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测定香菇菌柄、菌盖中的6种硒形态
1
作者 周晓华 郭洁 +7 位作者 张迪 吴绪金 任玲玲 尚丽君 李圆圆 张留灿 段然 王铁良 《化学研究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724-1732,共9页
为探究富硒香菇菌柄、菌盖中硒形态的分布规律,并推动富硒香菇功能性食品的开发,本研究优化建立了一种基于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技术测定富硒香菇菌柄、菌盖中硒形态的方法。试验选取大规模栽培的四个潮次的富硒香菇样... 为探究富硒香菇菌柄、菌盖中硒形态的分布规律,并推动富硒香菇功能性食品的开发,本研究优化建立了一种基于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技术测定富硒香菇菌柄、菌盖中硒形态的方法。试验选取大规模栽培的四个潮次的富硒香菇样品,分别对菌柄和菌盖进行分离、液氮冷冻、研磨及冷冻干燥处理。处理后的样品经Tris-HCl缓冲液70℃恒温振荡提取3 h后用高速离心机离心10 min,上清液经纯化、过膜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技术进行测定,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6种硒形态能在15min内实现基线分离,且各形态的线性相关系数(r)均≥0.9997,检出限均≤0.15μg/L,回收率在84.0~98.5%之间。通过该方法测定发现,不同潮次富硒香菇菌柄和菌盖中的硒形态均为硒代蛋氨酸,其中菌柄中硒代蛋氨酸占总硒比为84.9~89.4%,菌盖中硒代蛋氨酸占总硒比为88.0~93.1%。该方法灵敏度高、准确性好,适用于富硒香菇中硒形态的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富硒香菇 菌柄 菌盖 硒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根伸长的典型叶类蔬菜Se生态风险
2
作者 张忠恩 李湘凌 +3 位作者 赵燕 吴安云 卢新哲 魏迎春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69-375,394,共8页
为探究硒(Se)对叶类蔬菜的毒性效应,文章通过水培实验,以18种典型叶类蔬菜萌发期的相对根伸长(relative root elongation,RRE)作为评测终点,采用Log-logistic、Hormesis模型确定典型叶类蔬菜的EC_(20)、EC_(50),基于Burr-Ⅲ模型分析18... 为探究硒(Se)对叶类蔬菜的毒性效应,文章通过水培实验,以18种典型叶类蔬菜萌发期的相对根伸长(relative root elongation,RRE)作为评测终点,采用Log-logistic、Hormesis模型确定典型叶类蔬菜的EC_(20)、EC_(50),基于Burr-Ⅲ模型分析18种蔬菜Se敏感性差异并计算最大环境有害浓度(hazardous concentration for 5%of species,HC 5)。结果表明:部分蔬菜无Se兴奋效应,部分蔬菜具有Se兴奋效应,兴奋效应质量浓度范围为0.1~5.0 mg/L,Se对蔬菜RRE的兴奋效应和毒害性与蔬菜种类密切相关;品种大白菜中白(DBCZ)、生菜孔雀菜(SCKQ)和空心菜竹叶(KXCZ)表现出较强的Se耐性,而品种茼蒿板叶(THBY)、茼蒿圆叶(THYY)和苋菜圆叶(XCYY)表现出较强的敏感性。不同蔬菜的Se毒性阈值差异明显,EC_(20)和EC_(50)范围分别为0.48~10.59 mg/L和1.88~19.60 mg/L;兴奋效应显著影响蔬菜的剂量-效应关系,Se兴奋效应组的模型参数(最大与最小RRE差值a、毒害性变化速率b、EC_(20)和EC 50)平均值显著大于无兴奋效应组;保护95%蔬菜的20%效应毒性阈值(HC_(5)^(20))和50%效应毒性阈值(HC_(5)^(50))分别为0.29、1.20 mg/L,蔬菜种类对HC 5影响极大,敏感性品种缺失会导致HC_(5)显著提高,耐性品种缺失会一定程度上降低HC_(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种敏感性分布 毒性阈值 叶类蔬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溶剂萃取—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富硒食用油中8种硒形态
3
作者 梁志森 张书迪 +1 位作者 凌逍 陈玉珍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6-64,共9页
