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alysis of stress and natural frequencies of high-speed spatial parallel mechanism
1
作者 陈修龙 李文彬 +1 位作者 邓昱 李云峰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10期2676-2684,共9页
In order to grasp the dynamic behaviors of 4-UPS-UPU high-speed spatial parallel mechanism, the stress of driving limbs and natural frequencies of parallel mechanism were investigated. Based on flexible multi-body dyn... In order to grasp the dynamic behaviors of 4-UPS-UPU high-speed spatial parallel mechanism, the stress of driving limbs and natural frequencies of parallel mechanism were investigated. Based on flexible multi-body dynamics theory, the dynamics model of 4-UPS-UPU high-speed spatial parallel mechanism without considering geometric nonlinearity was derived. The stress of driving limbs and natural frequencies of 4-UPS-UPU parallel mechanism with specific parameters were analyz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basic parameters of parallel mechanism and its dynamic behaviors, such as stress of driving limbs and natural frequencies of parallel mechanism, were discussed.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stress and natural frequencies are relatively sensitive to the section parameters of driving limbs, the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s of material on driving limbs, and the mass of moving platform. The researches can provide important theoretical base of the analysis of dynamic behaviors and optimal design for high-speed spatial parallel mechanis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SPEED spatial parallel mechanism STRESS NATURAL frequency driving LIMB dynamic behavio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阶段渐进处理的图像去雨方法
2
作者 廉继红 王平 +1 位作者 李英 李云红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7-308,共12页
针对现有图像去雨方法中存在雨纹去除不彻底、纹理信息丢失等问题,提出一种多阶段渐进式处理的图像去雨算法,可以同时将上下阶段的特征融合,使去雨算法的性能有很大的提高。该去雨网络模型由3个阶段构成。前2个阶段采用改进后的U-Net编... 针对现有图像去雨方法中存在雨纹去除不彻底、纹理信息丢失等问题,提出一种多阶段渐进式处理的图像去雨算法,可以同时将上下阶段的特征融合,使去雨算法的性能有很大的提高。该去雨网络模型由3个阶段构成。前2个阶段采用改进后的U-Net编码器解码器结构学习多尺度上下文特征信息,特征提取部分采用有效通道注意力机制(efficient channel attention network,ECANet),使网络模型参数变小,更加轻量级;第3阶段加入并行注意力机制(parallel attention subnetwork,PASNet),在学习上下文信息和空间细节特征的同时还能生成高分辨率特征,更好地保留图像的输出细节。此外,还引入监督注意力模块(supervised attention module,SAM)以加强特征学习。实验结果表明,在数据集Rain100H上PSNR达到29.37 dB,SSIM为0.88;在Test1200上PSNR达到32.50 dB,SSIM为0.93,验证了所提方法在图像去雨任务上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去雨 特征提取 监督注意力 并行注意力机制 空间细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并联多稳态机构的设计与分析
3
作者 李保坤 李琳 +1 位作者 赵伟 陶珍钰 《工程设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1-198,共8页
