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4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教育支出的产出效应研究——基于空间Panel Data与菲德模型的数量分析 被引量:13
1
作者 钱争鸣 邓明 于艳萍 《教育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1-56,共6页
考虑到我国省际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性和空间相关性,将空间Panel Data模型和菲德模型结合起来研究教育支出的产出效应,这种方法能在考虑空间相关性的基础上研究教育支出的部门溢出,从而对教育支出的产出效应得到更准确的估计。研究结果... 考虑到我国省际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性和空间相关性,将空间Panel Data模型和菲德模型结合起来研究教育支出的产出效应,这种方法能在考虑空间相关性的基础上研究教育支出的部门溢出,从而对教育支出的产出效应得到更准确的估计。研究结果显示省际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而空间Panel Data模型的实证结果也表明,如果不考虑空间相关性会夸大教育支出的部门溢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支出 产出效应 空间面板数据模型 菲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房价影响因素的空间非一致性与差异化调控手段——基于Panel Data模型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罗孝玲 周琳杰 马世昌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2014年第7期37-41,共5页
房地产价格受多种宏观经济因素的综合影响,不同城市的房价决定因素可能存在差异。文章将全国城市划分为四种级别,并选择17个一、二、三线样本城市,以货币供应量、CPI、GDP、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和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为解释变量,... 房地产价格受多种宏观经济因素的综合影响,不同城市的房价决定因素可能存在差异。文章将全国城市划分为四种级别,并选择17个一、二、三线样本城市,以货币供应量、CPI、GDP、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和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为解释变量,选取2002-2012年的季度数据,构建Panel Data模型,研究房价影响因素的空间非一致性,研究结果证明了空间非一致性的存在。基于此,对一、二、三线城市分别提出了差异性调控手段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地产价格 空间非一致性 panel data模型 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赋能体育用品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基于空间溢出效应与门槛效应的实证分析
3
作者 牟粼琳 付志华 +2 位作者 王静熙 谭骏 朱清 《中国体育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3-96,F0003,共15页
新质生产力在体育用品制造业中崛起,厘清其如何赋能体育用品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对实现体育产业现代化和体育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3—2022年我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未包含香港特区、澳门特区、台湾省和西藏自... 新质生产力在体育用品制造业中崛起,厘清其如何赋能体育用品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对实现体育产业现代化和体育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3—2022年我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未包含香港特区、澳门特区、台湾省和西藏自治区数据),构建空间杜宾模型、机制检验模型与门槛效应模型,深入探究新质生产力赋能体育用品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作用机制,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新质生产力对体育用品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具有积极促进作用,不仅对本地区效用显著,还对邻近地区形成空间溢出效应。2)机制检验表明,新质生产力激发了体育用品制造业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而促进其全要素生产率提升。3)在经济比较发达的东部地区,新质生产力的赋能作用更为明显。4)体育财政投入水平具有单门槛效应,当前期加大体育财政投入时,新质生产力对体育用品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同步增强,但当体育财政投入水平高于临界点(6.148)时,提升作用减小;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具有双门槛效应,随着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新质生产力对体育用品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体育用品制造业 全要素生产率 空间杜宾模型 面板门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商直接投资对城市收缩的影响研究——基于长江经济带整合夜间灯光数据的实证分析
4
作者 谭志雄 向斯曼 +1 位作者 韩经纬 陈思盈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5-101,共17页
