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节点动态时序的空间耦合LDPC码滑窗译码
1
作者 周华 徐辰辰 李子杰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315-1322,共8页
为提升基于原模图构造的空间耦合低密度奇偶校验(Spatially-Coupled Low-Density Parity-Check,SC-LDPC)码滑窗译码(Sliding Window Decoding,SWD)算法译码性能,提出了残差滑窗译码(Residual SWD,RSWD)算法,通过动态选择可靠度最低(残... 为提升基于原模图构造的空间耦合低密度奇偶校验(Spatially-Coupled Low-Density Parity-Check,SC-LDPC)码滑窗译码(Sliding Window Decoding,SWD)算法译码性能,提出了残差滑窗译码(Residual SWD,RSWD)算法,通过动态选择可靠度最低(残差值最大)的边信息优先传输,降低边信息无效更新次数,提高了译码性能。RSWD译码在窗口内易出现贪婪组和静默节点现象,导致译码误码率(Bit Error Rate,BER)恶化。为改善这一问题,提出了基于节点的残差滑窗译码(Node-wise RSWD,NW-RSWD)算法和消除静默节点残差滑窗译码(Eliminating Silent Node RSWD,ESN-RSWD)算法。NW-RSWD算法在译码过程中以变量节点为单位,动态更新窗口内最大残差所在边的变量节点。ESN-RSWD算法在译码过程中根据残差值大小,遍历更新窗口内每一个变量节点,使更多的信息参与到窗口译码,避免滑窗译码陷入局部区域更新。仿真结果表明,信噪比处于3~3.5 dB区间时,相较于SWD算法,NW-RSWD算法复杂度增加约15%,ESN-RSWD算法复杂度增加约25%。在窗口大小为8时,为了达到10-6误码率,相较于SWD算法,NW-RSWD算法提升约0.7 dB性能,ESN-RSWD算法提升约0.85 dB。在10-3误码率时,SWD算法、NW-RSWD算法和ESN-RSWD算法分别需要约50次、10次和8次迭代才能达到相同的误码性能。所提算法以增加较少计算复杂度为代价,降低了译码误码率,减少了译码平均迭代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耦合低密度奇偶校验码 滑窗译码 信息传递 节点残差算法 消除静默节点残差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频率空间特性和灵敏度分析的惯量配置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江叶峰 夏宇翔 +3 位作者 施琳 樊陈 姚建国 王琦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09-217,共9页
随着新能源渗透率的增加和电网规模的扩大,电力系统面临转动惯量降低、频率响应资源分布不均等问题。建立电力系统频率空间特性数学模型,推导节点频率的状态空间方程;鉴于虚拟惯量参数具有连续可变的特点,提出基于节点频率变化率的灵敏... 随着新能源渗透率的增加和电网规模的扩大,电力系统面临转动惯量降低、频率响应资源分布不均等问题。建立电力系统频率空间特性数学模型,推导节点频率的状态空间方程;鉴于虚拟惯量参数具有连续可变的特点,提出基于节点频率变化率的灵敏度分析方法,明确惯量分布和冲击负荷对空间节点频率变化率的影响;为了有效抑制过大的节点频率变化率,提出惯量配置优化方法。算例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通过惯量分配抑制系统频率变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率空间特性 惯量配置 节点惯量 节点频率 灵敏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BAQUS的震损后型钢混凝土空间节点耐火性能有限元分析
3
作者 吕晶维 黄慎江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265-1275,共11页
震后火灾下引起的建筑结构响应与普通火灾并不相同,其力学性能变得更加复杂,破坏的时间、模态也会有所改变,为研究型钢混凝土(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SRC)空间节点在震损后的耐火性能变化,文章基于ABAQUS有限软件,对节点进行往复加... 震后火灾下引起的建筑结构响应与普通火灾并不相同,其力学性能变得更加复杂,破坏的时间、模态也会有所改变,为研究型钢混凝土(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SRC)空间节点在震损后的耐火性能变化,文章基于ABAQUS有限软件,对节点进行往复加载模拟地震作用,选取合理损伤指数建立不同损伤程度的SRC空间节点在2种火灾工况下的耐火极限模型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损伤程度大小对节点破坏模态影响较小,不同损伤程度下2种火灾工况的SRC空间梁柱节点均有柱破坏达到耐火极限破坏,节点耐火极限整体变化趋势与损伤程度呈负相关,损伤程度越大,耐火极限下降越多,当加载幅值接近极限位移时,工况1、工况2耐火极限下降到34.90%、57.00%,此时工况2损伤节点的耐火极限衰减为未损伤节点的1/2;在接近节点破坏时,工况2节点的耐火极限下降幅值接近工况1的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钢混凝土(SRC) 空间梁柱节点 地震次生火灾 地震损伤 耐火极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空间关联网络对减污降碳的影响机制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淑贺 刘世哲 李晓敏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5-119,共15页