空间并联多稳态机构(spatial parallel multi-stable mechanism,SPMM)指在外力作用下能切换为不同稳定平衡状态的机构,是传统空间刚性并联机构与柔顺机构的结合,更稳定并能节约能量。采用刚体置换方法创新设计了具有8种稳态位形的六自由... 空间并联多稳态机构(spatial parallel multi-stable mechanism,SPMM)指在外力作用下能切换为不同稳定平衡状态的机构,是传统空间刚性并联机构与柔顺机构的结合,更稳定并能节约能量。采用刚体置换方法创新设计了具有8种稳态位形的六自由度3-PSPS SPMM,通过移动3个分支能实现机构8种稳态位形之间的切换。首先,分析了SPMM结构,对机构进行静力学分析,建立了能量-运动学微分方程来确定机构稳态,并采用MATLAB软件得到了机构运动过程的能量图;其次,利用基于Lagrange-Dirichlet原理的能量法,确定了机构的8种稳态位形,分析了运动过程中稳态位形之间的切换路径;最后,采用3D打印的SPMM模型,进行了实验验证。所研究的SPMM能实现稳态位形可控,能广泛应用于运动平台和缓冲机构的设计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顺机构 空间并联多稳态机构 稳态 能量-运动学微分方程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球面副磨损间隙的空间并联机构动力学响应分析
4
作者 陈修龙 张昊 樊慧凯 《振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90-498,共9页
为了掌握球面副磨损间隙对空间并联机构动力学响应特性的影响,提出考虑多球面副磨损间隙的空间并联机构动力学建模与响应特性的分析方法。以3SPS-S空间并联机构为研究对象,基于Archard磨损模型建立球面副间隙处的磨损模型,通过计算磨损... 为了掌握球面副磨损间隙对空间并联机构动力学响应特性的影响,提出考虑多球面副磨损间隙的空间并联机构动力学建模与响应特性的分析方法。以3SPS-S空间并联机构为研究对象,基于Archard磨损模型建立球面副间隙处的磨损模型,通过计算磨损深度,并对磨损表面进行重构,得到磨损后的球头与球窝,建立考虑球面副磨损间隙的空间并联机构动力学模型,求解得到数值结果,对比分析磨损前/后机构动力学响应的变化,并分析初始间隙值、有/无负载对磨损后机构动力学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磨损后的非规则间隙对并联机构动态特性带来不利的影响,且增大间隙值和引入负载降低了并联机构运行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并联机构 动力学响应 球面副 磨损间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战场环境下改进YOLOv5军事目标识别算法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宋晓茹 刘康 +2 位作者 高嵩 陈超波 阎坤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34-947,共14页
复杂战场环境下军事目标识别技术是提升战场情报获取能力的基础和关键。针对当前军事目标识别技术在复杂战场环境下漏检误检率高、实时性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YOLOv5模型的PB-YOLO军事目标识别算法。将改进的目标识别算法对于陆战... 复杂战场环境下军事目标识别技术是提升战场情报获取能力的基础和关键。针对当前军事目标识别技术在复杂战场环境下漏检误检率高、实时性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YOLOv5模型的PB-YOLO军事目标识别算法。将改进的目标识别算法对于陆战场军事单元的识别锚框进行重新聚类,以提升模型对于目标大小适应度,加速模型收敛;采用通道-空间并行注意力机制,增加模型对复杂战场环境下目标特征信息与位置信息关注度;在特征融合网络部分使用BiFPN以提升模型对于特征的融合能力与速度;采用Alpha_IoU损失函数加速模型收敛,解决当真实框与预测框重合时IoU计算退化问题。实验结果表明,在自建军事目标数据集下,改进算法与主流目标识别算法相比,在保证模型空间复杂度的同时,mAP值达到了90.17%。消融实验对比结果表明,改进后网络较原模型精度提升11.57%,具有较好的识别性能,能够为战场情报获取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事目标识别 通道-空间并行注意力机制 特征融合 损失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润滑间隙效应的空间并联机构动力学优化 被引量:1
6
作者 陈修龙 居硕 贾永皓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41-451,共11页
为了改善润滑间隙效应引起的空间并联机构动态性能的渐变劣化问题,以3-RRPaR冗余并联机构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考虑润滑间隙效应的空间并联机构动力学优化方法。建立了考虑润滑转动副间隙的3-RRPaR冗余并联机构动力学模型;以优化末端执... 为了改善润滑间隙效应引起的空间并联机构动态性能的渐变劣化问题,以3-RRPaR冗余并联机构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考虑润滑间隙效应的空间并联机构动力学优化方法。建立了考虑润滑转动副间隙的3-RRPaR冗余并联机构动力学模型;以优化末端执行器的动力学响应误差和优化间隙关节处的约束反力为目的设置目标函数,通过优化末端执行器质量以及转动惯量的方式来缓解运动副间隙导致的劣化效应,建立了考虑润滑间隙效应3-RRPaR冗余并联机构动力学优化模型;试验验证了所建动力学模型的有效性,对比分析两种目标函数对优化效果的影响以选择最佳优化方式,并分析优化前后考虑润滑间隙效应的空间并联机构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动力学优化使润滑间隙转动副处约束反力峰值降低16.16%,为改善间隙效应提高空间并联机构动态性能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并联机构 运动副间隙 润滑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肤面形状模型的并联机械装配精度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申团辉 鲁聪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2-47,53,共7页
