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铁路投资风险综合评价研究
1
作者 向鹏成 刘思佳 段旭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9-149,共11页
铁路“走出去”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过程中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环境复杂多样。为研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铁路投资风险,本文首先从政治、社会、经济、建设环境、对华关系5个维度构建“一带一路”沿线国... 铁路“走出去”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过程中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环境复杂多样。为研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铁路投资风险,本文首先从政治、社会、经济、建设环境、对华关系5个维度构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铁路投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纵横向”拉开档次法和熵权法对其进行主客观赋权;进而,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揭示“一带一路”沿线81个国家(地区)在2010~2022年内铁路投资风险的动态变化特征。研究发现:从时间维度来看,2010~2018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铁路投资风险呈降低趋势,而2019~2022年呈上升趋势。从空间维度来看,各地区铁路投资风险存在较大的洲际差异,各洲风险由高到低依次为非洲、拉丁美洲、亚洲、欧洲、大洋洲;此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铁路投资风险存在空间聚集现象。本文研究结论为“走出去”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铁路投资提供风险管理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铁路投资风险 风险评估 “纵横向”拉开档次法 熵权法 时间权重 空间自相关 区域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SPAC法估算地壳S波速度结构 被引量:68
2
作者 徐佩芬 李世豪 +2 位作者 凌甦群 郭慧丽 田宝卿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3846-3854,共9页
S波速度结构能够反映地球介质的物性差异,是地壳内低速区结构特征判别的重要依据.本文尝试利用空间自相关法(SPAC法)从地震台站微动信号的垂直分量中提取瑞利波相速度频散曲线,通过对频散曲线的反演获得地下介质的S波速度结构.以... S波速度结构能够反映地球介质的物性差异,是地壳内低速区结构特征判别的重要依据.本文尝试利用空间自相关法(SPAC法)从地震台站微动信号的垂直分量中提取瑞利波相速度频散曲线,通过对频散曲线的反演获得地下介质的S波速度结构.以国家数字测震台网8个宽频带地震台站的实测微动数据为例,采用SPAC方法获得了首都圈地区北京附近约30km深度范围内的一维S波速度结构.结果表明,该区结晶基底埋深较浅约2km;分别在5~8km和12~16km深处发育S波低速层;8km和20km处是S波速度差异较大的速度分界面.这一结果与以往地震学及人工地震探测结果较为吻合,表明SPAC法估算地壳s波速度结构是可行、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波速度结构 空间自相关法 频散曲线 微动信号 首都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9—2021年喀什地区莎车县肺结核时空流行特征分析
3
作者 陈晓蝶 买吾拉江·依马木 +2 位作者 常敏丽 张利萍 郑彦玲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37-944,共8页
目的探讨新疆喀什地区莎车县肺结核流行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特点。方法收集2019—2021年莎车县的肺结核发病资料,应用圆形分布法、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冷热点分析、方向分布和空间重心方法进行时空分析。结果2019—2021年莎车县肺结核发... 目的探讨新疆喀什地区莎车县肺结核流行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特点。方法收集2019—2021年莎车县的肺结核发病资料,应用圆形分布法、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冷热点分析、方向分布和空间重心方法进行时空分析。结果2019—2021年莎车县肺结核发病数共8345例,其中男性占52.03%,女性占47.97%,患者以60~75岁为主。