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4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view on strategies of space-based optical space situational awareness 被引量:11
1
作者 HU Yunpeng LI Kebo +1 位作者 LIANG Yan’gang CHEN Lei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21年第5期1152-1166,共15页
Space-based optical(SBO)space surveillance has attracted widespread interest in the last two decades due to its considerable value in space situation awareness(SSA).SBO observation strategy,which is related to the per... Space-based optical(SBO)space surveillance has attracted widespread interest in the last two decades due to its considerable value in space situation awareness(SSA).SBO observation strategy,which is related to the performance of space surveillance,is the top-level design in SSA missions reviewed.The recognized real programs about SBO SAA proposed by the institutions in the U.S.,Canada,Europe,etc.,are summarized firstly,from which an insight of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SBO SAA can be obtained.According to the aim of the SBO SSA,the missions can be divided into general surveillance and space object tracking.Thus,there are two major categories for SBO SSA strategies.Existing general surveillance strategies for observing low earth orbit(LEO)objects and beyond-LEO objects are summarized and compared in terms of coverage rate,revisit time,visibility period,and image processing.Then,the SBO space object tracking strategies,which has experienced from tracking an object with a single satellite to tracking an object with multiple satellites cooperatively,are also summarized.Finally,this paper looks into the development trend in the future and points out several problems that challenges the SBO SS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ace situation awareness(SSA) space-based space surveillance space-based optical(SBO)observation strategy general surveillance space object track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DOF motion estimation using optical flow based on dual cameras 被引量:3
2
作者 刘梦瑶 王岩 郭雷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2期459-466,共8页