针对现有并联机械装配精度分析中未考虑形状偏差空间分布特征,且并联连接的配合面相对定位偏差的计算未结合实际装配过程而导致的装配精度分析精确性不足的问题,首先,基于非高斯肤面形状模型,提出了结合装配过程的并联连接配合面相对定... 针对现有并联机械装配精度分析中未考虑形状偏差空间分布特征,且并联连接的配合面相对定位偏差的计算未结合实际装配过程而导致的装配精度分析精确性不足的问题,首先,基于非高斯肤面形状模型,提出了结合装配过程的并联连接配合面相对定位偏差计算方法;其次,基于雅克比-旋量模型,提出了雅克比-非高斯肤面形状模型,以实现对并联机械装配的偏差传递累积分析;最后,以直齿圆锥齿轮箱为例,通过蒙特卡洛仿真分别获得了轴交角相对误差ΔRα和中心距相对误差ΔTd频率分布,结果表明形状偏差空间分布特征对并联机械装配精度分析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该方法可为公差设计提供理论指导,以保障高精度机械产品的装配质量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精度分析 并联机械装配 非高斯肤面形状模型 形状偏差 空间分布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自由度空间并联机构运动学优化设计 被引量:11
8
作者 陈修龙 孙先洋 邓昱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03-307,共5页
定义了一种能综合评价不同位形下并联机构灵巧度的指标——平方平均灵巧度系数,分别考察了4-UPSRPS空间并联机构的定平台和动平台上铰链点的分布角、定平台铰链点分布圆的半径以及动平台铰链点分布圆的半径对平方平均灵巧度系数的影响规... 定义了一种能综合评价不同位形下并联机构灵巧度的指标——平方平均灵巧度系数,分别考察了4-UPSRPS空间并联机构的定平台和动平台上铰链点的分布角、定平台铰链点分布圆的半径以及动平台铰链点分布圆的半径对平方平均灵巧度系数的影响规律,并据此对这些参数进行优化设计,得到该并联机构定平台铰链点的均布角为π/2,动平台铰链点的均布角为2π/5,定平台上第1个铰链点到定坐标系原点的距离为650 mm,定平台上其余4个铰链点分布圆的半径为800 mm,动平台上铰链点分布圆的半径为160 mm。仿真结果表明,经过优化设计,4-UPS-RPS空间并联机构的平方平均灵巧度系数指标比优化前明显增大,运动学性能得到了较大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机构 空间 运动学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三维移动并联平台机构的运动学分析 被引量:16
9
作者 赵铁石 黄真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612-616,共5页
介绍了一种能实现空间三维移动的并联平台机构——空间 3-RRC机构。该机构结构简单对称 ,运动副少 ;可用于运动工作台 ,并联机床等。分析了该机构的运动学 ,推导了速度、加速度正反解方程。与 Stewart平台等并联机构比 ,该机构的运动学... 介绍了一种能实现空间三维移动的并联平台机构——空间 3-RRC机构。该机构结构简单对称 ,运动副少 ;可用于运动工作台 ,并联机床等。分析了该机构的运动学 ,推导了速度、加速度正反解方程。与 Stewart平台等并联机构比 ,该机构的运动学解相对简单 ,计算量小 ,便于实时控制。通过典型输入时工作平台的位置、速度及加速度的对应关系曲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 空间机构 运动学 并联机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自由度3-RPS并联机器人机构的运动分析 被引量:26
10
作者 方跃法 黄真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82-88,共7页
讨论了具有三自由度的3-RPS并联机器人机构的运动分析。在这种机构操作器平台的六个运动位姿参数中,只有三个是独立的,而其它三个参数不是独立的。因此,这种机构的雅可比矩阵是一长方阵,这就是这种机构的运动分析的难点所在。... 讨论了具有三自由度的3-RPS并联机器人机构的运动分析。在这种机构操作器平台的六个运动位姿参数中,只有三个是独立的,而其它三个参数不是独立的。因此,这种机构的雅可比矩阵是一长方阵,这就是这种机构的运动分析的难点所在。本文根据这种机构的结构特点,给出了操作平台的输出运动参数的三个运动约束方程,并且建立了三个独立输出运动参数和三个独立运动输入参数之间的速度和加速度关系的显式数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并联机构 运动分析 机器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5型并联机器人位置正解的简单算法 被引量:6
11
作者 石志新 叶梅燕 +2 位作者 毛志伟 罗玉峰 杨廷力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14-319,共6页
