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多断面源荷特征匹配的高比例分布式光伏接入配电网的集群划分方法
1
作者 彭琦 欧阳森 +1 位作者 张晋铭 谢运祥 《南方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1-172,184,共13页
为方便配电网的运行调控并降低配电网系统的线损率以提高其传输效率,提出了考虑多断面源荷特征匹配度的高比例分布式光伏接入配电网的集群划分方法。首先,综合讨论接入配电网的分布式光伏出力曲线与各区域负荷特性曲线,设计多断面源荷... 为方便配电网的运行调控并降低配电网系统的线损率以提高其传输效率,提出了考虑多断面源荷特征匹配度的高比例分布式光伏接入配电网的集群划分方法。首先,综合讨论接入配电网的分布式光伏出力曲线与各区域负荷特性曲线,设计多断面源荷特征匹配度指标,以便使同一集群内光伏可被最大化利用,并综合设计考虑集群结构与电气距离的模块度指标,以及考虑集群功能的容量匹配指标和无功功率补偿指标,构建实现配电网集群划分的综合指标体系。然后,采用优化算法对配电网进行集群划分,增加基于网络邻接矩阵的约束,以避免集群划分中存在孤立节点。最后,以IEEE 33节点系统为例进行集群划分与集群划分后的光伏出力优化,结果表明所提的考虑多断面源荷特征匹配度的集群划分具有较好的源荷特征匹配性、较强的电气耦合性、较好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平衡度。同时相比于未考虑集群划分的情况,对配电网集群划分后进行光伏出力优化可使配电网系统线损率降低,从而提高配电网传输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光伏 集群划分 源荷特征匹配度 模块度 容量匹配度 无功功率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源网荷储协同优化的主动配电网日前调度 被引量:2
2
作者 袁桂丽 丁宁 +1 位作者 杨彪 戴冠正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10337-10347,共11页
在“双碳”目标下新能源发展迅速,但其出力的不确定性会影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主动配电网具备对各类分布式能源组合控制的能力,是解决目前存在的新能源并网问题的有效手段,同时需求响应作为控制负荷侧资源的有效手段,与主动配电网相结... 在“双碳”目标下新能源发展迅速,但其出力的不确定性会影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主动配电网具备对各类分布式能源组合控制的能力,是解决目前存在的新能源并网问题的有效手段,同时需求响应作为控制负荷侧资源的有效手段,与主动配电网相结合能够有效降低源荷双侧不确定性对电网的影响。构建“源网荷储”协同优化的主动配电网日前优化调度模型,以主动配电网收益最大为目标,综合考虑电动汽车参与需求响应、电网安全、储能电池配置以及各组成单元的成本及约束条件。仿真结果表明:所构建的主动配电网优化调度模型合理,能够降低有功网损,减小尖峰负荷,降低负荷峰谷差,提高配电网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配电网 电动汽车 源网荷储 需求响应 储能系统 有功无功协同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绕组感应发电机交直流集成发电系统的自抗扰控制策略
3
作者 卜飞飞 赵云 +4 位作者 刘皓喆 史建宇 刘哲恺 黄文新 秦海鸿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833-2842,I0026,共11页
针对双绕组感应发电机交直流集成发电系统,为实现简单易调、性能优越、负载适应力强的发电控制,该文提出一种基于线性自抗扰控制器的交直流电压控制策略,通过交流电压和直流电压与控制绕组和功率绕组的传递函数模型,构建交直流电压的线... 针对双绕组感应发电机交直流集成发电系统,为实现简单易调、性能优越、负载适应力强的发电控制,该文提出一种基于线性自抗扰控制器的交直流电压控制策略,通过交流电压和直流电压与控制绕组和功率绕组的传递函数模型,构建交直流电压的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同时对交流电压有效值、直流电压和电压扰动进行观测,并利用电压和扰动观测值设计线性误差反馈控制律,对交直流电压进行控制。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该控制策略提高电压扰动抑制能力和负载适应性,同时各模块参数可独立设计、控制器结构简单,避免需要较多传感器及降低调参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绕组感应发电机 自抗扰控制 交直流集成发电 负载适应性 航空电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先无功–后有功”功率补偿的配电网电压协同控制策略 被引量:6
4
作者 贺春光 王涛 +7 位作者 杨书强 张菁 安佳坤 郭伟 范文弈 赵杰 王辉 窦春霞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36,共11页
