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cloud model target damage effectiveness assessment algorithm based on spatio-temporal sequence finite multilayer fragments dispersion
1
作者 Hanshan Li Xiaoqian Zhang Junchai Gao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10期48-64,共17页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target damage assessment when fragments attack target under uncertain projectile and target intersection in an air defense intercept,this paper proposes a method for calculating target damage p...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target damage assessment when fragments attack target under uncertain projectile and target intersection in an air defense intercept,this paper proposes a method for calculating target damage probability leveraging spatio-temporal finite multilayer fragments distribution and the target damage assessment algorithm based on cloud model theory.Drawing on the spatial dispersion characteristics of fragments of projectile proximity explosion,we divide into a finite number of fragments distribution planes based on the time series in space,set up a fragment layer dispersion model grounded in the time series and intersection criterion for determining the effective penetration of each layer of fragments into the target.Building on the precondition that the multilayer fragments of the time series effectively assail the target,we also establish the damage criterion of the perforation and penetration damage and deduce the damage probability calculation model.Taking the damage probability of the fragment layer in the spatio-temporal sequence to the target as the input state variable,we introduce cloud model theory to research the target damage assessment method.Combining the equivalent simulation experiment,the scientific and rational nature of the proposed method were validated through quantitative calculations and comparative analy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rget damage Cloud model Fragments dispersion Effectiveness assessment spatio-temporal sequen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ulti-scale regionalization based mining of spatio-temporal teleconnection patterns between anomalous sea and land climate events
2
作者 XU Feng SHI Yan +3 位作者 DENG Min GONG Jian-ya LIU Qi-liang JIN Rui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10期2438-2448,共11页
