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2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wo new approaches for image registration based onspatial-temporal relationship
1
作者 DengZhipeng YangJie LiuXiaojun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5年第2期284-289,共6页
How to improve the probability of registration and precision of localization is a hard problem, which is desiderated to solve. The two basic approaches (normalized cross-correlation and phase correlation) for image re... How to improve the probability of registration and precision of localization is a hard problem, which is desiderated to solve. The two basic approaches (normalized cross-correlation and phase correlation) for image registration are analysed, two improved approaches based on spatial-temporal relationship are presented. This method adds the correlation matrix according to the displacements in x- cirection and y- directions, and the registration pose is searched in the added matrix. The method overcomes the shortcoming that the probability of registration decreasing with area increasing owing to geometric distortion, improves the probability and the robustness of regist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mage registration phase correlation normalized cross-correlation spatial-temporal relationshi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空特征强化与感知的视觉目标跟踪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郭虎升 刘正琪 +1 位作者 刘艳杰 王文剑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0-70,共11页
多数基于Transformer的目标跟踪模型提取的目标局部空间特征信息有限且时间特征利用不足,显著影响了目标跟踪模型在处理目标遮挡、形变或尺度变化等复杂场景下的性能。为此,提出一种时空特征强化与感知的视觉目标跟踪方法(visual object... 多数基于Transformer的目标跟踪模型提取的目标局部空间特征信息有限且时间特征利用不足,显著影响了目标跟踪模型在处理目标遮挡、形变或尺度变化等复杂场景下的性能。为此,提出一种时空特征强化与感知的视觉目标跟踪方法(visual object tracking method with spatial-temporal feature enhancement and perception,STFEP)。一方面,该方法使用Transformer进行搜索区域与时间上下文特征的提取与融合,以得到全局特征信息,通过设计的局部卷积神经网络,提取目标的局部特征信息,并与目标的全局特征信息相关联,进一步强化目标的特征表示。另一方面,提出了时空特征感知机制,对不同时刻的特征信息进行可靠性和必要性分析,构建动态模板以感知更丰富的时空信息,使模型适应目标及场景的复杂变化。在TrackingNet、GOT-10k、LaSOT、UAV123多个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研究所提方法能够准确鲁棒的对目标进行跟踪,并在GOT-10k数据集上取得了最优的结果,AO、SR 0.5以及SR 0.75分别达到了73.7%、83.8%、7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目标跟踪 时空特征强化 全局-局部信息关联 时空特征感知 动态模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图卷积的多站点海浪高度预测方法
