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4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ransition metal coordination polymers with flexible dicarboxylate ligand:Synthesis,characterization,and photoluminescence property
1
作者 CUI Peipei LI Xin +5 位作者 CHEN Yilin CHENG Zhilin GAO Feiyan GUO Xu YAN Wenning DENG Yuchen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221-2231,共11页
Under solvothermal conditions,six new coordination polymers(CPs)[Mn(L)(phen)(H_(2)O)]_(n)(1),[Co(L)(phen)(H_(2)O)]_(n)(2),[Cu(L)(phen)(H_(2)O)]_(n)(3),[Zn_(2)(L)_(2)(phen)2(H_(2)O)]_(n)(4),[Zn(L)(phen)]_(n)(5),and[Cd(... Under solvothermal conditions,six new coordination polymers(CPs)[Mn(L)(phen)(H_(2)O)]_(n)(1),[Co(L)(phen)(H_(2)O)]_(n)(2),[Cu(L)(phen)(H_(2)O)]_(n)(3),[Zn_(2)(L)_(2)(phen)2(H_(2)O)]_(n)(4),[Zn(L)(phen)]_(n)(5),and[Cd(L)(phen)2]_(n)(6)were synthesized by reactions of dicarboxylate ligand 2,2'-(1,2-phenylenebis(methylene))bis(sulfanediyl)dinobutyric acid(H_(2)L)and 1,10-phenanthroline(phen)with the corresponding metal salts.Complexes 1-6 have been structurally characterized by single-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analyses,elemental analysis,IR,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and powder X-ray diffraction.The structures of 1-6 are 1D chains,which are further connected by hydrogen bonding interac-tions to form 3D supramolecular structures.Among them,1 and 2 are isomorphic with L2-of syn-conformation,while L2-shows anti-conformation in 3-6.In addition,the solid-state photoluminescence property of 4-6 was investiga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exible dicarboxylate ligand coordination polymers hydrogen bonding interaction CONFORMATION photoluminescence proper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口语对话中的“还是” 被引量:1
2
作者 方梅 《汉语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4,共13页
自然口语对话中,由“还是”构成的选择问句有多种形式,由“还是”系连的并列项不仅在结构上会呈现出不对称性,其功能也呈现出多样性。虽然“或者”与“还是”在书面语中的差异或许体现为“标准析取并列”与“疑问析取并列”的对立,但是... 自然口语对话中,由“还是”构成的选择问句有多种形式,由“还是”系连的并列项不仅在结构上会呈现出不对称性,其功能也呈现出多样性。虽然“或者”与“还是”在书面语中的差异或许体现为“标准析取并列”与“疑问析取并列”的对立,但是在自然口语对话中,用于追加信息时,这种对立有可能被中和;而出现于回应话轮之首的“或者”,用于提出建议,即便采用疑问句法,也不能被“还是”替换。当“还是”位于话轮末形成不完整话轮或单独用作一个话轮时,原有的句法功能弱化、语义被漂白,仅体现言者的互动意图。它作为特定互动行为的载体,具有位置敏感性。“疑问析取并列”不能完全概括“还是”的用法,但能为理解“还是”的功能扩展路径提供可能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口语对话 “还是” “或者” 疑问析取并列 互动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坐标增强与多源采样的脑肿瘤图像分割
3
作者 蒋占军 李洋 +1 位作者 廉敬 苗新法 《计算机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96-1002,共7页
