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提高水稻氮肥利用率、控制氮肥污染的新途径—SSNM 被引量:117
1
作者 王光火 张奇春 黄昌勇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7-70,共4页
我国水稻生产氮肥用量大,氮肥利用率低。大量N素从稻田流失进入环境,对环境生态构成潜在威胁。经与IRRI协作,为金华双季稻区创立了适地养分管理新技术(SSNM)。SSNM的施肥综合考虑了当地的气候条件,水稻品种的潜在产量和养分需求,土壤固... 我国水稻生产氮肥用量大,氮肥利用率低。大量N素从稻田流失进入环境,对环境生态构成潜在威胁。经与IRRI协作,为金华双季稻区创立了适地养分管理新技术(SSNM)。SSNM的施肥综合考虑了当地的气候条件,水稻品种的潜在产量和养分需求,土壤固有养分的供应能力,养分利用效率和平衡养分供应,以及社会经济效应等。同农民常规施肥相比,在产量略有增加的同时,SSNM可以显著提高氮肥利用率,平均减少氮肥用量约30%,从源头上遏制了氮肥引起的面源污染。多年的田间试验表明,SS-NM具有在广大稻区推广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氮肥 适地养分管理技术 肥料利用率 肥料污染 面源污染 SSN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秸还田及氮肥管理技术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63
2
作者 徐国伟 吴长付 +3 位作者 刘辉 王志琴 张敏 杨建昌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84-291,共8页
以水稻武香粳14和扬粳9538为材料,大田设麦秸还田与不还田、不施氮肥、习惯施肥法(FFP)和基于叶绿素仪(SPAD)测定值的氮肥管理(SSNM)等处理。结果表明,SSNM较FFP氮肥施用量减少40.0%~41.7%,而产量平均增加3.81%。秸秆... 以水稻武香粳14和扬粳9538为材料,大田设麦秸还田与不还田、不施氮肥、习惯施肥法(FFP)和基于叶绿素仪(SPAD)测定值的氮肥管理(SSNM)等处理。结果表明,SSNM较FFP氮肥施用量减少40.0%~41.7%,而产量平均增加3.81%。秸秆还田处理较秸秆未还田的产量平均增加2.49%。氮肥的农学利用率、吸收利用率和生理利用率均以秸秆还田高于秸秆不还田处理。与秸秆未还田或FFP相比,秸秆还田和SSNM降低了生育前期的分蘖数、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但抽穗及以后差异较小);提高了茎蘖成穗率、结实期叶片光合速率和根系活力。说明秸秆还田和SSNM有利于生育后期群体光合生产和提高物质生产效率。秸秆还田和实地氮肥管理提高了氮收获指数和氮肥利用效率。对秸秆还田和SSNM的产量、生育特性及氮肥利用效率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麦秸还田 习惯施肥法 实地氮肥管理 产量 生育特性 氮肥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地氮肥管理提高水稻氮肥利用效率 被引量:111
3
作者 刘立军 徐伟 +3 位作者 桑大志 刘翠莲 周家麟 杨建昌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987-994,共8页
以籼型杂交稻汕优63和粳稻武育粳3号为材料进行田间小区试验,对实时氮肥管理(RTNM)和实地氮肥管理(SSNM)的农艺表现和氮肥利用效率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氮空白区的水稻产量为5.5-7.4t/hm^2,说明试验田背景氮颇高。与农民习... 以籼型杂交稻汕优63和粳稻武育粳3号为材料进行田间小区试验,对实时氮肥管理(RTNM)和实地氮肥管理(SSNM)的农艺表现和氮肥利用效率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氮空白区的水稻产量为5.5-7.4t/hm^2,说明试验田背景氮颇高。与农民习惯施肥法(FFP)相比,RTNM和SSNM分别增产-4.4%~7.0%和0.2%-9.3%,氮素产谷率分别提高195.7%~297.0%和169.6%~276.4%。2003—2004年在江苏省无锡市两村共计20户稻田中进行水稻SSNM试验示范。2年FFP的氮素产谷率、吸氮利用率和生理氮转化率分别仅有2.8~6.7kg稻谷,kgN、33.7%~34.7%和8.4~18.6kg稻谷/kgN;SSNM的施氮量较FFP降低38.7%-41.3%,产量提高2.5%~3.5%,氮素产谷率、吸氮利用率和生理氮转化率分别提高88.3%~117.7%、34.0%-39.5%和46.1%-61.6%。在江苏省大面积推广也取得了类似结果。证明采用SSNM在不降低水稻产量的前提下,提高水稻氮肥利用率是可能的。试验也发现,农户稻田SSNM的氮素产谷率和生理氮转化率的数值依然很低。对水稻氮肥利用率低的原因及提高途径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实地氮肥管理 产量 氮肥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实地氮肥管理的氮肥利用效率及其生理原因 被引量:62