3
作者 卢鹏 王慧 +1 位作者 王振华 郑宗生 《海洋测绘》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7-42,共6页
海浪高度的变化不仅随时间变化,还受周围海域的影响。针对现有方法仅关注单一站点的时序特征,缺乏对同一区域内不同站点间海浪高度的时空信息提取问题,提出一种改进图卷积的多站点海浪高度预测模型SD-STSGCN。首先采用基于密度的K-mean... 海浪高度的变化不仅随时间变化,还受周围海域的影响。针对现有方法仅关注单一站点的时序特征,缺乏对同一区域内不同站点间海浪高度的时空信息提取问题,提出一种改进图卷积的多站点海浪高度预测模型SD-STSGCN。首先采用基于密度的K-means聚类对站点分组;其次提出缩放距离因子构建邻接矩阵以动态调整权重;最后结合扩张卷积的时空同步图卷积模块捕捉时空特征,非线性映射输出各组站点未来时段的海浪高度预测结果。在覆盖多维度场景的44个站点上进行大区域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LSTM和TCN等模型,SD-STSGCN的预测效果最好,该方法有效挖掘了多站点时空相关性,为海浪高度预测提供了有效的补充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浪高度预测 多站点预测 时空同步图卷积 时空相关性 邻接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中游某省地表饮用水水源地重金属时空分布特征与健康风险评估
4
作者 王璐 李超 +4 位作者 昌盛 涂响 王山军 戴波阳 杨育博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0-80,I0011,I0012,共13页
以黄河中游某省2018-2022年17个地级地表饮用水水源地的月度监测数据为基础,采用克里金插值法、重金属污染指数(HPI)法、内梅罗指数(NI)法和污染程度(CD)法开展重金属指标时空分布特征和污染水平分析,采用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PCA)... 以黄河中游某省2018-2022年17个地级地表饮用水水源地的月度监测数据为基础,采用克里金插值法、重金属污染指数(HPI)法、内梅罗指数(NI)法和污染程度(CD)法开展重金属指标时空分布特征和污染水平分析,采用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PCA)研究重金属的来源,通过蒙特卡罗模拟法对重金属进行口服摄入健康风险评估.研究结果显示,水源地重金属的平均质量浓度排序为ρ_(Ba)>ρ_(B)>ρ_(Fe)>ρ_(Mn)>ρ_(Mo)>ρ_(Ni)>ρ_(V)>ρ_(Co)>ρ_(Pb)>ρ_(As)>ρ_(Sb)>ρ_(Be).Fe、Mn、Pb、Mo、Co、Be、B、Sb和V的数据具有较高变异性(111.66%~330.68%).Fe、Mn、Be、Mo、Co、B和Ni的平均质量浓度在该省北部的水源地(朔州市和大同市)显示出较高的水平,在中部(晋中市)的水源地最低,而Ba的平均质量浓度在晋中市的水源地较高,As的平均质量浓度在全省的17个水源地基本一致.2018-2022年重金属年平均质量浓度变化幅度较小(18.64%~74.23%).HPI指数(平均值2.14)显示,该省重金属处于极低污染水平(HPI<1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As与Ba,Mo与Pb、Co、B、Ni和V之间有强烈的正相关性(p<0.01,0.27~0.63),说明它们有共同或者相似的来源.PCA结果显示,工农业和交通运输等人类活动是重金属的主要来源(28.5%),其次是地质背景(11.7%)和矿物开采活动(11.4%).口服摄入的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重金属没有非致癌风险和致癌风险,但95%分位值显示,As对儿童有一定的致癌风险(1.09×10^(-4)).同时,在极端条件下As、Co、Mo、Sb和V对成人(0.02%~0.25%)和儿童(0.51%~5.60%)有低水平的致癌风险,需要对As、Mo、Sb、V、Co重点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用水水源地 重金属 时空分布 Pearson相关性分析 健康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库布其沙漠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时空演变规律及其气象驱动因素分析
5
作者 陈皓锐 经思思 +6 位作者 叶苏蒙 代天金 吴立鹏 苗平 马红丽 吴雨箫 陈俊英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24-433,共10页
