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45篇文章
< 1 2 9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volution Analysis About Soybean MIR166 Family 被引量:2
1
作者 Wang Zhi-hao Jin Hui-hui +1 位作者 Chen Qing-shan Zhu Rong-sheng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15年第1期22-29,共8页
MicroRNA(miRNA) is a class of important regulating non-coding small molecular RNA. The gma-MIR166 gene family consists of 21 members and their expression patterns diversify widely. It is important to analyze the evo... MicroRNA(miRNA) is a class of important regulating non-coding small molecular RNA. The gma-MIR166 gene family consists of 21 members and their expression patterns diversify widely. It is important to analyze the evolution of gma-MIR166 gene family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evolutionary mechanisms of miRNAs in soybean. In this study, we implemented soybean wide genome block analysis, the molecular phylogeny of gma-MIR166 and block analysis of gma-MIR166 famil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both chromosome big segmental duplications and tandem duplications were main reasons contributed to the expanding of gmaMIR166 gene family. These findings suggested that gma-MIR166 gene family might originate from one or two ancient miRNA genes. The results of research provided a support for evolutionary study of miRNAs in soybean and related species in Fabacea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RNA family evolution SOYBEAN block analy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ectra analysis and O_2 evolution for TiO_2 photocatalyst compounded with indirect transition semiconductors 被引量:2
2
作者 童海霞 柴立元 张馨睿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9期2425-2433,共9页
The photo absorbing, photo transmitting and photoluminescence performances of WiO2 photocatalysts compounded with V2O5 or WO3 were investigated by UV-Vis spectra, transmitting spectra, and PL spectra, respectively. Th... The photo absorbing, photo transmitting and photoluminescence performances of WiO2 photocatalysts compounded with V2O5 or WO3 were investigated by UV-Vis spectra, transmitting spectra, and PL spectra, respectively. The energy band structures of TiO2 photocatalysts were analyzed. The photocatalytic activities of the TiO2 photocatalysts were investigated by splitting of water for 02 evolution.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band gaps of WO3 and V205 are about 2.8 and 2.14 eV, respectively, and the band gap of rutile TiO2 is about 3.08 eV. Speeds of water splitting for 2%WO3-TiO2 and 8%V2O5-TiO2 photocatalysts are 420 and 110 μmol/(L.h), respectively, under UV light irradiation. V2O5 and WO3 compounded with suitable concentration can improve the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of TiO2 with Fe3+ as electron accepto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 photocatalyst indirect transition semiconductor spectra analysis photo splitting water 02 evolu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nitoring and Analysis on Impact of Gezhouba Hydroproject on Downstream River Course 被引量:6
