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Spearman-GCN-GRU模型的超短期多区域电力负荷预测 被引量:12
1
作者 吴军英 路欣 +4 位作者 刘宏 张彬 柴守亮 刘蕴春 王佳楠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1-140,共10页
为提升多区域电力负荷的预测精度,聚焦于多区域电力数据的时空相关性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Spearman-GCN-GRU的超短期多区域电力负荷预测模型。该模型通过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不同区域电力负荷的时空相关性,构建Spearman邻接矩阵并输入... 为提升多区域电力负荷的预测精度,聚焦于多区域电力数据的时空相关性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Spearman-GCN-GRU的超短期多区域电力负荷预测模型。该模型通过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不同区域电力负荷的时空相关性,构建Spearman邻接矩阵并输入图卷积神经网络(graph convolutional network,GCN)和门控循环单元(gated recurrent unit,GRU)提取数据中的空间特征和时序特征,最后由多层感知机(multilayer perceptron,MLP)解码输出预测结果。与基于距离邻接矩阵的模型进行对比,验证了SpearmanGCN-GRU模型的可行性。在模型的预测精度上,与传统统计模型和神经网络模型相比,Spearman-GCNGRU模型在通用的评价指标中均取得最优结果。就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而言,SpearmanGCN-GRU模型与神经网络模型GRU、GCN和深度神经网络(deep neural network,DNN)相比,RMSE指标分别下降了13.90%、11.66%和8.36%,验证了模型具有更好的预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区域电力负荷预测 电力数据时空相关性分析 Spearman相关系数 图卷积神经网络 门控循环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2019-2021年岩溶碳汇估算及其驱动因子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懿洁 马传明 +3 位作者 郭静 党慧慧 黄鹏 范威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30-343,共14页
碳酸盐岩在水循环过程中的碳汇效应显著,加之岩溶地貌在我国分布广泛,所以探求岩溶碳汇潜力的研究对制定区域增汇策略具有重要意义。选取位于西南岩溶区的湖北省为重点研究区域,基于水化学径流法及入渗-平衡化学法进行定量化计算和比较... 碳酸盐岩在水循环过程中的碳汇效应显著,加之岩溶地貌在我国分布广泛,所以探求岩溶碳汇潜力的研究对制定区域增汇策略具有重要意义。选取位于西南岩溶区的湖北省为重点研究区域,基于水化学径流法及入渗-平衡化学法进行定量化计算和比较,利用ArcGIS空间分析技术整体评估湖北省2019-2021年岩溶碳汇的空间格局与量级,探索更适宜应用于区域尺度的岩溶作用碳汇估算方法,综合分析岩溶碳汇的驱动因子,发掘更大的增汇潜力。研究结果表明:(1)采用入渗-平衡化学法估算3 a碳汇强度大小为2020年>2019年>2021年,丰水年(2020年)岩溶碳汇总量约为枯水年(2019年)的6倍,3 a年均碳汇强度为12.84 t/(km^(2)·a),碳汇总量达163.89×10^(4) t/a;(2)相较于水化学径流法,入渗-平衡化学法计算结果更为准确,获取数据资料较为简单,大小空间尺度都具有一定的普适性;(3)碳汇作用变化是高度动态的,气候变化下变化幅度主要由径流深决定,碳汇强度随径流深增大而变强,土地利用类型调控着岩溶作用碳汇强度;(4)鄂西南地区岩溶作用强烈,可建立岩溶碳汇试验区,定量评估人工干预所带来的增汇效果。研究结果不仅提供了精确易行的岩溶碳汇估算方法,而且确定了湖北省岩溶碳汇的量级与空间格局,摸清了碳汇强度驱动因子的共同耦合作用,体现了岩溶碳汇的人为可调控性以及复杂性,进一步为环境保护政策、人工增汇措施的制定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碳汇 水化学径流法 入渗-平衡化学法 ArcGIS空间分析 驱动因子 湖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佳电力负荷空间分辨率的获取方法 被引量:20
3
作者 肖白 黎平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4期50-56,共7页
空间电力负荷分析是对指定区域内电力负荷的大小、分布及其发展趋势等特点的描述与刻画。这种分析是以供电小区划分为基础而展开的。针对如何划分供电小区及其会给空间电力负荷分析带来哪些影响的问题,提出在地理信息系统环境下电力负... 空间电力负荷分析是对指定区域内电力负荷的大小、分布及其发展趋势等特点的描述与刻画。这种分析是以供电小区划分为基础而展开的。针对如何划分供电小区及其会给空间电力负荷分析带来哪些影响的问题,提出在地理信息系统环境下电力负荷空间分辨率的概念,并分别讨论空间分辨率与负荷同时率、电网规划目标、空间电力负荷预测方法、负荷预测误差之间的关系。提出最佳电力负荷空间分辨率的获取方法。得出所用空间分辨率决定了空间电力负荷分析方法的适用范围及其应用效果的结论。实例分析表明,文中所给空间分辨率获取方法和相应结论是正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电力负荷分析 地理信息系统 电力负荷空间分辨率 空间电力负荷预测 电力负荷同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县域耕地畜禽养殖废弃物养分负荷时空演变特征 被引量:14
