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6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rsenic in Groundwaters and River Sediments of West Bengal,India:A Geochemical and Spectroscopic Study
1
作者 Andrew Neal Karen Johannesson +3 位作者 Pradipta Sur Debjani Sarkar Barendra Purkait Saugata Datta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242-242,共1页
The problem of arsenic(As)poisoning in the upper deltaic plains of the Ganges-Bhagirathi river system of West Bengal(WB),India,is terrifying. Elevated As(】50 ppb)in well water was observed within a depth range of 10-... The problem of arsenic(As)poisoning in the upper deltaic plains of the Ganges-Bhagirathi river system of West Bengal(WB),India,is terrifying. Elevated As(】50 ppb)in well water was observed within a depth range of 10-30 m in older grey terraces of abandoned fluvial channel deposits in the Murshidabad and Malda districts in WB.Both surface and cored(2-20 m)sediment samples from banks of the river Ganges and along a north-south transect of the main tributary Bhagirathi-Hooghly riv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senic GEOCHEMISTRY BENGAL delta mobilization groundwat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机器人主动嗅觉气源定位方法研究综述
2
作者 何丽 杜洋鋆 +3 位作者 李知远 冉腾 肖文东 姚佳程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36-49,共14页
随着能源化工产业的发展,有毒有害气体泄漏事故日益受到公众关注,应用机器人主动嗅觉技术实现泄漏气体溯源与定位已成为研究热点之一。目前,大多数研究综述是针对某一类方法在气味源定位中的应用进行总结,未能全面地总结机器人主动嗅觉... 随着能源化工产业的发展,有毒有害气体泄漏事故日益受到公众关注,应用机器人主动嗅觉技术实现泄漏气体溯源与定位已成为研究热点之一。目前,大多数研究综述是针对某一类方法在气味源定位中的应用进行总结,未能全面地总结机器人主动嗅觉技术的发展历程与研究进展。重点对移动机器人主动嗅觉气源定位方法展开综述,针对气源定位中烟羽发现、烟羽跟踪、气源确认三大子任务,详细对经典算法、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对机器人气源定位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针对当前机器人主动嗅觉研究中环境适应性不足、真实场景鲁棒性较差等问题,提出了多感官融合、烟羽跟踪算法优化及复杂环境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展望,为下一步移动机器人主动嗅觉气源定位研究提供了一定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嗅觉 气源定位 主动嗅觉 移动机器人 信息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梁素海铁还原微生物对砷-磷迁移转化的影响
3
作者 石文静 刘轶哲 +1 位作者 徐浩然 李卫平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12-1622,共11页
