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NIM量热法测量MRI设备全身比吸收率 被引量:1
1
作者 黄正山 张璞 +2 位作者 张鹏 李成伟 孙劼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89-594,共6页
目的探究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NIM)量热法测量在用MRI设备全身比吸收率(SAR)的可行性及实用价值。资料与方法研发NIM量热法全身SAR测量装置,利用NIM量热法测量不同MRI设备的SAR,并与美国电气制造商协会(NEMA)量热法和脉冲能量法进行对比... 目的探究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NIM)量热法测量在用MRI设备全身比吸收率(SAR)的可行性及实用价值。资料与方法研发NIM量热法全身SAR测量装置,利用NIM量热法测量不同MRI设备的SAR,并与美国电气制造商协会(NEMA)量热法和脉冲能量法进行对比,验证NIM量热法的准确性和适用性。结果本研究研发的NIM量热法装置性能可靠,NIM量热法(1.63 W/kg)与NEMA量热法测量的SAR(1.80 W/kg)差异在10%以内。基于NIM量热法的3台MRI设备SAR测量结果(0.46、0.93、0.61 W/kg)与脉冲能量法测量结果(0.42、0.89、0.56 W/kg)的差异均在10%以内。结论本研究的NIM量热法可准确测量全身SAR,且具有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比吸收率 量热法 模体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冷式微波偶极子辐射器在生物介质中的SAR分布计算 被引量:11
2
作者 万柏坤 林世寅 王伟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86-89,共4页
本文从电磁场理论模型出发,分析地腔内水冷式微波偶极子辐射器在生物介质中的近场辐射特性,计算得到有水冷时的比吸收率(SAR)分布形态.与无水冷时的SAR分布比较表明,水冷可改善热区分布,增加治疗深度.该结果与工程经验和... 本文从电磁场理论模型出发,分析地腔内水冷式微波偶极子辐射器在生物介质中的近场辐射特性,计算得到有水冷时的比吸收率(SAR)分布形态.与无水冷时的SAR分布比较表明,水冷可改善热区分布,增加治疗深度.该结果与工程经验和临床实际基本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辐射 辐射偶极子 温热疗法 生物介质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场胎儿磁共振成像SAR分布及B_1场均匀性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黄绮华 高勇 辛学刚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91-96,共6页
在确实需要的前提下,孕期满3个月的孕妇可行MRI检查,相关研究已经证实1.5 T胎儿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相对安全,但3 T胎儿MRI检查的安全性相关研究还很不够,随着3 T MRI设备在临床应用数量快速增加,加强相关研究非常有必要。为了分析3 T胎... 在确实需要的前提下,孕期满3个月的孕妇可行MRI检查,相关研究已经证实1.5 T胎儿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相对安全,但3 T胎儿MRI检查的安全性相关研究还很不够,随着3 T MRI设备在临床应用数量快速增加,加强相关研究非常有必要。为了分析3 T胎儿MRI检查的安全问题和成像质量,根据医学图像和国际标准建立了孕妇盆腔电磁模型,参照临床常规,分别在1.5 T和3 T鸟笼发射线圈激励下,采用时域有限差分法对用于衡量MRI安全问题的特定能量吸收率(SAR)和影响图像质量的射频B1场进行数值计算和分析。数值结果表明,3 T下孕妇盆腔各组织SAR的平均值和局部最大值分别比1.5T最多提高了2.79倍和3.96倍。特别地,3 T下皮肤、羊水SAR的局部最大值超出了安全阈值;3 T下过子宫颈、子宫体和子宫底的3个横断面上子宫区域内B1场的均匀性比1.5T分别降低了19%,25%和21%,而且3 T下子宫内B1场均匀性低于67%。结果表明,过高的局部SAR值和B1场的不均匀性将成为3 T磁共振应用于胎儿成像的主要限制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磁共振成像 特定能量吸收率 B1 场均匀性 电磁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场磁共振射频能量吸收率SAR的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郑君惠 梁长虹 罗维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469-1472,共4页