[目的]针对富硒食用油中硒形态检测的现有方法局限性,如硒形态相互转化、酶解时间长和可检测硒形态种类较少等问题,提出一种优化策略。[方法]采用快速溶剂萃取法辅助蛋白酶K进行酶解,并建立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串联质谱法(HP... [目的]针对富硒食用油中硒形态检测的现有方法局限性,如硒形态相互转化、酶解时间长和可检测硒形态种类较少等问题,提出一种优化策略。[方法]采用快速溶剂萃取法辅助蛋白酶K进行酶解,并建立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串联质谱法(HPLC-ICP-MS)。[结果]40℃下,当蛋白酶K用量为35 mg、静态萃取时间为5 min时,硒形态提取率最高可达(83.65±2.36)%。8种硒形态目标物在20 min内可被有效分离,在2~100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R^(2)≥0.9993),检出限为0.20~0.60μg/kg,定量限为0.60~1.80μg/kg,加标回收率为82.3%~112.3%,相对标准偏差≤5.60%。[结论]该方法提升了硒形态分析的效率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硒形态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混合模式色谱 动态反应池 有机进样 快速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施硒肥对珠芽魔芋根际真菌群落组成和多样性的影响
4
作者 何平 冯先翠 +5 位作者 李媛媛 曹鹏 吴吉利 江海燕 余磊 杨敏 《湖南农业科学》 2025年第4期31-38,共8页
为了探明硒肥对珠芽魔芋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的影响,为合理施用硒肥来改善土壤微生态环境、优化魔芋的种植效益提供依据,借助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土壤外施硒肥后珠芽魔芋根际土壤中真菌群落组成和多样性的变化。结果表明:... 为了探明硒肥对珠芽魔芋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的影响,为合理施用硒肥来改善土壤微生态环境、优化魔芋的种植效益提供依据,借助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土壤外施硒肥后珠芽魔芋根际土壤中真菌群落组成和多样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土壤外源硒处理有助于提升珠芽魔芋根际真菌群落的丰富度和多样性,与对照组相比,硒处理组的真菌OTU丰度、Shannon、ACE和Chao 1指数分别增加了17.02%、6.86%、9.29%和10.33%;样本层级聚类分析和PCoA主坐标分析发现硒处理组和对照组的样本被聚类为不同的簇,暗示了硒处理组和对照组的样本真菌群落组成明显不同。外施硒肥后,珠芽魔芋根际土壤中被孢霉属、青霉属、木霉属等有益微生物的相对丰度呈增加趋势,而丝核菌属、镰刀菌属等潜在植物病原菌的相对丰度呈降低趋势。由此推测土壤外施硒肥有助于提升珠芽魔芋根际真菌群落多样性和稳定性,促进珠芽魔芋根际微生态环境的有益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芽魔芋 硒肥 根际土壤 真菌群落 多样性 物种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辅助酶提取结合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富硒蔬菜中硒形态 被引量:6
5
作者 李倩 刘兴勇 +5 位作者 陈兴连 罗兰 尹本林 李新宇 杜丽娟 王云美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06-311,共6页
该研究建立了利用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mass spectrometry,HPLC-ICP-MS)同时测定富硒蔬菜中SeO_(4)^(2-)、SeO_(3)^(2-)、SeMet、SeCys 2、MeSeCys... 该研究建立了利用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mass spectrometry,HPLC-ICP-MS)同时测定富硒蔬菜中SeO_(4)^(2-)、SeO_(3)^(2-)、SeMet、SeCys 2、MeSeCys等5种硒形态化合物含量的方法。蔬菜样品0.2 g加入4 mg蛋白酶XIV,加入5.00 mL pH为7.5的水溶液在37℃超声波提取80 min,微孔滤膜过滤,利用Hamilton PRP-X100阴离子交换柱,以25 mmol/L柠檬酸溶液(pH 6.0)为流动相,可在7 min内完成5种硒形态的完全分离。SeO_(4)^(2-)、SeO_(3)^(2-)、SeMet、SeCys 2、MeSeCys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3~0.9995,回收率范围为96.3%~104.2%,相对标准偏差小于7.6%。实验结果表明该法操作简便、快速、精密度及准确度良好,适用于富硒蔬菜中硒的形态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硒形态 富硒蔬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面喷施硒肥对3种葡萄果实硒含量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张金荣 卢士玲 +2 位作者 罗瑞峰 马小宁 王国栋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417-2426,共10页
