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新型环剪仪的研制及其应用
1
作者 陈琼 崔德山 +1 位作者 张扬景皓 朱俊峰 《地质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5-215,共11页
研发一种测量并控制孔隙水压力的环剪仪能够获得试样受到的总应力、孔隙水压力和有效应力,从而有效地揭示试样应力-应变-孔隙水压力演化特征。采用自主研发的、可以控制排水条件的全自动环剪仪,实现了环剪过程中控制孔隙水压力,测量孔... 研发一种测量并控制孔隙水压力的环剪仪能够获得试样受到的总应力、孔隙水压力和有效应力,从而有效地揭示试样应力-应变-孔隙水压力演化特征。采用自主研发的、可以控制排水条件的全自动环剪仪,实现了环剪过程中控制孔隙水压力,测量孔隙水压力、试样排水体积、扭矩和轴向位移等参数。以黄土坡滑坡滑带土为例,分别开展了固结排水环剪试验、固结不排水环剪试验、变孔隙水压力环剪试验和环剪试样渗透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侧边密封+顶底部设置三通阀门的方式,可以保证环剪室承受0~1000 kPa的孔隙水压力;当下环剪盒底部进水阀打开并连接体积压力控制器时,可以控制孔隙水压力,测量某一孔隙水压力下试样排水或吸水体积,体积量程为0~200 cm^(3);当上环剪盒顶部出水阀打开并连接孔隙水压力传感器时,可以测量不排水条件下试样内部的孔隙水压力,其量程为0~1000 kPa。试验过程中,剪胀剪缩由轴向位移传感器来测量,其量程为0~10 mm;环剪力由高精度扭矩传感器测量,其量程为0~300 N·m。除了上述功能之外,结合新型环剪仪还可开展孔隙水压力动态变化对环剪强度的影响试验、固结或环剪过程中试样常水头渗透试验等。这种新型环剪仪可以精确地开展试样在大变形、不同孔隙水压力条件下的环剪试验,可以为揭示滑坡长距离滑动过程中孔隙水压力的演化机理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剪仪 环剪试验 变孔隙水压力 常水头渗透试验 滑带土 滑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初始含水率非均匀分布及孔隙水重分布的边坡可靠度分析
2
作者 元志镕 蒋水华 +3 位作者 常志璐 向晖 刘玉伟 黄劲松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01-1012,共12页
建立合理的降雨入渗分析模型是分析降雨诱发边坡失稳机制及防控滑坡灾害的重要前提。目前Richards方程数值解和Green-Ampt模型常用于边坡降雨入渗分析,然而Richards方程数值解易出现计算不收敛问题,Green-Ampt模型计算精度较低,不能考... 建立合理的降雨入渗分析模型是分析降雨诱发边坡失稳机制及防控滑坡灾害的重要前提。目前Richards方程数值解和Green-Ampt模型常用于边坡降雨入渗分析,然而Richards方程数值解易出现计算不收敛问题,Green-Ampt模型计算精度较低,不能考虑初始含水率非均匀分布和孔隙水重分布过程。在传统Green-Ampt模型基础上,将边坡地层沿深度方向离散为多个空间微元,将降雨事件离散为多个小时段,进而提出边坡降雨入渗分析的时空逼近法,阐明降雨入渗下非均质无限长边坡渗流、稳定及可靠度演化规律。结果表明:与Richards方程数值解相比,提出的时空逼近法是一种计算稳定且精度较高的降雨入渗分析方法,不存在计算不收敛问题。此外,如果不考虑孔隙水重分布过程会低估边坡失效概率和错误估计最危险滑面位置。研究结果可为复杂边坡降雨入渗分析及降雨型浅层滑坡灾害防控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可靠度分析 空间变异性 降雨入渗分析 初始含水率 孔隙水重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喀斯特马尾松林下路径区域的土壤特性差异与水分空间变异性 被引量:1
3
作者 李雨涵 陈浩 +2 位作者 冯娜 李瑶 刘冬冬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00-311,共12页
[目的]为探讨喀斯特地区林下社会活动中人为踩踏影响下路径土壤的空间变异性。[方法]以喀斯特森林小径区域为研究对象,在月尺度范围内定点定期采样,运用地统计学对在干旱和降水条件下0—20 cm土层土壤特性时空变异特征及其分布格局进行... [目的]为探讨喀斯特地区林下社会活动中人为踩踏影响下路径土壤的空间变异性。[方法]以喀斯特森林小径区域为研究对象,在月尺度范围内定点定期采样,运用地统计学对在干旱和降水条件下0—20 cm土层土壤特性时空变异特征及其分布格局进行分析。