塔尕尔其乡、莎车镇和恰热克镇的肺结核报告发病数位居全县前三。春、夏季为肺结核的疾病高发季,3月中旬至7月中旬为疾病高发期。米夏乡、伊什库力乡等为“高高”聚集区,“低低”聚集区主要集中在霍什拉甫乡、喀拉苏乡等。塔尕尔其乡、米夏乡、伊什库力乡等为莎车县肺结核发病的热点区域。研究期间内,喀什地区莎车县肺结核发病重心逐渐由西南向东北偏移。结论莎车县肺结核疫情存在一定的聚集性,男性发病略多于女性,老年群体占比较大,春、夏为疾病高发季节,米夏乡、伊什库力乡为重点发病区域。相关部门应持续加强肺结核高发期间重点人群、区域的疾病监测工作,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降低肺结核的传播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圆形分布法 空间自相关 冷热点分析 空间重心分布 新疆喀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疗服务供给-经济-社会三系统协同发展研究——基于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郭莉娜 郗月明 +1 位作者 朱玉 秦上人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38,共9页
目的:探索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区医疗服务供给—经济—社会三系统协调发展状况,为制定三系统高效协调发展政策提供参考。方法:基于2013—2022年面板数据,对浙江省11个地市开展研究。首先,构建医疗服务供给—经济—社会三系统评价指标体系,... 目的:探索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区医疗服务供给—经济—社会三系统协调发展状况,为制定三系统高效协调发展政策提供参考。方法:基于2013—2022年面板数据,对浙江省11个地市开展研究。首先,构建医疗服务供给—经济—社会三系统评价指标体系,使用熵值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并计算综合评价指数。其次,引入三角模型刻画三系统间相对关系,并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揭示三系统协调程度。最后,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法探究三系统耦合协调度的空间自相关。结果:(1)整体上三系统发展状况随时间改善,但综合发展水平有待提高。(2)各地市在整体上均从医疗服务供给—社会主导向医疗服务供给—经济—社会三系统均衡协调发展过渡。三系统耦合协调度从2013的0.468(濒临失调)到2022年的0.609(初级协调),总体呈现上升态势,但协调水平有待提高且地区间存在不均衡现象。(3)浙江省三系统耦合协调度具有显著的正空间相关性,且空间分布特征较稳定。结论:浙江省医疗服务供给—经济—社会三系统耦合协调度有待进一步提升,浙江省应提供良好的政策支持,合理规划医疗资源布局,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各地级市要结合自身发展水平,因地制宜制定医疗服务供给、经济、社会发展策略,加强地市间联动合作,进而提升三系统协调发展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服务供给 耦合协调 熵值法 三角模型 空间自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新疆伊犁河谷自然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5
作者 马雅楠 马秀枝 +4 位作者 晁开瑞 张成驰 郑雨 张志杰 梁燕 《环境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06-218,共13页
为探究新疆伊犁河谷地区近年来自然生态环境质量(NEEQ)状况,该文选取2000-2023年间包括气候因子、水文资源、大气污染、植被指数、土地覆盖5个环境类别,共计22项二级指标,采用AHP-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利用综合指数法对自然生态环境质量... 为探究新疆伊犁河谷地区近年来自然生态环境质量(NEEQ)状况,该文选取2000-2023年间包括气候因子、水文资源、大气污染、植被指数、土地覆盖5个环境类别,共计22项二级指标,采用AHP-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利用综合指数法对自然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分析,并结合GIS、Moran指数和地理探测器,全面分析伊犁河谷自然生态环境质量的时空演变格局。结果表明:(1)24年间伊犁河谷NEEQ年增长率为0.024 a^(-1),呈显著上升趋势(P<0.01);空间上由东向西北递减,生态质量呈改善趋势的区域占比28.2%;(2)NEEQ的空间分布呈聚集状态,高聚集区主要分布在巩留县、新源县和尼勒克县,低聚集区主要分布在霍城县;(3)伊犁河谷NEEQ主要受土地覆盖和植被指数的影响,各因子间的共同作用影响力强于单一因子,其中土地覆盖与其余因子的交互作用具有更强的解释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生态环境质量 遥感 AHP-熵值法 空间自相关分析 地理探测器 伊犁河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水资源系统脆弱性时空格局评估
