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atistical Channel Modeling for Indoor VLC Communications Based on Channel Measurements
1
作者 Shuo Liu Pan Tang +5 位作者 Jianhua Zhang Yue Yin Yu Tong Baobao Liu Guangyi Liu Liang Xia 《China Communications》 SCIE CSCD 2024年第1期131-147,共17页
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VLC)has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in the research of sixthgeneration(6G)systems.Furthermore,channel modeling is the foundation for designing efficient and robust VLC systems.In this paper,we... 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VLC)has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in the research of sixthgeneration(6G)systems.Furthermore,channel modeling is the foundation for designing efficient and robust VLC systems.In this paper,we present extensive VLC channel measurement campaigns in indoor environments,i.e.,an office and a corridor.Based on the measured data,the large-scale fading characteristics and multipath-related characteristics,including omnidirectional optical path loss(OPL),K-factor,power angular spectrum(PAS),angle spread(AS),and clustering characteristics,are analyzed and modeled through a statistical method.Based on the extracted statistics of the above-mentioned channel characteristics,we propose a statistical spatial channel model(SSCM)capable of modeling multipath in the spatial domain.Furthermore,the simulated statistics of the proposed model are compared with the measured statistics.For instance,in the office,the simulated path loss exponent(PLE)and the measured PLE are 1.96and 1.97,respectively.And,the simulated medians of AS and measured medians of AS are 25.94°and 24.84°,respectively.Generally,the fact that the simulated results fit well with measured results has demonstrated the accuracy of our SS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annel characteristics channel measurement channel modeling 6G spatial lobe V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asurement.Based Spatial-Consistent Channel Modeling Involving Clusters of Scatterers
2
作者 YIN Xuefeng ZHANG Nan +1 位作者 Stephen Wang CHENG Xiang 《ZTE Communications》 2017年第1期28-34,共7页
In this paper,the conventional method of establishing spatial channel models(SCMs)based on measurements is extended by including clusters-of-scatterers(CoSs)that exist along propagation paths.The channel models result... In this paper,the conventional method of establishing spatial channel models(SCMs)based on measurements is extended by including clusters-of-scatterers(CoSs)that exist along propagation paths.The channel models resulted utilizing this new method are applicable for generating channel realizations of reasonable spatial consistency,which is required for designing techniques and systems of the fifth gener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The scatterers’locations are estimated from channel measurement