以乌梁素海为研究对象,揭示湖泊沉积物微生物群落结构,阐明代表性铁还原微生物及其丰度,探究铁还原微生物驱动下Fe还原过程对As-P迁移转化影响的季节性差异以及P对As迁移转化的影响,旨在为深化寒旱区湖泊As的环境地球化学行为和As污染... 以乌梁素海为研究对象,揭示湖泊沉积物微生物群落结构,阐明代表性铁还原微生物及其丰度,探究铁还原微生物驱动下Fe还原过程对As-P迁移转化影响的季节性差异以及P对As迁移转化的影响,旨在为深化寒旱区湖泊As的环境地球化学行为和As污染修复提供依据,为As污染和富营养化双重风险湖泊的水环境保护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乌梁素海冰封期的铁还原微生物相对丰度较夏季更高.代表性铁还原微生物存在季节性差异,芽孢杆菌属和地杆菌属在冰封期和夏季均为铁还原微生物的优势菌属,但地发菌属也是夏季代表性铁还原微生物之一,而希瓦氏菌属则是冰封期代表性铁还原微生物之一.相关性分析和PLS-SEM模型结果表明在As-P迁移转化中起主要驱动作用的代表性铁还原微生物和其对As-p迁移转化的影响均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差异.夏季热厌氧菌属虽丰度较小,但其驱动的铁还原过程(路径系数0.178)一定程度影响了沉积物中As和P向水中的释放,芽孢杆菌属也可促使Fe还原(路径系数0.115)驱动As-P的迁移转化.而冰封期时,丰度较高的地杆菌属则是导致As迁移的重要驱动者(路径系数0.530),其对As-P的迁移转化有重要影响,热厌氧菌属对Fe的还原作用(路径系数0.284)以及对As-P迁移转化的影响较夏季更(路径系数0.1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梁素海 冰封期 铁还原微生物 迁移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人员流动、源企业联结与逆向知识溢入 被引量:1
4
作者 杨金玉 彭秋萍 +1 位作者 罗勇根 GE Zhenting 《管理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9-99,共21页
科技人员流动所伴随的知识溢出效应是双向的,对源企业同样存在逆向知识溢入效应.利用中国上市企业专利发明人流动数据和企业间专利引用数据,本文考察了科技人员流动对源企业知识溢入的影响.研究发现,科技人员流动对源企业具有知识溢入效... 科技人员流动所伴随的知识溢出效应是双向的,对源企业同样存在逆向知识溢入效应.利用中国上市企业专利发明人流动数据和企业间专利引用数据,本文考察了科技人员流动对源企业知识溢入的影响.研究发现,科技人员流动对源企业具有知识溢入效应,该影响持续1年-2年的窗口期.同时,相较于低绩效科技人员,高绩效科技人员流动对源企业知识溢入效应更为明显;源企业为非国有性质企业或者目标企业为国有性质企业时,科技人员流动对源企业的知识溢入效应更为显著.作用机制检验表明,知识溢入效应主要通过:1)增加源企业与目标企业合作的可能性;2在有向性科技人员流动网络中占据较好的网络位置两种渠道带来影响.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在不同的企业特征中,科技人员流动对源企业的知识溢入效应有所差异.研究从科技人员流动和知识溢入方向性角度丰富了人力资本流动相关研究,也为企业如何借助流失的科技人员来积累社会资本和促进知识溢入以提高企业创新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源企业 科技人员流动 知识溢入 合作研发 有向性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工园区环境风险精细化评估方法研究及应用
5
作者 焦涛 周雪纯 +2 位作者 刘萌斐 毕军 刘苗苗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542-3552,共11页
为解决传统方法缺乏化工园区内部环境风险刻画、评估指标单一、未考虑风险防控能力因子等问题,在行政区域突发环境事件网格化风险分析法的基础上,通过精细化风险单元网格,优化环境风险场强度模型,完善环境风险受体易损性标准,引入代表... 为解决传统方法缺乏化工园区内部环境风险刻画、评估指标单一、未考虑风险防控能力因子等问题,在行政区域突发环境事件网格化风险分析法的基础上,通过精细化风险单元网格,优化环境风险场强度模型,完善环境风险受体易损性标准,引入代表环境风险防控水平的修正因子,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化工园区尺度的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精细化评估方法.