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豆油脱臭馏分重相组分中甾醇酯的柱层析法分离提取
1
作者 张沁强 陈竞男 +3 位作者 姚双燕 窦伟国 彭丹 毕艳兰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8-113,共6页
为减少甾醇酯的生产工序,提高大豆油脱臭馏分重相组分中总甾醇得率,采用柱层析法直接分离提取甾醇酯,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吸附剂种类、上样量、洗脱剂比例和柱长直比(填料高度与直径比)对甾醇酯产品纯度和得率的影响,确定最佳工艺条件,... 为减少甾醇酯的生产工序,提高大豆油脱臭馏分重相组分中总甾醇得率,采用柱层析法直接分离提取甾醇酯,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吸附剂种类、上样量、洗脱剂比例和柱长直比(填料高度与直径比)对甾醇酯产品纯度和得率的影响,确定最佳工艺条件,并对最佳工艺条件下分离提取的甾醇酯产品进行傅里叶红外光谱表征,以及甾醇组成和脂肪酸组成测定。结果表明,柱层析法分离提取甾醇酯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吸附剂为硅胶(粒径50~75μm),上样量0.5 g,洗脱剂比例为正己烷、乙醚、冰乙酸体积比95∶5∶1,柱长直比16∶1。在最佳工艺条件下,甾醇酯产品纯度为(89.90±0.94)%,得率为(96.15±1.49)%;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证实提取的产品中含甾醇酯,甾醇酯上的甾醇组成主要为β-谷甾醇、豆甾醇、菜油甾醇,脂肪酸组成主要为亚油酸、油酸、棕榈酸、硬脂酸和亚麻酸。综上,柱层析法无需复杂工序,即可实现大豆油脱臭馏分重相组分中甾醇酯的有效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油脱臭馏分 重相组分 甾醇酯 柱层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炼过程中大豆油及其脱臭馏出物中生育酚的变化 被引量:1
2
作者 孙玉萍 胡金华 +5 位作者 仇长璐 杨亚 周敏 詹亚名 姚永佳 刘祥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0-36,132,共8页
旨在为大豆油的精准适度加工以保留微量营养成分提供参考,对巴西和美国大豆原油、中和油、脱色油、脱臭油、脱臭馏出物的生育酚含量及其异构体占比进行了分析,探讨和研究生育酚在精炼各工段的变化及生育酚异构体的占比规律。结果表明:... 旨在为大豆油的精准适度加工以保留微量营养成分提供参考,对巴西和美国大豆原油、中和油、脱色油、脱臭油、脱臭馏出物的生育酚含量及其异构体占比进行了分析,探讨和研究生育酚在精炼各工段的变化及生育酚异构体的占比规律。结果表明:大豆油中生育酚在精炼各工段均有损失,脱臭工段损失最多,生育酚和α-、γ-、δ-生育酚异构体损失率分别为11.68%~19.37%、6.10%~17.64%、11.56%~19.68%、17.29%~25.51%,在脱臭和整个精炼过程中3种生育酚异构体的损失率均表现为δ-生育酚>γ-生育酚>α-生育酚;与原油相比较,精炼后大豆油中α-、γ-生育酚占比分别增加了0.4~2.1百分点和0.1~1.2百分点,δ-生育酚占比减少了1.3~2.7百分点,说明大豆油中的δ-生育酚更容易被高温分解或挥发而被汽提蒸汽夹带进脱臭馏出物中;美国大豆原油酸值(KOH)在1.5 mg/g以下,其脱臭馏出物中生育酚含量在97419~109123 mg/kg,为原油的80~89倍,巴西大豆原油酸值(KOH)在1.5~3.3 mg/g,其脱臭馏出物中生育酚含量在34678~83803 mg/kg,为原油的59~84倍,美国和巴西的大豆油脱臭馏出物中α-、γ-、δ-生育酚占比分别为6.5%~9.3%、61.0%~62.4%、26.7%~31.4%和8.4%~9.9%,58.0~61.8%,28.0%~30.4%,与对应脱臭油相比较,美国和巴西的大豆油脱臭馏出物中α-、γ-生育酚占比分别减少了0.1~2.5百分点、4.5~6.7百分点和0.5~2.9百分点、2.9~6.9百分点,δ-生育酚占比分别增加了5.5~8.2百分点和5.6~7.8百分点,说明脱臭工段生育酚因挥发而被汽提蒸汽夹带的速率大小为δ-生育酚>α-生育酚>γ-生育酚。因此,应该优化脱臭工段的工艺条件,以最大程度避免生育酚的过度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油 脱臭馏出物 精炼过程 生育酚 生育酚异构体 损失率 占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大豆油脱臭馏出物中制备维生素E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胡小泓 刘文涛 +2 位作者 刘昌伟 狄强 刘宝龙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78-80,共3页
