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国初年民事“第一法源”的确立——民初大理院对“现行律民事有效部分”的形塑 被引量:3
1
作者 徐琨捷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0-131,共12页
学界普遍认为《大清现行刑律》民事部分的效力由1912年4月3日南京临时参议院的决议所确立,但梳理史料却能得出不同的结论。原因在于,该决议由南方政权作出且并未被北洋政府承认,故民事法源的空白未在立法层面得到解决。“现行律民事有... 学界普遍认为《大清现行刑律》民事部分的效力由1912年4月3日南京临时参议院的决议所确立,但梳理史料却能得出不同的结论。原因在于,该决议由南方政权作出且并未被北洋政府承认,故民事法源的空白未在立法层面得到解决。“现行律民事有效部分”的确立,离不开大理院在“司法兼营立法”过程中的塑造。民初民事“第一法源”的确立,大致经历了通过《大清民律草案》的尝试与挫败、大理院确立“现行律民事有效部分”的地位、剥离《大清现行刑律》刑法属性及该律地位的巩固等阶段。纵观民事“第一法源”的确立,自清末兴起的“诸法合体说”起了关键作用,大理院根据该观点将《大清现行刑律》区分为不同的部门法,既解决了“无法可依”的困境,又避免另立新民法将会遭受的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清现行刑律》 《大清民律草案》 诸法合体 大理院 民事有效部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源理论视角下的清代刑事法律渊源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栋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4-96,共13页
由于没有受到法源理论的指导,既有清代刑事法律渊源研究不仅无法统一各种法律渊源的分类和内容,也无法很好地指明各种法律渊源之间的相互关系。法源理论视角下,清代刑事法律渊源问题研究应在法的适用立场下进行,去寻找那些为案件审判能... 由于没有受到法源理论的指导,既有清代刑事法律渊源研究不仅无法统一各种法律渊源的分类和内容,也无法很好地指明各种法律渊源之间的相互关系。法源理论视角下,清代刑事法律渊源问题研究应在法的适用立场下进行,去寻找那些为案件审判能够提供规范性依据的那些法的创制(规范)行为或事实,并弄清楚裁判依据范围有多大,不同法律渊源适用的层级或顺序为何。法源理论下,法律渊源分为效力渊源和认知渊源。清代刑事法律渊源中属于效力渊源的有律文和例文,属于认知渊源的有刑部通行、司法成案和秋审中的“实体性”规范以及被比附加减的律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源理论 清代刑事法律渊源 效力渊源 认知渊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边疆多民族地区的国家法建设——以清代新疆刑事司法实践中的法律适用为例 被引量:4
3
作者 白京兰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9-44,共6页
由于民族、宗教、历史等因素的影响,清代新疆呈现国家制定法、宗教法、习惯法等多元法律并存的样态,鉴于多元法律之间性质上的差异以及由此带来的对政权稳固的消极影响,清政府在对新疆的法律治理过程中,始终注重国家制定法在刑事司法领... 由于民族、宗教、历史等因素的影响,清代新疆呈现国家制定法、宗教法、习惯法等多元法律并存的样态,鉴于多元法律之间性质上的差异以及由此带来的对政权稳固的消极影响,清政府在对新疆的法律治理过程中,始终注重国家制定法在刑事司法领域中的权威与主导地位,以《大清律例》等为核心的国家制定法统合边疆地区的多元法律并推进国家法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新疆 国家法建设 刑事司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也谈中国古代律典的性质和体例——以《唐律疏议》和《大清律例》为中心 被引量:6
4
作者 高汉成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5期25-30,共6页
本着现代法理学的部门法理论原则 ,以《唐律疏议》和《大清律例》为例 ,对中国古代律典的性质和编纂体例进行了详细论证分析。指出问题的关键是古今对“刑法”、“犯罪”、“刑罚”三概念的理解截然不同 ,所谓“古代律典只是刑法典 ,其... 本着现代法理学的部门法理论原则 ,以《唐律疏议》和《大清律例》为例 ,对中国古代律典的性质和编纂体例进行了详细论证分析。指出问题的关键是古今对“刑法”、“犯罪”、“刑罚”三概念的理解截然不同 ,所谓“古代律典只是刑法典 ,其编纂体例是诸法分立、民刑有分”的观点是错误的。传统看法把“诸法合体、民刑不分”作为律典的编纂体例是有其客观依据的 ,简单抛弃这一说法只会导致认识上的混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古代律典 《唐律疏议》 编纂体例 《大清律例》 基本部门法 法律部门 民事制裁方法 晚清 法律调整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律疏议》中的“情”考辨 被引量:4
5
作者 刘晓林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1-89,共9页
