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大城市公共体育设施与人口空间匹配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1
作者 魏德样 陈国艺 +2 位作者 曾梓铭 林舒婷 张文静 《中国体育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84-96,F0003,共14页
实现超大城市公共体育设施与人口的空间匹配,是推进公共体育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以北京市为例,运用综合评价法、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技术和空间匹配度测算方法,揭示超大城市公共体育设施与人口空间匹配的空间特征及其影... 实现超大城市公共体育设施与人口的空间匹配,是推进公共体育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以北京市为例,运用综合评价法、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技术和空间匹配度测算方法,揭示超大城市公共体育设施与人口空间匹配的空间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北京市不同类型公共体育设施呈现多核心-错落型、单核心-扩散型和空心型-副中心分布3种模式,整体形成了明显的“核心—边缘”式圈层结构;人口在宏观上呈现“一个核心”的分布特征,在微观上则呈现“多中心”的分布特征。2)北京市公共体育设施与人口空间匹配不足,匹配水平呈现由中心乡镇(街道)向外围递减的分布格局,且区域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北京市乡镇(街道)的空间匹配具有显著的高值集聚特征,空间匹配程度呈现“一主一次大区块”的特征。3)建设强度和居民活动强度是北京市公共体育设施与人口空间匹配的核心影响因素,经济发展水平、交通条件和住宅价格是重要影响因素,而地形条件和区位特征是一般影响因素。研究建议:1)建立多源数据驱动下公共体育设施与人口匹配的动态监测体系;2)实施“中心提质”与“外围补量”的公共体育设施差异化配置;3)创新“公平优先”与“效率导向”的公共体育设施供给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体育服务 公共体育设施 人口 空间匹配 超大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人才流入与城市空间效率 被引量:1
2
作者 魏新月 田伟腾 《统计与信息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5-128,共14页
在中国城镇化由速度向深度转变的重要时期,高效率是城市未来发展方向,要素资源合理的空间布局成为提升城市空间效率的重要突破口。基于新空间经济学理论,利用中国公共服务设施与居住小区的POI的微观数据,分别从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可达... 在中国城镇化由速度向深度转变的重要时期,高效率是城市未来发展方向,要素资源合理的空间布局成为提升城市空间效率的重要突破口。基于新空间经济学理论,利用中国公共服务设施与居住小区的POI的微观数据,分别从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可达性与空间均等两方面衡量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研究发现:(1)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可达性与城市空间效率呈现倒U型的关系,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均等的优化可以促进城市空间效率提升;(2)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可达性和空间均等均会因城市不同的行政等级和发展阶段而对城市空间效率的影响存在差异;(3)基于新空间经济学理论,实证验证了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的优化可以吸引高素质人才的流入,进而促进城市空间效率的提升。因此,以《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为标准,提出缓解公共服务设施与居住小区空间不匹配的问题;增加教育、基层医疗机构和公园绿地等公共服务在城市外围区域的投入;针对不同城市的特点,有差别地分类规划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通过改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空间配置,提升城市宜居性,进而吸引人才流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 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可达性 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均等 城市空间效率 人才流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级公共服务设施对北京市住房租金的空间异质性影响
3
作者 申犁帆 龙雨 +1 位作者 魏玺 杨红 《中国土地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9-81,共13页
