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参数全局敏感性分析的LID设施空间布局优化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何旸 程麒铭 +6 位作者 苏义鸿 刘非 吴洋 饶烨 谢鲁 朱钢 陈垚 《水资源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4-203,共10页
针对多目标进化算法求解低影响开发(LID)设施空间布局优化问题时因参数过多而导致算法性能下降的问题,构建了重庆秀山海绵城市建设区LID设施空间布局优化模型,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和SOBOL法对比分析了LID设施空间布局参数对节点溢流的影响... 针对多目标进化算法求解低影响开发(LID)设施空间布局优化问题时因参数过多而导致算法性能下降的问题,构建了重庆秀山海绵城市建设区LID设施空间布局优化模型,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和SOBOL法对比分析了LID设施空间布局参数对节点溢流的影响,探明了敏感性参数,进而根据敏感性参数分析结果改进Pareto最优前沿,获得LID设施空间布局最优方案。结果表明:随着降雨重现期的增加,秀山海绵城市建设区LID设施径流蓄滞能力趋于饱和导致其布局参数敏感性整体减弱;LID设施布局参数对节点溢流的敏感程度受汇水区排水管网排水能力的影响,尤其是排水能力较弱的区域参数呈现出显著的敏感性;通过优化敏感性参数可显著减少NSGA-Ⅱ算法的评价次数,与优化前相比,在同等建设成本下节点溢流量可削减90.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影响开发 空间布局优化 全局敏感性分析 多元逐步回归 SOBOL法 NSGA-Ⅱ算法 海绵城市 重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交试验的煤岩相似材料最优配比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朱昌星 刘旭 赵伟浩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4-40,共7页
目的为了探寻煤岩相似材料最优配比,方法以赵固一矿煤样的自然视密度、单轴抗压强度、弹性模量为模拟指标,采用正交设计法开展相似材料配比试验。选用碳酸钙、水泥、细河砂、煤粉、蒸馏水为原料,以骨料与胶结剂质量比、胶结剂成分间质... 目的为了探寻煤岩相似材料最优配比,方法以赵固一矿煤样的自然视密度、单轴抗压强度、弹性模量为模拟指标,采用正交设计法开展相似材料配比试验。选用碳酸钙、水泥、细河砂、煤粉、蒸馏水为原料,以骨料与胶结剂质量比、胶结剂成分间质量比、骨料成分间质量比和掺水率为控制因素,按照4因素3水平正交配比方案制备了9组相似材料。结果试验结果表明:不同配比下相似材料物理力学参数变化较大,各因素对模拟指标影响规律性强,且骨胶比对相似材料各模拟指标起控制作用,自然视密度、单轴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均随骨胶比增加而显著下降。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到相似材料最优配比为碳酸钙∶水泥∶河砂∶煤粉∶水=1∶4∶0.9∶5.8∶3.3,经验证,使用该配比制作的试样在物理力学参数、单轴压缩曲线和破坏形态上能够很好地模拟原煤。结论该研究采用理论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寻找最优配比有效可行,可为煤岩相似材料领域研究提供一定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似材料 正交试验 敏感性分析 多元线性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河流域皖西大别山区地形因子与水系结构关联性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史书汇 王晓云 李发文 《水资源保护》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7-126,共10页
为深入研究淮河流域皖西大别山区地形因子与水系结构的量化关系,基于ArcGIS对研究区地形因子及水系结构特征参数进行计算与提取,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了地形因子与水系结构特征参数之间的关系,得到了针对细度比、河道维系常数、分... 为深入研究淮河流域皖西大别山区地形因子与水系结构的量化关系,基于ArcGIS对研究区地形因子及水系结构特征参数进行计算与提取,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了地形因子与水系结构特征参数之间的关系,得到了针对细度比、河道维系常数、分形维数、平均长度比和流域圆度的5个定量预测模型,并利用全局空间自相关及空间冷热点分析对水系格局及地形特征的空间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地形因子与水系结构特征参数在空间上普遍存在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最高达0.84;5个定量预测模型显著性水平P值均小于0.05,方差膨胀因子均小于10,模型拟合优度较高;研究区水系结构特征参数和地形因子存在“北冷南热”和“北热南冷”的显著空间分异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形因子 水系结构特征参数 多元线性回归 全局空间自相关 冷热点分析 淮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均匀设计的组合梁斜拉桥施工控制多参数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李文涛 刘耀东 曹明明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34-1241,共8页