4
作者 刘立军 杨立年 +2 位作者 孙小淋 王志琴 杨建昌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672-1680,共9页
以代表性品种为材料,研究了水稻实地氮肥管理(SSNM)的氮肥利用效率及其生理机制。结果表明,SSNM的施氮量较常规施肥方法(FFP)降低了48.1%~63.0%,产量提高了0.1%~9.3%。SSNM的氮肥吸收利用率和农学利用率分别较FFP提高了31.4%~56.8%和... 以代表性品种为材料,研究了水稻实地氮肥管理(SSNM)的氮肥利用效率及其生理机制。结果表明,SSNM的施氮量较常规施肥方法(FFP)降低了48.1%~63.0%,产量提高了0.1%~9.3%。SSNM的氮肥吸收利用率和农学利用率分别较FFP提高了31.4%~56.8%和143.6%~166.0%。水稻氮吸收高峰出现在穗分化期至抽穗期,此阶段SSNM处理氮的吸收量和其占最终总吸收量的比例均明显高于FFP。抽穗后SSNM水稻的吸氮量也明显高于FFP。自幼穗分化期开始,SSNM水稻根系重量和根系活力(尤其是单茎占有的根系活性)逐步超过FFP。SSNM明显提高了幼穗分化期和抽穗期水稻叶片中谷氨酰胺合成酶、硝酸还原酶和Fd-谷氨酸合酶的活性。抽穗后SSNM处理水稻剑叶的光合速率高于FFP,上述结果表明SSNM有利于促进水稻中后期根系生长,提高物质生产和养分吸收,从而提高氮肥的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实地氮肥管理 氮肥利用率 生理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秸秆源有机肥对水稻产量与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22
5
作者 马义虎 顾道健 +3 位作者 刘立军 王志琴 张耗 杨建昌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20-528,共9页
以水稻品种扬粳4038为材料,设置玉米秸秆(秸秆,MS)、玉米秸秆制成堆肥(堆肥,MC)、玉米秸秆制成沼渣(沼渣,MR)、玉米秸秆制成黑碳粉(黑碳,BC)还田处理,以不施有机肥为对照(CK),调查了在不施氮肥(0N)和实地氮肥管理(SSNM)两种施肥水平下... 以水稻品种扬粳4038为材料,设置玉米秸秆(秸秆,MS)、玉米秸秆制成堆肥(堆肥,MC)、玉米秸秆制成沼渣(沼渣,MR)、玉米秸秆制成黑碳粉(黑碳,BC)还田处理,以不施有机肥为对照(CK),调查了在不施氮肥(0N)和实地氮肥管理(SSNM)两种施肥水平下各有机肥对水稻产量和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是0N还是SSNM下,施用MS、MC和MR均较CK显著增产,施用MS的产量和氮肥农学利用率(单位施氮量增加的产量)最高,施用BC的产量与CK差异不显著。水稻整个生育期稻田甲烷(CH4)、二氧化碳(CO2)或氧化亚氮(N2O)排放在各有机肥处理间变化趋势一致。施有机肥显著增加了各温室气体的排放(施用BC的N2O排放除外)和全球增温潜势(GWP)。相同有机肥处理,施氮(SSNM)后各温室气体的排放和GWP较0N增加,但单位产量的GWP降低。说明施用有机肥MS、MC、MR可以提高产量,同时也增加了稻田温室气体的排放。采用SSNM和施用沼渣,可以获得较高的产量和较高的环境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肥 实地氮肥管理 水稻 产量 温室气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大量元素水溶肥料产业发展现状 被引量:40
6
作者 周鹂 鲁剑巍 +3 位作者 李小坤 任涛 丛日环 李继福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14,共6页