研究目的:解析大城市租房群体对居住地周边公共服务设施的需求偏好,审视公共服务设施的层级差异,考察公共服务设施因素与住房租金之间复杂的非线性关系和空间异质性作用。研究方法:加入机器学习解释方法SHAP的极端梯度提升(XGBoost)模... 研究目的:解析大城市租房群体对居住地周边公共服务设施的需求偏好,审视公共服务设施的层级差异,考察公共服务设施因素与住房租金之间复杂的非线性关系和空间异质性作用。研究方法:加入机器学习解释方法SHAP的极端梯度提升(XGBoost)模型。研究结果:(1)不同层级和类型的公共服务设施对住房租金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且本地层级公共服务设施的影响作用大于区域层级公共服务设施;(2)本地层级的“轨道站点可达性”、“体育休闲设施密度”和“公园广场密度”等6个公服设施变量与住房租金存在显著的非线性关系和阈值效应;(3)主要公服设施变量对住房租金的影响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同时,位置特征对住房租金的贡献具有鲜明的南北差距;(4)相较于现有的空间计量模型,具有局部解释功能的机器学习模型在空间效应分析上具有更佳表现,并能用于分析复杂的非空间效应。研究结论:公共服务要素对住房租金的影响存在显著的非线性机制和空间异质性,需要构建合理的多中心、多层次租赁住房空间发展格局,改善城市内部南北之间的资源差距,满足租房群体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服务设施 租住房 住房租金 空间异质性 非线性关系 可解释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CLP-CC模型在长垣市村庄布局优化中的应用
4
作者 吴晓丽 任春太 +1 位作者 张德州 林华 《湖北农业科学》 2025年第5期49-55,共7页
为了优化河南省长垣市村庄空间布局,提升农村公共服务的可达性和均等化水平,通过引入面积补偿的最大覆盖优化(MCLP-CC)模型,综合考虑多种类型公共服务设施的服务范围及需求,并结合长垣市的道路网络数据集,构建了村庄空间布局优化的数学... 为了优化河南省长垣市村庄空间布局,提升农村公共服务的可达性和均等化水平,通过引入面积补偿的最大覆盖优化(MCLP-CC)模型,综合考虑多种类型公共服务设施的服务范围及需求,并结合长垣市的道路网络数据集,构建了村庄空间布局优化的数学模型。对MCLP-CC模型进行了详细设计,以确保模型能够准确反映实际情况。结果发现,长垣市村庄空间布局存在公共服务设施覆盖不均等问题,应用MCLP-CC模型优化后,村庄公共服务设施的覆盖率显著提升,农村公共服务的均等化状况得到有效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LP-CC模型 村庄空间布局优化 公共服务设施 可达性 长垣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洪涝应急响应能力评价及优化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张金萍 李玉达 +1 位作者 左其亭 张朝阳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15,共8页
在气候变化和全球化的背景下,极端降水事件及其导致的洪涝灾害频发。为准确评估暴雨内涝影响下的城市应急服务水平,基于InfoWorks ICM构建了城区内涝模型,利用ArcGIS中的最快路径法评估了医疗、公安、消防的空间可达性,利用基尼系数评... 在气候变化和全球化的背景下,极端降水事件及其导致的洪涝灾害频发。为准确评估暴雨内涝影响下的城市应急服务水平,基于InfoWorks ICM构建了城区内涝模型,利用ArcGIS中的最快路径法评估了医疗、公安、消防的空间可达性,利用基尼系数评估了公共应急服务相对幼儿园分布的合理性,采用最大覆盖算法对医疗、公安、消防的分布进行了优化,并基于研究区的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区的医疗、公安、消防相对幼儿园的基尼系数随着降雨重现期的增加而增大;对研究区的医疗、公安、消防分布优化前,这些部门的分布不尽合理,其15 min内的应急服务可达性不能满足应急救援要求,研究区应急响应资源相对幼儿园缺失严重,相对来说,医疗应急响应缺失最为严重;对研究区的医疗、公安、消防分布优化后,这些部门相对于幼儿园的基尼系数普遍在0.400以下,医疗和公安的应急服务即使在百年一遇洪涝加晚高峰情景下仍可以在15 min内覆盖40%的研究区面积,消防可覆盖70%的研究区面积,医疗、公安、消防的分布相对合理。本研究为中国城市洪涝灾害应急响应能力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内涝 应急响应 公共服务 空间可达性 优化布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老化需求导向下公共服务设施可达性测度--以成都市玉林街道为例 被引量:3
6
作者 陈岚 赵雪 谭林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81-87,共7页
随着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剧,探究公共服务设施在空间上如何适配老年人的日常生活需求变得尤为重要。文章以成都市玉林街道为例,采用核密度分析、网络分析、空间相关矩阵分析和反距离加权插值分析方法,对玉林街道老年人公共服务设施兴趣... 随着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剧,探究公共服务设施在空间上如何适配老年人的日常生活需求变得尤为重要。文章以成都市玉林街道为例,采用核密度分析、网络分析、空间相关矩阵分析和反距离加权插值分析方法,对玉林街道老年人公共服务设施兴趣点展开空间分布特征和可达性特征研究,定量化评价其空间布局及步行可达性水平。结果表明:(1)玉林街道各类老年人公服设施空间布局表现出沿商业中心、交通要道、居住小区分布的特征;(2)商业类设施在可达性范围内服务范围存在反复叠加问题,究其原因在于部分区域商业设施集聚布局,公园类设施数量少且分散导致其服务盲区最大;(3)公共设施可达性与密度分布空间格局相呼应。