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对比度最优和低阶轨道多项式估计的星载SAR自聚焦方法
1
作者 陈颖 孟大地 +3 位作者 李光祚 黄丽佳 李莹莹 辛煜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08-518,共11页
在对散焦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进行自聚焦处理时,卫星轨道的平滑特性对于成像处理非常有利。基于该特性,提出一种新的星载SAR自聚焦方法。首先将卫星轨道在三维空间分别用低阶多项式进行拟合,从而将自聚焦问题转化为对多项式的估... 在对散焦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进行自聚焦处理时,卫星轨道的平滑特性对于成像处理非常有利。基于该特性,提出一种新的星载SAR自聚焦方法。首先将卫星轨道在三维空间分别用低阶多项式进行拟合,从而将自聚焦问题转化为对多项式的估计问题;然后,选取图像中分散的几个小图像切片,通过最大对比度法得到每个切片中心点的最优距离历程;再根据这几个距离历程调整整景轨道,最终得到能使各切片良好聚焦的轨道估计结果。通过合适的切片选取,可以使整幅图像良好聚焦。仿真实验和实际数据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载sar 自聚焦 轨道误差 对比度最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arse flight spotlight mode 3-D imaging of spaceborne SAR based on sparse spectrum and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被引量:2
2
作者 ZHOU Kai LI Daojing +7 位作者 CUI Anjing HAN Dong TIAN He YU Haifeng DU Jianbo LIU Lei ZHU Yu ZHANG Runni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21年第5期1143-1151,共9页
The spaceborne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sparse flight 3-D imaging technology through multiple observations of the cross-track direction is designed to form the cross-track equivalent aperture,and achieve the third... The spaceborne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sparse flight 3-D imaging technology through multiple observations of the cross-track direction is designed to form the cross-track equivalent aperture,and achieve the third dimensionality recognition.In this paper,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triple star orbits,a sparse flight spaceborne SAR 3-D imaging method based on the sparse spectrum of interferometry and the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is presented.Firstly,interferometric processing is utilized to reach an effective sparse representation of radar images in the frequency domain.Secondly,as a method with simple principle and fast calculation,the PCA is introduced to extract the main features of the image spectrum according to its principal characteristics.Finally,the 3-D image can be obtained by inverse transformation of the reconstructed spectrum by the PCA.The simulation results of 4.84 km equivalent cross-track aperture and corresponding 1.78 m cross-track resolution verify the effective suppression of this method on high-frequency sidelobe noise introduced by sparse flight with a sparsity of 49%and random noise introduced by the receiver.Meanwhile,due to the influence of orbit distribution of the actual triple star orbits,the simulation results of the sparse flight with the 7-bit Barker code orbits are given as a comparison and reference to illuminate the significance of orbit distribution for this reconstruction results.This method has prospects for sparse flight 3-D imaging in high latitude areas for its short revisit peri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 spaceborne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 sparse flight sparse spectrum by interferometry 3-D imag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重复轨道SAR星座方案分析与设计