根据我国近年来大量元素水溶肥料登记信息,结合大量元素水溶肥料产品技术指标、产品和企业分布情况、产品性状及适宜作物等对其进行了统计分析。2009年1月—2012年9月,我国有效登记的大量元素水溶肥料产品有521个,其中国内产品496个;共... 根据我国近年来大量元素水溶肥料登记信息,结合大量元素水溶肥料产品技术指标、产品和企业分布情况、产品性状及适宜作物等对其进行了统计分析。2009年1月—2012年9月,我国有效登记的大量元素水溶肥料产品有521个,其中国内产品496个;共涉及生产企业456家,其中国内企业435家,其产品中营养元素以N、P、K、Zn、B组合居多。统计表明,大量元素水溶肥料适用作物已达45种,主要作物品种为番茄、黄瓜、棉花、小白菜、水稻等。笔者还简述了我国大量元素水溶肥料的发展趋势,并提出了相应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量元素水溶肥料 技术指标 产品分布 企业分布 作物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实地氮肥管理技术的节氮效果及其机理 被引量:21
7
作者 刘立军 徐伟 +2 位作者 徐国伟 周家麟 杨建昌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55-161,共7页
2003~2004年在江苏省无锡市进行了水稻实地氮肥管理技术(SSNM)试验.结果表明:2003年和2004年,采用农民习惯施肥法(FFP)的氮素吸收利用率分别为33.7%和34.7%;氮肥生产力1 kg氮分别为2.8 kg稻谷和6.7 kg稻谷;氮素转化力1 kg氮分别为8.4 k... 2003~2004年在江苏省无锡市进行了水稻实地氮肥管理技术(SSNM)试验.结果表明:2003年和2004年,采用农民习惯施肥法(FFP)的氮素吸收利用率分别为33.7%和34.7%;氮肥生产力1 kg氮分别为2.8 kg稻谷和6.7 kg稻谷;氮素转化力1 kg氮分别为8.4 kg稻谷和18.6 kg稻谷.获得相同水稻产量,实地氮肥管理技术的施氮量可比农民习惯施肥法降低38.7%和41.3%;与农民习惯施肥法相比,实地氮肥管理技术的氮素吸收利用率提高13.3个百分点和11.8个百分点;氮素转化力分别提高60.7%和46.8%;氮肥生产力提高117.9%和8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实地氮肥管理技术 节氮效果 氮素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氮肥管理模式对太湖流域稻田土壤氮素渗漏的影响 被引量:37
8
作者 俞映倞 薛利红 杨林章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88-995,共8页
针对太湖流域稻田土壤氮素流失引起的面源污染问题,以农户常规施肥处理、化肥减量施肥处理、缓控释肥处理、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以及按需施肥处理5种稻田氮肥管理模式,探讨了不同施氮水平与肥料类型的处理对20~40 cm、40~60 cm、60~80... 针对太湖流域稻田土壤氮素流失引起的面源污染问题,以农户常规施肥处理、化肥减量施肥处理、缓控释肥处理、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以及按需施肥处理5种稻田氮肥管理模式,探讨了不同施氮水平与肥料类型的处理对20~40 cm、40~60 cm、60~80 cm以及100~120 cm四个深度土壤氮素渗漏的影响。结果表明,20~40 cm渗漏液中总氮(TN)浓度与施肥量成正比;农户常规施肥处理会出现40~60 cm TN浓度高于20~40 cm的现象;缓控释肥处理具有较高的20~40 cm TN淋失量;溶解性有机氮(DON)是稻田氮素进入地下水的主要形态,占TN的60%~70%;减少33%的氮素施用量,可降低进入地下水体36.9%~49.0%的TN浓度。按需施肥处理能在保证产量的情况下降低施氮水平,减少氮素渗漏损失,是适宜该地区的环境友好型氮肥管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源污染 渗漏损失 缓控释肥 有机无机肥配施 按需施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秸还田与实地氮肥管理对直播水稻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6
9
作者 徐国伟 谈桂露 +2 位作者 王志琴 刘立军 杨建昌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85-694,共10页