为探究库布其沙漠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on,NPP)的时空演变规律及其气象驱动因素,利用2001—2023年的MOD17A3HGF NPP数据,采用趋势分析、稳定性分析、相关分析、重要性分析等研究方法,分析库布其沙漠年均NPP的时空变化... 为探究库布其沙漠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on,NPP)的时空演变规律及其气象驱动因素,利用2001—2023年的MOD17A3HGF NPP数据,采用趋势分析、稳定性分析、相关分析、重要性分析等研究方法,分析库布其沙漠年均NPP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潜在蒸散发、降水量、相对湿度、温度、水汽压亏缺量、风速等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2001—2023年库布其沙漠年均NPP为108.60 g/(m^(2)·a),范围为75.69~134.97 g/(m^(2)·a),整体呈现波动上升趋势。空间上,植被NPP主要分布在呼和木独镇西北部、吉日嘎朗图镇北部以及独贵塔拉镇东北部和南部。库布其沙漠地区植被NPP总体上为极显著增加趋势,稳定性波动较大,空间变异性显著。未来趋势分析表明,73.58%植被NPP具有反持续性,揭示了未来库布其沙漠植被NPP可能出现与当前变化趋势相反的情况。植被NPP与温度和降水量呈正相关的像元数占总像元数的比例最高,分别为90.56%和98.07%;植被NPP与风速和相对湿度呈负相关的比例最高,达60.57%和75.57%。潜在蒸散发和降水量为影响库布其沙漠植被NPP变化的主导因子。库布其沙漠植被NPP存在较强的时空异质性。本研究为荒漠生态系统的管理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布其沙漠 净初级生产力 时空变化 相关系数 气象驱动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动态时空相关性的多风电场短期功率预测
6
作者 李丹 黄烽云 +3 位作者 杨帆 唐建 罗娇娇 方泽仁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共9页
针对同一区域内多风电场出力间复杂且动态的时空相关性,提出一种基于注意力时空同步图卷积网络的多风电场短期功率预测模型。首先引入注意力机制量化天气特征对风功率的影响,构建相邻3个时间步的风功率局部时空图,卷积提取局部时空特征... 针对同一区域内多风电场出力间复杂且动态的时空相关性,提出一种基于注意力时空同步图卷积网络的多风电场短期功率预测模型。首先引入注意力机制量化天气特征对风功率的影响,构建相邻3个时间步的风功率局部时空图,卷积提取局部时空特征;然后用时空同步图卷积层聚合输入时窗的整体时空特征;最后非线性映射输出多风电场未来时段的功率预测结果。实际算例结果表明,所提模型通过学习不同天气条件下风功率的时空动态演变规律,可将多风电场日前功率预测精度提高2.10%~13.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风电功率 相关性 时空同步图卷积网络 功率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MM的本地化差分隐私动态位置保护方法
7
作者 晏燕 李靖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5-106,共12页
现有的本地化差分隐私位置保护方法大多针对用户的静态位置进行保护,未考虑到用户位置动态变化的应用场景,且存在算法复杂度高、扰动结果可用性低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隐马尔科夫模型(hidden Markov model,HMM)的本地化差... 现有的本地化差分隐私位置保护方法大多针对用户的静态位置进行保护,未考虑到用户位置动态变化的应用场景,且存在算法复杂度高、扰动结果可用性低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隐马尔科夫模型(hidden Markov model,HMM)的本地化差分隐私动态位置保护方法.首先,结合位置动态变化过程中的时空相关性,构建基于隐马尔科夫模型的时间序列和隐私保护安全区域,实现用户位置更新后本地化差分隐私扰动区域的优选.其次,设计基于隐马尔科夫模型的动态位置连续扰动算法和本地化差分隐私随机响应机制,对优选区域内的位置点进行扰动处理,实现用户位置的动态化本地差分隐私保护.最后,在实际位置轨迹数据集合上进行实验和分析,证明所提方法能够在实现动态位置数据本地化隐私保护的前提下,达到更好的聚合准确度和统计可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置隐私 本地化差分隐私 时空相关性 隐马尔科夫模型 隐私保护安全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多公共充电站差异化耦合关联的电动汽车充电负荷时-空短期预测 被引量:2
8
作者 黄南天 孙赫宏 +3 位作者 王圣元 蔡国伟 张良 王日俊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24-1435,I0016,共13页