文章进而从老年人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分布、可达性特征、服务盲区三方面提出优化基础设施空间布局、保障老年人安全便捷出行、增设社区绿色空间等优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服务设施 适老化设计 空间分布特征 可达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紧凑度对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可达性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江曼琦 刘蕖 魏新月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6-79,共14页
高品质公共服务设施体系的建设是打造宜居城市的基础性工程,可达性已经成为我国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两大目标取向之一。目前我国城市发展中存在城市紧凑程度恶化与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可达性状况不佳并存的局面,从城市空间形态... 高品质公共服务设施体系的建设是打造宜居城市的基础性工程,可达性已经成为我国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两大目标取向之一。目前我国城市发展中存在城市紧凑程度恶化与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可达性状况不佳并存的局面,从城市空间形态这一重要城市整体特性视角研究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可达性对于优化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具有重要意义。以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的三类主要公共服务设施为考察对象,量化测度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可达性,在此基础上实证分析城市紧凑度对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可达性的影响,以及对不同类型设施的异质性影响,并检验公共服务设施规模分布和地方财政自主权对上述影响过程的调节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城市紧凑度对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可达性的影响呈现“U”型,目前多数城市处于U型曲线的上升阶段,高财政自主权强化了紧凑城市建设对于公共服务设施的挤出效应,而设施规模越分散,城市紧凑度对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可达性的几何正向影响效果越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紧凑度 公共服务设施 空间可达性 设施规模分布 地方财政自主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空间中心与适老化公服设施关联特征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姜洪庆 慎重波 陆宇权 《南方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0,共10页
随着老龄化程度加深,经济的发展模式转变,社会的需求结构均发生变化,为兼顾人民至上的社区发展要求与空间集聚的城市发展规律,应关注老年人出行活动结构与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的关联性。因此,运用结晶生长算法与空间自相关方法揭示老年人... 随着老龄化程度加深,经济的发展模式转变,社会的需求结构均发生变化,为兼顾人民至上的社区发展要求与空间集聚的城市发展规律,应关注老年人出行活动结构与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的关联性。因此,运用结晶生长算法与空间自相关方法揭示老年人社区生活圈的空间中心,结合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工具研究空间中心与公共服务设施分布的关联性。以广州市中心城区为例展开研究,结果表明:(1)社区生活圈的空间中心主要位于荔湾区的长寿路与白鹤洞、越秀区的北京路、海珠区的沙园与海印等区域;(2)社区生活圈空间中心与公共服务设施的关联特征根据空间异质性可分为三个类型并针对不同区域进行服务设施的补充和引导。所提出的分析方法能够揭示老年人出行活动结构与资源分布的适配关系,丰富了社区生活圈理论,对城市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生活圈 空间中心 老年人 公共服务设施 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民健身视角下老城区公共体育服务空间布局及优化策略:以成都市金牛区为例 被引量:8
9
作者 周亦璟 袁红 +1 位作者 钟沐成 周斯翔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20-229,共10页