大田直播粳稻品种扬粳9538,设置麦秸还田与不还田、不施氮肥、习惯施肥法(FFP)和基于叶绿素仪(SPAD)测定值的实地氮肥管理(SSNM)处理。结果表明,SSNM的氮肥施用量较FFP减少30.0%~31.3%,产量较FFP平均增加7.61%,施氮区秸秆还田的产量较... 大田直播粳稻品种扬粳9538,设置麦秸还田与不还田、不施氮肥、习惯施肥法(FFP)和基于叶绿素仪(SPAD)测定值的实地氮肥管理(SSNM)处理。结果表明,SSNM的氮肥施用量较FFP减少30.0%~31.3%,产量较FFP平均增加7.61%,施氮区秸秆还田的产量较秸秆未还田的平均增加2.65%。与秸秆未还田或FFP相比,秸秆还田和SSNM降低生育前期的分蘖数、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但抽穗及以后各处理间差异较小。秸秆还田增加了叶片中有机酸含量,增大了田间昼夜温湿度差;秸秆还田和SSNM处理提高了茎蘖成穗率与ATP酶活性,增加了结实期叶片的光合速率以及根系活力,有利于直播水稻生育后期群体的光合生产和提高物质生产效率。对秸秆还田和SSNM的产量和生育特性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播水稻 麦秸还田 习惯施肥法(FFP) 实地氮肥管理(SSNM) 产量 生育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专用缓释复混肥分层条施促进花生根系生长、产量形成及氮素利用 被引量:11
10
作者 王建国 张佳蕾 +6 位作者 郭峰 杨莎 高华鑫 张春艳 赵红军 李新国 万书波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274-2286,共13页
【目的】深入探究肥料分层条施对花生根系生长、氮素利用效率及荚果产量的调节作用,丰富花生全程可控施肥理论与技术。【方法】2019年在莒南和2019—2020年在济阳开展大田试验,设人工撒施(B)、肥料机械分层条施(L)两种施肥方式,选择普... 【目的】深入探究肥料分层条施对花生根系生长、氮素利用效率及荚果产量的调节作用,丰富花生全程可控施肥理论与技术。【方法】2019年在莒南和2019—2020年在济阳开展大田试验,设人工撒施(B)、肥料机械分层条施(L)两种施肥方式,选择普通复合肥(CF)、含有100天释放期的花生专用缓释复混肥(SF),另设不施氮肥对照(N0)共5个处理。分析花生根系在0—10、10—20 cm土层的分布及花生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结果】与普通复合肥处理(CF)相比,花生专用缓释复混肥(SFB、SFL)的荚果产量提高了3.6%~11.7%(莒南)和5.5%~13.2%(济阳)。肥料分层条施比人工撒施平均增产6.5%~14.8%(莒南)、10.4%~20.7%(济阳)。SFL比CFB平均增产19.0%(2019年莒南)、24.9%(2019年济阳)和27.3%(2020年济阳)。从产量构成因素来看,单株结果数、饱果数、百果重是荚果产量增加的基础。与人工撒施相比较,肥料分层条施处理显著提高了结荚期花生株间40—60 cm土层、行间20—60 cm土层深度的单位体积根系干重和根长,增加了深层根系的分布比例,促使根系向横向和纵向发展。与CFB相比,SFL成熟期荚果干物质分配比例提高5.8个百分点(莒南)和5.7个百分点(济阳),荚果氮素分配比例增加4.2个百分点(莒南)和4.6个百分点(济阳)。施肥方式和肥料类型均显著影响花生氮素利用,分层条施花生专用缓释复混肥(SFL)较复合肥人工撒施处理(CFB)氮肥偏生产力分别提高了22.7%(2019年莒南)、28.8%(2019年济阳)、31.2%(2020年济阳),其氮肥农学效率分别提高了120.9%(2019年莒南)、125.4%(2019年济阳)、145.1%(2020年济阳)。【结论】采用分层条施方法施肥可提高花生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花生专用缓释复混肥的增产效果优于普通复合肥。花生专用缓释复混肥采用机械分层条施是提高氮素利用率和增加花生荚果产量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花生专用控释肥 分层条施 根系发育与分布 干物质积累与分配 氮素利用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膜控释尿素对寒地水稻产量与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忠新 孙磊 +1 位作者 吴英 刘玉林 《北方水稻》 CAS 2009年第5期10-12,15,共4页
通过2 a田间试验(第二年定位试验),探讨包膜控释尿素(CRU)和普通尿素(PU)不同掺混比例对寒地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等量养分普通尿素比较,包膜控释尿素可促进水稻分蘖,增加水稻成穗率,产量提高6.0%~31.2%,氮肥利用... 通过2 a田间试验(第二年定位试验),探讨包膜控释尿素(CRU)和普通尿素(PU)不同掺混比例对寒地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等量养分普通尿素比较,包膜控释尿素可促进水稻分蘖,增加水稻成穗率,产量提高6.0%~31.2%,氮肥利用率提高20.3%~96.5%,搭配比例以控释尿素占总氮量的30%~70%为好。单独施用控释尿素,后效作用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地水稻 产量 定位试验 控释肥 氮肥 氮素 肥料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肥利用率测定规范化探讨 被引量:3