6
作者 谢宇莹 刘智勇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7-87,共11页
水资源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评估区域水资源脆弱性,对协调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采用VSD概念框架,从暴露度、敏感性和适应能力3个维度,建立水资源脆弱性评价体系,结合趋势分析与空间自相关... 水资源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评估区域水资源脆弱性,对协调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采用VSD概念框架,从暴露度、敏感性和适应能力3个维度,建立水资源脆弱性评价体系,结合趋势分析与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对广东省2010—2022年水资源系统脆弱性进行综合评价和时空变异分析。结果表明:广东省水资源系统脆弱性在空间上呈现“南高北低和中部高、东西两翼低”的格局,其中,珠三角核心区最高,粤东、粤西次之,粤北最低;研究时段内,除深圳市水资源脆弱性呈显著上升趋势外,其他地级市脆弱性均呈下降趋势;广东省水资源系统脆弱性呈现明显的空间正相关关系,且空间聚集性不断增强,形成以珠三角为核心的高-高聚集模式和以粤北与粤西为核心的低-低聚集模式。研究结果进一步明晰了广东省水资源脆弱性的时空规律,以期为区域水资源管理决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脆弱性 脆弱性评价框架 熵权法 空间自相关 广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AC法在江汉平原地层结构分层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7
作者 谢朋 王秋良 +2 位作者 李井冈 廖武林 沈雨忆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17-723,共7页
微动探测可以确定岩土性质差异较大的地质界面。利用微动探测方法,获取S波速度剖面,对潜江市浩口中学地下介质结构分层,并与该场地地震监测井项目的钻孔对比。结果表明,微动探测方法能较好分辨地层结构,对岩土性质差异较大的地层探测效... 微动探测可以确定岩土性质差异较大的地质界面。利用微动探测方法,获取S波速度剖面,对潜江市浩口中学地下介质结构分层,并与该场地地震监测井项目的钻孔对比。结果表明,微动探测方法能较好分辨地层结构,对岩土性质差异较大的地层探测效果良好,可为地层分层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动探测 空间自相关法 地层结构 岩土性质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城市高质量发展空间关联及障碍因子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张晓昱 王飞雪 刘璐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2-98,共7页
基于新发展理念,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计算黄河流域61个地级市2010年、2013年、2016年和2019年的高质量发展水平综合得分,并运用自然间断点法、空间自相关和障碍度模型,分析黄河流域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时空演变规律、空间关联... 基于新发展理念,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计算黄河流域61个地级市2010年、2013年、2016年和2019年的高质量发展水平综合得分,并运用自然间断点法、空间自相关和障碍度模型,分析黄河流域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时空演变规律、空间关联性和障碍因子。结果表明:(1)黄河流域整体高质量发展水平不断提升。根据高质量发展水平将城市分为四大类,其中高水平城市主要为省会和中心城市,较高水平城市分布在中心城市周围,较低水平城市由下游向中上游扩散,低水平城市集聚在中上游。(2)黄河流域总体空间关联性较弱,局部存在集聚效应,东部高值区被高值区包围的高高集聚较明显,西部低值区被低值区包围的低低集聚较明显。(3)黄河流域城市高质量发展障碍因子主要包括入境旅游人数、外资依存度、万人专利申请量、外贸依存度和万人在校生数。基于此,提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黄河流域 熵值法 空间自相关 障碍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畜牧业空间集聚特征及演化趋势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朱宁 武玉环 周荣柱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3-59,共7页
