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3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SSA-VMD的空天地算力网络中数字孪生逻辑靶场负载预测 被引量:1
1
作者 陈浩 党政 +2 位作者 黑新宏 赵彤 张杰 《计算机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0-32,共13页
在空天地多层次算力网络背景下,针对数字孪生逻辑靶场中因负载数据复杂性和非平稳特征带来的精准预测挑战,提出融合格拉姆转场(GAF)、卷积神经网络(CNN)、通道注意力机制的压缩与激励网络(SENet)和门控循环单元(GRU)的GCSG模型。GCSG模... 在空天地多层次算力网络背景下,针对数字孪生逻辑靶场中因负载数据复杂性和非平稳特征带来的精准预测挑战,提出融合格拉姆转场(GAF)、卷积神经网络(CNN)、通道注意力机制的压缩与激励网络(SENet)和门控循环单元(GRU)的GCSG模型。GCSG模型通过GAF将一维负载数据转换为二维图像,利用CNN提取局部特征,使用SENet优化特征重要性,采用GRU捕捉时序特征,实现了高效的特征融合和精准预测。此外,GCSG模型采用融合麻雀搜索算法(SSA)的变分模态分解(VMD)对负载数据进行平稳化处理,进一步提高了预测性能。实验结果表明,GCSG模型在不同数据长度下均表现出优异的预测精度和稳定性,且在多步预测任务中同样表现突出。因此,GCSG模型显著提升了负载数据的预测精度,为空天地算力网络中的数字孪生系统负载预测提供了强有力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天地多层次算力网络 数字孪生 逻辑靶场 负载预测 变分模态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热带农业遥感研究体系框架与展望
2
作者 李海亮 李伟光 +4 位作者 田光辉 刘晓娟 黄启厅 郑倩 马艺文 《热带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259-2270,共12页
热带农业对全球粮食安全和乡村振兴至关重要,但复杂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以及频发灾害共同制约其现代化进程。遥感技术凭借大范围、高时效的信息获取优势,已成为推动热带农业智慧化与精准化管理的关键工具。本文构建了中国热带农业遥感... 热带农业对全球粮食安全和乡村振兴至关重要,但复杂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以及频发灾害共同制约其现代化进程。遥感技术凭借大范围、高时效的信息获取优势,已成为推动热带农业智慧化与精准化管理的关键工具。本文构建了中国热带农业遥感研究的体系框架,提出了“天空地”(即天-空-地)一体化观测理念,阐释了低、中、高分辨率的分层观测体系与区域资源调查、农田长势监测及地块表型诊断之间的技术适配关系;系统回顾了遥感在资源调查、作物监测、产量估测、灾害评估与生态评价等领域的应用进展;分析了数据支撑不足、模型迁移性弱、区域适应性差与成果转化效率低等现实问题;提出构建遥感协同观测、多模态融合、智能建模与数字孪生预测体系,并展望“系统集成-智能感知-全球协同”的未来发展方向。该研究结果为提升我国热带农业遥感技术的系统性与实用性提供理论基础与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农业 遥感技术 智慧农业 天空地一体化 多模态融合 表型遥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天地边缘计算网络任务卸载策略
3
作者 余翔 曲原宇 杨路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03-510,共8页
针对空天地网络中计算资源受限的边缘服务器在处理大量任务时,面临过载导致任务完成时间和用户能耗增加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三层协同任务卸载和资源分配方案,以任务完成时间和用户能耗建立任务开销函数,在计算资源的约... 针对空天地网络中计算资源受限的边缘服务器在处理大量任务时,面临过载导致任务完成时间和用户能耗增加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三层协同任务卸载和资源分配方案,以任务完成时间和用户能耗建立任务开销函数,在计算资源的约束下联合优化用户卸载决策、用户传输功率、子载波分配和计算资源分配。首先采用拉格朗日乘子法优化计算资源分配,然后使用深度强化学习求解卸载决策、用户发射功率和子载波分配,最后通过交替迭代的方法得到优化解。仿真结果表明,与DQN(Deep Q-learning Network)、DDQN(Double DQN)、DDPG(Deep Deterministic Policy Gradient)等方案相比,所提方案任务开销分别下降约19%、10%和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天地一体化网络 移动边缘计算 计算卸载 资源分配 深度强化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地多波束链路载荷控制方法设计及时序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张世层 刘小勇 +3 位作者 张冬 孙艳红 崔子卿 谢松 《现代雷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2-66,共5页
