杂多变而出现的卡钻现象,提出一种线性自抗扰控制(LADRC)算法,通过控制比例先导压力阀和变转速伺服电动机,合理匹配钻进时的压力和流量。为验证上述方法的合理性,设定负载端为突变和渐变两种围岩硬度变化工况,在AMESim与Matlab/Simulink中进行模型搭建和联合仿真实验,并与滑模控制(SMC)和PID控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根据负载变化,采用比例先导压力阀实现回转马达变扭矩输出,可以解决钻进过程卡钻问题;采用转速环和电流环双闭环控制的伺服电动机,可以根据负载变化调节系统流量。提出的LADRC控制电动机和压力阀相较于滑模控制和PID控制,超调量更小,具有更好的响应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巷锚杆支护 线性自抗扰控制 压力流量匹配 比例压力控制 变速电动机 双闭环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T-S型内模PID控制算法的无刷直流电机仿真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孙崇智 吴永伟 +2 位作者 安建民 杨佳 郭伟伟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18-24,共7页
针对无刷直流电机(BLDCM)双闭环控制调速系统的控制响应速度慢、转速波动较大等问题,提出一种模糊神经网络与内模控制相结合的驱动方式。该方式利用Matlab/Simulink来构建一种基于BLDCM和控制器的电梯一体式限速器仿真模型,得到BLDCM的... 针对无刷直流电机(BLDCM)双闭环控制调速系统的控制响应速度慢、转速波动较大等问题,提出一种模糊神经网络与内模控制相结合的驱动方式。该方式利用Matlab/Simulink来构建一种基于BLDCM和控制器的电梯一体式限速器仿真模型,得到BLDCM的速度、转矩响应曲线。仿真分析和实验结果均表明,模糊T-S型内模PID控制算法在响应速度、转速误差、抗干扰能力和控制精度等性能方面优于内模PID控制算法与常规双闭环PID控制系统。该研究可为模糊神经网络T-S型内模PID算法在电梯一体式限速器上的应用积累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刷直流电机 模糊T-S 内模PID控制 双闭环控制系统 模糊神经网络 电梯限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直流电机特性的储能接口变换器控制策略 被引量:57
10
作者 张辉 谭树成 +1 位作者 肖曦 支娜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9-125,共7页
为平抑直流微电网中的功率波动、提升直流母线电压动态稳定性,对储能接口变换器采用具有直流电机特性的直流母线电压稳定控制策略。该方法在双闭环恒压控制基础上加入了虚拟直流电机(VDCM)环节,详细分析其工作机理并进行小信号稳定... 为平抑直流微电网中的功率波动、提升直流母线电压动态稳定性,对储能接口变换器采用具有直流电机特性的直流母线电压稳定控制策略。该方法在双闭环恒压控制基础上加入了虚拟直流电机(VDCM)环节,详细分析其工作机理并进行小信号稳定性分析,建立光储直流微电网仿真及小功率实验平台对加入VDCM前后控制方法的作用进行比较。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加入VDCM后的控制策略具有直流电机的惯性和阻尼特性,能够有效缓冲和抑制功率波动对直流母线电压的影响,增强直流母线电压的稳定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微电网 直流母线电压 储能接口变换器 虚拟直流电机 双闭环恒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SO优化分数阶PIλ控制的双闭环直流调速控制 被引量:12
11
作者 缪仲翠 党建武 +1 位作者 张鑫 张昊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52-257,共6页
将分数阶PIλ控制器应用在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速度调节器上,以提高调速系统的控制性能。PI和PIλ控制器参数的整定通过粒子群优化算法。重点研究了分数阶PIλ控制器作为速度控制器的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稳定性、快速性。为了分析比... 将分数阶PIλ控制器应用在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速度调节器上,以提高调速系统的控制性能。PI和PIλ控制器参数的整定通过粒子群优化算法。重点研究了分数阶PIλ控制器作为速度控制器的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稳定性、快速性。为了分析比较两种控制器的鲁棒性,将系统的前向通道的增益增加了10%∽60%,在相同条件下,对基于PI/PIλ的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进行了仿真实验。仿真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分数阶PIλ控制器的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稳定性、快速性和鲁棒性均优于普通PI控制器的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群 分数阶控制器 双闭环直流调速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传感器无刷直流电机变频调速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6
12
作者 刘长征 叶瑰昀 +1 位作者 陈德运 孙尧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29-733,共5页