畜牧业区域优化合理布局是农业供给侧改革以及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该文利用全国各省畜产品产量面板数据,采用空间自相关方法分析畜牧业地理集聚特征,并对其形成原因进行剖析。研究发现:中国畜牧业呈现明显的集聚特征,各省份畜牧业发... 畜牧业区域优化合理布局是农业供给侧改革以及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该文利用全国各省畜产品产量面板数据,采用空间自相关方法分析畜牧业地理集聚特征,并对其形成原因进行剖析。研究发现:中国畜牧业呈现明显的集聚特征,各省份畜牧业发展受邻近省份发展的影响较为显著;产业空间集聚呈现非均衡特征,东、中部以“高-高”集聚为主,西部以“低-低”集聚特征为主;畜牧业布局相对稳定,未来一段时间内将继续保持现状。基于此,该文提出推动适度规模经营,发展专业化、市场化、一体化产业链,完善畜牧业配套体系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牧业 空间布局 地理集聚 空间自相关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城市洪涝灾害韧性时空演变及驱动因素分析 被引量:12
10
作者 陈志鼎 万山涛 +2 位作者 李小龙 董亿 李广聪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1-30,共10页
洪涝灾害是湖北省主要自然灾害之一。开展湖北省城市洪涝灾害韧性研究,可加快该地区韧性城市建设,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以湖北省17个城市为研究对象,选取2010-2021年为研究期,从压力、状态、响应等维度构建城市洪涝灾害韧性评价... 洪涝灾害是湖北省主要自然灾害之一。开展湖北省城市洪涝灾害韧性研究,可加快该地区韧性城市建设,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以湖北省17个城市为研究对象,选取2010-2021年为研究期,从压力、状态、响应等维度构建城市洪涝灾害韧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CRITIC-熵权组合赋权法分析其洪涝灾害韧性时空演变,并利用空间自相关法分析其洪涝灾害韧性空间集聚特征,再用地理探测器模型分析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①研究期内湖北省城市洪涝灾害韧性指数呈波浪式上升趋势,增幅达34.82%;②城市洪涝灾害韧性的空间分布主要呈现为“西高东低”和以武汉为高值向外递减,城市洪涝灾害韧性的空间集聚效应较强;③城市洪涝灾害韧性的空间分异性为多因素共同作用。其中,人口暴露程度、地形起伏情况、地表陡缓程度、医疗保障能力为主要驱动因素。研究结果可为城市防洪减灾政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涝灾害韧性 CRITIC法 熵权法 空间自相关 地理探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生态富民水平测度、动态演进及空间关联 被引量:2
11
作者 周以杰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8-88,共11页
生态富民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立足生态和富民两个维度,构建包含物质生态、精神生态、居民收入、居民文化、居民教育、居民医疗、居民就业创业七个二级指标的生态富民水平评价指标体... 生态富民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立足生态和富民两个维度,构建包含物质生态、精神生态、居民收入、居民文化、居民教育、居民医疗、居民就业创业七个二级指标的生态富民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测度2013—2022年我国30个省份(未含香港地区、澳门地区、台湾地区和西藏地区)的生态富民水平,并采用核密度估计法、全局莫兰指数和局部莫兰指数分析生态富民水平动态演进和空间关联特征。研究发现:从生态富民水平变化趋势看,在全国层面,我国生态富民水平整体较低但呈快速上升态势,其中2013—2018年增速较慢,2019—2022年增速不断加快,生态、富民两个维度的得分均在不断提升;在地区层面,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区生态富民水平均呈稳步上升态势,但地区间差距较大。其中,东部地区生态富民综合得分高于全国以及中西部地区水平,中西部地区生态富民综合得分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从生态富民水平极化现象和省份间差距看,在全国层面,我国生态富民水平极化现象不断减弱,省份间差距逐渐拉大;在地区层面,东部地区生态富民水平极化现象减弱,省份间差距不断扩大,中部地区生态富民水平极化现象减弱,省份间差距不断缩小,西部地区生态富民水平极化现象始终比较严重,省份间差距变化不明显。