现有电动汽车充电负荷预测研究,多对单一预测对象开展研究。同时,对充电场景下多公共充电站的充电负荷时-空预测研究较少。公共充电站的充电负荷波动剧烈,较私人充电设施的充电负荷难以预测。为此,提出一个基于自适应时-空图卷积神经网... 现有电动汽车充电负荷预测研究,多对单一预测对象开展研究。同时,对充电场景下多公共充电站的充电负荷时-空预测研究较少。公共充电站的充电负荷波动剧烈,较私人充电设施的充电负荷难以预测。为此,提出一个基于自适应时-空图卷积神经网络的多公共充电站充电负荷时-空短期预测方法。首先,通过快速最大信息系数构建含有日期、气象以及历史负荷特征的多节点特征集。并通过数据自适应图生成,构建动态相似权时-空图,实现多公共充电站空间连接关系重构。然后,构建图卷积层,差异化生成各节点的空间聚合特征,实现全域充电节点差异化特征增强。同时,通过节点自适应参数学习方法学习不同充电节点的充电模式。最后,通过门控循环单元层挖掘空间聚合特征的时域特征。所提出的公共充电站充电负荷时-空预测方法相应的对称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symmetric mean absolute percentage error,SMAPE)和平均绝对误差(mean absolute error,MAE)分别为12.95%和31.72 k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电负荷时-空短期预测 多公共充电站 图神经网络 自适应图生成 差异化时空耦合关联 节点自适应参数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大粮食功能区视角下农业高质量发展:时空演进、区域差异及空间关联
9
作者 陈准 刘云朋 +3 位作者 王伟 陈太政 周志民 王保杰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15,I0002,共10页
从农业高质量发展内涵出发构建农业高质量发展测度体系,基于2005-2022年中国31个省(区)的面板数据采用熵值法测度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利用核密度估计、空间相关性分析、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法与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分析我... 从农业高质量发展内涵出发构建农业高质量发展测度体系,基于2005-2022年中国31个省(区)的面板数据采用熵值法测度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利用核密度估计、空间相关性分析、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法与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分析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时空演进及空间网络特征.研究发现:(1)考察期内,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呈现粮食主销区-粮食主产区-粮食产销平衡区递减格局.(2)各省份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全局上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局部上呈现“高高”“低低”的集聚特征.(3)功能区间差异是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4)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空间网络特征,空间关联的密切程度在波动中提高,关联网络的稳定性和可达性呈现增强趋势,粮食主销区在网络中处于主导地位,粮食主产区具有“桥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高质量发展 时空演变 空间关联网络 区域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种植业碳排放时空特征、空间关联及影响因素
10
作者 李贝 田云 郑家喜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2-123,共12页
