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EA和PSD的叶片加工一致性检测
1
作者 张响 柳伟 明伟伟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2-137,共6页
加工过程的一致性直接影响加工产品的质量和性能,本文针对机床加工过程一致性的评判方法进行研究。在时域空间中进行包络分析,将加工信号进行包络并比较包络面的形状和大小,在频域空间中,使用功率谱密度转化为频域信号,通过量化的数据... 加工过程的一致性直接影响加工产品的质量和性能,本文针对机床加工过程一致性的评判方法进行研究。在时域空间中进行包络分析,将加工信号进行包络并比较包络面的形状和大小,在频域空间中,使用功率谱密度转化为频域信号,通过量化的数据分析对相同的加工过程进行一致性评价并对机床的性能进行评估。验证加工数据发现,该方法能够有效地检测加工过程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络分析 功率谱密度 加工过程一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PECAN技术的毫米波SAR成像算法
2
作者 邢涛 胡庆荣 +1 位作者 李军 王冠勇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15-220,共6页
针对毫米波高分辨应用背景,文中分析了斜距展开的相位误差,指出斜距应展开到四次项以保证相位误差小于/4,并采用CS处理得到了方位SPECAN处理前的信号表达式。通过仿真和实测数据对方位SPECAN处理及扇贝效应进行了研究与验证,采用CZT去... 针对毫米波高分辨应用背景,文中分析了斜距展开的相位误差,指出斜距应展开到四次项以保证相位误差小于/4,并采用CS处理得到了方位SPECAN处理前的信号表达式。通过仿真和实测数据对方位SPECAN处理及扇贝效应进行了研究与验证,采用CZT去除扇贝效应。基于实测数据的子孔径成像及图像拼接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验证了本文处理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频谱分析 毫米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光谱图像处理的陕西西安白杨寨晚唐墓M1373壁画颜料层研究
3
作者 严静 唐兴佳 +5 位作者 贺章 王曾 陈爱东 张朋昌 董文强 高婧威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36-1044,共9页
2022年11月出土于陕西西安白杨寨晚唐墓M1373是一项保存较好的晚唐墓葬遗产,其多彩多姿的墓葬壁画对于研究晚唐时期的祭祀、礼仪、音乐、服饰、艺术等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为研究唐宋之际的壁画风格题材转变提供了直接材料。然而,由于年... 2022年11月出土于陕西西安白杨寨晚唐墓M1373是一项保存较好的晚唐墓葬遗产,其多彩多姿的墓葬壁画对于研究晚唐时期的祭祀、礼仪、音乐、服饰、艺术等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为研究唐宋之际的壁画风格题材转变提供了直接材料。然而,由于年代久远,该壁画颜料层依旧出现了许多典型病害,如颜料脱落、起甲、泥水污染等,加之后续揭取会给壁画颜料层带来人为干预,这会使得壁画信息受到一定影响。为此,利用高光谱成像技术在壁画揭取之前进行一体化图谱信息获取,而后采用光谱分析与高光谱图像处理技术对壁画表面颜料层进行分析,并以乐舞图为例,研究该壁画绘制的颜料与工艺。实验结果表明:该壁画红色、黄色、绿色等颜料采用了传统的赭石、土黄/石黄、石绿等矿物颜料,且在绘制地毯花卉时,红色颜料和绿色颜料被大量稀释使用,而黄色颜料使用并不明显;壁画绘制时用墨色或硬笔起底稿,用红线勾勒,底稿线与表层勾勒线大多存在偏移,且有些区域勾勒线与底稿线偏移较严重,说明起稿和定稿之间有一定的改动;同时,部分区域底稿线较为明显,部分区域则不太清晰,通过高光谱图像处理方法,发现了隐藏于颜料层表面或勾线之下的起稿线;该壁画主要采用了分布式非重叠二维直视的画面布局方式,空间立体感稍差,但对于乐手手指和乐笛交汇的多个位置,有的出现了前景与背景图案非重叠的二维直视绘制方式,有的出现了少量前景与背景图案重叠的二维透视绘制方式,说明该壁画在绘制前和绘制时进行较好的布局设计,且未出现明显的涂改。此外,还发现该壁画存在一些隐藏的污水污染病害。上述研究为该壁画的现场保护方案制定和后续研究与保护修复等提供了数据资料、研究方法和初步结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墓壁画 光谱分析 高光谱图像处理 壁画颜料层 壁画绘制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SPECAN卷积的聚束式SAR宽场景高分辨成像算法
4
作者 张士明 计科峰 《现代电子技术》 2010年第19期35-38,共4页