【目的】研究硒肥浓度和施用时期对葡萄果实硒含量和综合品质的影响,为富硒葡萄的生产和硒肥的合理施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大田试验,以克瑞森无核(小粒)、克瑞森无核(大粒)、阳光玫瑰为材料,分析叶面喷施纳米硒肥对3种葡萄品质... 【目的】研究硒肥浓度和施用时期对葡萄果实硒含量和综合品质的影响,为富硒葡萄的生产和硒肥的合理施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大田试验,以克瑞森无核(小粒)、克瑞森无核(大粒)、阳光玫瑰为材料,分析叶面喷施纳米硒肥对3种葡萄品质和硒含量的影响。【结果】3种葡萄果实总硒含量均随施硒量的增加而升高;在一定施硒浓度下,大幼果期喷施硒肥3种葡萄果实总硒含量达到最大值。其中,阳光玫瑰在不同施硒浓度和施用时期吸收富集硒能力优于克瑞森无核(小粒)和克瑞森无核(大粒),在大幼果期阳光玫瑰硒含量最高为0.176 mg/kg。叶面硒肥通过影响3种葡萄的可溶性固形物、总酸、总糖和原花青素含量从而改善果实品质,但对外观指标及白藜芦醇苷含量影响不显著。【结论】3种葡萄最适喷施时期为大幼果期,最适叶喷浓度为9.15 L/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葡萄 纳米硒肥 葡萄品种 果实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硒缓解油菜高盐胁迫的机理研究
7
作者 张玮烜 韩猛 +4 位作者 王富全 张小涵 邱士芬 布素爽 李强 《新疆农机化》 2024年第5期20-22,共3页
本文以硒源与不同盐浓度的纳米硒为测试对象,探究不同处理对油菜根长、株高、生物量、叶绿素、活性氧和CAT酶的影响。结果证实硒的喷施对高盐胁迫下油菜的生理生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能够显著提升油菜的根长、株高和生物量,纳米硒的喷... 本文以硒源与不同盐浓度的纳米硒为测试对象,探究不同处理对油菜根长、株高、生物量、叶绿素、活性氧和CAT酶的影响。结果证实硒的喷施对高盐胁迫下油菜的生理生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能够显著提升油菜的根长、株高和生物量,纳米硒的喷施对油菜生理生长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含硒组活性氧的含量明显低于无硒组,说明硒具有清除活性氧的作用。含硒组CAT酶含量高于无硒组,说明硒能够提高CAT酶的活性,增强油菜抗逆性。本研究能够为作物抗逆提供理论基础与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硒 盐胁迫 生理指标 活性氧 CAT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富硒食品中5种形态硒的含量 被引量:33
8
作者 秦玉燕 时鹏涛 +5 位作者 王运儒 甘志勇 李鸿 蒋越华 赵媛 吴凤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66-572,共7页
提出了将高效液相色谱-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应用于富硒食品中硒的形态分析。选择木瓜蛋白酶(PP)作为提取剂,在如下优化条件下对样品中5种形态硒进行提取:(1)料液比1g/40mL;(2)50.0g·L^(-1) PP溶液加入量20mL;(3)于60℃水浴... 提出了将高效液相色谱-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应用于富硒食品中硒的形态分析。选择木瓜蛋白酶(PP)作为提取剂,在如下优化条件下对样品中5种形态硒进行提取:(1)料液比1g/40mL;(2)50.0g·L^(-1) PP溶液加入量20mL;(3)于60℃水浴中振荡提取8h。提取液冷却并离心后取其上清液,用Hamilton PRP-X100离子交换色谱柱作为固定相,35mmol·L^(-1)磷酸氢二铵溶液(pH 6.0)作为流动相进行高效液相色谱的分离,5种形态硒[Se(Ⅵ)、Se(Ⅳ)、硒代胱氨酸(SeCys_2)、甲基-硒代半胱氨酸(MeSeCys)和硒代蛋氨酸(SeMet)]在16 min内完全分离。