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东省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机械化技术对比试验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刘科 徐婷 +4 位作者 康云友 刘婧 李登宇 刘刚毅 刘旭东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67-174,共8页
我国常年需求大豆1.2亿t、玉米2.5亿t,2020年和2021年进口大豆均突破1亿t,量价齐升,进口数量占需求量的80%以上。为了应对国际贸易摩擦带来的大豆和玉米短缺风险,扩种大豆油料是党中央部署的重大政治任务,在保障国家粮油安全方面具有重... 我国常年需求大豆1.2亿t、玉米2.5亿t,2020年和2021年进口大豆均突破1亿t,量价齐升,进口数量占需求量的80%以上。为了应对国际贸易摩擦带来的大豆和玉米短缺风险,扩种大豆油料是党中央部署的重大政治任务,在保障国家粮油安全方面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在土地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机械化技术能够保证玉米基本不减产,增收一季大豆,破解大豆玉米争地难题,提升国家粮油综合生产能力。由于地域规模、光热资源、机械配套等因素的限制,不同地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多样,成本、产量、效益等差异较大,影响技术的推广。为探寻适合山东省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机械化模式,筛选适宜机具,提高农民综合效益,研究选取山东省禹城市为试验点,通过调研,选取种植最多的4+2、4+3、6+3、6+4等4种复合种植模式,围绕种、管、收3个环节栽培要点和机械选配,从出苗率、产量、机收损失率、产出效益和作业成本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筛选适宜山东省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技术模式和机具配套方案,为大面积推广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玉米复合种植 种植模式 配套机具 山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合大豆鲜食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甜玉米品种筛选及效益分析
2
作者 王芳 王旭 廖长见 《福建稻麦科技》 2025年第2期28-32,共5页
大豆-鲜食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是为确保国家粮油安全、振兴大豆产业,同时确保农民增收创新的一个重要栽培模式。2022年在四川省雅安市富林镇富塘村开展大豆鲜食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试验,筛选适合的甜玉米品种类型。结果发现,早熟、中矮秆... 大豆-鲜食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是为确保国家粮油安全、振兴大豆产业,同时确保农民增收创新的一个重要栽培模式。2022年在四川省雅安市富林镇富塘村开展大豆鲜食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试验,筛选适合的甜玉米品种类型。结果发现,早熟、中矮秆品种“闽双色6号”适合“大豆-鲜食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2023年开展该模式示范,甜玉米和大豆总产值达4.9万元/hm2以上,兼具了大豆产量与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大豆鲜食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符合西南山区生态,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鲜食玉米带状复合种植 大豆 鲜食玉米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皖北地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南南 苏甜甜 《安徽农学通报》 2025年第6期11-13,共3页
本文以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实践为基础,总结分析了其种植技术优势、技术要点,指出其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体应用策略。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空间布局合理,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作物产量,以及改善生态环境。该模式的栽培... 本文以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实践为基础,总结分析了其种植技术优势、技术要点,指出其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体应用策略。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空间布局合理,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作物产量,以及改善生态环境。该模式的栽培技术要点包括种植模式选择、品种选择、适期播种、合理施肥、化学除草、化学控旺、虫害防控和机械收获。生产上,该模式暂存在播种收获机械不统一、病虫草害发生和防控药剂不一致等问题;对此,提出强化合作研发,加快新型专用机械研发,提升机艺适配性以及选择抗大豆除草剂玉米品种、加强新型药剂研制,进而关注田间管理障碍,助力一田双收等策略。本文为进一步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玉米 带状复合种植 农机农艺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豆玉米复合种植的播种技术与装备研究
4
作者 张冉 孙景彬 +3 位作者 张云龙 张海鑫 梁兆刚 赵颖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5-41,共7页