针对聚束式SAR成像,提出了一种基于谱分析(SPECAN)卷积的宽场景高分辨成像算法。该算法主要利用SPECAN卷积对回波方位实现了多普勒去模糊,推导二次相位补偿项,可实现信号支撑区相干性恢复。利用SPECAN卷积和相位补偿实现了信号二维频谱... 针对聚束式SAR成像,提出了一种基于谱分析(SPECAN)卷积的宽场景高分辨成像算法。该算法主要利用SPECAN卷积对回波方位实现了多普勒去模糊,推导二次相位补偿项,可实现信号支撑区相干性恢复。利用SPECAN卷积和相位补偿实现了信号二维频谱解模糊,同时保持了相位规律,所以可利用高精度的距离徙动算法(RMA)实现高分辨聚焦。区别于传统的聚束式SAR成像算法,基于SPECAN卷积的算法不引入近似,可应用于大场景高分辨聚束成像。仿真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束SAR 谱分析处理 宽场景高分辨成像 二次相位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油工艺对玉米胚芽油品质特性及风味成分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6
5
作者 孙洋 任健 +1 位作者 宋春丽 赵月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183-189,共7页
为探究制油工艺对植物油综合品质及风味的影响,本研究以玉米胚芽为原料,采用酶辅助冷榨法、萃取法和水酶法进行油脂制取,比较分析制油工艺对玉米胚芽油的基本理化特性、抗氧化活性、脂肪酸组成、光谱特征和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结果表... 为探究制油工艺对植物油综合品质及风味的影响,本研究以玉米胚芽为原料,采用酶辅助冷榨法、萃取法和水酶法进行油脂制取,比较分析制油工艺对玉米胚芽油的基本理化特性、抗氧化活性、脂肪酸组成、光谱特征和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酶辅助冷榨法所得玉米胚芽油酸值、过氧化值均高于其他方法。比较3种方法油脂样品对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其中酶辅助冷榨法所得玉米胚芽油羟自由基清除能力最强。不同制油工艺对玉米胚芽油中亚油酸和亚麻酸以及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影响差异不显著。全光谱分析表明,水酶法所得油脂样品中亚油酸(共轭二烯酸)含量最高。不同制油工艺玉米胚芽油挥发性化合物的组成及相对含量存在明显差别。综上,加工工艺对玉米胚芽油理化特性、抗氧化性、风味物质均会产生影响,本研究可为玉米加工副产物利用和玉米胚芽油适度加工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胚芽 制油工艺 理化性质 光谱分析 风味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谱特征和图像处理的真丝织物光泽研究
6
作者 朱巧武 梁帅童 +3 位作者 丁雪梅 裴刘军 张红娟 王际平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1-59,共9页
在评价织物品质与风格时需要对织物的光泽感进行评价,基于图像处理的织物光泽评价技术较其他评价技术具有诸多优点,但在关键的织物图像光泽特征的构建上,仍需要进行研究。本文选用本白色真丝素绉缎织物作为浅色样本,蓝色和黑色真丝素绉... 在评价织物品质与风格时需要对织物的光泽感进行评价,基于图像处理的织物光泽评价技术较其他评价技术具有诸多优点,但在关键的织物图像光泽特征的构建上,仍需要进行研究。本文选用本白色真丝素绉缎织物作为浅色样本,蓝色和黑色真丝素绉缎织物作为深色样本,粉红色和棕色样本验证分析结论。通过真丝织物的光谱数据分析对光泽度主观评价的影响因素,并建立有效的织物光泽图像特征对织物光泽评价。本文通过对真丝织物的光谱数据分析,发现织物的颜色明度与主观评分相关性很低,颜色的色相显著影响主观评分结果。并且织物的波长反射率在530~560 nm改变时,对织物光泽的主观评分影响最大。以此建立的织物光泽图像特征,表明织物表面亮点与整体表面背景亮度的对比度是基于图像处理评价技术的关键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丝织物 光谱特征 主观评价 数据分析 图像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雷达中射频干扰的RD图表现机理与建模仿真
7
作者 罗忠涛 王涛 +1 位作者 郑园园 张天骐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10-1216,共7页