数字经济空间关联发展不仅是弥合“数字鸿沟”的重要举措,更是重塑经济空间发展格局的关键力量。在环境质量改善与温室气体减排的双重压力下,研究数字经济空间关联发展如何影响减污降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城市网络视角,以2011... 数字经济空间关联发展不仅是弥合“数字鸿沟”的重要举措,更是重塑经济空间发展格局的关键力量。在环境质量改善与温室气体减排的双重压力下,研究数字经济空间关联发展如何影响减污降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城市网络视角,以2011—2021年中国279个城市为样本,在考察数字经济空间关联网络时空演变特征的基础上,实证研究了数字经济空间关联网络对减污降碳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城市数字经济整体上呈现出“中心—边缘”的网络形态与“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异特征,污染排放强度、碳排放强度与减污降碳协同水平都有所改善。数字经济空间关联网络显著促进了减污降碳,且兼具减污降碳协同效应。该结论在采用外生政策冲击、工具变量等方法进行稳健性和内生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数字经济空间关联网络能够通过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绿色技术创新和经济集聚降低碳排放强度和污染排放强度,促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异质性结果表明,数字经济空间关联网络对资源型地区、中心城市以及数字经济政策试点地区的减污、降碳及减污降碳协同效应更加突出。研究结论为实现减污降碳、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引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空间关联网络 网络节点中心性 减污降碳 协同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多公共充电站差异化耦合关联的电动汽车充电负荷时-空短期预测 被引量:2
5
作者 黄南天 孙赫宏 +3 位作者 王圣元 蔡国伟 张良 王日俊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24-1435,I0016,共13页
现有电动汽车充电负荷预测研究,多对单一预测对象开展研究。同时,对充电场景下多公共充电站的充电负荷时-空预测研究较少。公共充电站的充电负荷波动剧烈,较私人充电设施的充电负荷难以预测。为此,提出一个基于自适应时-空图卷积神经网... 现有电动汽车充电负荷预测研究,多对单一预测对象开展研究。同时,对充电场景下多公共充电站的充电负荷时-空预测研究较少。公共充电站的充电负荷波动剧烈,较私人充电设施的充电负荷难以预测。为此,提出一个基于自适应时-空图卷积神经网络的多公共充电站充电负荷时-空短期预测方法。首先,通过快速最大信息系数构建含有日期、气象以及历史负荷特征的多节点特征集。并通过数据自适应图生成,构建动态相似权时-空图,实现多公共充电站空间连接关系重构。然后,构建图卷积层,差异化生成各节点的空间聚合特征,实现全域充电节点差异化特征增强。同时,通过节点自适应参数学习方法学习不同充电节点的充电模式。最后,通过门控循环单元层挖掘空间聚合特征的时域特征。所提出的公共充电站充电负荷时-空预测方法相应的对称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symmetric mean absolute percentage error,SMAPE)和平均绝对误差(mean absolute error,MAE)分别为12.95%和31.72 k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电负荷时-空短期预测 多公共充电站 图神经网络 自适应图生成 差异化时空耦合关联 节点自适应参数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空间节点加载试验与三维激光扫描量测技术研究
6
作者 冯昊龙 樊健生 +5 位作者 李延昌 耿彬 马强 廖新军 张世鑫 刘宇飞 《土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42-54,共13页
为实现对复杂空间节点试验构件的初始缺陷与加载变形的全面分析,以新建厦门北站复杂铸钢节点加载试验为例,使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作为试验测量的手段。通过三维激光扫描方法测定构件的几何形态、提取构件的初始几何缺陷,对模拟试验条件... 为实现对复杂空间节点试验构件的初始缺陷与加载变形的全面分析,以新建厦门北站复杂铸钢节点加载试验为例,使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作为试验测量的手段。通过三维激光扫描方法测定构件的几何形态、提取构件的初始几何缺陷,对模拟试验条件的有限元模型进行对应的结构调整;通过试验前后构件表面的点云模型对比测得构件的残余变形,并与有限元模拟结果进行对照。结果表明:根据三维扫描与缺陷提取结果对有限元模型进行调整后,有限元模拟结果与试验实测数据吻合较好,有限元模型能够较准确地模拟铸钢节点的承载力、刚度与应力分布;节点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且具有较高的承载力储备;该文使用的三维激光扫描方法能够准确地测定试验构件的初始缺陷与加载后的残余变形,为试验结果分析提供有效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空间节点 静力试验 三维激光扫描 有限元分析 量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通网络对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和作用机制——全国流通节点城市布局的视角 被引量:2
