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技术赋能市域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基于“京津冀”的实证研究
1
作者 金梅 王湘博 +1 位作者 何宗琴 李雪梅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55-66,87,共13页
以“京津冀”地区13个地级市2007-2021年数据为研究对象,对数字技术与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进行了量化分析,借助空间杜宾模型探讨数字技术对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京津冀”地区数字技术与... 以“京津冀”地区13个地级市2007-2021年数据为研究对象,对数字技术与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进行了量化分析,借助空间杜宾模型探讨数字技术对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京津冀”地区数字技术与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存在显著的时空关联性,其中北京对周边城市旅游业发展起到引领作用,且旅游业在地理空间上呈现集聚现象;数字技术对本地的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呈“倒U型”影响,对邻近地区的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呈“U型”影响。这些发现在经过稳健性检验后依然稳健,为数字技术如何有效赋能旅游业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和经验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京津冀”地区 旅游高质量发展 空间杜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规模如何影响产业升级:促进还是抑制?——基于空间面板Durbin模型(SDM)的研究:直接影响与空间溢出 被引量:78
2
作者 朱玉杰 倪骁然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80-192,共13页
本文运用中国2000-2011年27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研究了以金融相关比、金融规模存量、金融集聚、金融效率衡量的金融规模对产业升级的影响。从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来看,金融相关比的增长显著促进了产业升级,而金融规模存量增长与二、... 本文运用中国2000-2011年27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研究了以金融相关比、金融规模存量、金融集聚、金融效率衡量的金融规模对产业升级的影响。从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来看,金融相关比的增长显著促进了产业升级,而金融规模存量增长与二、三产业发展水平呈倒U型关系,此外各地区的金融集聚和金融效率水平对产业升级的影响并不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规模 产业结构 空间溢出效应 空间面板durbin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转型对产业链创新链融合的影响研究
3
作者 杨浩昌 赖孟 李廉水 《中国科技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5-76,共12页
本研究从理论上阐释数字化转型对产业链创新链融合的影响机理,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数字化转型对产业链创新链融合的影响效应及其异质性,并分析产业结构升级产生的中介效应,以及政府支持与市场化水平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 本研究从理论上阐释数字化转型对产业链创新链融合的影响机理,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数字化转型对产业链创新链融合的影响效应及其异质性,并分析产业结构升级产生的中介效应,以及政府支持与市场化水平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①数字化转型有利于促进本地区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在经过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处理后该结论仍然成立,且数字化转型主要通过推进产业结构升级,进而实现产业链创新链融合,但数字化转型对邻近地区具有明显抑制作用;②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东部、中部、西部地区数字化转型对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且西部、东部和中部地区呈现梯次增长,而东北地区则不显著。同时,当城镇化水平较高时,数字化转型对产业链创新链融合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③政府支持负向调节数字化转型对产业链创新链融合的影响,而市场化水平正向调节数字化转型对产业链创新链融合的影响。研究结果有助于厘清数字化转型与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关系,为破解科技与产业“两张皮”问题,推动产业链创新链有效对接,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产业链创新链融合 空间杜宾模型 中介效应 调节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技术创新对产业转型升级的空间溢出效应——以长三角地区城市为例
4
作者 翟梦新 陆玉麒 《南京师范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2025年第1期65-77,共13页
利用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成为共识.首先,分析2012—2021年长三角地区城市技术创新与产业转型升级水平的时空分布.然后,利用空间杜宾模型从空间角度定量估计城市技术创新对产业结构转型的影响,借助偏微分法进行效应分解.最后,对比长三... 利用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成为共识.首先,分析2012—2021年长三角地区城市技术创新与产业转型升级水平的时空分布.然后,利用空间杜宾模型从空间角度定量估计城市技术创新对产业结构转型的影响,借助偏微分法进行效应分解.最后,对比长三角地区全域与核心区的空间异质性,得出以下结论:(1)时序演变上,城市技术创新呈现先上升后波动下降的趋势,产业转型水平总体呈递增趋势.空间演变上,技术创新水平高值区由“一点一线”扩至“Z”型地区,产业转型水平由“自东南向西北圈层递减”演化至“自南向北圈层递减”,上海始终为最高值地区.(2)邻近城市的技术创新会通过地理空间或经济空间机制促进本地的产业高级化进程,其效果远大于直接效应,且在兼具经济水平相当的邻近城市间的溢出会比单纯地理邻近的城市间更强烈.(3)长三角全域内,技术创新水平的空间溢出并不具有明显的非线性规律.在核心区内,符合两种邻近类型的城市之间,呈现“N”形曲线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技术创新 产业转型升级 空间溢出效应 空间杜宾模型 长三角地区 长三角核心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键矿产资源开采、自然灾害与武装冲突的空间关联效应:以非洲钴矿为例