射频干扰对于高频超视距雷达是一大威胁。本文研究射频干扰的距离-多普勒图表现机理和建模方法,分析了射频干扰频域特性与距离-多普勒图表现的关系,讨论了雷达信号处理中的射频干扰信号频谱变化。根据高斯白噪声通过线性滤波器的特性,... 射频干扰对于高频超视距雷达是一大威胁。本文研究射频干扰的距离-多普勒图表现机理和建模方法,分析了射频干扰频域特性与距离-多普勒图表现的关系,讨论了雷达信号处理中的射频干扰信号频谱变化。根据高斯白噪声通过线性滤波器的特性,设计滤波器响应函数来产生不同频谱和距离-多普勒图形态的射频干扰。基于以上研究,本文将射频干扰分为单频、窄带和宽带3类,归纳出射频干扰的距离-多普勒图表现机理,并提出了基于卷积的射频干扰新型建模方法。实测数据和仿真表明:本文对射频干扰距离-多普勒图表现机理分析合理,建模方法能很好地模拟多数实测干扰距离-多普勒图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雷达 射频干扰 距离-多普勒 频谱分析 建模仿真 线性滤波 超视距雷达 雷达信号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RKDA的系统故障演化过程分解方法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崔铁军 李莎莎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6-202,共7页
为研究系统故障演化过程中可能蕴含的多种演化特征,对演化过程的分解进行研究,提出基于谱回归核判别分析(SRKDA)的演化过程分解方法。首先介绍演化过程的特点和分解原理,其次论证对象集合对演化过程的可表示性,给出分解方法流程,最后进... 为研究系统故障演化过程中可能蕴含的多种演化特征,对演化过程的分解进行研究,提出基于谱回归核判别分析(SRKDA)的演化过程分解方法。首先介绍演化过程的特点和分解原理,其次论证对象集合对演化过程的可表示性,给出分解方法流程,最后进行实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分解演化过程本质上是对象与系统功能状态对应关系的确定,各对象集合都对应了各自的子演化过程;线性和非线性条件下对象可表示各种功能状态;对象标签矩阵须满足标签值的均匀分布特征;使用SRKDA算法可以确定最大准确度和最优对象标签集合,实现演化过程的分解;实例分析得到在20000次迭代后最大准确度为0.85,3个子演化过程分别包含41,33,26个对象。研究结果可为系统故障过程的特征分析提供参考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系统工程 系统故障演化过程 SRKDA 演化分解方法 最大准确度 对象标签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束式SAR的宽场景成像算法 被引量:7
9
作者 井伟 张磊 +1 位作者 邢孟道 保铮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70-475,共6页
提出了基于SPECAN处理的宽场景聚束式SAR成像算法.首先对距离Dechirp后的信号在方位上作谱分析(SPECAN)处理消除方位模糊并对信号支撑区进行伸缩与平移变换,二次相位补偿后选择合适的插值方法恢复信号理想支撑区,最后二维IFFT成像.讨论... 提出了基于SPECAN处理的宽场景聚束式SAR成像算法.首先对距离Dechirp后的信号在方位上作谱分析(SPECAN)处理消除方位模糊并对信号支撑区进行伸缩与平移变换,二次相位补偿后选择合适的插值方法恢复信号理想支撑区,最后二维IFFT成像.讨论并给出了算法对脉冲重复频率选择的限制.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成像 聚束SAR 谱分析处理 宽场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载合成孔径雷达大斜视子孔径频域相位滤波成像算法 被引量:17
10
作者 李震宇 梁毅 +1 位作者 邢孟道 保铮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53-960,共8页
弹载合成孔径雷达(SAR)为满足机动性和实时性,常采用大斜视子孔径成像处理;而大斜视SAR成像存在严重的距离方位耦合,时域校正距离走动解决这一问题会带来方位聚焦深度问题。针对方位聚焦深度问题以及子孔径特性,该文提出一种新的子孔径... 弹载合成孔径雷达(SAR)为满足机动性和实时性,常采用大斜视子孔径成像处理;而大斜视SAR成像存在严重的距离方位耦合,时域校正距离走动解决这一问题会带来方位聚焦深度问题。针对方位聚焦深度问题以及子孔径特性,该文提出一种新的子孔径成像算法—频域相位滤波算法(FPFA),该算法在无近似瞬时斜距模型下,采用时域校正距离走动,频域校正弯曲,在方位频域引入相位滤波因子校正多普勒调频率和方位向高次项的空变性,并结合谱分析(SPECAN)技术实现方位聚焦。仿真和实测数据处理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载合成孔径雷达 子孔径 大斜视 频域相位滤波算法 谱分析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大斜视TOPS SAR全孔径成像方法 被引量:7
11