城市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载体。探讨外商直接投资对城市收缩的作用机制及实际效应对长江经济带城市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此研究在对DMSP/OLS与NPP/VIIRS夜间灯光数据进行基本处理后,采... 城市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载体。探讨外商直接投资对城市收缩的作用机制及实际效应对长江经济带城市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此研究在对DMSP/OLS与NPP/VIIRS夜间灯光数据进行基本处理后,采用不具有截距项的“S”型模型拟合形成长江经济带10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05—2019年整合夜间灯光时间序列数据,并通过收缩像素提取开展城市收缩测度;基于空间溢出视角,借助空间杜宾模型(SDM)实证检验外商直接投资对城市收缩的影响,开展稳健性、异质性相关讨论,并构建非线性模型从“劳动收入”与“环境质量”两条路径探讨外商直接投资对城市收缩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外商直接投资对城市收缩存在倒“U”型关系且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主要通过“知识溢出效应”与“竞争模仿效应”形成,空间溢出效应甚至超过了直接效应;东部和西部地区城市外商直接投资对城市收缩均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但中部地区的城市不显著,中东西三大板块各具优势,但要素资源流动性不强;非资源型城市外商直接投资对城市收缩的作用效果显著,资源型城市不明显;外商直接投资通过就业吸纳效应、环境污染效应等途径影响城市收缩。基于此,研究提出以下政策建议:关注城市收缩本质,转变城市收缩传统价值误区认识。倡导“精明收缩”理念,在保持城市基本活力的同时,合理调整城市规模与功能布局。针对长江经济带区域异质性,实行差异化外资引入策略。东部地区进一步优化外资吸引政策,推动高技术、高附加值产业的引进;而西部与中部地区则应注重外资对本地产业升级和就业吸纳的促进作用,同时避免过度依赖外资带来的环境污染与资源竞争。建立协调发展机制,促进开发开放平台协同发展,促进长江经济带内外资导向和城市发展目标协同。研究对长江经济带正视“精明收缩”问题,构建具有包容性、韧性和适应性的城市发展模式具有借鉴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收缩 外商直接投资 夜间灯光数据 长江经济带 空间杜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规模如何影响产业升级:促进还是抑制?——基于空间面板Durbin模型(SDM)的研究:直接影响与空间溢出 被引量:79
5
作者 朱玉杰 倪骁然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80-192,共13页
本文运用中国2000-2011年27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研究了以金融相关比、金融规模存量、金融集聚、金融效率衡量的金融规模对产业升级的影响。从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来看,金融相关比的增长显著促进了产业升级,而金融规模存量增长与二、... 本文运用中国2000-2011年27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研究了以金融相关比、金融规模存量、金融集聚、金融效率衡量的金融规模对产业升级的影响。从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来看,金融相关比的增长显著促进了产业升级,而金融规模存量增长与二、三产业发展水平呈倒U型关系,此外各地区的金融集聚和金融效率水平对产业升级的影响并不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规模 产业结构 空间溢出效应 空间面板durbin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化、空间溢出与经济增长——基于空间Durbin面板模型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刘晓明 刘小勇 董建功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8-23,共6页
利用中国1986-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运用空间面板Durbin模型,将城市化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总效应分解为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城市化对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正向效应,纳入空间因素之后,城市化... 利用中国1986-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运用空间面板Durbin模型,将城市化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总效应分解为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城市化对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正向效应,纳入空间因素之后,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正向效应更为显著,且间接效应明显高于直接效应。这一结果表明,相邻地区城市化程度的提高会显著提高本地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通过集聚效应和辐射效应对本地区和其他地区经济增长产生影响。因此,城市化过程中政府应充分利用城市化的聚集效应和辐射效应,引导城市集群发展,充分发挥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经济增长 空间面板durbin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金融市场开放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分解研究——基于空间Durbin面板模型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武晓明 罗剑朝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0-35,共6页