为了获取无传感器无刷直流电动机转子准确位置信号,采用反电势法来估算电机转子位置。针对电机起动时反电势比较小,难以通过反电势法来检测转子位置的情况,提出预定位法和变频升压相结合的电机软起动方法,设计了一套完善的速度、电流的... 为了获取无传感器无刷直流电动机转子准确位置信号,采用反电势法来估算电机转子位置。针对电机起动时反电势比较小,难以通过反电势法来检测转子位置的情况,提出预定位法和变频升压相结合的电机软起动方法,设计了一套完善的速度、电流的双闭环控制无传感器无刷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详细讨论了在去掉位置传感器的情况下无刷直流电机如何换相以及速度的提取问题,并且进行了相应的系统硬件、软件设计。实验结果验证了所设计系统的调速性能及位置检测信号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刷直流电动机 反电动势过零检测 软起动 双闭环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tlab/Simulimk的直流调速系统虚拟实验教学 被引量:13
13
作者 张厚升 董硕 +1 位作者 姜吉顺 邢雪宁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6-70,共5页
在分析闭环调速系统的结构与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利用Simulink建立了系统的仿真模型,给出了参数设置,利用仿真结果综合分析、比较了闭环调速系统在不同的转速给定值、不同的放大系数、不同的调节器和有、无电流截止负反馈情况下起动与加... 在分析闭环调速系统的结构与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利用Simulink建立了系统的仿真模型,给出了参数设置,利用仿真结果综合分析、比较了闭环调速系统在不同的转速给定值、不同的放大系数、不同的调节器和有、无电流截止负反馈情况下起动与加载的动态调节过程,并对其调速性能进行了分析与比较。仿真结果验证了调速系统仿真模型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电机 转速控制 闭环控制 仿真模型 SIMULIN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闭环控制技术的开关直流稳流电源 被引量:7
14
作者 赵涛 王相綦 +2 位作者 张海燕 王琳 李为民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04-108,共5页
应用双闭环反馈控制技术,改善系统的动态性能,提高输出精度,设计了一台120A/95V的直流稳流电源,它由UC3875管理,工作频率为25 kHz.电源的输出电流精度好于1×10-5,且稳定性好、瞬态响应快.
关键词 精度 双闭环控制 移相控制全桥变换器 直流稳流电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tlab/Simulink仿真技术在双闭环直流调速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15
作者 尚丽 崔鸣 陈杰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81-185,共5页
分析了Matlab/Simulink仿真技术在转速、电流双闭环不可逆直流调速系统中的应用。文中采用面向电气原理结构图的仿真方法建立了仿真模型;简述了主电路和控制电路的建模和参数设置方法,同时改变转速和电流调节器的参数设置,利用Simulink... 分析了Matlab/Simulink仿真技术在转速、电流双闭环不可逆直流调速系统中的应用。文中采用面向电气原理结构图的仿真方法建立了仿真模型;简述了主电路和控制电路的建模和参数设置方法,同时改变转速和电流调节器的参数设置,利用Simulink的仿真功能对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调速性能进行了仿真实验分析,并给出直流电动机的转速和电枢电流仿真波形。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大大减少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调试强度,仿真结果和理论分析结果一致,从而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TLAB/SIMULINK仿真 双闭环 直流调速系统 调节器 仿真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合成电流控制的无刷直流电机转矩脉动抑制系统 被引量:22
16
作者 李珍国 王江浩 +1 位作者 高雪飞 方一鸣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5592-5599,共8页
具有非换相相电流反馈的无刷直流电机的传统双闭环调速系统,因非理想梯形波反电势和非理想方波相电流存在较大转矩脉动,该文引入正比于瞬时转矩的合成电流变量,并推导出每个扇区下的合成电流与非换相相电流之间的关系式,通过控制所需合... 具有非换相相电流反馈的无刷直流电机的传统双闭环调速系统,因非理想梯形波反电势和非理想方波相电流存在较大转矩脉动,该文引入正比于瞬时转矩的合成电流变量,并推导出每个扇区下的合成电流与非换相相电流之间的关系式,通过控制所需合成电流的对应非换相相电流,达到抑制转矩脉动的目的。此外,为了减小换相转矩脉动,采用一种基于PWM-on的新型调制方式。该调制方式在换相期间,三相将进行配合调制,通过计算给每一相分配不同的调制占空比,使开通相和关断相的电流变化率相等。所提转矩脉动抑制方法通过相应的Matlab仿真和数字信号处理驱动实验,验证了其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刷直流电机 合成电流控制 双闭环调速系统 转矩脉动抑制 配合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动态补偿控制器的在线优化设计 被引量:9
17