7
作者 向仙虹 冯浩 《中国流通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0-44,共15页
城市经济韧性对应对外部冲击、保障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7—2023年我国274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借助全国流通节点城市布局这一准自然实验,构建双重差分模型,探讨流通网络对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流通网络... 城市经济韧性对应对外部冲击、保障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7—2023年我国274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借助全国流通节点城市布局这一准自然实验,构建双重差分模型,探讨流通网络对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流通网络可以显著提升城市经济韧性,该结论在进行一系列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且表现出显著的资源禀赋、地理条件和区位空间的异质性特征。完善基础设施、优化内部环境、实现创新驱动和促进绿色发展在流通网络提升城市经济韧性中发挥着重要桥梁作用。同时,流通网络对周边城市会产生“虹吸效应”,随地理距离阈值增加而呈现出以600千米为界线先抑制后促进的特征,且存在1400千米的空间距离衰减边界。鉴于此,政府应构建灵活、多元且安全的流通网络,定期评估交通需求,注重交通运输设施的弹性规划与动态布局,加强多元化流通渠道和多层级流通网络建设,同时制定严格的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安全标准,建立实时动态监测机制,保障流通网络安全并优化流通网络布局;加强顶层设计,提高流通网络建设的灵活性和普适性,因地制宜构建互补型经济格局,建设由“现代流通节点城市+骨干流通走廊”为核心架构的内畅外联现代流通网络,发挥流通节点城市的集聚与辐射作用,促进商品和资源要素高效流通;加强周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差异化发展策略,减少对节点城市的过度依赖,避免导致城市经济发展两极分化,增强区域经济的自主性和均衡发展,全面提升城市经济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通网络 全国流通节点城市布局 城市经济韧性 双重差分模型 空间溢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限迭代的钢桁系杆拱桥主拱无应力状态空间位置精准计算方法
8
作者 常柱刚 魏标 +1 位作者 王宁波 王冲 《桥梁建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9-145,共7页
为准确获取钢桁系杆拱桥主拱无应力状态下线形及节点空间位置信息,提出基于有限迭代的无应力状态计算方法。该方法以桥梁设计线形为初始无应力线形,考虑成桥过程中体系转换和荷载变化,计算其在荷载作用下的空间线形,将该空间线形与设计... 为准确获取钢桁系杆拱桥主拱无应力状态下线形及节点空间位置信息,提出基于有限迭代的无应力状态计算方法。该方法以桥梁设计线形为初始无应力线形,考虑成桥过程中体系转换和荷载变化,计算其在荷载作用下的空间线形,将该空间线形与设计线形的差值反向叠加至初始无应力线形进行修正,开展多次迭代计算直至无应力线形经荷载作用后空间位置无限逼近桥梁设计线形。以长沙暮坪湘江特大桥为背景,建立钢桁拱有限元模型,考虑桥梁体系转换,进行有限迭代计算,得到钢桁拱的无应力线形,并与实际设计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柔性系杆力大小是影响桥梁结构特征及无应力线形计算的关键因素;假定系杆预张力为0时,无应力状态下主拱跨度等于系杆长度,迭代计算所得上弦杆预拱度、主墩水平位移等大于实际设计值;而考虑一定系杆预张力后迭代计算的结果则与设计值匹配,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本文提出的有限迭代计算方法可根据系杆拱桥成桥状态精准求解其无应力线形及各节点空间位置,为同类型桥梁设计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桁拱桥 系杆拱 无应力状态 有限迭代法 结构体系转换 节点空间位置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随机参数的空间结构热致振动分析
9
作者 严律豪 靳艳飞 孙加亮 《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33-1245,共13页