目的通过对SAR影响参数研究,计算10秒SAR,指导MR扫描顺利进行。方法采用GE公司HD3T扫描仪,头颅8通道线圈,扫描序列为T2-FSE,改变体重、TR、层数等参数对水模进行扫描,观察SAR的改变。结果SAR与体重和TR有关,而与扫描的层数无关,SAR是RF... 目的通过对SAR影响参数研究,计算10秒SAR,指导MR扫描顺利进行。方法采用GE公司HD3T扫描仪,头颅8通道线圈,扫描序列为T2-FSE,改变体重、TR、层数等参数对水模进行扫描,观察SAR的改变。结果SAR与体重和TR有关,而与扫描的层数无关,SAR是RF、B0、体重和TR的函数。根据体重与10秒SAR的关系曲线,通过MATLAB,进行一个曲线拟合,得出10 s SAR与体重的关系方程式:SAR=((-5.96E-09)X4-(2.08E-06)X3+0.0005681X2-0.04531X+1.638)*Peak_SAR.结论SAR是RF脉冲序列、B0、体重和TR的函数,我们所得到的MATLAB4次方程式,只要输入病人体重和Peak_SAR就能直接得到10 s SAR,就可以估计扫描是否暂停,以及暂停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能量吸收率 体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暴露人体比吸收率(SAR)的分布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周红梅 苏镇涛 +3 位作者 胡向军 谢向东 曲德成 杨国山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54-159,166,共7页
本文采用时域有限差分法和仿真人体电磁模型,计算并比较了E、H二种极化方向和前向、后向、左侧向、右侧向四种照射几何条件下,3GHz微波人体暴露的全身平均比吸收率(SAR)、器官平均SAR和最大峰值SAR。结果表明,H极化、前向照射几何条件... 本文采用时域有限差分法和仿真人体电磁模型,计算并比较了E、H二种极化方向和前向、后向、左侧向、右侧向四种照射几何条件下,3GHz微波人体暴露的全身平均比吸收率(SAR)、器官平均SAR和最大峰值SAR。结果表明,H极化、前向照射几何条件下人体的平均SAR较高,其中眼睛和睾丸的器官剂量最高。上述结果为3GHz微波生物效应的实验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域有限差分法 比吸收率 器官剂量 照射几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载电磁带隙EBG反射板的低电磁辐射比吸收率SAR天线 被引量:2
6
作者 王素玲 杨晓策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849-1854,共6页
如何减小移动通信中移动终端电磁信号对人体脑部的影响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之一,电磁带隙(EBG)结构在其禁带内具有阻抗高、反射波与入射波位相相同的特点,可以抑制印刷线路板的表面波改善天线辐射性能,减少进入脑部的电磁信号。在1.8 GH... 如何减小移动通信中移动终端电磁信号对人体脑部的影响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之一,电磁带隙(EBG)结构在其禁带内具有阻抗高、反射波与入射波位相相同的特点,可以抑制印刷线路板的表面波改善天线辐射性能,减少进入脑部的电磁信号。在1.8 GHz频段,对加载EBG结构的反射板的天线系统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与未加载EBG的天线系统相比,加载EBG结构的偶极天线系统不仅可以保证天线的辐射增益,同时人体脑部电磁波的比吸收率大大降低,加载EBG反射板可以有效抑制人体脑部的电磁场强度;由于天线与反射板的互相耦合,天线的尺度与未加载EBG结构的天线相比尺度变小,同位相反射偶极天线与EBG距离很近,实现了低轮廓天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带隙 比吸收率 天线增益 同位相反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AR单针反馈的2450 MHz微波消融温度场仿真研究
7
作者 高宏建 王笑茹 +2 位作者 吴水才 周著黄 白燕萍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99-306,共8页
比吸收率(SAR)的精确表征对于恒功率微波消融的温度场仿真至关重要.提出了2 450 MHz微波消融中SAR的单针反馈方法以及基于SAR反馈形式的温度场仿真技术.在具体实施中,首先利用离体猪肝实验获得SAR的空间分布函数,然后通过单针实测结果获... 比吸收率(SAR)的精确表征对于恒功率微波消融的温度场仿真至关重要.提出了2 450 MHz微波消融中SAR的单针反馈方法以及基于SAR反馈形式的温度场仿真技术.在具体实施中,首先利用离体猪肝实验获得SAR的空间分布函数,然后通过单针实测结果获得SAR随温度变化的精确表征形式,最后基于此SAR形式进行温度场仿真以验证温度预测精度.实验对比结果表明,仿真结果与实测温度具有较高的一致性,验证点的最大温度差的平均值约为2. 805℃,平均温度差的平均值约为1. 551℃,标准偏差的平均值约为1. 121℃.因此基于SAR反馈形式的温度场仿真能有效地预测微波热消融中的温度分布,从而为临床热消融手术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消融 比吸收率 温度场仿真 单针反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移动终端的低SAR的LTE天线设计与分析