以江苏省某沿江精细化工园区为例,分别采用原评估方法、精细化评估方法开展环境风险评估及对比分析.相对于原评估方法,精细化评估方法更好刻画了园区内部的大气和水环境风险分布情况,研究区域内大气环境较高风险和中风险区域涉及人数共增加了1.70万人,水环境高风险和较高风险区域面积分别增加0.91%和9.45%,能够有效建立化工园区、环境风险企业等不同尺度区域的环境风险评估之间的联系,更精确地识别高风险的企业单元与环境受体,保障区内园区内部人群和重点水体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工园区 精细化 环境风险评估 环境风险地图 移动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场大气污染物排放时空分布测算方法与特征
6
作者 李晨旭 王紫怡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48-656,共9页
以天津机场为例,对比了基于模型推荐值与基于机场实际运行数据修正模型参数后的排放测算结果,建立高空间(45m×45m)分辨率的排放清单,识别了排放热点.结果表明:根据推荐值计算机场单日移动源的NO_(x)、CO、SO_(2)、PM、HC排放量分别... 以天津机场为例,对比了基于模型推荐值与基于机场实际运行数据修正模型参数后的排放测算结果,建立高空间(45m×45m)分辨率的排放清单,识别了排放热点.结果表明:根据推荐值计算机场单日移动源的NO_(x)、CO、SO_(2)、PM、HC排放量分别为2320.01,12919.90,199.36,76.83,635.92kg,根据实际情况修正运行参数后,测算移动源的产生的NO_(x)、CO、SO_(2)、PM、HC排放量分别为1982.65,722.25,157.27,70.48,86.38kg.单日机场的总排放峰值出现在离港高峰08:00~09:00.空间分析表明:NO_(x)的排放热点分布于离港跑道端;CO的排放热点主要分布于进离港航班使用的联络滑行道的汇合区;SO_(2)、PM的排放热点主要分布于进离港航班较多的停机位;HC的排放热点主要在联络滑行道的汇合区以及进离港航班较多的停机位.NO_(x)前20%排放强度主要来源于飞机在起飞状态下的排放;CO前20%排放强度主要来源于飞机在滑行状态下的排放;SO_(2)、HC前20%排放强度主要来源于地面支持设备在停机位服务状态下的排放和飞机在滑行状态下的排放;PM前20%排放强度主要来源于地面支持设备在停机位和服务车道产生的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场 移动源 排放热点 EDMS LT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需平衡视角下的苏州市轨道交通客流评估诊断
7
作者 金铭 施敏 +1 位作者 李喆康 李旭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8-22,共5页
[目的]截至2022年底,苏州市轨道交通已基本成网,但客流水平偏低,有必要开展苏州市轨道交通客流评估,剖析其发展症结,以提升客流水平。[方法]研究基于手机信令、轨道闸机数据等多源数据融合分析技术,精准把控用户全过程轨迹。鉴于传统OD... [目的]截至2022年底,苏州市轨道交通已基本成网,但客流水平偏低,有必要开展苏州市轨道交通客流评估,剖析其发展症结,以提升客流水平。[方法]研究基于手机信令、轨道闸机数据等多源数据融合分析技术,精准把控用户全过程轨迹。鉴于传统OD(起讫点)分析的局限性,研究采用了栅格化划分法,以城市轨道交通供需平衡为视角,从城市轨道交通职住覆盖率(居住人口及就业岗位占比)和客流转化率(城市轨道交通出行占比)两个层面构建评估指标,分析苏州市轨道交通客流情况。[结果及结论]苏州市轨道交通线网与职住分布、居民出行需求的整体契合度较高,但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区、吴江区等区域存在城市轨道交通覆盖薄弱的高密度人口岗位集聚片区,需加强公交接驳服务;苏州轨道交通3号线和5号线部分站点周边的轨道交通出行占比较低,反映出用地布局和产业结构对客流吸引力的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客流评估诊断 供需平衡 手机信令 多源数据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天山流动重力测网场源分辨能力 被引量:2
8
作者 艾力夏提·玉山 刘代芹 +4 位作者 阿卜杜塔伊尔·亚森 陈丽 李杰 赵磊 李秉烨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72-276,共5页