Climate sequences can be applied to defining sensitive climate zones, and then the mining of spatio-temporal teleconnection patterns is useful for learning from the past and preparing for the future. However, scale-de... Climate sequences can be applied to defining sensitive climate zones, and then the mining of spatio-temporal teleconnection patterns is useful for learning from the past and preparing for the future. However, scale-dependency in this kind of pattern is still not well handled by existing work. Therefore, in this study, the multi-scale regionalization is embedded into the spatio-temporal teleconnection pattern mining between anomalous sea and land climatic events. A modified scale-space clustering algorithm is first developed to group climate sequences into multi-scale climate zones. Then, scale variance analysis method is employed to identify climate zones at characteristic scales, indicating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geographical phenomena. Finally, by using the climate zones identified at characteristic scales, a time association rule mining algorithm based on sliding time windows is employed to discover spatio-temporal teleconnection patterns. Experiments on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ea level pressure, land precipitation and land temperature datasets show that many patterns obtained by the multi-scale approach are coincident with prior knowledge, indicating that this method is effective and reasonable. In addition, some unknown teleconnection patterns discovered from the multi-scale approach can be further used to guide the prediction of land clima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IMATE sequences ANOMALOUS climatic EVENTS spatio-temporal teleconnection patterns MULTI-SCALE REGIONALIZ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栅格细化的露天矿区路网模型快速构建方法
3
作者 顾清华 胡俸源 +3 位作者 王倩 柴小博 王丹 井欣欣 《煤炭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645-654,共10页
露天矿区路网构建是实现露天矿卡车智能调度和无人驾驶的重要前提,但由于露天矿区道路较为复杂,矿车GPS轨迹数据采集量大,冗余数据和异常点繁多,构建路网模型仍存在较多难点。为解决此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栅格细化的露天矿区路网模型快速... 露天矿区路网构建是实现露天矿卡车智能调度和无人驾驶的重要前提,但由于露天矿区道路较为复杂,矿车GPS轨迹数据采集量大,冗余数据和异常点繁多,构建路网模型仍存在较多难点。为解决此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栅格细化的露天矿区路网模型快速构建方法。首先提出基于改进膨胀算法的栅格去噪方法,对轨迹点二值化生成的路网栅格进行清洗,使用改进膨胀算法对低连通度的栅格空缺进行填充,减少栅格离散和断裂的影响;然后构建基于改进Zhang-Suen细化算法的路网骨架提取模型,对栅格区域进行图像形态学特征识别,利用改进Zhang-Suen细化算法提取栅格骨架图,使得提取的栅格骨架宽度恒定为一个栅格,减少原始细化算法处理后的毛刺和冗余;之后利用轨迹的时序特性,设计基于轨迹时序的路网骨架连接算法,提取路网的实际通行道路,解决因栅格化方法导致的路网异常连通的问题,并获得更好的道路连通效果;最后,根据实际应用需求和路网道路结构构建实际的路网模型,提出点-路-点的路网模型结构,在保证路网逻辑结构不变的情况下大幅减少路网的复杂程度和计算规模,并使用folium对路网进行可视化处理。实验表明:该方法构建的路网准确性、完整性分别为95.45%、96.43%;程序运行时间为2.697 s,满足露天矿路网模型生成快、精度高的使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矿 轨迹数据 二值化 Zhang-Suen细化算法 轨迹顺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地区白垩系湖相沉积及滨岸线迁移规律
4
作者 汪勇 张学才 +6 位作者 曹海防 侯帅军 张美 陈林 谢利华 关旭同 张亚楠 《地质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58-473,共16页