对一类5—5台体型并联机器人机构的结构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其位置正解分析与求解的简单方法。首先利用序单开链的思想对该机构进行拓扑特征分析和结构分解,将其运动学方程维数降至最小,然后利用一维搜索法得到全部实数解,最... 对一类5—5台体型并联机器人机构的结构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其位置正解分析与求解的简单方法。首先利用序单开链的思想对该机构进行拓扑特征分析和结构分解,将其运动学方程维数降至最小,然后利用一维搜索法得到全部实数解,最后将该方法应用于具体实例,结果不仅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而且首次给出了具有20组实数解的机构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机构学 5—5型并联机器人 位置正解 一维搜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自由度3-RPS并联机器人操作器的瞬时独立运动分析 被引量:16
12
作者 方跃法 黄真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929-934,共6页
讨论了具有三自由度的3-RPS并联机器人机构的独立运动及其与机构结构设计的关系。根据这种机构的结构特点,给出了操作平台的输出运动参数的三个运动约束方程,并且建立了三个独立输出运动参数和三个独立运动输入参数之间的一阶速... 讨论了具有三自由度的3-RPS并联机器人机构的独立运动及其与机构结构设计的关系。根据这种机构的结构特点,给出了操作平台的输出运动参数的三个运动约束方程,并且建立了三个独立输出运动参数和三个独立运动输入参数之间的一阶速度影响系数矩阵的显式数学模型,分析了机构的独立运动与机构结构设计的关系,并给出了这种机构的操作平台的瞬时运动螺旋的确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并联机构 运动分析 机器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PSS空间并联机构的刚度特性 被引量:7
13
作者 李树军 张余 孟巧玲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1期2521-2525,共5页
为了揭示在外力作用下机构的几何形变对其刚度的影响,掌握其变化规律,为机构参数设计及其刚度控制提供合理参数,对6-PSS空间并联机构的刚度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首先,通过建立约束方程和坐标关联方程,将关节坐标转化为直角坐标,推导出... 为了揭示在外力作用下机构的几何形变对其刚度的影响,掌握其变化规律,为机构参数设计及其刚度控制提供合理参数,对6-PSS空间并联机构的刚度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首先,通过建立约束方程和坐标关联方程,将关节坐标转化为直角坐标,推导出基于守恒协调转换刚度矩阵的6-PSS空间并联机构的刚度映射公式。然后,根据求解结果绘制出不同参数下6-PSS空间并联机构的刚度映射曲线,为对比机构在外力作用下其刚度的改变和研究其变化规律提供参考。最后,根据导出的公式和数值分析算例,对机构的刚度特性进行分析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并联机构 几何形变 刚度映射 刚度控制 参数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的三自由度3-RRRRR并联平台机构及其位置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仕华 吴建广 +1 位作者 黄真 高峰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7-40,共4页
提出一种新型的 3 -RRRRR并联机构 ,并建立了其位置反解方程。首先用反螺旋分析了 3 -RRRRR并联机构在初始位置下和在一般情况下的瞬时运动特性。得出该机构在初始位置下和在一般情况时 ,机构有沿x、y、z轴方向的三个移动自由度 ,即初... 提出一种新型的 3 -RRRRR并联机构 ,并建立了其位置反解方程。首先用反螺旋分析了 3 -RRRRR并联机构在初始位置下和在一般情况下的瞬时运动特性。得出该机构在初始位置下和在一般情况时 ,机构有沿x、y、z轴方向的三个移动自由度 ,即初始位置下发生移动后 ,该机构还有 3个移动自由度。其次用D-H法给出了主动输入 (θ1)与动台位姿的关系 ,给出了该机构的位置反解公式 ,并进行了验证 ,绘制了工作空间的形状。该机构可进一步作为微动机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机构 反螺旋 位置分析 瞬时运动特性 并联机器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点可调式悬架垂向加载试验台的分析设计 被引量:5
15
作者 陈辛波 王威 +2 位作者 杨阳 刘怡伶 陈稀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89-697,共9页
电动汽车独立悬架-导向机构与分布式轮边驱动系统的设计呈现高度集成化的趋势,针对独立悬架-轮边驱动一体化系统的研发要求,面向独立悬架垂向动力学匹配设计和车轮定位参数测量等功能,考虑悬架的实际结构,设计了一种底盘硬点可调式独立... 电动汽车独立悬架-导向机构与分布式轮边驱动系统的设计呈现高度集成化的趋势,针对独立悬架-轮边驱动一体化系统的研发要求,面向独立悬架垂向动力学匹配设计和车轮定位参数测量等功能,考虑悬架的实际结构,设计了一种底盘硬点可调式独立悬架综合性能试验台。其中引入6自由度Stewart动平台,以实现车身硬点的位姿可调,显著增强了台架的通用性,采用龙门式导轨和云台实现硬点的准确定位。仿真与试验结果表明,该试验台能很好地反映独立悬架-轮边驱动一体化系统的垂向动力学特性与悬架运动规律,为其进一步分析与优化提供试验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边电驱动 试验台 悬架动力学 空间并联机构 可调硬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并联机构运动学分析的共形几何代数方法 被引量:12
16