研究采用酯化—蒸馏工艺 ,从大豆油脱臭馏出物中制备维生素E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 ,最佳的工艺条件为 :馏出物∶甲醇 (w/v) 10∶10 ,冷析温度 :0℃ ,酯化时间 :2h。该工艺可使馏出物中维生素E的含量从 3 3%提高到 9 4 8% ;若采用 95 %... 研究采用酯化—蒸馏工艺 ,从大豆油脱臭馏出物中制备维生素E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 ,最佳的工艺条件为 :馏出物∶甲醇 (w/v) 10∶10 ,冷析温度 :0℃ ,酯化时间 :2h。该工艺可使馏出物中维生素E的含量从 3 3%提高到 9 4 8% ;若采用 95 %乙醇进一步萃取可使维生素E含量提高到 12 4 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油 脱臭 馏出物 酯化-蒸馏 提取 维生素E 制油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油脱臭馏出物的酶法甲酯化新工艺 被引量:13
4
作者 唐年初 裘爱泳 胥传来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42-144,共3页
采用酶法研究大豆油馏出物甲酯化的工艺。对反应条件进行单因素分析和正交试验,确定了反应的最佳工艺参数。试验结果表明:影响转化率的主要因素是反应时间和酶用量,反应温度和底物比影响其次。最佳甲酯化工艺条件为:料溶摩尔比1:1.5,酶... 采用酶法研究大豆油馏出物甲酯化的工艺。对反应条件进行单因素分析和正交试验,确定了反应的最佳工艺参数。试验结果表明:影响转化率的主要因素是反应时间和酶用量,反应温度和底物比影响其次。最佳甲酯化工艺条件为:料溶摩尔比1:1.5,酶用量60plu/g,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8h,该条件下转化率达94.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油脱臭馏出物 酶法甲酯化 脂肪酶 生育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油脱臭馏出物中提取植物甾醇的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胡小泓 沈敏元 +1 位作者 康逸 杜琴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47-48,共2页
对脱臭馏出物中提取植物甾醇的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实验获得了最佳工艺参数为 :馏出物 :甲醇 (W/V) 10∶10 ,冷却温度 - 3℃ ,酯化时间 5h ,得到甾醇的含量较高。
关键词 大豆油 脱臭馏出物 植物甾醇 提取 工艺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植物甾醇提取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黄贤校 谷克仁 +1 位作者 赵一凡 高文远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54-57,共4页
以甲酯化大豆油脱臭馏出物经离子交换吸附维生素E后得到富含甾醇的过柱液为原料,以甲醇为提取溶剂,采用冷却结晶的方法分离粗甾醇,然后以丙酮为溶剂对粗甾醇进行重结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最佳结晶工艺条件为:结晶时间18 h,结晶... 以甲酯化大豆油脱臭馏出物经离子交换吸附维生素E后得到富含甾醇的过柱液为原料,以甲醇为提取溶剂,采用冷却结晶的方法分离粗甾醇,然后以丙酮为溶剂对粗甾醇进行重结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最佳结晶工艺条件为:结晶时间18 h,结晶温度0℃,原料与甲醇比1∶2(m/V)。在此条件下甾醇纯度为83.74%,再用丙酮重结晶得到甾醇产品纯度为92.87%,收率为60.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油 脱臭馏出物 植物甾醇 结晶 重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臭馏出物提取V_E的酶预处理 被引量:10
7
作者 谷克仁 王秀华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41-43,共3页