4
作者 阎波杰 潘瑜春 闫静杰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66-472,共7页
耕地畜禽养殖废弃物养分负荷量具有明显的时空分布特征,研究其区域特征和格局演变对于畜禽养殖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4—2012年安徽省县市级畜禽养殖统计数据和耕地面积数据,利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开展安徽省县域耕地畜禽... 耕地畜禽养殖废弃物养分负荷量具有明显的时空分布特征,研究其区域特征和格局演变对于畜禽养殖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4—2012年安徽省县市级畜禽养殖统计数据和耕地面积数据,利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开展安徽省县域耕地畜禽养殖废弃物氮负荷量的空间格局和空间演变研究.结果表明,2004—2012年安徽省各县市畜禽养殖废弃物氮负荷在空间和时间上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Global Moran′sⅠ 指数值(0.24~0.37)显示2004—2012年安徽省各县市耕地畜禽养殖废弃物氮负荷具有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和潜在的空间依赖性,表明安徽省耕地畜禽养殖废弃物氮负荷一直处在相对集聚的发展阶段.Getis-Ord Gi*指数表明2004—2012年安徽省耕地畜禽养殖废弃物氮负荷热点区域主要分布在安徽省北部和东南部,尤其是宣州市的绩溪县始终属于热点区域.此外,黄山市的歙县、宿州市的萧县、宣州市的旌德县、宿州市的砀山县和亳州市的利辛县也多次属于热点区域.该研究结果可为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环境污染防治和区域畜禽养殖总量控制研究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负荷 空间格局 空间演变 空间自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地域差异的配电网空间负荷聚类及一体化预测方法 被引量:25
5
作者 刘思 傅旭华 +1 位作者 叶承晋 黄民翔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0-75,82,共7页
针对基于智能算法的负荷密度指标法对样本依赖性强且在各地实际应用困难的不足,提出一种考虑地域差异的配电网空间负荷聚类及一体化预测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大量调研得到分布在不同地区、分属不同类型的负荷样本及所处地区信息;然后利... 针对基于智能算法的负荷密度指标法对样本依赖性强且在各地实际应用困难的不足,提出一种考虑地域差异的配电网空间负荷聚类及一体化预测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大量调研得到分布在不同地区、分属不同类型的负荷样本及所处地区信息;然后利用基于日负荷曲线的负荷分类校验及精选方法对所有调研样本进行分类精选;再根据区域分类、负荷分类对精选样本构成的全样本空间进行两级划分,得到分层级子样本空间;最后根据待测地块的属性信息对子样本空间进行匹配,选取与其最相似的子样本空间作为训练样本,构建支持向量机模型预测各地块的负荷密度,进而得到电力负荷的空间分布。工程实例分析表明了该方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负荷预测 负荷密度指标法 地域差异 聚类分析 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省际灰水足迹测度及荷载系数的空间关联分析 被引量:67
6
作者 孙才志 韩琴 郑德凤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6-97,共12页
借鉴Hoekstra等提出的灰水足迹计算公式,从农业、工业及生活三方面计算了1998—2012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灰水足迹及其灰水足迹荷载系数。结果表明:1研究期间全国灰水足迹呈现波动趋势,1998年至2006年的灰水足迹呈现波动上升趋势;2... 借鉴Hoekstra等提出的灰水足迹计算公式,从农业、工业及生活三方面计算了1998—2012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灰水足迹及其灰水足迹荷载系数。结果表明:1研究期间全国灰水足迹呈现波动趋势,1998年至2006年的灰水足迹呈现波动上升趋势;2007年开始,全国灰水足迹呈现下降趋势;农业在总灰水足迹的贡献率最高、工业最低;231个省市(自治区)15a灰水足迹荷载系数整体呈现小幅波动趋势。