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InVEST模型的广西生境质量时空变化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何继业 梁玉莲 +2 位作者 区富有 文凤 彭波 《广西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62-373,共12页
生境质量(Habitat quality)反映生态系统健康与生物多样性水平,对维持生态平衡至关重要,而土地利用变化是塑造和改变生境的关键因素之一。本研究聚焦广西土地利用变化对生境质量的影响,在分析2000-2020年土地利用变化的基础上,采用InVES... 生境质量(Habitat quality)反映生态系统健康与生物多样性水平,对维持生态平衡至关重要,而土地利用变化是塑造和改变生境的关键因素之一。本研究聚焦广西土地利用变化对生境质量的影响,在分析2000-2020年土地利用变化的基础上,采用InVEST模型评估区域生境质量变化,并以县域为基本单元,结合双变量地图分析生境质量与退化度的空间关联特征。结果表明:(1)2000-2020年广西建设用地显著增加,而耕地和草地面积有所减少,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是驱动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的主要力量;(2)生境质量退化度指数呈现一定的波动性,区域内优良生境仍占主导地位但呈现轻微的下降趋势,在城镇和农业活动频繁区更为突出,呈现出由内而外递减的空间分异特征;(3)生境质量的空间自相关性呈现增强的态势,“低-低”聚类区主要分布在市辖区及其邻近地区,并有向周边蔓延的趋势,“高-高”聚类区则集中在经济欠发达或人类活动较少的北部山区和东部大瑶山等地县域,但随时间推移有收缩迹象。基于上述结果,本研究建议加强广西城市周边及生态脆弱区的生态保护力度,遏制城市无序扩张,优化土地利用布局;同时在生境质量较高的区域设立自然保护区或生态公园,以维护区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VEsT模型 生境质量 莫兰指数 土地利用变化 空间分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均匀度理论和Moran’s I指数、广义G指数的景观格局全局自相关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张玉娟 曲建光 +1 位作者 王强 李丹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36-39,共4页
以塔子沟林场为研究区域,以1997年8月28日和2009年8月25日两期Landsat TM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辅助大量非遥感数据,借助ENVI 5.1、Arc GIS 10.3和Geoda095i等软件,将均匀度理论分析方法引入到景观格局空间相关分析中,对研究区域景观格... 以塔子沟林场为研究区域,以1997年8月28日和2009年8月25日两期Landsat TM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辅助大量非遥感数据,借助ENVI 5.1、Arc GIS 10.3和Geoda095i等软件,将均匀度理论分析方法引入到景观格局空间相关分析中,对研究区域景观格局全局自相关进行了分析,并与Moran’s I、广义G指数的分析方法获得结论进行了对比。经计算,1997年的景观格局均匀度为0.320 7,介于景观均匀度置信区间[0.297 2,0.339 7],景观格局判定为随机分布,2009年的景观格局均匀度为0.288 3,小于下限值0.296 9,景观格局判定为聚集分布。1997年Moran’s I值为-0.11,景观格局判定为分散分布,2009年Moran’s I值为0.42,景观格局判定为聚集分布。1997年研究区域Z Score值为0.92,2009年研究区域Z Score值为2.06,根据景观格局判别可知,2009年研究区域景观格局呈现出明显的高值空间聚集(H-H聚集),即该期景观格局为聚集分布。结果表明3种分析方法得到的结论相同,即从1997—2009年的12年间,研究区域的格局状况由随机格局到聚集格局变化,说明将均匀度理论分析方法引入到景观格局空间相关分析中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格局 均匀度 morans I 广义G指数 全局自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奥运奖牌空间分布区域性差异的Moran's Ⅰ指数分析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吴孟泉 赵玉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9,共7页
运用空间统计学方法对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奥运奖牌的空间分布格局做空间自相关分析(spatial autocorrelation)。全局Moran's Ⅰ表明,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奥运奖牌分布格局的总体变化趋势虽然出现波动,但是,在大部分年份... 运用空间统计学方法对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奥运奖牌的空间分布格局做空间自相关分析(spatial autocorrelation)。全局Moran's Ⅰ表明,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奥运奖牌分布格局的总体变化趋势虽然出现波动,但是,在大部分年份的地域差异不太明显,省际间的空间相互作用不强,呈现随机分布状态,直至2004年才开始表现出集聚的情况,并且呈现空间自相关关联性减弱的趋势。Moran散点图和LISA集聚图进一步揭示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奥运奖牌分布的空间变化以及对总体趋势的偏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运会 奖牌 分布 空间自相关 moran'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空Moran's I指数的全国降雨量自相关分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代侦勇 姜婧 肖明科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23-929,共7页