笔者在分析农村金融市场开放对农业经济增长作用机制的基础上,运用空间Durbin面板模型,实证分析了农村金融市场开放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将其分解为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研究发现,农村金融市场开放对农业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笔者在分析农村金融市场开放对农业经济增长作用机制的基础上,运用空间Durbin面板模型,实证分析了农村金融市场开放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将其分解为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研究发现,农村金融市场开放对农业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农村金融市场开放对农业经济增长的间接影响远小于其直接影响;农业资本投入和农产品贸易对农业经济增长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农业劳动、技术创新对农业经济增长存在负向影响;农业劳动对农业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负向间接影响,农产品贸易对农业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间接影响。最后,笔者提出加快推动农村金融市场开放、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完善技术创新机制和农产品流通机制、促进金融资源在各区域间有效流动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金融市场开放 农业经济增长 影响分解 空间durbin面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碳城市试点选址逻辑及绿色增长效应的空间分析
8
作者 陈丛波 叶阿忠 +1 位作者 陈娟 肖志学 《统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1-121,共11页
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具有先行先试和由点及面的特点,对于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和推动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空间二元选择模型探究影响低碳城市试点选址的空间因素,利用两机制空间杜宾模型区分试点城市和非试点城市之间绿色增... 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具有先行先试和由点及面的特点,对于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和推动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空间二元选择模型探究影响低碳城市试点选址的空间因素,利用两机制空间杜宾模型区分试点城市和非试点城市之间绿色增长的双向非对称空间依赖关系。研究发现,研发创新能力强、经济发展水平高和第二产业增加值占比较低的城市更有可能入选低碳城市试点,且省(区、市)内城市入选试点有助于提高邻近城市下一轮入选低碳城市试点的概率。进一步研究发现,试点政策的绿色增长空间溢出效应显著,我国试点城市与非试点城市之间属于互惠互利的良性竞争。此外,城市第二产业增加值占比较高对城市绿色增长产生影响,因此试点城市存在如何解决第二产业碳排放高的现实问题。空间溢出机制分析结果表明,试点城市和非试点城市之间污染密集型产业和绿色创新资源的空间转移机制具有非对称性。本文研究为我国进一步完善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和促进绿色经济增长提供了实证依据和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城市试点 空间二元选择模型 两机制空间杜宾模型 绿色经济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新质生产力空间关联网络结构特征及效应分析
9
作者 叶阿忠 田小梅 +1 位作者 李田田 张源野 《华东经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1-32,共12页
文章立足新质生产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CRITIC法、修正的引力模型、社会网络分析法、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考察长江经济带新质生产力水平的空间关联网络结构特征及效应。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新质生产力空间关联网络结构稳健通达,不存在... 文章立足新质生产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CRITIC法、修正的引力模型、社会网络分析法、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考察长江经济带新质生产力水平的空间关联网络结构特征及效应。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新质生产力空间关联网络结构稳健通达,不存在等级森严的网络结构,但关联紧密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无锡、苏州、上海、南京、杭州等城市要素集聚能力强,处于网络中心位置;网络密度的提高和网络效率的降低有利于整体新质生产力水平的提升,而个体网络中心度的提高对城市新质生产力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这种影响效应存在明显的城市群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空间关联网络结构 长江经济带 社会网络分析 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效率时空动态演化及其驱动机制 被引量:40
10
作者 王兆峰 谢佳亮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4-51,共18页