Because of its characteristics of simple algorithm and hardware, optical flow-based motion estimation has become a hot research field, especially in GPS-denied environment. Optical flow could be used to obtain the air... Because of its characteristics of simple algorithm and hardware, optical flow-based motion estimation has become a hot research field, especially in GPS-denied environment. Optical flow could be used to obtain the aircraft motion information, but the six-(degree of freedom)(6-DOF) motion still couldn't be accurately estimated by existing methods. The purpose of this work is to provide a motion estimation method based on optical flow from forward and down looking cameras, which doesn't rely on the assumption of level flight. First, the distribution and decoupling method of optical flow from forward camera are utilized to get attitude. Then, the resulted angular velocities are utilized to obtain the translational optical flow of the down camera, which can eliminate the influence of rotational motion on velocity estimation. Besides, the translational motion estimation equation is simplified by establishing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depths of feature points and the aircraft altitude. Finally,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method presented is accurate and robu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tical flow motion estimation dual cameras six degree-of-freedom(6-DO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口径空间光学遥感相机竖直装调技术(特邀)
3
作者 岳丽清 李斌 +4 位作者 李重阳 武文晋 刘君航 张超 姚立强 《红外与激光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7-153,I0001,共8页
随着国际遥感技术的发展,我国空间遥感相机的有效口径逐渐增大,相机的产能要求日渐提升,与之对应的相机装调模式与工艺方法也需不断革新。由于大口径相机在光轴水平状态下的重力形变量过大,此因素的影响不可忽略,提出一种相机光轴竖直... 随着国际遥感技术的发展,我国空间遥感相机的有效口径逐渐增大,相机的产能要求日渐提升,与之对应的相机装调模式与工艺方法也需不断革新。由于大口径相机在光轴水平状态下的重力形变量过大,此因素的影响不可忽略,提出一种相机光轴竖直装调技术路线,突破了大口径反射镜的精确装配定位、重力误差剔除、光轴竖直状态下相机光轴基准引出等一系列技术难题,在保证相机装调精度的同时,提升了装调效率。此外,介绍了智能化装调单元。实践表明,采用该链路的相关技术可提升系统预装配精度,缩短研制周期,解决相机竖直状态下光轴基准检测困难和相机装调结果天地一致难以保证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相机 光学装调 重力误差 竖直装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口径反射镜Wiffletree支撑结构的装调方法
4
作者 李斌 王东杰 +3 位作者 王海超 霍腾飞 陈佳夷 徐婧文 《应用光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09-716,共8页
为满足静止轨道高分辨率成像与深空天文观测等领域的需求,在火箭运载能力快速发展的基础上,我国天基遥感相机的口径呈现跨越式发展,从1m口径量级逐步迈向3m及以上口径量级。Wiffletree支撑结构具有支撑点位分布均匀、形变适应性强等特点... 为满足静止轨道高分辨率成像与深空天文观测等领域的需求,在火箭运载能力快速发展的基础上,我国天基遥感相机的口径呈现跨越式发展,从1m口径量级逐步迈向3m及以上口径量级。Wiffletree支撑结构具有支撑点位分布均匀、形变适应性强等特点,在2m及以上口径的反射镜组件中被广泛应用。但是,由于Wiffletree支撑结构的支撑点位数量多、结构连接环节复杂,传统的反射镜装调定位方法无法满足快速精准装配需求。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光机双向限位的多点联合定位方法,通过预先完成Wiffletree结构与相机承力板的定位装配,并调节反射镜与承力板的相对位置,确保镜面光轴指向精度满足要求;然后针对各支撑点进行微小调节,确保粘接间隙均匀、装配应力最小。所提方法在一块3m口径反射镜组件的装调过程中进行了应用验证,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装调应力小、效率高,可满足大口径反射镜Wiffletree支撑结构的装调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基遥感相机 大口径反射镜 光学装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异步FIFO的Camera Link数字图像光纤传输技术 被引量:4