大豆玉米供需矛盾是国家粮食安全面临的重要难题,随着大豆玉米的需求量增加,两种作物的高效种植对农机装备提出更高的要求。大豆玉米复合种植技术可充分利用耕地资源,使两种作物和谐共生,是现代高效集约化、新型立体农业的创新发展。基... 大豆玉米供需矛盾是国家粮食安全面临的重要难题,随着大豆玉米的需求量增加,两种作物的高效种植对农机装备提出更高的要求。大豆玉米复合种植技术可充分利用耕地资源,使两种作物和谐共生,是现代高效集约化、新型立体农业的创新发展。基于此,主要对大豆玉米复合种植播种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排种器、智能监测系统和漏播补偿系统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分析,指出在排种方面一种变粒径排种器可同时实现大豆和玉米的精量播种;漏播补偿方面着重归纳一种适应高速运行的补种系统。目前仍存在大豆玉米播种机的技术要求标准不统一、导种机构的播种均匀性较差、播种监测系统的智能化不高等问题。提出自动化智能化播种机、零速投种高频导种系统、广适应性高标准智能监测系统及精确补种系统是未来主要研发方向,以期为大豆玉米复合播种技术和装备进一步发展与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玉米 复合种植 播种技术与装备 监测系统 补种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峨山县复合种植大豆品种筛选
5
作者 郭世明 张文 +3 位作者 陈佳清 普进东 李云飞 李琼 《热带农业工程》 2025年第2期76-80,共5页
为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新技术,峨山县对引进的6个大豆新品种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显示,‘滇大豆38’在适应性和丰产性方面表现突出,株型收敛,株高适中,抗病性和抗倒伏性相对较强,荚多粒大,籽粒完整率高,产量高,综合表现较好;‘云黄2... 为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新技术,峨山县对引进的6个大豆新品种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显示,‘滇大豆38’在适应性和丰产性方面表现突出,株型收敛,株高适中,抗病性和抗倒伏性相对较强,荚多粒大,籽粒完整率高,产量高,综合表现较好;‘云黄29’‘云环资大豆18号’‘云褐豆1号’‘云黄14株型收敛’,抗倒伏性弱,产量不高,综合表现一般;‘云环资大豆19号’生育期适中,抗倒伏性较弱,籽粒完整率低,产量较低,综合表现较差;综合考虑,‘滇大豆38’是适合峨山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优质大豆品种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 品种 适应性 丰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方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
6
作者 李琼 《园艺与种苗》 2025年第1期106-107,共2页
玉米和大豆是城乡居民获得植物蛋白的重要渠道,也是畜禽生产的主要蛋白,大力开展大豆玉米带状间作的示范和推广,既提高玉米和大豆单产,又是打破依赖进口的关键。该文通过对贵州省大方县大豆玉米带状套种模式研究,围绕该技术具体实践进... 玉米和大豆是城乡居民获得植物蛋白的重要渠道,也是畜禽生产的主要蛋白,大力开展大豆玉米带状间作的示范和推广,既提高玉米和大豆单产,又是打破依赖进口的关键。该文通过对贵州省大方县大豆玉米带状套种模式研究,围绕该技术具体实践进行分析,以期为改进农作物高产栽培技术及在不同地区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玉米 带状复合种植 田间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大豆带状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7
作者 于晓宇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5年第4期48-51,共4页
玉米、大豆带状种植技术是一种在现代农业中逐渐受到重视的高效种植模式,经过几年探索,逐渐成熟。该文探讨了玉米、大豆带状种植技术的概念、原理、发展历程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通过分析该技术在改善土地利用率、提高作物产量、优... 玉米、大豆带状种植技术是一种在现代农业中逐渐受到重视的高效种植模式,经过几年探索,逐渐成熟。该文探讨了玉米、大豆带状种植技术的概念、原理、发展历程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通过分析该技术在改善土地利用率、提高作物产量、优化资源配置及环境保护方面的优势,进一步探讨了玉米、大豆带状种植技术的前景与挑战。研究表明,玉米、大豆的带状种植有助于解决我国大豆短缺、玉米总产量不高等难题,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重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和大豆 带状种植技术 土地利用率 产量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曾林 宋云飞 +4 位作者 单艳 万卫东 张晓兰 张朝钟 王勤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8期51-53,65,共4页
为探讨适宜云南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2022年选用玉米云瑞668和大豆台湾75-3为试验材料进行大田试验,研究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不同模式下不同处理对玉米和大豆农艺性状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可机械化作业的田块应优先选... 为探讨适宜云南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2022年选用玉米云瑞668和大豆台湾75-3为试验材料进行大田试验,研究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不同模式下不同处理对玉米和大豆农艺性状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可机械化作业的田块应优先选用玉米大豆行比4∶4和4∶3模式,山区或半山区推广玉米大豆行比2∶2模式。该研究为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在云南省保山市及气候类似地区推广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 行比 产量 产量构成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玉米带状种植模式下玉米摘穗机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1