利用球面六面体单元网络模型建立不同分辨率的重力异常扰动模型检测板,基于北天山地区实际地表流动重力测点分布,进行设定场源异常体的等效源反演恢复,进而评估北天山流动重力测网场源分辨能力。结果表明,在假设地下10 km处存在密度差为... 利用球面六面体单元网络模型建立不同分辨率的重力异常扰动模型检测板,基于北天山地区实际地表流动重力测点分布,进行设定场源异常体的等效源反演恢复,进而评估北天山流动重力测网场源分辨能力。结果表明,在假设地下10 km处存在密度差为±1×10^(-3)g/cm^(3)的场源异常体情况下,北天山重力测网具备0.75°×0.75°及以上场源异常体识别能力;测网中大部分地区具备0.5°×0.5°场源异常体识别能力;测点分布较密集的少部分地区具备0.25°×0.25°场源异常体识别能力。最后,综合考虑北天山测网现有网形、地形、交通条件等因素,给出测网最佳优化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天山 流动重力 场源反演 分辨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移动机器人声源定位方法综述 被引量:5
9
作者 高春艳 赖光金 +2 位作者 吕晓玲 白祎扬 张明路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617-2624,共8页
听觉系统是机器人感知周围环境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精准有效地进行声源定位,可极大提高移动机器人的感知与决策能力。将声源定位应用于危险环境救援与巡检具有重要工程意义。随着深度学习的广泛应用,引入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 听觉系统是机器人感知周围环境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精准有效地进行声源定位,可极大提高移动机器人的感知与决策能力。将声源定位应用于危险环境救援与巡检具有重要工程意义。随着深度学习的广泛应用,引入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 CNNs)的声源定位效果显著改善。将移动机器人声源定位研究从网络架构与改进、声音特征类型、数据仿真与增强,以及多模态信息融合四个角度进行综合对比及分析,并对技术的应用提出思考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机器人 声源定位 卷积神经网络 麦克风阵列 到达方向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济南市柴油型移动源排放颗粒物中碳组分特征和排放量估算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桂芹 王云博 +6 位作者 杜琪玥 闫怀忠 李思源 石敬华 刘仕杰 朱文祺 孙友敏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08-417,共10页
为了识别济南市柴油型移动源排放颗粒物中碳组分特征,采用稀释通道采样器于2021年采集了柴油货车和工程机械尾气排放颗粒物,并对汽油车尾气一并采集对比,分析了尾气排放颗粒物质量浓度和其中的碳组分。结果表明,柴油型移动源排放颗粒物... 为了识别济南市柴油型移动源排放颗粒物中碳组分特征,采用稀释通道采样器于2021年采集了柴油货车和工程机械尾气排放颗粒物,并对汽油车尾气一并采集对比,分析了尾气排放颗粒物质量浓度和其中的碳组分。结果表明,柴油型移动源排放颗粒物质量浓度明显高于汽油车,且以细颗粒物为主,PM_(2.5)/PM_(10)数值几乎接近于1.0,其中柴油货车排放颗粒物质量浓度高于工程机械,且随车型增大排放颗粒物质量浓度增大,重型柴油载货车排放PM_(2.5)和PM_(10)质量浓度最大,分别为4.56×10~4μg·m^(-3)和4.71×10~4μg·m^(-3)。柴油货车PM_(2.5)和PM_(10)排放因子范围分别为8.90-21.8 mg·km^(-1)和9.40-22.5 mg·km^(-1),工程机械中破碎机颗粒物排放因子略大于挖掘机,破碎机PM_(2.5)和PM_(10)排放因子分别为0.12 g·kW^(-1)·h^(-1)和0.14 g·kW^(-1)·h^(-1),挖掘机排放因子分别为0.10 g·kW^(-1)·h^(-1)和0.11 g·kW^(-1)·h^(-1)。碳组分为柴油型移动源排放颗粒物的主要成分,其中工程机械排放总碳(TC)在颗粒物中占比约为66.0%,大于柴油货车的占比41.5%(PM_(2.5))和45.5%(PM_(10))。根据有机碳(OC)和元素碳(EC)在尾气排放颗粒物占比分析可知,柴油货车排放以OC为主,而工程机械排放EC高且为柴油货车2倍多。