5
作者 张维达 崔明 张甫恺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47-50,共4页
为满足数字图像的远距离传输需求,设计用于传输Camera Link接口数字图像的光纤通讯系统。系统分为发送和接收两个部分,分别负责Camera Link数字图像到光信号的转化以及相应的逆变换过程。采用Cyclone I EP1C12 FPGA作为发送和接收板卡... 为满足数字图像的远距离传输需求,设计用于传输Camera Link接口数字图像的光纤通讯系统。系统分为发送和接收两个部分,分别负责Camera Link数字图像到光信号的转化以及相应的逆变换过程。采用Cyclone I EP1C12 FPGA作为发送和接收板卡的逻辑控制核心。在发送板卡的FPGA内设计逻辑控制模块,操纵两个异步FIFO(先入先出队列),将接收到的数字图像缓存,用本地时钟读取后再进行串行化转换。在不改变数字图像时序关系的前提下,用本地时钟替换原有的像素时钟,消除像素时钟不稳定性对后续传输影响。实验表明,利用该技术可以有效提升光纤传输系统的适应性、稳定性,改善、消除由像素时钟抖动造成的传输图像抖动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mera Link 数字图像 FIFO 光纤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电成像系统目标探测能力建模与性能评估
6
作者 梁文娜 李翰山 《探测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4-181,共8页
针对复杂环境下线阵CCD相机探测弹丸性能不稳定的问题,基于线阵CCD相机的工作原理和弹丸的可见光反射特性,提出采用光学镜头参数、光幕幕厚、背景照度、弹丸照度、光学系统接收的光能量以及系统噪声等建立线阵CCD探测弹丸能力数学模型... 针对复杂环境下线阵CCD相机探测弹丸性能不稳定的问题,基于线阵CCD相机的工作原理和弹丸的可见光反射特性,提出采用光学镜头参数、光幕幕厚、背景照度、弹丸照度、光学系统接收的光能量以及系统噪声等建立线阵CCD探测弹丸能力数学模型。推导并分析了线阵CCD相机对弹丸的极限探测距离数学模型,并基于弹丸反射光信号强度衰减方程,建立了不同距离条件下弹丸灰度值的计算函数;结合弹丸穿过CCD探测区域的动态过程,建立了弹丸在CCD靶面照度的输出信号计算函数;以极限探测距离和弹丸距线阵CCD相机不同距离条件下的输出灰度值为指标,对系统探测能力进行研究。通过定量仿真分析了太阳光入射角、线阵CCD相机的有效通光口径、信噪比阈值、曝光时间和成像像元数对系统探测能力的影响,并通过试验验证所建立的计算模型的准确性。仿真计算和试验分析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模型可以有效地表征线阵CCD相机探测弹丸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阵CCD相机 探测能力 极限探测距离 光能量 灰度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相机大长宽比平面反射镜结构设计
7
作者 袁健 张雷 +2 位作者 裴思宇 李小涛 张冠宸 《光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1-61,共11页
具备大长宽比、高轻量化率特征的平面反射镜是大型离轴三反相机光机结构的研制难点,针对某通光口径为1220 mm×198 mm的平面反射镜,提出一种使用半封闭式碳化硅镜体并配合背部三点支撑形式的组件方案,质量仅为30.5kg。通过优化支撑... 具备大长宽比、高轻量化率特征的平面反射镜是大型离轴三反相机光机结构的研制难点,针对某通光口径为1220 mm×198 mm的平面反射镜,提出一种使用半封闭式碳化硅镜体并配合背部三点支撑形式的组件方案,质量仅为30.5kg。通过优化支撑点位置,改善镜体支撑效果。调整柔性支撑中铰链的尺寸和位置,兼顾组件的自重变形、热稳定性及动力学特性。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平面反射镜在检测重力工况中的面形精度变化均方根(RMS)为1.812 nm、倾角为3.639″。实测组件基础频率为132.5 Hz,经抛光后,测得平面反射镜左、中、右各子区域的面形精度RMS值分别为0.0203λ、0.0197λ、0.0204λ(λ=632.8nm),且在环境试验前后保持稳定,可满足高性能空间相机的使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光学 平面反射镜 光机结构设计 离轴三反相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镜头可见光相机变焦流畅性与画质一致性测量方法及应用
8