12
作者 田昌玉 林治安 +3 位作者 赵秉强 车升国 孙文彦 李志杰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2016年第4期327-333,共7页
氮肥利用率是一个评价施氮产量效益和环境效应的重要指标,这个指标的计算和测定存在计算结果偏低和结果变异大的问题,希望通过研究提出规范、科学、合理的氮肥利用率测定方法。采用长期氮肥检测定位试验结果,分析空白对照和施肥处理... 氮肥利用率是一个评价施氮产量效益和环境效应的重要指标,这个指标的计算和测定存在计算结果偏低和结果变异大的问题,希望通过研究提出规范、科学、合理的氮肥利用率测定方法。采用长期氮肥检测定位试验结果,分析空白对照和施肥处理小麦产量的逐年变化特征,应用常规差减法计算氮肥利用率,研究其年际间变化特点,提出测定氮肥利用率的规范的探讨。氮肥利用率测定规范:第一,空白对照吸收氮素达到相对稳定;第二,施肥处理作物吸收氮素量相对稳定;第三,必须采用稳定期内若干年的平均值。通过规范化的测定和计算,能够计算出比较合理的氮肥利用率参数,在施肥量120-180kgN·hm-2范围内的氮肥利用率为69.2%~76.2%。建议氮肥利用率的测定遵循一定的测定规范,通过制定测定规范,测定出正确合理的氮肥利用率参数具有可比性,便于应用于科研和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利用率 测定规范 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播早稻优化氮肥施用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奇春 王光火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46-350,共5页
在浙江省金华市对直播早稻优化氮肥施用进行了田间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 ,同农民常规的施肥实践相比较 ,精细养分管理的施肥技术能为水稻整个生育期提供比较平衡的氮素供应 ,可以显著提高氮肥的利用效率和水稻产量。在施氮量达到 10 0... 在浙江省金华市对直播早稻优化氮肥施用进行了田间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 ,同农民常规的施肥实践相比较 ,精细养分管理的施肥技术能为水稻整个生育期提供比较平衡的氮素供应 ,可以显著提高氮肥的利用效率和水稻产量。在施氮量达到 10 0 kg/ hm2 时 ,表观肥料回收率达到 0 .36 ,氮肥农业效率达到 15 .2 4 ,同时可获得 6 t/ 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播 早稻 氮肥 精细养分管理 施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节水灌溉稻田水肥调控技术试验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庞桂斌 杨士红 徐俊增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44-47,51,共5页
水和肥是制约水稻生长的重要因素,合理的灌溉和施肥有利于提高水肥利用效率和减轻农田面源污染。根据田间试验资料,分析了不同灌溉和施肥方式对水稻产量和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淹水灌溉相比,控制灌溉水稻节水45.9%,减产7.8%... 水和肥是制约水稻生长的重要因素,合理的灌溉和施肥有利于提高水肥利用效率和减轻农田面源污染。根据田间试验资料,分析了不同灌溉和施肥方式对水稻产量和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淹水灌溉相比,控制灌溉水稻节水45.9%,减产7.8%,水分利用效率提高了6.3%~79.8%,群体水平和产量水平下达到显著差异,氮肥利用率增加5.2%~38.4%。与农民习惯施肥相比,实地氮肥管理和控释肥水稻施氮量减少59.8%和55.4%,减产2.4%和13.7%,氮肥利用率增加40.8%~70.8%,叶片水平和群体水平下水分利用效率提高了4.8%~22.8%。水肥综合调控表明,控制灌溉和实地氮肥管理可以作为节水、控污、高效的稻田水肥管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控制灌溉 实地氮肥管理 控释肥 水分利用效率 氮肥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橡胶林氮肥穴施下的氨挥发和氮淋洗损失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大鹏 马照娜 +5 位作者 吴敏 韦家少 张先 王桂花 詹杉 茶正早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393-1400,共8页
