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藏高原东缘地壳上地幔电性结构研究进展 被引量:33
1
作者 王绪本 余年 +2 位作者 高嵩 罗威 蔡学林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350-2370,共21页
经过数十年的努力,中国学者针对青藏高原东缘地壳上地幔探测,累积完成超过20000 km的大地电磁测深剖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科学数据和认识,为青藏高原东缘构造格局、地壳上地幔电性结构、地震机制和动力学研究奠定了基础.根据青藏高原东... 经过数十年的努力,中国学者针对青藏高原东缘地壳上地幔探测,累积完成超过20000 km的大地电磁测深剖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科学数据和认识,为青藏高原东缘构造格局、地壳上地幔电性结构、地震机制和动力学研究奠定了基础.根据青藏高原东缘的主要构造和断裂分布特征,本文重点对龙门山构造带、川滇构造带和三江构造带三个构造带分区进行研究,主要依据大地电磁探测工作成果和壳幔电性结构特征,系统地对青藏高原东缘地壳上地幔电性结构、与扬子西缘接触关系、汶川地震和芦山地震的电性孕震环境及弱物质流通道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梳理和分析.一是青藏高原东缘地壳表层岩块和物质沿壳内高导层向龙门山造山带仰冲推覆,表现为逆冲推覆特征的薄皮构造;二是高原东部地壳中下部及上地幔顶部向龙门山造山带和上扬子地块西缘岩石圈深部俯冲,呈现刚性的上扬子地块西缘高阻楔形体向西插入柔性青藏块体的楔形构造;三是将汶川地震和芦山地震的震源投影到大地电磁剖面上,发现震源位于剖面下方的高阻块体与低阻体之间靠近高阻体的一侧,龙门山构造带岩石圈表现出高阻、高密度和高速的"三高"特征,这种非均匀电性结构可能构成地震孕育发生条件;四是川滇和三江地区的多条大地电磁剖面探测结果表明,在青藏高原东缘中下地壳存在下地壳流和局部管道流,大地电磁结果对其空间分布形态、位置及大小进行了较好的刻画.根据研究区壳幔电性结构特征的构造解析和综合实例分析,总结了青藏高原东缘六类壳幔电性结构模型,提出了下一步重点研究领域和目标.总之,青藏高原东缘壳幔电性结构的研究对揭示研究区岩石圈结构和构造格局提供了重要依据,对油气及矿产资源远景评价提供了背景资料,对"Y"型多地震区的构造关系和发震机理研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缘 扬子地块 大地电磁测深 壳幔电性结构 强震源区电性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扬子地台北缘中上二叠统层状硅质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古地理、古海洋演化的响应 被引量:24
2
作者 程成 李双应 +1 位作者 赵大千 颜玲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55-166,共12页
为探讨华南地区二叠纪硅质岩的硅质来源和形成背景,本文以扬子地台北缘中上二叠统孤峰组和大隆组层状硅质岩为研究对象,对采自孤峰组和大隆组层状硅质岩样品进行了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分析测试,同时收集了大量前人有关孤峰组... 为探讨华南地区二叠纪硅质岩的硅质来源和形成背景,本文以扬子地台北缘中上二叠统孤峰组和大隆组层状硅质岩为研究对象,对采自孤峰组和大隆组层状硅质岩样品进行了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分析测试,同时收集了大量前人有关孤峰组和大隆组的资料。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孤峰组和大隆组层状硅质岩的Al/(Al+Fe+Mn)、Si/(Si+Al+Fe)平均值分别为0.57、0.91和0.48、0.97,结合Al-Fe-Mn三角图解,指示它们主要为生物成因;其Ce/Ce*、(La/Ce)N和(La/Yb)N平均值分别为0.86、1.58、1.27和0.75、1.52、1.46,结合沉积环境判别图,表明其沉积环境均主要为大陆边缘,推测硅质岩的形成可能与上升流的活动有关。部分地区存在热水成因硅质岩和/或受热水影响硅质岩并往往沿同沉积断裂分布,暗示同沉积断裂可能为热水活动提供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质岩 地球化学 上升流 热水沉积 中上二叠统 扬子地台北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陆块东南缘上震旦统凤台组磷结核的发现及其意义 被引量:3