为提高老城区公共体育服务设施空间布局的合理性,以成都市金牛区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研究,采集POI(pointofinterest,兴趣点)进行数据收集,运用ArcGIS路网分析方法分析公共体育服务设施的可达性,应用基尼系数和洛伦茨曲线分析公共体育服... 为提高老城区公共体育服务设施空间布局的合理性,以成都市金牛区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研究,采集POI(pointofinterest,兴趣点)进行数据收集,运用ArcGIS路网分析方法分析公共体育服务设施的可达性,应用基尼系数和洛伦茨曲线分析公共体育服务空间布局公平性。结果显示,金牛区存在着公共体育服务空间规模不足、居住小区到公共体育设施点的可达性不高、人口分布与公共体育空间布局不匹配等问题。研究表明,应增加公共体育设施供给、改善公共体育设施到住区的交通条件、提升多人口街道的公共体育空间覆盖率,从而改善老旧社区健身难、健身体验差等问题,促进全民健身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民健身 公共体育服务 可达性 公平性 公共体育设施 空间布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公共服务设施可达性的村镇建设格局评价及优化策略研究——以常州市金坛区为例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元芳 乔伟峰 +1 位作者 杨春花 陈园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6-113,共8页
村镇建设格局是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该文以地处苏南的常州市金坛区为研究对象,构建金坛区公共服务设施可达性测度指标体系,诊断公共服务设施可达性存在的问题,评价村镇建设格局的发展现状并提出优化策略。结果表明:①研究区内... 村镇建设格局是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该文以地处苏南的常州市金坛区为研究对象,构建金坛区公共服务设施可达性测度指标体系,诊断公共服务设施可达性存在的问题,评价村镇建设格局的发展现状并提出优化策略。结果表明:①研究区内各类公共服务设施点主要围绕主城区、城镇中心及交通主干道分布,整体呈现出“一个大中心、多个小中心”的放射状空间格局,不同公共服务设施之间可达性分异较大;②金坛区居民点分形特征较强,居民点分布呈现出多区域片状集聚的空间特征,基本沿主要交通线路扩张;③金坛区村镇建设存在村镇空间形态复杂、村镇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不均衡、村镇规模等级不合理的问题,据此提出提高村镇空间结构稳定性等村镇建设格局空间优化建议。研究结果可为“苏南洼地”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及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服务设施 可达性 村镇建设格局 乡村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景感生态学的大连市公共设施供给服务空间差异与影响因素分析
11
作者 王耕 王晨瑜 《绿色科技》 2024年第17期132-137,共6页
服务性公共设施作为城市生态系统供给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了该地区发展水平与居民生活质量水平。景感生态学作为联系生态系统服务和可持续发展的桥梁,可作为研究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和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基于景感生态学理论,... 服务性公共设施作为城市生态系统供给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了该地区发展水平与居民生活质量水平。景感生态学作为联系生态系统服务和可持续发展的桥梁,可作为研究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和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基于景感生态学理论,以公共服务设施为景感载体,通过大连市2020年POI数据和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分析其空间分布和评价其供给服务水平,采用核密度分析法与标准椭圆差法,分析大连市公共设施供给服务空间分布特征。从物理感知和心理认知两方面出发,筛选16项指标对其供给服务能力进行皮尔逊相关性分析。研究发现大连市公共设施供给服务受经济发展影响较多,受居民物理感知影响不显著。提出从城乡居民的物理感知与心理认知共同出发对公共设施进行景感营造,以提高公共设施供给服务能力,更好地提高居民的满意度。对优化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分布提出对策建议,研究结果可为提高生态系统供给服务水平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研究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感生态学 公共设施 供给服务 空间差异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城市主城区公共服务设施适老化评价及其布局优化——以南京市秦淮区为例 被引量:2
12
作者 严铸 李红波 胡晓亮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8-105,共8页