为确定影响钢混组合梁斜拉桥结构响应的主要因素及其影响程度,依托某在建钢-混组合梁斜拉桥进行参数敏感性分析。采用MIDAS/Civil建立有限元仿真模型,从试验设计和统计学角度出发引入均匀设计试验、多元线形回归分析并结合统计检验方法... 为确定影响钢混组合梁斜拉桥结构响应的主要因素及其影响程度,依托某在建钢-混组合梁斜拉桥进行参数敏感性分析。采用MIDAS/Civil建立有限元仿真模型,从试验设计和统计学角度出发引入均匀设计试验、多元线形回归分析并结合统计检验方法,以成桥状态下主梁线形、主塔位移、拉索索力为结构目标响应,选取主塔和主梁混凝土梁弹性模量、斜拉索弹性模量、拉索初张力、桥面板容重、桥面板钢束张拉控制应力等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拉索初张力、桥面板容重和斜拉索弹模为成桥线形、成桥塔偏的敏感参数且拉索初张力的敏感程度远大于其他两个参数,成桥索力的敏感参数为拉索初张力、桥面板容重;引入的方法可准确的获取该桥成桥状态下结构响应的敏感性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梁斜拉桥 均匀试验设计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参数敏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永磁电机转子强度及其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晓远 李娜 +1 位作者 李天元 赵晓晓 《电机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8-56,共9页
为了解决高速永磁电机转子在高速运转时永磁体可能因离心力破坏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解析模型和有限元分析相结合的转子机械强度研究方法。以一台额定功率为22 kW,额定转速为100000 r/min的高速永磁电机为研究目标,建立完整的转子机械强... 为了解决高速永磁电机转子在高速运转时永磁体可能因离心力破坏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解析模型和有限元分析相结合的转子机械强度研究方法。以一台额定功率为22 kW,额定转速为100000 r/min的高速永磁电机为研究目标,建立完整的转子机械强度解析模型。通过有限元分析方法,系统研究护套材料、护套厚度、机械配合的过盈量、温度和速度等多个关键工艺参数对护套和永磁体应力的影响规律。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对影响转子机械强度的各项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定量评估各参数对转子应力状态的贡献程度,明确护套材料、护套厚度和过盈量是影响转子强度最为显著的三个因素。基于分析结果,确定最优的转子结构和装配工艺参数,并制作样机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间接证明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和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电机 永磁电机 机械强度 应力分析 敏感性分析 多元线性回归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元成土因素的土壤有机质空间分布分析 被引量:22
6
作者 黄安 杨联安 +4 位作者 杜挺 张彬 宋英强 王安乐 秦进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94-1003,共10页