3
作者 张天意 郑彭楠 +2 位作者 李喆 丁泽刚 尹伟 《指挥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88-396,共9页
针对传统星载SAR两次重轨时间间隔长,难以满足地表动态变化监测需求,提出一种日重复轨道方案,可实现对同一区域每天一次的重轨观测,同时采用星座构型提升覆盖性能,实现全球覆盖。综合分析不同日重复轨道星座方案的覆盖与重访性能,并给... 针对传统星载SAR两次重轨时间间隔长,难以满足地表动态变化监测需求,提出一种日重复轨道方案,可实现对同一区域每天一次的重轨观测,同时采用星座构型提升覆盖性能,实现全球覆盖。综合分析不同日重复轨道星座方案的覆盖与重访性能,并给出不同日重复轨道系统参数的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动态变化监测 星载合成孔径雷达 日重复轨道 sar星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域特征细化感知学习的星载SAR图像有源压制干扰抑制方法
4
作者 聂林 韦顺军 +5 位作者 李佳慧 张浩 师君 王谋 陈思远 张鑫焱 《雷达学报(中英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85-1003,共19页
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常受到强电磁干扰而导致成像质量下降,但现有基于图像域的干扰抑制方法易造成图像失真、纹理细节信息丢失等难题。针对上述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区域特征细化感知学习的星载SAR图像有源压制干扰抑制方法。... 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常受到强电磁干扰而导致成像质量下降,但现有基于图像域的干扰抑制方法易造成图像失真、纹理细节信息丢失等难题。针对上述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区域特征细化感知学习的星载SAR图像有源压制干扰抑制方法。首先,建立了星载SAR图像域有源压制干扰信号和图像模型;其次,设计一种基于区域特征感知的高精度干扰识别网络,利用高效通道注意力机制,提取SAR图像有源压制干扰图样特征,可以有效识别SAR图像干扰区域;然后,构建一种基于SAR图像和压制干扰特征联合学习的多元区域特征细化干扰抑制网络,将SAR图像切分为多元区域,采用多模块协同处理多元区域上的压制干扰特征,实现复杂场景条件下SAR图像有源压制干扰的精细化抑制。最后,构建SAR图像有源压制干扰仿真数据集,且采用哨兵1号实测数据进行实验验证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有效识别和抑制星载SAR图像多种典型有源压制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载sar图像 深度学习 干扰识别 干扰抑制 有源压制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于大斜视角的星载双基地SAR波数域成像算法 被引量:20
5
作者 何峰 梁甸农 董臻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011-1014,共4页
本文提出一种星载双基地SAR(SyntheticApertureRadar)等效平行轨迹距离模型,计算表明该模型误差远远小于直接基于多普勒参数的二阶距离模型.基于该距离模型提出一种星载双基地SAR波数域成像算法,能在大斜视角、高分辨率情况下精确成像.... 本文提出一种星载双基地SAR(SyntheticApertureRadar)等效平行轨迹距离模型,计算表明该模型误差远远小于直接基于多普勒参数的二阶距离模型.基于该距离模型提出一种星载双基地SAR波数域成像算法,能在大斜视角、高分辨率情况下精确成像.最后对仿真点目标双基地回波进行成像处理,结果与基于二阶距离模型的成像算法相比较,证明了本文等效距离模型和成像算法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载双基地合成孔径雷达 合成孔径雷达 雷达成像 波数域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源照射双/多基地SAR成像 被引量:7
6
作者 武俊杰 孙稚超 +6 位作者 吕争 杨建宇 李财品 孙华瑞 陈天夫 赵良波 任航 《雷达学报(中英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3-35,共23页
星源照射双/多基地合成孔径雷达(SAR),采用卫星发射,卫星、临近空间、飞机、地面等平台接收,实现对地海面场景和目标的高分辨成像。该技术具有可成像范围广、隐蔽性好、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且可以通过波束调控实现扫描、聚束、滑动聚束... 星源照射双/多基地合成孔径雷达(SAR),采用卫星发射,卫星、临近空间、飞机、地面等平台接收,实现对地海面场景和目标的高分辨成像。该技术具有可成像范围广、隐蔽性好、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且可以通过波束调控实现扫描、聚束、滑动聚束等多种组合成像模式,从而获取更加丰富的成像信息,具有十分广阔的民用和军事应用前景。目前,国内外针对星源照射双/多基地SAR成像技术开展了多年的研究,积累了诸多研究成果。该文分别从系统组成、构型方法、回波模型、成像方法、收发同步与试验验证等方面对该技术进行阐述与分析,同时对相关的研究工作进行较系统的回顾,并展望了星源照射双/多基地SAR成像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双基sar 星载平台 成像算法 试验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载SAR天线方向图在轨测量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 被引量:8
7
作者 洪峻 明峰 胡继伟 《雷达学报(中英文)》 2012年第3期217-224,共8页