研究了以大豆油脱臭馏出物为原料,采用脂肪酶Novozym435为催化剂,催化脂肪酸与甲醇的酯化反应。反应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试剂摩尔比(甲醇∶脱臭馏出物中游离脂肪酸)为2.2∶1,催化剂用量为2.5%,反应温度为35℃,反应时间为10 h。在最佳反... 研究了以大豆油脱臭馏出物为原料,采用脂肪酶Novozym435为催化剂,催化脂肪酸与甲醇的酯化反应。反应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试剂摩尔比(甲醇∶脱臭馏出物中游离脂肪酸)为2.2∶1,催化剂用量为2.5%,反应温度为35℃,反应时间为10 h。在最佳反应条件下酯化率为95.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油 脱臭馏出物 酯化 脂肪酶 生育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蒸馏法浓缩α-生育酚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丁朝中 林文 +1 位作者 陈乐清 王志祥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4-48,共5页
采用三级分子蒸馏,从大豆油脱臭馏出物中浓缩α-生育酚。一、二级分子蒸馏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优选工艺;三级分子蒸馏采用响应曲面法对操作条件进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将大豆油脱臭馏出物进行甲酯化预处理后,再通过3次分子蒸馏,并结合... 采用三级分子蒸馏,从大豆油脱臭馏出物中浓缩α-生育酚。一、二级分子蒸馏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优选工艺;三级分子蒸馏采用响应曲面法对操作条件进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将大豆油脱臭馏出物进行甲酯化预处理后,再通过3次分子蒸馏,并结合两次脱除甾醇,可明显提高生育酚质量分数,α-生育酚质量分数从0.48%提高至3.5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油脱臭馏出物 分子蒸馏 Α-生育酚 响应曲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蒸馏-萃取法提纯天然生育酚的工艺 被引量:4
9
作者 鲁志成 谷克仁 冶保献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3-65,共3页
以甲酯化的大豆油脱臭馏出物为原料,从中分离提纯天然生育酚。首先将甲酯化后的大豆油脱臭馏出物进行冷冻结晶,通过离心分离甾醇;然后再采用真空蒸馏和乙醇萃取工艺提纯生育酚。研究了提纯的工艺条件及工艺过程中生育酚含量的变化。实... 以甲酯化的大豆油脱臭馏出物为原料,从中分离提纯天然生育酚。首先将甲酯化后的大豆油脱臭馏出物进行冷冻结晶,通过离心分离甾醇;然后再采用真空蒸馏和乙醇萃取工艺提纯生育酚。研究了提纯的工艺条件及工艺过程中生育酚含量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经过提纯后生育酚含量为55.7%,生育酚总收率约为8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油脱臭馏出物 甲酯化 蒸馏 萃取 生育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油脱臭馏出物连续酶法甲酯化工艺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唐年初 裘爱泳 姚专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62-65,共4页
采用连续酶法研究大豆油脱臭馏出物甲酯化的工艺。对反应条件进行单因素分析和正交实验,确定了反应的最佳工艺参数。实验结果表明,影响转化率的主要因素是底物比,其次分别是反应温度和进料速度与酶柱高比。最佳甲酯化工艺条件为:酸醇比1... 采用连续酶法研究大豆油脱臭馏出物甲酯化的工艺。对反应条件进行单因素分析和正交实验,确定了反应的最佳工艺参数。实验结果表明,影响转化率的主要因素是底物比,其次分别是反应温度和进料速度与酶柱高比。最佳甲酯化工艺条件为:酸醇比1∶2,进料速度与酶柱高比值0.075 mL/(min.cm),反应温度55℃,该条件下转化率达90.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油 脱臭馏出物 酶法连续甲酯化 脂肪酶 维生素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甾醇含量热带假丝酵母细胞的培养条件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赵国群 刘红彦 刘金龙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9-53,共5页