将分离所得分别含有5种形态硒的溶液先后引入仪器进行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结果表明:5种形态硒的质量浓度均在5~100μg·L^(-1)内与其对应的峰面积呈线性关系,5种形态硒的检出限(3S/N)为0.39~1.18μg·L^(-1)。按所提出方法对富硒大米样品进行加标回收和精密度试验,测得回收率为80.2%~118%,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为2.1%~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 木瓜蛋白酶提取 富硒食品 硒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剂与生物有机肥配施方式对强酸性高硒茶园土壤硒有效性的影响 被引量:20
9
作者 杨旎 宗良纲 +3 位作者 严佳 姚欢 马爱军 何任红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69-1075,共7页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3种碱性改良剂(秸秆炭、生石灰粉和钙镁磷肥)与"爸爱我"生物有机肥的不同配施方式对强酸性高硒茶园土壤硒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无外源硒素添加的前提下,通过这种内源调控途径能够有效提高强酸性高硒...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3种碱性改良剂(秸秆炭、生石灰粉和钙镁磷肥)与"爸爱我"生物有机肥的不同配施方式对强酸性高硒茶园土壤硒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无外源硒素添加的前提下,通过这种内源调控途径能够有效提高强酸性高硒茶园土壤硒的生物有效性。秸秆炭、生石灰粉和钙镁磷肥与"爸爱我"生物有机肥的3个错时配施处理对提高土壤硒有效性的效果最佳,分别使土壤有效硒含量提高105.98、114.09和146.71μg/kg,茶叶中硒含量相应提高0.96、1.14和1.24μg/g,增幅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改良剂 生物有机肥 内源调控 土壤有效硒 硒的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路径分析的土壤性质与硒形态的关系 被引量:59
10
作者 王松山 梁东丽 +1 位作者 魏威 王丹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23-830,共8页
选择我国15种不同类型土壤,采用连续浸提法测定了土壤中硒的形态,并以Amos18.0路径分析法研究了土壤理化性质对土壤硒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除江西红壤(水田和旱田)和黑龙江黑土中硒主要是以残渣态存在外,其余土壤中硒主要以有机结合态... 选择我国15种不同类型土壤,采用连续浸提法测定了土壤中硒的形态,并以Amos18.0路径分析法研究了土壤理化性质对土壤硒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除江西红壤(水田和旱田)和黑龙江黑土中硒主要是以残渣态存在外,其余土壤中硒主要以有机结合态为主,可溶态硒仅占土壤硒总量的0.4%~14.6%。土壤可交换态及碳酸盐结合态、有机结合态和残渣态硒含量间呈显著正相关(p<0.01),而可溶态和铁锰氧化物结合态硒含量与其他形态硒含量间无显著相关。路径分析表明,土壤有机质含量对铁锰氧化物结合态硒有负影响作用,而对其他四形态硒均为正影响作用。无定形铁含量对可溶态硒含量无影响作用,但对其他四形态硒的正影响作用大于有机质含量的。除可溶态硒外,土壤有机质和无定形铁含量分别对有机结合态和铁锰氧化物结合态硒的影响最大。pH和黏粒分别通过对土壤有机质和无定形铁的负和正作用而影响硒形态。有机质和无定形铁对硒在土壤中的分配起直接决定作用,而pH和黏粒也是不可忽略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态 土壤理化性质 路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形态硒向水稻籽粒转运途径及品种差异 被引量:18
11
作者 周鑫斌 赖凡 +2 位作者 张城铭 高阿祥 徐卫红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251-1258,共8页