在快速老龄化背景下,公共服务设施是影响社区养老品质的关键因素,需进行针对性的空间布局改善与优化。该文基于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兴趣点和老年人口空间分布数据开展南京市秦淮区公共服务设施布局适老化评价,运用网络分析与高斯两步移动... 在快速老龄化背景下,公共服务设施是影响社区养老品质的关键因素,需进行针对性的空间布局改善与优化。该文基于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兴趣点和老年人口空间分布数据开展南京市秦淮区公共服务设施布局适老化评价,运用网络分析与高斯两步移动搜寻法对公共服务设施的覆盖度与可达性进行评价,发现南京市秦淮区部分公共服务设施覆盖度尚不能满足适老化需求,不同公共服务设施的可达性存在空间差异。基于此,提出“差异性社区优化策略”与“多样化邻里中心建设”的布局优化思路,探索将公共服务设施空间覆盖度和可达性测算结果运用于社区基础设施布局优化和适老化改造的可能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服务设施 适老化 布局优化 空间可达性 老年人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基础教育的交通可达性及其空间公平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胡昊宇 王良蛟 +1 位作者 陈昱龙 赵鹏军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13-1523,共11页
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基础教育资源在空间上的不公平,是中国当下亟待解决的一项关键问题。然而,全国层面的基础教育交通可达性研究在路网交通时耗的精细测算上尚存在缺失。本研究基于POI、DEM、交通路网、土地利用、人口... 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基础教育资源在空间上的不公平,是中国当下亟待解决的一项关键问题。然而,全国层面的基础教育交通可达性研究在路网交通时耗的精细测算上尚存在缺失。本研究基于POI、DEM、交通路网、土地利用、人口网格等数据,采用成本距离栅格分析、人口加权基尼系数、双变量莫兰指数测算等方法,分析了中国基础教育设施的交通可达性格局,并评估了基础教育设施交通可达性的多尺度公平性特征。研究发现:①小学和中学的15 min交通等时圈分别覆盖了全国79.7%和78.8%的人口,交通可达性较高的地区地形主要为平原及盆地,多分布于城市群、都市圈地区;②县域尺度上,可达性的“高水平”与“高均衡”呈相互集聚分布,小学和中学的人口覆盖率与可达性变异系数的双变量莫兰指数分别为-0.602和-0.587,即服务水平高的地区及周边往往均衡性也较好;③省域尺度上,可达性的“高水平”与“高均衡”不吻合,北京等基础教育高可达性地区基尼系数达到0.7以上,通常自然地理环境越复杂多样,县域间基础教育可达性公平性通常越低。建议严格规范乡村地区学校撤并,发挥地区间转移支付对完善基础教育设施的作用,并为中小学生提供良好的上学交通出行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教育 交通可达性 中国 空间公平 兴趣点数据 公共服务设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公办与民办差异视角的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服务质量评价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张园 董晶晶 +1 位作者 连楠楠 刘云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22-828,共7页
背景近几年,关于我国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影响因素等的研究报道较多,但关于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服务质量的研究报道较少,且缺乏对不同类型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服务质量差异的比较研究。目的评价公办与民办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服务质量。方法2020... 背景近几年,关于我国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影响因素等的研究报道较多,但关于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服务质量的研究报道较少,且缺乏对不同类型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服务质量差异的比较研究。目的评价公办与民办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服务质量。方法2020年10月—2021年9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陕西省西安市、湖北省宜昌市、浙江省绍兴市共4个地区进行问卷调查,共选取25家养老机构老年人1106名。通过SERVQUAL模型构建包含可靠性、及时性、保障性、规范性、移情性5个维度和15项二级指标的医养结合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结合熵权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分别计算公办、民办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服务质量评分并进行比较。结果公办、民办养老机构老年人对医养结合服务质量满意度综合评价值分别为41.66、38.82分,其中公办养老机构15项二级指标评分均在40.00分以上,民办养老机构13项二级指标评分在40.00分以下。结论公办与民办养老机构老年人对医养结合服务质量满意度综合评价结果存在一定差异,其中规范性、移情性维度评分差异较大,可靠性、及时性、保障性维度评分差异较小,这为发现不同维度下医养结合服务存在的问题、促进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服务高质量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生保健质量 获取和评价 卫生保健差异 卫生系统机构 医养结合服务 公办机构 民办机构 卫生设施 私立 SERVQUAL模型 熵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可及性评价的理论与方法 被引量:7