3
作者 TANG Cong-shengSenior Engineer, Jingjiang Hydrologic and Water Resources Survey Bureau, Changjiang Water Resources Commission, Jingzhou 434002, China SONG Shi-jieEngineer, Jingjiang Hydrologic and Water Resources Survey Bureau, Changjiang Water Resources Commission, Jingzhou 434002, China WANG Wei-guoSenior Engineer, Jingjiang Hydrologic and Water Resources Survey Bureau, Changjiang Water Resources Commission, Jingzhou 434002, China HU Chun-pingSenior Engineer, Jingjiang Hydrologic and Water Resources Survey Bureau, Changjiang Water Resources Commission, Jingzhou 434002, China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46-49,共4页
Gezhouba hydroproject was impounded and put into operation in 1981. In order to analyse the impact on the downstream river course, Jingjiang Hydrologic and Water Resources Survey Bureau of Changjiang Water Resources C... Gezhouba hydroproject was impounded and put into operation in 1981. In order to analyse the impact on the downstream river course, Jingjiang Hydrologic and Water Resources Survey Bureau of Changjiang Water Resources Commission has conducted prototype observation on the Yichang-Chenglingji river stretch. On basis of the observed data, the change in river regime and scour-sedimentation evolution and water surface profile below the dam are analysed systematicall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couring of downstream river course mainly stretches from Yichang to Ouchikou, mainly occurring in 1980~1987; the scourring mainly takes place in the river channel and the water surface profile drops significantly in dry season,but not quite in high flood seas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OWNSTREAM RIVER channel monitoring and analysis RIVER REGIME evolution scour-sediment computation variation of water surface Gezhouba hydroproje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obabilistic model and analysis of coupled train-ballasted track-subgrade system with uncertain structural parameters 被引量:6
4
作者 MAO Jian-feng XIAO Yuan-jie +2 位作者 YU Zhi-wu Erol TUTUMLUER ZHU Zhi-hui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7期2238-2256,共19页