作者 杨军 李震宇 +2 位作者 孙光才 邢孟道 周峰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2-48,55,共8页
针对大斜视模式导致回波信号距离向和方位向耦合严重,循序扫描地形观测模式波束指向的变化导致全孔径回波信号的方位带宽大于系统脉冲重复频率,引起方位谱模糊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修正距离徙动算法和方位谱分析的全孔径成像算法.对于... 针对大斜视模式导致回波信号距离向和方位向耦合严重,循序扫描地形观测模式波束指向的变化导致全孔径回波信号的方位带宽大于系统脉冲重复频率,引起方位谱模糊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修正距离徙动算法和方位谱分析的全孔径成像算法.对于全孔径数据,首先通过方位预处理获取信号无模糊的二维频谱,然后采用修正距离徙动算法进行距离徙动校正,最后通过谱分析技术和方位去斜技术将信号聚焦在方位频域.仿真实验和实测数据结果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斜视 循序扫描 地形观测 方位预处理 修正距离徙动算法 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频率域地表一致性反褶积方法及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24
12
作者 郭树祥 李建明 +1 位作者 毕立飞 刘洪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3年第1期97-101,共5页
提高地震资料分辨率的重要手段是采用反褶积技术。反褶积方法很多 ,如子波反褶积、脉冲反褶积和预测反褶积等。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 ,在高分辨率资料处理中应用受到许多条件制约 ,不能有效地提高资料的分辨率 ,其效果不能满足解释人员的... 提高地震资料分辨率的重要手段是采用反褶积技术。反褶积方法很多 ,如子波反褶积、脉冲反褶积和预测反褶积等。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 ,在高分辨率资料处理中应用受到许多条件制约 ,不能有效地提高资料的分辨率 ,其效果不能满足解释人员的要求。作频率域地表一致性反褶积需要对记录进行频谱分析和频谱分解 ,同时要设计反褶积算子 ,然后在共炮点域和共接收点域分两步对资料进行褶积。这种方法能够展宽频谱 ,压缩地震子波 ,并能校正地震信号的相位谱 ,输出零相位子波 ,较大程度地提高地震资料的分辨率。该方法在胜利油田车2 2地区三维等资料处理中应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褶积 地震资料 频率域 资料处理 地震子波 炮点 地震信号 分辨率 一致性 行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尔沁沙地地物光谱数据分析 被引量:29
13
作者 范文义 杜华强 刘哲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45-48,共4页
根据测定各种地物的大量光谱数据 ,分析了内蒙古自治区奈曼旗荒漠化地区沙地、土壤、水体、水泥路面及部分植被的光谱特性及其变化规律 ,结果表明 ,研究区的水泥路面光谱变化均匀、平稳 ,是理想的光谱定标测试点。同时 ,利用导数和归一... 根据测定各种地物的大量光谱数据 ,分析了内蒙古自治区奈曼旗荒漠化地区沙地、土壤、水体、水泥路面及部分植被的光谱特性及其变化规律 ,结果表明 ,研究区的水泥路面光谱变化均匀、平稳 ,是理想的光谱定标测试点。同时 ,利用导数和归一化的方法对植被光谱进行了处理 ,消除了因光照等因素造成的同一植被类型不同部位光谱的差异 ,从而提高了地物光谱重建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尔沁沙地 地物光谱分析 遥感技术 荒漠化 光谱变换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光谱视觉技术的油菜水分胁迫诊断 被引量:16
14
作者 张晓东 毛罕平 +2 位作者 左志宇 高鸿燕 孙俊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52-157,共6页