以陕西省蓝田县2013年667份土壤有机质样本为对象,运用GIS空间分析及遥感数字图像处理收集整理土壤类型、地形、植被等成土因子,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集成所有成土因子对土壤养分进行空间分布预测。结果表明:通过分级统计均值定权法和... 以陕西省蓝田县2013年667份土壤有机质样本为对象,运用GIS空间分析及遥感数字图像处理收集整理土壤类型、地形、植被等成土因子,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集成所有成土因子对土壤养分进行空间分布预测。结果表明:通过分级统计均值定权法和像元线性拉伸法将所有成土因子统一为相对度量值,并根据成土因子与有机质含量的相关性显著程度进行因子取舍,有利于集成各类成土因子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预测结果定性分析表明:多元线性回归预测结果与kriging法预测结果在宏观上具有一致的空间分布趋势;但多元线性回归预测结果土壤有机质空间分布特征带有各种成土因子的变化特征,从视觉效果上,克服了传统插值法中存在的斑块状分布现象,更精细的描述了本区域内有机质空间分布趋势;MPE和RMS定量精度分析显示,在集成多元成土因素对有机质进行空间分布分析时,本文方法优于常用kriging插值法,该法可作为集成多元成土因子对土壤养分空间分布预测的有效方法。本区域内土壤有机质高值区域主要集中在地势低平、坡度缓和、湿度适中的农耕区,地势较高、坡度陡的山区有机质含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RS 有机质 成土因子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空间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砂岩相似材料配合比方案试验研究 被引量:32
7
作者 申艳军 荣腾龙 +3 位作者 杨更社 袁延召 杨阳 余翔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5-79,共5页
以白垩系中粒砂岩为模拟对象,采用细砂、高强水泥、细石膏、铁粉、蒸馏水为基础原料配制类砂岩相似材料。根据正交设计试验方法,确定以水灰比、骨料与水泥质量比、铁粉掺入量为控制因素的3因素3水平正交设计方案,利用极差敏感分析法分... 以白垩系中粒砂岩为模拟对象,采用细砂、高强水泥、细石膏、铁粉、蒸馏水为基础原料配制类砂岩相似材料。根据正交设计试验方法,确定以水灰比、骨料与水泥质量比、铁粉掺入量为控制因素的3因素3水平正交设计方案,利用极差敏感分析法分析以上因素对饱和密度、声波波速、导热系数、单轴抗压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骨料与水泥质量比对饱和密度、声波波速和单轴抗压强度起主导作用,且随着骨料与水泥质量比的增大,饱和密度及声波波速均显著降低;铁粉掺入量对导热系数起主导作用,掺入量增大,导热系数增加明显。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推算得到类砂岩材料的最优质量配合比方案,即水灰比0.53,骨料与水泥质量比0.45,掺入物质量分数4.2%,根据该配合比制作的类砂岩材料与白垩系砂岩各项参数值非常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砂岩相似材料 正交试验 敏感性分析 多元线性回归 最优质量配合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苹果主产区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以陕西省礼泉县为例 被引量:23
8
作者 张彬 杨联安 +6 位作者 杨粉莉 王卫东 袁晓育 张林森 谢贤健 杨煜岑 杜挺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77-784,共8页
客观、定量化分析土壤养分空间异质性及其影响因素,可为作物精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以陕西省礼泉县苹果产区为研究区,基于“S”形的样点布设法采集果园0~40 cm土层的土壤样品,运用地统计学和GIS研究了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钾... 客观、定量化分析土壤养分空间异质性及其影响因素,可为作物精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以陕西省礼泉县苹果产区为研究区,基于“S”形的样点布设法采集果园0~40 cm土层的土壤样品,运用地统计学和GIS研究了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钾和有效磷4种养分的预测精度,并通过交叉验证和相对预测误差确定最优预测模型,绘制果园土壤养分空间分布图,综合分析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特征,及结合相关性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讨土壤养分的影响因素及其权重。结果表明:1在最佳变异函数理论模型下,普通克里格法对果区土壤碱解氮的预测精度高,协同克里格对其他3种养分的预测精度高。2土壤有机质的空间分布格局是由骏马-阡东和建陵-昭陵一带向中部递减;赵镇至史德镇的东部为碱解氮的高值区,分别向东、北和西南递减;速效钾的高值区主要分布在研究区南部,北部大多数地区钾含量偏低;有效磷的高值区分布在烽火和骏马镇、石潭-昭陵镇一线。3有机质与地形因子具有显著相关性,碱解氮受NDVI、土壤类型和地形因子的影响,速效钾与当地坡度、坡向具有显著相关性,但有效磷与三大类因子的相关性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养分 空间分布特征 影响因素 协同克里格 多元线性回归 礼泉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巢湖水环境因子的时空变化及对水华发生的影响 被引量:23
9