对全国160个站点收集的1951年~2000年降雨量数据进行时空自相关分析,探讨了降雨量的时空演变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全国降雨量呈现时空聚集特征,具有明显的时空相关性;在时间维度上,全局时空Moran's I指数所反映的趋势,与全国5~9月降... 对全国160个站点收集的1951年~2000年降雨量数据进行时空自相关分析,探讨了降雨量的时空演变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全国降雨量呈现时空聚集特征,具有明显的时空相关性;在时间维度上,全局时空Moran's I指数所反映的趋势,与全国5~9月降雨量上升趋势一致,对于相邻的月份,上个月的降雨量对下个月的降雨量有直接影响,即上个月降雨高聚集的区域也很有可能是下个月降雨高聚集的区域,随着两个月之间相隔的时间越长,这种相关性逐渐减小;空间维度上,局部时空Moran's I指数所反映的全国降雨量聚集模式,与5~9月实际降雨空间分布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量 时空moran's I指数 时空自相关分析 空间权重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oran′s I的菜地土壤属性空间分布格局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王强 郑梦蕾 +2 位作者 叶治山 杨善莲 马友华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297-2306,共10页
为探讨时空尺度下露天菜地及设施菜地种植模式对土壤属性空间分布格局的影响,采用Moran′s I空间分析方法,对安徽省肥东县2017年采集的375个表层土样数据、2016年的露天菜地数据及2019年的设施菜地数据之间的空间自相关性进行研究。结... 为探讨时空尺度下露天菜地及设施菜地种植模式对土壤属性空间分布格局的影响,采用Moran′s I空间分析方法,对安徽省肥东县2017年采集的375个表层土样数据、2016年的露天菜地数据及2019年的设施菜地数据之间的空间自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内露天菜地种植时间越短,土壤全氮、速效钾的平均值越高,设施菜地种植时间越短,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pH 5种土壤属性平均值越高。除速效钾外,露天蔬菜的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pH指标值均低于设施菜地。距离城镇越近,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和pH越高。两种菜地分布密度与有机质、全氮空间分布呈高高空间正相关,与有效磷和速效钾呈低高空间负相关,与pH在土壤中呈高低空间负相关。研究结果表明,两种菜地土壤属性指标值因受到种植时间与城镇距离因素的影响而差异明显。因经济利益驱动,设施菜地种植时间较短但土壤养分累积较快。菜地分布密度对土壤属性空间分布格局影响明显,菜地种植与土壤酸化、养分累积具有一定的相关性。通过Moran′s I空间分析,可实现对蔬菜生产区域的管理,为进一步分析土壤属性扩散演化机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rans I指数 露天菜地 设施菜地 面源污染 空间分布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Moran's I指数的成都市PM_(2.5)的空间统计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甘茂林 吕王勇 符璐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87-193,共7页
以PM2.5污染的空间分布为研究对象,改进传统Moran's I指数,以便适用于大样本数据的空间自相关分析。通过改进Moran's I指数推导出期望与方差对改进Moran's I指数进行统计意义上的显著性检验,从而对PM2.5污染情况进行空间自相关性的... 以PM2.5污染的空间分布为研究对象,改进传统Moran's I指数,以便适用于大样本数据的空间自相关分析。通过改进Moran's I指数推导出期望与方差对改进Moran's I指数进行统计意义上的显著性检验,从而对PM2.5污染情况进行空间自相关性的判断与评价,揭示PM2.5污染呈现的空间分布趋势。为说明改进Moran's I指数的实际应用价值,采用成都市区7个空气质量监测点(不包括灵岩寺监测点)PM2.5每小时数据,进行改进Moran's I指数的计算与分析,绘制改进全局指数时序图和改进局部Moran's I指数渲染图。结果表明,成都市区全局Moran's I指数的范围为0.728 7-0.998 5,即PM2.5污染整体呈现显著空间聚集趋势,从局部看,PM2.5污染的空间聚集和空间异质特性随着时间转移至不同监测点,地理位置邻近或环境类似的监测点有类似的分布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moran's I指数 空间自相关分析 空间统计学 PM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oran′s I的林分空间结构量化指标自相关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卿东升 彭进香 +2 位作者 李建军 邓巧玲 刘帅 《林业资源管理》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17,共10页