在轨空间结构受到周期性太阳辐射会产生热变形和热振动,考虑到设计及装配制造过程中的误差影响,研究具有随机参数的空间结构动力学模型的动态响应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针对热环境下考虑多个随机参数的空间结构动力学模型,提出了... 在轨空间结构受到周期性太阳辐射会产生热变形和热振动,考虑到设计及装配制造过程中的误差影响,研究具有随机参数的空间结构动力学模型的动态响应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针对热环境下考虑多个随机参数的空间结构动力学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混沌多项式展开(PCE)的随机柔性多体系统动力学计算方法,研究了结构热致振动的动态响应,分析了不同随机参数对热致振动的影响.首先,利用绝对节点坐标法(ANCF)对涉及热效应的空间简化模型进行建模,通过傅里叶温度单元法分析结构温度响应,推导出空间热-结构耦合模型.其次,利用PCE法构建原系统的代理模型,通过单项求容积法则(MCR)选取样本点,结合随机响应面法(SRSM)计算出PCE系数,得到热致振动响应的均值和标准差,并与蒙特卡洛模拟(MCS)结果进行对比,发现本文提出的算法在满足精度要求的情况下,所需样本点仅为MCS方法的1.5%,计算效率比MCS方法提高了76倍.最后,分析了多个随机参数包括弹性模量、梁的长度、太阳辐射吸收率、表面辐射系数、太阳辐射强度和太阳辐射角度对结构热致振动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梁的长度和弹性模量的随机离散程度对热致振动响应的影响最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致振动 绝对节点坐标法 混沌多项式展开 随机参数 空间热-结构耦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国土空间利用与交通系统协调性评价方法研究
10
作者 马小毅 何鸿杰 刘明敏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6-33,共8页
为促进城市国土空间利用与交通形成高水平互动,文章从空间规划视角提出一种基于节点场所模型改进的协调性评价方法。首先分析节点场所模型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适用性,并代入广州实际数据,具象化描述了节点场所模型存在的4个缺陷。对应国... 为促进城市国土空间利用与交通形成高水平互动,文章从空间规划视角提出一种基于节点场所模型改进的协调性评价方法。首先分析节点场所模型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适用性,并代入广州实际数据,具象化描述了节点场所模型存在的4个缺陷。对应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的各类场景,在后台数据准备充分的情况下,针对性地提出了易于理解、分层递进的协调性评价方法。通过广州市研究案例的校验和应用,协调性评价方法可应用于城镇边界确定、城市总体及重要片区体检、城市更新与改造等不同尺度的规划实践,能丰富评价国土空间利用与交通系统互动的技术工具,为交通专项规划融入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规划 交通系统 协调性 节点场所模型 后台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隐马尔可夫轮廓树模型的空间结构预测
11
作者 原野 田园 +1 位作者 王海燕 李辉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26-336,391,共12页
为了实现地理信息中复杂依赖结构的合并,提出一种基于隐马尔可夫轮廓树模型的空间结构预测方法。将隐马尔可夫模型从全序序列推广到偏序多元序列,通过在曲面上捕捉复杂的轮廓结构,从而反映三维表面上所有位置之间的流动方向。另外,还提... 为了实现地理信息中复杂依赖结构的合并,提出一种基于隐马尔可夫轮廓树模型的空间结构预测方法。将隐马尔可夫模型从全序序列推广到偏序多元序列,通过在曲面上捕捉复杂的轮廓结构,从而反映三维表面上所有位置之间的流动方向。另外,还提出基于等高线树节点折叠学习算法。进一步将该模型从生成型扩展到判别型,以便该模型可以用作后处理器。在真实洪涝地图数据集上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依赖结构 隐马尔可夫 空间结构预测 等高线树节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CPSO的三维无线传感器网络覆盖 被引量:4
12
作者 赵梦玲 赵昊男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0-48,M0004,M0005,共11页
针对三维无线传感器网络(3D WSNs)的节点部署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层混沌粒子群优化(TCPSO)算法的解决方案。利用TCPSO算法对节点进行优化部署,以提高网络的空间覆盖率。TCPSO算法通过非线性分类系数将种群分为精英种群和普通种群,分... 针对三维无线传感器网络(3D WSNs)的节点部署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层混沌粒子群优化(TCPSO)算法的解决方案。利用TCPSO算法对节点进行优化部署,以提高网络的空间覆盖率。TCPSO算法通过非线性分类系数将种群分为精英种群和普通种群,分别采取不同的速度、位置更新公式进行迭代优化。TCPSO提出了基于Logistic混沌映射的递减惯性权重,用来控制算法在局部的开发,并且为了避免算法早熟,引入了Levy飞行策略增强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通过在1个三维网格空间中进行仿真实验,验证TCPSO以及粒子群优化(PSO)算法解决3D WSNs的节点部署问题的能力。分别在不同数量的节点数、不同的通信半径以及不同的种群规模上进行了3组实验,实验采用控制变量法,观察在不同条件下TCPSO的性能。TCPSO在全部的实验中提出的节点部署方案均明显优于PSO的部署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节点部署 空间覆盖率 粒子群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电波透射系数的节点频率时空差异分群方法