5
作者 唐鸣遥 朱毅 +1 位作者 王诗晴 杨欣宜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8-98,共11页
随着全球自然灾害频发和清洁能源转型速度加快,全球主要大国、非国家武装组织等围绕非洲战略性矿产资源的争夺愈发激烈,由自然灾害和武装冲突及其衍生的绑架、劫持、恐怖袭击、暴力围攻等各类安全风险已成为影响海外关键矿产企业投资和... 随着全球自然灾害频发和清洁能源转型速度加快,全球主要大国、非国家武装组织等围绕非洲战略性矿产资源的争夺愈发激烈,由自然灾害和武装冲突及其衍生的绑架、劫持、恐怖袭击、暴力围攻等各类安全风险已成为影响海外关键矿产企业投资和项目安全运营的重要因素。通过收集2002—2022年期间非洲铜钴带钴资源开采、自然灾害和武装冲突面板数据,基于空间杜宾模型和地理空间系统对刚果(金)、乌干达、卢旺达和布隆迪四个国家的钴资源开采、自然灾害与武装冲突的空间关联效应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钴资源开采对武装冲突具有显著抑制效应,自然灾害、经济增长速度下降、失业率上升则显著加剧武装冲突的发生;非洲铜钴带国家的自然灾害和武装冲突在国别之间均具有显著关联效应,由自然灾害诱发的武装冲突在国别内部和国别之间呈现多尺度传导效应,进一步加剧两国边界地区矿产开采的不确定性和企业安防系统的脆弱性。建议中资矿业企业投资非洲铜钴带关键矿产资源时,应从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综合考虑诱发武装冲突的上层因素,以及武装冲突诱发的绑架、劫持等各类社会风险的底层因素,以加强情报信息搜集和风险预警和针对性,从而降低自然灾害、武装冲突及其衍生的各类安全风险对海外项目投资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大湖地区 钴矿资源 武装冲突 自然灾害 空间杜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发展能否提升生态效率——基于陕西省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6
作者 董瑞 赵小云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1期74-81,108,共9页
数字经济是技术驱动的新经济形态,也是架起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之间的桥梁。文章基于2011-2021年陕西省10市的面板数据,以数字经济为切入点,通过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和空间效应实证分析了数字经济提升陕西省生态效率的机理。研究发现:陕... 数字经济是技术驱动的新经济形态,也是架起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之间的桥梁。文章基于2011-2021年陕西省10市的面板数据,以数字经济为切入点,通过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和空间效应实证分析了数字经济提升陕西省生态效率的机理。研究发现:陕西省数字经济及生态效率发展水平呈上升趋势,但区域之间存在差异;数字经济可以显著提高陕西省生态效率,提升力度呈关中、陕北、陕南依次降低趋势;数字经济可以通过产业结构升级间接提升生态效率水平;数字经济不仅能提升本市生态效率水平,而且对邻近城市生态效率提升存在溢出效应。研究结果为均衡发展陕西省数字经济,提升陕西省生态效率水平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效率 数字经济 产业结构升级 空间杜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的机理、评价与启示 被引量:11
7
作者 石伟平 范栖银 黄松洁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6-118,共13页
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通过宏观产教融合、中观校企合作和微观工学结合的嵌套,形成三位一体的耦合。基于2011—2021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Dagum基尼系数、空间关联分析与空间杜宾模型探究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耦合... 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通过宏观产教融合、中观校企合作和微观工学结合的嵌套,形成三位一体的耦合。基于2011—2021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Dagum基尼系数、空间关联分析与空间杜宾模型探究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度的时空分异、空间集聚与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全国与省际的耦合协调度呈上升趋势,耦合协调度较高的省份呈现出东部沿海地区向内陆收缩的“漏斗形”分布格局;耦合协调度的整体表征为全局空间正相关,局部主要为高-高集聚,集聚区的演变反映出省际协调与博弈;政府支持程度对本地的影响为正,对邻地的影响为负,政府干预力度对本地和邻地的影响为负,市场化水平对本地和邻地的影响为正。为进一步推动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协调发展,应当把握好系统逻辑、空间逻辑与主体逻辑,持续深化两系统的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区域经济 耦合协调 Dagum基尼系数 空间杜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的空间动态影响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邹洋 徐靖文 姜沐汐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3-172,共10页