8
作者 李群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2期173-175,共3页
SAR(Specific Absorption Rate)通常称为吸收比值或吸收比率,是指移动终端电磁波能量吸收比值。目前国际通用的标准有两个,一个是欧洲标准(CE)每10克小于2.0w/kg,一个是美国标准(FCC)每克小于1.6mw/g。移动终端的SAR与TRP(Total Radio P... SAR(Specific Absorption Rate)通常称为吸收比值或吸收比率,是指移动终端电磁波能量吸收比值。目前国际通用的标准有两个,一个是欧洲标准(CE)每10克小于2.0w/kg,一个是美国标准(FCC)每克小于1.6mw/g。移动终端的SAR与TRP(Total Radio Power总辐射功率)这一相互制约的关系成了目前移动终端在保证高要求的发射功率条件下有低SAR值的难题。一般的降SAR方式为在主板上的热点处贴吸波材料,但是这有碍于终端的结构设计,并且成本较高,可靠性不佳。本论文通过天线本体设计来改变移动终端的主板上的电流分布,在保证总电流强度不减小的情况下通过降低主板上的电流峰值来降低SAR值。大大节省了降SAR成本。具有较高的推广性和可实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specific absorption rate) 移动终端天线 电流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载人工磁导体的双频柔性可穿戴天线
9
作者 王丽黎 李君君 +1 位作者 张诗雨 樊盼盼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637-3645,共9页
该文研究了一种加载人工磁导体(AMC)的双频柔性可穿戴天线,天线的谐振频率为3.5 GHz和5.8 GHz。天线由双频单极子天线和4×4阵列的双频人工磁导体构成,均采用柔性材料作为介质基板。天线尺寸为0.70λ_(0)×0.70λ_(0)×0.05... 该文研究了一种加载人工磁导体(AMC)的双频柔性可穿戴天线,天线的谐振频率为3.5 GHz和5.8 GHz。天线由双频单极子天线和4×4阵列的双频人工磁导体构成,均采用柔性材料作为介质基板。天线尺寸为0.70λ_(0)×0.70λ_(0)×0.05λ_(0)(λ_(0)为3.5 GHz时的自由空间波长)。人工磁导体的介质基板为3层结构,增加了相位响应,使用双环开槽结构延长电流路径长度,实现了双频的宽带同相位反射。人工磁导体的引入有效降低天线的背向辐射,从而降低比吸收率(SAR),同时提高天线的增益。仿真结果表明,该天线性能受结构变形和人体载荷的影响较小。在工作频段内天线的阻抗带宽分别为7.5%和4.0%;峰值增益分别为7.86 dBi和8.06 dBi。在3.5 GHz和5.8 GHz的比吸收率分别为0.2 W/kg和0.06 W/kg,均小于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标准。为了验证仿真结果,对天线进行加工测试,实测与仿真结果基本一致。实验结果表明,加载人工磁导体的天线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和增益以及较低的比吸收率,适用于可穿戴无线通信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穿戴天线 双频人工磁导体 比吸收率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墨鱼骨结构的力学行为及其应变率效应
10
作者 蒋钰婷 钟东海 +2 位作者 方泽辉 丁圆圆 周风华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4-33,共10页
墨鱼骨是一种墨鱼内部产生的生物矿化壳,通过调节壳内的气液比从而实现墨鱼的深浅浮动,同时满足轻质和高刚度的力学特性,使墨鱼能够很好地适应深海环境,所以墨鱼骨是一种典型的高比刚度的多孔材料。为探究墨鱼骨结构的力学性能,通过Inst... 墨鱼骨是一种墨鱼内部产生的生物矿化壳,通过调节壳内的气液比从而实现墨鱼的深浅浮动,同时满足轻质和高刚度的力学特性,使墨鱼能够很好地适应深海环境,所以墨鱼骨是一种典型的高比刚度的多孔材料。为探究墨鱼骨结构的力学性能,通过Instron材料试验机和分离式Hopkinson压杆实验装置,对墨鱼骨在不同加载应变率下的力学行为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墨鱼骨在准静态加载下,其应力-应变曲线呈现典型的三阶段变化模式,即弹性段、平台段和压实段,具有很好地吸能缓冲作用;随着加载应变率的提高,墨鱼骨的初始压溃应力和平台应力也随之增加,表明墨鱼骨材料对加载应变率存在很强的敏感性。进一步分析不同生长方向的墨鱼骨在准静态压缩下的力学行为,结果表明随着生长方向的增加,墨鱼骨结构的刚度和吸能性能都得到了弱化,从而揭示了墨鱼骨材料压缩行为的各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材料 墨鱼骨 高比刚度 加载应变率 吸能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Cl胁迫对苜蓿和羊草苗期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39