Random dynamic responses caused by the uncertainty of structural parameters of the coupled train-ballasted track-subgrade system under train loading can pose safety concerns to the train operation.This paper introduce... Random dynamic responses caused by the uncertainty of structural parameters of the coupled train-ballasted track-subgrade system under train loading can pose safety concerns to the train operation.This paper introduced a computational model for analyzing probabilistic dynamic responses of three-dimensional(3D)coupled train-ballasted track-subgrade system(TBTSS),where the coupling effects of uncertain rail irregularities,stiffness and damping properties of ballast and subgrade layers were simultaneously considered.The number theoretical method(NTM)was employed to design discrete points for the multi-dimensional stochastic parameters.The time-histories of stochastic dynamic vibrations of the TBSS with systematically uncertain structural parameters were calculated accurately and efficiently by employing the probability density evolution method(PDEM).The model-predicted results were consistent with those by the Monte Carlo simulation method.A sensitivity study was performed to assess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those uncertain structural parameters,based on which a case study was presented to explore the stochastic probability evolution mechanism of such train-ballasted track-subgrade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upled train-ballast-subgrade system structural parameter uncertainty stochastic dynamic analysis probability density evolution method wheel-rail intera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view of the sesame breeding by characteristic analysis on the varieties in Henan province
5
作者 卫文星 张红 路凤银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S2期49-53,共5页
The results of characteristic comparison and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major .characteristics of sesame varieties in Henan province were improved in the past decades. The sesame breeding works in th... The results of characteristic comparison and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major .characteristics of sesame varieties in Henan province were improved in the past decades. The sesame breeding works in the province were focused on the collection and the screening of the native germplasms from 1950 to 1969 and the mean values of the variety characteristics were the lowest. In 1970s,the pedigree breeding was mainly conducted,which resulted in the release of varieties of various types with better traits. During 1980s,the hybridization breeding was carried out dominantly with the varieties possessing fine traits. Since 1990,there were no better varieties released. To make new progresses,it is essential to renew the breeding method and at the same time to introduce and create special germplasms to widen the genetic backgrou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SAME VARIETY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 comparison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经济韧性的时空演化、区域差异及收敛特征 被引量:1