汽油车与柴油货车OC中占比最高的碳组分相同,均为OC2,而工程机械为OC1。EC2为柴油型移动源排放EC的主要组分,车型最大的重型柴油载货车排放EC2占比最大,分别为20.7%(PM_(2.5))和21.8%(PM_(10)),但汽油车跟柴油货车不同,EC1为汽油车排放主要碳组分。基于2021年济南市柴油货车和工程机械保有量,对城市柴油型移动源碳组分排放量进行了估算,发现柴油型移动源尾气排放PM_(10)中碳组分排放量高于PM_(2.5),工程机械尾气中碳组分排放量高于柴油货车,因此应加快推进机动车新能源化的发展以及工程机械的清洁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型移动源 碳组分 颗粒物 特征分析 排放量估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勒泰市移动源排放清单及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1
11
作者 屈小梭 张桂伟 +7 位作者 夏俊 孙爱珍 姜艳 谷超 韩雪梅 白雯宇 彭云 赵江坤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18-1224,共7页
通过“自上而下”调查方式获取移动源活动水平,采用排放因子法建立了阿勒泰市移动源排放清单,并进行移动源排放的时空特征分析和清单不确定性分析。结果表明,2021年阿勒泰市移动源9种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CO为669.12 t,NO_(x)为617.92 t,... 通过“自上而下”调查方式获取移动源活动水平,采用排放因子法建立了阿勒泰市移动源排放清单,并进行移动源排放的时空特征分析和清单不确定性分析。结果表明,2021年阿勒泰市移动源9种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CO为669.12 t,NO_(x)为617.92 t,SO_(2)为29.85 t,NH_(3)为32.61 t,VOCs为136.35 t,PM_(2.5)为35.74 t,PM_(10)为38.06 t,BC为20.33 t,OC为6.41 t。其中,CO、SO_(2)、NH_(3)、VOCs主要来源于载客汽车,贡献率均超过40%;NO_(x)主要来源于农业机械和载货汽车,贡献率均超过30%;PM_(2.5)、PM_(10)、BC、OC主要来源于农业机械,贡献率均超过75%。时空分布特征表现为6—8月排放量最高,人口密集的市区排放量高于其他区域。移动源9种污染物排放清单不确定性均在−39.23%~56.27%以内,本清单计算结果相对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源 排放清单 时空分配 不确定性分析 阿勒泰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烃源岩作为铀源岩的可能性: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超 付晓飞 +9 位作者 李扬成 王海学 孙冰 郝炎 胡慧婷 杨子成 李依霖 谷社峰 周爱红 马成龙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4-298,共15页
烃源岩与砂岩型铀矿通常同盆共生,除了提供矿化剂之外,烃源岩能否成为铀源岩对砂岩型铀矿的勘探范围向盆地纵深部位拓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针对烃源岩能否成为铀源岩所涉及的三个关键问题,即“铀从烃源岩中迁出的比例、如何随地层流体... 烃源岩与砂岩型铀矿通常同盆共生,除了提供矿化剂之外,烃源岩能否成为铀源岩对砂岩型铀矿的勘探范围向盆地纵深部位拓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针对烃源岩能否成为铀源岩所涉及的三个关键问题,即“铀从烃源岩中迁出的比例、如何随地层流体运移、在何种条件下沉淀和聚集”,梳理了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指出了有必要加强研究的薄弱环节。结果表明:热模拟实验证实烃源岩中的铀能够迁出,迁出的铀很可能以U(IV)/U(VI)混合的形式随含烃地层水和石油运移,温度、压力的降低以及pH、Eh变化会导致铀溶解度的下降和铀运移载体的分解而发生铀沉淀,沉淀物也可能重新被含氧的地层水溶解。问题与建议包括:(1)铀从烃源岩中迁出的比例存在不确定性,迁出的机制以及地质规律尚不清楚,需要开展进一步的生烃排铀模拟实验及排铀动力学表征研究;(2)铀在低温、含烃、还原性热液中的赋存状态是研究其迁移机制的基础,目前对与铀结合的优势配体的类型、产物热力学性质、铀在含烃地下水与石油中的分布比例所知甚少,有必要开展基于热模拟实验的原位测试研究;(3)携铀流体向浅部运移的过程中温度、压力、pH、Eh、有机无机组分的变化控制铀的迁移/沉淀,不同组合条件下铀赋存形式的转化规律、主控因素尚不清楚,有待开展多因素、多变量的烃铀运移模拟实验进行揭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源岩 铀源 油气 砂岩型铀矿 迁移 成矿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端天气下考虑分布式电源可用程度的配电网多源协同恢复策略 被引量:4