11
作者 李品芳 侯振安 龚元石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11-217,共7页
通过模拟试验研究了NaCl胁迫对苜蓿和羊草苗期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 ,NaCl胁迫对苜蓿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明显高于羊草。在稳定供水条件下 ,羊草生长的临界土壤溶液NaCl浓度为 2 54mmol/L ,临界土壤总盐量为 0 59% ;苜蓿生... 通过模拟试验研究了NaCl胁迫对苜蓿和羊草苗期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 ,NaCl胁迫对苜蓿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明显高于羊草。在稳定供水条件下 ,羊草生长的临界土壤溶液NaCl浓度为 2 54mmol/L ,临界土壤总盐量为 0 59% ;苜蓿生长的临界土壤溶液NaCl浓度为 130mmol/L ,临界土壤总盐量为 0 35%。苜蓿的光合能力受盐胁迫的影响比羊草大 ,尤其是日最大净光合速率随盐度水平的增加明显降低。随土壤含盐量的增加 ,苜蓿和羊草植株N、P含有率变化较小 ,但积累量显著减少 ;K的比吸收率显著降低 ,植株K含量减少 ;植株Na的SAR随土壤盐分增加显著提高 ,Na含量不断积累增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 羊草 净光合速率 比吸收率 苗期生长 养分吸收 氯化钠胁迫 收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电磁剂量学及人体吸收电磁剂量的数值分析 被引量:15
12
作者 牛中奇 侯建强 +2 位作者 周永军 王海彬 卢智远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80-584,589,共6页
本研究首先概述了生物电磁剂量学的基本内容,接着说明求取人体所吸收电磁剂量的理论剂量学方法及其具体实施步骤,最后,用FDTD这一理论剂量学方法计算了频率为300MHz和1000MHz的正弦电磁波在归一化(即环境功率密度为1mW/cm2)照射条件下... 本研究首先概述了生物电磁剂量学的基本内容,接着说明求取人体所吸收电磁剂量的理论剂量学方法及其具体实施步骤,最后,用FDTD这一理论剂量学方法计算了频率为300MHz和1000MHz的正弦电磁波在归一化(即环境功率密度为1mW/cm2)照射条件下人体内的分布比吸收率SAR(r)、人体主要组织的平均比吸收率SARa和在该组织中SAR(r)的最大值、求出了人体全身平均比吸收率WBA-SAR、绘制了人体各剖面层的平均比吸收率SARa沿人体纵向的分布曲线。本研究所列的分析方法和实施步骤,可适于求取任意频率正弦电磁波照射下人体及各组织的SAR(r)和SARa,因而可为电磁波的生物学效应研究、效应机理研究、效应应用研究和非电离电磁辐射安全标准的制定奠定量化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电磁剂量学 比吸收率sar 时域有限差分FDTD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氮方式对不同专用小麦氮素吸收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118
13
作者 霍中洋 葛鑫 +3 位作者 张洪程 戴其根 许轲 龚振恺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49-454,共6页
以两类不同专用小麦为材料 ,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基追比和追氮时期对其氮素吸收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强筋小麦济南 17在生育中后期吸氮强度、氮素的转运效率和转运氮的贡献率 ,以及相同处理的蛋白质产量、氮肥利用率和氮素吸... 以两类不同专用小麦为材料 ,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基追比和追氮时期对其氮素吸收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强筋小麦济南 17在生育中后期吸氮强度、氮素的转运效率和转运氮的贡献率 ,以及相同处理的蛋白质产量、氮肥利用率和氮素吸收效率均高于中筋小麦陕农 2 2 9。在本试验中 ,济南 17以施氮量为 2 6 2 5~ 32 8 1kg hm2 、追肥分拔节和始花两次施用 (2 5 %∶2 5 % )的氮肥运筹方式可以获得较高的蛋白质产量、成熟期总氮积累量和氮肥利用率 ;而陕农 2 2 9以施氮量为 196 9~ 2 6 2 5kg hm2 、拔节期追氮比例为 4 0 %~ 6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 专用小麦 氮素吸收 肥料利用率 施肥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渍条件下苜蓿和羊草生长与营养吸收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9