作者 李湜文 李蔷 +4 位作者 赵宇 熊家海 杨世龙 胡国栋 谢宇通 《液晶与显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13-1022,共10页
针对具备多镜头可见光相机的硬件设备在变焦过程中因各镜头切换而带入的画质体验不一致与卡顿问题,提出一种新型测试专用图卡与测量评价方法。专用图卡上包含带有特定颜色的数字识别区域,用相机拍摄专用图卡,录制从短焦到长焦的变焦过程... 针对具备多镜头可见光相机的硬件设备在变焦过程中因各镜头切换而带入的画质体验不一致与卡顿问题,提出一种新型测试专用图卡与测量评价方法。专用图卡上包含带有特定颜色的数字识别区域,用相机拍摄专用图卡,录制从短焦到长焦的变焦过程,逐帧分析图像中特定数字识别区域在Lab色彩空间中的变化以及每一帧单位像素所表征实际空间距离的变化,对变焦过程中曝光、白平衡、色彩还原3个画质维度的一致性以及变焦过程的流畅性表现进行测量。实验结果表明,该测量方法在针对变焦成像过程中出现的曝光与颜色跳变以及过程卡顿有良好的量化效果,可以有效地反映变焦过程中因切换镜头导致的画质不一致与流畅性卡顿。行业内在进行变焦画质体验评价时,普遍采用人眼主观观测评价的方式,本文提出的测量方法经过与40多个来自不同多镜头移动终端设备变焦视频的人眼观测对比验证实验,匹配度达到97.3%。目前该方案已应用在小米多款手机与平板产品的测试之中,应用该方案的产品累计销量已超过百万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成像测量 多镜头相机 变焦 画质一致性 图像质量评价 流畅性 成像测量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自适应光学系统的80 bits CameraLink接口相机优化设计 被引量:4
9
作者 赵恩毅 陈善球 +2 位作者 杨平 晏虎 何星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87-94,共8页
为解决成品相机给自适应光学系统带来的实时性不高、灵活性和功能拓展性差等问题,本文提出了采用CameraLink协议接口、QDRII高速缓存、FPGA等进行相机设计的方法。该方法利用CameraLink高速接口保证了相机传输带宽,将FPGA作为主控单元,... 为解决成品相机给自适应光学系统带来的实时性不高、灵活性和功能拓展性差等问题,本文提出了采用CameraLink协议接口、QDRII高速缓存、FPGA等进行相机设计的方法。该方法利用CameraLink高速接口保证了相机传输带宽,将FPGA作为主控单元,使相机具有可编程特性,保证了相机灵活性和功能拓展性。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思路完成了相机优化设计,并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相机在80 bits模式下8-tap/10-bit格式读出数据率达6 Gbits/s,264 pixels?256 pixels开窗后能实现5 200 f/s(帧/秒),且兼容CameraLink协议中其它格式。对相机进行了硬件图像裁剪的功能拓展,并分析了其它拓展功能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品相机 自适应光学系统 cameraLink接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dium型Camera link视频光纤收发器设计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鹏 高世杰 吴志勇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3-15,共3页
为了满足高清相机对光纤通道高带宽的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FPGA的Medium型Camera link视频光纤传输方案。设计中利用DS90UH925Q/926Q芯片实现高速数据的串行/解串功能,FPGA中实现系统的总体控制以及对2路串行数据的光通道绑定。系统传输... 为了满足高清相机对光纤通道高带宽的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FPGA的Medium型Camera link视频光纤传输方案。设计中利用DS90UH925Q/926Q芯片实现高速数据的串行/解串功能,FPGA中实现系统的总体控制以及对2路串行数据的光通道绑定。系统传输速率高达5.95Gb/s,误码率低于10-12,通道时延为250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行 解串器 camera link 光通道绑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口径反射镜Bipod支撑结构的装调与检测方法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斌 高思思 +3 位作者 王海超 陈佳夷 陈西 陆玉婷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8-148,共11页