作者 王书航 姜霞 金相灿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73-880,共8页
为研究巢湖水环境因子与藻类生物量的相互作用,筛选出对藻类生物量相对重要的环境因子,以2008年巢湖水质监测数据为基础,采用多元统计方法对巢湖监测点数值数据进行了聚类分析、判别分析及污染特征识别,研究了水环境因子与藻类生物量的... 为研究巢湖水环境因子与藻类生物量的相互作用,筛选出对藻类生物量相对重要的环境因子,以2008年巢湖水质监测数据为基础,采用多元统计方法对巢湖监测点数值数据进行了聚类分析、判别分析及污染特征识别,研究了水环境因子与藻类生物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巢湖水环境自西向东分为重度污染区、中度污染区和轻度污染区,叶绿素、溶解性总氮可作为巢湖水环境空间显著性差异的指示因子.各监测点污染分级排序为:南淝河入湖区>十五里河入湖区>塘西河入湖区>西半湖湖心>派河入湖区>杭埠河入湖区>忠庙>兆河入湖区>坝口>东半湖湖心>造船厂>中垾乡.对藻类生物量影响较大的环境因子存在季节性变化,全年总磷、总氮、温度、硝氮、铵氮与藻类生物量的关系较为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空变化 因子分析 聚类分析 多元回归 巢湖 水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东南部菜地水田砷含量空间分布 被引量:8
10
作者 姜晓璐 邹滨 +1 位作者 汤景文 涂宇龙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263-268,F0004,共7页
针对稀疏采样条件下农用地土壤砷含量空间分布难以高效准确识别的问题,以广东省东南部农用地为例,采集表层土壤(0-20 cm)样本104个,借助空间分析与多元回归建模手段,分菜地、水田和果园3类农用地分析土壤砷含量统计特征、模拟揭示土... 针对稀疏采样条件下农用地土壤砷含量空间分布难以高效准确识别的问题,以广东省东南部农用地为例,采集表层土壤(0-20 cm)样本104个,借助空间分析与多元回归建模手段,分菜地、水田和果园3类农用地分析土壤砷含量统计特征、模拟揭示土壤砷含量空间分异的成因与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1)研究区农用地土壤砷含量总体上达标,但个别样点土壤砷含量值高达137.80 mg/kg,显著高于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GB156182-1995);2)3类农用地中菜地土壤砷含量最高、水田次之、果园相对较低,均值分别为11.04、9.89和2.54 mg/kg;3)各类农用地土壤砷污染来源不同,菜地砷污染主要在不同地形条件下,受河流污水灌溉和烟囱排放的废气沉降随地表径流累积影响,在空间上呈现北部偏高、其他地区偏低的分布格局;4)水田砷污染受河流污水灌溉影响显著,空间上呈现南北部偏高、中部地区偏低的污染格局。研究结果对在稀疏采样监测地区开展农用地土壤重金属污染制图与精细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重金属 污染 多元回归建模 空间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巢湖东半湖蓝藻水华暴发时空动态及成因 被引量:8
11
作者 吴珺 李浩 +4 位作者 曹德菊 黄祥明 赵富贵 王光宇 闫晓明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035-2041,共7页
为了探讨巢湖东半湖蓝藻水华暴发时空分布规律及其成因,对2008—2009年巢湖东半湖蓝藻密度、叶绿素含量及相关水质指标进行研究。采用逐步剔除法和逐步回归法进行分析,获得巢湖东半湖蓝藻水华暴发时空分布图。结果表明,巢湖东半湖蓝藻... 为了探讨巢湖东半湖蓝藻水华暴发时空分布规律及其成因,对2008—2009年巢湖东半湖蓝藻密度、叶绿素含量及相关水质指标进行研究。采用逐步剔除法和逐步回归法进行分析,获得巢湖东半湖蓝藻水华暴发时空分布图。结果表明,巢湖东半湖蓝藻暴发存在明显的时空分布差异,藻华形成(叶绿素a含量、蓝藻密度)与透明度、高锰酸钾指数、氨氮以及总氮显著相关,结合多元回归分析可知,影响水华暴发的环境因子有水温、pH、透明度和总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藻暴发 时空分布 相关性分析 多元回归 巢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信息粒化与多策略灵敏度的短期日负荷曲线预测 被引量:25
12
作者 李滨 覃芳璐 +1 位作者 吴茵 黄佳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49-159,共11页