为了研究林分空间单元中对象木与相邻木之间在空间结构指标上的自相关性,分析对象林木与相邻木之间在空间中的逻辑关系。在大围山自然保护区、乌云界自然保护区及芦头林场等区域中设置了25块20m×20m的样地,构建了基于Voronoi图的... 为了研究林分空间单元中对象木与相邻木之间在空间结构指标上的自相关性,分析对象林木与相邻木之间在空间中的逻辑关系。在大围山自然保护区、乌云界自然保护区及芦头林场等区域中设置了25块20m×20m的样地,构建了基于Voronoi图的林木空间单元,确定了每株对象林木的相邻木,并选取混交度、开阔比数、胸径大小比及竞争指数作为林木空间结构量化指标,计算了各指标的值,最后结合全局Moran′s I的基本原理构建了林分空间结构单元指标自相关性分析方案,对研究样地中的林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域的林分为中度混交混交林,该区域的林木之间处于呈中拥挤状态,研究区域内的对象木和其空间单元内的相邻木胸径大小分布差异性较大,林木之间的竞争相对较强。从空间关系上看,研究区域内林木的混交度、开阔比数与其相邻木在空间上呈正相关,在逻辑上表现为聚集;林木的胸径大小比、竞争指数与其相邻木在空间上呈负相关,在逻辑上表现为离散。此外,调研区域中的林木在空间上与其相邻木的关系主要表现为竞争,林分中林木的混交度和竞争指数可能是导致其与周围相邻木存在负相关的主要空间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分空间结构 林分空间关系 morans I 空间结构量化 自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oran’s I的安徽省太湖县耕地质量时空格局分析 被引量:20
8
作者 李子杰 高沪宁 +3 位作者 丁琪洵 费坤 丁世伟 马友华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50-356,共7页
[目的]探究耕地质量时空格局演变规律,为各级土地管理部门进行耕地分区利用与保护提供决策依据,为提升耕地质量和优化土地空间布局提供参考。[方法]基于安徽省太湖县2008年及2018年耕地质量等级评价成果,以ArcGIS和GeoDa为平台,利用时... [目的]探究耕地质量时空格局演变规律,为各级土地管理部门进行耕地分区利用与保护提供决策依据,为提升耕地质量和优化土地空间布局提供参考。[方法]基于安徽省太湖县2008年及2018年耕地质量等级评价成果,以ArcGIS和GeoDa为平台,利用时间序列法和空间自相关分析等研究方法,分别从全局自相关和局部自相关两方面分析太湖县10 a跨度的耕地质量时空格局变异情况,划分制定4类分区管理方案:限制建设区、综合改良区、适度改良区和重点整治区,并有针对地提出符合实际情况的耕地管护措施。[结果]①2008—2018年,太湖县总耕地面积增加6474.45 hm^(2);②2008年及2018年全局自相关Moran’s I分别为:0.419478,0.288328,Z得分分别为:8.677693,5.527830;③在空间分布上太湖县耕地质量空间正相关类型多以“组团”聚类形式出现,负相关类型无明显集中区域。[结论]太湖县10 a时间跨度上耕地面积增加了6474.45 hm^(2),耕地资源的10 a平均变化率P=1.65%,耕地质量平均等级提升1.68等;在空间分布上呈显著空间自相关特征和空间聚集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rans I指数 耕地质量 空间自相关 GIs 时空变化 安徽省太湖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SLE的泛第三极地区土壤侵蚀强度空间分布特征 被引量:1
9
作者 刘子玥 章文波 +4 位作者 殷兵 杨勤科 魏欣 刘宝元 殷水清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共9页
[目的]定量评估泛第三极地区的土壤侵蚀状况,明确土壤侵蚀的分布特征,以期为土壤侵蚀的科学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基于分层不等概系统抽样方法,共布设31406个调查单元。利用中国土壤流失方程CSLE计算泛第三极地区土壤侵蚀速率,并利用莫... [目的]定量评估泛第三极地区的土壤侵蚀状况,明确土壤侵蚀的分布特征,以期为土壤侵蚀的科学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基于分层不等概系统抽样方法,共布设31406个调查单元。利用中国土壤流失方程CSLE计算泛第三极地区土壤侵蚀速率,并利用莫兰指数(I)探讨其分布特征。[结果](1)泛第三极地区平均土壤侵蚀速率为162.73 t/(km^(2)·a),水土流失面积比例为7.75%,土壤侵蚀速率超过500 t/(km^(2)·a)的地区主要位于西亚、东亚和南亚;(2)土壤侵蚀存在明显的空间聚集性(I=0.9209),以高高型和低低型聚集为主,高高型聚集主要分布在西亚北部、南亚北部和西南部以及中国的东北、黄土高原和西藏南部;(3)草地、灌丛和耕地是土壤侵蚀较严重的土地利用类型,其中>1000 m的草地、>500 m的灌丛和耕地的土壤侵蚀更严重,超过25%的土地都发生了水土流失,平均土壤侵蚀速率变化于426.85~683.72 t/(km^(2)·a)。[结论]海拔介于1000~6000 m的草地、500~4000 m的灌丛以及1000~4000 m的耕地是泛第三极地区土壤侵蚀发生的重点区域,需特别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侵蚀 泛第三极 空间分布 莫兰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松树萎蔫病发生格局研究 被引量:14