data obtained using large-scale antenna arrays through the Space-Alternating Generalized Expectation-Maximization(SAGE)algorithm derived under a spherical wavefront assumption.The stochastic properties of CoSs extracted from real measurement data in an indoor environment are presen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annel modeling large-scale antenna array spatial consistency space-alternating generalized expectation-maximization(SAGE) algorithm spherical wavefro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atial Channel Sounding Based on Bistat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Principles
3
作者 Lin-Li Cui David G.Michelson Wen-Qin Wang 《Journal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AS CSCD 2018年第3期251-268,共18页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 simplified spatial channel sounding method by utilizing bistat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BiSAR) principles. Despite the different deployment geometries compared with a conventional BiSAR s...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 simplified spatial channel sounding method by utilizing bistat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BiSAR) principles. Despite the different deployment geometries compared with a conventional BiSAR system, the feasibility of the approach is established by 1) the proposed method achieves a better spatial resolution than conventional directional channel sounders and 2) reconstruction algorithms based on time-domain backprojection in conjunction with a digital elevation model provide a good imaging performance and are suitable for reconstructing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scatterers. Simulations of a high-speed rail(HSR) scenario demonstrate that the estimated power delay profiles(PDPs) and power angle profiles(PAPs) are close to the actual valu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stat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bistatic SAR) channel sounding spatial channel model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波束测深技术河道测深优化研究
4
作者 马瑞 张从从 +5 位作者 张旭哲 翟嘉隆 姬永立 张宪雷 王祥宇 徐良杰 《水力发电》 2025年第3期44-49,91,共7页
基于多波束测深技术测量的河道水下地形和构建的三维模型,解决了单波束测量精度效率低等问题,但因设备布置困难等因素会导致点云数据存在“空洞区”,合适的空间插值方法能够有效消除“空洞”还原真实河道水下地形。利用多波束测深技术... 基于多波束测深技术测量的河道水下地形和构建的三维模型,解决了单波束测量精度效率低等问题,但因设备布置困难等因素会导致点云数据存在“空洞区”,合适的空间插值方法能够有效消除“空洞”还原真实河道水下地形。利用多波束测深技术测量了洪汝河河道模型水下地形,对河道点云数据“空洞区”,分别采用全局多项式插值(GLP)、反距离加权插值(IDW)、克里金插值(Kriging)和神经网络插值(PSO-RBF)法优化点云数据并重构河道水下地形。运用平均绝对误差(MAE)、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均方根误差(RMSE)和相关系数(R 2)评价指标,筛选出最优的数据优化方案,并考量插值拟合度和预测相关性。结果表明,PSO-RBF法是优化河道水下地形测量数据的最佳方法,可有效解决实际工程中水下地形点云数据的“空洞区”,提高了空间插值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波束测深系统 点云数据 空间插值算法 河道建模 精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CM模型的信道预测方法
5
作者 张忠培 董琪玲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120-125,共6页