6
作者 周霞 王佳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6-91,共6页
文章基于组合权重法对中国30个省份2001—2020年的经济韧性进行测度,利用核密度估计、Dagum基尼系数、空间收敛模型对全国、四大地区及南方和北方地区的动态演进、区域差异及收敛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中国经济韧性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增... 文章基于组合权重法对中国30个省份2001—2020年的经济韧性进行测度,利用核密度估计、Dagum基尼系数、空间收敛模型对全国、四大地区及南方和北方地区的动态演进、区域差异及收敛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中国经济韧性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增长趋缓,东北地区甚至在研究期末出现下降现象;全国经济韧性存在一定的“东部—中部—东北—西部”梯度分布特征,经济韧性的空间格局逐步由“北强南弱”演变为“南强北弱”;各区域经济韧性动态演进特征差异明显;区域内差异和区域间差异分别是南北方地区和四大地区视角下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东部地区内部差异显著,东北与东部地区间的经济韧性差异快速扩大,仅次于东部和西部地区间的差异;除东部和中部地区外,全国及其他地区均存在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韧性 指标体系 时空演化 区域差异 收敛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塞内卡病毒A型的分离鉴定及演化分析
7
作者 王淑娟 王东方 +6 位作者 马震原 赵雪丽 刘影 杨海波 柴茂 王翠 闫若潜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041-3046,共6页
河南某免疫过口蹄疫疫苗的猪场出现水泡样疫病,疑似感染A型塞内卡病毒(Senecavirus A,SVA)。本研究旨在分离鉴定该病毒,并进行遗传演化分析。将RT-PCR和FQ-PCR检测为核酸阳性的样品接种BHK-21细胞,并进行传代培养。通过间接免疫荧光试... 河南某免疫过口蹄疫疫苗的猪场出现水泡样疫病,疑似感染A型塞内卡病毒(Senecavirus A,SVA)。本研究旨在分离鉴定该病毒,并进行遗传演化分析。将RT-PCR和FQ-PCR检测为核酸阳性的样品接种BHK-21细胞,并进行传代培养。通过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电镜观察、病毒全基因组序列测定等对该毒株进行鉴定,并进行演化分析。结果表明,该毒株为SVA,将其命名为HeNXX/swine/2017;电镜观察发现该病毒粒子呈典型的二十面体,直径30 nm左右;该毒株可在BHK-21细胞上高效增殖,病毒滴度最高为10^(9.5) TCID_(50)·mL^(-1);基因组全长7288 bp(不含PolyA),与美国毒株同源性最高。本研究成功分离到一株SVA,为相关疾病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型塞内卡病毒 分离 鉴定 演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地区羊泰勒虫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8
作者 陈丽凤 邹亚学 +3 位作者 王秋悦 吴晨雨 董亚如 张华英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4-198,共5页
为了解我国河北省部分地区羊泰勒虫的种类、感染率、遗传进化及季节流行性,并分析饲养草场环境及羊携带的蜱虫对羊泰勒虫感染的影响,本研究基于羊泰勒虫18S rRNA基因,采用套式PCR法对河北省7个地级市的羊群采集的626份血液样品感染虫种... 为了解我国河北省部分地区羊泰勒虫的种类、感染率、遗传进化及季节流行性,并分析饲养草场环境及羊携带的蜱虫对羊泰勒虫感染的影响,本研究基于羊泰勒虫18S rRNA基因,采用套式PCR法对河北省7个地级市的羊群采集的626份血液样品感染虫种进行种类鉴别;选取4份代表性泰勒虫阳性样品进行18S rRNA基因序列的同源性分析,构建系统进化树分析其遗传进化特征。结果显示,我国河北省羊群泰勒虫感染率为38.8%(243/626),其中张家口地区羊泰勒虫感染率最高,为56%(56/100),显著高于其他地区(P<0.05);感染羊泰勒虫的虫种主要为吕氏泰勒虫,未检测到尤氏泰勒虫和绵羊泰勒虫。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和遗传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该虫株与GenBank中登录的羊泰勒虫18S rRNA基因序列的同源性达100%,且该吕氏泰勒虫可能来自北京和浙江,呈地区性聚集。对不同地区及不同月份羊泰勒虫感染情况调查分析结果显示,8月羊泰勒虫感染率最高,显著高于其他月份(P<0.05),这可能与夏季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有利于蜱虫活动和繁殖有关。上述结果表明,河北省存在羊泰勒虫感染,且张家口地区尤为严重,建议各地区应在夏季,特别是8月份加强对羊泰勒虫感染的重点防控,改善饲养草场环境,减少蜱虫滋生,以降低羊群感染风险。本研究揭示了河北地区羊泰勒虫感染现状及流行株的遗传变异特征,提示蜱虫作为传播媒介在羊泰勒虫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为该羊泰勒虫病的区域防控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勒虫 吕氏泰勒虫 遗传进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梨亚科5个属S-RNase基因的序列特征及进化分析