[结果]人为踩踏能通过加深土壤固结程度和土壤颗粒聚合能力,改变土壤表层(0—15 cm)下垫面结构;喀斯特森林小径土壤含水量空间分布呈中等变异特征,小径中央土壤含水量降水条件下是干旱条件下的1.12倍,其小径中央(32.68%)>小径边缘(28.46%)>森林内部(26.99%),土壤紧实度与土壤抗剪切强度均呈现小径中央>小径边缘>森林内部;受人为踩踏影响植被覆盖率减少,土壤含水量伴随降雨的响应时间增加,随机因素对土壤表层含水量相对增大,但总体处于强空间自相关性(<25%);随着气象条件改变,森林小径表层土壤水分的块金值和基台值均与平均土壤含水量呈负相关;土壤含水量的空间分布拟合在干旱、降水条件下的变程R分别为30.89,39.49 m,效果最优是高斯模型(R2>0.97);Kriging等值线图表明森林小径土壤水分呈明显斑块状分布,降水条件下土壤含水量空间连续性较好且分布变化稳定。[结论]研究结果对于在喀斯特地区实施林地生态恢复策略及制定更为精准的土壤采样密度方案具有实质性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山地 土壤含水量 时空变异 森林土壤 人为踩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分遥感影像的亚高寒草甸土壤水分含量反演 被引量:1
4
作者 张起鹏 田富恒 +1 位作者 卓玛兰草 赵頔琛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25-235,共11页
通过高分卫星遥感影像计算植被供水指数来反演亚高寒草甸土壤水分含量,结合高分辨率遥感影像(GF-2)和中分辨率的遥感影像(Landsat-7)进行土壤水分反演模型建模验证,揭示高分遥感影像结合植被供水指数法在青藏高原东北缘亚高寒草甸草原... 通过高分卫星遥感影像计算植被供水指数来反演亚高寒草甸土壤水分含量,结合高分辨率遥感影像(GF-2)和中分辨率的遥感影像(Landsat-7)进行土壤水分反演模型建模验证,揭示高分遥感影像结合植被供水指数法在青藏高原东北缘亚高寒草甸草原上的适用性,同时分析研究区土壤水分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基于高分二号(GF-2)、Landsat-7影像数据,以甘南藏族自治州当周草原为研究区,利用植被供水指数(VSWI,vegetation supply water index)构建土壤水分反演模型得到研究区土壤水分含量反演图,通过半方差函数及主成分分析法探索研究区土壤水分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水分含量分布状态呈现出一定程度的空间变异,体现在整个研究区内以及各个地块之间,土壤水分含量主要介于0.11%~60.44%之间;土壤水分含量与坡度、海拔、坡向、NDVI、地表温度均呈正相关关系,分布主要受NDVI、坡向、坡度、海拔的影响。综上,利用植被供水指数法结合高分遥感影像监测土壤水分含量是可行的,基于GF-2遥感影像所建立的模型拟合度最优,较Landsat-7遥感影像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分含量 植被供水指数 土壤水分空间变异 青藏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水盐空间异质性及尺度效应的多重分形 被引量:38
5
作者 刘继龙 马孝义 张振华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1-86,I0004,共7页
为了揭示研究区域林地内土壤含水率和电导率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尺度效应,利用多重分形方法,对杨凌一林地内不同采样时间和不同采样面积下土壤含水率和电导率的空间异质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种采样面积下土壤含水率和电导率的空间异质... 为了揭示研究区域林地内土壤含水率和电导率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尺度效应,利用多重分形方法,对杨凌一林地内不同采样时间和不同采样面积下土壤含水率和电导率的空间异质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种采样面积下土壤含水率和电导率的空间异质性都分别随平均含水率和电导率的增大而减弱。随采样面积的增大,平均含水率和电导率较高时,土壤含水率的空间异质性趋于增强,土壤电导率的尺度效应不明显;平均含水率和电导率较低时,土壤含水率和电导率的空间分布都存在明显的斑块结构。不同采样时间和不同采样面积下土壤含水率和电导率的多重分形谱的形态有所差异,表明引起他们空间异质性的信息有所不同。多重分形分析能揭示出较多的采样林地内土壤含水率和电导率分布的局部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水分 空间变量控制 含水率 电导率 空间异质性 尺度效应 多重分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田土壤水分和盐分空间分布的指示克立格分析评价 被引量:48
6
作者 徐英 陈亚新 +1 位作者 王俊生 刘全明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77-482,共6页