准西车排子地区下白垩统清水河组—呼图壁组是准噶尔盆地的主要油气勘探目的层,但对其层序和沉积演化仍存在认识分歧,且对滨岸线的迁移缺乏整体系统的研究。建立滨岸线迁移与沉积体系的成因关联,可预测古环境和岩性分布。明确准西地区... 准西车排子地区下白垩统清水河组—呼图壁组是准噶尔盆地的主要油气勘探目的层,但对其层序和沉积演化仍存在认识分歧,且对滨岸线的迁移缺乏整体系统的研究。建立滨岸线迁移与沉积体系的成因关联,可预测古环境和岩性分布。明确准西地区清水河组—呼图壁组四级层序地层格架下滨岸线迁移及其控制的沉积分布演化,对准西地区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综合利用录井、岩心、测井、地震资料及野外露头等资料,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将清水河组及呼图壁组分为两个三级层序,各分为3个四级层序。清水河组一段位于三级层序的低位域,滨岸线最低,物源供应充足,车排子地区扇三角洲分布范围较广,陡坡带沟道分布扇三角洲平原辫状河道或水下分流河道,向湖缓坡带分布扇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及前缘砂坝;准西南缘平缓的开阔滨湖带广泛分布较厚的滨湖砾石滩坝;车排子古隆起南延的水下隆起处分布滨湖滩坝。清水河组二段和三段分别位于三级水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滨岸线向岸迁移,车排子地区扇三角洲向湖岸后退,晚期,滨岸线向湖迁移,扇三角洲进积。呼图壁组一段和二段位于三级低位—水侵体系域,相对湖平面上升,滨岸线继续向岸迁移,物源供应相对不足,继承了清水河组沉积时期的古地貌和沉积相类型。呼三段位于三级层序的高位体系域,沉积早期滨岸线向岸迁移,沉积晚期向湖迁移,物源供应严重不足,仅在车排子隆起东缓坡带平行岸线分布窄条带状的细粒且薄的滨湖滩坝。滨岸线迁移、沉积物供应及古地貌共同控制了车排子地区白垩系层序结构、沉积相类型和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岸线迁移 砂质滩坝 砾石滩坝 扇三角洲 层序地层 清水河组—呼图壁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然语言增强的签到轨迹与用户匹配方法
5
作者 王天一 林友芳 +3 位作者 贡乐天 陈炜 郭晟楠 万怀宇 《计算机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9-106,共8页
随着定位技术和传感器的高速发展,用户移动轨迹数据日渐丰富,但大多分散在不同平台上。为了全面利用这些数据并准确反映用户的真实行为,对轨迹用户匹配的研究变得至关重要。该任务旨在从海量签到轨迹数据中精准关联用户身份。近年来,研... 随着定位技术和传感器的高速发展,用户移动轨迹数据日渐丰富,但大多分散在不同平台上。为了全面利用这些数据并准确反映用户的真实行为,对轨迹用户匹配的研究变得至关重要。该任务旨在从海量签到轨迹数据中精准关联用户身份。近年来,研究者们尝试运用循环神经网络、注意力机制等方法深入挖掘轨迹数据。然而,当前方法在处理用户签到轨迹时面临两大挑战:一是签到数据中有限的时空特征不足以从主观和客观两个角度全面地建模签到点信息,二是用户的签到轨迹往往围绕着一个特定的主题。针对这两点挑战,提出了一种基于自然语言增强的轨迹用户匹配模型(Natural Language Augmented Trajectory User Link,NLATUL)。首先,设计了一套自然语言模板与软提示令牌来描述签到轨迹,并使用语言模型来理解签到点中的主观意图,融合用户的时空状态,提供了一种充分从主观与客观两个方面建模签到点的方法;在此基础上,通过提示学习的方法推理签到轨迹的主题,并对建模的签到点表示的轨迹进行双向编码,通过签到轨迹主题与签到轨迹编码的结合实现对用户签到轨迹的准确理解。在两个真实世界签到数据集上验证的实验结果表明,NLATUL能够更准确地匹配签到轨迹与其对应的用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迹用户匹配 签到序列学习 时空数据挖掘 语言模型 提示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理信息嵌入的非固定长度电力系统暂态稳定快速评估
6
作者 李湘 陈思远 +3 位作者 张俊 柯德平 高杰迈 杨欢欢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62-970,I0002,共10页
在双碳目标下,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是实现电力工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方向和关键途径,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快速准确的暂态功角稳定评估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基于物理信息嵌入序列到序列(PI-seq2seq)神经网络与级联卷积神经网... 在双碳目标下,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是实现电力工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方向和关键途径,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快速准确的暂态功角稳定评估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基于物理信息嵌入序列到序列(PI-seq2seq)神经网络与级联卷积神经网络模型提出一种含构网型新能源的新型电力系统暂态功角稳定评估方法.首先,采用PI-seq2seq网络结构预测未来功角轨迹,通过构造含物理损失项的损失函数引导模型训练过程,避免时域仿真耗时过长影响快速暂态评估.其次,级联卷积神经网络以预测的功角轨迹作为输入评估暂态稳定情况及其置信度,并配置评估置信度阈值判断机制以实现非固定评估长度的暂态稳定判断,克服了固定功角曲线长度对评估结果的影响.最后,在Kundur系统中进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功角曲线预测与稳定评估方法均获得令人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网型新能源 物理信息嵌入序列到序列神经网络 功角轨迹预测 级联卷积神经网络 暂态功角稳定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活方式轨迹对老年人抑郁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殿玺 《中国体育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5-46,共12页