13
作者 杜维 杜兆斌 +5 位作者 范国晨 李峰 龚贤夫 孙志媛 韦化 李耀东 《广东电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8-97,共10页
为了提升配电网对极端天气的抵御及恢复能力,需要充分发挥分布式电源、储能系统、移动电源等海量配电网弹性资源的应用潜力,通过资源调度为配电网供电恢复提供支撑,最大限度保证配电网在极端天气下的功能完整性。为此,针对台风过境后的... 为了提升配电网对极端天气的抵御及恢复能力,需要充分发挥分布式电源、储能系统、移动电源等海量配电网弹性资源的应用潜力,通过资源调度为配电网供电恢复提供支撑,最大限度保证配电网在极端天气下的功能完整性。为此,针对台风过境后的配电网和交通网故障状态,提出一种考虑台风影响下分布式电源可用程度的配电网多源协同恢复策略,建立计及分布式电源、自备储能和移动应急电源等多种灵活资源的配电网多时段故障恢复模型,实现台风过境后配电网故障负荷的快速恢复。首先,分析台风过境后的分布式电源可用程度;其次,针对交通网的故障状态,分析移动资源的最短行驶时间与路径;最后,采用IEEE 33节点配电系统与33节点交通网对所提策略进行验证,利用MATLAB+YALMIP+CPLEX工具箱创建优化模型并求解。结果表明,所提策略能够有效地利用多种灵活资源之间的时序配合,对负荷恢复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恢复 多源协同 极端天气 分布式电源 移动应急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风场景下基于多种分布式资源协同的弹性配电网两阶段供电恢复策略 被引量:24
14
作者 李明昊 杨祺铭 +3 位作者 李更丰 刘达夫 季陈林 别朝红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3-104,I0006-I0008,共15页
近年来频发的自然灾害极大威胁配电网安全运行,统筹考虑不同分布式资源特点,发挥分布式资源互补互济优势,有助于解决灾后配电网部分线路损坏、电力供应不足问题,实现电网灾后快速恢复。在电网中分布式资源种类不断丰富的背景下,本文提... 近年来频发的自然灾害极大威胁配电网安全运行,统筹考虑不同分布式资源特点,发挥分布式资源互补互济优势,有助于解决灾后配电网部分线路损坏、电力供应不足问题,实现电网灾后快速恢复。在电网中分布式资源种类不断丰富的背景下,本文提出一种台风场景下基于多种分布式资源协同的弹性配电网灾前及灾后两阶段供电恢复策略。首先,考虑配电网和交通网耦合的影响,灾前阶段在考虑电动汽车调度的同时,以加权失电量期望最小为目标建立移动储能和抢修队应急仓库选址模型;其次,根据以上3种分布式资源以及柔性负荷的灾后响应特征,将灾后阶段分为紧急功率支撑和负荷快速恢复两个过程,搭建了配电网灾后多时段恢复优化模型;然后,通过深入研究多种分布式资源的优缺点,设计了配电网两阶段供电恢复框架;最后,设计了多组算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灾害 线路抢修 移动储能 电动汽车V2G 灾前预部署 电力系统弹性 多源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拉尔河典型傍河型地下水源砷的富集机制与溶解性有机物三维荧光特性解析
15
作者 樊月婷 昌盛 +4 位作者 张茉莉 杨光 王山军 谢琼 赵少延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280-2290,共11页