农业部门是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来源之一,深入分析中国种植业碳排放的现状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对于制定有效的农业减排政策、如期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以2005—2022年为考察期,在对全国及各省份种植业碳排放进行测度的基础... 农业部门是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来源之一,深入分析中国种植业碳排放的现状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对于制定有效的农业减排政策、如期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以2005—2022年为考察期,在对全国及各省份种植业碳排放进行测度的基础上,综合运用莫兰指数与固定效应模型对其空间关联性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1)2005—2022年,中国种植业碳排放总量虽经历了“先增后减”,但整体仍呈小幅上升态势;种植业碳排放强度始终处于下降态势,仅年际降幅存在差别。(2)2022年,种植业碳排放量及强度均表现出明显的省际差异;省域种植业碳排放量及强度均呈现出“南方高、北方低”的分布格局;各地区种植业碳排放构成呈现出农资投入驱动型、水稻种植驱动型、双因素驱动型和均衡型4类典型特征。(3)考察期内,中国种植业碳排放强度一直存在明显的空间相关性,整体空间集聚特征正逐步由高-高、低-低集聚的两极分化特征向以低-低集聚为主演变。(4)种植结构、农业机械化水平对种植业碳排放强度施加了显著的正向影响,农业生产力水平、城镇化水平和土地流转水平对种植业碳排放强度则均呈现显著的负向影响。基于此,该研究提出,要不断强化农用物资减量使用,积极优化农作物种植结构,大力研发并推广低能耗农用机械,稳妥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多措并举共同促进种植业碳减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碳排放 种植业碳排放 时空特征 空间关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线性台阵被动源面波频散数据筛选叠加及应用
11
作者 王嫣 高级 +1 位作者 潘登 张海江 《地球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851-2865,共15页
利用地震干涉技术从背景噪声中提取面波信号,进而获取地下介质速度结构的探测方法,已在不同尺度的成像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该方法的核心环节是从面波信号中提取可靠的频散速度数据.然而,在浅地表介质成像时,高频噪声源的时空变化会降低... 利用地震干涉技术从背景噪声中提取面波信号,进而获取地下介质速度结构的探测方法,已在不同尺度的成像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该方法的核心环节是从面波信号中提取可靠的频散速度数据.然而,在浅地表介质成像时,高频噪声源的时空变化会降低面波频散速度的可靠性,进而影响地下速度结构成像的准确性.为提高线性台阵面波频散数据的可靠性,通常做法是通过增加采集时间来提高叠加次数,但将所有时间段的数据叠加后,仍然难以消除非稳相区噪声源的干扰.针对这一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数据筛选叠加方法.首先,使用ResNet-50深度学习网络对不同时间段频散数据进行质量评估;然后,将判断为高质量频散数据的时间段进行叠加获得最终的频散.我们将新发展的频散数据筛选叠加技术应用于某工区实际被动源数据处理中,不仅显著提高了频散谱的信噪比,还大幅缩减了数据处理时间.同时,通过另外一个工区的数据进一步验证了训练网络的泛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ResNet-50 频散谱 噪声数据筛选 噪声源时空变化 扩展空间自相关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经验正交分解的中国日降水随机事件集构建
12
作者 杨一飞 方伟华 +1 位作者 郑金丽 付婧瑄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89-604,共16页
历史降水数据是评估干旱和洪水等灾害风险的基础,但是历史数据无法涵盖未来更极端的降水情况,而目前大范围格网单元的随机降水生成方法尚不完善。为此,文章旨在基于历史降水信息生成具有空间相关性的随机降水,以提升灾害风险评估的可靠... 历史降水数据是评估干旱和洪水等灾害风险的基础,但是历史数据无法涵盖未来更极端的降水情况,而目前大范围格网单元的随机降水生成方法尚不完善。为此,文章旨在基于历史降水信息生成具有空间相关性的随机降水,以提升灾害风险评估的可靠性。基于经验正交分解以及主成分系数概率拟合等方法,探索了中国0.1°格网尺度日降水随机事件集的生成方法和技术流程。首先,基于经验正交分解方法,对中国1961-2022年共62年逐日降水数据进行分解,对于年内任意一天均形成62个空间模态及对应的模态系数;其次,利用多种概率分布函数对各日的模态系数进行概率分布拟合,并为每日选择出一个最优拟合函数;然后,基于各日模态系数概率分布,并选择历史模态系数的最大值、最小值的2倍作为阈值上下边界范围,进行多年的日降水情景蒙特卡洛抽样;最后,利用每日62个空间模态及随机模态系数,生成各年逐日随机降水事件集。