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借助他方试验预测自磨/半自磨单位能量的方法
1
作者 吴建明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CAS 2024年第3期98-106,共9页
自磨/半自磨单位能量是自磨/半自磨设备选型的主要参数。自磨/半自磨单位能量预测是自磨/半自磨流程设计的重要环节。目前自磨/半自磨单位能量大多通过现代自磨/半自磨试验方法进行预测,这些试验方法一般由专门开发的实验室试验和计算... 自磨/半自磨单位能量是自磨/半自磨设备选型的主要参数。自磨/半自磨单位能量预测是自磨/半自磨流程设计的重要环节。目前自磨/半自磨单位能量大多通过现代自磨/半自磨试验方法进行预测,这些试验方法一般由专门开发的实验室试验和计算机模拟软件组成,各自形成独立的体系。然而,有一些特殊类型的自磨/半自磨单位能量预测方法不是开发自己的试验方法,而是借用Bond功指数试验、JKTech落重试验、半自磨功率指数(SPI)试验等他方的现有成熟试验方法获得必要的参数,用于自己开发的预测计算方法中,以低成本享有其存在的空间和独特的优势。本文介绍了利用Bond功指数的方法、澳大利亚Ausenco公司的方法、加拿大OMC公司的方法和澳大利亚DBC公司的方法等4种这一类自磨/半自磨单位能量的预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磨/半自磨 单位能量 Bond功指数试验 JK落重试验 SMC试验 半自磨功率指数(spi)试验 效率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直裂缝井产能及导流能力优化研究 被引量:54
2
作者 王晓冬 张义堂 刘慈群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8-81,共4页
压裂井产能评价是水力压裂优化设计的基础,对提高压裂效果有重要意义。根据不稳定渗流理论,讨论了封闭地层中有限导流垂直裂缝井完整的压力动态特征,给出了中期径向流动和晚期拟稳态流动新公式以及正确的Dupuit型产量计算公式,进而研究... 压裂井产能评价是水力压裂优化设计的基础,对提高压裂效果有重要意义。根据不稳定渗流理论,讨论了封闭地层中有限导流垂直裂缝井完整的压力动态特征,给出了中期径向流动和晚期拟稳态流动新公式以及正确的Dupuit型产量计算公式,进而研究了两种水力压裂油藏工程优化设计方法--Prats方法和新方法。计算比采油指数曲线的导数,得到新的无量纲导流能力优化图版,由此给出一种简洁的导流能力优化计算公式。在已知裂缝平均宽度的条件下,可用该公式计算合适的水力裂缝长度,确定压裂规模,提高压裂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裂缝井 水力压裂 优化导流能力 产能 比采油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用产能因子构建超低渗透油藏产量关系 被引量:3
3
作者 李雄炎 李洪奇 +2 位作者 周金煜 刘苗绘 何强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09-113,197-198,共5页
复杂的渗流机理和敏感的改造工程,使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超低渗透油藏的试油和稳产产量之间的关系紊乱。针对这一问题,基于达西定律和裘皮公式,分别探讨探井/评价井、开发井在试油和稳产阶段产量、产能之间的关系。由于超低渗透油藏中... 复杂的渗流机理和敏感的改造工程,使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超低渗透油藏的试油和稳产产量之间的关系紊乱。针对这一问题,基于达西定律和裘皮公式,分别探讨探井/评价井、开发井在试油和稳产阶段产量、产能之间的关系。由于超低渗透油藏中流体的渗流规律表现为非达西渗流,线性渗流定律在应用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限制。因此,不仅超低渗透油井在试油和稳产阶段的产量之间无明显关系,而且试油和稳产阶段的比采油指数之间线性相关程度也不够高。通过构造产能因子,并对其进行改进,探井/评价井、开发井的试油和稳产真产能因子(PF2)之间的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893 7和0.817 7。基于PF2,利用试油产量预测稳产产量,并与实际稳产产量进行对比,探井/评价井和开发井稳产产量预测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8.27%和13.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渗透油藏 非达西渗流 试油产量 稳产产量 产量关系 比采油指数 产能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地层测试流动段资料确定油井稳定产能方法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余碧君 毛伟 王春瑞 《油气井测试》 2003年第2期9-11,共3页