傍河型地下水是我国北方地区较为普遍的一种饮用水水源地类型,其水质水量受临近河道和地下径流补充双重影响.海拉尔河沿线傍河型地下水源中砷浓度较高,备受关注.溶解性有机质(dissolved organic matter,DOM)是影响地下水中砷释放的主要... 傍河型地下水是我国北方地区较为普遍的一种饮用水水源地类型,其水质水量受临近河道和地下径流补充双重影响.海拉尔河沿线傍河型地下水源中砷浓度较高,备受关注.溶解性有机质(dissolved organic matter,DOM)是影响地下水中砷释放的主要因素,为此,本研究对海拉尔河和沿线地下水水源中砷(As)的含量和DOM进行调查监测,展开三维荧光光谱分析,利用平行因子法确定水体的有机物组分,对探究砷的富集机理具有重要意义.结果表明,满洲里水体中DOM包括含陆源类腐殖质(C1)、类醌化合物(C2)和微生物来源的腐殖质(C3)的3种组分.傍河地下水源的腐殖化程度高于地表河流,且浅水井多为陆源和微生物源混合来源有机物.有机质通过多种方式影响地下水中砷的浓度,主要为C1通过络合方式促进溶解性砷浓度升高,C2则穿梭于易分解的DOM、Fe和As之间,对微生物的氧化还原作用起传递作用.综上,在陆源类有机物和微生物利用内源有机碳的共同作用下,使As在地下水中的浓度逐年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满洲里 地下水源 三维荧光光谱 平行因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机器人的协同VSLAM综述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曦杨 陈炜峰 +3 位作者 尚光涛 周铖君 李振雄 徐崇辉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46-869,共24页
大规模环境建图时,使用轻便的机器人群去感知环境,采用多机器人协同SLAM(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方案,可以解决在单个机器人SLAM方案下面临的个体成本高昂、全局误差累积、计算量大和风险过于集中的问题,有着极强的鲁棒性与稳定性.本文回... 大规模环境建图时,使用轻便的机器人群去感知环境,采用多机器人协同SLAM(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方案,可以解决在单个机器人SLAM方案下面临的个体成本高昂、全局误差累积、计算量大和风险过于集中的问题,有着极强的鲁棒性与稳定性.本文回顾了多机器人协同SLAM的发展历史,介绍了相关的融合算法与融合架构,并从机器学习分类的角度梳理了现有的协同SLAM算法;同时还介绍了未来多机器人SLAM发展的重要方向:深度学习、语义地图与多机器人VSLAM的结合问题,并对未来发展侙作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时定位与地图构建 视觉SLAM 多机器人SLAM 移动机器人 多源数据融合 语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普勒信号校正和短步长波束形成的列车轴承故障检测 被引量:1
17
作者 蔺秋雨 纪爱敏 +2 位作者 杜占涛 陈曦晖 林新海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29-1539,共11页
针对受多普勒调制的移动声源信号时域幅值畸变、频域频带展宽,且在强背景噪声下信噪比(SNR)低,难以提取其故障特征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普勒信号校正和短步长波束形成的列车轴承故障检测方法。首先,由声源和麦克风的相对运动关系和... 针对受多普勒调制的移动声源信号时域幅值畸变、频域频带展宽,且在强背景噪声下信噪比(SNR)低,难以提取其故障特征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普勒信号校正和短步长波束形成的列车轴承故障检测方法。首先,由声源和麦克风的相对运动关系和莫尔斯声学理论,得到了插值时间序列和幅值还原公式,对受多普勒调制的畸变信号进行了恢复;然后,提出了基于麦克风阵列的短步长波束形成方法,分段截断了信号,并对每段信号在其期望方向上进行了增强;最后,通过仿真研究了不同信噪比情况下该方法的有效性,设计了轨边故障检测实验,对产生内圈裂纹缺陷的滚动轴承进行了实验分析,并结合仿真与实验,对该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8个麦克风收集的原始信号,信号时域、频域均被校正,且信噪比增加了11.5 dB,在强噪声背景下,采用该方法能够恢复多普勒畸变信号,并有效提取移动声源的故障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声源 多普勒效应 滚动轴承 故障诊断 多普勒信号校正 短步长波束形成方法 信噪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移动式储能调度的配电网灾后多源协同孤岛运行策略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育飞 李可铭 +2 位作者 薛花 于艾清 米阳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2-72,共11页