随着我国遥感卫星对地观测分辨率的不断提升,空间遥感相机的有效口径逐步增大,为有效应对相机在地表装调时的重力误差干扰,大口径遥感相机的装调方式逐步从光轴水平形式转变为光轴竖直形式,与之对应的,相机主反射镜支撑结构与装配需求... 随着我国遥感卫星对地观测分辨率的不断提升,空间遥感相机的有效口径逐步增大,为有效应对相机在地表装调时的重力误差干扰,大口径遥感相机的装调方式逐步从光轴水平形式转变为光轴竖直形式,与之对应的,相机主反射镜支撑结构与装配需求也在不断革新。为满足反射镜支撑与减重需求,在1 m及以上口径的反射镜支撑形式中,Bipod结构是较为常见的一种结构形式,不同于传统的框式支撑形式,它在光机结构粘接与结构位置标定需求上都有了巨大变革。为保证Bipod支撑结构下反射镜的装配定位精度和面形变化满足系统指标要求,提出了一种结合多目标空间位置转换和Stewart结构运动反演的大口径反射镜组件装调方法,该方法可在有效保证光机结构粘接点精度的同时,仅依靠反射镜自身支撑结构,实现反射镜与主承力板之间的高精度六维调节,系统装调误差可控制在0.04 mm左右。在遥感相机的实际装调过程中,通过分析主反射镜在系统中的装调误差区间,并以此为标准制定了反射镜Bipod结构的定位、粘接、调整和检测方案,实践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控制反射镜的装配定位精度和面形误差,装调结果能够满足大口径遥感相机的系统成像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工程 光学装调 多目标空间位置转换 Bipod支撑结构 遥感相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机噪声平板下光学复眼内外参联合标定
12
作者 李东升 王国嫣 +2 位作者 刘锦新 范红旗 李飚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898-2907,共10页
光学复眼在无人系统的精确定位制导、避障导航等任务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其中光学复眼的高精度标定是保障上述任务质量的前提。通常经典的张氏棋盘格标定法要求光学复眼的每个子眼都必须观测到完整的棋盘格,然而,由于光学复眼结... 光学复眼在无人系统的精确定位制导、避障导航等任务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其中光学复眼的高精度标定是保障上述任务质量的前提。通常经典的张氏棋盘格标定法要求光学复眼的每个子眼都必须观测到完整的棋盘格,然而,由于光学复眼结构的复杂性,在实际标定过程中难以满足这一要求。为解决张氏标定法的局限性,该文提出一种基于随机噪声平板的光学复眼内外参联合标定算法,该算法通过子眼拍摄随机噪声平板的局部信息,可简单快速地实现任意构型和子眼数量的光学复眼内外参联合标定。为了提高光学复眼标定的稳定性,设置多阈值匹配机制解决子眼视场特征点数量稀疏导致图像匹配失效的问题。同时,给出了光学复眼内外参联合标定的误差模型,用来衡量所提出算法的精确度。在与张氏棋盘格标定法进行实验对比中,验证所提算法的稳定性和鲁棒性,并在光学复眼实物系统中,验证了所提联合标定算法具有较高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复眼 随机噪声平板 内外参联合标定 平均重投影误差 广义相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大视场高分辨率的复眼光学系统设计 被引量:2
13
作者 习啸天 韩军 张岩 《应用光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4-320,共7页
针对传统无人机载成像系统无法实现大视场与高分辨率共存的问题,设计了一款大视场高分辨率无人机载复眼相机系统,该相机由曲面子眼阵列、光学中继系统和图像探测器三部分组成。中继系统使用了非球面设计,减小了系统体积。单个子眼焦距为... 针对传统无人机载成像系统无法实现大视场与高分辨率共存的问题,设计了一款大视场高分辨率无人机载复眼相机系统,该相机由曲面子眼阵列、光学中继系统和图像探测器三部分组成。中继系统使用了非球面设计,减小了系统体积。单个子眼焦距为20 mm,视场角为10°,中继系统为一鱼眼透镜,焦距为7 mm,可将子眼阵列所成焦曲面像转为平面像。总系统视场达到122°×106°,F数为3,焦距为3 mm,在飞行高度1 000 m时对地分辨率为0.8 m。仿真结果显示,各个光学子通道调制传递函数(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 MTF)在208 lp/mm处均大于0.3,系统在给定的公差范围内像质能够满足要求。与现有无人机载复眼系统相比,该文设计的系统视场更大,分辨率更高,且体积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视场 复眼相机 光学设计 公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事件信息与深度学习的高动态范围三维重建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杰 魏振东 +2 位作者 王启江 张启灿 王亚军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37-347,共11页