针对脑肿瘤图像分割模型对肿瘤区域关注度不够及易丢失空间上下文信息,导致对肿瘤区域分割效果不佳的问题,提出一种融合坐标增强学习机制(CEL)与多源采样的TransUNet脑肿瘤分割网络。首先,提出一种CEL,结合ResNetv2作为模型的浅层特征... 针对脑肿瘤图像分割模型对肿瘤区域关注度不够及易丢失空间上下文信息,导致对肿瘤区域分割效果不佳的问题,提出一种融合坐标增强学习机制(CEL)与多源采样的TransUNet脑肿瘤分割网络。首先,提出一种CEL,结合ResNetv2作为模型的浅层特征提取网络,增加对脑肿瘤区域的关注度;其次,设计深层混合采样特征提取器,并利用可变形注意力与自注意力机制对脑肿瘤的全局与局部信息进行多源采样;最后,在编码器与解码器之间设计交互层级融合(ILF)模块,从而在实现深层与浅层特征信息交互的同时减少参数的计算量。在BraTS2018和BraTS2019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基准TransUNet,所提模型的平均相似性系数(mDice)、平均交并比(mIoU)、平均精度均值(mAP)和平均召回率(mRecall)分别提高4.84、7.21、3.83和3.15个百分点,模型大小降低了16.9 M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分割 多模态信息 坐标增强学习机制 混合采样 交互层级融合模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长输流管道大变形动力学研究进展
4
作者 陈伟 曹润青 +2 位作者 胡嘉纯 代胡亮 王琳 《力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3-174,共62页
细长输流管道是发动机液压装置、航空加油机、核工业热交换器、海洋钻井平台等工程装备系统的一类重要结构.当流速较高时,细长管道可能会发生屈曲或颤振等流致失稳现象,严重时可酿成重大安全事故.输流管道的流致失稳及其非线性振动是典... 细长输流管道是发动机液压装置、航空加油机、核工业热交换器、海洋钻井平台等工程装备系统的一类重要结构.当流速较高时,细长管道可能会发生屈曲或颤振等流致失稳现象,严重时可酿成重大安全事故.输流管道的流致失稳及其非线性振动是典型的流固耦合力学行为,已成为结构动力学、流固耦合力学等研究领域的一个普遍性范例.在建立动力学方程、明确稳定性机理和分析非线性振动规律之后,近年来人们极其关注输流管道的大变形/大位移动力学问题.本文系统介绍了细长输流管道非线性振动,特别是其弯曲大变形动力学的研究进展.首先,概述了输流管系统的非线性特征及其分类,简要分析了一些常用假设的合理性.其次,重点介绍了泰勒展开近似模型、几何精确理论模型、绝对节点坐标描述计算模型、数据驱动模型及相关的其他建模与求解方法.然后,针对两端支撑管道和悬臂管道两类有本质区别的动力学系统,回顾了其非线性动力学机理与演化规律,重点介绍了悬臂管道从小变形假设到大变形响应的一些新近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还介绍了提高输流管稳定性、抑制输流管非线性振动和利用输流管大变形响应的主要方法.最后,对细长输流管道大变形动力学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归纳总结,并指出值得关注的几个基础性科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流管道 流固耦合 大变形动力学 几何精确模型 绝对节点坐标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五五”时期推动区域产业协作和产业转移的理论逻辑与现实进路
5
作者 孙久文 虎琳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4-56,共13页
面对即将到来的“十五五”时期,深化东、中、西、东北四大板块的产业协作,推动产业转移,是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路径,也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当前,中国区域经济增长面临传统要素红利衰减、产业链... 面对即将到来的“十五五”时期,深化东、中、西、东北四大板块的产业协作,推动产业转移,是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路径,也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当前,中国区域经济增长面临传统要素红利衰减、产业链协同不足与制度性壁垒等多重约束,亟需通过“梯度转移”逻辑重构区域分工体系,以“要素流动—产业链重构—制度协同”三位一体的机制激发新动能。区域产业协作的核心矛盾在于破解资源错配与市场分割,其本质是通过协作创造效应、制度摩擦效应和要素积累效应,推动技术创新扩散、要素跨域配置与生产关系变革,促进全产业链效率的跃升,最终实现产业空间组织形态的帕累托改进。从现实挑战看,东部地区面临要素成本刚性上升与创新势能外溢需求,中西部地区受制于基础设施缺口与制度壁垒,东北地区则深陷路径依赖与转型停滞困境,这些问题导致产业转移陷入“转而不接”“协而不同”的低效均衡。区域协作需通过要素时空优化、产业链网络化协同及制度创新,形成“创新引领—梯度承接—反向赋能”的动态循环。为实现这一目标,需构建“有效市场驱动、有为政府赋能、有机企业协同”的新型治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协作 产业转移 空间交互效应 制度摩擦 制度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同送同受路径的多回直流系统交互影响及协调恢复分析
6
作者 易建波 王泽宇 +2 位作者 胡维昊 饶宇飞 李程昊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146-157,共12页
青豫与天中特高压直流已形成近似同送同受路径的多回直流输电系统,其送受端的网架结构和子系统间的交互特性更加复杂,因此故障交互影响和协调恢复问题是目前系统稳定研究的焦点。量化分析了多回直流各子系统电压交互特性,重新修订了适... 青豫与天中特高压直流已形成近似同送同受路径的多回直流输电系统,其送受端的网架结构和子系统间的交互特性更加复杂,因此故障交互影响和协调恢复问题是目前系统稳定研究的焦点。量化分析了多回直流各子系统电压交互特性,重新修订了适用于评价多回直流系统的交互因子和有效短路比,推导出实用的多回直流协调恢复因子实用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由多回直流协调恢复因子指导恢复秩序、通过各子系统非线性低压限流环节控制配合的多回直流协调恢复策略。最后经过多回直流系统等值模型仿真测试,表明所提协调恢复策略控制效果最优,所推导的多回直流协调恢复因子工程实用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回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 电压交互特性 协调恢复策略 低压限流环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交通与国土空间相互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朱高儒 徐兴蒙 +1 位作者 鲁毓进 李燚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1-60,共10页