信道信息对通信系统而言至关重要,但现有的信道估计技术往往存在估计开销大、估计精确度不够等问题。考虑到信道具有时域相关性这一特点,根据信道的时域相关性提出两种信道预测方法,并使用MATLAB仿真得到这两种信道预测算法,在各个OFDM... 信道信息对通信系统而言至关重要,但现有的信道估计技术往往存在估计开销大、估计精确度不够等问题。考虑到信道具有时域相关性这一特点,根据信道的时域相关性提出两种信道预测方法,并使用MATLAB仿真得到这两种信道预测算法,在各个OFDM时隙处预测所得信道信息与实际信道信息的MSE值,并用现有协议下系统所持信道信息与实际信道信息的MSE值进行对比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两种信道预测方法在用户高速移动场景下能增加系统获取信道信息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道预测 相关性 scm模型 信道 OFD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near Precoder Design for Correlated Rician Fading Channel Under Imperfect CSI 被引量:1
6
作者 S.B.M.Priya 《China Communications》 SCIE CSCD 2023年第9期160-170,共11页
In this paper,we have modeled a linear precoder for indoor multiuser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U-MIMO)system with imperfect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at transmitter.The Rician channel is presumed to be mutua... In this paper,we have modeled a linear precoder for indoor multiuser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U-MIMO)system with imperfect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at transmitter.The Rician channel is presumed to be mutually coupled and spatially,temporarily correlated.The imperfection with CSI is primarily due to the channel estimation error at receiver and feedback delay amidst the receiver and transmitter in CSI transmission.Along with,the insufficient spacing between the antenna at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persuades mutual coupling(MC)among the array elements.In addition,the MIMO channel is presumed to be jointly correlated(Weichselberger correlation model).When we look back on the existing precoder design,it considered spatial correlation alone disregarding joint correlation of antenna array elements.With all above assumption,we have designed a linear precoder which minimizes mean squared error(MSE)subjected to total transmit power constraint for MUMIMO system.The simulation results proven that proposed precoder shows substantial enhancement in bit error rate(BER)performance in comparison with the existing technique.The mathematical analysis corroborates the simulation resul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annel estimation error feedback delay MMSE linear precoder mutual coupling spatial cor-relation Weichselberger correlation mod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M信道建模分析与仿真 被引量:1
7
作者 巩苗 马俊武 《信息通信》 2014年第10期14-16,共3页
对MIMO的基础信道模型SCM模型进行了详细的介绍,首先对SCM模型分类,建模基本原理,适用场景和建模具体流程作了全面的分析说明,其次从SCM模型所适用的三种环境的具体特征,建模过程中的相关参数的生成和简化等进行了充分分析。最后对SCM... 对MIMO的基础信道模型SCM模型进行了详细的介绍,首先对SCM模型分类,建模基本原理,适用场景和建模具体流程作了全面的分析说明,其次从SCM模型所适用的三种环境的具体特征,建模过程中的相关参数的生成和简化等进行了充分分析。最后对SCM系统仿真模型所适用的三种环境分别从信道容量以和空间相关性进行了仿真验证,说明了SCM模型建模的合理性与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m 建模分析 信道参数 子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场信道建模与分析
8
作者 张琪 窦建武 +1 位作者 张楠 崔亦军 《无线电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93-904,共12页