运用非参数地质统计学的多元指示克立格法,结合单元指示克立格法,对黄河河套灌区55 hm2的盐渍化土地上两个比较关键时期的土壤水分和盐分进行空间分布的分析,给出了同一时期土壤水盐和不同时期土壤盐分满足一定标准的综合概率图,并借助... 运用非参数地质统计学的多元指示克立格法,结合单元指示克立格法,对黄河河套灌区55 hm2的盐渍化土地上两个比较关键时期的土壤水分和盐分进行空间分布的分析,给出了同一时期土壤水盐和不同时期土壤盐分满足一定标准的综合概率图,并借助该案例详细介绍了多元指示克立格的原理、步骤及应用范围。指示克立格方法为不同尺度(从农田到区域)上水土资源质量的评价提供了新的方法,能为水土资源的现代决策管理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元指示克立格 多元指示克立格 土壤水盐 空间变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斥水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41
7
作者 李毅 商艳玲 +1 位作者 李振华 刘世宾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8-75,共8页
简述了土壤斥水的基本概念,归纳了土壤斥水对农田水分循环、水土保持、地下水环境等的影响,分析了土壤斥水发生的原因,总结了国内外已采用的斥水度测定方法及其各自特点,并对土壤斥水度空间变异性、斥水土壤在入渗和蒸发过程中的水分运... 简述了土壤斥水的基本概念,归纳了土壤斥水对农田水分循环、水土保持、地下水环境等的影响,分析了土壤斥水发生的原因,总结了国内外已采用的斥水度测定方法及其各自特点,并对土壤斥水度空间变异性、斥水土壤在入渗和蒸发过程中的水分运动规律及斥水土壤入渗性能改善方法的研究现状作了较全面的分析和评述。由于土壤斥水与农田水分循环、微生物活动、产流产沙和地下水环境污染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因此有必要进行相关问题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斥水性 滴水渗透时间法 空间变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黑土区土壤侵蚀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68
8
作者 张光辉 杨扬 +1 位作者 刘瑛娜 王志强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2,共12页
东北黑土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强烈水土流失导致的黑土厚度下降及土壤质量退化,直接威胁国家粮食安全。系统分析黑土区土壤侵蚀研究成果,对阻控黑土退化、维持土地生产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论述了黑土区土壤侵蚀... 东北黑土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强烈水土流失导致的黑土厚度下降及土壤质量退化,直接威胁国家粮食安全。系统分析黑土区土壤侵蚀研究成果,对阻控黑土退化、维持土地生产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论述了黑土区土壤侵蚀环境与侵蚀环境效应、土壤侵蚀过程与机理、土壤侵蚀时空变化和未来研究展望。多营力复合、缓坡长坡是黑土区独特的侵蚀环境,黑土厚度下降与坡耕地土壤质量退化是该区最典型的侵蚀环境效应。细沟间、细沟、浅沟、切沟及冻融侵蚀发育的动力机制与主控因素差异明显,输沙耗能驱动的泥沙输移对土壤分离的反馈效应是侵蚀强度沿坡长呈强弱交替的根本原因,浅沟和切沟主要发育在坡耕地,侵蚀强度受耕作方式等人类活动的显著影响。冻融侵蚀强度显著小于水力侵蚀,但可通过降低土壤抗蚀性能和促进坡面径流及壤中流发育影响水力侵蚀。土壤侵蚀类型与强度在小流域尺度上沿坡面呈明显的垂直分带特征,在区域尺度上呈南北与东西递变的纬度和经度地带性。全球气候变化可能导致黑土区水力侵蚀加强、冻融侵蚀减弱。未来亟需加强黑土厚度及土地生产力对侵蚀响应机理、复合侵蚀动力过程与耦合机制、典型侵蚀类型时空变化与主控因素等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土 侵蚀环境 侵蚀过程 时空变化 水土保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胀条件下合肥膨胀土土-水特征研究 被引量:18
9
作者 谭晓慧 辛志宇 +2 位作者 沈梦芬 汪贤恩 徐全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352-3360,3369,共10页