基于中国城市层面数据和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构建空间动态杜宾模型,从增收和改善收入分配的视角实证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影响的短期直接效应显著为正;无论短期还是... 基于中国城市层面数据和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构建空间动态杜宾模型,从增收和改善收入分配的视角实证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影响的短期直接效应显著为正;无论短期还是长期,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影响的间接效应均显著为负;相较于拓宽数字普惠金融覆盖广度和加深数字普惠金融使用深度,数字化程度的提高能同时达到增收和改善收入分配的目的,更有利于促进共同富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数字普惠金融 空间动态杜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普惠金融、资本投入与区域创新绩效 被引量:4
9
作者 周才云 谢顺平 《征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6-85,共10页
数字普惠金融在企业科技创新和区域创新等微宏观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基于2011—2020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和中介效应检验实证分析了数字普惠金融影响区域创新的直接效应和空间效应,以及资本投入对区域创新的... 数字普惠金融在企业科技创新和区域创新等微宏观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基于2011—2020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和中介效应检验实证分析了数字普惠金融影响区域创新的直接效应和空间效应,以及资本投入对区域创新的中介效应。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省域创新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通过资本投入间接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在空间效应上,各省域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具有明显的“虹吸效应”,不利于邻省域创新的发展;进一步异质性研究发现,东北和中西部省份相较于东部发达省份而言,数字普惠金融对区域创新直接效应、空间效应的促进作用和溢出强度都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资本投入 区域创新 中介效应 空间杜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几”字弯都市圈交通基础设施投资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
10
作者 王伟 王聪琳 +1 位作者 巩亮 胡倩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66-177,共12页
经济发展水平、人口流动规模等对交通基础设施投资效率的影响日益凸显,而这种影响的空间效应强度、范围以及时空过程的规律性亟待深入研究。以黄河“几”字弯都市圈15个城市为研究单元,运用超效率SBM模型测算2011—2021年基础设施投资效... 经济发展水平、人口流动规模等对交通基础设施投资效率的影响日益凸显,而这种影响的空间效应强度、范围以及时空过程的规律性亟待深入研究。以黄河“几”字弯都市圈15个城市为研究单元,运用超效率SBM模型测算2011—2021年基础设施投资效率,同时采用空间杜宾模型(SDM)揭示其空间溢出效应及其衰减边界,并对导致非线性影响关系的中间机制进行探讨。研究发现:黄河“几”字弯都市圈交通基础设施投资效率大体上呈现“U”字型变化,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效率也会随之提高,但经济发展水平对投资效率呈现出负的空间溢出效应,会降低邻近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投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基础设施 投资效率 超效率SBM模型 空间杜宾模型 空间溢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乡村建设对防返贫能力的影响及空间效应研究
11
作者 郭文强 韦星羽 +1 位作者 雷明 张雯苹 《经济研究参考》 2024年第9期121-140,共20页
防止规模性返贫是扎实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数字乡村建设对提升农村防返贫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16~2022年中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基于加速遗传算法的投影寻踪模型测度数字乡村建设水平与防返贫能力,通过核密度估... 防止规模性返贫是扎实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数字乡村建设对提升农村防返贫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16~2022年中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基于加速遗传算法的投影寻踪模型测度数字乡村建设水平与防返贫能力,通过核密度估计刻画两者的时空分异特征,利用空间杜宾模型深入分析数字乡村建设对防返贫能力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2016~2022年,数字乡村建设水平与防返贫能力整体上在不断提高,数字乡村建设存在多极化趋势,防返贫能力两极化现象逐渐减弱。农村防返贫能力具有显著的空间聚集特征,主要表现为“高—高”和“低—低”聚集模式。空间杜宾溢出效应分解表明:数字乡村建设对防返贫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以及正的空间溢出效应。据此,对未来建设数字乡村提出相关建议,并探索出提升防返贫能力的新路径,未来可尝试从溢出边界进一步探索空间溢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乡村 防返贫 投影寻踪模型 加速遗传算法 空间杜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效应视角下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研究
12
作者 郭娜 邢玉娜 《创新科技》 2024年第5期51-67,F0002,共18页