提高文旅融合发展效率是关乎效率变革和质量变革背景下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及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科学问题,有效把握其动态演化特征及驱动机制对推动区域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及其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 提高文旅融合发展效率是关乎效率变革和质量变革背景下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及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科学问题,有效把握其动态演化特征及驱动机制对推动区域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及其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文章构建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效率分析框架,运用耦合协调模型、基于松弛变量的超效率测度模型、空间马尔科夫链和面板空间杜宾模型等方法,剖析中国2011—2019年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效率的时空动态特征及其驱动机制。研究发现:1)中国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效率在9年间仅提升3.4%,距离最佳生产前沿面还存在至少17.3%的潜力空间,4大区域呈东部>中部>西部>东北格局,并且仅天津、上海、广东与云南4个省份常年达到最佳生产前沿面,其他省份还存在至少6.7%~33.9%的潜力空间;2)中国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效率大致呈现“东南沿海高值集聚,西北内陆低值集聚”空间格局,存在显著的路径依赖与马太效应现象,短期内难以实现跨越式增长,但当与高效率的省份为邻时,本地省份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效率向上转移概率有所提升;3)产业结构与交通水平是提高本地省份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效率的主要因素,但对邻近省份产生了负向溢出效应,科技创新、消费需求和政府调控促进了邻近省份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效率,但对本地省份的推动作用尚不显著,服务队伍抑制了本地省份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效率,但对邻近省份的溢出效应并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产业 旅游产业 文旅融合 效率 空间马尔科夫链 面板空间杜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网络联系对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以长三角地区为例 被引量:7
11
作者 严思齐 吴群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5-77,共13页
研究目的:探究铁路网络联系对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的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为依托铁路交通发展促进土地绿色利用效率提升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超效率SBM模型,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空间面板模型。研究结果:(1)长三角城市铁路联系强度和土... 研究目的:探究铁路网络联系对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的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为依托铁路交通发展促进土地绿色利用效率提升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超效率SBM模型,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空间面板模型。研究结果:(1)长三角城市铁路联系强度和土地绿色利用效率均呈现显著的增长趋势,土地绿色利用效率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区域差异。(2)铁路联系强度的提高促进了本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的提升,与综合铁路联系相比,高铁联系对本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的提升作用更加明显。(3)铁路联系的加强促进了本城市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的提升和创新产出的增长,进而对土地绿色利用效率产生影响。高铁联系在促进本城市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提升和创新产出增长方面的作用更加明显。(4)城市对外铁路联系强度的提高产生了负向的空间溢出效应,抑制了邻近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的提升。研究结论:应充分发挥铁路建设在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创新方面的作用,依托铁路网络加强区域内经济技术合作、发挥各城市比较优势,以推动区域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的整体性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网络联系 土地绿色利用效率 社会网络分析方法 空间面板模型 长三角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镇化推进模式与我国农业低碳全要素生产率——来自双源夜间灯光证据 被引量:6
12
作者 方芳 赵军 +1 位作者 黄宏运 苏旭峰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1-125,共15页