针对油菜水分胁迫的的无损探测,研究了利用多光谱图像对油菜含水率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采用中值滤波法对图像进行预处理;利用二维最大信息熵阈值分割法对多光谱图像进行背景分割;对油菜冠层多光谱图像的均值和比值特征进行了提取,发现5... 针对油菜水分胁迫的的无损探测,研究了利用多光谱图像对油菜含水率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采用中值滤波法对图像进行预处理;利用二维最大信息熵阈值分割法对多光谱图像进行背景分割;对油菜冠层多光谱图像的均值和比值特征进行了提取,发现560nm处的可见光图像,960、810nm处的近红外图像均值特征和960nm/810nm图像的比值特征在整个发育期与油菜含水率的相关性均较高。考虑到多光谱变量间存在的多重共线性影响,利用逐步回归法建立了不同发育期油菜含水率的多光谱图像特征预测模型。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实现对油菜水分胁迫的定量分析,其中,油菜苗期含水率预测模型的预测值与实测值的相关系数为0.83,均方根误差为4.52%,平均相对误差小于8%,可为科学精确地指导灌溉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水分 回归分析 多光谱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光谱成像的苹果虫害检测特征向量的选取 被引量:38
15
作者 田有文 程怡 +1 位作者 王小奇 栗庆吉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32-139,共8页
利用高光谱成像技术,明确苹果虫害无损检测的最优特征向量,以实现对苹果虫害的快速、准确、无损检测。本文首先对646 nm波长的特征图像进行阈值分割、膨胀与腐蚀运算获得掩膜图像,并利用掩模图像对高光谱图像进行掩模和主成分分析,对获... 利用高光谱成像技术,明确苹果虫害无损检测的最优特征向量,以实现对苹果虫害的快速、准确、无损检测。本文首先对646 nm波长的特征图像进行阈值分割、膨胀与腐蚀运算获得掩膜图像,并利用掩模图像对高光谱图像进行掩模和主成分分析,对获得的PC1(the first principal component,第一主成分)图像进行最大熵阈值分割以有效提取虫害区域。然后对比分析虫害区域与正常区域图像的纹理特征,提取灰度共生矩阵的4个方向的4个纹理参数(能量、熵、惯性矩和相关性),并且采用基于高光谱图像的光谱差值获取了2个特征波长对应的光谱相对反射率作为光谱特征。优化组合纹理特征和光谱特征成4个特征向量组,采用BP(back propagation,反向传播)神经网络对正常苹果和虫害苹果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融合0度方向的能量、熵、惯性矩和相关性的纹理特征和646、824 nm波段的相对光谱反射率的光谱特征进行检测识别效果最好,正常果的识别率为100%,虫害果的识别率为100%,并且速度快、误差小。该研究所获得的特征向量可为开发多光谱成像的苹果品质检测和分级系统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损检测 主成分分析 图像处理 光谱特征 高光谱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阵列声波测井数据频散分析方法的应用与比较 被引量:20
16
作者 曹正良 王克协 +1 位作者 谢荣华 马在田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449-1459,共11页
针对正交偶极声波测井检测地层各向异性和确定构造应力中频散分析的必要性,本文利用合成和实测阵列声波测井数据分析和比较了三种频散分析方法:Prony方法、同态处理方法和谱域加权相似法.这三种频率域处理方法提取得到了合理的、一致的... 针对正交偶极声波测井检测地层各向异性和确定构造应力中频散分析的必要性,本文利用合成和实测阵列声波测井数据分析和比较了三种频散分析方法:Prony方法、同态处理方法和谱域加权相似法.这三种频率域处理方法提取得到了合理的、一致的慢度结果.谱域加权相似法只能用于每一频率下单一波模式的慢度估计;同态处理方法还可以同时估计单一波模式的衰减、幅度和初相位;利用SVD_TLS算法确定波模式的阶数后,Prony方法可以有效地估计每一频率下多个模式的上述参数.另外,通过谱域加权相似法对正交偶极声波测井阵列数据进行频散分析,观察到了弯曲波频散曲线的交叉现象,从而确定出了对应地层所受最大水平主应力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散分析 PRONY方法 同态处理方法 谱域加权相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典型荒漠植物光谱数据库构建 被引量:6
17
作者 李少鹏 李霞 +3 位作者 黄祥志 林海军 杨帆 周艳飞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28-1136,共9页