数字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经济形态,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动力。基于2013—2021年全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熵值法对我国数字经济指数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指数进行测算,并基于地理距离、经济距离以及经济地理等3种空间权重矩阵构... 数字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经济形态,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动力。基于2013—2021年全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熵值法对我国数字经济指数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指数进行测算,并基于地理距离、经济距离以及经济地理等3种空间权重矩阵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空间效应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均具有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北京、天津和长三角地区表现出“高—高”集聚特征,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则表现出“低—低”集聚特征。(2)从整体来看,在3种空间权重矩阵下,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均存在空间效应,且经济距离是数字经济发展推动本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主要影响因素,经济地理是数字经济发展推动其他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主要影响因素。(3)从空间异质性角度来看,在数字经济发展水平“高—高”集聚区域和“低—低”集聚区域,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空间效应存在差异。(4)从中介效应分析来看,金融发展是数字经济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作用机制。据此,提出积极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因地制宜推进数字经济发展、注重数字经济对金融发展的促进作用以及充分发挥数字经济的空间溢出效应等对策建议,以期促进产业结构全面优化升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产业结构 优化升级 空间杜宾模型 空间溢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自然灾害与粮食产量脱钩关系研究
13
作者 马松林 韦宛彤 《大连大学学报》 2024年第5期77-87,共11页
自然灾害对中国粮食产量仍然有较大影响。本文测算1980—2020年全国自然灾害和粮食产量的脱钩情况,为进一步考察粮食产量韧性的影响因素,构建基于稻谷、小麦和玉米产量的驱动因素模型,利用2010—2020年各地区空间面板数据,选取空间杜宾... 自然灾害对中国粮食产量仍然有较大影响。本文测算1980—2020年全国自然灾害和粮食产量的脱钩情况,为进一步考察粮食产量韧性的影响因素,构建基于稻谷、小麦和玉米产量的驱动因素模型,利用2010—2020年各地区空间面板数据,选取空间杜宾模型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近40年来中国自然灾害与粮食产量的脱钩状态呈现出波动式上升趋势,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粮食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成效显著;粮食产量与受灾面积、抗灾能力存在空间依赖关系;各地区抗灾能力存在较大差异,粮食主产区应该加强农业防灾减灾能力专项建设,以巩固粮食安全根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灾害 粮食产量 脱钩 空间杜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技术产业集聚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基于空间计量模型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古晨光 李蕾 田宇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0-69,82,共11页
本文利用中国30个省份2005—2019年的区域创新面板数据,运用DEA模型和区域熵方法分别测度区域创新效率和高技术产业集聚值,从空间计量经济学视角对高技术产业集聚与区域创新效率之间的关系和空间溢出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从全国... 本文利用中国30个省份2005—2019年的区域创新面板数据,运用DEA模型和区域熵方法分别测度区域创新效率和高技术产业集聚值,从空间计量经济学视角对高技术产业集聚与区域创新效率之间的关系和空间溢出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从全国层面看,高技术产业集聚通过规模经济效应、产业关联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对区域创新效率产生显著的影响作用,高技术产业集聚和区域创新效率存在非线性倒U形关系。从区域层面看,高技术产业集聚对于区域创新效率的正向促进作用在东部地区显著强于中西部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技术产业集聚 区域创新效率 空间杜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发展能否减少中国雾霾污染?——基于空间杜宾模型的检验 被引量:5
15
作者 周韩梅 刘新智 孔芳霞 《当代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1,共11页
建设数字中国与美丽中国都是新时代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基于2011—2019年我国286个地级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利用ArcGIS软件可视化分析方法探讨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时空演变特征,并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发展对我... 