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天线方向图不确定性是影响SAR辐射精度的主要误差源,天线方向图在轨测量技术是星载SAR定标的关键技术之一。该文综述了星载SAR天线方向图在轨测量技术发展历程,分析了技术发展趋势,并对现有... 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天线方向图不确定性是影响SAR辐射精度的主要误差源,天线方向图在轨测量技术是星载SAR定标的关键技术之一。该文综述了星载SAR天线方向图在轨测量技术发展历程,分析了技术发展趋势,并对现有的在轨测量技术进行了分析比较,将为星载SAR天线方向图在轨测试方案的设计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 sar定标 sar天线方向图在轨测量 地面接收机 热带雨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机双基地SAR的时间同步误差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周鹏 皮亦鸣 +1 位作者 戴永寿 李芳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467-1470,共4页
在星载双基地SAR、机载双基地SAR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星机双基地SAR中时间同步误差的影响.利用已有文献提出的一种时间同步误差模型,针对星机双基地SAR中误差的影响进行了定量分析,并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按目前振荡源的实际频... 在星载双基地SAR、机载双基地SAR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星机双基地SAR中时间同步误差的影响.利用已有文献提出的一种时间同步误差模型,针对星机双基地SAR中误差的影响进行了定量分析,并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按目前振荡源的实际频率准确度和稳定度,脉冲重复频率抖动的影响可忽略,线性时间同步误差是影响成像指标的主要误差源.最后,推导了实施同步方案后系统允许的"剩余同步误差"的量化指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基地sar 星机双基地sar 时间同步误差 误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载MIMO-SAR与距离向DBF相结合系统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齐维孔 禹卫东 祁海明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251-2257,共7页
将星载MIMO-SAR系统与距离向数字波束形成技术相结合,设计了DBF-MIMO-SAR系统,能够解决星载MIMO-SAR系统距离模糊较大的问题.该系统方位向各孔径不是同时发射信号,而是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顺序发射.接收回波时,各孔径同时接收,在距离向... 将星载MIMO-SAR系统与距离向数字波束形成技术相结合,设计了DBF-MIMO-SAR系统,能够解决星载MIMO-SAR系统距离模糊较大的问题.该系统方位向各孔径不是同时发射信号,而是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顺序发射.接收回波时,各孔径同时接收,在距离向使用DBF技术,分离回波信号和抑制距离模糊.同时分析了DBF-MIMO-SAR系统主要系统参数,包括脉冲重复频率、孔径间发射脉冲延时、雷达方程、数据率.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能有效地实现高分辨率宽测绘带模式,减小距离模糊和方位模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载合成孔径雷达 多发多收 数字波束形成 高分辨率宽测绘带 距离模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星载InSAR技术提取镇江地区DEM及其精度分析 被引量:11
10
作者 何敏 何秀凤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537-539,共3页
InSAR技术是目前获取高精度数字高程模型(DEM)的一种新方法。为了分析InSAR技术提取DEM的精度,首先介绍了美国航天飞机雷达SRTM DEM的精度和数据结构,然后以江苏镇江地区作为试验区,采用ERS1/2卫星影像来提取DEM,并对星载SAR提取的DEM与... InSAR技术是目前获取高精度数字高程模型(DEM)的一种新方法。为了分析InSAR技术提取DEM的精度,首先介绍了美国航天飞机雷达SRTM DEM的精度和数据结构,然后以江苏镇江地区作为试验区,采用ERS1/2卫星影像来提取DEM,并对星载SAR提取的DEM与SRTM3弧秒分辨率DEM的精度作了比较。结果表明,利用星载SAR提取的DEM分辨率与SRTM3弧秒分辨率的DEM相当,能很好地显示出地形起伏(如山脉、沟谷)的纹理特征。进一步的研究还表明,利用InSAR技术提取DEM的精度与SRTM3 DEM之间存在5米左右的系统误差,并对产生这一系统误差的原因作了详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载合成孔径雷达 干涉合成孔径雷达 航天飞机雷达地形测绘任务 数字高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递推公式的星载SAR高效正向定位算法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锦伟 李真芳 +1 位作者 侯英龙 保铮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09-414,共6页