交通运输与国土空间相互依存、互促发展,二者的协同优化有利于铁公水航合理布局和城乡空间优化配置,亟需探明相互作用机制。以综合交通与国土空间的关系为切入点,剖析两者的相互影响和作用机制,提出研究展望。结果表明,交通基础设施是... 交通运输与国土空间相互依存、互促发展,二者的协同优化有利于铁公水航合理布局和城乡空间优化配置,亟需探明相互作用机制。以综合交通与国土空间的关系为切入点,剖析两者的相互影响和作用机制,提出研究展望。结果表明,交通基础设施是国土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串联和重塑国土空间的重要依托,又受到国土空间要素的制约和管控;交通通过土地利用变化和时空压缩效应影响国土空间开发,同时通过生态、环境和碳排放影响国土空间保护;国土空间通过地理环境、区域战略及开发保护要求,对交通基础设施布局和运输活动产生影响。建议完善交通网络与国土空间相互作用评估方法,加快交通引导国土空间发展理论体系构建,强化综合交通与国土空间协同优化和规划研究。研究可为加快交通强国建设和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协同提供理论和实践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交通 国土空间 开发保护协同 相互作用机制 研究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联合基金项目统筹管理优化研究——基于多元主体交互网络分析的视角
8
作者 汪琛 武晨箫 李正风 《中国科技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6-44,共9页
新时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是一类具有中国特色的基础研究资助项目,其本质是一种多主体协同的高效能合作投资模式。然而,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新时期联合基金的统筹管理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本文构建了新时期联合基金统筹管理的... 新时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是一类具有中国特色的基础研究资助项目,其本质是一种多主体协同的高效能合作投资模式。然而,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新时期联合基金的统筹管理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本文构建了新时期联合基金统筹管理的多元主体交互网络模型,指出新时期联合基金的统筹管理问题主要包括三个层面:一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与联合资助方、科研团队三方交互过程中存在项目指南制定缺乏统筹、对共性问题和不同研究力量统筹不足等问题;二是NSFC与联合资助方之间存在联合资助方话语权弱、成果转化效率低、权责分配不清等困境;三是NSFC内部存在不同类型基金项目功能定位重叠、联合基金评审效率低且联合基金管理处与科学部工作对接不畅等挑战。为此,建议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改进:加强联合基金的顶层设计与规划,协同多元主体的价值目标;增强联合资助方话语权,保障多元主体的合理利益诉求;深化联合基金管理机制改革,提升NSFC的组织服务能力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应用型基础研究 统筹管理 多元主体交互网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沿黄城市群新型城镇化与低碳发展的耦合交互研究
9
作者 周涛 王亚娟 刘小鹏 《干旱区地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57-1468,共12页
研究新型城镇化与低碳发展耦合互动关系,为实现新型城镇化转型,推动“碳减排”和促进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基于2012—2022年宁夏沿黄城市群的面板数据,运用修正的耦合协调模型、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PVAR)和Tobit模型探讨了宁夏沿黄... 研究新型城镇化与低碳发展耦合互动关系,为实现新型城镇化转型,推动“碳减排”和促进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基于2012—2022年宁夏沿黄城市群的面板数据,运用修正的耦合协调模型、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PVAR)和Tobit模型探讨了宁夏沿黄城市群新型城镇化与低碳发展的耦合协调时空演化、互动响应关系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宁夏沿黄城市群各城市新型城镇化与低碳发展耦合协调度持续向好发展,且逐渐形成“一极多核”的空间格局。(2)新型城镇化与低碳发展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但二者互动程度较低,且新型城镇化对低碳发展的促进作用优于低碳发展对新型城镇化的作用。(3)城镇化水平、环境治理等因素有助于新型城镇化与低碳发展耦合协调度的提升,而工业化水平则成为阻碍二者良性协调发展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低碳发展 耦合协调 互动响应 宁夏沿黄城市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碳-绿证交易交互机制下多综合能源系统协调优化调度