为比较历史降水、随机降水特征的一致性和差异性,模拟生成5000个年份的日降水事件,并用最大值、平均值、标准差、典型重现期降水、空间相关性5个统计特征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1)随机降水较好地保留了历史降水的强度-概率特征,在格网尺度上二者平均值差异<0.9 mm几乎可以忽略,10、20和50 a一遇降水强度差异均<15%,二者标准差的差异均<8%。2)随机降水有效地扩展了年最大值上限,在差异最大的网格上,随机降水最大值比历史降水提高了36%。3)随机降水较好地保留了空间相关性特征,中国所有格网的逐日莫兰指数和皮尔逊相关系数,最小值也分别>0.96和0.95。基于经验正交分解的中国日降水随机事件集,可为后续量化灾害风险评估提供良好的降水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降水 经验正交分解 随机事件模拟 时空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电动汽车需求响应与碳配额收益的配电网优化调度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海鹏 唐俊敏 +3 位作者 吴昊 宋剑朝 董洪达 李昊林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841-2851,I0054,I0055,共13页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和技术发展的推动,电动汽车大规模应用已成为解决气候变化和能源危机的关键路径之一。针对大规模电动汽车并网后无序充电给配电网稳定运行带来冲击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计及需求响应与碳配额的电动汽车-配电网双...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和技术发展的推动,电动汽车大规模应用已成为解决气候变化和能源危机的关键路径之一。针对大规模电动汽车并网后无序充电给配电网稳定运行带来冲击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计及需求响应与碳配额的电动汽车-配电网双层协同优化调度方法。首先,研究电动汽车用户的出行特性,对电动汽车负荷进行建模,刻画其时空分布特性;其次,采用分时电价来引导电动汽车参与需求响应,研究基于动态碳价格的碳配额机制运行方式,建立需求响应与碳配额的双重激励机制,减少配电网的碳排放;然后,构建电动汽车-配电网双层协同优化调度模型,上层模型以配电网总运行成本最低为目标,下层模型以网损最小为目标,进一步提高系统的经济性;最后,采用改进的粒子群-模拟退火算法求解该双层模型。算例结果表明,所提方法使总成本降低了10.04%,网损减少了1.57%,有效抑制了负荷波动,提高了配电网的经济效益与低碳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时空相关性 需求响应 碳配额 双层优化 配电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空图神经网络在PM_(2.5)浓度预测中的应用综述
14
作者 唐博源 李琦 《计算机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1-85,共15页
大气细颗粒物(PM_(2.5))因对健康和环境有着严重的负面影响而备受公众关注。实现PM_(2.5)浓度的高精度时空预测,对于指导居民有效防范健康风险和协助环境监管部门制定科学的环境保护策略至关重要。研究旨在探索提高PM_(2.5)浓度预测准... 大气细颗粒物(PM_(2.5))因对健康和环境有着严重的负面影响而备受公众关注。实现PM_(2.5)浓度的高精度时空预测,对于指导居民有效防范健康风险和协助环境监管部门制定科学的环境保护策略至关重要。研究旨在探索提高PM_(2.5)浓度预测准确性的有效方法,特别是时空图神经网络技术在该领域的应用潜力与挑战。首先,回顾了PM_(2.5)浓度预测方法的发展历程;随后,深入探讨了时空图神经网络与空气质量监测网络的结合点,包括图的构建策略;进一步,系统地概述了应用于PM_(2.5)浓度预测的时空图神经网络模型,并分析了在预测任务中应考虑的主要因素以及时空模块的设计;最后,从多源数据融合、动态图建模、数据稀疏性问题以及模型评估标准的缺失等多个维度,全面探讨了基于时空图神经网络的PM_(2.5)浓度预测所面临的挑战,并展望了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_(2.5)浓度预测 深度学习 图神经网络 时空相关性 多源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多维源荷相关性和调峰能力的虚拟电厂规划
15
作者 关轶文 张宸 +2 位作者 张正 薛可新 王越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99-909,I0014-I0016,共14页