13
作者 蔡成鑫 谢岩 +3 位作者 唐晓骏 马世英 申家锴 杨明玉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66-78,共13页
新能源大规模并网条件下系统惯量水平降低、空间分布不均衡问题日益突出,传统同步机系统惯性中心视角下的系统总惯量指标无法准确衡量扰动后系统频率动态响应的空间差异性。为描述系统结构、惯量分布的空间差异与系统频率响应差异间的关... 新能源大规模并网条件下系统惯量水平降低、空间分布不均衡问题日益突出,传统同步机系统惯性中心视角下的系统总惯量指标无法准确衡量扰动后系统频率动态响应的空间差异性。为描述系统结构、惯量分布的空间差异与系统频率响应差异间的关系,首先,从机电波理论新视角出发,构建频率波透射系数与系统拓扑结构、惯量分布和线路电纳间的关系函数;其次,提出电力系统离散模型的连续化处理方法,进而建立反映发电机节点间联系紧密程度及差异程度的透射系数矩阵和透射差异矩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归一化透射差异矩阵的系统空间节点分群方法,将惯量分布、频率抗扰能力相近的发电机节点划分到同一群;最后,针对由实际电网简化得到的网格状电网模型,基于PSD电力系统分析软件(PSD Power Tools)验证了分群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率响应 系统惯量 空间差异 机电波 透射系数 拓扑结构 节点分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Fi-GNN模型的点击率预测方法
14
作者 夏义春 李汪根 +2 位作者 李豆豆 高坤 束阳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20-1727,共8页
为解决基线模型(Fi-GNN)特征交互模块设计不合理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Fi-GNN模型的点击率预测方法(Fi-GNN-V2)。针对特征交互模块的邻接矩阵没有考虑到异构节点间的多元关系,在计算异构节点间相互作用的权重时增加边类型的嵌入向量,... 为解决基线模型(Fi-GNN)特征交互模块设计不合理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Fi-GNN模型的点击率预测方法(Fi-GNN-V2)。针对特征交互模块的邻接矩阵没有考虑到异构节点间的多元关系,在计算异构节点间相互作用的权重时增加边类型的嵌入向量,得到更合理的邻接矩阵;通过多头聚合多个子空间的邻居信息学习不同方式的特征交互;融合二阶以及三阶特征组合解决特征交互模块造成特征域的语义信息丢失问题,设计注意力模块抑制无用特征组合对模型学习的干扰;为进一步提升模型的性能,结合深度神经网络隐式捕捉高阶非线性的特征组合进行联合预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优于其它主流点击率预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击率预测 邻接矩阵 异构节点 多空间聚合 语义信息 注意力模块 深度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平滑高斯半马尔可夫传感器网络移动模型 被引量:17
15
作者 张衡阳 许丹 +1 位作者 刘云辉 蔡宣平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707-1715,共9页
在总结现有实体随机移动模型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一种能够较好地反映现实节点运动规律的参数独立可控性比较强的平滑高斯-半马尔可夫实体随机移动模型(smooth Gauss-semi-Markov mobility model,简称SGM),并利用马尔可夫过程及更新过... 在总结现有实体随机移动模型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一种能够较好地反映现实节点运动规律的参数独立可控性比较强的平滑高斯-半马尔可夫实体随机移动模型(smooth Gauss-semi-Markov mobility model,简称SGM),并利用马尔可夫过程及更新过程理论证明了该模型具有平均速率时间平稳和点空间分布均匀的特性,适用于移动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模拟仿真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移动模型 模拟仿真 平均速率 点空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全新的R树节点选择算法 被引量:5
16
作者 龚俊 柯胜男 鲍曙明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2946-2948,2955,共4页
在R树插入算法中采用全新的节点选择算法,一改传统的从根节点开始自上而下的节点选择方案,而是从叶节点层开始,先自下而上再自上而下地选择叶节点,较好地解决了同层节点重叠所导致的查询效率低下的问题。实验证明,提出的R树空间索引方法... 在R树插入算法中采用全新的节点选择算法,一改传统的从根节点开始自上而下的节点选择方案,而是从叶节点层开始,先自下而上再自上而下地选择叶节点,较好地解决了同层节点重叠所导致的查询效率低下的问题。实验证明,提出的R树空间索引方法,不仅在查询效率上明显优于R*树,而且R树生成的时间开销也减少了50%左右,综合性能超过了R*树,便于扩展到三维甚至多维空间中,以实现对空间数据和时空数据的高效查询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树 空间索引 空间数据库 节点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节点故障诊断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6