从空间关联看,我国各省份生态富民水平空间关联特征显著,东部省份多数属于生态富民水平和空间关联性“双高”的H-H类型,中部省份多数属于生态富民水平或空间关联性“单低”的L-H或H-L类型,西部省份大多属于生态富民水平和空间关联性“双低”的L-L类型,且大多数省份空间关联类型比较稳定。因此,应打通绿色转化通道,助力生态富民水平提升;打造模块化生态富民模式,缩小地区间发展差距;提高生态富民空间关联水平,夯实区域生态存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富民 动态演进 空间关联 核密度估计法 莫兰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79—2019年大汶河流域湿地时空演变与分异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何振芳 牟婷婷 +3 位作者 郭庆春 梁天全 雒新萍 段艺芳 《水资源保护》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4-140,共7页
选取1979—2019年Landsat遥感影像数据,提取黄河下游大汶河流域自然湿地与人工湿地,利用标准差椭圆、空间自相关等方法分析了大汶河流域湿地时空演变、分异特征及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979—2019年大汶河流域湿地面积具有增加的趋势,... 选取1979—2019年Landsat遥感影像数据,提取黄河下游大汶河流域自然湿地与人工湿地,利用标准差椭圆、空间自相关等方法分析了大汶河流域湿地时空演变、分异特征及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979—2019年大汶河流域湿地面积具有增加的趋势,标准椭圆重心大幅向西北迁移;流域湿地具有显著空间自相关聚集特性,全局平均莫兰指数为0.67;湖泊、河流等自然湿地局部莫兰指数呈现“高-高”型空间聚集分布特点,在空间上更易聚集,而库塘人工湿地局部莫兰指数呈现“高-低”和“低-高”型空间聚集分布特点,具有空间分散规律,空间异质性较强;大汶河流域湿地在未受到强烈自然或人为因素干扰的状态下,湿地空间分布聚集程度越高,相关性越显著;1989年大汶河流域干旱事件、2019年东平湖南水北调工程启动等极端灾害与人类活动均导致流域湿地面积、标准椭圆重心、空间聚集性与异质性发生极大波动;东平湖湖泊湿地生态功能的保护与修复对保障南水北调工程水质起着重要作用,是大汶河流域湿地生态功能保障的关键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湿地 空间自相关分析 标准椭圆法 大汶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观测阵列和噪声源分布对两种微动成像方法的影响及适应性分析
13
作者 杨浪邕航 李红星 +3 位作者 姚振岸 许昌昊 戴田宇 胡书凡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50-563,共14页
微动探测中噪声源分布有时并不均匀,不同阵列对不同方位噪声的适应能力也不同。为研究观测阵列和噪声源分布对被动源面波多道分析(MAPS)成像与扩展空间自相关(ESPAC)成像的影响,通过模拟噪声记录对不同阵列的不同方位噪声适应能力进行... 微动探测中噪声源分布有时并不均匀,不同阵列对不同方位噪声的适应能力也不同。为研究观测阵列和噪声源分布对被动源面波多道分析(MAPS)成像与扩展空间自相关(ESPAC)成像的影响,通过模拟噪声记录对不同阵列的不同方位噪声适应能力进行了定量分析,并将MAPS法与ESPAC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不同阵列下的MAPS法在面对大部分定向噪声时与ESPAC法得到的成像效果一致,二维阵列对大部分定向噪声时的适应性更好,多重三角形阵列的成像效果最为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背景噪声 微动勘探 被动源面波多道分析 扩展空间自相关 台阵阵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时空演变及障碍因子研究
14
作者 张铜强 《热带农业工程》 2024年第3期15-20,共6页
构建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指标体系,客观分析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时序演变特征及制约因素有助于科学把握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问题。文章根据现有研究成果,从6个方面选取19个指标构建了农业农村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江苏省2011—202... 构建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指标体系,客观分析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时序演变特征及制约因素有助于科学把握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问题。文章根据现有研究成果,从6个方面选取19个指标构建了农业农村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江苏省2011—2021年统计数据,运用熵值法、空间自相关和障碍度模型,分析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时空特征和障碍因子,以期为助推江苏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农村现代化 熵值法 空间自相关 障碍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M的县域土地利用空间自相关格局分析 被引量:79