该文提出一种基于递推公式的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AR)高效正向定位算法。该算法利用3组递推公式计算待定位像素与参考像素之间的3轴位置增量,输入参数为两者之间的高程差、斜距差和方位时间差,然后将位置增量与参考点的位置相加即可求得... 该文提出一种基于递推公式的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AR)高效正向定位算法。该算法利用3组递推公式计算待定位像素与参考像素之间的3轴位置增量,输入参数为两者之间的高程差、斜距差和方位时间差,然后将位置增量与参考点的位置相加即可求得待定位点的定位位置。3组递推公式通过分别以斜距、方位时间和高程为变量,并对定位方程组求导获取。该算法避免了3维格网建立、系数拟合和插值操作,仿真和实测数据定位结果验证了该文方法的精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载合成孔径雷达 定位 递推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BF技术的星载SAR宽测绘带实现方法 被引量:3
12
作者 齐维孔 禹卫东 黄平平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89-294,共6页
在研究距离向使用数字波束形成(Digital Beanforming,DBF)实现星载SAR宽测绘带原理的基础上,分析了星载DBF-SAR距离模糊与传统星载SAR距离模糊的不同,并利用阵列天线零点指向技术实现宽零陷的原理,展宽模糊点所对应位置零陷宽度,从而在... 在研究距离向使用数字波束形成(Digital Beanforming,DBF)实现星载SAR宽测绘带原理的基础上,分析了星载DBF-SAR距离模糊与传统星载SAR距离模糊的不同,并利用阵列天线零点指向技术实现宽零陷的原理,展宽模糊点所对应位置零陷宽度,从而在提高星载SAR宽测绘带基础上有效地减小距离模糊,提高成像质量。通过仿真和比较分析,表明使用具有宽零陷指向特性的DBF技术实现星载SAR宽测绘带模式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载合成孔径雷达 数字波束形成 零点指向技术 宽测绘带 距离模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多维编码全极化SAR回波分离改进方法 被引量:4
13
作者 冯帆 李世强 禹卫东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72-178,共7页
通过依次发射H与V极化脉冲和双极化通道接收回波,多维编码全极化SAR能在一个脉冲重复间隔(PRI)内获得所有极化分量。然而,该模式下不同的极化回波会发生混叠,因此需要将它们有效分离开。该文提出了一种将FIR时域滤波处理嵌入到零点指向... 通过依次发射H与V极化脉冲和双极化通道接收回波,多维编码全极化SAR能在一个脉冲重复间隔(PRI)内获得所有极化分量。然而,该模式下不同的极化回波会发生混叠,因此需要将它们有效分离开。该文提出了一种将FIR时域滤波处理嵌入到零点指向波束形成器的新型俯仰向数字波束形成(DBF)方法来分离回波。与传统零点指向法相比,该文方法中的FIR滤波能够解决脉冲空域延展所带来的问题,从而取得更好的分离效果。文中给出了详细的信号处理流程及新型波束形成器系统框图。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载合成孔径雷达 全极化矩阵 多维编码 数字波束形成 回波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块浮点量化(BFPQ)在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AR)回波数据压缩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曹鹏志 许荣庆 刘永坦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91-95,共5页
SAR原始回波信号的相关性较差,因此基于数据相关性的传统压缩方法对星载SAR回波信号的数据压缩不再实用。主要研究了块浮点量化(BlockFloatingPointQuantization,BFPQ)算法的基本理论及其... SAR原始回波信号的相关性较差,因此基于数据相关性的传统压缩方法对星载SAR回波信号的数据压缩不再实用。主要研究了块浮点量化(BlockFloatingPointQuantization,BFPQ)算法的基本理论及其在星载SAR回波信号压缩中的应用。采用BFPQ算法对ERS1回波数据和仿真回波数据进行了压缩并与均匀量化方法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验证了其性能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 原始回波信号 数据压缩 块浮点量化 s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解析解的星载SAR图像目标定位方法 被引量:4
15
作者 杨正得 谢亚楠 周星里 《电子测量技术》 2010年第6期59-61,共3页
提出一种具有解析解的星载SAR图像地面目标定位方法,避免了距离-多普勒直接定位法求解困难的问题。该方法采用新的距离-多普勒定位方程组,同时文中还给出了该定位方程的解析解。对该方法和相对定位法的定位误差进行了仿真计算。仿真结... 提出一种具有解析解的星载SAR图像地面目标定位方法,避免了距离-多普勒直接定位法求解困难的问题。该方法采用新的距离-多普勒定位方程组,同时文中还给出了该定位方程的解析解。对该方法和相对定位法的定位误差进行了仿真计算。仿真结果表明该定位方法比相对定位法的精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载合成孔径雷达 目标定位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载频星载MIMO-SAR系统动目标检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齐维孔 禹卫东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365-2370,共6页