硒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提高水稻籽粒硒含量对改善人体膳食硒营养有重要意义。以富硒水稻品种(Oryza sativa L.)秀水48和非富硒品种S.Andrea为材料,在灌浆期分别供应离体穗亚硒酸盐、硒酸盐、硒代蛋氨酸(SeMet)和硒甲基硒代半胱氨酸(SeMe... 硒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提高水稻籽粒硒含量对改善人体膳食硒营养有重要意义。以富硒水稻品种(Oryza sativa L.)秀水48和非富硒品种S.Andrea为材料,在灌浆期分别供应离体穗亚硒酸盐、硒酸盐、硒代蛋氨酸(SeMet)和硒甲基硒代半胱氨酸(SeMeSeCys),探讨两品种水稻在灌浆期向籽粒转运不同形态硒的品种差异及转运途径。结果表明:水稻体内有机硒主要通过韧皮部转运至籽粒,硒酸钠可能通过木质部和韧皮部共同转运至剑叶,而亚硒酸钠主要通过木质部转运至剑叶。秀水48从茎至籽粒转运硒酸盐和硒代蛋氨酸能力显著强于S.Andrea,并且富硒水稻秀水48从剑叶至籽粒转运有机硒(硒代蛋氨酸)能力显著高于S.Andrea。与非富硒水稻相比较,富硒水稻能通过茎和剑叶向籽粒转运较多的硒,这可能是引起水稻籽粒硒含量差异的直接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品种 硒种类 籽粒 硒累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萃取-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大米中无机硒的含量 被引量:8
12
作者 张颖 黄文耀 +2 位作者 唐琳 孔芳 华俊辉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37-540,共4页
建立了固相萃取-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大米中无机硒含量的方法。大米粉样品0.5 g用水20 mL提取,离心后上清液中加入5 g·L^(-1)氢氧化钠溶液,调至pH 4~7,过滤即得提取液。将提取液上SAX强阴离子交换柱进行固相萃取,收集洗脱液10 mL以... 建立了固相萃取-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大米中无机硒含量的方法。大米粉样品0.5 g用水20 mL提取,离心后上清液中加入5 g·L^(-1)氢氧化钠溶液,调至pH 4~7,过滤即得提取液。将提取液上SAX强阴离子交换柱进行固相萃取,收集洗脱液10 mL以分离无机硒,再采用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大米中无机硒的含量。结果表明:无机硒的质量浓度在10μg·L^(-1)以内与其对应的荧光强度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为2.52μg·kg^(-1)。按标准加入法进行回收试验,回收率为90.3%~98.2%,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为9.9%~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荧光光谱法 无机硒 形态 大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量元素硒对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脂质过氧化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10
13
作者 郑百红 毓明涛 +1 位作者 郑百波 姜桂英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37-440,共4页
目的 :探讨氧自由基 (OFR)在急性病毒性心肌炎 (AVMC)发病中的作用及硒 (Se)制剂对 OFR损伤心肌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 6 0例患儿作为 VMC组 ,6 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测定两组血硒 (Se)、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 PX)、超氧化物歧化... 目的 :探讨氧自由基 (OFR)在急性病毒性心肌炎 (AVMC)发病中的作用及硒 (Se)制剂对 OFR损伤心肌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 6 0例患儿作为 VMC组 ,6 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测定两组血硒 (Se)、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 PX)、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丙二醛 (MDA )水平。将 6 0例 AVMC患儿随机分为补硒组 (30例 )和常规治疗组 (30例 )。补硒组 30例在心肌炎常规治疗 (抗病毒、调节免疫、能量合剂、维生素 C营养心肌 )基础上补硒治疗 ,常规治疗组 30例给予心肌炎常规治疗 ,疗程 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 Se、 GSH - PX、SOD、 MDA ,并结合心肌酶、心电图、临床表现进行疗效判定。