15
作者 谷建立 张海涛 +2 位作者 陈家赢 任艳 郭龙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216-224,共9页
为了研究地形变化对土地利用空间自相关格局的影响,该文首先以谷城县行政村土地利用变量为基础,运用全局Moran’sI系数、Moran散点图和Anselin局部Moran’sI系数分析了县域尺度土地利用空间自相关格局,揭示土地利用空间局部聚集和局部... 为了研究地形变化对土地利用空间自相关格局的影响,该文首先以谷城县行政村土地利用变量为基础,运用全局Moran’sI系数、Moran散点图和Anselin局部Moran’sI系数分析了县域尺度土地利用空间自相关格局,揭示土地利用空间局部聚集和局部异常特征;后基于DEM地形分析提取海拔、坡度、坡向、地形起伏度及地表粗糙度5种地形因子,并对各种用地0.05显著性水平下局部聚集和异常区域的地形特征做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典型山地、丘陵和平原地形对土地利用自相关分布结构影响明显,其容易导致土地利用在局部空间显著性聚集特征的形成;而土地利用局部显著性异常区域的出现主要源于特殊地形或人为干扰。该研究可为区域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和格局优化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统计方法 优化 空间自相关 DEM 地形分析 区域统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6-2017年全国布鲁氏菌病流行特征变化分析 被引量:46
16
作者 张夏男 张洪伟 +3 位作者 纪颖 王秋芳 谢立璟 叶萌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918-921,共4页
目的分析2006-2017年全国31省市(不包括港澳台)布鲁氏菌病(布病)空间、季节性以及年龄分布的变化,为采取布病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2006-2008年为第1时间段,2009-2011年为第2时间段,2012-2014年为第3时间段,2015-2017年为第4时... 目的分析2006-2017年全国31省市(不包括港澳台)布鲁氏菌病(布病)空间、季节性以及年龄分布的变化,为采取布病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2006-2008年为第1时间段,2009-2011年为第2时间段,2012-2014年为第3时间段,2015-2017年为第4时间段分别计算累积病例数和累积发病率,利用分级地图、全局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探讨布病空间变化趋势,利用圆形分布法和集中度法分析季节变化,利用构成比描述年龄分布的变化。结果自2015年来发病率下降;波及省市从28个省市变成31个省市;宁夏和新疆的累积发病率随时间出现了明显提高。4个时间段全局Moran’sⅠ指数为0.190~0.377(Z值为2.861-4.368,均有P<0.05);局部自相关分析显示高-高聚集区位于北方区域内蒙古附近,低-低聚集区位于南方区域。集中度M值和圆形分布R值均从3.38左右递减为2.25左右。4个时间段均以35~54岁组构成比居高,老少组的构成比升高。结论全国布病的南北差异依然存在,季节性趋于不明显,布病防控既要关注职业人群也要关注一般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病 流行特征 圆形分布法 集中度法 空间自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脉动空间自相关方法反演浅层S波速度结构 被引量:13
17
作者 刘庆华 鲁来玉 +3 位作者 何正勤 胡刚 王凯明 龚艳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6-95,157,共10页
在近地表地球物理领域,基于地脉动(或称背景噪声)提取的面波频散曲线反演地下S波速度结构是一种简单经济的工程勘察方法.本文基于地脉动的空间自相关方法对一个微型台阵观测的背景噪声记录进行处理,介绍了一种简单易行的提取频散曲线的... 在近地表地球物理领域,基于地脉动(或称背景噪声)提取的面波频散曲线反演地下S波速度结构是一种简单经济的工程勘察方法.本文基于地脉动的空间自相关方法对一个微型台阵观测的背景噪声记录进行处理,介绍了一种简单易行的提取频散曲线的数据处理方法,获得了6.7—23Hz频段的可靠频散曲线;通过对该观测频散曲线与预测模型的频散曲线进行拟合,反演得到S波速度结构.结果表明,该速度结构与钻孔直接测试的结果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脉动 空间自相关(spac)方法 频散曲线 面波反演 S波速度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动观测台阵定位方式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廖成旺 邓涛 +3 位作者 丁炜 王浩 谭耀银 陈卫民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1-64,共4页