14
作者 侯振安 李品芳 龚元石 《草业学报》 CSCD 2000年第4期68-73,共6页
通过室内模拟试验 ,研究了盐分对苜蓿和羊草生长与营养吸收的影响 ,结果表明 ,盐度处理对羊草植株生长的影响低于对苜蓿的影响 ,羊草较苜蓿更为耐盐。苜蓿的蒸散量和净光合速率(NPn) ,尤其是日最大净光合速率受盐分的影响比羊草显著。... 通过室内模拟试验 ,研究了盐分对苜蓿和羊草生长与营养吸收的影响 ,结果表明 ,盐度处理对羊草植株生长的影响低于对苜蓿的影响 ,羊草较苜蓿更为耐盐。苜蓿的蒸散量和净光合速率(NPn) ,尤其是日最大净光合速率受盐分的影响比羊草显著。随土壤含盐量的增加 ,苜蓿和羊草植株N、P含量无明显变化 ,K含量迅速降低 ,而Na含量急剧增加。苜蓿与羊草相比 ,苜蓿则有相对较低的K特定吸收率 (SAR)和高的Na特定吸收率 (SA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 羊草 盐分 NaCl 净光合速率(NPn) 特定吸收率(s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体模 被引量:13
15
作者 江汉保 郝晋 +3 位作者 李爱华 孙明义 华伟 毛登寿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199-204,共6页
用水、盐,聚氯乙烯粉和羧甲基纤维钠四种材料配制成一种适用的微波体模(模拟肌肉组织)。该体模的复介电系数在300~2500MHz范围内与实际人体肌肉组织的误差≤5%。这种体模的优点是材料立足国内,价廉,室温下配制,使用方便。本文也给出... 用水、盐,聚氯乙烯粉和羧甲基纤维钠四种材料配制成一种适用的微波体模(模拟肌肉组织)。该体模的复介电系数在300~2500MHz范围内与实际人体肌肉组织的误差≤5%。这种体模的优点是材料立足国内,价廉,室温下配制,使用方便。本文也给出这种体模的温度特性,稳定性和热学特性,供电磁场生物效应和微波热疗等研究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模 微波 介电系数 电磁吸收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入式医疗设备电磁共振无线能量传输系统天线对人体电磁辐射安全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宫飞翔 魏志强 +3 位作者 丛艳平 迟浩坤 孙民贵 殷波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97-501,共5页
电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利用两个具有相同谐振频率、高品质因数的线圈,当其处于谐振状态时,通过电磁振荡、依靠非辐射场来实现能量的高效传输,因具有较好的距离、空间自由度和效率优势,成为人体植入式装置无线能量供给的创新方... 电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利用两个具有相同谐振频率、高品质因数的线圈,当其处于谐振状态时,通过电磁振荡、依靠非辐射场来实现能量的高效传输,因具有较好的距离、空间自由度和效率优势,成为人体植入式装置无线能量供给的创新方法。针对心脏起搏器能量无线传输问题,设计一种新型的植入式天线系统。为验证其人体辐射安全性,针对人体胸腔构建3层介质模型,应用时域有限差分(FDTD)方法,使用HFSS软件对胸腔比吸收率(SAR)进行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在线圈间距10 mm,中间具有0.1 mm空气层、0.2 mm皮肤层和约9.7 mm肌肉层,激励为9.17 MHz、1 W的条件下,利用这个天线系统对人体植入式设备进行无线能量传输,正常工作情况下10 g生物组织的平均SAR值为0.009W/kg,非正常工作情况下10 g生物组织的平均SAR值最大为0.823 W/kg,均低于国际非电离辐射防护委员会(ICNIRP)制定的安全标准,从而验证该植入式天线系统对人体影响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耦合 植入式设备 无线传能 时域有限差分 比吸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耦合谐振无线能量传输系统头部植入线圈对人体头部电磁辐射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赵军 徐桂芝 +2 位作者 张超 李烜 李少充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49-654,共6页