在全国内部也存在着明显的地区差异,大体分为5类,分别为高荷载地区、较高荷载区、中度荷载区、较低荷载区、低荷载区。3借助全局与局部空间自相关对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灰水足迹荷载系数进行空间关联格局分析可知,中国省级灰水足迹存在空间集聚现象且集聚现象逐渐减弱,其中H-H集聚区主要集中在华北地区,L-L集聚区主要集中在南方与青藏地区。通过全国灰水足迹测度与灰水足迹荷载系数空间关联格局分析为灰水足迹分析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同时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水足迹 灰水足迹荷载系数 空间自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级聚类分析和支持向量机的空间负荷预测方法 被引量:62
7
作者 肖白 聂鹏 +2 位作者 穆钢 王吉 田莉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56-61,共6页
为充分利用元胞负荷与元胞属性之间的相关联系来改善空间负荷预测效果,提出了基于多级聚类分析和支持向量机的空间负荷预测方法。首先生成元胞并建立元胞属性集合,根据各属性对元胞进行多级聚类分析,其中采用改进的k-均值算法确定聚类... 为充分利用元胞负荷与元胞属性之间的相关联系来改善空间负荷预测效果,提出了基于多级聚类分析和支持向量机的空间负荷预测方法。首先生成元胞并建立元胞属性集合,根据各属性对元胞进行多级聚类分析,其中采用改进的k-均值算法确定聚类数目和初始聚类中心,来得到逐级细化的元胞分类;然后针对不同类型的元胞建立各自的支持向量机预测模型,同时利用遗传算法进行参数优化以提高预测模型的适应度;最后将待预测元胞的相关属性作为输入向量并代入所建立的预测模型中计算出目标年各元胞负荷最大值,从而实现空间负荷预测。工程实例分析表明了该方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负荷预测 多级聚类分析 支持向量机 遗传算法 元胞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负荷细分与SVM技术的电力负荷空间分布预测 被引量:8
8
作者 李金超 牛东晓 +1 位作者 李金颖 张香珍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0-43,共4页
提出了一种新颖的电力空间负荷分布预测模型,该方法首先对各类负荷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分别建模预测;而后将选定区域划分成等面积小区,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小区空间信息进行处理,从而形成支持向量机的训练样本集;在此基础上用训练好的... 提出了一种新颖的电力空间负荷分布预测模型,该方法首先对各类负荷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分别建模预测;而后将选定区域划分成等面积小区,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小区空间信息进行处理,从而形成支持向量机的训练样本集;在此基础上用训练好的支持向量机计算待预测区域小区的属性值,并按照各类用地类型排序。根据预测结果,结合待预测区域的整体发展规划,给出待预测区域各类负荷增量;最后,结合各类负荷密度预测值、各类用地发展总量、各类用地发展排序,给出空间负荷预测值。实例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负荷预测 负荷细分 主成分分析法 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降噪自编码器、奇异谱分析和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的空间电力负荷态势感知 被引量:38
9
作者 肖白 肖志峰 +4 位作者 姜卓 赵栩 阚中锋 綦雪松 白乙然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4858-4867,共10页
精准的空间电力负荷态势感知结果是配电网精益化规划的基础。随着配电网中可采集负荷数据深度和广度的增加,如何运用这些数据实现对空间电力负荷精准的态势感知具有重要意义。该文提出一种基于降噪自编码器、奇异谱分析和长短期记忆神... 精准的空间电力负荷态势感知结果是配电网精益化规划的基础。随着配电网中可采集负荷数据深度和广度的增加,如何运用这些数据实现对空间电力负荷精准的态势感知具有重要意义。该文提出一种基于降噪自编码器、奇异谱分析和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denoising autoencoder,singular spectrum analysis and long-short term memory neural networks,DAE-SSA-LSTM)的空间电力负荷态势感知方法。首先在态势觉察阶段,使用降噪自编码器对每个Ⅰ类元胞负荷实测数据分别进行编码提取各自的主要负荷变化特征,并根据该特征进行重构历史元胞负荷数据以降低由于测量、通信等原因造成的噪声干扰;然后在态势理解阶段中运用奇异谱分析方法对态势觉察后的元胞负荷数据进行分解得出周期性较强的低频分量序列和随机性较强的高频分量序列;最后在态势预测阶段采用不同的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模型分别对低频分量和高频分量进行预测,并将两预测结果进行叠加得出目标年的Ⅰ类元胞负荷预测值,在此基础上运用空间电力负荷网格化技术求得基于Ⅱ类元胞的空间电力负荷预测值。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相比于其他4种空间电力负荷态势感知方法,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电力负荷态势感知 降噪自编码器 奇异谱分析 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高架槽形梁足尺模型破坏试验与空间分析研究 被引量:20