结果 :AVMC患儿体内的氧自由基反应和脂质过氧化反应呈病理性变化。 6 0例 AVMC患儿血 Se、 SOD、 GSH- PX降低 (P<0 .0 0 1 ) ,MDA值升高 (P<0 .0 0 1 ) ,补硒组治疗后较治疗前血 Se、SOD、GSH- PX 明显升高 (P<0 .0 1、P<0 .0 1、P<0 .0 0 1 ) ,MDA值明显降低 (P<0 .0 0 1 ) ,临床症状全部消失 ,心肌酶恢复正常 ,心电图恢复正常百分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 (P<0 .0 5 )。结论 :Se通过清除氧自由基 ,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而保护心肌 ,提高 AVMC患儿治愈率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炎 脂质过氧化作用 活性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通径分析的土壤性质与硒形态的关系--以黑龙江省主要类型土壤为例 被引量:11
14
作者 徐强 迟凤琴 +5 位作者 匡恩俊 张久明 宿庆瑞 韩锦泽 王伟 魏丹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92-999,共8页
黑龙江省是缺硒(Se)比较严重的省份之一,位于全国低Se带的始端。本文选择黑龙江省不同类型土壤,采用连续浸提法测定了土壤中Se的形态,并运用通径分析法研究了土壤理化性质对土壤Se形态、全Se的影响。结果表明:总Se含量在不同类型土... 黑龙江省是缺硒(Se)比较严重的省份之一,位于全国低Se带的始端。本文选择黑龙江省不同类型土壤,采用连续浸提法测定了土壤中Se的形态,并运用通径分析法研究了土壤理化性质对土壤Se形态、全Se的影响。结果表明:总Se含量在不同类型土壤中差异较大,整体上处于中等偏低水平;各结合态Se中以有机态和残渣态为主,分别占8.16%-50.5%和26.32%-70.90%,酸溶态占0.80%-33.97%,而水溶态与交换态仅占0.70%-7.18%和0.75%-9.37%。通径分析显示,土壤理化性质通过直接和间接作用共同影响着土壤各赋存形态Se的含量和分解转化方向,但其各自的作用机理和影响强度不同。在土壤各性质中,土壤有效铁、锰和黏粒以及它们间的共同作用决定了土壤Se形态分布,其中,土壤有效铁对于除残渣态Se之外的4种形态Se的生成转化起到了主导作用,而土壤有机碳、pH等其他性质主要通过正或负的间接作用影响Se形态。土壤总Se方面,土壤有效铁、锰及黏粒含量对总Se有较强的富集作用,但土壤有机碳和pH等因素间的相互作用也不可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硒 形态 理化性质 通径分析 黑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温消解-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水中硒形态 被引量:11
15
作者 刘冰冰 韩梅 +2 位作者 贾娜 张辰凌 刘佳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44-649,共6页
取10.00 mL水样,于60~70℃加热蒸发至近干,加入硝酸-高氯酸(1+1)混合酸2.0mL,继续加热至白烟冒尽,加入盐酸2.0 mL,摇匀,加热保持微沸3~5 min,冷却后转移至10mL比色管中,用去离子水定容,使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仪测定总硒的含量。另... 取10.00 mL水样,于60~70℃加热蒸发至近干,加入硝酸-高氯酸(1+1)混合酸2.0mL,继续加热至白烟冒尽,加入盐酸2.0 mL,摇匀,加热保持微沸3~5 min,冷却后转移至10mL比色管中,用去离子水定容,使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仪测定总硒的含量。另取10.00mL水样,加入盐酸2.0mL,于60~70℃加热至溶液体积小于5mL,转移至10mL比色管中,用去离子水定容,使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仪测定无机硒(即四价硒和六价硒的总和)的含量。另取水样5.00mL于10mL比色管中,加入盐酸2.0mL,用去离子水定容,使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仪测定四价硒的含量。用总硒含量减去无机硒含量即为有机硒含量,无机硒含量减去四价硒含量即为六价硒含量。在最佳仪器工作条件下,硒的质量浓度在1.00~20.0μg·L^-1内与其对应的荧光强度呈线性关系,硒的检出限(3s)和测定下限(10s)分别为0.11,0.36μg·L^-1。采用本方法测定某地区水中的总硒、无机硒和四价硒,加标回收率在95.7%~104%之间,相对标准偏差(n=6)在1.9%~3.2%之间。采用本方法测定了不同地区水中的总硒、无机硒和四价硒,利用差减法计算得有机硒和六价硒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温消解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 硒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目标生态地球化学调查土壤样品中砷硒锑有效态分析方法的商榷 被引量:9