本文利用卫星监测的数据构造夜间灯光复合指数表征城镇化水平,运用Superefficiency Ray Slacks-Based Measure(Super-RSBM)模型和Global Malmquist-Luenberger(GML)指数测算2000—2021年我国农业低碳全要素生产率(TFP),实证检验城镇化... 本文利用卫星监测的数据构造夜间灯光复合指数表征城镇化水平,运用Superefficiency Ray Slacks-Based Measure(Super-RSBM)模型和Global Malmquist-Luenberger(GML)指数测算2000—2021年我国农业低碳全要素生产率(TFP),实证检验城镇化对我国农业低碳TFP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并考察紧凑集约型和规模扩张型两种城镇化推进模式对农业低碳TFP的异质性影响。研究发现,从全国来看,城镇化推进与农业低碳TFP之间具有显著的U型关系,且邻近地区农业低碳TFP的提升对本地区产生示范效应;分区域来看,这种U型关系主要体现在农业适度发展区,而农业优化发展区的城镇化与农业低碳TFP之间呈现显著的正向线性关系,表明农业优化发展区应发挥“领头羊”作用,带动适度发展区早日跨越U型曲线的拐点,实现城镇化带动农业绿色发展;紧凑集约型的城镇化深度推进模式能够显著提升农业低碳TFP,而规模扩张型的城镇化广度推进模式降低了农业低碳TFP;农业低碳技术进步、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效应、农业产业链延伸和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是城镇化影响农业低碳TFP的主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农业低碳TFP Super-RSBM模型 夜间灯光数据 动态空间杜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对乡村产业振兴的影响及其空间溢出效应 被引量:9
13
作者 谭昶 吴海涛 黄大湖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87-92,共6页
文章运用我国2011—202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对我国乡村产业振兴和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测度,通过建立空间面板模型,从空间维度检验了数字经济发展对乡村产业振兴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我国各省份乡村产业振兴指数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 文章运用我国2011—202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对我国乡村产业振兴和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测度,通过建立空间面板模型,从空间维度检验了数字经济发展对乡村产业振兴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我国各省份乡村产业振兴指数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在区域分布上表现出空间集聚的特征。数字经济的发展不仅可以促进本省乡村产业振兴,还能通过空间溢出效应促进相邻省份的乡村产业振兴,其中直接效应大于空间溢出效应。从区域异质性检验结果来看,无论是在经济发达地区还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数字经济的发展均显著促进了本地区乡村产业振兴,并且发达地区的直接效应大于欠发达地区,但经济发达地区目前呈现负向空间溢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产业振兴 数字经济 溢出效应 面板数据 空间计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面板数据模型的拱坝变形缺失数据处理 被引量:1
14
作者 俞扬峰 娄本星 +3 位作者 马福恒 叶伟 李星 罗翔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5-142,共8页
变形监测信息缺失会对拱坝安全性态的分析造成困难甚至引起误判,需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缺失数据进行处理,从而获取完整可靠的监测数据。传统的缺失值处理方法仅考虑了拱坝测点的局部空间关联性,而拱坝变形整体性较强,在进行缺失值插... 变形监测信息缺失会对拱坝安全性态的分析造成困难甚至引起误判,需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缺失数据进行处理,从而获取完整可靠的监测数据。传统的缺失值处理方法仅考虑了拱坝测点的局部空间关联性,而拱坝变形整体性较强,在进行缺失值插补时有必要考虑拱坝所有测点间的时空关联性。鉴于此,从拱坝的整体性和测点的空间相关性出发,首先引入空间权重矩阵,证明拱坝变形具有显著的空间正自相关性;在此基础上,基于空间面板数据模型提出一种考虑拱坝整体时空关联性的变形缺失数据处理方法;最后结合某拱坝工程实例,验证了所构建模型的有效性。工程实例表明:该方法插补残差值低于SL 601—2013《混凝土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所规定的误差限值,具有较高的插补精度,可对变形监测缺失数据进行有效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拱坝 变形监测 缺失数据 空间自相关 空间面板数据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地区生态系统服务对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左玲丽 刘国华 +4 位作者 赵俊彦 李佳佳 郑舒元 王俊晨 苏旭坤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203-4216,共14页