9
作者 梁文杰 谢志亮 乌云塔娜 《果树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62-475,共14页
【目的】分析梨亚科5个属S-RNase基因序列特征及其进化规律。【方法】收集GenBank数据库中5个属S-RNase基因CDS全长、大于330 bp的外显子片段以及内含子序列,剔除重复序列后,利用MEGA11软件对其进行序列和多态性分析,并利用多序列比对... 【目的】分析梨亚科5个属S-RNase基因序列特征及其进化规律。【方法】收集GenBank数据库中5个属S-RNase基因CDS全长、大于330 bp的外显子片段以及内含子序列,剔除重复序列后,利用MEGA11软件对其进行序列和多态性分析,并利用多序列比对结果构建系统进化树;计算S-RNase基因RSCU值,以欧式平方距离作为基因间进化距离进行聚类分析。利用MEGA11软件计算梨亚科5个属S-RNase基因序列碱基组成及密码子使用偏好。【结果】GenBank数据库中剔除重复序列后,共收录梨亚科5个属S-RNase基因CDS全长序列90条,长度范围为678~711 bp;大于330 bp的外显子片段序列有140条。梨亚科5个属S-RNase基因序列各区域分析表明:C2-HV、C4-C5、C5-和HV区存在较多的共性特征;编码区、内含子、密码子使用偏好聚类的进化树均没有明显种和属的界限。S-RNase基因3个位置的碱基含量均呈现A+T大于C+G,HV区3个位置CG分布较为一致。【结论】梨亚科5个属S-RNase基因除了HV区,C2-HV、C4-C5和C5-也具备参与S位点识别的可能性。同时,梨亚科5个属S-RNase基因的分化早于5个属的分化时间且SRNase基因密码子存在一定的偏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亚科 雌蕊S基因 序列特征 密码使用偏好 进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高耗能行业绿色发展的时空分异与动态关联研究
10
作者 李玉婷 李洪霞 刘自敏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3-68,共16页
“双碳”目标的提出和践行凸显了高耗能行业绿色发展的紧迫性。基于松弛变量测度(SBM)模型对省域高耗能产业及细分行业绿色发展进行评价,运用达格姆(Dagum)基尼系数、核密度估计、马尔可夫(Markov)链、空间收敛分析和面板格兰杰(Granger... “双碳”目标的提出和践行凸显了高耗能行业绿色发展的紧迫性。基于松弛变量测度(SBM)模型对省域高耗能产业及细分行业绿色发展进行评价,运用达格姆(Dagum)基尼系数、核密度估计、马尔可夫(Markov)链、空间收敛分析和面板格兰杰(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探究其时空分异与动态关联,能为政府精准制定高耗能行业节能降碳政策、转变高耗能行业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提供参考。研究结果显示:(1)中国高耗能产业绿色发展水平具有区域不均衡性且未得到改善,总体差距主要来源于区域间差异。(2)全国及三大区域内高耗能产业绿色发展水平绝对差异扩大,中、西部地区的领先省份得到了发展,东部地区少数省份发展落后;行业层面绿色发展水平持续提升且呈现两极分化的趋势,存在低水平陷阱和高水平垄断的锁定效应。(3)除黑色金属业之外,其他高耗能行业绿色发展未表现出σ收敛;各高耗能行业绿色发展表现出空间绝对β收敛和空间条件β收敛态势,经济发展水平、创新水平、绿色税收、环保投资是收敛性的重要影响因素。(4)化学制品业、非金属制品业、黑色金属业和电力热力业具有引领行业绿色发展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耗能行业 绿色发展 动态演进 地区差距 收敛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红水河流域地质遗迹的空间特征
11
作者 黄松 李燕林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33-245,共13页
流域是最基本的地貌单元,作为记录流域形成演化的重要自然地理要素,地质遗迹的发育及其空间特征都可在此特定区域进行展现,流域与包括地质遗迹在内的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是地学研究关注的前沿。本文以广西红水河全流域为典型研究区域... 流域是最基本的地貌单元,作为记录流域形成演化的重要自然地理要素,地质遗迹的发育及其空间特征都可在此特定区域进行展现,流域与包括地质遗迹在内的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是地学研究关注的前沿。本文以广西红水河全流域为典型研究区域,在翔实的野外调研基础上,从地质遗迹的分布、类型、等级和保护利用4方面开展大流域尺度、多类型、综合性地质遗迹空间特征研究,对广西红水河流域地质遗迹的空间特征进行定量分析。研究表明:1)红水河流域具有代表性的地质遗迹共93处,中游地质遗迹数量最多、下游次之。上、中、下游绝大多数地质遗迹分布在红水河干支流之上或周边,即便是那些距离干支流相对较远的地质遗迹,也往往通过地下河与之相联;2)流域地质遗迹分为6个大类,12个类,16个亚类。其中,地貌景观大类最为发育,水体景观大类次之。岩石地貌景观类(主要亚类为喀斯特地貌)和河流景观类均在中、下游聚集,流水地貌景观类和湖沼景观类分别于上游和中、下游富集;3)流域地质遗迹近60%达到省级以上等级,世界级和国家级地质遗迹多集中分布于中游,且与红水河干支流具有密切的空间关联,地质遗迹的等级越高,其空间特征的非均一性越显著;4)流域地质遗迹保护利用条件总体较好,下游地质遗迹与周边重要城镇平均公路距离最短,上游与周边其他旅游资源契合度最高,中、下游已保护利用所占比例较高。本文结果为探讨红水河演化与流域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关系提供科学依据,也为推进流域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遗迹 空间特征 流域演化 相互作用 影响分析 红水河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株多毒株重组PRRSV的分离鉴定与遗传进化分析