16
作者 汤志云 肖灵 +2 位作者 张培新 高孝礼 李方实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73-178,共6页
以0.10mol/LNaH2PO4和0.50mol/LNaHCO3为浸提剂,试验了其对土壤样品中As、Se、Sb的浸提效果;以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HG AFS)测定了浸提液中As、Se、Sb的含量。方法在武汉、宁镇测区应用试验表明:采用0.50mol/L的NaHCO3为As、Se、Sb的... 以0.10mol/LNaH2PO4和0.50mol/LNaHCO3为浸提剂,试验了其对土壤样品中As、Se、Sb的浸提效果;以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HG AFS)测定了浸提液中As、Se、Sb的含量。方法在武汉、宁镇测区应用试验表明:采用0.50mol/L的NaHCO3为As、Se、Sb的有效态浸提剂,以HG AFS法测定其含量的方案可行,检出限分别为:0.006mg/kg、0.001mg/kg、0.002mg/kg。精密度试验,6个标准样品的RSD(n=12)As、Se、Sb均≤10.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地球化学 有效态 浸提剂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海区无机硒的形态及其分布 被引量:8
17
作者 姚庆祯 张经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21-229,共9页
1998年 9月利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测试方法对渤海中央海区共 8个断面 30个站位的无机硒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 ,渤海无机硒总量、Se4+含量的变化范围分别为 0 73—2 5 7nmol/L、0 1 8— 0 72nmol/L ,平均含量分别为 1 31nmol/L... 1998年 9月利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测试方法对渤海中央海区共 8个断面 30个站位的无机硒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 ,渤海无机硒总量、Se4+含量的变化范围分别为 0 73—2 5 7nmol/L、0 1 8— 0 72nmol/L ,平均含量分别为 1 31nmol/L和 0 47nmol/L ;Se4+/Se6+比值的平均值为 0 68。渤海无机硒的含量与大洋水相当 ,无机硒主要以Se6 +为主。黄河对渤海的贡献非常明显 ,为渤海无机硒的主要来源之一。渤海无机硒的平面分布存在明显的梯度 ,沿岸向中央海区递减 ,垂直分布较均匀 ,表、底层差别不大。渤海无机硒的分布明显受两个水团的影响 :一个是来自黄河的冲淡水 ,另一个是从渤海海峡北部进入的黄海水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硒 形态 分布 渤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硒处理的花生芽蛋白中五种硒形态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薛梅 邵志颖 李彭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42-49,共8页