基于2018年中国老年人健康长寿影响因素调查数据,运用序列分析方法考察生活方式轨迹对老年人抑郁的纵向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与过去相比,各出生队列在2018年不吸烟、不喝酒比例有所上升,经常锻炼身体比例增加;但从队列比较角度来... 基于2018年中国老年人健康长寿影响因素调查数据,运用序列分析方法考察生活方式轨迹对老年人抑郁的纵向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与过去相比,各出生队列在2018年不吸烟、不喝酒比例有所上升,经常锻炼身体比例增加;但从队列比较角度来看,晚出生队列比早出生队列不吸烟、不喝酒比例更低,经常锻炼身体比例更高,提示生活方式的转变是个体老龄化和社会变化双重作用的结果。模型分析发现,生活方式状态轨迹对老年人抑郁具有显著影响。相对于“不健康生活方式型”,“不经常锻炼型”老年人的抑郁程度更高,而“健康生活方式型”老年人的抑郁程度更低。受教育年限在生活方式轨迹和老年人抑郁的关系中发挥显著调节作用。随着受教育年限的增加,“不经常锻炼型”和“健康生活方式型”老年人的抑郁得分降低,从而缓解老年人的抑郁症状,但这种改善作用对“健康生活方式型”老年人更为明显。必须树立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生活方式管理理念,实施全面的健康生活方式促进方法,避免多种并行的生活方式风险行为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方式轨迹 老年人 抑郁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Seq2Seq的船舶轨迹预测模型
8
作者 唐家乐 段兴锋 姚鹏 《上海海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22,共5页
针对传统循环神经网络(recurrent neural network,RNN)模型收敛速度慢、精度低,导致海上船舶预测轨迹与真实轨迹之间差别较大的问题,构建由RNN组成的Seq2Seq(sequence to sequence)模型。引入注意力机制和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 针对传统循环神经网络(recurrent neural network,RNN)模型收敛速度慢、精度低,导致海上船舶预测轨迹与真实轨迹之间差别较大的问题,构建由RNN组成的Seq2Seq(sequence to sequence)模型。引入注意力机制和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对模型进行改进,加强对数据特征的提取能力,加快模型收敛速度并提高轨迹预测精度。实验结果显示:与传统RNN模型相比,Seq2Seq模型的均方误差、均方根误差和平均绝对误差分别降低81.41%、12.67%和62.43%;与Seq2Seq模型相比,改进Seq2Seq模型的均方误差、均方根误差和平均绝对误差分别降低42.87%、69.27%和45.7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轨迹预测 Seq2Seq(sequence to sequence) 注意力机制 卷积神经网络(CNN) 循环神经网络(RN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误差反馈修正的航班预计到达时刻预测
9
作者 文轶 夏朝禹 +3 位作者 郭春波 侯昌波 武俊青 朱秀莹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605-2614,共10页
精确估计航班预计到达时刻(estimated time of arrival,ETA)对机场群或终端区协同调度辅助决策制定有重要意义,传统方法对于进场计量节点精细化感知能力不足,特别在高动态环境影响下对大体量复杂航班交通态势难以实现中-长期精准定量估... 精确估计航班预计到达时刻(estimated time of arrival,ETA)对机场群或终端区协同调度辅助决策制定有重要意义,传统方法对于进场计量节点精细化感知能力不足,特别在高动态环境影响下对大体量复杂航班交通态势难以实现中-长期精准定量估计。提出了基于误差反馈修正的航班预计到达时刻预测方法,首先,基于航空器性能参数,结合对未飞航路的规划和气象因素,构建航空器运动学模型;其次,通过四维航迹推演对预计到达时刻进行初步预测;然后,构造实际落地时刻(actual time of arrival,ATA)与预测结果的误差序列,采用误差反馈模型对序列进行预测并修正初步预测结果。最后,以重庆江北国际机场进港航班为例进行仿真验证,将提前30 min预测结果在±5 min以内的比率作为评价指标,结果表明相比传统方法,本文方法可在恶劣天气下将预计到达时刻预测的准确率提高2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中交通管理 预计到达时刻 四维航迹 机场群 误差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磁序列辅助修正的PSO-PF室内行人定位方法