10
作者 张志诚 孙江华 +2 位作者 黄保续 张锋 欧阳华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51-556,共6页
通过GIS对发病信息的空间定位以及发病林型几何质心的挖掘,对空间点(单元)发病属性数据建立距离矩阵,利用空间自相关性指数Moran’s I研究探询安徽滁州地区松树萎蔫病发生的空间扩散机制,结果表明:松树萎蔫病在安徽滁州和马鞍山... 通过GIS对发病信息的空间定位以及发病林型几何质心的挖掘,对空间点(单元)发病属性数据建立距离矩阵,利用空间自相关性指数Moran’s I研究探询安徽滁州地区松树萎蔫病发生的空间扩散机制,结果表明:松树萎蔫病在安徽滁州和马鞍山地区的发病率从0.18%到46%不等,严重发病的区域主要集中在明光县管店林业总厂及其相邻的鲁山林厂和老嘉山林场,发病率都在40%~46%;其次为马鞍山地区的横山林场及其附近的薛津镇.在安徽滁州地区和马鞍山地区松树萎蔫病的发生和扩散有适宜的生境条件,该地区松材线虫易感植被集聚分布的特点使松树萎蔫病持续发生和蔓延成为可能.空间自相关性的分析发现,松树萎蔫病在该区域内发病的Moran’s I的空间自相关指数高达74.86%(0.05水平检验),推断在安徽滁州和马鞍山地区1316个以林型为发病单元的发病点的分布格局为高度聚集型,同时也说明松树萎蔫病在安徽滁州和马鞍山地区的发生具有一定强度的传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自相关 moran's I 松树萎蔫病 聚集 传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局空间自相关Moran指数和G系数对比研究 被引量:264
11
作者 张松林 张昆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93-97,共5页
研究了最常用的衡量全局空间自相关的指标:全局Moran指数和全局G系数,基于模拟的空间区域,设计了一些有代表性的空间聚集方案进行计算,比较了两种指标的探测结果。得出的初步结论是:G系数探测高值聚集的能力强于低值聚集;当研究范围内... 研究了最常用的衡量全局空间自相关的指标:全局Moran指数和全局G系数,基于模拟的空间区域,设计了一些有代表性的空间聚集方案进行计算,比较了两种指标的探测结果。得出的初步结论是:G系数探测高值聚集的能力强于低值聚集;当研究范围内同时存在高值和低值聚集时,G系数会受聚集区域规模的影响,当高值聚集区域和低值聚集区域规模相当时,G系数往往为正数,表明G系数对高值敏感;Moran指数主要受聚集区域规模的影响,随着空间聚集范围的扩展,Moran指数会明显增大。这些结论对于探测空间自相关模式时选择何种全局指标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自相关 全局指标 moran指数 G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自相关局部指标Moran指数和G系数研究 被引量:141
12
作者 张松林 张昆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1-34,共4页
研究了空间统计中最常用的局部空间自相关指标:Moran指数和G系数。基于模拟的空间区域,设计一些有代表性的空间聚集方案进行计算,比较两种指标的探测结果,得出局部G系数优于局部Moran指数的结论。
关键词 空间统计 空间自相关 局部指标 局部moran指数 局部G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SPAC法估算地壳S波速度结构 被引量:68
13
作者 徐佩芬 李世豪 +2 位作者 凌甦群 郭慧丽 田宝卿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3846-3854,共9页
S波速度结构能够反映地球介质的物性差异,是地壳内低速区结构特征判别的重要依据.本文尝试利用空间自相关法(SPAC法)从地震台站微动信号的垂直分量中提取瑞利波相速度频散曲线,通过对频散曲线的反演获得地下介质的S波速度结构.以... S波速度结构能够反映地球介质的物性差异,是地壳内低速区结构特征判别的重要依据.本文尝试利用空间自相关法(SPAC法)从地震台站微动信号的垂直分量中提取瑞利波相速度频散曲线,通过对频散曲线的反演获得地下介质的S波速度结构.以国家数字测震台网8个宽频带地震台站的实测微动数据为例,采用SPAC方法获得了首都圈地区北京附近约30km深度范围内的一维S波速度结构.结果表明,该区结晶基底埋深较浅约2km;分别在5~8km和12~16km深处发育S波低速层;8km和20km处是S波速度差异较大的速度分界面.这一结果与以往地震学及人工地震探测结果较为吻合,表明SPAC法估算地壳s波速度结构是可行、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波速度结构 空间自相关法 频散曲线 微动信号 首都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脉动空间自相关方法反演浅层S波速度结构 被引量:13
14
作者 刘庆华 鲁来玉 +3 位作者 何正勤 胡刚 王凯明 龚艳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6-95,157,共10页