膨胀土在吸水时会产生体积膨胀,研究湿胀条件下膨胀土的土-水特征具有重要意义。以合肥地区9种弱膨胀土为研究对象,采用滤纸法和渗析法试验测定了膨胀土的土-水特征,采用蒸汽加湿法试验测定了膨胀土在吸湿过程中的体积变化。基于土-水... 膨胀土在吸水时会产生体积膨胀,研究湿胀条件下膨胀土的土-水特征具有重要意义。以合肥地区9种弱膨胀土为研究对象,采用滤纸法和渗析法试验测定了膨胀土的土-水特征,采用蒸汽加湿法试验测定了膨胀土在吸湿过程中的体积变化。基于土-水特征曲线(SWCC)试验及加湿试验,获得了膨胀土在吸湿过程中的体积变化规律,得到了湿胀条件下膨胀土的重力含水率-基质吸力曲线(w-ψ曲线)及体积含水率-基质吸力曲线(θw3-ψ曲线),分析了膨胀土吸湿过程中的体积变化对体积含水率-基质吸力曲线的影响,探讨了w-ψ与θw3-ψ曲线拟合参数的变异性及参数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蒸汽法加湿土样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增湿方式;湿胀条件下,w-ψ曲线与考虑体变的θw3-ψ曲线的差异程度与吸湿结束后的土样含水率有关;w-ψ曲线的变异性小于θw3-ψ曲线的变异性;拟合参数n的变异性小于参数a及m的变异性;w-ψ曲线及θw3-ψ曲线的对应拟合参数间呈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土 土-水特征 基质吸力 曲线拟合 变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猕猴桃果园不同采样密度下土壤含水率空间变异性研究 被引量:17
10
作者 邢旭光 赵文刚 +1 位作者 柳烨 马孝义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38-145,共8页
为揭示小区尺度乃至微尺度土壤含水率的空间变异性,在杨凌地区猕猴桃果园选取40 m×40 m区域,并在此基础上再以8、2 m为间距进行网格划分,基于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理论,对不同采样密度条件下0-60 cm土层土壤含水率的空间分布特征... 为揭示小区尺度乃至微尺度土壤含水率的空间变异性,在杨凌地区猕猴桃果园选取40 m×40 m区域,并在此基础上再以8、2 m为间距进行网格划分,基于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理论,对不同采样密度条件下0-60 cm土层土壤含水率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空间变异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对于40 m×40 m(L)、8 m×8 m(M)和2 m×2 m(S)3种尺度,0-60 cm深度各土层土壤含水率在水平方向上的变异强度表现为弱变异至中等(偏弱)变异,且随尺度减小和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小,且所有取样点处0~60 cm深度内土壤含水率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异强度表现为弱变异至中等(偏弱)变异。在3种尺度中,土壤含水率存在强烈的空间相关性,表征土壤含水率空间分布形态的半方差函数因尺度不同存在较大差异,L尺度可采用球状和指数模型,M尺度可采用线性模型,S尺度可采用高斯、指数、线性模型。L尺度合理取样数较实际少,而M和S尺度合理取样数较实际多,对于3种尺度,基本表现出0-30 cm土层合理取样数较实际多、30~60 cm土层合理取样数较实际少,表明取样点的合理性分布有待进一步优化。由于地形原因导致当地果园内南北侧土壤含水率空间分布存在较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含水率 微尺度 空间变异 土壤水分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土层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空间变异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34
11
作者 刘继龙 马孝义 张振华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6-52,共7页
利用多重分形和联合多重分形方法,对陕西杨凌地区0~20 cm和20~40 cm土层van Genuchten模型参数的空间变异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0~20 cm和20~40 cm土层参数α都具有明显的多重分形特征,空间变异性较强,且分别是由低... 利用多重分形和联合多重分形方法,对陕西杨凌地区0~20 cm和20~40 cm土层van Genuchten模型参数的空间变异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0~20 cm和20~40 cm土层参数α都具有明显的多重分形特征,空间变异性较强,且分别是由低值和高值分布引起的;参数n和θs的多重分形特征不明显,空间变异性较弱。