针对气象变化时负荷曲线预测精度低、预测模型不能完全适应气象变化的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信息粒化与多策略灵敏度的短期日负荷曲线预测方法。提出了完全气象因子序列的概念,建立气象粒化集;采用空间多元回归及滞后模型结合多策略... 针对气象变化时负荷曲线预测精度低、预测模型不能完全适应气象变化的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信息粒化与多策略灵敏度的短期日负荷曲线预测方法。提出了完全气象因子序列的概念,建立气象粒化集;采用空间多元回归及滞后模型结合多策略灵敏度分析法,建立了针对复杂气象条件下的极值预测模型;基于改进的K-means聚类分析法查找并获取气象特征日,计算初步预测曲线,主动判断预测曲线畸变概率并进行优化修正,得到最佳预测日负荷曲线;利用动态数据流对模型参数进行更新,实现精细化预测。最后采用该方法对我国南方某地区全年负荷曲线进行预测,验证了模型在多种气象条件下的预测准确性,尤其适用于短期内气象存在复杂变化的情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期日负荷预测 完全气象因子 信息粒化 空间多元回归灵敏度 改进K-means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浪底水库库区支流拦门沙形成的主因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王远见 谢蔚 +1 位作者 王婷 蒋思奇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1-58,共8页
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运用无量纲化物理量建立小浪底库区支流每年汛期拦门沙高度、支流淤积量与水沙过程、干支流地形条件、局部输沙流态之间的多元响应关系,指出出库流量、含沙量、干支流地形条件、床沙粒径、库区淤积形态均是影响拦... 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运用无量纲化物理量建立小浪底库区支流每年汛期拦门沙高度、支流淤积量与水沙过程、干支流地形条件、局部输沙流态之间的多元响应关系,指出出库流量、含沙量、干支流地形条件、床沙粒径、库区淤积形态均是影响拦门沙形成的重要因素。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小浪底水库的出库流量和库区淤积形态是影响拦门沙形成的两个最重要因素。这一研究成果为小浪底水库库区拦门沙工程处置方案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浪底水库 拦门沙 多元回归分析 敏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层状油藏油井水驱采出程度预测 被引量:8
14
作者 张维易 李百莹 +2 位作者 陈增辉 徐良 徐浩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18-121,156-157,共4页
针对S油田目标井组水驱期间油井采出程度差异大的问题,运用统计学方法,研究影响采出程度的主要因素。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敏感性分析,筛选出影响采出程度的主要因素为油井产水量、油井有效厚度、主力层地层系数。通过拟合得... 针对S油田目标井组水驱期间油井采出程度差异大的问题,运用统计学方法,研究影响采出程度的主要因素。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敏感性分析,筛选出影响采出程度的主要因素为油井产水量、油井有效厚度、主力层地层系数。通过拟合得到油井水驱采出程度的经验公式,利用所得经验公式对目标井组相邻油井进行采出程度预测,计算出的采出程度与实际值较为接近,精确度为0.96。研究成果为预测海上层状油藏油井水驱采出程度提供了有效途径,为油田后续措施的实施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层状油藏 水驱采出程度 多元线性回归 敏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椭球热源参数的敏感性分析及预测 被引量:39
15
作者 李培麟 陆皓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89-91,95,共4页
双椭球模型是在电弧冲击力较大的情况下常用的热源模型.通过研究双椭球热源模型的参数对焊接熔宽、熔深的影响,获得双椭球热源模型的形状参数在埋弧焊中的敏感性.并为了研究特定熔宽与熔深情况下对应的热源模型参数,采用多元回归分析,... 双椭球模型是在电弧冲击力较大的情况下常用的热源模型.通过研究双椭球热源模型的参数对焊接熔宽、熔深的影响,获得双椭球热源模型的形状参数在埋弧焊中的敏感性.并为了研究特定熔宽与熔深情况下对应的热源模型参数,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提出了敏感性分析的经验公式,获得了熔宽熔深与热源参数之间的关系.通过回归获得的经验公式,可以在已有熔宽熔深试验结果的条件下获得对应的热源参数,简化热源模型的试算过程,提高了模拟的效率和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埋弧焊 双椭球热源 敏感性 多元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普通住宅地价空间分布与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5
16
作者 马智利 杨艳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19-123,共5页