针对极端事件导致的配电网大面积停电现象,在路-电耦合背景下,提出一种考虑移动式储能调度的配电网灾后多源协同孤岛运行策略。首先,基于路-电耦合背景下的灾后运行框架,以加权切负荷量最小为目标,同时考虑交通流量的变化对移动式储能... 针对极端事件导致的配电网大面积停电现象,在路-电耦合背景下,提出一种考虑移动式储能调度的配电网灾后多源协同孤岛运行策略。首先,基于路-电耦合背景下的灾后运行框架,以加权切负荷量最小为目标,同时考虑交通流量的变化对移动式储能调度过程的影响,建立多源协同孤岛运行模型;然后,根据所建模型的特点以及决策需求,基于两阶段优化框架制定孤岛运行决策流程,确保失电孤岛区域与含本地电源区域负荷恢复的协调进行;最后,采用IEEE 33节点配电网与29节点交通路网相耦合的算例进行分析,验证所提策略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所提孤岛运行策略可以充分发挥各电源在配电网灾后恢复时的协同能力,实现了有限电能的最优分配和转移,有效提升了配电网灾后恢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源配电网 移动式储能系统 调度 路-电耦合 多源协同 孤岛运行 两阶段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负荷损失解析建模的城市电网移动式电源集群灾前布局
19
作者 王卓容 石庆鑫 +2 位作者 万海洋 刘文霞 白亚玲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93-200,共8页
台风、暴雨等极端天气易造成城市电网大规模停电。为实现重要负荷的灾中保供,针对台风灾害场景的不确定性构建了城市电网失负荷分布的概率模型,提出了移动式电源集群的灾前最优布局策略。考虑到城市电网的高维度特征,将城市电网分为中... 台风、暴雨等极端天气易造成城市电网大规模停电。为实现重要负荷的灾中保供,针对台风灾害场景的不确定性构建了城市电网失负荷分布的概率模型,提出了移动式电源集群的灾前最优布局策略。考虑到城市电网的高维度特征,将城市电网分为中压配电网和高压配电网分别进行建模:在中压配电网层面,根据电网拓扑结构与线路故障概率的空间分布,提出了变电站级的失负荷期望值解析模型;在高压配电网层面,建立了移动式电源集群灾前两阶段随机规划模型,以不确定极端场景下总运行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布置移动式电源集群。基于某地区实际电网验证所提出的失负荷期望解析模型与电源布局方法,算例结果表明,所提模型和方法能够快速计算失负荷值,在对计算时间严格约束的场景下给出移动式电源集群的最优配置方案,实现城市电网极限生存能力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电网 负荷损失建模 韧性 移动式电源集群 台风灾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果园移动机器人自主导航系统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小明 冯青春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7期17-21,共5页
水果产业是我国农业农村重要的经济支柱之一,当前果园生产管理水平、特别是机械化、信息化水平相对落后。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果园移动机器人可实现复杂环境下稳定、高精度的自主导航,为果园移动平台提供了智能、高效的自主导航手段,有... 水果产业是我国农业农村重要的经济支柱之一,当前果园生产管理水平、特别是机械化、信息化水平相对落后。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果园移动机器人可实现复杂环境下稳定、高精度的自主导航,为果园移动平台提供了智能、高效的自主导航手段,有力支撑了智慧果园的建设。分析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果园移动机器人自主导航系统研究现状,指出研究的关键问题,提出了结合果园实际复杂、多样工况的环境,围绕定位与建图、路径规划与决策控制策略等关键技术,通过多源传感器信息融合策略,实现复杂环境下的自主导航的研究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园 移动机器人 多源信息融合 自主导航 SLA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