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SDGs)的实现往往会因为生态保护或人类福祉之间可能存在的权衡关系而受到阻碍。将生态系统服务(Ecosystem services,ESs)纳入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决策中能够避免各方利益的冲突,促进SDGs... 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SDGs)的实现往往会因为生态保护或人类福祉之间可能存在的权衡关系而受到阻碍。将生态系统服务(Ecosystem services,ESs)纳入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决策中能够避免各方利益的冲突,促进SDGs的实现。然而,在生态环境脆弱的山区,ESs对SDGs的贡献分析仍然不足。以川西地区为研究区,对2000—2020年11个可持续发展目标进行了量化,利用生态系统服务和权衡的综合评估(Integrated Valuation of Ecosystem Services and Tradeoffs,InVEST)模型和定量指标法估算了碳固存、土壤保持和食物生产三种重要生态系统服务,并使用空间面板数据模型研究ESs对SDGs的影响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1)可持续发展目标水平整体提升,但SDG1(无贫穷)和SDG3(良好健康和人类福祉)表现较差,分值低于5分。从空间上看,与环境相关的SDGs在川西北高原表现更好,与社会经济相关的SDGs在川西东部和川西南山地地区表现更好。(2)川西地区碳固存和食物生产服务呈现线性增长趋势,土壤保持服务呈现波动增长趋势,分别增长了0.23×10~8t、8.93×10~5t和1.23×10~8t。(3)与土壤保持和食物生产相比,碳固存对SDGs表现出更强烈的直接影响和空间溢出效应。其中县域碳固存对本县域和邻近县域的SDG11(可持续城市和社区)和SDG1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SDG2(零饥饿)呈现显著负向影响。研究结果可为区域联合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推动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目标 生态系统服务 空间面板数据模型 川西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三角城市群高质量发展对碳排放强度的空间溢出效应 被引量:5
16
作者 陈红梅 李建豹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7-86,共10页
基于2005—2020年长三角城市群4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利用熵值法和空间自相关探讨了高质量发展和碳排放强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并借助空间杜宾面板模型分析高质量发展对碳排放强度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1)2005—2020年,长三角城市群高... 基于2005—2020年长三角城市群4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利用熵值法和空间自相关探讨了高质量发展和碳排放强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并借助空间杜宾面板模型分析高质量发展对碳排放强度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1)2005—2020年,长三角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数及各维度指数均表现为波动上升态势,且均呈明显的空间分布不均衡。(2)2005—2020年,长三角城市群碳排放强度均值呈“快速下降—缓慢下降”发展趋势,其标准差与均值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相对差异呈波动下降趋势,且相对差异与绝对差异之间差距持续扩大,碳排放强度存在明显的正的空间自相关性,且其空间分布不均衡。(3)高质量发展对碳排放强度具有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创新发展是降低碳排放强度的主要驱动力;协调发展对碳排放强度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绿色发展对本市碳排放强度具有促进作用,但不明显,对相邻市碳排放强度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对碳排放强度均具有抑制作用,其中共享发展对碳排放强度的抑制作用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碳排放强度 熵值法 空间杜宾面板模型 长三角城市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杜宾面板模型的中国港口溢出效应研究
17
作者 邱一君 章强 《上海海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5-74,共10页
为加快港口协同发展,基于空间杜宾面板模型从沿海港口整体视角和港口群视角测度我国港口的空间溢出效应以评判港口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并采用空间效应分解方法分析港口间竞争与合作的潜在经济动因。对我国沿海分属五大港口群的45个港口... 为加快港口协同发展,基于空间杜宾面板模型从沿海港口整体视角和港口群视角测度我国港口的空间溢出效应以评判港口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并采用空间效应分解方法分析港口间竞争与合作的潜在经济动因。对我国沿海分属五大港口群的45个港口展开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我国沿海港口整体上呈负的空间溢出效应,港口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竞争态势;从港口群视角来看,空间溢出效应在不同港口群的表现具有一定差异性。长三角港口群呈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港际关系以合作为主导;环渤海港口群和西南沿海港口群呈负向空间溢出效应,港际关系以竞争为主导;东南沿海港口群和珠三角港口群在统计意义上并不存在空间溢出效应。总体而言,港口城市的固定资产投资、人均GDP、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进出口总额等是促进港口发展的重要经济要素,相关经济要素在不同区域对港口的空间效应影响也具有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港口群 空间溢出效应 空间杜宾面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资源、产业结构与环境污染的空间关系——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检验
18
作者 李潇 李新妍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6-142,共7页