建设数字中国与美丽中国都是新时代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基于2011—2019年我国286个地级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利用ArcGIS软件可视化分析方法探讨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时空演变特征,并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发展对我国雾霾污染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逐渐提升,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带,并且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和雾霾污染均呈现明显的“高—高”集聚和“低—低”集聚的空间关联特征;数字经济发展不仅可以减少本地区的雾霾污染,同时还能改善邻近地区的环境质量,这一结论经过引入工具变量、替换被解释变量、替换空间权重等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减少雾霾污染的作用在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更明显,而数字经济发展对雾霾污染的外溢作用在东部地区更大,此外,雾霾污染较轻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对雾霾污染的降低作用和外溢作用较大。因此,加大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数字赋能减霾效应,加强高污染、高排放等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促进区域间技术合作与信息交流,充分发挥数字经济发展对雾霾污染的负向空间溢出效应,对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雾霾 空间溢出效应 空间杜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陵山片区旅游产业集聚对共同富裕的空间溢出效应 被引量:2
16
作者 胡鸣镝 关锐 +1 位作者 李娴 王凯 《旅游研究》 2024年第1期16-29,共14页
使旅游业成为迈向共同富裕道路上具有时代特征的幸福产业,是“十四五”时期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基本遵循。文章基于2010—2019年武陵山片区42个县域单元的面板数据,利用区位熵与熵值法分别测算武陵山片区旅游产业集聚水平和共同富裕发展水... 使旅游业成为迈向共同富裕道路上具有时代特征的幸福产业,是“十四五”时期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基本遵循。文章基于2010—2019年武陵山片区42个县域单元的面板数据,利用区位熵与熵值法分别测算武陵山片区旅游产业集聚水平和共同富裕发展水平,并构建空间杜宾模型探析武陵山片区旅游产业集聚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武陵山片区旅游产业集聚水平明显提高且能显著提高共同富裕发展水平,并且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武陵山片区共同富裕发展水平在空间上呈现出湖南片区>湖北片区>重庆片区>贵州片区的分布格局,共同富裕发展水平上升速度有待进一步加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政府干预以及对外开放水平等因素均能在不同程度上促进共同富裕,其中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与政府干预二者均有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对外开放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并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集聚 共同富裕 空间杜宾模型 空间溢出效应 武陵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贸易发展对我国区域出口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世进 徐佳琦 司增绰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0-114,共15页
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和资源的紧缺,由传统要素驱动的出口增长机制难以为继。在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背景下,加快发展数字贸易,是推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外贸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以2012—2022年省级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从综合评价... 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和资源的紧缺,由传统要素驱动的出口增长机制难以为继。在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背景下,加快发展数字贸易,是推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外贸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以2012—2022年省级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从综合评价的角度,采用熵值法从数字基础设施、数字创新能力、数字产业及数字贸易潜力4个方面构建省份数字贸易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标体系并进行测度,同时通过构建随机前沿引力模型测算各区域出口效率,采用空间杜宾模型从基础设施建设和资源配置两方面分析数字贸易发展对出口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2012—2022年间,我国区域数字贸易发展水平和出口效率不断提高,但存在明显的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呈现东高西低的特征,且东部地区数字贸易发展水平和出口效率远高于中、西部地区。数字贸易发展对我国区域出口效率具有空间溢出效应且存在倒U形特征,数字贸易的发展弱化了传统贸易壁垒,既显著促进本地出口效率提升,也促进邻近地区出口效率提升,但随着数字贸易发展引致数字贸易壁垒的出现,又可能成为制约出口效率提升的重要因素。机制分析表明,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能够强化数字贸易发展对出口效率提升的作用,且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资源配置的改善能够强化数字贸易发展对本地区出口效率提升的作用,但在不同的空间权重矩阵下呈现出不同的空间溢出效应。区域异质性分析表明,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对出口效率的促进主要在中、西部地区起作用,资源配置优化效应在东部地区发挥作用。基于此,要完善数字贸易规则,弱化数字贸易壁垒。加强区域协同,推动地区出口效率提升。因地制宜制定发展战略,实现区域外贸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贸易发展 区域出口效率 空间杜宾模型 随机前沿引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保护对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宋冰冰 李友根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7,共7页
