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豆肽的分级膜分离及功能特性研究 被引量:19
1
作者 张新会 杨晓泉 +1 位作者 陈中 姚玉静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9-52,共4页
本文采用不同截留分子量的超滤膜对大豆肽溶液进行分级分离 ,将Alcalase碱性内切蛋白酶水解大豆分离蛋白制得的大豆肽溶液分成分子量 >30kD、10kD~ 30kD、5kD~ 10kD和 <5kD四个组分 ,并对不同分子量段大豆肽的分子量分布和功能... 本文采用不同截留分子量的超滤膜对大豆肽溶液进行分级分离 ,将Alcalase碱性内切蛋白酶水解大豆分离蛋白制得的大豆肽溶液分成分子量 >30kD、10kD~ 30kD、5kD~ 10kD和 <5kD四个组分 ,并对不同分子量段大豆肽的分子量分布和功能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膜分离方法能对大豆肽进行有效的分离 ;不同分子量的大豆肽在溶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肽 分级膜分离 功能特性 超滤膜 分子量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肽的分级膜分离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杨晓泉 张新会 +2 位作者 陈山 陈中 赵谋明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6-20,24,共6页
利用截留不同分子质量 (30 0 0 0u、1 0 0 0 0u和 5 0 0 0u)的切向流超滤膜将水解度为 1 4 .5 %的大豆肽按分子质量分为 4级 ,利用凝胶过滤色谱研究了大豆肽的分子质量分布及分级膜分离的效果 ,以及大豆肽膜分离时膜的通量和分离效能变... 利用截留不同分子质量 (30 0 0 0u、1 0 0 0 0u和 5 0 0 0u)的切向流超滤膜将水解度为 1 4 .5 %的大豆肽按分子质量分为 4级 ,利用凝胶过滤色谱研究了大豆肽的分子质量分布及分级膜分离的效果 ,以及大豆肽膜分离时膜的通量和分离效能变化 ,并对不同分子质量段大豆肽的功能特性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分级膜分离方法对大豆肽能进行有效的分离 ;水解度为 1 4 .5 %的大豆肽中大多数的分子质量小于 5 0 0 0u ;不同分子质量大豆肽的溶解性、粘度、起泡性和乳化性不同 .采用全回流方式处理大豆肽粗品时 ,随着大豆肽浓度的提高 ,膜通量有所下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肽 分级 超滤 膜分离 功能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蛋白组分功能性质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曲家妮 杨晓泉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6-30,共5页
系统比较了两种大豆蛋白分级方法所得蛋白组分的亚基组成、蛋白质得率以及组分流向、溶解性和乳化活性等物化性质和功能性质,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的蛋白组分在不同性质上表现各有异同。Nagano的IM和Samoto的LP组分的亚基组成差异较大。Nag... 系统比较了两种大豆蛋白分级方法所得蛋白组分的亚基组成、蛋白质得率以及组分流向、溶解性和乳化活性等物化性质和功能性质,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的蛋白组分在不同性质上表现各有异同。Nagano的IM和Samoto的LP组分的亚基组成差异较大。Nagano组分总蛋白得率略高于Samoto。相对于7S组分,两种分级方法的大豆蛋白均更多地集中于11S和IM/LP组分。Nagano和Samoto法的蛋白质分别在11S和LP组分富集。11S和7S组分的脂量分布低于IM或LP组分,Samoto的LP组分脂分布率明显高于其他组分。Naga-no和Samoto蛋白组分等电点在pH4.5左右,Samoto的LP组分由于其较高脂含量而溶解度最低且对pH不敏感。Nagano和Samoto组分中7S组分的乳化活性较高,Samoto的LP由于其低溶解性而使乳化活性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蛋白 分级 11S 7S 功能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