该文研究多载频星载MIMO-SAR系统动目标检测技术。针对多载频星载MIMO-SAR的特点,使用子空间投影的空频自适应处理抑制杂波,并提出一种双门限恒虚警检测器。双门限恒虚警检测器主要思想是各载频对应的回波信号通过SFAP杂波抑制后,使用... 该文研究多载频星载MIMO-SAR系统动目标检测技术。针对多载频星载MIMO-SAR的特点,使用子空间投影的空频自适应处理抑制杂波,并提出一种双门限恒虚警检测器。双门限恒虚警检测器主要思想是各载频对应的回波信号通过SFAP杂波抑制后,使用剔除平均恒虚警检测动目标,得到各载频对应的检测结果,最后将检测结果使用二进制多次脉冲积累进行二次检测,进一步提高检测概率。仿真结果表明,空频自适应处理能有效抑制杂波;同时双门限恒虚警检测器将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多载频星载MIMO-SAR系统动目标检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载合成孔径雷达 多发多收 地面动目标检测 空频自适应处理 恒虚警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卫星SAR柔性仿真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2
17
作者 杜湘瑜 梁甸农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15-919,共5页
构建分布式卫星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仿真系统对于分布式卫星SAR系统设计、测试与验证、减少系统研制费用、降低决策风险,以及系统的在轨运行管理,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围绕分布式卫星SAR仿真系统设计需求,提出了... 构建分布式卫星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仿真系统对于分布式卫星SAR系统设计、测试与验证、减少系统研制费用、降低决策风险,以及系统的在轨运行管理,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围绕分布式卫星SAR仿真系统设计需求,提出了分布式卫星SAR系统柔性仿真框架模型,并讨论了设计和实现过程中的关键技术。该系统的实现和应用验证了框架和技术路线的可行性,为未来进一步完善和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卫星合成孔径雷达 系统仿真 柔性框架 集群 仿真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用于非合作式星机双基地SAR中的波束同步技术 被引量:2
18
作者 周鹏 皮亦鸣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122-1126,共5页
已有文献中提出的基于收发波束指向控制的波束同步方法,在非合作式的星机双基地SAR中不适用。根据星机双基地SAR"远发近收"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宽波束接收工作模式用于提高场景长度。针对卫星过顶时间的估计误差和飞机导航系统... 已有文献中提出的基于收发波束指向控制的波束同步方法,在非合作式的星机双基地SAR中不适用。根据星机双基地SAR"远发近收"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宽波束接收工作模式用于提高场景长度。针对卫星过顶时间的估计误差和飞机导航系统的误差,提出了一种基于对直达波信号进行处理的补偿方案。仿真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方法能在方位分辨率略好于单星SAR的前提下,使场景长度达到1km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基地sar 星机双基地sar 非合作sar 波束同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载SAR二维AGC的FPGA实现 被引量:1
19
作者 高俊峰 张中祥 +1 位作者 童智勇 禹卫东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59-362,共4页
阐述了一种适合于合成孔径雷达(SAR)接收机自动增益控制(AGC)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对AGC起控点设定上下两个门限,用采样数据的幅度统计均值与这两个门限比较,并通过逐次步进的方法得到接收机的增益控制量,从而使AGC环路收敛,不产生振荡。... 阐述了一种适合于合成孔径雷达(SAR)接收机自动增益控制(AGC)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对AGC起控点设定上下两个门限,用采样数据的幅度统计均值与这两个门限比较,并通过逐次步进的方法得到接收机的增益控制量,从而使AGC环路收敛,不产生振荡。同时设计采用了二维AGC,既保留SAR图像中的对比度,又提高了接收机的动态范围。最后分析了由二维AGC所引起的视频信号毛刺对SAR图像的影响并给出了二维AGC的FP-GA实现方案。实验证明,本文基于FPGA的二维数字AGC技术具有调节方便、反馈快捷和精度高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二维自动增益控制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星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辨率宽观测带星载SAR技术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盛磊 刘小平 《雷达科学与技术》 2013年第2期130-135,140,共7页
星载合成孔径雷达因其全天候、全天时的侦察性能,倍受军事和民事应用关注,目前高分辨率宽观测带SAR是星载合成孔径雷达研究的热点问题,在需要进行全球大范围动态监视或高重访周期观测的局部热点地区的应用中都希望能够采用高分辨率宽观... 星载合成孔径雷达因其全天候、全天时的侦察性能,倍受军事和民事应用关注,目前高分辨率宽观测带SAR是星载合成孔径雷达研究的热点问题,在需要进行全球大范围动态监视或高重访周期观测的局部热点地区的应用中都希望能够采用高分辨率宽观测带成像。在讨论多种用于实现宽观测带SAR的系统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方位向多波束和距离向波束扫描方法的高分辨率宽观测带星载SAR系统设计方法,并结合一个设计实例,详细分析系统性能和设计时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载合成孔径雷达 高分辨率宽观测带 方位向多波束 距离向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