10
作者 何正伟 孙炳源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7-23,共7页
室内行人定位是位置服务的重要基础,地磁信号具有被随时感知的特点,基于地磁信号的定位方法一直是室内行人定位研究的一个热点。针对当前基于粒子滤波融合定位存在累计误差大、定位精度较低的问题,本文提出变长地磁序列辅助PSO-PF的室... 室内行人定位是位置服务的重要基础,地磁信号具有被随时感知的特点,基于地磁信号的定位方法一直是室内行人定位研究的一个热点。针对当前基于粒子滤波融合定位存在累计误差大、定位精度较低的问题,本文提出变长地磁序列辅助PSO-PF的室内行人定位方法。首先,在传统粒子滤波算法的基础上,融合粒子群算法进行最佳位置寻优提升实时定位的准确性;然后,建立了DTW-A^(*)算法获取变长地磁序列对一段时间累计误差进行修正,以解决基于粒子滤波定位方法的累计误差问题;最后,通过试验将本文方法与现有主流定位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在室内行人定位方面平均误差为0.90 m,比PDR、MaLoc和Magicol方法分别降低了73.1%、68.0%和63.8%。其中,本文方法1.43 m定位精度达90%,比PDR、MaLoc和Magicol方法分别提升了75.1%、68.4%和67.7%。此外,在不同型号手机上进行的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不仅适用且表现稳定,有望为不同设备的室内定位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磁室内行人定位 PSO-PF 地磁序列 行人航迹推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频繁序列挖掘的出租车轨迹特性分析
11
作者 龙雪琴 王晗 王瑞璇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4-33,共10页
为进一步厘清不同出租车路径选择行为的差异性,采用频繁序列挖掘方法提取了同一个OD对间的频繁路径,构建路径选择集,分别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分析路径集的相似特性。以西安市出租车的轨迹数据为研究对象,通过栅格划分与路网匹配,获得... 为进一步厘清不同出租车路径选择行为的差异性,采用频繁序列挖掘方法提取了同一个OD对间的频繁路径,构建路径选择集,分别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分析路径集的相似特性。以西安市出租车的轨迹数据为研究对象,通过栅格划分与路网匹配,获得了不同OD对之间的路径集合。重新定义了频繁路径,采用PrefixSpan演变算法,在得到频繁子序列的基础上引入动态阈值和频繁度指标挖掘频繁路径,提取了最短路径和其他路径,完成了3类有效路径集的构建,并分析了路径集的一般属性。其后,将路径上二维时间序列(轨迹)间的相似度表示为动态相似度,将一维有向序列(路段)间的相似度表示为静态相似度,基于改进的最长公共子序列和动态时间规整算法对3类路径进行了相似性分析。结果表明:频繁路径与最短路径的相似度较高,意味着大多数出租车仍然选择具有最低出行时间的路段,但不一定会选择最短路径;时间和距离仍是出行者选择路径时主要考虑的因素,但出行者并不完全追求时间最短或距离最短;试验得到的动态相似度计算结果显著高于静态相似度计算结果,说明路径上的二维时序相似度高于一维形状相似度;两种方法下频繁路径和最短路径的相似度均最高,最短路径和其他路径的相似度均最低,比较结果的一致性说明可以用动态轨迹的相似度来大致度量静态路径的相似度。文中的频繁路径挖掘算法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可为城市交通管理者进行路径推荐、道路规划等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工程 轨迹数据 频繁序列挖掘 路径选择集 相似特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eq2Seq-Att的船舶轨迹预测算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苗靖 李晓婷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1-76,共6页
随着海上船舶日益增多,海情急剧复杂化,及时准确地预测船舶的下一步动向成为海事监管的迫切需求。针对现有船舶轨迹预测算法提取轨迹特征能力较差、预测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了添加Attention注意力机制的序列到序列船舶轨迹预测算法(sequ... 随着海上船舶日益增多,海情急剧复杂化,及时准确地预测船舶的下一步动向成为海事监管的迫切需求。针对现有船舶轨迹预测算法提取轨迹特征能力较差、预测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了添加Attention注意力机制的序列到序列船舶轨迹预测算法(sequence-to-sequence with attention,Seq2Seq-Att)。通过改进Seq2Seq的编码器结构和添加Attention机制,提高模型对轨迹特征的记忆能力,从而提升算法的预测精度。以东海海域的AIS数据为样本训练模型,预测船舶未来一段时间的经度、纬度、航速和航向。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算法,该算法的预测精度更高,且均方根误差明显降低,可以为海事监管和智能航行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迹预测 注意力机制 序列到序列 AIS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组地图匹配的异常轨迹检测
