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基于夜间灯光数据的川渝城市建成区时空动态
被引量:11
- 1
-
-
作者
徐涛
于欢
孔博
胡孟珂
凌鹏飞
-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与灾害研究所
-
出处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5期15152-15159,共8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971226,41871357)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19030303)。
-
文摘
为了缓解人地矛盾、优化城市空间布局,研究川渝地区城市时空动态分布以及城市的发展趋势。使用由美国国家地球物理数据中心(NGDC)下载的DMSP/OLS卫星F101993、F121998、F142003、F162008稳定灯光年度合成影像和NPP/VIIRS卫星2013、2018年7月的月合成影像两种夜间灯光数据。以5年为一周期,通过阈值二分法提取川渝地区城市建成区,并利用紧凑度与分形维数、标准差椭圆和城市建成区扩展时空分布特征分析川渝地区城市建城区近25年动态变化过程。结果表明:①两种夜间灯光数据拟合R^(2)≈0.7455,提取误差在3%以内,空间精度相对较高;②川渝地区紧凑度指数随时间推移而降低,分型维度大致呈上升态势;③城市建成区城市重心逐渐东移,城市拓展的方向性先降低后增强,扩展方向由西南-东北转为西北-东南方向;④川渝地区城市建成区不断扩展,扩展速度虽有波动但大致呈上升态势,成都、重庆的核心地位日益增强。可见在1993—2018年,川渝地区城市群规模不断扩大,城市结构日益复杂,城市发展以外延式扩展为主,破碎程度较高;城市建成区重心呈现东移趋势,表明以重庆为核心的东部城市发展稍快于西部。
-
关键词
夜间灯光数据
紧凑度与分形维数
标准差椭圆
城市建成区扩展时空分布
-
Keywords
nighttime light data
compactness and fractal dimension
standard deviation ellipse
space-time distribution of urban built-up area expansion
-
分类号
TP75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
-
题名重庆市主城区建设用地扩张特征分析及其预测
- 2
-
-
作者
方喻弘
刘德富
王丽婧
谭德宝
张佳磊
杨正健
-
机构
湖北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国家环境保护饮用水水源地保护重点实验室
长江科学院空间信息技术应用研究所
-
出处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43-48,共6页
-
基金
国家国际科技合作项目(2014DFE70070)
-
文摘
考虑到地块本身空间特征对城镇规划和扩张的影响,有必要耦合空间格局因子来研究建设用地的扩张过程。以重庆市主城区为研究区域,在甄别土地利用扩展特征的基础上,综合采用平均增长率法和基于地块空间属性的优势度评价法,预测了2020年的建设用地需求量和新增建设用地的空间分布。研究结果显示:12010—2016年,重庆市主城区建设用地从749.14 km^2增加至905.06 km^2,年平均增长率为3.35%;22010—2016年,研究区内新增建设用地主要来源于耕地(53.25%)或林地(37.89%)的转化,同时更倾向分布于坡度低于12°、海拔低于400 m的区域,尤其是0~3°坡度区间(24.44%)和200~300 m高程区间(47.60%);3至2020年,研究区内建设用地面积将增长115.31 km^2,其中56.24%来源于耕地的转化,47.45%位于200~300 m海拔区间,58.39%位于0~12°坡度区间,主要分布于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和渝北区。
-
关键词
建设用地
扩张预测
空间分布
地块优势度评价
重庆市主城区
-
Keywords
urban construction land
expansion prediction
spatial distribution
land use superiority evaluation
main urban area of Chongqing
-
分类号
F299.27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