超大规模天线阵列在近期取得了快速发展并有望在未来无线通信,尤其是在中频和毫米波频段取得广泛应用。随着天线孔径的提升,近场效应变得更为明显和突出,因此传统远场平面波假设不再适用。为更准确地对近场通信进行性能评估,建立准确反... 超大规模天线阵列在近期取得了快速发展并有望在未来无线通信,尤其是在中频和毫米波频段取得广泛应用。随着天线孔径的提升,近场效应变得更为明显和突出,因此传统远场平面波假设不再适用。为更准确地对近场通信进行性能评估,建立准确反映近场信道特性的信道模型尤为关键,基于电磁理论和物理光学,建立了一般散射体的散射模型。通过对近场散射体散射特性的研究,分析了非视距(Non-Line of Sight,NLoS)径信道状态的变化特点以及近场场景中的空间非平稳(Spatial Non-Stationary,SNS)特征。基于大规模收发天线阵元间空间一致性特性,结合散射体散射特性,设计了基于空间一致性的近场信道参数生成方法,并提出一种衰减因子计算方法,用以表征空间非平稳特性。在3GPP标准信道建模流程基础上,设计了一种适用于近场电磁波传播的信道模型。提出的信道模型同时建模了球面波和空间非平稳特性对近场通信的影响,可准确评估近场通信性能,为近场码本设计、波束成型等技术的发展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场 信道建模 散射模型 空间非平稳特征 空间一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TE系统中基于估计波束到达角的多用户调度算法 被引量:1
9
作者 彭张节 洪赟 +1 位作者 许威 赵春明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58-462,共5页
根据3GPP TR 25.996中描述的空间信道模型(SCM),提出了波束到达角估计算法和基于波束到达角的多用户调度算法.针对具有明显来波方向的无线通信系统,基站首先根据上行信道信息估计出每个用户的波束到达角,然后根据用户无线信道到达角将... 根据3GPP TR 25.996中描述的空间信道模型(SCM),提出了波束到达角估计算法和基于波束到达角的多用户调度算法.针对具有明显来波方向的无线通信系统,基站首先根据上行信道信息估计出每个用户的波束到达角,然后根据用户无线信道到达角将多用户进行分组,从每个分组中选择信道质量最好的用户,以实现多用户分集增益.相对于传统的波束到达角估计算法,该估计算法具有较低的复杂度.与基于信道容量的用户调度算法相比,该调度算法能够明显降低运算量,在系统中更容易实现.仿真结果表明,该调度算法可以在有效降低系统计算复杂度和反馈信息量的前提下,获得与传统方案相近的多用户调度性能增益,同时还能获得较好的公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信道模型(scm) 波束到达角 用户相关性 算法复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信道模型的MIMO系统建模与仿真 被引量:2
10
作者 戴幻尧 张晓芬 +1 位作者 李冠中 赵晶 《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 2013年第2期125-129,137,共6页
研究了基于空间信道模型(SCM)的空域相关矩阵,搭建了MIMO通信信道仿真平台,同时考虑时延扩散、多普勒效应、波达方向及角度扩散等多种信道参数,通过蒙特卡罗方法计算了MI-MO系统的信道容量、空时相关性、衰落特性及功率延迟分布特性。... 研究了基于空间信道模型(SCM)的空域相关矩阵,搭建了MIMO通信信道仿真平台,同时考虑时延扩散、多普勒效应、波达方向及角度扩散等多种信道参数,通过蒙特卡罗方法计算了MI-MO系统的信道容量、空时相关性、衰落特性及功率延迟分布特性。指出了在信道的去极化作用下,无线通信系统的多径衰落可以采用极化分集和天线分集等技术进行克服,平均入射角对系统性能起着关键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信道模型(scm) 多输入多输出(MIMO) 通信信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输入多输出信道容量研究及天线优化 被引量:5
11
作者 金志刚 高铭 陈喆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019-1023,1029,共6页
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是第三代合作伙伴(3GPP)长期演进(LTE)等先进无线通信技术的关键。MIMO无线系统的大容量实现和其他性能的提高均极大地依赖于MIMO低空间相关度和天线优化配置。根据电磁学的基本理论,基于空间信道模型(SCM)分析了... 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是第三代合作伙伴(3GPP)长期演进(LTE)等先进无线通信技术的关键。MIMO无线系统的大容量实现和其他性能的提高均极大地依赖于MIMO低空间相关度和天线优化配置。根据电磁学的基本理论,基于空间信道模型(SCM)分析了LTE MIMO系统的空间相关性和信道容量。在分析信道容量过程中,结合了互耦情况的信道容量模型并进行了修正。结果表明:在城市微小区和郊区宏小区环境移动台天线间距dMS=0.4λ,下行4×4阶天线配置能达到零相关度和12.5bps/Hz(城市微小区)、10.5bps/Hz(郊区宏小区)的信道容量。这些配置能广泛应用于LTE系统终端天线阵列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MO 空间相关性 scm 信道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椭圆空间统计信道建模及其MIMO多天线系统性能 被引量:5
12
作者 袁梅 周杰 朱慧娟 《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05-211,共7页