17
作者 季赛 袁慎芳 +1 位作者 马廷淮 田伟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3期95-97,121,共4页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故障节点会产生并传输错误数据,这将消耗节点的能量和带宽,同时会形成错误的决策。利用节点感知数据的空间相似性,提出了节点故障诊断的算法,通过对邻节点所感知的传感数据进行比较,从而确定检测节点的状态,并将测试状...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故障节点会产生并传输错误数据,这将消耗节点的能量和带宽,同时会形成错误的决策。利用节点感知数据的空间相似性,提出了节点故障诊断的算法,通过对邻节点所感知的传感数据进行比较,从而确定检测节点的状态,并将测试状态向网络中其他相邻节点进行扩散。该算法对实现故障节点的检测具有较好的性能,实验结果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故障诊断 故障检测 空间相似性 平均节点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城市理念的城市群空间结构体系研究——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 被引量:14
18
作者 何韶瑶 马燕玲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0-84,共5页
基于网络城市模型,以城市首位度,城市群序位规模分布为参数,分析长株潭城市群空间结构体系特征.结构表明,长株潭城市群网络划分为5个节点等级,节点城市培育方向为将四级节点城市如宁乡、望城等发展成为三级节点城市如湘乡、浏阳等.从节... 基于网络城市模型,以城市首位度,城市群序位规模分布为参数,分析长株潭城市群空间结构体系特征.结构表明,长株潭城市群网络划分为5个节点等级,节点城市培育方向为将四级节点城市如宁乡、望城等发展成为三级节点城市如湘乡、浏阳等.从节点互补、交通优化、节点增长、城市协调等方面提出了长株潭城市群网络空间结构体系发展设想.该模型和设想对中等规模城市群网络空间结构体系的构建,合理规划中等规模城市群空间格局,加强城市间的协作以及提升城市群整体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城市 城市群 节点 空间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迭代规律 被引量:22
19
作者 吴志强 何睿 +3 位作者 徐浩文 冯天心 张少涵 杨婷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9-14,共6页
跟踪研究了2015年至今我国新基建政策以及各国智慧城市新基建的实践。通过文献综述以及对城市技术七波发展浪潮的总结,明确指出"新基建"是由新一代城市技术驱动的基础设施实施建设和运行管理的全过程,并总结出三个基本特征。... 跟踪研究了2015年至今我国新基建政策以及各国智慧城市新基建的实践。通过文献综述以及对城市技术七波发展浪潮的总结,明确指出"新基建"是由新一代城市技术驱动的基础设施实施建设和运行管理的全过程,并总结出三个基本特征。而后,按照"技术迭代—城市应用—空间节点—网络体系—影响作用"的逻辑,分析七波城市技术对应的基础设施在城市中的应用和空间类型。以上海为例,梳理城市基础设施网络体系的迭代历程及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最后指出基础设施的迭代发展也为新型智慧城市提供了重构现代治理体系的契机,并提出新基建创新生态环境构建的三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基建 技术 迭代 空间节点 智能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镶嵌的三维无线传感器网络k覆盖机制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兴伟 蔡凌 +2 位作者 黄敏 王军伟 魏永涛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33-436,共4页
针对目前大多数覆盖机制主要面向二维无线传感器网络而不能直接应用到三维无线传感器网络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空间镶嵌的三维无线传感器网络k覆盖机制:选用截八面体进行三维空间填充,提出满足k覆盖的节点部署策略;提出填充单元内部空... 针对目前大多数覆盖机制主要面向二维无线传感器网络而不能直接应用到三维无线传感器网络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空间镶嵌的三维无线传感器网络k覆盖机制:选用截八面体进行三维空间填充,提出满足k覆盖的节点部署策略;提出填充单元内部空洞自修复算法,解决网络覆盖空洞问题;提出相邻填充单元协作修复算法,进一步延长网络生存时间.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机制能有效实现三维无线传感器网络k覆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无线传感器网络 空间镶嵌 节点部署 k覆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