以大豆油脱臭馏出物为唯一碳源,研究了高产甾醇的热带假丝酵母(Candida tropicalis)1253细胞的培养条件。研究发现,无机氮源培养使得菌体甾醇含量显著高于有机氮源培养。当尿素与牛肉膏复合作为氮源时,菌体甾醇含量最高(7.55%)。最佳培... 以大豆油脱臭馏出物为唯一碳源,研究了高产甾醇的热带假丝酵母(Candida tropicalis)1253细胞的培养条件。研究发现,无机氮源培养使得菌体甾醇含量显著高于有机氮源培养。当尿素与牛肉膏复合作为氮源时,菌体甾醇含量最高(7.55%)。最佳培养基配方为:脱臭馏出物50.0 g/L、尿素1.0 g/L、牛肉膏1.0 g/L、甘氨酸0.02 g/L、十二烷基苯磺酸钠0.5 g/L、MgSO_4 0.1 g/L、K_2HPO_4 0.2 g/L、KH_2PO_4 0.2 g/L。最适培养条件为:初始pH 7.0、摇床转速200 r/min。采用上述最适的发酵条件,按10%(V/V)接种量接入热带假丝酵母1253种子液,30℃摇床振荡培养96 h。发酵结束后,经过测定,酵母细胞中甾醇含量为8.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甾醇 热带假丝酵母 培养 大豆油脱臭馏出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酸催化大豆油脱臭馏出物甲酯化工艺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马磊 杨天奎 +3 位作者 夏萍 申万岭 闫晓松 谷克仁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6-69,共4页
采用溶胶-凝胶和浸渍法制备了SO2-4/TiO2-SiO2固体酸催化剂,利用其对大豆油脱臭馏出物进行甲酯化。研究了TiO2-SiO2载体焙烧温度、浸渍用硫酸浓度、浸渍时间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以及催化剂用量、醇油比、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酯化率的... 采用溶胶-凝胶和浸渍法制备了SO2-4/TiO2-SiO2固体酸催化剂,利用其对大豆油脱臭馏出物进行甲酯化。研究了TiO2-SiO2载体焙烧温度、浸渍用硫酸浓度、浸渍时间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以及催化剂用量、醇油比、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酯化率的影响。得到了最佳反应条件为载体焙烧温度550℃,浸渍用硫酸浓度2.5 mol/L,浸渍时间12 h,催化剂用量5%(以大豆油脱臭馏出物质量计),醇油比1.5∶1(甲醇与大豆油脱臭馏出物体积质量比),反应温度65℃,反应时间4 h。在最佳条件下,酯化率达到9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4^2-/TiO2-SiO2固体酸催化剂 大豆油脱臭馏出物 甲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油脱臭馏出物中同时提取角鲨烯、生育酚和植物甾醇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代志凯 李祥清 +3 位作者 马金萍 陈月英 陈子杰 许新徳 《粮油食品科技》 2018年第2期21-24,共4页
采用酯化—高真空蒸馏工艺路线,从大豆油脱臭馏出物中同时提取角鲨烯、生育酚及植物甾醇。考察酯化条件(甲醇、催化剂浓硫酸用量及反应时间)对酯化率、角鲨烯和生育酚含量的影响。优化得到的最佳工艺为:催化剂浓硫酸添加量0.5%,醇油摩尔... 采用酯化—高真空蒸馏工艺路线,从大豆油脱臭馏出物中同时提取角鲨烯、生育酚及植物甾醇。考察酯化条件(甲醇、催化剂浓硫酸用量及反应时间)对酯化率、角鲨烯和生育酚含量的影响。优化得到的最佳工艺为:催化剂浓硫酸添加量0.5%,醇油摩尔比10∶1,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120 min,大豆油脱臭馏出物酯化率达到98.2%,生育酚和角鲨烯保留率分别为97.7%和97.5%。酯化后的物料通过冷析结晶,抽滤得到植物甾醇粗品,滤液高真空蒸馏,初步分离得到脂肪酸甲酯、角鲨烯、生育酚等组分。各组分中角鲨烯富集到12.2%,生育酚富集到28.6%,植物甾醇富集到60%左右,初步实现了大豆油脱臭馏出物中角鲨烯、生育酚、植物甾醇的同时提取,为角鲨烯、生育酚及植物甾醇的进一步富集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油脱臭馏出物 酯化 角鲨烯 生育酚 植物甾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CO_2萃取脱臭馏出物中V_E及V_E回添于大豆油中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梁宝生 任悦 +3 位作者 刘欣 王文华 刘滨城 于殿宇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83-87,共5页