9
作者 王鹏 谢守勇 +3 位作者 李明生 陈行政 张小亮 刘伟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12,70,共7页
针对丘陵山区大豆玉米带状种植模式的玉米果穗收获有机难用、无机可用的现状,设计一款自走式小型玉米摘穗机。该机采用纵卧式摘穗辊实现果穗摘取,并通过输送装置收集装袋;采用“Y”型布局的L型小甩刀实现茎秆粉碎。对摘穗过程进行动力... 针对丘陵山区大豆玉米带状种植模式的玉米果穗收获有机难用、无机可用的现状,设计一款自走式小型玉米摘穗机。该机采用纵卧式摘穗辊实现果穗摘取,并通过输送装置收集装袋;采用“Y”型布局的L型小甩刀实现茎秆粉碎。对摘穗过程进行动力学分析、对粉碎过程进行静力学分析,确定其核心装置设计参数并进行样机试制。以茎秆粉碎长度合格率、果穗损失率、籽粒破碎率为试验指标进行田间试验,来验证该机设计的合理性。试验表明:在生产率为0.8 hm^(2)/d、果穗籽粒含水率为26.38%、茎秆含水量为71.25%的条件下进行试验,茎秆粉碎长度合格率为92.4%、果穗损失率为2.06%、籽粒破碎率为0.61%。该机设计各项指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能够满足丘陵山地地区玉米机械化收获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摘穗 茎秆粉碎 甩刀 玉米 大豆玉米带状种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0
作者 杨豫新 牛长河 班婷 《新疆农机化》 2024年第1期27-30,41,共5页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是保障我国玉米和大豆产量的一项关键性技术,本文从品种选育、种植模式研究和配套机械设备的研发等方面进行了介绍,提出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并对相应的技术问题进行展望,为后续大豆玉米带...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是保障我国玉米和大豆产量的一项关键性技术,本文从品种选育、种植模式研究和配套机械设备的研发等方面进行了介绍,提出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并对相应的技术问题进行展望,为后续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玉米 带状复合种植技术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及病虫草害综合防控技术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磊 黄运友 +3 位作者 冯正锐 杨龙飞 张亚 刘双清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13期208-212,216,共6页
大豆作为我国重要的粮油兼用作物,在国家粮食安全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我国大豆种植面积有限,单作产量较低,常年依赖进口。因此,我国提出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近年来,湖南省大力发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围绕种植技术的田间... 大豆作为我国重要的粮油兼用作物,在国家粮食安全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我国大豆种植面积有限,单作产量较低,常年依赖进口。因此,我国提出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近年来,湖南省大力发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围绕种植技术的田间试验、集成应用和示范推广开展了深入研究。本文从品种选择、行比配置、播种、田间管理、收获等方面总结了湖南省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并总结了病虫草害综合防控技术,分析了种植技术环节存在的问题,以期为该种植模式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 技术模式 病虫草害 综合防控 湖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高粱带状复合机械化精量种植技术 被引量:1
12
作者 高顺平 张彦军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4年第7期199-200,204,共3页
大豆高粱带状复合机械化精量绿色化种植技术,是集覆膜、穴播、覆土一体的带状复合种植栽培管理技术,可实现抗旱、保温、提墒、提高出苗率,降低投入,增加产出的目的。
关键词 大豆高粱带状复合种植 精量播种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栽培技术 被引量:4
13
作者 吴浩成 《园艺与种苗》 CAS 2024年第2期84-85,共2页
在我国,玉米、大豆在粮食生产和实际生活中均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不减少玉米种植面积的条件下,扩大大豆种植面积迫在眉睫。文中从技术原理、品种选择、种植模式、合理施肥、病虫害防治及实时收获等方面对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进... 在我国,玉米、大豆在粮食生产和实际生活中均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不减少玉米种植面积的条件下,扩大大豆种植面积迫在眉睫。文中从技术原理、品种选择、种植模式、合理施肥、病虫害防治及实时收获等方面对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进行阐述,旨在解决玉米、大豆争地问题,提高农民的收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大豆 复合种植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PID的玉豆带状复合适速排种控制系统设计与试验