为更好实现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利用熵权法测算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在2013~2021年间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水平,采用空间杜宾模型进行空间计量分析,研究生态保护对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影响效应,最后利用耦合协调... 为更好实现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利用熵权法测算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在2013~2021年间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水平,采用空间杜宾模型进行空间计量分析,研究生态保护对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影响效应,最后利用耦合协调模型分析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度的时序演化特征与空间演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水平呈逐年上升趋势,但存在地区异质,下游地区高质量发展水平相较于中游和上游地区更加突出;生态保护能够促进高质量发展,且对周围地区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高质量发展与生态保护的耦合协调度从以中度协调为主转变为高度协调为主。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在加快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生态保护,还需重视区域发展的均衡性和协调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生态保护 高质量发展 耦合协调度 空间杜宾模型 空间溢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城镇化对农业碳排放的空间效应研究
19
作者 喻芳玲 鲍宏礼 吴学兵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24期203-207,共5页
探讨新型城镇化对农业碳排放的影响机理,引导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对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运用熵值法、空间杜宾模型,以我国2005—2021年31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为基础研究新型城镇化水平对农业碳排放的... 探讨新型城镇化对农业碳排放的影响机理,引导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对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运用熵值法、空间杜宾模型,以我国2005—2021年31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为基础研究新型城镇化水平对农业碳排放的空间影响效应。结果表明:新型城镇化对区域内的农业碳排放具有明显的“减碳效应”;新型城镇化对邻近区域农业碳排放也具有明显的负向空间溢出效应,且间接效应大于直接效应;地区间差异明显,新型城镇化对我国农业碳排放的影响程度西部>东部>中部。据此,提出以下建议:重视空间效应,实施差异化的农业碳减排政策;构建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碳减排协调发展的政策体系;加快推动农业规模化经营和农业技术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农业碳排放强度 空间溢出效应 空间杜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对黄河流域农业碳排放的空间溢出及门槛效应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金彩 杜永猛 +2 位作者 任世鑫 段锴丰 任芮莹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766-1779,共14页
厘清乡村振兴对黄河流域农业碳排放的影响,对于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和农业低碳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黄河流域2001—2021年间88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和门槛回归模型分析乡村振兴对黄河流域农业碳排放的影响和空间... 厘清乡村振兴对黄河流域农业碳排放的影响,对于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和农业低碳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黄河流域2001—2021年间88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和门槛回归模型分析乡村振兴对黄河流域农业碳排放的影响和空间溢出效应,并对二者的非线性关系和区域异质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乡村振兴对农业碳排放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同时表现出显著的负向空间溢出效应,且乡村振兴对农业碳排放的空间溢出效应大于直接效应,此外产业结构和城镇化对农业碳排放具有负向影响,种植规模、化肥施用强度和农业经济发展对农业碳排放呈正向影响。农业技术进步在乡村振兴对农业碳排放的影响中具有门槛效应,当农业技术进步越过门槛值时,乡村振兴对农业碳排放的影响由正转负。从异质性角度来看,在粮食主产区,乡村振兴对农业碳排放表现为抑制作用,而在非粮食主产区,乡村振兴对农业碳排放表现为促进作用。就地理区位而言,乡村振兴对黄河中游和下游区域农业碳排放表现为抑制作用,对黄河上游区域表现为促进作用。因此,应重视农业碳排放的区域差异,强化农业技术进步在乡村振兴过程中的减排作用,并因地制宜采取措施推动农业碳减排,进而实现黄河流域农业绿色低碳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碳排放 乡村振兴 空间杜宾模型 门槛效应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