作者 杨旭 姜银光 +2 位作者 彭开香 高晶晶 童朝南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409-2417,共9页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广泛应用于带钢热连轧等复杂工业过程,该文针对轧机传动系统由于咬钢过程导致的调速系统动态性能下降问题,建立主传动系统机电耦合模型,并利用基于残差生成器的容错控制框架,进行主传动系统的动态补偿控制器设计。选...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广泛应用于带钢热连轧等复杂工业过程,该文针对轧机传动系统由于咬钢过程导致的调速系统动态性能下降问题,建立主传动系统机电耦合模型,并利用基于残差生成器的容错控制框架,进行主传动系统的动态补偿控制器设计。选取控制器输出和调速系统输出作为目标控制函数的性能指标约束,采用基于梯度下降的数据驱动方法,实现动态补偿控制器参数矩阵的在线迭代优化,提高电机调速系统在负载扰动影响下的鲁棒性能和抗干扰性能。仿真与实验结果均表明:该算法能够减少电机转速下降幅度,改善传动系统调速性能,提高闭环控制系统稳定性,并能有效缩短带钢头部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 动态速降 数据迭代 控制器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位置传感器直流无刷电动机自整定模糊控制系统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姚绪梁 佟为明 +1 位作者 尹国慧 王廷奇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87-192,共6页
本文在分析尢位置传感器直流无刷电动机的反电动势换相原理的基础上,建立了利用反电动势换相的数学模型。针对反电动势换相起动困难的问题,采用"三段式"起动技术,即转子预定位、外同步加速和外同步到自同步的切换,达到与有位... 本文在分析尢位置传感器直流无刷电动机的反电动势换相原理的基础上,建立了利用反电动势换相的数学模型。针对反电动势换相起动困难的问题,采用"三段式"起动技术,即转子预定位、外同步加速和外同步到自同步的切换,达到与有位置传感器相同的起动效果;控制方法采用自整定模糊-PID控制。系统采用双闭环调速,其中电流环采用滞环控制,转速环采用自整定模糊-PID控制器。研究结果表明:基于自整定模糊-PID控制器的无位置传感器直流尢刷电动机控制系统具有同有位置传感器直流无刷电动机控制系统同样好的控制效果,且超调小,较传统PID控制具有更好的静、动态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无刷电动机 自整定模糊控制 PID控制器 双闭环调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模糊PID控制研究 被引量:25
19
作者 杨祖元 杨华芬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921-923,共3页
针对电压和负载扰动导致传统PID控制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性能下降的问题,提出一种模糊PID控制方法。控制方法根据调速系统的转速偏差e和偏差变化率ec,经过模糊逻辑推理,动态自适应调整PID控制器的三个参数,能够有效提高系统抗扰动能力。... 针对电压和负载扰动导致传统PID控制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性能下降的问题,提出一种模糊PID控制方法。控制方法根据调速系统的转速偏差e和偏差变化率ec,经过模糊逻辑推理,动态自适应调整PID控制器的三个参数,能够有效提高系统抗扰动能力。为了对两种控制方法的性能进行比较分析,文中对系统在理想空载状态、负载扰动和电压波动三种情况下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两种控制方法在理想空载状态下的稳态性能基本相同。在负载扰动和电压波动的情况下,本方法能使系统更快恢复到平衡状态,且具有更小的转速降。因此,本控制方法能够保证系统具有较好的动态性能和抗扰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 模糊逻辑 比例—积分—微分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量守恒PI控制方法的有源电力滤波器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卢浩 宋明华 +1 位作者 谢启 梁胜军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68-72,共5页
针对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谐波电流分量检测运算复杂,从直流侧电容电压以及APF补偿电流的双闭环控制角度出发,分析了在省略谐波及无功电流模块后的APF电流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可基于新型电源电流控制的方法,不再需要复杂的硬件设计和有... 针对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谐波电流分量检测运算复杂,从直流侧电容电压以及APF补偿电流的双闭环控制角度出发,分析了在省略谐波及无功电流模块后的APF电流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可基于新型电源电流控制的方法,不再需要复杂的硬件设计和有功电流运算单元,且保留了双闭环电流控制回路和参考指令电流控制器。并从能量守恒的角度论证了这种方法的可行性,提出了一种高性能的APF控制方法。最后通过仿真实验证明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源电力滤波器 谐波检测 电源电流控制 能量PI控制 直流侧电压 双闭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