提出了一种根据地层测试流动段压力资料预测油井稳定产能的方法 ,该方法以比采油指数作为对比参数 ,对测试比采油指数的计算进行了推导 ,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测试比采油指数和生产比采油指数之间的关系式。应用建立的关系式对其它井... 提出了一种根据地层测试流动段压力资料预测油井稳定产能的方法 ,该方法以比采油指数作为对比参数 ,对测试比采油指数的计算进行了推导 ,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测试比采油指数和生产比采油指数之间的关系式。应用建立的关系式对其它井的稳定产能进行了预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测试 流动段资料 油井 产能 比采油指数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渭北油田浅层油藏产能预测方法 被引量:4
5
作者 陈明强 王宁 +1 位作者 张阳 任龙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34-139,共6页
针对渭北油田浅层油藏天然裂缝对油井产能影响较大的问题,基于渗流理论及分形理论,通过引入分形维数来表征天然裂缝发育程度,建立了考虑天然裂缝的低渗透油藏垂直裂缝井产能预测数学模型,并结合实际矿场数据验证了该模型的准确性,分析... 针对渭北油田浅层油藏天然裂缝对油井产能影响较大的问题,基于渗流理论及分形理论,通过引入分形维数来表征天然裂缝发育程度,建立了考虑天然裂缝的低渗透油藏垂直裂缝井产能预测数学模型,并结合实际矿场数据验证了该模型的准确性,分析了天然裂缝发育程度对米采油指数的影响,揭示了渭北油田浅层油藏的产能特征。结果表明:天然裂缝有效改善了低渗储层整体的渗透性,压裂后油井产能随天然裂缝的发育程度近似呈指数式增加。因此,在对渭北油田浅层油藏进行储层改造时,在天然裂缝发育区适当提高压裂规模可大幅提高产能,同时应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天然裂缝的破坏及污染。研究结果对合理开发同类油藏具有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藏 天然裂缝 分形维数 产能预测 米采油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采油指数曲线的分析和应用 被引量:11
6
作者 吴向红 何伶 方宏长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45-749,共5页
根据苏丹6区、哈萨克斯坦北布扎奇、中国胜利孤岛等7个油田早期生产和测试资料,建立了比采油指数与流度的关系曲线,得到其斜率即比采油指数系数值,基于该值将7个油田分为3类:第一类,比采油指数系数为0.0543-0.0679,属于正常范... 根据苏丹6区、哈萨克斯坦北布扎奇、中国胜利孤岛等7个油田早期生产和测试资料,建立了比采油指数与流度的关系曲线,得到其斜率即比采油指数系数值,基于该值将7个油田分为3类:第一类,比采油指数系数为0.0543-0.0679,属于正常范围;第二类,比采油指数系数小于0.0543,低于正常范围,表明储集层可能受伤害比较严重;第三类,比采油指数系数大于0.0679,高出正常范围,这类储集层多为疏松的砂岩油层,在建立渗透率解释模型时应该结合岩性及生产动态资料进行修正。利用比采油指数系数的变化,可以评价稠油油藏携砂采油后是否已形成蚯蚓洞;对于一般砂岩油藏,也可以用比采油指数系数的变化来评价和分析油井增产措施效果;利用比采油指数系数概念还可以对油田开发生产能力作出早期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采油指数系数 渗透率 孔隙度 疏松砂岩 蚯蚓洞 措施效果 测井解释模型 油田开发早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透间歇生产井生产动态分析与预测方法 被引量:1
7
作者 许显志 马华丽 +1 位作者 何大江 郝鹏 《油气井测试》 2011年第5期13-15,75,共3页