氨挥发和氮淋洗是氮肥损失的重要途径,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有关橡胶林氮肥穴施后的氨挥发和氮淋洗损失问题的研究鲜见报道。本研究设置0 kg/hm^(2)(对照)、100 kg/hm^(2)(低氮)、230 kg/hm^(2)(中氮)、400 kg/hm^(2)(高氮)的施氮水平,... 氨挥发和氮淋洗是氮肥损失的重要途径,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有关橡胶林氮肥穴施后的氨挥发和氮淋洗损失问题的研究鲜见报道。本研究设置0 kg/hm^(2)(对照)、100 kg/hm^(2)(低氮)、230 kg/hm^(2)(中氮)、400 kg/hm^(2)(高氮)的施氮水平,分别采用通气法和渗漏盘法研究橡胶林尿素穴施后的氨挥发和氮淋洗损失特征。结果表明,旱季氨挥发损失过程大致在14~20 d内完成,雨季基本在7~10 d完成;氨挥发峰值在旱季较雨季延迟,旱季大概施肥后6~13 d达到峰值,而雨季1~3 d即达到峰值;与对照相比,低氮、中氮和高氮处理的氨挥发损失大致为9.32~21.54 kg/hm^(2)。氮淋洗损失主要发生在雨季(5—11月),且以硝态氮淋洗为主;橡胶林氮肥穴施条件下的氮淋洗损失约为2.36~9.00 kg/hm^(2);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氨挥发和氮淋洗损失均呈增加趋势。综上,橡胶林氮肥穴施后的氨挥发和氮淋洗损失并不高,其施氮量不宜超过230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林 氮肥穴施 施氮量 氨挥发 氮淋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植规格氮肥减量对烤烟农艺性状及产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赵文军 薛开政 +8 位作者 徐昭梅 李湘伟 邓邵文 高云才 温健 宋成 傅浩 冯佳薇 陈华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1年第11期115-120,共6页
采用不同种植规格氮肥减量的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种植规格氮肥减量对烟株农艺性状、烟叶外观质量、内在化学成分、中性致香物质含量、感官评吸质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1.3 m×0.55 m种植规格下氮肥减量15%,烟株的农艺性状... 采用不同种植规格氮肥减量的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种植规格氮肥减量对烟株农艺性状、烟叶外观质量、内在化学成分、中性致香物质含量、感官评吸质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1.3 m×0.55 m种植规格下氮肥减量15%,烟株的农艺性状较好、外观综合质量提升、内在化学成分协调、中性致香物质总量提升、感官评吸质量改善和经济效益增加。烟叶有效叶数为21.7,叶面积系数为3.3,中部和上部烟叶外观质量评价综合得分分别为79.0和76.5分,中上部烟叶的中性致香物质含量丰富,分别为642.86μg/g和619.60μg/g,中部和上部烟叶感官质量评价得分分别为85.0和83.5分,产量、均价、产值和上等烟比例分别为2830.5 kg/hm^(2)、29.6元/kg、83782.8元/hm^(2)和68.4%。1.3 m×0.55 m种植规格下氮肥减量15%的生产技术在澄江抚仙湖径流区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和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种植规格 氮肥减量 产量 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氮肥浓度条件下小桐子生长和水力结构对氯盐胁迫的响应
17
作者 李婕 史正涛 +2 位作者 齐昌民 杨启良 臧振楠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2020年第4期131-137,144,共8页