在近地表地球物理领域,基于地脉动(或称背景噪声)提取的面波频散曲线反演地下S波速度结构是一种简单经济的工程勘察方法.本文基于地脉动的空间自相关方法对一个微型台阵观测的背景噪声记录进行处理,介绍了一种简单易行的提取频散曲线的... 在近地表地球物理领域,基于地脉动(或称背景噪声)提取的面波频散曲线反演地下S波速度结构是一种简单经济的工程勘察方法.本文基于地脉动的空间自相关方法对一个微型台阵观测的背景噪声记录进行处理,介绍了一种简单易行的提取频散曲线的数据处理方法,获得了6.7—23Hz频段的可靠频散曲线;通过对该观测频散曲线与预测模型的频散曲线进行拟合,反演得到S波速度结构.结果表明,该速度结构与钻孔直接测试的结果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脉动 空间自相关(sPAC)方法 频散曲线 面波反演 s波速度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SDA的吉林省生态效益空间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谷国锋 王坤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0-45,共6页
生态系统具有巨大的生态效益,生态效益评估及生态补偿问题,逐渐成为研究的新热点。笔者利用ESDA和GIS技术,揭示了吉林省市县生态效益分布规律,同时结合经济社会综合发展指数进行聚类分析,描述了吉林省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发展状况,并提出... 生态系统具有巨大的生态效益,生态效益评估及生态补偿问题,逐渐成为研究的新热点。笔者利用ESDA和GIS技术,揭示了吉林省市县生态效益分布规律,同时结合经济社会综合发展指数进行聚类分析,描述了吉林省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发展状况,并提出相关的生态补偿建议。研究表明:吉林省市县生态效益价值是可观的;吉林省市县生态效益Moran's I为0.05,Z值为2.9,说明其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具有明显的全局空间集聚现象。LISA分析和Moran散点图等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都说明了生态效益表现为正的空间自相关,并且显著性很强;吉林省市县生态经济社会系统集聚分析结果,揭示出生态补偿区划类型,同时为出台相关的生态补偿政策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自相关 EsDA 生态效益 moran's I 显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鲁木齐都市圈土地利用碳排放与生态系统服务交互特征
16
作者 赵文静 王承武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0-273,共14页
土地利用变化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在生态文明建设和“双碳”目标背景下研究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碳排放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及其相关关系,有助于实现碳中和并协调经济与社会发展。以乌鲁木齐都市圈为研究区,基于2000~2020年的土地利用... 土地利用变化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在生态文明建设和“双碳”目标背景下研究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碳排放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及其相关关系,有助于实现碳中和并协调经济与社会发展。以乌鲁木齐都市圈为研究区,基于2000~2020年的土地利用、社会经济和能源消耗数据,运用网格分析法划分目标单元,探析土地利用碳排放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时空特征,通过双变量空间自相关模型分析二者的交互关系。结果表明:①研究期内乌鲁木齐都市圈的建设用地持续快速扩张,耕地、林地面积增加,草地和水域面积减少;②土地利用净碳排放量在研究期内为正且上涨趋势明显;偏西北至东南方向城市群轴线的碳排放量高于其他区域,高值区逐年向其东北向扩散;③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逐年减少,在空间上呈现西北低,西部、中部高的特征;④土地利用碳排放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之间存在负相关性,在空间局部集聚上表现为高-高集聚、低-低集聚、高-低集聚、低-高集聚4种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碳排放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空间自相关 莫兰指数 交互特征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各区县绿地服务水平分析
17
作者 黄银萱 关展亮 廖威林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3-91,共9页