低轨卫星多波束链路载荷对于提升卫星任务灵活性、能效比等方面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是构建天地一体化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文中分析了低轨卫星在轨工作应用模式,提出了一种星地多波束链路载荷多维控制方法及波束组独立调度的时序方法,... 低轨卫星多波束链路载荷对于提升卫星任务灵活性、能效比等方面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是构建天地一体化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文中分析了低轨卫星在轨工作应用模式,提出了一种星地多波束链路载荷多维控制方法及波束组独立调度的时序方法,支持快速且独立配置各个波束工作参数,可在时隙保护间隔内完成工作频点调整,适应在轨后不同阶段应用需求和使用约束;同时,通过波束组零耦合时序设计解决载荷轻型化约束下的波束组间调度耦合问题。时序仿真结果表明,该时序方法支持在24.94μs内完成波束组内捷变波束指向更新和在65.86μs内完成凝视波束指向更新,可适应5G通信网络和各种专用网络的使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轨卫星 天地一体化网络 多波束链路 波束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综合气象观测系统的业务发展 被引量:1
5
作者 张鹏 李锐 +30 位作者 赵坤 王东晓 王劲松 雷勇 夏祥鳌 咸迪 陈玉宝 吴蕾 赵培涛 郭启云 杨荣康 李翠娜 颜鹏 刘超 王鑫 桂华侨 刘磊 关敏 黄浩 何建新 刘黎平 王宾宾 孙业乐 王一楠 黄勇 胡雯 李柏 王自发 马耀明 刘建国 傅云飞 《气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29-760,共32页
气象观测技术是现代气象科学的基石,推动了学科的发展和业务的进步。20世纪20年代,在中国近代气象科学形成初期,老一辈气象学家就提出了“谋气象学术之进步与测候事业之发展”的中国气象学会宗旨。中国气象观测系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 气象观测技术是现代气象科学的基石,推动了学科的发展和业务的进步。20世纪20年代,在中国近代气象科学形成初期,老一辈气象学家就提出了“谋气象学术之进步与测候事业之发展”的中国气象学会宗旨。中国气象观测系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人工到自动化、从地面到空间的跨越式发展,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地面观测、高空探测、卫星遥感等多元化的业务观测体系。在这个过程中,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气象观测的不断发展,使得天气预报的准确率和及时性得到了显著提高。从地面气象观测、高空气象探测、海洋气象观测、空间天气观测、天气雷达、气象卫星、地基和空基遥感系统等7个方面概述中国气象观测系统业务的发展历程、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气象观测试验作为气象探测技术发展、探测方法研究、探测装备体系建设的重要创新驱动力在中国观测系统升级换代中发挥了重要的先导和技术支撑作用。概要介绍了中国多源综合观测与大型试验情况。气象观测系统不仅仅是对现有工程技术的应用,更是一个充满未知科学问题、技术挑战和应用领域发展的学科分支。随着观测技术的更新换代,更高精度的传感器和更先进的遥感设备的应用,中国现有的观测设备需要不断更新以保持技术的前沿性和数据的准确性。气象观测系统正在朝着智能化、立体化和全球化的方向发展,大数据、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前沿技术将在未来气象观测系统发展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气象观测 业务发展 地面气象观测 高空气象探测 海洋气象观测 空间天气观测 天气雷达 气象卫星 地基 和空基遥感系统 多源综合观测与大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天地一体化网络中基于联邦深度强化学习的边缘协作缓存策略 被引量:1
6
作者 刘亮 荆腾祥 +3 位作者 段洁 毛武平 燕洪成 马文杰 《通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3-107,共15页