通过分析间歇试采井动态资料,可对低渗透储层间歇生产井动态变化特征进行分析与研究。由于试采求产过程中流压的波动以及产量很难一直保持稳定状态,动态资料只能用于简单的定性分析产能,不能进行准确的动态预测,造成间歇生产期间大量动... 通过分析间歇试采井动态资料,可对低渗透储层间歇生产井动态变化特征进行分析与研究。由于试采求产过程中流压的波动以及产量很难一直保持稳定状态,动态资料只能用于简单的定性分析产能,不能进行准确的动态预测,造成间歇生产期间大量动态资料不能合理应用。通过引入比采油指数概念,可以分析不稳定渗流情况下油井生产动态,根据动态资料可以对不同工作制度下流压变化趋势进行计算,达到预测间歇生产井生产动态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生产 动态分析 比采油(液)指数 不稳定渗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稠油油田合理单井产能预测新方法 被引量:20
8
作者 李波 罗宪波 +2 位作者 刘英 孙英涛 王学军 《中国海上油气》 CAS 2008年第4期243-245,共3页
海上稠油油田开发具有特殊性,使得常规产能评价方法的应用受到限制。目前海上油田产能评价采用基于DST测试资料的比采油指数法,由于校正系数是经验值,取值具有人为性,往往导致产能评价结果过高或过低。通过分析层间干扰、DST测试时间及... 海上稠油油田开发具有特殊性,使得常规产能评价方法的应用受到限制。目前海上油田产能评价采用基于DST测试资料的比采油指数法,由于校正系数是经验值,取值具有人为性,往往导致产能评价结果过高或过低。通过分析层间干扰、DST测试时间及地层伤害等因素对产能的影响,提出了海上稠油油田合理单井产能预测的新方法,该方法将经验校正系数分解为3个分校正系数,即层间干扰校正系数、DST测试时间校正系数和地层伤害校正系数,并给出了各自的确定方法。实例应用表明,采用该方法能够得到较传统的比采油指数法更加客观的产能评价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井产能 评价方法 校正系数 比采油指数 稠油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启动压力梯度测定实验数据的储层孔渗下限研究
9
作者 杨浩 阮迪 +2 位作者 黄子俊 柴世超 沈畅 《能源与环保》 2021年第3期75-80,108,共7页
海上S油田处于勘探评价阶段,储层物性下限尚无统一标准,给评价工作的进展及钻采工艺技术的应用带来困难。以S油田沙二段、沙三段为研究对象,基于启动压力测定实验数据,创新性地研究出了一种以启动压力梯度测定实验数据为基础的极限井距... 海上S油田处于勘探评价阶段,储层物性下限尚无统一标准,给评价工作的进展及钻采工艺技术的应用带来困难。以S油田沙二段、沙三段为研究对象,基于启动压力测定实验数据,创新性地研究出了一种以启动压力梯度测定实验数据为基础的极限井距确定方法及储层开发下限的确定方法,并得到不同有效厚度、不同生产压差下的渗透率下限及孔隙度下限的理论图版。结果表明:当压差一定时,有效厚度越大,孔渗下限越小;有效厚度一定时,压差越大,孔渗下限越小。沙二段、沙三段在不同有效厚度、不同生产压差下对应的孔渗下限范围分别为14.33%~21.64%、1.00×10^(-3)~185.78×10^(-3)μm^(2),12.60%~29.33%、1.01×10^(-3)~6238.53×10^(-3)μm^(2)。孔渗下限图版的确定为该油藏开发技术政策的制定以及油井配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储层 比采油指数 极限井距 孔渗下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的工序能力指数计算 被引量:4
10
作者 郑立伟 李从东 《工业工程》 2005年第1期5-7,11,共4页
在概述一般的工序能力指数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提出应用成组技术把工艺过程相似、结构相同而公差要求不同的零件归类,通过数据变换转化为服从同一分布的数据,由此计算工序能力指数,旨在解决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方式下计算工序能力指数中数据... 在概述一般的工序能力指数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提出应用成组技术把工艺过程相似、结构相同而公差要求不同的零件归类,通过数据变换转化为服从同一分布的数据,由此计算工序能力指数,旨在解决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方式下计算工序能力指数中数据不足和工序能力指数繁杂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序能力指数 多品种小批量生产 成组技术 质量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河葵东地区低电阻率油层产能影响因素分析及预测 被引量:6