高渗透率可再生能源并网对电力系统调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分布式能源与柔性负荷之间的相关性对虚拟电厂规划运行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提出了一种考虑多维度源荷时空相关性和综合调峰能力的虚拟电厂优化聚合模型。首先,基于R-Vine Copul... 高渗透率可再生能源并网对电力系统调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分布式能源与柔性负荷之间的相关性对虚拟电厂规划运行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提出了一种考虑多维度源荷时空相关性和综合调峰能力的虚拟电厂优化聚合模型。首先,基于R-Vine Copula函数构建源荷相关性模型,运用Kshape算法对高维源荷联合场景进行场景缩减。此外,提出一种虚拟电厂综合调峰能力指标,量化聚合资源的整体响应能力和可信度,同时区别各类资源在虚拟电厂内的调峰贡献。最后,以促进新能源消纳、为电网提供调节能力为目标,构建多目标虚拟电厂规划模型,确定最优的资源聚合策略。最后,通过在河北省廊坊市某地区的实际应用验证了所提指标和模型的有效性,得到具有一定指导性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电厂规划 源荷时空相关性 综合调峰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雅尼国家湿地公园水质特征及影响因素
16
作者 张泽伟 屈兴乐 +2 位作者 刘昌胜 薛矗 罗大庆 《高原农业》 2025年第3期396-410,共15页
西藏雅尼国家湿地公园属于典型高原河流湿地类型,为探究西藏雅尼国家湿地公园水质特征及影响因素,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2021-2023年雅尼国家湿地公园水体的WTs、EC、TDS、pH、DO、OS、Cl^(-)、K^(+)、NH_(3)、Ca^(2+)、Na^(+)、Tur、TSS、... 西藏雅尼国家湿地公园属于典型高原河流湿地类型,为探究西藏雅尼国家湿地公园水质特征及影响因素,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2021-2023年雅尼国家湿地公园水体的WTs、EC、TDS、pH、DO、OS、Cl^(-)、K^(+)、NH_(3)、Ca^(2+)、Na^(+)、Tur、TSS、Chla等指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雅尼国家湿地公园水质时空分布具有明显差异性,水质总体较好,监测点水质符合Ⅰ~Ⅳ类水标准,2021年的DO浓度超出Ⅴ类水标准;S11监测点的pH值在2022、2023年枯水期超出Ⅴ类水标准。研究区域水体pH值平均值为8.3,整体呈弱碱性;TDS平均值为105 mg·L^(-1),水体矿化程度较低;水体的阳离子浓度依次为Ca^(2+)>Na^(+)>K^(+),Ca^(2+)为优势阳离子,占阳离子总量的69%;阴离子主要为Cl^(-),平均值为6.81 mg·L^(-1);(2)EC、TDS、pH、Cl^(-)是雅尼湿地的水质及时空变化的主导因素,且4个水质因子之间呈显著正相关;(3)空间上,雅尼湿地区域尼洋河段水质优于雅江河段,水质污染程度为尼洋河段东岸<尼洋河段西岸<雅江段北岸<雅江段南岸;(4)时间上,水质污染程度为枯水期<平水期<丰水期;雅尼国家湿地公园水质特征受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共同影响。研究结果以期为西藏雅尼国家湿地公园水资源的综合评价和保护管理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评价 Pearson相关性分析 主成分分析 时空特征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9—2020年中国森林火灾扑救成本特征及归因分析
17
作者 宫大鹏 吴慧枫 +2 位作者 于沛 闫淳 赵天洋 《西北林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6-174,184,共10页
本研究以阶段性扑救成本变化为切入视角,运用趋势分析和相对重要性分析方法,揭示中国森林火灾扑救成本时空规律及动态变化特征,探讨扑救成本与火灾特征参数及扑救投入要素的关系。结果表明:1)1999—2020年中国森林火灾扑救成本呈现显著... 本研究以阶段性扑救成本变化为切入视角,运用趋势分析和相对重要性分析方法,揭示中国森林火灾扑救成本时空规律及动态变化特征,探讨扑救成本与火灾特征参数及扑救投入要素的关系。结果表明:1)1999—2020年中国森林火灾扑救成本呈现显著下降趋势;火灾扑救成本与过火面积聚集特征相似,主要集中在每年的3—6月,占全部扑救成本的68.06%;而夏季(6—8月)单起火灾和单位过火面积的扑救成本更高;2)中国森林火灾扑救成本投入最高的是东北的黑龙江和内蒙古地区,其次是西南的云南和四川地区;1999—2009年和2010—2020年2个阶段,全国森林火灾扑救成本整体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省域尺度的扑救成本差异也在逐渐降低;3)过火面积和森林受害面积以及扑救投入的飞机架次是影响森林火灾扑救成本的关键因素;不同地区的火灾扑救成本影响因素存在分异;考虑其他因素对扑救成本的影响,在实际核算中应结合具体情况进行调整,未来的林火管理应当科学合理地平衡预防与扑救成本投入。研究结果可为决策者提供定量参考依据,有助于优化灭火资源分配、提高扑救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火灾 扑救成本 时空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变时空相关尺度的多源卫星测高数据融合研究