空间自相关法是微动勘探的主要分析方法之一,它要求微动台阵为规则的圆形台阵,因此要在观测前进行定位。扩充的空间自相关法可以处理非规则的台阵情形,使观测后定位成为可能。通过仿真计算对规则圆形台阵和非规则台阵两种情形下的相速... 空间自相关法是微动勘探的主要分析方法之一,它要求微动台阵为规则的圆形台阵,因此要在观测前进行定位。扩充的空间自相关法可以处理非规则的台阵情形,使观测后定位成为可能。通过仿真计算对规则圆形台阵和非规则台阵两种情形下的相速度推求结果进行比较,发现规则圆形台阵时结果与理论值符合得很好,而非规则台阵时存在一定的偏差。因此,为获得更好的观测效果,有必要保证规则的圆形台阵,应该采用观测前进行精确定位的定位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动勘探 台阵 定位方式 空间自相关法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参数空间变异性的边坡可靠度及其敏感性分析多重响应面法 被引量:27
19
作者 蒋水华 李典庆 +1 位作者 曹子君 唐小松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92-598,共7页
提出考虑土体参数空间变异性的边坡可靠度及其敏感性分析多重响应面法,研究了该方法在考虑参数空间变异性边坡可靠度分析中的应用和边坡可靠度对空间变异性的敏感性。结果表明,自相关函数对边坡可靠度有一定的影响。基于指数型自相关函... 提出考虑土体参数空间变异性的边坡可靠度及其敏感性分析多重响应面法,研究了该方法在考虑参数空间变异性边坡可靠度分析中的应用和边坡可靠度对空间变异性的敏感性。结果表明,自相关函数对边坡可靠度有一定的影响。基于指数型自相关函数得到的边坡失效概率明显偏小,由指数余弦型自相关函数得到的失效概率总体偏大,由高斯型、二阶自回归型和三角型自相关函数得到的边坡可靠度十分接近。此外,当土体参数间变异系数较小和波动范围较大时,自相关函数对边坡可靠度的影响更加明显。在失效概率较小的情况下,采用指数型自相关函数会高估边坡可靠度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 可靠度 空间变异性 自相关函数 响应面法 敏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2004-2017年细菌性痢疾时空分布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13
20
作者 刘东立 邱琳 +3 位作者 石一 马琳 张铮 曹磊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76-180,共5页
目的研究陕西省2004-2017年细菌性痢疾流行病学变化特征,为制定肠道传染病防控重点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04-2017年陕西省细菌性痢疾报告病例进行三间分布分析,利用圆形分布法分析季节流行特征,利用GIS地理信息系统展现菌痢在陕西省地... 目的研究陕西省2004-2017年细菌性痢疾流行病学变化特征,为制定肠道传染病防控重点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04-2017年陕西省细菌性痢疾报告病例进行三间分布分析,利用圆形分布法分析季节流行特征,利用GIS地理信息系统展现菌痢在陕西省地理分布特征,利用SaTscan9.05进行时空扫描,探测时空发病聚集簇,利用OpenGeoDa1.2.0进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探测疫情聚集重点区域。结果陕西省2004-2017年细菌性痢疾平均发病率为32.64/10万,最高为2004年(86.47/10万),最低为2017年(11.31/10万);集中度M值为0.4700,发病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圆形分布分析高峰日为7月31日,高峰期5月19日-10月12日;时空扫描探测到5个聚集簇;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显示高-高聚集区域位于关中地区的西安、咸阳市,并向陕南地区转移,低-低聚类区域多位于陕南地区;人群性别比为1.29,以农民28.63%、散居儿童20.90%、学生20.13%为主。结论陕西省2004-2017年细菌性痢疾呈现逐年下降趋势,高发地区由关中地区逐渐转移至陕南地区,季节性逐渐趋于不明显,时空聚集也在减少,发病以男性儿童、学生及农民居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性痢疾 圆形分布法 时空分布 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