13
作者 龚艺璇 赵旭俊 曹栩阳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336-2342,共7页
为提高轨迹数据的质量,提出一种轨迹点的多尺度综合映射算法。采用分组匹配的思想,依据每组特性剪枝无效的轨迹点,加快映射轨迹点的连接速度,快速得到路网轨迹。在此基础上,为有效进行异常轨迹的检测,提出一种基于分组地图匹配的异常轨... 为提高轨迹数据的质量,提出一种轨迹点的多尺度综合映射算法。采用分组匹配的思想,依据每组特性剪枝无效的轨迹点,加快映射轨迹点的连接速度,快速得到路网轨迹。在此基础上,为有效进行异常轨迹的检测,提出一种基于分组地图匹配的异常轨迹检测算法,研究字符串相似性搜索,构建相似轨迹序列寻找代表轨迹,基于交叉点行驶状况对轨迹点进行约减,减少轨迹间的计算量,计算轨迹的异常阈值,判定异常轨迹。在真实的出租车数据集上进行实验,验证了提出方法的执行效率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迹 异常检测 地图匹配 相似性度量 轨迹分组 参考轨迹 相似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拓展自注意力时空图卷积神经网络的用户轨迹识别模型
14
作者 雷天亮 吉立新 +2 位作者 王庚润 刘树新 巫岚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741-3750,共10页
用户轨迹识别作为一项重要的时空数据挖掘任务,广泛应用于基于位置的个性化服务推荐、行程规划、犯罪行为检测和目标跟踪等领域,但依然面临预测精度不高的问题,主要原因是轨迹数据低采样且稀疏、轨迹类别数量巨大等.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 用户轨迹识别作为一项重要的时空数据挖掘任务,广泛应用于基于位置的个性化服务推荐、行程规划、犯罪行为检测和目标跟踪等领域,但依然面临预测精度不高的问题,主要原因是轨迹数据低采样且稀疏、轨迹类别数量巨大等.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基于可拓展自注意力时空图卷积神经网络的用户轨迹识别模型(Expandable Self-Attention Spatio-Temporal Graph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ESAST-GCNN),该模型采用时空图卷积神经网络方式,深度挖掘时序特征与空间特征关系,并进行预测与拓展,结合自注意力机制获取用户轨迹特征向量内部相关性,最终根据该特征向量进行用户轨迹身份识别.在两个真实数据集上进行测试后发现,ESAST-GCNN相较于TULER-GRU(TUL via Embedding and RNN)在Geolife与Gowalla中准确率分别提高了13.95%、10.63%,实验结果表明ESAST-GCNN优于其他模型,识别效果更好,适用范围更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户轨迹识别 时空图卷积神经网络 自注意力机制 深度学习 时空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子洲及邻区山西组二段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和煤沉积模式 被引量:13
15
作者 杨勇 雷卞军 +3 位作者 冯永玖 孟堃 陈波 叶武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8-67,共10页
鄂尔多斯盆地山西组既有煤层又含天然气,是重要的能源勘探目标。山西组二段主要属于湖盆三角洲沉积体系,山23亚段的三角洲分流河道砂体是子洲气田的主力储层。子洲及邻区山西组划分为2个长期、4个中期和8个短期基准面旋回,现已识别出5... 鄂尔多斯盆地山西组既有煤层又含天然气,是重要的能源勘探目标。山西组二段主要属于湖盆三角洲沉积体系,山23亚段的三角洲分流河道砂体是子洲气田的主力储层。子洲及邻区山西组划分为2个长期、4个中期和8个短期基准面旋回,现已识别出5种短期基准面旋回结构。中-短期基准面旋回的划分,不仅采用了识别地层中层序界面、湖泛面和沉积旋回的方法,而且详细考虑了三角洲体系中煤层在高分辨率层序中的位置。文中运用了滨线轨迹分析法,将其与煤沉积模式研究紧密结合,精确地再现了研究区山23亚段煤沉积环境的演变过程。山23亚段是以间断性湖进-湖退为特征的三角洲环境沉积产物。山23期发生了4次短期的湖进-湖退过程,在下三角洲平原沉积了4个煤层。其中,最后一次湖进-湖退的规模最大,下三角洲平原大面积沼泽泥炭化,形成了几乎覆盖全区的较厚的5#煤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线轨迹 三角洲 煤沉积模式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 山西组 子洲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序列的弹道辨识 被引量:14
16
作者 申强 李世义 李东光 《探测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1-44,共4页
利用弹道特征参数求出等效初速和射角是一维弹道修正引信弹道辨识的一种有效方案。文中在分析已有一维弹道修正引信弹道辨识方法的基础上,给出一种利用弹丸上升段速度—时间序列求取等效初速和射角的方法。该方法在理论上证明是可行的,... 利用弹道特征参数求出等效初速和射角是一维弹道修正引信弹道辨识的一种有效方案。文中在分析已有一维弹道修正引信弹道辨识方法的基础上,给出一种利用弹丸上升段速度—时间序列求取等效初速和射角的方法。该方法在理论上证明是可行的,实际弹道辨识精度还需用实测数据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道辨识 等效初速和射角 速度一时间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暂态稳定多故障协调预防控制策略在线计算方法 被引量:13