0~20 cm和20~40 cm土层van Genuchten模型参数与土壤物理特性的相关特征并不完全相同,在观测尺度上,0~20 cm土层参数α与Sand、Silt显著相关,参数n与Sand、SOM显著相关,θs与Sand显著相关;20~40 cm土层参数α与SOM显著相关,参数n和θs都与Sand、Silt、SOM显著相关;在多尺度上,0~20 cm土层参数α与Sand、Silt的相关程度最高,20~40 cm土层参数α与BD、SOM的相关程度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分特征曲线 空间变异 多重分形 土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渍化农田土壤斥水性与理化性质的空间变异性 被引量:21
12
作者 郭丽俊 李毅 +2 位作者 李敏 任鑫 朱德兰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77-285,共9页
摘要通过对新疆玛纳斯县盐渍化土壤三个不同尺度(间距分别为50m、5m及0.5m)的284个样点取样分析测定,采用经典统计学、空间自相关、地统计学和分形理论对土壤斥水性与理化性质进行空间格局分析。结果表明:1)土壤斥水性和pH符合正... 摘要通过对新疆玛纳斯县盐渍化土壤三个不同尺度(间距分别为50m、5m及0.5m)的284个样点取样分析测定,采用经典统计学、空间自相关、地统计学和分形理论对土壤斥水性与理化性质进行空间格局分析。结果表明:1)土壤斥水性和pH符合正态分布,其余土壤属性符合对数正态分布。三尺度下土壤各属性绝大多数表现为中等变异水平。2)三尺度下土壤各属性的Moran’s I系数变化具有相似性,在-0.8~0.6范围内波动。3)三尺度下土壤各属性的半方差函数理论模型大多数能用球状模型来拟合。4)在一定范围内,土壤各属性具有一定的分形特征,分形维数变化幅度为1.75~1.96。分析表明不同尺度下土壤斥水性与理化性质具有一定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斥水性 土壤理化性质 空间自相关 空间变异 分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关键带全剖面土壤水分空间变异性 被引量:23
13
作者 乔江波 朱元骏 +2 位作者 贾小旭 黄来明 邵明安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15-522,共8页
土壤水分是黄土高原关键带水循环、地下水补给和植被恢复的关键因素。为揭示黄土高原关键带黄土整个剖面的土壤水分空间变化特征,通过土芯钻探的方式获取了黄土高原关键带5个典型样点(杨凌、长武、富县、安塞和神木)从地表到基岩的土壤... 土壤水分是黄土高原关键带水循环、地下水补给和植被恢复的关键因素。为揭示黄土高原关键带黄土整个剖面的土壤水分空间变化特征,通过土芯钻探的方式获取了黄土高原关键带5个典型样点(杨凌、长武、富县、安塞和神木)从地表到基岩的土壤水分样品,采用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剖面土壤水分的分布规律、变异特征及空间结构。结果表明:黄土高原关键带剖面土壤水分从南往北,土壤平均含水量由高变低;5个样点的土壤水分均为中等变异,随着深度由40 m增加到200 m,土壤水分变异性变弱,且样点之间的土壤含水量差异降低;地统计学分析表明样点的半方差函数能被理论模型较好地拟合(杨凌除外),指数模型能够描述大部分样点深剖面的空间变异结构。相关结果有助于了解黄土高原深层土壤水分状况及分布规律,对于黄土高原土壤水资源估算和区域植被恢复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分 空间变异 关键带 深剖面 黄土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田土壤特性的空间变异性及分形特征 被引量:37
14
作者 李小昱 雷廷武 王为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61-65,共5页
对 2 4 m× 2 4 m面积内的 49个观测点进行了土壤含水量和坚实度的空间变异性研究。根据测定结果 ,用经典统计方法计算了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等统计特征值 ,认为该法不能定量的描述土壤特性的空间变异性。于是 ,用分形理论计算... 对 2 4 m× 2 4 m面积内的 49个观测点进行了土壤含水量和坚实度的空间变异性研究。根据测定结果 ,用经典统计方法计算了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等统计特征值 ,认为该法不能定量的描述土壤特性的空间变异性。于是 ,用分形理论计算了含水量与坚实度的分形维数。结果表明 ,在一定范围内 ,土壤具有分形特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特性 空间变异性 分形 含水量 坚实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区域尺度土壤水分空间变异性 被引量:132