利用重庆市主城区2003—2007年普通住宅出让地价资料,采用统计分析和GIS空间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得到一系列重庆市普通住宅出让地价空间分布图。在此基础上,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进一步揭示该市住宅地价空间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 利用重庆市主城区2003—2007年普通住宅出让地价资料,采用统计分析和GIS空间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得到一系列重庆市普通住宅出让地价空间分布图。在此基础上,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进一步揭示该市住宅地价空间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重庆市普通住宅地价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明显的空间变异性,呈现多中心同心圆圈层分布结构。同时,地价梯度和地价指向也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住宅地价与因变量商业、环境、道路、土地出让形式相关,重庆城市发展兼具向心性和离心性两种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住宅 地价 空间结构 多元回归分析 重庆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关联网络的空间特征与影响因素 被引量:22
17
作者 王周伟 刘少伟 +1 位作者 魏伟 姚亚伟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2-31,共10页
风险关联传染是系统性风险形成与发展的核心机理。利用VAR模型与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法构建空间关联网络,研究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关联传染特征及其影响因素问题,分析中国31个省份地方政府负债率之间的空间关联关系与网络特征,并运用QA... 风险关联传染是系统性风险形成与发展的核心机理。利用VAR模型与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法构建空间关联网络,研究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关联传染特征及其影响因素问题,分析中国31个省份地方政府负债率之间的空间关联关系与网络特征,并运用QAP矩阵相关性分析与QAP矩阵多重回归分析方法,验证了空间关联特征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第一,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空间关联网络具有溢出关联普遍、网络稳定性强、多重叠加、小世界特性和无标度特性等复杂网络特征。第二,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溢出效应具有方向集聚特征,按照溢出与吸收对象组合的结构,可以分为净溢出、净受溢、主受溢和经纪人4种角色。第三,对空间关联强度的影响而言,地方间的财政支出差异与GDP差异有显著负向影响,与城镇化率差异、固定资产投资差异和金融机构贷款资金流动差异有显著正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政府负债率 空间关联 网络分析 QAP矩阵相关分析 QAP矩阵多重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5年秋冬季武汉城区黑碳气溶胶的分布及源区分析 被引量:11
18
作者 黄超 赵锦慧 +3 位作者 何超 刘玉青 李小莉 刘书凯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42-549,共8页
黑碳(Black Carbon,BC)作为大气气溶胶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在太阳辐射平衡、气候变化等方面具有巨大作用,而受到广泛的关注与研究。利用2015年9月—2016年2月10个城区公园绿地黑碳气溶胶观测数据以及同期空气污染物数据,运用相关性分析... 黑碳(Black Carbon,BC)作为大气气溶胶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在太阳辐射平衡、气候变化等方面具有巨大作用,而受到广泛的关注与研究。利用2015年9月—2016年2月10个城区公园绿地黑碳气溶胶观测数据以及同期空气污染物数据,运用相关性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HYSPLIT4模型等方法,分析了武汉市黑碳气溶胶的时空分布规律及其与空气污染物的关系,将BC本底浓度与各城市进行对比,并对两次较大规模的BC污染事件进行后向轨迹模拟。结果如下,(1)武汉市秋冬季BC质量浓度日均值为(5.227±3.12)μg·m^(-3),范围为1.205~16.534μg·m^(-3)。