以大豆油脱臭馏出物为原料,先对其进行酶法甲酯化,再将甲酯化产物进行超临界CO_2萃取得到维生素E(V_E)。以单因素试验为基础,通过响应面优化确定萃取工艺的最佳条件为CO_2流量2.0 m L/min、萃取温度36℃、萃取压力14 MPa、萃取时间4 h,... 以大豆油脱臭馏出物为原料,先对其进行酶法甲酯化,再将甲酯化产物进行超临界CO_2萃取得到维生素E(V_E)。以单因素试验为基础,通过响应面优化确定萃取工艺的最佳条件为CO_2流量2.0 m L/min、萃取温度36℃、萃取压力14 MPa、萃取时间4 h,在此条件下萃取率为96.2%,所得V_E的纯度高达91.3%。通过抗氧化试验确定V_E回添到一级大豆油中的最佳添加量为0.02%,相对于未添加V_E的大豆油,其抗氧化效果明显提高,此时大豆油中V_E含量为112.43 mg/100 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CO2萃取 大豆油脱臭馏出物 VE 回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素包合法预浓缩天然α-生育酚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勇 马海乐 骆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72-75,共4页
研究了采用尿素包合法从豆油脱臭馏出物中浓缩α-生育酚的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影响包合效果的四个因素的不同水平进行了优选,得出了最佳工艺条件。
关键词 尿素包合法 预浓缩 豆油脱臭馏出物 α—生育酚 工艺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CO_2萃取浓缩天然生育酚的不同工艺探讨 被引量:2
16
作者 胡长鹰 刘云 丁霄霖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9-31,共3页
以大豆油脱臭馏出物甲酯化产物为原料,以天然VE的纯度、收率为指标,比较了单柱萃取、萃取+精馏和双柱精馏等3种超临界CO2萃取精馏(萃馏)工艺浓缩天然VE的效果。结果表明:超临界CO2萃取天然VE可行,双柱精馏方案总体效果好于其他2种工艺... 以大豆油脱臭馏出物甲酯化产物为原料,以天然VE的纯度、收率为指标,比较了单柱萃取、萃取+精馏和双柱精馏等3种超临界CO2萃取精馏(萃馏)工艺浓缩天然VE的效果。结果表明:超临界CO2萃取天然VE可行,双柱精馏方案总体效果好于其他2种工艺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CO2萃馏 天然VE 大豆油脱臭馏出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化大豆油脱臭馏出物甲酯化的脂肪酶固定化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钱俊青 李新晨 +1 位作者 鄢洪德 周文武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9-95,共7页
大豆油脱臭馏出物酶法酯化提取天然VE技术绿色经济,具有理想应用前景。为此,开展了针对催化脱臭馏出物脂肪酸酯化的国产树脂吸附固定化脂肪酶的研究。选用弱极性大孔树脂AB-8作为载体,固定的脂肪酶具有较强的酯化活性与较低的水解活性... 大豆油脱臭馏出物酶法酯化提取天然VE技术绿色经济,具有理想应用前景。为此,开展了针对催化脱臭馏出物脂肪酸酯化的国产树脂吸附固定化脂肪酶的研究。选用弱极性大孔树脂AB-8作为载体,固定的脂肪酶具有较强的酯化活性与较低的水解活性。在固定化条件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应用Plackett-Burman实验筛选出缓冲液pH值、固定化温度和时间为显著影响因素,通过响应面法优化,AB-8树脂固定化脂肪酶的适宜工艺为:缓冲液pH 7.3、固定化温度25℃、时间4 h、酶量50 mg/g树脂、吸附振荡速率150 r/min,得到的固定化酶水解活力为112.4 U/g。应用于催化大豆油脱臭馏出物脂肪酸甲酯化实验,固定化酶催化效果优于游离酶,游离脂肪酸酸值降低88.3%,重复利用3次,酸值降低仍达85%以上,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油脱臭馏出物 甲酯化 脂肪酶 固定化 大孔树脂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浓硫酸催化脱臭馏出物脂肪酸甲酯化工艺研究 被引量:17