17
作者 于之虹 施浩波 +5 位作者 安宁 江兴凌 丁平 严剑峰 田芳 李亚楼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554-1561,共8页
提出一种电力系统暂态稳定多故障约束预防控制策略计算方法。通过预想故障位置拓扑分析,对失稳故障进行解耦;依据故障严重程度制定合适的多故障调整时序,将多个故障约束的预防控制问题分解成若干个单一故障的稳定控制决策问题,最终得到... 提出一种电力系统暂态稳定多故障约束预防控制策略计算方法。通过预想故障位置拓扑分析,对失稳故障进行解耦;依据故障严重程度制定合适的多故障调整时序,将多个故障约束的预防控制问题分解成若干个单一故障的稳定控制决策问题,最终得到满足所有暂态稳定约束的预防控制调整策略。调整过程兼顾预防控制的经济性。结合并行计算技术,使算法具备在线应用可行性。仿真算例证明了所提控制策略计算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暂态稳定 轨迹灵敏度 拓扑分析 控制时序 稳定控制 并行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飞行初段弹道交叉的多导弹协同发射时序规划方法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家铭 刘忠 +2 位作者 石建迈 陈超 张明星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16-321,共6页
在多导弹协同作战条件下,协调不同导弹发射平台之间的导弹发射顺序,避免导弹飞行初段弹道的相互干扰,快速计算所有导弹的发射时间变得十分迫切和异常困难。为解决多导弹协同发射时序规划问题,以最小化完成导弹发射任务的最终时间为优化... 在多导弹协同作战条件下,协调不同导弹发射平台之间的导弹发射顺序,避免导弹飞行初段弹道的相互干扰,快速计算所有导弹的发射时间变得十分迫切和异常困难。为解决多导弹协同发射时序规划问题,以最小化完成导弹发射任务的最终时间为优化目标,建立了多导弹发射时序协同规划的混合整数规划模型。设计了快速启发式算法,给出了发射时间求解算法及基于空间压缩思想的可行解进化策略,可辅助指挥员快速生成导弹发射时序方案。以30枚导弹协同发射为案例,对模型和算法进行了仿真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和方法能有效解决多导弹协同发射时序规划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巡航导弹 发射时序 任务规划 弹道交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聚类隐马尔可夫模型的时空轨迹预测算法 被引量:19
19
作者 孙红 陈锁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72-476,共5页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大数据的不断产生,人们对时空轨迹的数据分析也越来越多.本文针对海量的用户轨迹数据进行研究,提出一种基于分区域的隐马尔可夫模型用以解决时空轨迹序列的预测问题.该模型首先通过聚类将一片区域内...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大数据的不断产生,人们对时空轨迹的数据分析也越来越多.本文针对海量的用户轨迹数据进行研究,提出一种基于分区域的隐马尔可夫模型用以解决时空轨迹序列的预测问题.该模型首先通过聚类将一片区域内的时空序列分成多个小区域,每个小区域内再通过聚类确定多个隐状态和发射序列,然后针对每个小区域进行隐马尔可夫模型的训练得出最终模型.预测时通过已知的时空序列,找到对应的区域模型,通过维特比算法计算出最佳隐状态序列,再结合转移矩阵做出下一个轨迹点的预测.实验表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学习速度,且预测精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空轨迹序列 隐马尔可夫模型 聚类 子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速度增长的微博热点话题发现 被引量:17
20
作者 薛素芝 鲁燃 任圆圆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598-2601,共4页
在微博热点话题发现中,由于微博文本短、词量少、用词不规范等特征,使得传统的热点话题检测方法力不从心。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基于速度增长的微博热点话题发现方法。首先把经过预处理的微博按等数量窗口划分,统计每个窗口内各词语的词... 在微博热点话题发现中,由于微博文本短、词量少、用词不规范等特征,使得传统的热点话题检测方法力不从心。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基于速度增长的微博热点话题发现方法。首先把经过预处理的微博按等数量窗口划分,统计每个窗口内各词语的词频,并表示成时间二元组序列;然后通过计算每相邻两个窗口的个词语的增长斜率来发现增长速度快的词语;再通过计算与该词语有关的用户的增长速度和微博条数的增长速度来确定该词语是否是热点主题词;最后通过热点主题词聚类产生热点话题。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检测效率,降低了漏检率和误检率,可以有效地及时发现微博热点话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长斜率 增长速度 时间二元组序列 热点发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