【目的】构建新疆典型荒漠植物光谱数据库系统,实现典型荒漠植物光谱数据高效管理和通用处理分析,增强光谱数据的实用性和荒漠区域生态恢复高光谱遥感生境监测数据的多源性。【方法】采用数据库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高光谱数据处理分析技... 【目的】构建新疆典型荒漠植物光谱数据库系统,实现典型荒漠植物光谱数据高效管理和通用处理分析,增强光谱数据的实用性和荒漠区域生态恢复高光谱遥感生境监测数据的多源性。【方法】采用数据库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高光谱数据处理分析技术,基于C/S模式架构在VS2008平台下,基于SQL Server 2008关系型数据库,利用C#语言与IDL混合编程开发数据库系统。【结果】设计并完成了典型荒漠植物光谱数据库和系统功能开发,实现了光谱数据的入库存储、管理和光谱微分、光谱积分、光谱匹配、植物光谱特征参数提取分析等通用处理分析功能。【结论】为研究区生态恢复高光谱遥感定量监测提供有效的数据服务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植物 光谱数据库 光谱处理分析 塔里木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频谱分析中用于相位和频率校正的相位差校正法 被引量:68
18
作者 谢明 张晓飞 丁康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1999年第4期454-459,共6页
提出了一种对连续时域信号分前后两段作傅里叶变换,利用其对应离散谱线的相位差校正出谱峰处的准确频率和相位的新校正方法——相位差校正法,通过窗谱函数的公式还可以校正其幅值,以解决离散频谱分析中由于谱峰谱线没有对正峰顶时所带... 提出了一种对连续时域信号分前后两段作傅里叶变换,利用其对应离散谱线的相位差校正出谱峰处的准确频率和相位的新校正方法——相位差校正法,通过窗谱函数的公式还可以校正其幅值,以解决离散频谱分析中由于谱峰谱线没有对正峰顶时所带来的较大误差。该方法原理简单,通用性好,运算速度快,校正精度高,可以在不知道窗谱函数表达式的情况下,直接用其相位差进行求解。仿真研究表明,对单频率成分的频率、相位、幅值进行校正,频率误差小于0.0002个频率分辨率,相位误差小于0.1 度,幅值误差小于0.0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谱分析 频率校正 相位差校正 相位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anSAR与TOPSAR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刘保坤 禹卫东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60-365,共6页
基于ScanSAR工作模式的特点,研究了scalloping效应产生的机理.从成像机理、信号特点及成像算法等方面对TOPSAR进行了详细的分析.ScanSAR和TOPSAR的点目标仿真结果表明,TOPSAR较好地解决了ScanSAR的scalloping效应问题,即幅度不均匀调制... 基于ScanSAR工作模式的特点,研究了scalloping效应产生的机理.从成像机理、信号特点及成像算法等方面对TOPSAR进行了详细的分析.ScanSAR和TOPSAR的点目标仿真结果表明,TOPSAR较好地解决了ScanSAR的scalloping效应问题,即幅度不均匀调制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谱分析算法 TOPS SCANSAR 基带方位变标 扇贝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加工对鸡蛋中4种主要过敏原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4
20
作者 刘珂 熊丽姬 +2 位作者 高金燕 陈红兵 佟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51-58,共8页
为探究热加工对鸡蛋主要过敏原结构的影响,对鸡蛋清中的4种过敏原进行不同条件的热加工,并利用圆二色光谱、紫外-可见光光谱、外源荧光光谱对加热前后过敏原的空间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卵转铁蛋白对热不稳定,随加热时间的延长和温度... 为探究热加工对鸡蛋主要过敏原结构的影响,对鸡蛋清中的4种过敏原进行不同条件的热加工,并利用圆二色光谱、紫外-可见光光谱、外源荧光光谱对加热前后过敏原的空间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卵转铁蛋白对热不稳定,随加热时间的延长和温度的升高,分子结构逐渐展开,芳香族残基和疏水基团暴露于分子表面;轻微加热使卵白蛋白分子的二级结构更加有序,吸光度减小,表面疏水性增大,随着加热程度的增大,其二级结构变得无序,分子发生聚集;加热后卵类黏蛋白的二级结构较为稳定,轻微加热其分子展开,吸光度和荧光强度增大,继续加热使蛋白分子部分聚集;热处理使溶菌酶分子的有序性下降,芳香族残基和疏水基团逐渐暴露,但随着加热程度的增加,蛋白分子发生部分聚集。本实验结果为后续研究加热对鸡蛋过敏原致敏性的影响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加工 鸡蛋过敏原 光谱分析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