基于2001—2020年中国30个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分析生态资源、产业结构及其交互作用与环境污染的空间关系。结果表明:(1)环境污染存在显著的空间正自相关性,生态资源、产业结构对其有空间影响。(2)生态资源的建设对... 基于2001—2020年中国30个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分析生态资源、产业结构及其交互作用与环境污染的空间关系。结果表明:(1)环境污染存在显著的空间正自相关性,生态资源、产业结构对其有空间影响。(2)生态资源的建设对本地区工业固体废弃物、工业二氧化硫、工业废水3类污染物有显著负向影响,但对周边地区的环境污染无显著空间效应。(3)产业结构的升级对本地区和周边地区工业二氧化硫污染、工业废水污染的影响均显著为负,对本地区工业固体废弃物污染具有倒“U”型影响,但不存在空间效应。(4)生态资源建设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协同作用与本地区及周边地区各类污染均显呈著负相关,且具有交互作用,促进生态资源的空间降污效应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资源 产业结构 环境污染 空间面板数据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省域碳排放的空间格局预测分析 被引量:10
19
作者 李建豹 黄贤金 +2 位作者 吴常艳 周艳 孟浩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6-52,共7页
为探索中国省域碳排放的空间演化规律,以二氧化碳为测度指标,利用空间统计方法和自回归积分滑动平均模型分析了碳排放的空间格局演化特征及其未来变化趋势,最后运用空间杜宾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影响碳排放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1)中国... 为探索中国省域碳排放的空间演化规律,以二氧化碳为测度指标,利用空间统计方法和自回归积分滑动平均模型分析了碳排放的空间格局演化特征及其未来变化趋势,最后运用空间杜宾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影响碳排放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1)中国省域碳排放空间格局总体上较为稳定,HH类型省域主要分布于中国北方地区,LL类型省域主要分布于中国的西部地区,中国省域碳排放在空间上的集聚性和集群效应增强。碳排放的重点调控区域包括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地区、山东、河南、山西、陕西、宁夏、内蒙古和辽宁等。(2)1997-2007年中国省域碳排放标准差椭圆的中心向西南移动,2007-2012年向西北移动;碳排放沿X轴呈分散趋势,沿Y轴呈集中趋势;转角大致在21.516 0°~30.852 6°之间变化;碳排放的空间密集化程度增加,空间分布形态呈现"圆化"趋势,空间相似性降低。(3)2013-2020年碳排放标准差椭圆的中心主要在中牟县内移动;碳排放空间格局呈现一定的空间拉伸趋势;转角大致在20.661 3°~22.482 7°之间变化;形状指数总体上呈轻微增加趋势,空间分布形态呈现"圆化"趋势,空间格局相对稳定。(4)空间面板模型的结果表明,碳排放强度、人口总量、产业结构和经济水平是影响中国省域能源消费碳排放空间格局演化的主要因素。其中,降低碳排放强度是控制碳排放量的重要途径,产业结构和人口总量对碳排放量表现出了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 空间格局 标准差椭圆 自回归积分滑动平均模型 空间杜宾面板数据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增长与雾霾污染治理:空间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检验 被引量:46
20
作者 孙攀 吴玉鸣 +1 位作者 鲍曙明 仲颖佳 《南方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00-117,共18页
文章在对国内外与经济增长、环境污染及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相关的文献进行述评的基础上,构建了中国经济增长与雾霾污染治理的理论分析框架,利用ArcGIS软件将NASA提供的2003-2016年全球遥感地图年均PM2.5浓度栅格数据值解析为中国281... 文章在对国内外与经济增长、环境污染及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相关的文献进行述评的基础上,构建了中国经济增长与雾霾污染治理的理论分析框架,利用ArcGIS软件将NASA提供的2003-2016年全球遥感地图年均PM2.5浓度栅格数据值解析为中国28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具体的数值,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方法与动态空间杜宾面板数据模型(SDDPDM)对中国经济增长与雾霾污染之间是否存在EKC曲线以及引致雾霾污染空间溢出的因素进行了经验识别。结果发现,中国(整体)、东部地区及中西部地区均存在雾霾污染EKC曲线(中西部地区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且处于雾霾污染随着经济增长而加剧的EKC曲线第一阶段(拐点为第二阶段)。这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特别是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离雾霾污染EKC曲线拐点的距离有关。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离雾霾污染EKC曲线拐点越近,该区域雾霾污染EKC曲线越显著;反之,则越不显著。中国(整体)、东部地区及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离各自雾霾污染EKC曲线拐点的距离分别为中等、较近及较远,故,在上述三种情况下,雾霾污染EKC曲线的显著性会出现差异。交通运输对中国雾霾污染治理起到了消极作用;科技水平、产业结构合理化及教育水平对雾霾污染治理均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中西部地区FDI对中国雾霾污染治理所起的作用是积极的,而东部地区FDI则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 雾霾污染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动态空间杜宾面板数据模型 经济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