针对偏远地区网络覆盖范围有限的问题,将空天地一体化网络与移动边缘计算相结合,可以实现这些地区用户请求的低时延和高可靠传输,并能及时提供缓存服务。考虑到空天地一体化网络拓扑的动态变化和内容流行度不断更新的特点,首先提出了一... 针对偏远地区网络覆盖范围有限的问题,将空天地一体化网络与移动边缘计算相结合,可以实现这些地区用户请求的低时延和高可靠传输,并能及时提供缓存服务。考虑到空天地一体化网络拓扑的动态变化和内容流行度不断更新的特点,首先提出了一种空天地一体化边缘协作缓存的网络架构。然后,将边缘服务器的缓存替换问题建模为马尔可夫决策过程。最后,提出了一种联邦离散柔性演员评论家(FDSAC)算法,其核心思想是将加权注意力机制融入联邦学习框架中,并将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集成到DSAC模型。以重构后的奖励函数为优化目标,通过最大化长期负奖励的期望来学习最优的缓存替换策略。仿真结果表明,与其他算法相比,所提算法可以在保护用户隐私的前提下,将用户请求的缓存命中率提高18%,内容的访问时延降低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天地一体化网络 移动边缘计算 缓存 离散柔性演员评论家 联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基础设施空天地一体化智能巡检解决方案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袁敦磊 徐天涛 +3 位作者 王廷昌 李建国 王振 杨鹤猛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4-158,共15页
随着我国铁路运营里程不断增长,传统巡检手段与模式无法满足铁路运行日益增长的安全与效益需求。通过分析铁路基础设施巡检需求,基于无人机、卫星遥感等新型技术,构建空天地一体化智能巡检技术体系,提出应用解决方案和实现路径,设计组... 随着我国铁路运营里程不断增长,传统巡检手段与模式无法满足铁路运行日益增长的安全与效益需求。通过分析铁路基础设施巡检需求,基于无人机、卫星遥感等新型技术,构建空天地一体化智能巡检技术体系,提出应用解决方案和实现路径,设计组件化和插件化的系统框架。以彩钢瓦隐患智能检测算法插件化为例进行算法消融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BIN-Deep LabV3+算法,对卫星和无人机影像均具有良好适用性,mIOU和mPA分别达89.11%和94.83%,可实现插件化应用。通过选取京沪线部分区段进行示范应用,验证了体系的可行性和先进性,空天地多源巡检方式协同互补,可及时有效发现更多安全隐患,为铁路基础设施巡检提供多手段、全流程、一站式、智能化、精益化的应用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基础设施 巡检 空天地一体化 卫星遥感 无人机 组件化 插件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山区公路弃渣场滑坡风险管控的“天—空—地”一体化智慧监测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吴美 汪斌 +3 位作者 刘惠妹 徐伟恒 王秋华 刘运 《水土保持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6-150,180,共16页
[目的]从“天—空—地”3个层面上对山区公路弃渣场易滑坡风险区域进行实时监测与科学预警,以期为精准地监测弃渣场的安全状况提供关键数据和技术支撑,进而为弃渣场滑坡风险评估和管控策略的制定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选取宣曲(宣威—曲... [目的]从“天—空—地”3个层面上对山区公路弃渣场易滑坡风险区域进行实时监测与科学预警,以期为精准地监测弃渣场的安全状况提供关键数据和技术支撑,进而为弃渣场滑坡风险评估和管控策略的制定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选取宣曲(宣威—曲靖)高速公路(38^(#),41^(#)和45^(#))弃渣场作为研究对象,构建基于现代监测技术与网络通信技术的实时动态弃渣场滑坡安全预警监测平台。利用卫星遥感技术、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和地面传感器协同监测方法,对2015—2024年进行多源、多时相弃渣场边坡地物变化特征分析与地表形变演化监测,并结合累计变形和形变速率判据开展滑坡风险的预警判定。[结果]①对比不同时期的卫星影像得出扰动范围内的弃渣场植被已逐渐恢复生长,38^(#),41^(#)和45^(#)弃渣场整体植被覆盖面积相比2018年平均增长了50%。②经计算得出38^(#)和41^(#)弃渣场的实际扰动面积仅超出设计扰动面积的0.04和0.50 hm 2,而45^(#)弃渣场扰动范围保持不变。同时确定弃渣量、扰动面积、最大堆高、坡度和坡比均符合滑坡体稳定要求,表明各弃渣场边坡整体保持稳定状态,发生滑坡风险的可能性较低。③GNSS监测结果显示各监测点总平均变形速率V t<7 mm/d,其中41^(#)JCD3-高程方向累计变形达到最大值1815.4 mm,处于累计变形判据注意级预警的临界区间内,滑坡体形变呈下降趋势,发生滑坡风险的可能性降低。[结论]利用预警判定方法监测出各弃渣场综合为Ⅰ级滑坡预警级别,当位移累计量达到预设阈值时即触发预警系统,验证了“天空地”一体化智慧监测结果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公路 弃渣场 天空地一体化 滑坡风险 智慧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轨通信卫星馈电切换及自主运行方法研究