作者 张忠海 李端玲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25-330,共6页
提出了空间并联机构运动学分析的集几何表示和计算为一体的共形几何代数方法。以动平台上的坐标原点描述动平台的位置,以欧拉角描述动平台的姿态,给出了动平台上任意一点在定坐标系中位置的共形几何代数表达式,进而提出了一种建立空间... 提出了空间并联机构运动学分析的集几何表示和计算为一体的共形几何代数方法。以动平台上的坐标原点描述动平台的位置,以欧拉角描述动平台的姿态,给出了动平台上任意一点在定坐标系中位置的共形几何代数表达式,进而提出了一种建立空间并联机构运动学方程的数学建模方法。根据所建立的运动学方程,可进行空间并联机构的运动学正解和运动学反解分析。通过一种4-UPU空间并联机构运动学分析,进一步阐述了所提出的共形几何代数运动学分析方法,通过数值实例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并联机构 运动学分析 运动学正解 运动学反解 共形几何代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并联机构弹性动力学优化设计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修龙 张中供 邓昱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318-323,共6页
研究了4-UPS-UPU 5自由度空间并联机构的弹性动力学优化设计。基于KED方法建立了并联机构的弹性动力学模型,以并联机构运动过程中5个驱动杆的最大变形能和最大动应力限制条件作为约束方程,将机构的总质量函数和基频函数整合成一个综合... 研究了4-UPS-UPU 5自由度空间并联机构的弹性动力学优化设计。基于KED方法建立了并联机构的弹性动力学模型,以并联机构运动过程中5个驱动杆的最大变形能和最大动应力限制条件作为约束方程,将机构的总质量函数和基频函数整合成一个综合优化目标函数,分别采用fmincon函数和遗传算法进行优化设计,确定了并联机构动平台质量和5个驱动杆截面积的最佳参数值,验证了以上优化方法和优化结果的正确性与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并联机构 弹性动力学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旋转多光谱多光轴校准技术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韩军 王晶 陈文建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15-418,共4页
论文总结了多光轴在空间旋转时形成的原因及其误差量,形成了兼顾安全和便捷的技术途径:首先以摄像机模拟非可见且对人眼有危害的激光器;其次设计加工出一种专用的回转基准调校基座和基准光源,通过转动基座,检测出摄像机光轴和可见光轴... 论文总结了多光轴在空间旋转时形成的原因及其误差量,形成了兼顾安全和便捷的技术途径:首先以摄像机模拟非可见且对人眼有危害的激光器;其次设计加工出一种专用的回转基准调校基座和基准光源,通过转动基座,检测出摄像机光轴和可见光轴在空间不同相对位置的误差,采用双光楔方法进行调节;最后依托过渡工装使激光器光轴相对其安装面的精度与摄像机一致,由此保证了激光轴与可见光轴在任意方位角处均保持平行;其平行度误差不超过0.1m ra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光谱 空间旋转光轴 平行性 机械轴 双光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特殊的3-UPU并联角台机构的运动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仕华 黄真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6-19,共4页
分析了一种特殊的三自由度3-UPU并联角台机构(支链移动副两端转动副相互垂直)的若干运动学问题。利用虚设机构法导出了机构在初始位形下和沿X轴移动时的一阶综合影响系数矩阵,建立了动平台输出速度与输入速度之间的关系,并绘制了速度和... 分析了一种特殊的三自由度3-UPU并联角台机构(支链移动副两端转动副相互垂直)的若干运动学问题。利用虚设机构法导出了机构在初始位形下和沿X轴移动时的一阶综合影响系数矩阵,建立了动平台输出速度与输入速度之间的关系,并绘制了速度和加速度的曲线图。研究结果对该并联机器人的设计及应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并联机构 虚设机构法 运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少自由度并联机构瞬时螺旋运动轴线曲面的几何表示方法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子明 黄真 曹文熬 《燕山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2期113-118,共6页
对于单自由度的平面机构或单自由度空间机构来说,机构中各个点的运动都是确定的。机构在运动过程中的一系列瞬时螺旋运动轴线所形成的曲面也是唯一的,比较容易求解,可以得到其数学表达式。但对于多自由度的空间机构来说,由于在每一个位... 对于单自由度的平面机构或单自由度空间机构来说,机构中各个点的运动都是确定的。机构在运动过程中的一系列瞬时螺旋运动轴线所形成的曲面也是唯一的,比较容易求解,可以得到其数学表达式。但对于多自由度的空间机构来说,由于在每一个位形下,机构的运动有多种可能性,瞬时运动轴线所形成的曲面也不是唯一的,很难得到其数学表达式。本文通过求解空间机构在运动过程中的一系列瞬时运动轴线,利用几何方法绘制出空间少自由度并联机构的瞬轴曲面,从而可以更直观地了解少自由度并联机构的空间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机构 少自由度并联机构 瞬时螺旋运动轴线 瞬轴曲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