15
作者 王云强 邵明安 刘志鹏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10-316,共7页
土壤水分是黄土高原植物生长发育和生态环境重建的主要限制因子。为揭示黄土高原区域尺度深层土壤水分的空间变异性,在黄土高原共布点234个,采集深剖面土壤水分样品12 198个。采用经典统计和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分析了土壤水分的... 土壤水分是黄土高原植物生长发育和生态环境重建的主要限制因子。为揭示黄土高原区域尺度深层土壤水分的空间变异性,在黄土高原共布点234个,采集深剖面土壤水分样品12 198个。采用经典统计和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分析了土壤水分的分布规律、变异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黄土高原地区土壤水分在水平方向上表现出由东南向西北递减,在垂直方向上(0~500 cm)表现出先减小后增加的分布特征;②土地利用对区域尺度土壤水分的数量及垂直分布规律具有显著影响;③土壤水分在不同土层深度(0~500 cm)的变异系数、空间异质比等参数的垂直分布均呈先减小后增加趋势,这些参数在表达土壤水分变异的效果上具有一致性。相关结果对黄土高原区域尺度水土过程调控、生态水文过程研究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变异性 土地利用 地统计学 土壤含水率 黄土高原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河中游绿洲麦田土壤水气热参数田间尺度空间分布特征 被引量:15
16
作者 王卫华 王全九 +1 位作者 武向博 王铄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94-102,294,共10页
为了明确黑河中游绿洲麦田土壤水气热传输动力学特征的空间变异性,该文采用地理信息系统和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以黑河中游临泽县麦田的水气热参数的空间分布特征为基础进行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地统计学方法可以较好地模拟土壤水气热参... 为了明确黑河中游绿洲麦田土壤水气热传输动力学特征的空间变异性,该文采用地理信息系统和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以黑河中游临泽县麦田的水气热参数的空间分布特征为基础进行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地统计学方法可以较好地模拟土壤水气热参数的空间结构和变异特征;水气热参数的拱高与基态值之比均高于75%,采样间隔距离设为10m可以达到较为理想的研究目标;Kringing插值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域土壤水气参数变化具有良好的一致性;总的来说,研究区域的土壤导热率具有中间高,南北两侧低的马鞍形变化趋势。该研究将为当地土壤水气热参数田间尺度空间变异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水分 热传递 饱和导水率 导气率 导热率 地统计学 空间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郊平原区粮田土壤水分垂直变异性的半方差表征 被引量:12
17
作者 李红 周连第 张有山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11-113,共3页
利用半方差分析对不同土壤质地和不同土壤肥力的土壤水分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异做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京郊平原粮田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作的种植制度下,土壤水分在垂直方向上变异的变程为50~60cm,土壤水分在垂直方向上块金值与基台... 利用半方差分析对不同土壤质地和不同土壤肥力的土壤水分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异做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京郊平原粮田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作的种植制度下,土壤水分在垂直方向上变异的变程为50~60cm,土壤水分在垂直方向上块金值与基台值之比为1 41%~9 26%,远小于25%。说明不同土壤质地的土壤水分在各自的变程范围内存在高度的空间相关性,其中土壤质地越粘重,变程越小,空间相关性越弱;同一质地肥力越高,变程越大,空间相关性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原区 粮田 土壤水分 半方差分析 垂直变异 北京效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坡面土壤水分特性的空间变异及其水库贮量 被引量:24