12
作者 元娜 邵明珠 +4 位作者 吕凤霞 窦丽娜 李向清 赵宝凯 董世山 《中国兽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8-65,共8页
为了分析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遗传变异特性,本试验对来自山西省某猪场疑似感染PRRSV的母猪血清和仔猪肺脏组织样品进行PRRSV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PCR(qRT-PCR)检测,阳性肺脏组织样品研磨液接种于猪肺泡巨噬细胞(PAMs),将出现细... 为了分析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遗传变异特性,本试验对来自山西省某猪场疑似感染PRRSV的母猪血清和仔猪肺脏组织样品进行PRRSV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PCR(qRT-PCR)检测,阳性肺脏组织样品研磨液接种于猪肺泡巨噬细胞(PAMs),将出现细胞病变的PAMs进行有限稀释法纯化后用间接免疫荧光(IFA)鉴定,利用逆转录PCR(RT-PCR)分段扩增分离毒株全基因组序列,并用分子生物学软件进行开放阅读框5(ORF5)基因和全基因组的同源性和遗传进化分析、非结构蛋白2(Nsp2)氨基酸特征及全基因组序列的重组分析。结果显示,qRT-PCR检测样品总阳性率为80%(16/20),从PRRSV阳性仔猪肺脏组织中分离获得1株PRRSV,命名为SXZY202301;分离毒株基因组全长15 021 bp,与NADC30毒株的核苷酸同源性达到90.4%,在遗传进化树中处于同一分支,属于Sublineage 1.8;ORF5基因与IA/2014/NADC34毒株的ORF5基因高度相似,同源性达到了95.1%,在遗传进化树中处于同一分支,属于Sublineage 1.5;分离毒株与类NADC30毒株Nsp2氨基酸序列具有相同的131个氨基酸缺失的典型特征;重组分析结果显示,SXZY202301存在6个重组位点,是以类NADC30毒株为主要亲本,以JXA1毒株和类NADC34毒株为次要亲本的多毒株重组类毒株。本试验为进一步研究PRRSV的重组和演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 分离鉴定 测序分析 遗传进化 重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盐腐蚀波纹腹板-钢底板箱梁竖向挠度的研究
13
作者 唐先习 甘子玉 +2 位作者 张己存 臧小萌 甘亚南 《铁道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0-55,63,共7页
研究目的:本文综合考虑波纹钢腹板-钢底板组合箱梁褶皱效应、剪力滞以及铁木辛柯剪切变形等因素,研究中将氯离子侵蚀视为组合箱梁翼板和腹板厚度的减小,据此推导出该类组合结构的弹性控制微分方程和边界条件,进而应用理论分析、有限元... 研究目的:本文综合考虑波纹钢腹板-钢底板组合箱梁褶皱效应、剪力滞以及铁木辛柯剪切变形等因素,研究中将氯离子侵蚀视为组合箱梁翼板和腹板厚度的减小,据此推导出该类组合结构的弹性控制微分方程和边界条件,进而应用理论分析、有限元模拟和试验研究,进行氯盐环境组合箱梁腐蚀规律以及其挠度演化的研究。研究结论:(1)钢底板厚度减小对组合箱梁竖向挠度影响很大,而RC顶板厚度的影响相对较小,且波纹钢腹板厚度减小对组合箱梁竖向挠度无影响;(2)氯盐溶液浸泡,组合箱梁基本为均匀腐蚀,干湿循环频次增加,腐蚀速度加快,箱梁挠度大幅增加;(3)随着氯离子腐蚀加剧,基于组合箱梁顶底板应力测试值反演其腐蚀层厚度,进而修正组合箱梁的竖向挠度,第三侵蚀阶段其修正率达12.5%;(4)本文研究对波纹钢腹板-钢底板组合箱梁耐久性设计具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箱梁 氯离子侵蚀 理论分析 试验研究 挠度演化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冲压工况下GA镀层组织演变及粉化现象
14
作者 陈炜 黎小洲 +3 位作者 曹一枢 白瑛 张小计 陈春刚 《塑性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6-52,共7页
利用扫描电镜并结合元素能谱分析仪研究了热镀锌合金化超高强钢板在热冲压工况下镀层组织的演变过程,并对镀层粉化、剥落等损伤机理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加热温度为600~680℃时,镀层的主要组织由δ_(1k)相组成,温度升高至720℃后,δ_(... 利用扫描电镜并结合元素能谱分析仪研究了热镀锌合金化超高强钢板在热冲压工况下镀层组织的演变过程,并对镀层粉化、剥落等损伤机理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加热温度为600~680℃时,镀层的主要组织由δ_(1k)相组成,温度升高至720℃后,δ_(1k)相向Г相与液Zn转变,镀层中氧含量增加。当温度升高至810℃时,Г相与氧化物ZnO的含量达到顶峰,温度达到奥氏体温度870℃以上时,α-Fe(Zn)相成为主体,此时只有表面氧化物ZnO与少量的Г相存在。在成形前GA镀层内部存在预裂纹,由于液Zn的液态金属致脆导致裂纹的进一步扩展,随着淬火与成形的开展,在压应力的作用下使得镀层内部的裂纹沿横向扩展,造成了粉化以及剥落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镀层 热冲压 镀层组织演变 镀层粉化 损伤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知识元与贝叶斯网络的地震次生地质灾害情景演化分析