10
作者 李丽 王振领 张宇宁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1-35,共5页
通过某城市地铁高架试验段槽形梁桥足尺模型破坏试验,测定结构的极限承载能力,研究其空间受力变形特性及破坏特征。试验结果表明,结构在正常使用和极限状态下的极限荷载分别为设计荷载的1.68和3.0倍,具有足够的安全系数。三维有限元数... 通过某城市地铁高架试验段槽形梁桥足尺模型破坏试验,测定结构的极限承载能力,研究其空间受力变形特性及破坏特征。试验结果表明,结构在正常使用和极限状态下的极限荷载分别为设计荷载的1.68和3.0倍,具有足够的安全系数。三维有限元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底板存在剪力滞后现象,越接近梁端愈明显。底板纵向剪应力最大值出现在梁端附近截面底板与腹板相交处,支座脱空效应对脱空支座位置的底板应力影响较大,设计中需对梁端进行局部加强处理。跨中截面腹板出现拉应力,最大可达0.91 MPa,设计中应考虑设置一定的竖向抗拉钢筋,防止裂缝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高架桥 槽形梁 足尺模型 破坏试验 空间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将台花园钢结构网壳焊接节点承载性能试验 被引量:4
11
作者 袁焕鑫 王元清 +3 位作者 施刚 石永久 卢凯 贺小平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3-99,共7页
将台花园网壳屋面系统采用了全焊接的钢结构节点,节点的六肢在空间交汇,几何形状不规则,为了检验节点的承载性能和安全储备,需要开展专门的加载试验研究.通过在矩形反力架上固定节点试件的三肢,对其余三肢进行轴向加载,控制轴向... 将台花园网壳屋面系统采用了全焊接的钢结构节点,节点的六肢在空间交汇,几何形状不规则,为了检验节点的承载性能和安全储备,需要开展专门的加载试验研究.通过在矩形反力架上固定节点试件的三肢,对其余三肢进行轴向加载,控制轴向荷载的偏心实现设计荷载中的主弯矩施加,一共针对J—01~J-04四个节点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节点可以安全承受设计荷载作用,且具有较大的安全储备.利用ANSYS建立考虑材料与几何非线性特性的有限元模型,对试验加载过程进行全过程模拟.有限元分析结果与试验数据吻合良好,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可靠性.加载试验研究可以较好地检验该类空间相贯节点的承载性能,所采用的研究方法能够为同类节点的设计与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焊接节点 网壳 加载试验 承载性能 有限元分析 反力架 空间相贯 荷载工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负荷预测中确定元胞负荷合理最大值的主成分分析法 被引量:6
12
作者 肖白 李科 +3 位作者 田春筝 王璟 何茜 张凯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112-116,共5页
针对若直接使用元胞负荷实测数据中的年最大值进行城市电网空间负荷预测,则极有可能将测量、通信等误差造成的随机波动带入预测结果,而导致预测精度降低的问题,提出了利用主成分分析技术确定元胞负荷合理最大值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分析... 针对若直接使用元胞负荷实测数据中的年最大值进行城市电网空间负荷预测,则极有可能将测量、通信等误差造成的随机波动带入预测结果,而导致预测精度降低的问题,提出了利用主成分分析技术确定元胞负荷合理最大值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分析元胞负荷历史数据,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将元胞负荷分解为表征元胞负荷总体信息的主成分分量和刻画随机波动的非主成分分量。通过剔除非主成分分量来抑制随机波动带来的不利影响,提取出主成分分量中的最大值作为元胞负荷合理最大值,并使用该最大值进行空间负荷预测。实例分析表明,该方法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负荷预测 城市电网 主成分分析 元胞 随机波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电力负荷预测小区用地分析的模糊推理新方法 被引量:14
13
作者 余贻鑫 张弘鹏 +1 位作者 张崇见 严雪飞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35-139,共5页