18
作者 熊亚兰 魏朝富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36-139,199,共5页
利用地统计学方法研究了我国西南丘陵区坡面土壤水分特性的空间变异。结果表明:西南丘陵区坡面土壤水分特性在不同的剖面深度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可用纯块金效应模型、线性模型、指数模型和球状模型进行拟合;土壤水分特性变异为含水量&... 利用地统计学方法研究了我国西南丘陵区坡面土壤水分特性的空间变异。结果表明:西南丘陵区坡面土壤水分特性在不同的剖面深度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可用纯块金效应模型、线性模型、指数模型和球状模型进行拟合;土壤水分特性变异为含水量>萎蔫含水量>田间持水量>饱和含水量>容重,变异系数都介于1%~100%之间,均属中等变异;水分特性随剖面深度表现出一定的变化规律,但半方差模型各参数随土壤深度无明显变化规律;土壤水库容为:有效水库容>通透库容>无效水库容,其空间分布主要受土层厚度和地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分 空间变异 土壤库容 水库贮量 坡面 西南丘陵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郊平原区粮田深层土壤水分的预测 被引量:9
19
作者 李红 周连第 +1 位作者 侯旭峰 张有山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0-23,共4页
通过对北京市通州区徐辛庄镇粮田土壤剖面土壤水分的研究 ,得到了京郊平原区粮田的土壤水分垂直变异特征———各层间的变异表现出明显的层次性 ;土壤水分随深度的变化呈曲线的形式 ,但是随表层土壤水分的减少 ,其随着深度的变化近乎于... 通过对北京市通州区徐辛庄镇粮田土壤剖面土壤水分的研究 ,得到了京郊平原区粮田的土壤水分垂直变异特征———各层间的变异表现出明显的层次性 ;土壤水分随深度的变化呈曲线的形式 ,但是随表层土壤水分的减少 ,其随着深度的变化近乎于直线。在研究土壤水分垂直规律的基础上对不同土层的土壤水分进行了模拟预测 ,三个层次的预测平均误差均小于 10 % ,其中以 0~ 60cm土层的预测结果最好 ;在这些预测之中相对误差小于 10 %的均占 80 %左右 ,相对误差小于 5 %的占 5 0 %以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郊平原区 粮田 深层土壤水分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黄土丘陵区苜蓿土壤水分的时空变异特征 被引量:19
20
作者 蔡进军 张源润 +7 位作者 潘占兵 董立国 许浩 王月玲 季波 马璠 韩新生 李生宝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5-79,85,共6页
土壤水分是影响半干旱区植被生长和生态修复的限制性生态因子,开展土壤水分变化研究对脆弱生态系统的恢复和生产实践活动的指导都具有重要作用和实际意义。对半干旱黄土丘陵区苜蓿在时空尺度上土壤水分状况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显... 土壤水分是影响半干旱区植被生长和生态修复的限制性生态因子,开展土壤水分变化研究对脆弱生态系统的恢复和生产实践活动的指导都具有重要作用和实际意义。对半干旱黄土丘陵区苜蓿在时空尺度上土壤水分状况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1)不同类型苜蓿土壤体积含水量的年际变化规律大致相同,生长季变化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土壤水分消耗期(3—5月)、土壤水分相对稳定期(6—7月)和土壤水分积累期(8—10月);(2)以不同深度土壤体积含水量的变异系数为标准,可将土壤水分的垂直分布划分为三个层次:0—20cm土壤水分速变层、20—80cm土壤水分活跃层和80—180cm土壤水分相对稳定层;(3)土壤体积含水量的坡向变化规律为西坡>北坡>南坡>东坡,不同年份规律大致相同,但有小范围的波动,坡位变化规律为坡上<坡中<坡下,不同年份间的变化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土壤体积含水量 时空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