传世文献中"情"的含义可分为"人情"与"本情"两类,表达本情、真情、实情等含义时多记述狱讼、司法等内容;竹简秦汉律中有"知情""言情"等表述,"情"皆作本情、真情、实情;《... 传世文献中"情"的含义可分为"人情"与"本情"两类,表达本情、真情、实情等含义时多记述狱讼、司法等内容;竹简秦汉律中有"知情""言情"等表述,"情"皆作本情、真情、实情;《唐律疏议》中"情"出现282次,其中65%表述形式为"知情""不知情",88%表达的含义为本情、真情、实情;"情"作为立法语言与法律词汇,在唐律中的主要功能是围绕"正刑定罪"展开的,这也是唐律立法主旨与基本价值追求的直接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律疏议 正刑定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绪末年司法统计中的女性犯罪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洪阳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06-108,共3页
清朝末年,女性犯罪统计受到了一定的重视,展现了这一时期女性法律地位的变化及社会变迁带给女性的影响。法部第二次统计中,女性犯罪的人数、类别均具有了一定的规模。刑罚以笞杖为主,多数刑罚可以收赎,特别是通过秋朝审等形式,女性犯罪... 清朝末年,女性犯罪统计受到了一定的重视,展现了这一时期女性法律地位的变化及社会变迁带给女性的影响。法部第二次统计中,女性犯罪的人数、类别均具有了一定的规模。刑罚以笞杖为主,多数刑罚可以收赎,特别是通过秋朝审等形式,女性犯罪可以得到相应的援免,真正入监的女犯并不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法律 女性犯罪 统计分析 女犯援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量刑制度的近代化——以《大清新刑律》为对象
7
作者 蒋铁初 《政法论丛》 CSSCI 2012年第2期80-86,共7页
中国传统的量刑制度在清末修律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清末刑律在法定刑的设定方面采取了相对法定刑制度,增加了关于酌定量刑情节的规定,从而扩大了法官量刑的权力。另外,传统法律中影响量刑平等的情节也大都被废止。民初的司法实践也能表... 中国传统的量刑制度在清末修律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清末刑律在法定刑的设定方面采取了相对法定刑制度,增加了关于酌定量刑情节的规定,从而扩大了法官量刑的权力。另外,传统法律中影响量刑平等的情节也大都被废止。民初的司法实践也能表明清末刑律中的量刑制度得到较为严格的遵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清新刑律》 相对法定刑 身份情节 酌定情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末编修民律之争议 被引量:1
8
作者 冉琰杰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49-156,共8页
宣统二年底,大清民律草案脱稿,但未能核定颁布。不久,清王朝覆灭,清末民律编纂成果付诸东流。然而,这样的结局,不仅是时势使然。通过考察民律编修前"民""刑"概念的分野,朝廷各方对民律的关注和讨论,民律脱稿后朝中... 宣统二年底,大清民律草案脱稿,但未能核定颁布。不久,清王朝覆灭,清末民律编纂成果付诸东流。然而,这样的结局,不仅是时势使然。通过考察民律编修前"民""刑"概念的分野,朝廷各方对民律的关注和讨论,民律脱稿后朝中的人事变化,民律核议时有关亲权条文的争议,以及报刊舆论的反响,可以呈现修律过程的复杂性,民律的结局是朝中不同意见妥协的结果,不宜简单地以传统与现代、进步与局限来评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修律 大清民律草案 刑民之分 礼法之争 报刊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清朝在蒙古地区涉及民族关系的刑事法律治理——基于清代土默特档案的考察 被引量:1
9
作者 王丹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54-160,共7页
清统治者在土默特地区涉少数民族刑事案件司法中,始终强调司法差异性,在处理蒙古地区民族关系时常常采取“民族隔离”的做法,反映了清朝统治者严重的民族歧视思想。随着大批内地灾民涌入包括土默特地区在内的蒙古地区,处理这一地区汉民... 清统治者在土默特地区涉少数民族刑事案件司法中,始终强调司法差异性,在处理蒙古地区民族关系时常常采取“民族隔离”的做法,反映了清朝统治者严重的民族歧视思想。随着大批内地灾民涌入包括土默特地区在内的蒙古地区,处理这一地区汉民与蒙民对土地等资源争夺的案件,成为清代蒙古地区刑事法律治理的主要问题和特点。刑事治理的变迁折射出清代边疆地区民族关系治理政策的演变,统治者在蒙古地区采取“蒙汉分治”的刑事法治存在着明显的形式化与低效。对清代边疆刑事治理的批判性研究表明,在边疆民族地区推进法治建设中,一定要严格把握好民族平等这一重要标尺,将各民族之间司法平等的法律文化理念深深植根于边疆民族地区民众中。同时,要妥善处理好边疆地区经济利益关系,避免因经济利益矛盾影响地区的民族关系。在立足当地实际时,力戒片面强调“因俗而治”的特殊性而忽略了对普遍性的遵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朝 蒙古地区 涉少数民族刑事案件 刑事法律治理 土默特档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