9
作者 张世层 张冬 +3 位作者 王平 安绍毅 王立民 孙艳红 《现代雷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2-87,共6页
在我国低轨(LEO)卫星面临着境外信关站部署困境、数据落地需求激增及大规模LEO星座运维管控压力加剧的背景下,如何实现卫星过境时间内馈电链路有效通信时长最大化成为了关键挑战。为解决该问题,文中提出了基于星地双波束的馈电链路自适... 在我国低轨(LEO)卫星面临着境外信关站部署困境、数据落地需求激增及大规模LEO星座运维管控压力加剧的背景下,如何实现卫星过境时间内馈电链路有效通信时长最大化成为了关键挑战。为解决该问题,文中提出了基于星地双波束的馈电链路自适应跨站切换方法。该方法通过卫星依据地面信关站位置信息和实时卫星轨道数据自主控制双波束协同,达成了馈电链路无缝跨站切换。仿真结果表明,在三个信关站可见的场景下,该方法使单颗卫星馈电链路有效通信时长至少提升22%,且在跨站过程中确保业务无中断、数据无丢失,不引入业务包乱序风险及额外存储开销。同时,该方法支持馈电链路自主建链断链,显著降低了星座日常运维难度,为卫星通信系统的高效运行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轨卫星 天地一体化网络 馈电链路 自主运行 天基网络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DN和NFV的空天地一体化网络任务部署与恢复综述
10
作者 曹怡璐 贾子晔 +2 位作者 尤嘉豪 张磊 吴启晖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6,共16页
空天地一体化网络作为6G技术的关键组成,在整合天基、空基和地基网络时,面临节点异构性、业务多样性等挑战,进而引发资源分配、竞争及故障风险等问题。基于此,聚焦基于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 defined network,SDN)与网络功能虚拟化(netw... 空天地一体化网络作为6G技术的关键组成,在整合天基、空基和地基网络时,面临节点异构性、业务多样性等挑战,进而引发资源分配、竞争及故障风险等问题。基于此,聚焦基于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 defined network,SDN)与网络功能虚拟化(network functions virtualization,NFV)的空天地一体化网络任务部署与恢复,首先阐述了空天地一体化网络系统架构,介绍了各层网络构成、SDN和NFV原理及其相关应用,然后,针对上述挑战,以服务功能链技术为抓手,提出了面向任务的服务功能链优化部署、利用智能算法实现动态调度、通过匹配博弈算法完成失效恢复等策略,最后,构建了一个用例,设定节点部署、服务功能链建模等,验证了所提策略在提升服务功能链完成效率以及应对资源故障方面的有效性,旨在为空天地一体化网络资源管理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天地一体化网络 SDN NFV 服务功能链 资源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链区块链的空天地融合车载网络安全认证方案
11
作者 朱思峰 李卓 +7 位作者 张青华 张宗辉 郝志鹏 鲍磊 乔蕊 陈国强 许蒙蒙 朱海 《通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56-275,共20页
针对空天地融合车载网络面临动态拓扑变化、信任传递困难与隐私泄露等多重挑战,提出了一种基于双链区块链的无证书跨域认证机制,构建了空间认证链与地面认证链的异构解耦模型。针对车辆节点的高移动性,采用椭圆曲线无证书签名实现了匿... 针对空天地融合车载网络面临动态拓扑变化、信任传递困难与隐私泄露等多重挑战,提出了一种基于双链区块链的无证书跨域认证机制,构建了空间认证链与地面认证链的异构解耦模型。针对车辆节点的高移动性,采用椭圆曲线无证书签名实现了匿名可追溯,为无人机群组集成了PUF硬件绑定的轻量群认证。面向卫星周期性拓扑引入门限秘密共享算法构建了分布式认证框架,降低了跨域通信时延。实验分析表明,所提方案在计算时延和通信消耗方面较其他方案表现出显著优势,可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天地融合车载网络 车联网 无证书认证 双链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机-卫星辅助去蜂窝大规模MIMO系统中无人机部署和功率优化
12
作者 赵海涛 刘颖 +2 位作者 王琴 刘淼 朱洪波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82-1290,共9页