针对室内外移动通信环境,提出一个椭圆二维空间统计信道模型,该模型假设散射体均匀分布在椭圆内,移动台和基站分别位于椭圆的2个焦点处,并且在移动台分别设置了四单元的线性阵列(ULA)和圆环阵列(UCA)。在椭圆2D空间统计信道模型的基础... 针对室内外移动通信环境,提出一个椭圆二维空间统计信道模型,该模型假设散射体均匀分布在椭圆内,移动台和基站分别位于椭圆的2个焦点处,并且在移动台分别设置了四单元的线性阵列(ULA)和圆环阵列(UCA)。在椭圆2D空间统计信道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多输入多输出系统(MIMO)的多天线系统性能,该模型不仅描述了波达信号在空间和时间上的统计分布特性,推导出了波达信号的到达角度(AOA)和到达时间(TOA)概率密度函数的解析表达式,同时也研究了MIMO多天线系统的空间衰落相关函数和信道容量。散射体均匀分布时,本模型的数值结果阐述了传输时延对信道参数的影响,与已经存在的空间统计信道模型比较,本模型适合室内外移动通信环境,为评估MIMO多天线系统与无线通信系统仿真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计信道模型 到达角度 到达时间 空间衰落相关函数 信道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高架槽形梁足尺模型破坏试验与空间分析研究 被引量:20
13
作者 李丽 王振领 张宇宁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1-35,共5页
通过某城市地铁高架试验段槽形梁桥足尺模型破坏试验,测定结构的极限承载能力,研究其空间受力变形特性及破坏特征。试验结果表明,结构在正常使用和极限状态下的极限荷载分别为设计荷载的1.68和3.0倍,具有足够的安全系数。三维有限元数... 通过某城市地铁高架试验段槽形梁桥足尺模型破坏试验,测定结构的极限承载能力,研究其空间受力变形特性及破坏特征。试验结果表明,结构在正常使用和极限状态下的极限荷载分别为设计荷载的1.68和3.0倍,具有足够的安全系数。三维有限元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底板存在剪力滞后现象,越接近梁端愈明显。底板纵向剪应力最大值出现在梁端附近截面底板与腹板相交处,支座脱空效应对脱空支座位置的底板应力影响较大,设计中需对梁端进行局部加强处理。跨中截面腹板出现拉应力,最大可达0.91 MPa,设计中应考虑设置一定的竖向抗拉钢筋,防止裂缝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高架桥 槽形梁 足尺模型 破坏试验 空间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MO无线通信系统研究现状及其技术路线 被引量:3
14
作者 肖海林 欧阳缮 聂在平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94-98,共5页
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能在不增加带宽的情况下成倍地提高通信系统的容量和频谱利用率,是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中最富有竞争力的技术之一。本文分析了MIMO无线通信系统的空域相关性、信道建模以及信道估计研究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技术路... 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能在不增加带宽的情况下成倍地提高通信系统的容量和频谱利用率,是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中最富有竞争力的技术之一。本文分析了MIMO无线通信系统的空域相关性、信道建模以及信道估计研究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技术路线,这些为更加深入地研究MIMO通信技术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MO 空域相关 信道建模 信道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机三维空地信道模型的空间特性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张治 熊天波 +1 位作者 陈建侨 马楠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23-130,共8页
针对现有无人机(UAV)空地信道几何统计模型(GBSM)对信号到达角和出射角分布的假设过于理想,无法准确描述UAV空地传播环境的空间统计特性,影响建模准确性的问题,面向基于圆柱散射体的UAV三维空地信道模型,从俯仰面和水平面详细分析了到... 针对现有无人机(UAV)空地信道几何统计模型(GBSM)对信号到达角和出射角分布的假设过于理想,无法准确描述UAV空地传播环境的空间统计特性,影响建模准确性的问题,面向基于圆柱散射体的UAV三维空地信道模型,从俯仰面和水平面详细分析了到达角和出射角对应散射区域的空间几何特征,进而推导得到角度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通过仿真研究了信道模型的多种参数对概率密度函数的影响,证明了所提成果能够准确地刻画UAV空地信道到达角和出射角的分布,可为空地通信信道的准确建模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空地信道模型 圆柱散射体 空间统计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通信室内外空间几何信道模型的分析与比较 被引量:4
16
作者 邱琳 周杰 +1 位作者 李春梅 菊池久和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952-1959,共8页
针对频率非选择性无线多径衰落信道,基于室外通信环境下的空心圆模型,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适应于室内通信环境的空心圆模型。通过推导接收信号的空时联合分布以及边缘分布概率密度函数,分析和比较了两种空心圆几何信道模型的空时统计特性... 针对频率非选择性无线多径衰落信道,基于室外通信环境下的空心圆模型,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适应于室内通信环境的空心圆模型。通过推导接收信号的空时联合分布以及边缘分布概率密度函数,分析和比较了两种空心圆几何信道模型的空时统计特性。通过空心圆的空心率以及收发机间距的信道参数变化,仿真结果阐明了空心圆模型在圆盘模型和圆环模型之间过渡的变化机理,以及不同无线通信环境下的信道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通信 室外和室内环境 几何信道模型 空心圆 概率密度函数 圆盘模型 椭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几何的高速铁路协作MIMO信道建模 被引量:6