18
作者 鲁志成 谷克仁 +1 位作者 冶保献 李俊峰 《粮食与油脂》 2005年第3期21-23,共3页
通过改变甲醇用量、温度、时间、催化剂用量等各种条件对脂肪酸甲酯化过程进行控制。研究 表明:脱臭馏出物脂肪酸甲酯化适宜条件为:溶剂:原料(V/w)=1.1:1;甲酯化时间:2小时;甲酯化 温度:60℃;催化剂:原料(V/W)=0.01:1,在该条件下,脂... 通过改变甲醇用量、温度、时间、催化剂用量等各种条件对脂肪酸甲酯化过程进行控制。研究 表明:脱臭馏出物脂肪酸甲酯化适宜条件为:溶剂:原料(V/w)=1.1:1;甲酯化时间:2小时;甲酯化 温度:60℃;催化剂:原料(V/W)=0.01:1,在该条件下,脂肪酸甲酯化率达到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油脱臭馏出物 脂肪酸 甲酯化 浓硫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油脱臭馏出物中角鲨烯的分离纯化工艺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谢洋洋 袁传勋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56-560,576,共6页
文章采用银离子络合萃取结合柱层析的方法从大豆油脱臭馏出物中分离纯化角鲨烯。先利用响应面法优化银离子络合萃取角鲨烯的最佳工艺条件。然后以硅胶为固定相,正己烷为流动相,考察洗脱速度和上样量等因素对层析效果的影响,最终确定柱... 文章采用银离子络合萃取结合柱层析的方法从大豆油脱臭馏出物中分离纯化角鲨烯。先利用响应面法优化银离子络合萃取角鲨烯的最佳工艺条件。然后以硅胶为固定相,正己烷为流动相,考察洗脱速度和上样量等因素对层析效果的影响,最终确定柱层析的最佳工艺条件。实验结果显示:银离子络合萃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甲醇体积分数60%、萃取温度0℃、萃取时间8 h、AgNO_3的浓度1.5 mol/L、投料比4∶1、反萃取时间60 min、反萃取温度65℃,在此条件下,角鲨烯纯度为46.52%,得率为77.27%;经柱层析进一步纯化,在流速为15 mL/min,上样量与干硅胶的质量比为1∶20的条件下收集流出液,经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分析,收集的流出液中角鲨烯回收率达到96.13%,纯度为94.16%;银离子络合萃取结合柱层析的方法分离纯化角鲨烯的得率和纯度比现有方法均有明显提高,且选择性强、易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鲨烯 大豆油脱臭馏出物 银离子络合萃取 柱层析 高效液相色谱(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臭馏出物乙酯化影响因素及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郝小红 马溢 +1 位作者 彭辉 徐培星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5,共5页
发散式超声强化大豆油脱臭馏出物与乙醇反应制备脂肪酸乙酯具有反应过程温和,原料成本低廉,反应速率快等优点。文中对其过程影响因素及反应动力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超声功率150 W,反应温度80℃,醇油体积比90∶100,催化剂用量(... 发散式超声强化大豆油脱臭馏出物与乙醇反应制备脂肪酸乙酯具有反应过程温和,原料成本低廉,反应速率快等优点。文中对其过程影响因素及反应动力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超声功率150 W,反应温度80℃,醇油体积比90∶100,催化剂用量(质量分数) 1. 6%,反应时间2 h的实验条件下,脂肪酸乙酯得率可以达到90. 6%。酯化过程为二级反应,在超声功率为90 W和150 W时,活化能分别为37. 10 kJ/mol和47. 43 kJ/mol;反应速率常数分别为0. 097 07和0. 245 22。通过提高超声功率,可以有效强化大豆油脱臭馏出物酯交换过程,加快反应速率,缩短反应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酸乙酯 超声波 大豆油脱臭馏出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