10
作者 卢佳富 梁宁 +3 位作者 徐慧慧 徐雅崟 田永林 尚应战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52-60,共9页
为提高含电-热-气综合能源系统的低碳经济性及资源供需灵活性,在碳交易与绿证交易交互运行模式下,建立考虑动态碳-绿证交易供需曲线的多综合能源系统协调优化调度模型。首先,在热电联产机组模型中引入碳捕集耦合电转气的基础上,构建计... 为提高含电-热-气综合能源系统的低碳经济性及资源供需灵活性,在碳交易与绿证交易交互运行模式下,建立考虑动态碳-绿证交易供需曲线的多综合能源系统协调优化调度模型。首先,在热电联产机组模型中引入碳捕集耦合电转气的基础上,构建计及动态碳-绿证交易交互机制的系统优化模型,减少碳排放;其次,构建基于非对称纳什谈判理论的多综合能源系统点对点资源交互模型,并将该模型解耦为综合能源系统联盟成本最小化与资源共享交易收益公平分配两个子问题,采用交替方向乘子法交互解耦求解,确保各主体隐私安全;同时,在收益分配阶段,采用非对称议价方法,量化各主体新能源出力与负荷的匹配程度以及在点对点资源共享中的贡献度作为议价因子,促进联盟内收益的公平分配。最后,设置多个案例场景验证了所提模型的有效性与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系统 碳交易 绿证交易 交互机制 资源共享 非对称议价 协调优化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地域系统功能相互作用特征与协调优化
11
作者 胡光润 王宏卫 +3 位作者 李璇茜 郭瑞杰 董康宁 闫晓梅 《天津农业科学》 2025年第4期62-69,80,共9页
为探究乡村地域系统功能间的相互作用特征,推动各功能协调发展,以天山北坡经济带26个县(含县级市)乡村地域为研究单元,围绕农业生产、经济发展、社会保障和生态保育4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灰色关联度模型等方法对4个子功能的水... 为探究乡村地域系统功能间的相互作用特征,推动各功能协调发展,以天山北坡经济带26个县(含县级市)乡村地域为研究单元,围绕农业生产、经济发展、社会保障和生态保育4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灰色关联度模型等方法对4个子功能的水平及其相互作用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乡村功能两极分化减弱,区域差距缩小,中西部地区以农业、经济和生态功能为主,综合功能较好,发展速度较快;(2)2011—2021年功能间相互作用增强,平均关联度从0.65升至0.68,不同功能组合的相互影响存在空间异质性,并且耦合协调水平向濒临失调和基本协调转变;(3)依据优势、弱势功能实现乡村地域空间分区,分为3个一级区及13个二级区。综上,天山北坡经济带乡村地域发展态势向好,但仍面临协调水平待提升等问题,需针对性优化功能布局,以促进乡村全面振兴,推动地区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地域系统 相互作用 协调优化 天山北坡经济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耦合视角下交通基础设施碳锁定系统协调效应与交互响应——基于山东省市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12
作者 邵志国 李可心 李梦笛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9-37,共9页
研究交通基础设施碳锁定系统对中国打破“碳锁定”格局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在构建交通基础设施技术、制度、经济和社会行为碳锁定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2012—2021年山东省16个地市的碳锁定子系统的锁定水平进行测算,并对碳锁定系... 研究交通基础设施碳锁定系统对中国打破“碳锁定”格局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在构建交通基础设施技术、制度、经济和社会行为碳锁定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2012—2021年山东省16个地市的碳锁定子系统的锁定水平进行测算,并对碳锁定系统耦合协调效应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然后利用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子系统之间的交互响应关系。研究表明:(1)技术碳锁定程度最高,经济碳锁定程度最低,制度碳锁定水平总体呈上升态势,社会行为碳锁定水平总体呈下降态势。(2)碳锁定系统整体耦合协调水平随时间波动呈先降低后升高的态势,东部城市的耦合协调水平大都高于西部城市。(3)公共交通服务水平的提升对碳解锁的推动作用最显著,而技术能力对碳解锁的阻碍作用最大。(4)交通基础设施碳锁定子系统间的动态交互响应关系均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步减弱且不具有持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锁定 交通基础设施 耦合协调 时空演变 交互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技术创新对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研究——来自城市数字专利的经验证据