为了探究花生发芽后的富硒规律,采用不同浓度Na_(2)SeO_(3)浸泡花生子粒发芽5 d后,分析外源硒对花生发芽情况的影响,并分别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Mass Spectrometry,ICP-MS)和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 为了探究花生发芽后的富硒规律,采用不同浓度Na_(2)SeO_(3)浸泡花生子粒发芽5 d后,分析外源硒对花生发芽情况的影响,并分别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Mass Spectrometry,ICP-MS)和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Mass Spectrometry,HPLC-ICP-MS)分析花生芽不同部位(子叶、胚轴、胚根)的总硒含量和花生芽蛋白中5种硒形态(硒代胱氨酸SeCys_(2)、硒代半胱氨酸MeSeCys、亚硒酸根Se^(IV)、硒代蛋氨酸SeMet、硒酸根Se^(VI))的组成特征及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Na_(2) SeO_(3)浸泡浓度的升高,花生芽长、芽粗和发芽率均呈降低的趋势;高浓度的外源硒抑制了花生发芽过程中硒元素由子叶向胚轴和胚根的转移;未经硒浸泡的花生发芽后,三个部位均检测到三种硒形态,其中SeCys_(2)占比最高,随着硒浓度升高,各部位硒形态种类增加,无机硒(Se^(IV)和Se^(VI))占比逐渐升高,SeCys_(2)和MeSeCys占比逐渐降低,SeMet占比没有规律性变化,各部位有机硒总量占比降低,无机硒向有机硒转化率收到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发芽 硒含量 硒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西南地区二叠纪乐平世陆生生物大灭绝期煤中砷和硒的演化及古环境意义 被引量:8
19
作者 雒昆利 李会杰 +1 位作者 牛彩香 陈同斌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4期385-394,共10页
为了探讨中国西南地区二叠系乐平统(上二叠统)龙潭组中下部煤系不同煤组分中砷、硒的含量和演化及古环境意义,对近10年来采集于中国西南扬子地台的二叠系乐平统龙潭组主采煤层的原煤、亮煤、煤矸石、黄铁矿结核等样品中砷、硒元素含... 为了探讨中国西南地区二叠系乐平统(上二叠统)龙潭组中下部煤系不同煤组分中砷、硒的含量和演化及古环境意义,对近10年来采集于中国西南扬子地台的二叠系乐平统龙潭组主采煤层的原煤、亮煤、煤矸石、黄铁矿结核等样品中砷、硒元素含量进行了测定和分析,并与中国华北地台一些煤矿的上石炭统-下二叠统太原组、山西组的原煤、镜煤、亮煤、煤矸石、黄铁矿结核等样品中砷、硒含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西南地区乐平统龙潭组煤的砷、硒含量变化较大,但总体高于华北晚石炭世和早二叠世煤的砷、硒含量;西南二叠系乐平统龙潭组大多数的亮煤中砷、硒含量高于原煤全煤样(刻槽样)中的砷、硒含量,也远远高于同煤层煤矸石的含量,龙潭组部分亮煤的砷含量尤其高,为5.5~33.8mg/kg,还发现砷含量为89mg/kg的亮煤。但华北上石炭统-下二叠统的镜煤中的砷、硒含量与之相反,低于原煤全煤样的砷、硒含量,其中砷含量非常低,为0.63~1.29mg/kg。说明西南地区上二叠统煤中的砷和硒与煤的有机质密切相关,可能主要来源于成煤古植物。在西南乐平世早、中期第1幕陆生生物集群灭绝事件期间,陆生动物的食物——植物中有毒有害元素砷、硒含量明显增加,陆生环境或泥炭沼泽中可溶性砷、硒含量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二叠世煤 乐平世 砷和硒的演化 古环境 陆生生物大灭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相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富硒酵母中硒 被引量:8
20
作者 高愈希 蒲云霞 +1 位作者 彭晓敏 吴刚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01-704,708,共5页
富硒酵母样品用pH 7.5的Tris-盐酸缓冲溶液经超声破碎提取30min,于提取液中加链霉蛋白酶E在37℃搅拌18h,高速离心分离。取上清液经Millipore Corp超滤膜过滤,滤液中无机硒(Ⅵ及Ⅳ)和有机硒,即硒代半胱氨酸、硒代尿素和硒代蛋氨酸通过Wat... 富硒酵母样品用pH 7.5的Tris-盐酸缓冲溶液经超声破碎提取30min,于提取液中加链霉蛋白酶E在37℃搅拌18h,高速离心分离。取上清液经Millipore Corp超滤膜过滤,滤液中无机硒(Ⅵ及Ⅳ)和有机硒,即硒代半胱氨酸、硒代尿素和硒代蛋氨酸通过Waters Symmetry ShieldRP18色谱柱分离。用不同比例混合的甲醇-七氟丁酸溶液作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在线测定洗脱液中各种形态硒的含量。5种形态硒的质量浓度均在100μg·L-1以内呈线性。应用此法分析了富硒酵母样品,结果表明:无机硒占总硒量的1.63%,65%的硒以易被人体吸收的硒代蛋氨酸形式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硒酵母 形态分析 反相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法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