绿地被认为是促进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能够为区域提供生态服务、社会服务和经济服务。不同区域气候、社会经济要素与绿地的空间聚集类型具有一定差异,不同组合带来了绿地服务水平的差异。本研究基于气候和社会经济因素,使用双... 绿地被认为是促进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能够为区域提供生态服务、社会服务和经济服务。不同区域气候、社会经济要素与绿地的空间聚集类型具有一定差异,不同组合带来了绿地服务水平的差异。本研究基于气候和社会经济因素,使用双变量空间自相关分析,探讨了2020年广东省区县尺度下绿地在气候和社会经济方面的空间聚集特征和服务水平情况。结果表明,珠三角和粤东核心的部分区县绿地与各指标的空间聚集为连片的“高-低”聚集;条带状的“低-高”聚集主要分布在粤北地区。在4大分区中,粤北地区绿地服务水平高,绿地服务基本满足气候和社会经济需求;珠三角和粤东地区绿地服务水平偏低,绿地在气候、社会经济方面的不公平性凸显。本研究分析结果反映了广东省各分区绿地的服务水平及供需关系,为完善城市绿地规划建设提供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地 双变量空间自相关 莫兰指数 服务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环巢湖地区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特征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童童 梅帅 +5 位作者 刘莹 常珺枫 梁华忠 范其龙 王强 马友华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522-1531,共10页
为探究环巢湖地区土壤养分的空间自相关性及其变异规律,在研究区域共采集8073个土壤样品,基于GIS技术并使用地统计方法和Moran′s I指数法对土壤pH、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和缓效钾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土壤pH、有... 为探究环巢湖地区土壤养分的空间自相关性及其变异规律,在研究区域共采集8073个土壤样品,基于GIS技术并使用地统计方法和Moran′s I指数法对土壤pH、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和缓效钾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土壤pH、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和缓效钾的均值分别为6.07、19.97 g·kg^(-1)、1.16 g·kg^(-1)、112.95 mg·kg^(-1)、18.21 mg·kg^(-1)、130.88 mg·kg^(-1)和378.58 mg·kg^(-1),除有效磷为强变异外,其他养分均为中等程度变异;pH、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和缓效钾半变异函数最佳拟合模型为指数模型,有机质和碱解氮为高斯模型;pH和速效钾为中等空间自相关性,其他养分空间自相关性均较弱,表明养分空间变异主要受人为活动等随机性因素影响;各养分均为极显著空间正相关,其空间相关性大小依次为有效磷>速效钾>pH>缓效钾>全氮>有机质>碱解氮,且有效磷的空间自相关性显著大于其他养分。总体上看,环巢湖地区养分分布较为分散,南北方向有逐渐上升或下降的趋势,且养分高低值聚集区域也有明显的南北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巢湖 土壤养分 空间变异 半变异函数 morans I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微振动记录用剥层法研究浅层S波速度结构 被引量:5
19
作者 何海兵 李清河 范小平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2010年第1期103-108,共6页
根据江苏华电句容发电一期2×1000 MW发电机组场地情况,布设了三角形嵌套和同心圆台阵进行微振动观测,采用空间自相关法计算频散曲线,并用剥层法反演得到该工程场地浅部的S波速度结构。反演结果与钻孔探测结果吻合较好,表明用微振... 根据江苏华电句容发电一期2×1000 MW发电机组场地情况,布设了三角形嵌套和同心圆台阵进行微振动观测,采用空间自相关法计算频散曲线,并用剥层法反演得到该工程场地浅部的S波速度结构。反演结果与钻孔探测结果吻合较好,表明用微振动台阵记录反演浅部地壳S波速度结构在工程上是可行的。该方法具有不需要人工源,对避开噪声要求不苛刻、成本低且精度可满足工程要求等优点,故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振动台阵 浅层s波速度结构 空间自相关法 剥层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县域经济发展差异的GIS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朱为斌 郝晓斌 《绿色科技》 2015年第1期276-279,共4页
对浙江省68个县级行政单元的经济发展进行了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浙江省Moran指数为正,且多数县域分布在Moran散点图的第一、第三象限,说明浙江省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空间正相关。同时浙江省县域经济LISA图显示浙北、浙南地区经济发... 对浙江省68个县级行政单元的经济发展进行了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浙江省Moran指数为正,且多数县域分布在Moran散点图的第一、第三象限,说明浙江省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空间正相关。同时浙江省县域经济LISA图显示浙北、浙南地区经济发展差异明显,应该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区域联系,促进全省经济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差异 空间自相关 moran指数 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