为了探究两种氮肥条件下小桐子生长和水力结构对氯盐胁迫的响应,设置3种盐胁迫水平(土壤含盐量为S1:2 g/kg,S2:4 g/kg,S3:6 g/kg),2种氮肥水平(N1:260 kg/hm2,N2:520 kg/hm2)和对照组CK(无盐无氮)开展温室大棚试验。结果表明:小桐子对... 为了探究两种氮肥条件下小桐子生长和水力结构对氯盐胁迫的响应,设置3种盐胁迫水平(土壤含盐量为S1:2 g/kg,S2:4 g/kg,S3:6 g/kg),2种氮肥水平(N1:260 kg/hm2,N2:520 kg/hm2)和对照组CK(无盐无氮)开展温室大棚试验。结果表明:小桐子对土壤盐胁迫有一定的耐受力,但其生长均受到不同程度的盐胁迫影响,表现为基茎截面面积、总叶面积、干物质质量、导水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均显著小于CK处理,各处理下的总干物质质量较CK处理减少9.99%~72.85%;高氮肥施用量可显著缓解土壤低盐胁迫对植物的伤害,与N1相比,N2水平下小桐子的基茎截面面积、总叶面积、总干物质质量分别增加了20.91%、24.56%和24.35%(P <0.05)。胡伯尔值和根冠比随着土壤盐胁迫程度增加而增大,盐胁迫对冠层的生长抑制大于根系的生长抑制;比导率随着土壤盐胁迫程度增加而显著降低,植物输水难度增加,生长受阻。可见,当土壤盐胁迫程度为中低水平时(2~4 g/kg),提高土壤氮肥浓度可显著提高种植小桐子的导水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值,进而促进小桐子生物量积累,达到修复土壤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胁迫 氮肥浓度 导水率 比导率 叶比导率 干物质质量 小桐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地氮肥管理对氮肥利用率及稻米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姜龙 《北方水稻》 CAS 2010年第5期13-18,共6页
以牡丹江地区代表性品种牡丹江28和空育131为材料,研究了水稻实地氮肥管理(SSNM)的氮肥利用效率及其对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SSNM的施氮量较常规施肥方法(FFP)降低了54.2%~61.5%,产量提高了1.6%~8.6%。SSNM的氮肥吸收利用率和农... 以牡丹江地区代表性品种牡丹江28和空育131为材料,研究了水稻实地氮肥管理(SSNM)的氮肥利用效率及其对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SSNM的施氮量较常规施肥方法(FFP)降低了54.2%~61.5%,产量提高了1.6%~8.6%。SSNM的氮肥吸收利用率和农学利用率分别较FFP提高了42.7%~72.9%和132.1%~242.5%。此外,实地氮肥管理提高了稻米的加工品质,还明显降低了直链淀粉含量,提高了胶稠度,降低了糊化温度和蛋白质含量,改善了稻米的食味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实地氮肥管理 氮肥利用率 稻米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用配方肥对稻田氮磷径流损失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9
19
作者 杨益新 《湖南农业科学》 2011年第4期42-44,共3页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水稻专用配方肥对稻田氮磷径流损失、水稻产量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水稻专用配方肥能有效减少总氮(TN)和总磷(TP)降雨径流损失17.32%和10.88%,增加水稻产量9.28%,提高氮肥利用率8.9个百分点,并能增加...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水稻专用配方肥对稻田氮磷径流损失、水稻产量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水稻专用配方肥能有效减少总氮(TN)和总磷(TP)降雨径流损失17.32%和10.88%,增加水稻产量9.28%,提高氮肥利用率8.9个百分点,并能增加水稻收获后土壤中的养分含量。配方肥减氮20%能更有效地降低TN和TP降雨径流损失,提高肥料利用率,并能保持较高的产量、土壤养分及肥料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方肥 径流损失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