13
作者 王连 檀晶 李钰焜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9-65,共17页
数字技术创新既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取得新突破的关键力量,也是实现共同富裕、迈向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一环。为进一步深化该主题研究,将数字技术创新的区位因素引入新经济地理学的自由资本模型,在理论上阐述了数字技术创新推动区域协调... 数字技术创新既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取得新突破的关键力量,也是实现共同富裕、迈向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一环。为进一步深化该主题研究,将数字技术创新的区位因素引入新经济地理学的自由资本模型,在理论上阐述了数字技术创新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内在机理,并从国际专利分类(IPC)层面识别出2009—2022年全国239个城市53万余件数字技术申请专利,通过构建改进收敛性分析模型对数字技术创新影响区域协调发展的机制路径开展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数字技术创新对区域发展指数及其分项指标具有收敛效应,该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此外,数字技术创新对区域发展指数的赋能效应在中部地区与非中心城市较强,在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以及中心城市较弱,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区域发展差距。交互效应检验结果表明,财政科学支持、公共数据共享、制度型开放等政府协同治理手段对数字技术创新的区域收敛效应起正向交互作用。机制效应检验结果表明,数字技术创新可以通过优化资源配置、破除产业同构、促进技术转移等区域协作互动方式来缩小区域差异。研究结论为推进数字技术创新发展、释放其区域收敛效应、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提供了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创新 区域协调发展 改进收敛性分析 政府协同治理 区域协作互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金融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双向赋能还是单向驱动——基于时空交互视角 被引量:13
14
作者 潘方卉 陈淼 《金融发展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26,共11页
本文以中国30个省份为研究对象,应用耦合协调度模型考察数字金融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时空演变特征,刻画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典型事实后,构建空间联立方程模型研究数字金融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交互作用。研究发现:数字金融与经... 本文以中国30个省份为研究对象,应用耦合协调度模型考察数字金融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时空演变特征,刻画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典型事实后,构建空间联立方程模型研究数字金融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交互作用。研究发现:数字金融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耦合协调关系,时序演化上两者耦合协调度呈现稳定上升趋势,且表现出区域间的差异性和收敛性,但仍存在较大提升空间;空间演变上表现为明显的“分散→聚集”特征。在本地内,数字金融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已形成双向赋能的良性循环,数字金融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中部>西部>东部”的强度差异,经济高质量发展赋能数字金融的提质效应明显高于增量效应。在邻域内,仅存在着数字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单向驱动作用,暂未实现双向赋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金融 经济高质量发展 耦合协调 时空演变 空间交互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供需灵活性量化的源-荷-储多时间尺度协同优化 被引量:1
15
作者 粟世玮 易成鸣 +3 位作者 谭东红 李欣 柴华瑞 林剑波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178-186,共9页