14
作者 张兆睿 黄玉祥 +3 位作者 贾宪 赵宏波 高筱钧 张崇勤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86-297,共12页
为解决大豆玉米带状复合播种机多采用地轮驱动导致株距均匀性低和现有电驱播种机大多无法同时播种两种作物种子的问题,设计一种基于模糊PID的玉豆带状复合适速排种控制系统。该系统主要由STM32主控制器、GPS/BD测速模块、人机交互设备... 为解决大豆玉米带状复合播种机多采用地轮驱动导致株距均匀性低和现有电驱播种机大多无法同时播种两种作物种子的问题,设计一种基于模糊PID的玉豆带状复合适速排种控制系统。该系统主要由STM32主控制器、GPS/BD测速模块、人机交互设备和驱动单体组成,采用CAN总线分布式控制各播种单体排种器转速,建立电机驱动信号与作业参数的数学模型,引入模糊PID算法并将转速差值作为反馈构建闭环控制系统,分别使大豆排种器和玉米排种器的转速快速准确地跟随播种机行进速度变化。台架试验表明,恒速作业状态下转速变异系数小于8.50%,株距变异系数均小于10.00%;动态调速过程中转速跟随性好,株距变异系数小于15.00%;引入模糊PID算法后,大豆株距合格指数大于92.00%,玉米株距合格指数大于94.00%,较无PID算法大豆株距合格指数提高2.03%,玉米株距合格指数提高1.59%。田间验证试验表明,电驱作业方式大豆株距合格指数均大于91.00%,较地轮驱动作业方式提高1.80%;玉米株距合格指数均大于93.00%,较地轮驱动作业方式提高1.68%。综上,本研究电驱排种控制系统解决了电驱无法同时播种两种作物种子的问题,并提高了排种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玉米复合种植 GPS/BD CAN总线 模糊PID 电驱排种器 排种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玉米复合种植模式应用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胡开明 陆万山 《安徽农学通报》 2024年第10期23-26,共4页
为系统探究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推广应用情况,分析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本研究对不同土壤类型下种植模式应用效益、不同经营主体下复合种植模式应用效益和不同技管水平下复合种植模式应用效益进行调查。结果表... 为系统探究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推广应用情况,分析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本研究对不同土壤类型下种植模式应用效益、不同经营主体下复合种植模式应用效益和不同技管水平下复合种植模式应用效益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土壤类型、经营主体和技管水平对大豆—玉米复合种植模式应用效益均有影响;大豆—玉米复合种植模式比清种大豆、玉米纯收益明显增加,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十分明显,提高了耕地资源的利用率,实现大豆、玉米兼容发展和稳粮增豆目标。该种植模式在推广应用过程中,存在不同类型土壤适耕性不同、种植规模要求较高、精准播种喷药机械应用成本增加以及技管水平参差不齐等待改进之处,供广大种植户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玉米 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推广 种植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草大豆与青贮玉米复合种植对混合饲料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徐明念 《饲料博览》 CAS 2024年第2期40-43,共4页
试验分析了饲草大豆与青贮玉米复合种植对混合饲料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选择贵州省印江县某15个小区进行试验,分别设置饲草大豆与青贮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饲草大豆与青贮玉米同行复合种植模式和青贮玉米单独种植模式3个处理组,每个处理... 试验分析了饲草大豆与青贮玉米复合种植对混合饲料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选择贵州省印江县某15个小区进行试验,分别设置饲草大豆与青贮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饲草大豆与青贮玉米同行复合种植模式和青贮玉米单独种植模式3个处理组,每个处理5次重复。饲草大豆与青贮玉米复合种植模式的鲜草产量、干草产量均显著高于青贮玉米单作产量(P<0.05);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的缠绕率显著高于同行复合种植模式(P<0.05);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的饲草中蛋白质含量、干物质消化率和相对饲用价值显著高于同行复合种植和青贮玉米单作模式(P<0.05)。饲草大豆与青贮玉米复合种植能够显著提高混合饲料的产量和品质,且带状复合种植模式效果最佳,这为该地区高产量、高品质的优质饲用农作物种植,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草大豆 青贮玉米 复合种植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喷杆喷雾机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叶进文 蔡晨 +3 位作者 周晴晴 薛新宇 常春 金永奎 《宁夏农林科技》 2024年第9期19-24,共6页