采用光学三维成像技术测量金属零件、黑色物体以及半透明物体等高动态范围(High dynamic range,HDR)表面的三维轮廓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问题。目前,传统方法对存在较低反射以及半透明区域的场景进行重建还有一定的局限性,半透明物体的内... 采用光学三维成像技术测量金属零件、黑色物体以及半透明物体等高动态范围(High dynamic range,HDR)表面的三维轮廓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问题。目前,传统方法对存在较低反射以及半透明区域的场景进行重建还有一定的局限性,半透明物体的内部反射噪声很难消除。现有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通常使用相对较强的激光强度,这可能会损坏样品,同时会出现采集图像过曝现象,需要对激光强度进行繁琐的调整。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基于事件信息和深度学习算法的高动态场景三维测量方法。事件相机通过异步记录单个像素的亮度变化,无需等待全局曝光时间,具有高动态响应范围,能够充分采集到HDR场景的激光条纹反射信息。引入深度卷积神经网络(Deep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DCNN)来消除半透明物体的内部噪声以及金属物体高反光的过曝影响,同时增强弱激光条纹图像质量。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够应用低功率线激光扫描成功实现HDR场景的高质量三维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三维成像 事件相机 高动态范围 深度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由曲面的紧凑型大视场离轴三反空间光学系统设计 被引量:1
15
作者 陆志贤 李旭阳 +4 位作者 任志广 许彤裕 边立国 魏锦洋 姚凯中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66-180,共15页
为缩小空间光学系统的体积,降低遥感卫星的发射成本,根据初级像差理论求解光学系统的初始结构,采用视场和面型的渐进式优化策略设计了一款焦距为2000 mm,视场为5°×5°,F数为12.5,外包络圆直径为750 mm,具有“环形轮廓”... 为缩小空间光学系统的体积,降低遥感卫星的发射成本,根据初级像差理论求解光学系统的初始结构,采用视场和面型的渐进式优化策略设计了一款焦距为2000 mm,视场为5°×5°,F数为12.5,外包络圆直径为750 mm,具有“环形轮廓”的离轴三反光学系统。系统的主镜和三镜采用XY多项式自由曲面,次镜采用Zernike多项式自由曲面。根据自由曲面的面型参数,仿真出三个镜面的二维矢高图。设计结果表明系统的成像质量接近衍射极限,各视场RMS光斑直径最大为8.38μm,小于探测器的2个像元尺寸大小。系统能量集中度高,最大相对畸变量为1.88%,最大波前像差为0.053λ,各视场波像差优于λ/18。公差分析结果表明系统成像质量良好,可以满足各项指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设计 离轴三反 自由曲面 大视场 XY多项式 ZERNIKE多项式 空间相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hilips棱镜3CMOS相机的光学设计及其光谱优化
16
作者 陈塑淏 吕博 刘伟奇 《中国光学(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48-660,共13页
针对彩色数字相机高成像质量以及高色准的需求,本文研究了基于Philips棱镜的3CMOS相机的光学系统设计以及相机光谱优化方法。通过对Philips棱镜进行光路建模,优化了棱镜的结构参数。在保证全内反射以及出射窗口大小的条件下,减小了系统... 针对彩色数字相机高成像质量以及高色准的需求,本文研究了基于Philips棱镜的3CMOS相机的光学系统设计以及相机光谱优化方法。通过对Philips棱镜进行光路建模,优化了棱镜的结构参数。在保证全内反射以及出射窗口大小的条件下,减小了系统的体积,并由此设计了Philips棱镜3CMOS相机光学系统。其视场角为45°,相对孔径为1/2.8,在110 lp/mm的奈奎斯特采样频率下,系统的MTF全视场全波段均大于0.4。基于色度学基本原理建立了Philips棱镜相机的矢量成像模型,分析了由光线入射角度变化造成的薄膜光谱偏移,提出了宽光束下光谱偏移的修正模型。利用该模型设计并优化了相机中的4组光学薄膜。通过光路仿真实验以及色差分析,基于优化后的相机光学系统的平均色差降低了15.8%,像面颜色不均匀性降低了60%。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光学系统拥有良好的成像质量,优化后的相机光谱实现了良好的颜色性能以及颜色均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设计 3CMOS相机 色度学 相机光谱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见光条纹相机二维非线性快速标定技术
17
作者 黄展常 张成俊 +7 位作者 杨建伦 陈法新 尤文豪 王东明 陈进川 杨高照 谢红卫 何超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10,共6页