为了解决传统去蜂窝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CF-mMIMO)通信系统认知局限、资源短缺、覆盖盲区的问题,针对传统覆盖受限的去蜂窝网络下行传输系统,该文提出无人机-近地轨道卫星辅助的空天地一体化CFmMIMO的功率分配和无人机位置部署方法。根... 为了解决传统去蜂窝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CF-mMIMO)通信系统认知局限、资源短缺、覆盖盲区的问题,针对传统覆盖受限的去蜂窝网络下行传输系统,该文提出无人机-近地轨道卫星辅助的空天地一体化CFmMIMO的功率分配和无人机位置部署方法。根据已知的用户位置以及地面接入点的部署缺陷,考虑各通信接入点的覆盖约束、最大功率约束、跨层干扰约束,以最大化用户最小速率为目标,建立联合用户关联、功率分配以及无人机放置的混合资源分配模型。基于块坐标下降方法和连续凸优化方法,将原本的非凸优化问题转化为3个子问题,并交替求得子问题近似解,最终得到原问题的最优近似解。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合理安排系统的资源放置,显著提高系统通信覆盖,提升用户的平均吞吐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天地一体化 去蜂窝 通信覆盖 功率分配 无人机部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端条件下应急通信系统关键技术 被引量:2
13
作者 文虎 刘一丹 +3 位作者 郑学召 蔡国斌 黄渊 严瑞锦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4-235,共12页
针对目前断路、断电、断网等极端条件下的应急通信系统存在的问题以及技术盲点,开展应急通信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及系统架构设计。首先通过分析灾后断路、断电、断网原因,得出极端条件下应急通信系统三大需求特点;其次对通信系统的可靠性... 针对目前断路、断电、断网等极端条件下的应急通信系统存在的问题以及技术盲点,开展应急通信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及系统架构设计。首先通过分析灾后断路、断电、断网原因,得出极端条件下应急通信系统三大需求特点;其次对通信系统的可靠性提升、灵活适应、快速部署三大类关键技术进行深入探索,分析了空天地网络切片、网络协同技术等多个技术的业务类型、适用情景及性能特点;然后建立以“空天地一体化”通信系统为主框架,“公专结合、宽窄融合”相辅助的集中冗余型应急通信系统,并提出了涵盖终端层、接入层、网络层和决策层的多层次资源协同管理应急通信方案;最后设计出极端条件下多场景联动、多方式优选的应急通信系统架构流程与应用模式。结果表明:该应急通信系统能够在极端条件下,实现通信网络全覆盖、多源信息实时传输与分析和各层次资源共享,从而提高了应急通信保障能力和快速恢复能力。研究能够为极端条件下应急通信的恢复与保障问题提供可靠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通信系统 极端条件 断路断电断网 空天地一体化 应急救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天地融合车载网络场景下的资源优化策略
14
作者 朱思峰 黄长龙 +3 位作者 宋兆威 张宗辉 朱海 乔蕊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4-149,共16页
空天地融合车载网场景下,无人机设备由于电池容量和能源有限,无法为任务卸载提供长期有效支持;低轨卫星受资源成本以及通信延迟、时延抖动的影响难以为大规模车联网任务提供稳定的高带宽通信服务。针对空天地融合车载网络场景下无人机... 空天地融合车载网场景下,无人机设备由于电池容量和能源有限,无法为任务卸载提供长期有效支持;低轨卫星受资源成本以及通信延迟、时延抖动的影响难以为大规模车联网任务提供稳定的高带宽通信服务。针对空天地融合车载网络场景下无人机和低轨卫星的资源优化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任务深度强化辅助学习(Multi-Task Deep Reinforcement and Auxiliary Learning,MTDRAL)的任务卸载以及功率调整、缓存决策的方案。首先构建了任务切分与传输模型、时延模型、能耗模型、服务器计算与缓存模型和问题模型;然后,基于对任务处理时延、服务器能耗以及缓存命中率的综合考虑,给出了基于MTDRAL的任务卸载及资源调度方案;最后将所提方案与随机卸载策略方案、成功率贪婪决策方案、基于柔性动作-评价算法的多网络深度强化学习的卸载方案、基于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算法的多网络深度强化学习的卸载方案进行了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案在服务器数量为14、车载终端数量为10时,综合得分相较于4种对比方案,分别领先约134.41%,31.32%,38.93%,29.49%;所提方案具有较好的性能,能更好地满足空天地融合车载网场景下的任务卸载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天地融合车载网络 资源优化 任务卸载 强化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元时变图的天地一体化网络组播路由算法