15
作者 武文杰 孙瑞宁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5-70,共6页
构建契合新时代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公共服务设施可及性评价体系,需要思考如何建立公共服务设施与居民需求相匹配的评估范式。本文从“地本—人本”相结合的视角出发,构建基于“可用性—可达性—可负担性—可适应性”的可及性分析框架,并... 构建契合新时代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公共服务设施可及性评价体系,需要思考如何建立公共服务设施与居民需求相匹配的评估范式。本文从“地本—人本”相结合的视角出发,构建基于“可用性—可达性—可负担性—可适应性”的可及性分析框架,并以“设施数量与种类、空间距离、经济可负担能力、个体满意度”为核心,建立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可及性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对评价体系的价值理念、数据准备、应用场景、应用过程进行探究,并提出未来研究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服务设施 可及性 空间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沙市建成区儿童公共服务设施空间格局及人口关联性研究
16
作者 徐子淇 朱佩娟 +2 位作者 黄秋菊 谢雨欣 王琪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2-71,共10页
综合分析儿童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布局及其与人口分布的关联性,可为构建适宜儿童需求的城市公共服务体系提供科学依据。以长沙市建成区为例,采用POI及社区人口数据,从密度和分布方向两个方面探讨设施的空间格局特征,并通过多维度分析框... 综合分析儿童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布局及其与人口分布的关联性,可为构建适宜儿童需求的城市公共服务体系提供科学依据。以长沙市建成区为例,采用POI及社区人口数据,从密度和分布方向两个方面探讨设施的空间格局特征,并通过多维度分析框架揭示设施与人口分布的关联性。主要结论:(1)儿童公共服务设施主要集中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人口密集的区域,呈现“中心高、边缘低,东部高、西部低”的分布特点,与城市轨道交通网络高度吻合,形成“T”字形格局。(2)各类设施与人口分布均呈现显著的集聚特征,其中教育成长类设施集聚度最高,安全健康类次之,休闲游憩类最低。不同尺度空间分析显示,教育成长类设施的峰值距离最大,安全健康类最小。(3)儿童公共服务设施与住宅区在空间分布上呈显著邻近特征,设施布局对周边住宅区的空间布局具有引导作用,尤其是教育成长类设施最靠近住宅区,而住宅区更多地靠近休闲游憩类设施。(4)不同类别设施在区域内的可达性差异明显,总体表现为高低可达性值错落分布,教育成长类设施的可达性最高且分布均匀,休闲游憩类设施可达性最低且呈现从中心到外围递减的结构。(5)设施分布的空间不平等显著,基尼系数均超过0.5,其中安全健康类设施的不均衡性最高,教育成长类设施相对最为均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公共服务设施 空间格局 人口关联性 长沙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县城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17
作者 杨亦文 欧向军 徐玥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2-88,共7页
选取江苏省45个县域单元,通过行政区驻地以及土地利用遥感数据对各县域的城区进行划定,基于医疗、教育、休闲、交通、餐饮、金融6类公共服务设施的POI数据,运用核密度比值、标准差椭圆、香农多样性指数、可达性分析及熵值法等对江苏省... 选取江苏省45个县域单元,通过行政区驻地以及土地利用遥感数据对各县域的城区进行划定,基于医疗、教育、休闲、交通、餐饮、金融6类公共服务设施的POI数据,运用核密度比值、标准差椭圆、香农多样性指数、可达性分析及熵值法等对江苏省县城的公共服务设施配置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县域6类公共服务设施中教育设施配置最为分散,餐饮设施配置最为集中;(2)北部地区县城在县域范围的公共服务设施集聚效应更强;(3)县城内部公共服务设施的功能混合度高值区分布较为集中;(4)县城各类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水平南高北低,分布类型具有地域差异,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城 公共服务设施 空间分布 江苏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空间视角下县市域公共服务设施分布特征研究——以义乌市为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宗元 蒋安丽 倪永华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5-121,共7页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增进民生福祉、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按照下沉基本公共服务到社区(村)以及国土空间全域全要素规划每一寸土地的要求,以义乌市为例,采用空间分析方法,探讨全市公共服务设施城乡空间分布特征和配置水平。