风电、光伏类新能源出力具有随机性和波动性,且随着新能源渗透率的增高,系统灵活性需求也激增。在此背景下,考虑源-荷-储灵活性资源互动,对新能源高渗透系统源-荷-储协同运行问题展开研究。首先,引入向上、向下裕度量化系统灵活性,并利... 风电、光伏类新能源出力具有随机性和波动性,且随着新能源渗透率的增高,系统灵活性需求也激增。在此背景下,考虑源-荷-储灵活性资源互动,对新能源高渗透系统源-荷-储协同运行问题展开研究。首先,引入向上、向下裕度量化系统灵活性,并利用灵活性供需平衡机理动态评估灵活性需求;其次,提出一种考虑供需灵活性的多时间尺度协同运行方法,构建典型周、典型日、典型时段运行模拟模型,并将碳交易收益和灵活性不足惩罚成本纳入优化目标,考虑调峰需求和爬坡容量对典型时段灵活性的影响,采用多级优化、逐级细化的思路求解模型。算例分析表明,所提方法在保障系统环保性和经济性的基础上,提升了系统各个时间尺度上的灵活性容量,可以促进系统新能源消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高渗透系统 灵活性量化 源-荷-储协同 灵活性资源互动 多时间尺度 优化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脆弱性与城镇化水平时空耦合及其交互影响因素——以湖南省为例 被引量:12
16
作者 汤良 胡希军 +5 位作者 罗紫薇 韦宝婧 王烨梓 张亚丽 邵润钰 陈存友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662-4677,共16页
协调生态建设与城镇化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对科学引导城镇化并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探究我国中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程度与城镇化水平整体进程之间的关系,以湖南省为例,各县区为评价单元,基于生态敏感性-生态恢复力-生... 协调生态建设与城镇化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对科学引导城镇化并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探究我国中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程度与城镇化水平整体进程之间的关系,以湖南省为例,各县区为评价单元,基于生态敏感性-生态恢复力-生态压力度模型构建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人口-经济-社会-空间模型构建城镇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耦合协调度模型多维度测算湖南省2000—2020年生态脆弱性和城镇化水平的空间耦合关系,并运用双变量空间自相关、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探究其交互影响效应。结果表明:(1)研究期间,湖南省生态脆弱程度呈先加重后减轻的趋势,以长株潭为核心重度脆弱区,向南北方向扩散,形成南北地区脆弱程度高、中西部生态脆弱程度低的格局;(2)城镇化水平差异较大,总体呈现上升的趋势,高水平城镇化区域从2000年以各地级市行政中心向外发散的散点式布局,到2020形成以长株潭为核心高值区,东部整体较高,西部偏低的空间分布格局;(3)湖南省严重失调区县明显减少,基本协调区县明显增加的趋势,且城镇化水平是制约湖南省生态环境与城镇化均衡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因素。(4)交互作用结果表明,城镇化发展导致地区生态脆弱程度加深,而地区生态状况又反向制约城镇化水平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研究表明,湖南省需着力推进生态环境建设和城镇化水平的健康发展,缓解城镇化发展和生态环境的矛盾,以期实现区域城镇化与生态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脆弱性 城镇化水平 耦合协调度模型 交互影响因素 CRITIC赋权法 湖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浸式虚拟现实多模态交互模型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易心武 薛锦云 +2 位作者 游珍 李志辉 周智鹏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2-58,共7页
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鼠标和键盘等传统输入模态已经难以满足沉浸式虚拟现实交互需求,如何使用自然交互方式来满足沉浸式交互任务日益成为研究热点.为了实现自然高效的人机交互,该文首先分析各种单模态交互方式的优缺点,并基于神经... 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鼠标和键盘等传统输入模态已经难以满足沉浸式虚拟现实交互需求,如何使用自然交互方式来满足沉浸式交互任务日益成为研究热点.为了实现自然高效的人机交互,该文首先分析各种单模态交互方式的优缺点,并基于神经科学和运动学的角度划分视线转移;其次,结合头动的稳定性与眼动的高效性以及头眼协调特征设计了一个头眼协调交互模型,通过多模态相互作用减少Midas误触和识别用户意图;最后,针对虚拟现实的目标选择任务进行模态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交互模态相比,该交互模型具有更高的精度、更快的时间效率和更高的自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 人机交互 多模态融合 头眼协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分子相互作用的自愈合聚氨酯材料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陈亮 杨建军 +3 位作者 吴庆云 吴明元 张建安 刘久逸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99-508,606,共11页