15
作者 刘平 倪晓霞 《震灾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4-267,共14页
根据以往地震发生后现场实际破坏数据可知,地震次生地质灾害已造成严重的灾区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为此,需对地震次生地质灾害情景进行演化分析。为了解地震次生地质灾害的演化过程,首先基于突发事件知识元模型,对地震次生地质灾害情景... 根据以往地震发生后现场实际破坏数据可知,地震次生地质灾害已造成严重的灾区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为此,需对地震次生地质灾害情景进行演化分析。为了解地震次生地质灾害的演化过程,首先基于突发事件知识元模型,对地震次生地质灾害情景组成要素进行分析。其次基于贝叶斯模型,明确构成地震次生地质灾害演化贝叶斯网络的节点变量及其取值范围,根据这些节点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和专家打分,建立贝叶斯网络图和节点变量条件概率模型。并利用证据理论将概率融合修正,计算次生地质灾害下关键节点状态概率,实现事故关键情景的推演。最后结合知识元模型和构建的地震次生地质灾害贝叶斯网络模型,对临夏积石山6.2级地震发生后导致的次生地质灾害情景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元 贝叶斯网络 地震次生地质灾害 概率分析 情景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职普融通的演变逻辑、困境分析及对策建议
16
作者 简祖平 吉彪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25-31,48,共8页
职普融通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支撑教育强国建设的关键一招。我国职普融通政策经历了结构调整、体系构建和全面融通三个阶段,呈现出打造“全学段”融通、实现“学校内”融通及开展“校际间”融通三个典型特征,面临职业教育与普通教... 职普融通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支撑教育强国建设的关键一招。我国职普融通政策经历了结构调整、体系构建和全面融通三个阶段,呈现出打造“全学段”融通、实现“学校内”融通及开展“校际间”融通三个典型特征,面临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地位不对等、实践逻辑与学科逻辑不相契合、不同学校间的发展步调不同频、贯通培养过程存在管理不均等的现实困境。为了打通职普融通实施中的痛点、难点和堵点,建议完善制度形成职普融通政策执行供给推动力,转变观念形成职普融通政策执行需求牵引力,分类互融形成职普融通政策执行内生驱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普融通 现代职教体系 演变逻辑 困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AO的全景技术演化路径识别及其创新类型分析
17
作者 王金凤 常瑜 +2 位作者 张珂 冯立杰 周炜 《现代情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4-78,共15页
[目的/意义]开展目标领域技术演化路径识别及创新类型分析,可为企业制定前瞻性技术创新策略提供实现方法支持。[方法/过程]首先,本文采用SAO语义分析方法准确识别了技术节点,并以多维技术创新地图的创新维度导航,借助朴素贝叶斯分类器... [目的/意义]开展目标领域技术演化路径识别及创新类型分析,可为企业制定前瞻性技术创新策略提供实现方法支持。[方法/过程]首先,本文采用SAO语义分析方法准确识别了技术节点,并以多维技术创新地图的创新维度导航,借助朴素贝叶斯分类器实现技术节点的自动归维;其次,根据技术节点间的语义相似度及其涉及的创新法则,构建了全景技术演化路径;最后,利用技术邻近度指标与创新周期指标,研判了技术演化路径的创新类型。[结果/结论]以石墨负极材料制备技术为例,剖析了该技术的技术演化路径及其创新类型,验证了本文所提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演化路径 识别 创新类型 SAO语义分析 朴素贝叶斯 多维技术创新地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下游芜裕河段近期演变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18
作者 渠庚 孙天印 +2 位作者 何子灿 栾华龙 郝婕妤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18,共9页
芜裕河段位于长江下游,是连接长三角城市群的重要纽带。三峡水库蓄水运行后该河段河床冲刷剧烈,洲滩格局相应调整,研究新水沙条件下芜裕河段的河势演变规律,对长江下游河段的保护与治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基于芜裕河段多年实测... 芜裕河段位于长江下游,是连接长三角城市群的重要纽带。三峡水库蓄水运行后该河段河床冲刷剧烈,洲滩格局相应调整,研究新水沙条件下芜裕河段的河势演变规律,对长江下游河段的保护与治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基于芜裕河段多年实测数据,分析了三峡工程蓄水前后该河段河道演变的基本规律,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分析。结果表明:近期芜裕河段河势总体稳定,河床以冲刷为主,洲滩头部冲刷后退,急弯段和多汊段分别出现“凸冲凹淤”和“短支汊发展”的新特征;上游潜洲右汊发展、分流量增大以及中枯水历时增加导致的主流撇弯是急弯段“凸冲凹淤”的主要原因;“短支汊发展”的驱动因素则可归因于陈家洲多汊段左汊分流比增加,进而加剧陈捷水道、曹捷水道两短汊道冲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床演变 凸冲凹淤 短支汊发展 因素分析 三峡水库运行 分流比 长江下游河段 芜裕河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碳减排路径的动态演进及其驱动效应研究