研...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增进民生福祉、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按照下沉基本公共服务到社区(村)以及国土空间全域全要素规划每一寸土地的要求,以义乌市为例,采用空间分析方法,探讨全市公共服务设施城乡空间分布特征和配置水平。研究发现,全市公共服务设施在城乡空间分布上表现为“一核、两心、多点”层级分明、放射状的空间分布特征,初步形成了城乡空间公共服务网络化融合的态势,但城乡空间配置不均衡,配置水平参差不齐;商业服务和医疗卫生设施配置最为完善,而社区服务设施配置较为匮乏,是当前全市公共服务设施的短板;文化体育、金融邮电和社区服务设施需着重关注设施供给与居民需求的平衡关系。最后,提出强化城乡交通廊道建设,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的村庄分级分类,优化全市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推进公共服务向乡村覆盖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服务设施 城乡空间 空间分布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生活圈基础教育设施空间可达性评价与布局优化研究--以大连市沙河口区为例 被引量:77
19
作者 韩增林 董梦如 +1 位作者 刘天宝 李源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774-1783,共10页
使用基于Rhino平台的UNA工具包,从住宅楼层面对大连市沙河口区幼儿园、小学和初中3类基础教育设施的空间可达性进行分析,并提出布局优化措施及新增选址方案。主要结论如下:①各类基础教育设施空间分布不均,存在重复与缺失并存的现象;设... 使用基于Rhino平台的UNA工具包,从住宅楼层面对大连市沙河口区幼儿园、小学和初中3类基础教育设施的空间可达性进行分析,并提出布局优化措施及新增选址方案。主要结论如下:①各类基础教育设施空间分布不均,存在重复与缺失并存的现象;设施与住宅楼空间分布"错位"现象严重。②各类基础教育设施均存在服务范围内住宅楼数量较少的问题,学区内的学生上下学需要耗费较长的路程与时间,若设施仅服务于规定服务范围内的居民,则部分设施会存在利用不足的情况。③在规定服务范围内,初中的可达比重最大,其次是小学和幼儿园。在规定服务范围外,幼儿园可达性为差及以下的比重最大,其次是初中和小学。④设施布局主要存在2个问题:设施供应不足和设施利用不足,对此提出相应的优化思路。并在考虑可达性和供需的情况下,提出2个新增设施参考选址方案,以改善设施可达性。其中方案一增加140所,方案二增加107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可达性 公共服务设施 基础教育 布局优化 大连市沙河口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优化研究——以北京市顺义区为例 被引量:23
20
作者 李乐 张凤荣 +2 位作者 张新花 关小克 袁雅琴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2-16,59,共6页
合理布局农村公共服务设施是改善农民生产和生活环境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和新农村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北京市顺义区为例,首先结合《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对公共服务设施的归并特征和实地调查,对顺义区公共服务设施... 合理布局农村公共服务设施是改善农民生产和生活环境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和新农村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北京市顺义区为例,首先结合《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对公共服务设施的归并特征和实地调查,对顺义区公共服务设施进行级别划分;其次对农村居民点发展实力与乡镇和区(县)级别公共服务设施的通达性进行分析,并确定未来农村居民点发展模式,作为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优化的空间依据;最后,以农村医卫慈善用地为例进行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优化的方法探讨,研究成果可为编制城乡统筹和区域均衡发展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土地综合整治规划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公共服务设施 通达性 布局优化 顺义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