17
作者 陶成 赵振桥 周涛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344-1351,共8页
协作MIMO技术通过协作发射或协作接收的方式可以将干扰信号转变为有用信号,在高铁无线通信中引入该技术,能解决回波信道响应和提高系统容量。为了掌握协作MIMO技术在高铁场景中的信道特性,该文基于几何随机散射理论,提出一个高速铁路协... 协作MIMO技术通过协作发射或协作接收的方式可以将干扰信号转变为有用信号,在高铁无线通信中引入该技术,能解决回波信道响应和提高系统容量。为了掌握协作MIMO技术在高铁场景中的信道特性,该文基于几何随机散射理论,提出一个高速铁路协作MIMO信道模型,简单调整该模型中的几个关键参数即可适用于高速铁路的多种场景。基于该模型计算信道冲激响应,推导多链路空间相关函数,进行数值计算、仿真分析和实测数据验证。仿真结果显示,直射分量越强,散射分量的角度扩展越小,多链路的空间相关性越强。散射次数越少,散射分量空间相关性越强。使用北京-天津高铁段LTE专网的实测数据验证理论模型的正确性。这些结论有助于认知协作MIMO信道和进行有效的测量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协作MIMO信道 几何随机模型 多链路空间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MIMO阵列空间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穆昌 姚俊良 蔡振合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0-105,共6页
主要研究了3D-MIMO阵列的空间相关性。首先给出全局坐标系下精确的3D-MIMO信道模型,为真实准确的信道相关性分析提供基础。接着推导了天线阵列沿不同方向摆放、电磁波水平和俯仰功率角度谱分布服从拉普拉斯分布情况下空间相关性的数学... 主要研究了3D-MIMO阵列的空间相关性。首先给出全局坐标系下精确的3D-MIMO信道模型,为真实准确的信道相关性分析提供基础。接着推导了天线阵列沿不同方向摆放、电磁波水平和俯仰功率角度谱分布服从拉普拉斯分布情况下空间相关性的数学表达式,建立起空间相关性与信道参数的数学关系。最后通过3个仿真实验从不同角度验证了理论分析的准确性,对多个实验结果进行联合分析,得到空间相关性产生的根本原因及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MIMO 空间相关性 无线信道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时相关复合衰落多输入多输出信道模型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朱秋明 周生奎 +3 位作者 张小飞 陈小敏 徐大专 刘星麟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61-667,共7页
针对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无线传播环境,综合考虑路径损耗、阴影衰落和多径衰落影响,提出一种基于Nakagami-Lognormal分布的相关复合衰落MIMO信道模型,推导并获得各信道自相关和互相关系数的理论表达式;... 针对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无线传播环境,综合考虑路径损耗、阴影衰落和多径衰落影响,提出一种基于Nakagami-Lognormal分布的相关复合衰落MIMO信道模型,推导并获得各信道自相关和互相关系数的理论表达式;提出一种基于谐波叠加思想的复合衰落MIMO信道仿真方法,并分析了该方法输出信道衰落的空时相关特性.数值仿真结果表明:仿真模型输出统计特性均与理论模型吻合;各子信道之间存在互相关性且随阴影衰落方差减小而下降,而自相关性则呈现快速起伏并缓慢下降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衰落 多输入多输出 信道模型 空时相关性 谐波叠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MO无线传输技术综述 被引量:17
20
作者 李忻 黄绣江 聂在平 《无线电工程》 2006年第8期42-47,共6页
MIMO无线传输技术是通信领域的一项重要技术突破,它能在不增加带宽与功率的情况下成倍地提高无线通信系统的容量和频谱效率,堪称新一代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关键技术之一,近年来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与研究兴趣。回顾无线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 MIMO无线传输技术是通信领域的一项重要技术突破,它能在不增加带宽与功率的情况下成倍地提高无线通信系统的容量和频谱效率,堪称新一代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关键技术之一,近年来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与研究兴趣。回顾无线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概述天线分集技术与智能天线技术,剖析MIMO无线传输技术的原理与国内外研究现状:传统单天线系统向多天线系统演进、智能天线向多天线系统演进、MIMO无线传输技术的原理、MIMO系统中的分集与复用、MIMO无线信道建模、MIMO系统中的多天线设计等,为深入认识与进一步研究MIMO无线传输技术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MO传输技术 天线分集 智能天线 空间复用 信道建模 多天线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