11
作者 蒋兴才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0-75,共6页
针对辽河葵东地区低电阻率油层发育,产能预测难的问题,基于平面径向稳态渗流原理,分析油层产能的主控因素,建立区域比采油指数预测模型,利用岩心、测井资料构建相关储层参数测井解释模型,初步实现了辽河葵东地区低电阻率油层产能预测。... 针对辽河葵东地区低电阻率油层发育,产能预测难的问题,基于平面径向稳态渗流原理,分析油层产能的主控因素,建立区域比采油指数预测模型,利用岩心、测井资料构建相关储层参数测井解释模型,初步实现了辽河葵东地区低电阻率油层产能预测。研究表明:葵东地区油层产能的主控因素是储层构造特性、岩性和物性;油层比采油指数与地层渗透率具有较好的相关性;采用阵列感应反演的地层原状电阻率计算地层含水饱和度,计算结果更合理;要实现辽河葵东地区低电阻率油层的产能预测,应优选核磁共振和高分辨率阵列感应测井。该研究对同类储层产能预测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葵东地区 产能预测 低电阻率 比采油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口凹陷相渗曲线构建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陆云龙 王明方 +2 位作者 李兴丽 崔云江 赵书铮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9-63,共5页
针对岩心实验成本高、非均质差异及数据量有限,难以大范围获取及使用相渗数据的难题,根据黄河口凹陷相渗实验数据特征,通过对数据归一化处理,引入反映储层孔隙结构差异的特征指数λ对归一化数据进行特征值提取,通过特征指数消除孔隙结... 针对岩心实验成本高、非均质差异及数据量有限,难以大范围获取及使用相渗数据的难题,根据黄河口凹陷相渗实验数据特征,通过对数据归一化处理,引入反映储层孔隙结构差异的特征指数λ对归一化数据进行特征值提取,通过特征指数消除孔隙结构差异等因素,使得不同相渗曲线变化规律趋于一致,进而拟合相对渗透率与含水饱和度之间关系,构建出黄河口凹陷相渗曲线。结果表明,特征指数λ与束缚水饱和度具有很好的相关性,构建的油、水相渗曲线与黄河口凹陷实验数据吻合度较高。在缺少相渗实验数据时,该方法可以作为估算油水相对渗透率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渗曲线 黄河口凹陷 特征指数λ 自由流体饱和度 比采油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间干扰定量表征新方法在渤南垦利区域的应用 被引量:16
13
作者 蔡晖 阳晓燕 +2 位作者 张占华 黄琴 程大勇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1-94,共4页
针对渤海南部垦利区域多层合采油藏层间干扰大,油田层间干扰定量表征困难,油田单井实际产能与ODP产能差异较大的问题,利用油田测井数据,建立比采油指数与电阻率相关数学模型,求取理想比采油指数。考虑不同含水引入无因次采油指数,从而... 针对渤海南部垦利区域多层合采油藏层间干扰大,油田层间干扰定量表征困难,油田单井实际产能与ODP产能差异较大的问题,利用油田测井数据,建立比采油指数与电阻率相关数学模型,求取理想比采油指数。考虑不同含水引入无因次采油指数,从而求得全生命周期理论比采油指数,进一步建立层间干扰校正系数的数学模型。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渤南垦利区域调整井,产能预测与实际数据误差仅为2%。指导油田细分层系开发,重新部署井网,日增油240 m^3/d。研究成果对渤南垦利区域产能评价、调整井研究、产液结构调整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间干扰校正系数 电阻率 比采油指数 产液结构调整 渤南垦利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稠油油田投产初期产能评价研究 被引量:26
14
作者 罗宪波 赵春明 刘英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30-633,共4页