聚氨酯材料由于其固有的氢键结构被认为是一种理想的自愈合材料。将超分子化学体系引入到聚氨酯中,可以获得性能更加出色的自愈合材料。这些基于超分子相互作用的自愈合聚氨酯材料在受损后能够恢复其大部分物理和化学性质,具有优异的性... 聚氨酯材料由于其固有的氢键结构被认为是一种理想的自愈合材料。将超分子化学体系引入到聚氨酯中,可以获得性能更加出色的自愈合材料。这些基于超分子相互作用的自愈合聚氨酯材料在受损后能够恢复其大部分物理和化学性质,具有优异的性能。该文首先从不同类型的愈合机理出发,综述了近年来基于超分子相互作用的自愈合聚氨酯材料,包括氢键结合体系、基于芳香基的π-π堆积体系、链段侧链中含有离子基团并彼此形成交联点的离子交联聚合物体系、金属离子与配体进行配位引起材料交联的金属配体相互作用体系、大环分子与特定大小的分子形成包合物的主客互动体系。然后展望了自愈合聚氨酯未来发展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愈合 聚氨酯 超分子作用 动态键 氢键 配位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城镇化、市场化改革与数字经济发展 被引量:12
19
作者 李俊铭 夏友富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2-44,共13页
随着中国正式迈入新发展阶段,高效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进一步加速数字经济发展,着力构建高水平现代化市场体系已然成为中国“十四五”时期乃至未来助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基于中国30个省份2011-2020年的面板数据,综合运用面板向量... 随着中国正式迈入新发展阶段,高效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进一步加速数字经济发展,着力构建高水平现代化市场体系已然成为中国“十四五”时期乃至未来助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基于中国30个省份2011-2020年的面板数据,综合运用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双重固定效应模型等方法客观揭示了新型城镇化、市场化改革与数字经济三大系统的互动关系、耦合协调发展程度及其有效驱动因素,得到以下研究结论:第一,新型城镇化能够显著推动地区市场化改革,市场化改革有利于促进数字经济发展;新型城镇化与数字经济则能够彼此支持、相互促进;第二,中国新型城镇化、市场化改革与数字经济的耦合协调程度稳步提升,三大系统间的互动联系愈发密切,协调发展态势已基本形成,但总体呈现由东向西的区域梯度差距分布;第三,固定资产投资、政府干预、科技创新等因素则是驱动三大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的关键。由此表明,创新完善宏观调控政策,科学引导,精准施策,统筹推动新型城镇化、市场化改革与数字经济的稳健发展,合理实现三者间的高水平联动,将是当代中国实现经济转型与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市场化改革 数字经济 互动关系 耦合协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数字经济与高质量发展耦合互动关系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刘建华 普凌宇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11,18,共8页
为了厘清黄河流域数字经济与高质量发展现状、探究二者的耦合协调与互动关系,进而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参考,从理论上分析了黄河流域数字经济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互动机制,基于黄河流域64个地级市(州)2011—202... 为了厘清黄河流域数字经济与高质量发展现状、探究二者的耦合协调与互动关系,进而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参考,从理论上分析了黄河流域数字经济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互动机制,基于黄河流域64个地级市(州)2011—2020年的面板数据,测度了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与高质量发展水平,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实证分析了二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并利用PVAR模型探究数字经济与高质量发展的互动关系。主要结论如下:1)黄河流域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在研究期有所提升,但仍普遍较低且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具有东高西低特征,呈现分别以济南、郑州、西安、太原、呼和浩特为核心的圈层状分布格局;2)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存在两极分化的情况,呈现明显的圈层结构,形成了分别以济南、郑州、太原、西安、兰州等省会城市为核心的高质量发展水平高值区;3)黄河流域数字经济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度逐年上升,但协调水平整体上还较低,当前仅实现了由轻度失调水平向濒临失调水平的跨越,耦合协调度在空间上呈现下游>中游>上游的特点;4)黄河流域数字经济与高质量发展均具有较强的自我依赖性,高质量发展对数字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较为明显,而数字经济发展对高质量发展的推动作用有待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高质量发展 耦合协调 互动机制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