19
作者 李春梅 沈文科 +2 位作者 苏颖喆 李诗妍 豆姗姗 《环境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57-966,共10页
明确不同发展阶段的差异化碳减排路径对我国分阶段分步骤实现“双碳”目标意义重大。本文运用动态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动态FsQCA)和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法(LMDI)探究“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和“十三五”时期(2016−2020年)我国30个... 明确不同发展阶段的差异化碳减排路径对我国分阶段分步骤实现“双碳”目标意义重大。本文运用动态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动态FsQCA)和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法(LMDI)探究“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和“十三五”时期(2016−2020年)我国30个省份碳减排路径的动态演进规律,以及各驱动因素在演变过程中驱动效应的变化特征(不包括西藏自治区和港澳台地区数据)。结果表明:①从“十二五”时期到“十三五”时期构成碳减排路径的各条件变量演变剧烈,不存在能够主导2个时期碳减排路径的条件组态,但构成碳减排路径的核心条件构型未发生根本性改变。②区域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加剧了碳减排进程中的马太效应,导致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在碳减排路径上的差异愈发明显。③从“十二五”时期到“十三五”时期,各驱动因素碳减排效应的区域差异日益凸显,能源排放水平因素和工业能效水平因素的碳减排效应在各地区的作用差异不断扩大,经济结构水平因素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碳减排效应显著增强,而在经济发达地区的碳减排效应相对削弱,人口集聚规模因素在各地区的碳减排效应逐渐加强,经济发展水平因素仍是导致各地区碳排放增长的最直接来源。研究显示,我国的碳减排路径呈显著的阶段差异性和区域差异性,推动我国实现碳减排需要从系统观念出发,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不断深化碳排放权交易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减排 驱动因素 动态演进 动态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动态FsQCA) 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法(LMDI)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坡度下生态防护黄土边坡水分迁移演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文铎 包含 +4 位作者 兰恒星 郑涵 晏长根 王俊田 敖新林 《西北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1-135,I0002,共16页
黄土边坡广泛分布于中国西北地区,在强降雨条件下极易发生失稳灾害。生态防护已成为保护黄土边坡的有效手段,但不同坡度的生态防护黄土边坡,会导致其内部水分迁移特征及防护效果的差异。因此,为研究不同坡度对生态防护黄土边坡水分迁移... 黄土边坡广泛分布于中国西北地区,在强降雨条件下极易发生失稳灾害。生态防护已成为保护黄土边坡的有效手段,但不同坡度的生态防护黄土边坡,会导致其内部水分迁移特征及防护效果的差异。因此,为研究不同坡度对生态防护黄土边坡水分迁移与演化特征的影响,本研究以45°和60°两个坡度的生态防护黄土边坡模型为基础,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法和Hydrus-2D水分迁移模拟软件,解释了生态防护黄土边坡的水分动态演化规律,揭示了降雨强度、降雨历时和植物生长周期对含水率响应模式的影响,并分析了不同防护阶段和不同坡度下边坡土壤水分迁移的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整个监测期间,60°边坡的整体含水率略低于45°边坡,且60°边坡的土壤水分在坡面下部随土层分布的差异性更加显著,而45°边坡在坡顶时表现更明显;随着降雨强度的增加,坡体内部水分对降雨事件响应的滞后时间显著缩短,而边坡内部水分响应的滞后时间及其达到最强响应的滞后时间则随着降雨事件历时的延长而相应增加,植被防护能够有效增大边坡水分对降雨响应的滞后时间,60°边坡内部对所研究降雨事件响应的滞后时间均慢于45°边坡;针对强降雨事件,生态防护可以有效降低水分入渗速率,不同防护时期水分迁移速率表现为:防护前期>防护中期>防护后期,同时植物对60°边坡的水分迁移速率影响更为显著,且60°边坡水分入渗响应速率比45°边坡更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护坡 坡度 水分迁移演化 时间序列分析 Hydrus2D 黄土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