近年来渤海海域新投产的几个稠油油田,初期产能与整体开发方案(ODP)设计值有一定的差距,如何合理确定油气井的产能,经济有效地开发好海上油田,已迫在眉睫。文中以海上某稠油油田为例,通过对油田投产初期产能再评价,对比投产初期与ODP阶... 近年来渤海海域新投产的几个稠油油田,初期产能与整体开发方案(ODP)设计值有一定的差距,如何合理确定油气井的产能,经济有效地开发好海上油田,已迫在眉睫。文中以海上某稠油油田为例,通过对油田投产初期产能再评价,对比投产初期与ODP阶段产能的差异,剖析了储层物性、流体性质、生产压差、表皮系数、层间干扰及DST测试时间等因素对产能评价的影响,研究成果对在建设的油田产能评价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油田 产能 比采油指数 影响因素 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稠油油藏比采油指数拟合模型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5
15
作者 胡廷惠 王传军 +3 位作者 陈来勇 郑双益 连正新 王曼依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17年第3期50-54,共5页
比采油指数是确定新投入开发油田产能的重要数据。在油田储量评价和方案设计阶段,通常先确定油田的比采油指数,然后乘以压差和厚度得到初期产能。由于海上稠油油田产能测试数据点有限,通常需要预测未测试层段的比采油指数。目前的做法... 比采油指数是确定新投入开发油田产能的重要数据。在油田储量评价和方案设计阶段,通常先确定油田的比采油指数,然后乘以压差和厚度得到初期产能。由于海上稠油油田产能测试数据点有限,通常需要预测未测试层段的比采油指数。目前的做法是通过拟合已投产油田比采油指数与流度的线性关系式,然后通过线性关系预测未测试段的比采油指数。在应用过程中发现,对于直井,上述方法预测精度较高;而对于水平井,上述方法预测精度较低。以产能计算理论为基础,对直井和水平井计算模型分别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直井和水平井比采油指数与流度、采油指数与地层系数拟合关系式的形式,定量描述了油层厚度对水平井比采油指数的重要影响,研究了比采油指数与原油流度线性拟合的适用条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油层厚度的增加,比采油指数拟合误差增大;油层厚度大于10 m的水平井采用采油指数与地层系数线性拟合可以大幅度提高预测精度。渤海M稠油油田的实例应用表明,研究的经验关系式能大幅度提高水平井比采油指数的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油藏 水平井 产能预测 比采油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X油田测试层产能评价指标分析及校正 被引量:1
16
作者 夏欣 《海洋石油》 CAS 2023年第4期13-17,共5页
海上断块油田探井测试时存在着不同油嘴下采油指数差异大、井斜及部分射孔影响等状况,矿场产能评价方法虽然简便快捷但不能解决上述问题。针对上述问题,以南海X油田为例,应用公式计算及压力恢复试井解释方法取得分项表皮后,计算出低污... 海上断块油田探井测试时存在着不同油嘴下采油指数差异大、井斜及部分射孔影响等状况,矿场产能评价方法虽然简便快捷但不能解决上述问题。针对上述问题,以南海X油田为例,应用公式计算及压力恢复试井解释方法取得分项表皮后,计算出低污染条件下的校正采油指数及米采油指数,并形成米采油指数校正图版,实现了米采油指数快速校正。应用污染表皮与生产压差关系图中的拐点确定出砂层临界出砂压差,应用渗透率与临界出砂压差关系图确定未出砂层临界出砂压差。采油指数的校正及临界生产压差的确定,为本区疏松砂岩油层产能评价提供了依据。该方法能快速取得疏松砂岩油藏探井产能计算参数,对同类油藏产能评价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能评价 表皮系数 米采油指数 临界出砂压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口凹陷比采油指数预测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吴春新 刘学 +2 位作者 刘英宪 蔡晖 陈存良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18-221,共4页