大豆和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油作物,为满足实际需求,中央一号文件多次提出大力发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农业农村部也提出大力推进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全程机械化。鉴于此,从当前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植保机械研究现状出发,阐述... 大豆和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油作物,为满足实际需求,中央一号文件多次提出大力发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农业农村部也提出大力推进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全程机械化。鉴于此,从当前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植保机械研究现状出发,阐述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植保机械关键技术与部件、喷杆、国内外喷杆喷雾机研究现状,以及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喷雾机现状,结合当前适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生产农艺要求,提出适应地区大豆玉米带状种植的植保机械设计策略及关键技术,旨在为复合种植模式的喷杆喷雾机设计、应用提供参考,为其大面积应用推广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 植保机械 喷杆喷雾机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大豆种植生产应用技术及对策建议 被引量:1
18
作者 喻杨 《新疆农机化》 2024年第6期37-40,共4页
本文分析了近年来我国大豆种植及供需情况,详细介绍了湖南省大豆主要种植区大豆种植模式及各环节机械化生产要点,阐明了机械化技术应用现状、存在问题,并针对大豆种植、收获及收获后处理环节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以期为国内其他大豆... 本文分析了近年来我国大豆种植及供需情况,详细介绍了湖南省大豆主要种植区大豆种植模式及各环节机械化生产要点,阐明了机械化技术应用现状、存在问题,并针对大豆种植、收获及收获后处理环节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以期为国内其他大豆种植区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带状复合种植 模式 机械化生产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一体化播种机作业质效试验与探究
19
作者 张长明 高祺 +2 位作者 朱冠雄 高凤菊 太荣建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1-29,共9页
播种机的作业成效对提高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播种质量、保证作物产量具有决定性意义。试验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在复合种植4∶2模式下,用一体化的勺轮式排种器播种机和气吸式排种器播种机,分别以5 km/h、7 km/h、9 km/h三种不同速度进... 播种机的作业成效对提高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播种质量、保证作物产量具有决定性意义。试验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在复合种植4∶2模式下,用一体化的勺轮式排种器播种机和气吸式排种器播种机,分别以5 km/h、7 km/h、9 km/h三种不同速度进行播种作业,对播种期、出苗期、成熟期、收获期的参数以及机具性价比、经济指数进行比较,对两种播种机的质效进行探究性评价。结果表明,勺轮式播种机在5 km/h、气吸式播种机在9 km/h播种作业速度下的出苗质量、成熟效果、收获产量最好,勺轮式播种机适于低速作业、气吸式播种机适于高速作业;最优作业速度下,两种机型在收获产量上差异不显著,气吸式播种机在效率经济指数、出苗质量、成熟性状、收获产量上优于勺轮式播种机,但在产量经济指数、机具产投比上低于勺轮式播种机。因此根据种植规模优选一体化播种机,且采用适宜的作业速度从而提高作业质效可提供参考和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 种植模式 一体化播种机 作业质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株大豆和玉米秸秆混合青贮试验 被引量:19
20
作者 刘海燕 王彦靖 +1 位作者 王秀飞 刘鹏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24-126,130,共4页
为研究不同比例的全株大豆和玉米秸秆混合青贮对营养成分、发酵品质、能量值的影响,试验分为5个处理组,全株大豆与玉米秸秆的比例分别为1:0、2:1、1:1、1:2、0:1,每组3个重复。结果表明:与玉米秸秆相比,全株大豆与玉米秸秆1:1混合青贮... 为研究不同比例的全株大豆和玉米秸秆混合青贮对营养成分、发酵品质、能量值的影响,试验分为5个处理组,全株大豆与玉米秸秆的比例分别为1:0、2:1、1:1、1:2、0:1,每组3个重复。结果表明:与玉米秸秆相比,全株大豆与玉米秸秆1:1混合青贮的粗蛋白质、粗脂肪、赖氨酸、钙的含量以及干物质体外消化率分别提高了55.89%、192.10%、107.69%、250.00%、6.52%(P<0.05),粗灰分、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木质素、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产奶净能、维持净能显著提高(P<0.05);与全株大豆相比,全株大豆与玉米秸秆1:1混合青贮的乳酸含量提高了34.65%(P<0.05),乙酸和丁酸含量及pH显著降低(P<0.05)。综上,建议全株大豆与玉米秸秆以1:1比例混合青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株大豆 玉米秸秆 营养成分 能量值 发酵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