(2)BC质量浓度在月变化上呈1月>12月>2月>10月>9月>11月,冬季整体高于秋季。(3)BC质量浓度最高值出现在石门峰公园,最低值出现在东湖风景区,导致空间分布差异的原因是离车流较多的主路距离不同。(4)采用最大频数法计算得到武汉市秋冬季黑碳气溶胶本底浓度为5.45μg·m^(-3),与西宁、乌鲁木齐、芝加哥等城市差异明显。(5)BC与PM_(10)、CO、O_3、PM_(2.5)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58、0.8、-0.436、0.885,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得到回归方程Y=-1 136.564+4.216X_1+66.316X_2-7X_3+40.324X_4。(6)运用HYSPLIT4模型进行72 h后向轨迹模拟,结果表明两次较大规模的BC污染事件污染源不同。秋冬季的轨迹分析也说明武汉受到不同起源的空气气团影响。该研究可为武汉城区黑碳气溶胶观测提供数据资料,有助于推动中国黑碳气溶胶的系统观测研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碳气溶胶 时空分布 相关性分析 武汉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轨迹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M影像估算北京山区乔木林生物量 被引量:9
19
作者 王光华 刘琪璟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20-124,共5页
目前遥感技术是估测区域森林生物量的有效手段。基于TM影像和样地数据,分析了从TM影像中提取的17个自变量与森林生物量的相关性,并用多元逐步回归法建立森林生物量模型,用于估算2009年北京山区森林生物量。提取的17个自变量中红光波段(T... 目前遥感技术是估测区域森林生物量的有效手段。基于TM影像和样地数据,分析了从TM影像中提取的17个自变量与森林生物量的相关性,并用多元逐步回归法建立森林生物量模型,用于估算2009年北京山区森林生物量。提取的17个自变量中红光波段(TM3)、土壤校正植被指数(SAVI)和主成分分析的第三分量(PC3)为较好的解释变量,据此建立的生物量模型的相关系数较高(R2=0.869),估算得到北京山区森林生物量总计达1 088.38万t,平均生物量密度为35.2 t.hm-2。北京山区多数地方的森林生物量介于20-30 t.hm-2,大于30 t.hm-2的森林生物量主要分布在北部山区,表明北京森林质量不高,但提高的潜力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植被指数 多元逐步回归 主成分分析 空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鹤地水库叶绿素a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11
20
作者 王晓辉 杨扬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65-69,共5页
为全面了解鹤地水库水体富营养变化趋势及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环境因子,于2010-2015年2月、5月、8月和11月,对鹤地水库叶绿素a含量及主要环境因子进行测定,分析鹤地水库叶绿素a含量的时空分布特征,运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探讨鹤地水库叶绿... 为全面了解鹤地水库水体富营养变化趋势及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环境因子,于2010-2015年2月、5月、8月和11月,对鹤地水库叶绿素a含量及主要环境因子进行测定,分析鹤地水库叶绿素a含量的时空分布特征,运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探讨鹤地水库叶绿素a和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建立逐步回归方程,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影响鹤地水库水质的主要环境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鹤地水库叶绿素a含量在0.8~44.5μg/L,该水库处于富营养化水平;在时空分布上,叶绿素a含量季节变化表现为枯水期最低、平水期其次、丰水期相对较高;空间变化表现为河流区浓度较高,过渡区和湖泊区较低。运用逐步回归分析法建立的全库区叶绿素a回归方程为:Y_(Chl-a)=7.690X_(COD_(Mn))-32.587 X_(TP)-8.689(P<0.001),影响鹤地水库叶绿素a含量的显著影响因子为高锰酸盐指数和总磷,总磷可能为浮游植物生长的限制性因子。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水库水质的主要环境因子有透明度、氨氮、总磷、总氮和硝态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鹤地水库 叶绿素A 时空分布 逐步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