15
作者 段洁 闫子豪 +2 位作者 刘亮 孙春霞 赵国锋 《电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69-1481,共13页
为了保障天地一体化网络中组播业务的时效性,使能源消耗降低,提出了基于多元时变图的节能组播路由算法.首先,针对低轨卫星网络的组播路由能耗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多元时变图模型,表征低轨卫星网络的时变拓扑、能耗和时延等多元属性.然后,... 为了保障天地一体化网络中组播业务的时效性,使能源消耗降低,提出了基于多元时变图的节能组播路由算法.首先,针对低轨卫星网络的组播路由能耗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多元时变图模型,表征低轨卫星网络的时变拓扑、能耗和时延等多元属性.然后,利用基于K-最短路径候选路径算法得到满足组播业务服务质量需求的路径集,再通过基于最小路径启发式的组播生成树算法得到能耗近似最优的组播树.最后,从理论上证明该算法构造的组播树在服务质量约束下能量消耗接近最优.仿真结果表明,与已有的算法相比,所提算法的网络能耗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地一体化网络 组播业务 服务质量需求 时变图 组播路由算法 能源消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车辆网络场景中的协同空地计算卸载和资源优化
16
作者 王俊华 罗菲 +1 位作者 高广鑫 李斌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2-115,共14页
针对移动用户数量迅猛增长和地面基础设施分布稀疏所带来的挑战,该文提出一种能量收集辅助的空地协同计算卸载架构。该架构充分利用无人机(UAVs)的灵活机动性和路侧单元(RSUs)及基站(BS)的强大算力,实现了任务计算的动态实时分发。特别... 针对移动用户数量迅猛增长和地面基础设施分布稀疏所带来的挑战,该文提出一种能量收集辅助的空地协同计算卸载架构。该架构充分利用无人机(UAVs)的灵活机动性和路侧单元(RSUs)及基站(BS)的强大算力,实现了任务计算的动态实时分发。特别地,无人机通过能量收集来维持其持续运行和稳定的计算性能。考虑到无人机与地面车辆的高动态性、车辆计算任务的随机性,以及信道模型的时变性,提出一个能耗受限的长期优化问题,旨在从全局角度有效降低整个系统的平均时延。为了解决这一复杂的混合整数规划(MIP)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演员-评论家(Actor-Critic)强化学习算法的计算卸载策略(IACA)。该算法运用李雅普诺夫优化技术,将长期系统时延优化问题分解为一系列易于处理的帧级子问题。然后,利用遗传算法计算目标Q值替代目标神经网络输出以调整强化学习进化方向,有效避免了算法陷入局部最优,从而实现动态车辆网络中的高效卸载和资源优化。通过综合仿真验证了所提计算卸载架构和算法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地一体化车联网 能量收集 计算卸载 强化学习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草原防灭火管理平台开发与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董雅雯 洪永忠 +5 位作者 曾斌 陈胜兰 李玲知 贺煌 王晋昊 张文凡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25年第2期51-56,68,共7页
以森林草原防灭火为重点,全面整合遥感、无人机、视频监控、护林员等“天空地人”全方位、立体化、一体化生态感知体系,搭建集成电子地图、物联设备展示、预警处置、扑火指挥、火情档案管理等功能模块的“天空地人”一体化监测平台——... 以森林草原防灭火为重点,全面整合遥感、无人机、视频监控、护林员等“天空地人”全方位、立体化、一体化生态感知体系,搭建集成电子地图、物联设备展示、预警处置、扑火指挥、火情档案管理等功能模块的“天空地人”一体化监测平台——森林草原防灭火管理平台。该平台既能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生态感知系统对接,实现纵向、横向的资源数据共享互通,又能够全面提升森林草原火情监测预警能力,实现森林草原防灭火一体化、精细化和智能化管理,全面提高森林防火管理现代化水平,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为降低火灾损失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草原 防灭火管理 “空天地人”一体化监测 火情监测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感融算赋能的空天地一体化网络架构及关键技术
18