提出了一种在知识不完备情况下 ,能够同时考虑推理前提重要性权重和观察事实及规则知识等的不确定性和不精确性因素的新的基于模糊逻辑的推理方法 ,并将其应用于空间电力负荷预测的小区用地分析中 。
关键词 空间电力负荷预测 小区用地分析 模糊推理 前提重要性 知识不确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索网结构中的空间两节点悬链线索单元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玥君 汤爱平 刘克同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88-795,共8页
为了分析索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线性和非线性反应,根据索结构的受力特点,提出了一种可以充分考虑索结构非线性效应的空间两节点悬链线索单元。基于弹性悬链线的解析解,推导了索单元的切线刚度矩阵,通过迭代法求解了索结构的刚度矩阵和内... 为了分析索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线性和非线性反应,根据索结构的受力特点,提出了一种可以充分考虑索结构非线性效应的空间两节点悬链线索单元。基于弹性悬链线的解析解,推导了索单元的切线刚度矩阵,通过迭代法求解了索结构的刚度矩阵和内力向量,利用该新型的索单元模型分析了静、动力荷载作用下结构的非线性行为,对于非线性静力分析,结构平衡方程采用牛顿迭代法求解;对于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采用Newmark直接积分法和牛顿迭代法相结合的增量迭代法求解。数值分析结果验证了空间两节点悬链线索单元模拟索结构的精确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两节点 悬链线索单元 静力荷载 动力荷载 非线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机制的济宁市农业面源污染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林雪原 荆延德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9-105,110,共8页
运用清单分析、等标污染负荷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对济宁市农业面源污染进行了综合分析与评价,以明确济宁市农业面源污染状况及特征,有针对性地采取合理的污染防治措施。结果表明,济宁市农业面源污染中最主要的污染源为畜禽养殖,最主要的污... 运用清单分析、等标污染负荷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对济宁市农业面源污染进行了综合分析与评价,以明确济宁市农业面源污染状况及特征,有针对性地采取合理的污染防治措施。结果表明,济宁市农业面源污染中最主要的污染源为畜禽养殖,最主要的污染物为TN。2011年济宁市农业面源污染造成的综合水质指数平均值为1.73,达到轻度污染水平。梁山县、兖州市处于高压、高敏感区,是全市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重点区域。济宁东部农业面源污染中度敏感区是占整个控制区比例最高的区域,畜禽养殖是中度敏感区的重点污染源;复合污染型是全市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中最为困难的类型。针对污染现状及类型,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控制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面源污染 负荷分析 区域空间特征 控制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空间负荷预测小区用地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丁明 李小燕 吴蓓 《电力技术(北京)》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9-12,共4页
对配电网的空间负荷预测方法进行改进,重点研究小区用地分析的模糊推理模型,把人工神经网络技术与模糊推理系统相结合的方法应用于小区用地分析。该方法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提取模糊规则,形成一类具有学习功能的模糊智能系统,具有自适... 对配电网的空间负荷预测方法进行改进,重点研究小区用地分析的模糊推理模型,把人工神经网络技术与模糊推理系统相结合的方法应用于小区用地分析。该方法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提取模糊规则,形成一类具有学习功能的模糊智能系统,具有自适应能力强、推理效率高及知识表达能力较强等特点。以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荷预测 配电网 模糊神经网络 模糊推理系统 小区 模糊规则 智能系统 知识表达 人工神经网络技术 自适应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顾及空间异质性的多尺度空间负荷预测 被引量:6
17