3
作者 曹高社 张善文 +2 位作者 随风贵 杨晓勇 刘德良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54-459,共6页
华北陆块东南缘风台组的底部和中部存在磷结核。这些磷结核的发现表明,凤台组(至少有部分地层)可能形成于温暖的海相环境。凤台组底部与中部磷结核的地球化学特征分析表明,2个层位磷结核的沉积构造环境存在差异,凤台组底部形成于地幔活... 华北陆块东南缘风台组的底部和中部存在磷结核。这些磷结核的发现表明,凤台组(至少有部分地层)可能形成于温暖的海相环境。凤台组底部与中部磷结核的地球化学特征分析表明,2个层位磷结核的沉积构造环境存在差异,凤台组底部形成于地幔活动较强的海相环境,而中部形成于地幔活动性较弱的闭塞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震旦统凤台组 磷结核 华北陆块东南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扬子东南缘民乐-古丈地区锰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被引量:4
4
作者 刘东升 雷玉龙 +4 位作者 黄飞 舒敏 刘虎 许鑫 刘林飞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1期249-257,共9页
湖南省民乐-古丈地区锰矿位于上扬子地块东南缘之武陵台陷的半局限浅海盆地中,为典型的海相沉积型锰矿床。区内主要有民乐和古丈2个锰矿产地,位于松桃成锰盆地的中东部,与贵州道坨锰矿、杨立掌锰矿处于同一断陷槽中,成矿地质条件较好,... 湖南省民乐-古丈地区锰矿位于上扬子地块东南缘之武陵台陷的半局限浅海盆地中,为典型的海相沉积型锰矿床。区内主要有民乐和古丈2个锰矿产地,位于松桃成锰盆地的中东部,与贵州道坨锰矿、杨立掌锰矿处于同一断陷槽中,成矿地质条件较好,找矿潜力较大。通过对区内锰矿床(点)成矿地质特征、古构造、岩相古地理等综合分析,总结区域锰矿成矿规律和找矿方向,为上扬子地块东南缘南华系锰矿找矿突破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扬子地块东南缘 民乐-古丈地区 锰矿 地质特征 成矿规律 找矿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扬子西南缘云南镇雄县羊场超大型优质磷矿地质特征及资源潜力 被引量:9
5
作者 岳维好 黄艳华 刀听红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46-856,共11页
滇东北镇雄县羊场磷矿为近年来新发现的超大型优质磷矿床,矿床储量大(预测远景资源量达130×10^(8)t)、矿体厚度大(30余米),且矿石质量优(为低镁高钙石灰岩型磷矿石)。矿床位于上扬子陆块西南缘前部碳酸盐台地威宁-昭通褶-冲带中硝... 滇东北镇雄县羊场磷矿为近年来新发现的超大型优质磷矿床,矿床储量大(预测远景资源量达130×10^(8)t)、矿体厚度大(30余米),且矿石质量优(为低镁高钙石灰岩型磷矿石)。矿床位于上扬子陆块西南缘前部碳酸盐台地威宁-昭通褶-冲带中硝滩-羊场聚磷盆地半封闭的浅水台地相中,为典型的早寒武世浅海相沉积型磷矿床。古构造、岩相古地理及成磷条件研究表明,硝滩-羊场聚磷盆地西部的绥江-永善-昭通成磷区,已发现永善县务基、金沙厂、官房等中型磷矿床。盆地东部的羊场磷矿所属的镇雄-威信成磷区与其具有相似的成矿背景,成矿地质条件好,找矿潜力巨大。通过对羊场磷矿成矿地质背景、古构造、岩相古地理等综合分析,总结区域磷矿成矿规律和找矿方向,为上扬子地块西南缘早寒武世海相沉积型磷矿床找矿突破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特征 资源潜力 磷矿 羊场 云南镇雄县 上扬子西南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