从渗流力学的基本原理出发,分析了影响比采油指数的关键因素。根据测井学基本理论,建立了比采油指数与测井主要参数(孔隙度、泥质体积分数、电阻率及原油黏度)的相关式。以渤海油田某区域探井测试数据为基础,通过引入校正系数,采用多元... 从渗流力学的基本原理出发,分析了影响比采油指数的关键因素。根据测井学基本理论,建立了比采油指数与测井主要参数(孔隙度、泥质体积分数、电阻率及原油黏度)的相关式。以渤海油田某区域探井测试数据为基础,通过引入校正系数,采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式,对该区域比采油指数进行了求解,建立了该区域比采油指数预测方法,并以渤海X油田为例,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对泥质体积分数引入校正系数,能够利用测井资料和原油物性参数预测单井的比采油指数。该方法预测精度高,对海上油田产能评价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 原油黏度 比采油指数 单井产能 黄河口凹陷 渤海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阻率校正比采油指数在轻质油藏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阳晓燕 王月杰 +2 位作者 郭诚 雷源 吴小张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0-92,96,共4页
针对渤海南部轻质油藏测井渗透率校正比采油指数精度不高、单井实际产能与初始开发方案的产能差异较大的问题。利用油田静态数据,经过非线性回归以及理论公式推导,得到利用电阻率校正比采油指数的新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该成果可有效指... 针对渤海南部轻质油藏测井渗透率校正比采油指数精度不高、单井实际产能与初始开发方案的产能差异较大的问题。利用油田静态数据,经过非线性回归以及理论公式推导,得到利用电阻率校正比采油指数的新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该成果可有效指导渤南KL油田群单井配产、调整井部署及开发方案编制,计算产能与实际产能误差小于5%。研究成果对油田的产能评价、综合调整油井的产能评价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能评价 电阻率 比采油指数 中轻质油田 渤南KL油田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内纵向强非均质性低渗油藏产能评价方法--以恩平凹陷M油藏为例 被引量:3
19
作者 侯博恒 谢明英 +2 位作者 李伟 宋伟 孙晓娜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22年第5期57-60,共4页
针对层内纵向强非均质性低渗油藏采用测井解释平均渗透率预测产能偏低的问题,运用分段产能评价方法,将油藏纵向分为不同小段,利用区域不同渗透率级别下流度与比采油指数的关系计算各段产能,再根据水电相似原理并联求取油藏产能。研究结... 针对层内纵向强非均质性低渗油藏采用测井解释平均渗透率预测产能偏低的问题,运用分段产能评价方法,将油藏纵向分为不同小段,利用区域不同渗透率级别下流度与比采油指数的关系计算各段产能,再根据水电相似原理并联求取油藏产能。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层内纵向强非均质性油藏,不同渗透率级差下,层内流线分布差异较大,建议分段产能评价时不同小段的渗透率级差大于5。实例分析表明,采用测井解释平均渗透率预测的产能仅为测试产能的2.4%,分段产能评价方法的预测结果为测试产能的1.2倍,提高了该类油藏产能的预测精度,对推动海上类似油藏的开发动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能 非均质性 分段 流度 比采油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阻油层水平井比采油指数预测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孙恩慧 杨东东 +2 位作者 彭琴 谭捷 杨威 《新疆石油天然气》 CAS 2020年第1期30-33,I0003,共5页
针对渤海低阻油层测井渗透率校正比采油指数精度不高,水平井实际产能与初始方案的产能差异较大的问题。根据测井学基本理论,建立了比采油指数与测井中主要参数的相关式,利用A油田低阻油层水平井的实际生产数据,经过非线性回归,得到利用... 针对渤海低阻油层测井渗透率校正比采油指数精度不高,水平井实际产能与初始方案的产能差异较大的问题。根据测井学基本理论,建立了比采油指数与测井中主要参数的相关式,利用A油田低阻油层水平井的实际生产数据,经过非线性回归,得到利用泥质含量和电阻率校正水平井比采油指数的新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该成果计算水平井产能与实际产能误差-10%~9.7%。研究成果对低阻油层水平井的产能预测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阻油层 水平井 泥质含量 电阻率 比采油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