作者 赵强 景罗 +1 位作者 赵光俊 刘二涛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91-96,共6页
提出顾及空间异质性的多尺度空间负荷预测模型。提出空间变异系数和尺度的概念,在此基础上提出按照空间变异系数对元胞空间进行不规则区域划分的方法,将得到的分区按照不同的相似度阈值进行区域聚类融合,得到不同尺度下的区域划分,然后... 提出顾及空间异质性的多尺度空间负荷预测模型。提出空间变异系数和尺度的概念,在此基础上提出按照空间变异系数对元胞空间进行不规则区域划分的方法,将得到的分区按照不同的相似度阈值进行区域聚类融合,得到不同尺度下的区域划分,然后将每一尺度下得到的结果进行叠加来预测空间负荷的分布。实例验证表明,所提模型提高了空间负荷预测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尺度分析 空间异质性 元胞自动机 C5 0决策树 负荷预测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三角工业城市污染物入河量空间特征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谢毅文 高卫平 +3 位作者 宁玉蓉 魏忠元 谢广良 何凤霞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11-714,共4页
以东莞市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成果为数据基础,调查估算2010年东莞市33个镇街和25个水功能区的COD、氨氮入河量,并应用GIS技术及相关分析法分析污染物入河量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①东莞市各镇街及水功能区的污染物入河... 以东莞市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成果为数据基础,调查估算2010年东莞市33个镇街和25个水功能区的COD、氨氮入河量,并应用GIS技术及相关分析法分析污染物入河量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①东莞市各镇街及水功能区的污染物入河量呈明显不均匀分布,人口、GDP是影响污染物入河量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②河网区、非河网区镇街的工业污染物入河量与GDP均呈较好的正相关关系,但非河网区单位污染物入河量GDP产出拟合曲线斜率是河网区的31倍,显示河网区镇街每增长单位污染物入河量所产生的GDP远远小于非河网区,河网区镇街往往付出巨大的污染代价而经济增长却非常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莞市 入河量 空间分析 河网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反向荷载法模拟隧道开挖 被引量:6
19
作者 胡庆安 崔刚 蒋丽君 《隧道建设》 2006年第4期3-5,共3页
针对目前在数值分析中利用叠加法模拟隧道分步开挖时,考虑材料非线性和几何非线性在运算时的不合理性,提出了有限元数值模拟计算隧道开挖时空间反向荷载法。根据隧道开挖步骤,将作用在开挖面上的一部分压应力按照一定的比例反向作用,来... 针对目前在数值分析中利用叠加法模拟隧道分步开挖时,考虑材料非线性和几何非线性在运算时的不合理性,提出了有限元数值模拟计算隧道开挖时空间反向荷载法。根据隧道开挖步骤,将作用在开挖面上的一部分压应力按照一定的比例反向作用,来模拟隧道开挖时的围岩应力释放,不仅较为真实、方便地模拟隧道开挖时结构和围岩的受力连续变化过程,而且便于进行非线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开挖 数值分析 空间反向荷载 非线性 连续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信息粒化与多策略灵敏度的短期日负荷曲线预测 被引量:25
20
作者 李滨 覃芳璐 +1 位作者 吴茵 黄佳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49-159,共11页
针对气象变化时负荷曲线预测精度低、预测模型不能完全适应气象变化的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信息粒化与多策略灵敏度的短期日负荷曲线预测方法。提出了完全气象因子序列的概念,建立气象粒化集;采用空间多元回归及滞后模型结合多策略... 针对气象变化时负荷曲线预测精度低、预测模型不能完全适应气象变化的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信息粒化与多策略灵敏度的短期日负荷曲线预测方法。提出了完全气象因子序列的概念,建立气象粒化集;采用空间多元回归及滞后模型结合多策略灵敏度分析法,建立了针对复杂气象条件下的极值预测模型;基于改进的K-means聚类分析法查找并获取气象特征日,计算初步预测曲线,主动判断预测曲线畸变概率并进行优化修正,得到最佳预测日负荷曲线;利用动态数据流对模型参数进行更新,实现精细化预测。最后采用该方法对我国南方某地区全年负荷曲线进行预测,验证了模型在多种气象条件下的预测准确性,尤其适用于短期内气象存在复杂变化的情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期日负荷预测 完全气象因子 信息粒化 空间多元回归灵敏度 改进K-means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