18
作者 陈前 杨俊钢 +1 位作者 崔伟 董仁娜 《海洋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51-560,共10页
卫星高度计能够准确测量海面高度动态变化,可应用于海洋的物理过程和气候变化研究。卫星高度计沿轨海面高度数据稀疏且时空不连续,不利于全面捕捉和理解海洋环流的时空结构。通过将不同卫星的沿轨海面高度数据进行融合,可以填补单颗卫... 卫星高度计能够准确测量海面高度动态变化,可应用于海洋的物理过程和气候变化研究。卫星高度计沿轨海面高度数据稀疏且时空不连续,不利于全面捕捉和理解海洋环流的时空结构。通过将不同卫星的沿轨海面高度数据进行融合,可以填补单颗卫星观测数据的不足,得到更全面的海面高度信息。多源卫星高度计测高数据时空最优插值融合时,时空相关尺度对融合结果有着直接影响,目前固定的时空相关尺度会过度平滑海面变化信息。本研究基于高分辨率再分析数据,通过考虑海洋动力过程的时空相关关系,提出一种可变时空相关尺度的确定方法,并基于Sentinel-3A、Sentinel-3B、Jason-3以及HY-2B等卫星高度计开展多源卫星测高数据融合。固定和可变尺度融合结果的比较表明,可变尺度融合方法在多源测高数据融合方面具有更好的精度、可靠性以及有效空间分辨率。可变尺度融合方法能够更好地捕捉海平面变化信息,提高测高数据融合的精度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高度计 海面高度 多源融合 时空相关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驱动的多能互补微网鲁棒优化方法
19
作者 林朝华 张军达 +2 位作者 梁海天 吴荣芬 陈盼 《电气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4-275,共12页
为了准确地描述新能源输出功率的波动性和随机性对多能互补微网系统运行的影响,提出了基于数据驱动的多能微网鲁棒优化方法。首先,在传统区间集合的基础上对新能源出力的不确定参数进行多面体集合建模,然后利用具有时空相关性的新能源... 为了准确地描述新能源输出功率的波动性和随机性对多能互补微网系统运行的影响,提出了基于数据驱动的多能微网鲁棒优化方法。首先,在传统区间集合的基础上对新能源出力的不确定参数进行多面体集合建模,然后利用具有时空相关性的新能源出力历史数据建立椭球不确定集合,通过连接高维椭球顶点,建立了数据驱动的凸包多面体集合,接着通过放缩凸包集合更好地对不确定参数进行包络。进一步建立了基于数据驱动的多能互补微网鲁棒优化模型,并采用列与约束生成算法(Column and constraint generation,C&CG)对该模型进行求解。最后通过算例进行仿真对比,结果表明,基于数据驱动的多能互补微网鲁棒优化方法可以减少保守性,提高优化结果鲁棒性,证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能互补 时空相关性 鲁棒优化 凸包集合 列与约束生成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6—2022年中国耕地趋粮化时空演变特征
20
作者 刘晓英 《热带农业工程》 2025年第2期47-50,共4页
通过精准把握我国耕地趋粮化的总体态势,深入剖析其空间分布差异性,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有效缓解耕地非粮化现象提供坚实的科学依据。本文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探究2006—2022年中国耕地趋粮化的时空演变规律,结果表明:时间维度上,... 通过精准把握我国耕地趋粮化的总体态势,深入剖析其空间分布差异性,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有效缓解耕地非粮化现象提供坚实的科学依据。本文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探究2006—2022年中国耕地趋粮化的时空演变规律,结果表明:时间维度上,中国耕地趋粮化水平呈现可划分为四个阶段的波动性变化;空间维度上,中国耕地趋粮地区总体由东北部地区向中部地区移动,主要集中在粮食主产区地区,同时,空间集聚具有显著正向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趋粮化 时空演变 空间自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