为了解决百ns级可见光条纹相机时空非线性标定需求,提出了通过构建一个时空二维分布的等间距标准光场快速标定条纹相机二维非线性的设想。通过序列脉冲光构造技术获得时间维度间距相等的参考点;通过光场空间调制技术获得空间维度间距相... 为了解决百ns级可见光条纹相机时空非线性标定需求,提出了通过构建一个时空二维分布的等间距标准光场快速标定条纹相机二维非线性的设想。通过序列脉冲光构造技术获得时间维度间距相等的参考点;通过光场空间调制技术获得空间维度间距相等的参考点。分析了序列脉冲光和光学系统的设计准则,基于该准则研制了一套可见光条纹相机二维非线性快速标定系统。该系统的时间分辨可达0.1 ns、空间分辨小于90 μm。基于该系统,通过单次扫描成像高效标定了国产某型条纹相机的扫描非线性、时间弥散、时间畸变和几何像差等非线性信息。此外,利用该系统对不同电路的扫描非线性进行了分析验证。该标定系统快速验证了双边扫描电路有利于优化扫描非线性。分析验证结果表明,该标定技术通过单次扫描即可对条纹相机的非线性参数进行标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光条纹相机 时间非线性 空间非线性 快速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眼成像系统标定技术研究
18
作者 王云鹏 刘力双 刘洋 《激光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7-82,共6页
为了解决目标在大视场鱼眼成像系统中定位精度低的问题,采用了一种基于相机移动标定鱼眼成像系统的研究方法。以固定不动的单个点光源作为标定物,通过电动高精度2维旋转位移台驱动鱼眼成像系统移动,分别记录点光源在鱼眼成像系统中的方... 为了解决目标在大视场鱼眼成像系统中定位精度低的问题,采用了一种基于相机移动标定鱼眼成像系统的研究方法。以固定不动的单个点光源作为标定物,通过电动高精度2维旋转位移台驱动鱼眼成像系统移动,分别记录点光源在鱼眼成像系统中的方位角度和光点在图像中的像素位置,构建鱼眼成像系统标定模型,使点光源成像在图像中的各位置;利用图像有效区域的边缘拟合圆计算出光学中心,并采用分区域标定的方式计算出畸变参数,减小标定误差。结果表明,当划分为三区域标定时,该方法在中心成像区域的标定误差为0.06°,精度较高。此研究可应用于红外地球敏感器、广角成像侦查系统等领域中对大视场鱼眼成像系统的标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像系统 标定 畸变 光学中心 相机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次镜像移补偿的折反式航测相机光机系统设计
19
作者 张洪伟 曲锐 +1 位作者 陈卫宁 杨洪涛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4-231,共8页
针对航测相机对地摆扫成像过程中的动态像移问题,采用两镜望远系统的矢量像差理论,将次镜作为像移补偿元件,通过次镜多维运动实现航测相机的综合像移补偿。次镜在对像移进行补偿的过程中会发生偏心和倾斜,导致次镜离轴,影响成像质量,因... 针对航测相机对地摆扫成像过程中的动态像移问题,采用两镜望远系统的矢量像差理论,将次镜作为像移补偿元件,通过次镜多维运动实现航测相机的综合像移补偿。次镜在对像移进行补偿的过程中会发生偏心和倾斜,导致次镜离轴,影响成像质量,因此,建立了失调折反光学系统成像模型,研究次镜像差场偏移矢量与次镜失调量之间的关系,并分析次镜多维运动对成像质量的影响。为验证次镜多维运动的像移补偿能力,搭建实验平台对该航测相机进行了实验室内以及外场成像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该像移补偿技术的航测相机动态分辨率可达74 lp/mm,且像移补偿精度优于0.5个像素,达到设计预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测相机 像移补偿技术 光机系统 次镜失调 矢量像差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学成像技术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婷 王迪 +1 位作者 梁姗姗 张军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34-738,共5页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是一种视网膜血管增生性疾病,可能会导致患者视网膜脱离和永久性视力丧失。及时筛查和诊断ROP,并给予相应治疗,对于预防早产儿失明和降低致盲率至关重要。近年来,接触式和非接触式眼底照相机、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是一种视网膜血管增生性疾病,可能会导致患者视网膜脱离和永久性视力丧失。及时筛查和诊断ROP,并给予相应治疗,对于预防早产儿失明和降低致盲率至关重要。近年来,接触式和非接触式眼底照相机、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等光学技术的进步,极大地丰富了人们对ROP影像学特征的辨识能力。基于这些技术的发展,眼科专家们更新了ROP的影像学诊断标准。本文就光学成像技术在ROP筛查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检眼镜 眼底照相机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