作者 李兰兰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9-42,共14页
随着6G通信技术的蓬勃发展,通感融算(integrated sensing,computing and communication,ISCC)正成为推动空天地一体化网络演进的重要动力。从ISCC的核心概念出发,讨论了其在空天地一体化网络中的关键作用,提出了一种基于ISCC赋能的两级... 随着6G通信技术的蓬勃发展,通感融算(integrated sensing,computing and communication,ISCC)正成为推动空天地一体化网络演进的重要动力。从ISCC的核心概念出发,讨论了其在空天地一体化网络中的关键作用,提出了一种基于ISCC赋能的两级管理与编排的网络架构,并对该架构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最后,总结了当前该领域所面临的挑战,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以期为6G时代空天地一体化网络的构建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SCC 空天地一体化网络 6G通信 智能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空地海”一体化生态环境遥感监测体系研究
19
作者 朱南华诺娃 游代安 +4 位作者 徐宁宁 张静 滕佳华 张建辉 王霓妮 《中国环境监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13,共7页
《关于加快建立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了“天空地海”一体化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具体目标,构建“天空地海”一体化生态环境遥感监测体系是监测网络建设的重要基础。在全面分析生态环境领域遥感监测... 《关于加快建立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了“天空地海”一体化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具体目标,构建“天空地海”一体化生态环境遥感监测体系是监测网络建设的重要基础。在全面分析生态环境领域遥感监测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对标美丽中国建设的“三步走”目标,提出“天空地海”一体化生态环境遥感监测体系架构,即通过“叠加、融合、大数据分析、智能化”4个层次和“多空间尺度、多时间周期、多要素综合、多源数据融合”4个维度,构建“全覆盖遥感指标、全链条遥感数据、新质生产力技术方法、数字赋能评价、系统化标准规范、智能化质量管理”体系。对于提升生态环境保护的全面、精准和高效管理水平,实现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建设目标,进一步支撑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 遥感监测体系 “天空地海”一体化 美丽中国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天地网络智能流量卸载技术研究综述
20
作者 贾哲源 金凤林 何源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46-61,共16页
随着地面网络流量需求的日益增长,传统地面网络服务难以满足用户需求。为了提供高质量的网络覆盖,空天地网络迅速发展,其中,利用流量卸载技术缓解地面网络通信压力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此外,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为解决流量卸载中的复杂... 随着地面网络流量需求的日益增长,传统地面网络服务难以满足用户需求。为了提供高质量的网络覆盖,空天地网络迅速发展,其中,利用流量卸载技术缓解地面网络通信压力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此外,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为解决流量卸载中的复杂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对空天地网络中智能流量卸载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全面综述,梳理了流量卸载技术的应用场景和智能方法应用,对不同场景中流量卸载技术的特点进行了全面梳理和分析,从智能化方法应用的角度分析了现有的流量卸载技术,并归纳了不同方法的特点和适用场景。基于上述研究,提出了未来空天地网络中智能流量卸载技术所面临的挑战,同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天地网络 流量卸载 人工智能 强化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