磁耦合谐振无线能量传输(Witricity)是一种新的无线能量传输技术,利用电磁耦合谐振原理实现中距离的电能无线传输,可定向传输能量,并且不受中间障碍物的影响,在体内植入器件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本研究设计制作了一种适用于植入器... 磁耦合谐振无线能量传输(Witricity)是一种新的无线能量传输技术,利用电磁耦合谐振原理实现中距离的电能无线传输,可定向传输能量,并且不受中间障碍物的影响,在体内植入器件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本研究设计制作了一种适用于植入器件的小尺寸无线能量传输系统,通过MIMICS及HFSS软件分别建立人体头部三维数值模型以及体内植入线圈模型,应用时域有限差分(FDTD)方法,通过XFDTD软件计算头部比吸收率(SAR)及电场磁场强度。结果表明,应用Witricity技术对头部植入器件进行能量传输,人体头部10 gSAR平均值为9.262 7×10-6W/kg,电场磁场强度均方根最大值分别为4.64 V/m和0.057 A/m,均低于国际非电离辐射防护委员会(ICNIRP)制定的安全限值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耦合谐振 无线能量传输 体内植入器件 时域有限差分(FDTD) 比吸收率(s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极板电容式射频热疗中比吸收率分布的模拟计算和体模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万柏坤 程晓曼 +2 位作者 罗经国 林世寅 王伟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22-127,共6页
温热疗法治癌时,单位质量生物组织所吸收的加热功率,即比吸收率分布,是检验其热场优劣和能否获得较好疗效的主要判据。本文用有限单元方法对两极板电容式射频热疗中比吸收率二维分布作了在均匀肌肉组织和不同尺寸电极条件下的模拟计... 温热疗法治癌时,单位质量生物组织所吸收的加热功率,即比吸收率分布,是检验其热场优劣和能否获得较好疗效的主要判据。本文用有限单元方法对两极板电容式射频热疗中比吸收率二维分布作了在均匀肌肉组织和不同尺寸电极条件下的模拟计算分析,其结果与均匀等效肌肉体模实验基本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热疗 电容射频热疗 比吸收率 体模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容射频热疗中引入内电极对深部热场分布影响的仿真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程晓曼 万柏坤 +3 位作者 罗经国 林世寅 李丰彤 王伟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35-141,共7页
深部热场控制是电容射频热疗用于深部治癌时尚未能有效解决的难点。本文研究了引入内部电极(接地或接极板)对电容射频(13.56MHz)热疗深部热场的比吸收率(SAR)和温度分布影响。模拟计算表明:引入内电极将显著改变深部... 深部热场控制是电容射频热疗用于深部治癌时尚未能有效解决的难点。本文研究了引入内部电极(接地或接极板)对电容射频(13.56MHz)热疗深部热场的比吸收率(SAR)和温度分布影响。模拟计算表明:引入内电极将显著改变深部热场分布,使80%以上的SAR集中于该电极周围,并使内电极附近成为温度最高的热点;调整内电极位置和加电方式可有效地控制深区SAR和温度分布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容射频 热疗法 内电极 比吸收率 温度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参对筏式养殖海区生物沉积物清除作用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刘石林 杨红生 +2 位作者 周毅 张涛 袁秀堂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1-24,共4页
室内模拟研究了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湿体质量13.94 g±2.92 g),对养殖海区生物沉积物和海带粉不同配比饵料的摄食、吸收及其生长,评价了刺参对筏式养殖海区生物沉积物的清除作用。实验共设5个饵料配比组,即纯海带(A组),25... 室内模拟研究了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湿体质量13.94 g±2.92 g),对养殖海区生物沉积物和海带粉不同配比饵料的摄食、吸收及其生长,评价了刺参对筏式养殖海区生物沉积物的清除作用。实验共设5个饵料配比组,即纯海带(A组),25%沉积物+75%海带(B组),50%沉积物+50%海带(C组),75%沉积物+25%海带(D组)以及纯沉积物(E组)。在海水温度6-16℃条件下,刺参摄食率随沉积物含量的增加明显增大,A组与E组分别出现刺参日摄食率的最小值(0.88%/d)和最大值(9.34%/d);D组刺参日瞬时生长率和对饵料的吸收效率最高,分别为:1.67%/d和48.3%;A组刺参吸收效率虽然较高,但摄食率和瞬时生长率最低;E组刺参的吸收效率出现负值,但刺参生长效果明显。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刺参清除浅海筏式养殖海区生物沉积物生态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参(Aposticho pusjaponicus) 生物沉积物 海带粉 摄食率 吸收效率 瞬时生长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