整县分布式光伏电源的大量开发与利用及分布式电源规模化并网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与“乡村振兴”两大国家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由于分布式电源发电尖峰和低谷阶段与负荷峰谷时常不同步,进而导致配电系统过/欠电压问题,严重影... 整县分布式光伏电源的大量开发与利用及分布式电源规模化并网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与“乡村振兴”两大国家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由于分布式电源发电尖峰和低谷阶段与负荷峰谷时常不同步,进而导致配电系统过/欠电压问题,严重影响了电能质量,甚至威胁系统安全。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先无功–后有功”功率补偿的配电网层级式电压协同控制策略。首先,建立基于“先无功–后有功”功率补偿的配电网层级式电压协同控制框架。其次,结合多微电网节点注入电流与电压的方程与功率–电压灵敏度分析,根据多节点电压越限程度,提出一种基于“先无功–后有功”功率补偿的多智能体协同调节策略,该策略先通过无功补偿器进行无功调节,当电压尚未得到有效治理时,再采用多微电网进行有功调节。再次,为了进一步满足各节点微电网有功功率调节需求,并考虑电网内部源–荷–储运行成本与污染排放,提出一种基于多目标优化的微电网内部分布式源–荷–储优化协调功率控制策略。最后,在MATLAB平台中设计了3种仿真场景以及IEEE测试系统模型对所提控制策略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电压协同控制方法在最经济的情况下可以实现各节点电压的综合高效治理,同时,所提出的微电网优化协调功率控制策略能使源–荷–储在绿色经济的供电模式下实时精准地满足电压治理目标下微电网有功调节的需求。仿真实验结果验证了本文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先无功-后有功”功率补偿 电压协同控制 源-荷-储协调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应多元源荷接入的配电网两阶段灵活性提升优化方法 被引量:1
5
作者 姜涛 宋卓然 +2 位作者 李剑峰 芦思晨 刘宇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15-1521,共7页
配电网灵活性提升优化过程中易受不均匀电压、强磁场、电流效应等问题的干扰,灵活性提升效果不明显。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适应多元源荷接入的配电网两阶段灵活性提升优化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瞬时功率平衡算法保证配电网达到三相平衡... 配电网灵活性提升优化过程中易受不均匀电压、强磁场、电流效应等问题的干扰,灵活性提升效果不明显。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适应多元源荷接入的配电网两阶段灵活性提升优化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瞬时功率平衡算法保证配电网达到三相平衡状态,其次通过无功出力与有功损耗的输出特点实现配电网的无功规划,有效地提高配电网运行质量,降低网损。最后采用多元源荷接入的两阶段提升优化法提升配电网的灵活性,第一阶段基于灵活性三指标与多源源荷供给特性构建灵活性提升优化模型,第二阶段考虑配电网灵活性指标的概率平衡性,并采用线性转换算法对模型求解,完成配电网灵活性提升优化。试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网损率小,净负荷波动曲线小,计算时间短,配电网分布式电源接入的灵活适应性强。可见通过灵活性优化调度,可以有效提升含分布式电源配电网的灵活性,提高配电网接纳分布式电源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源荷 三相平衡 无功出力 有功损耗 灵活性 净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联型APF补偿电压源型非线性负载时谐波电流放大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33
6
作者 刘聪 戴珂 +1 位作者 张树全 康勇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7期21-28,共8页
为拓展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active power filter,APF)的应用,通过采用电路等效分析的方法,研究并联型APF对电压源型非线性负载的补偿特性,重点分析负载谐波电流放大效应,定性与定量地解释产生此效应的原因。在此基础上,从电路拓扑以及... 为拓展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active power filter,APF)的应用,通过采用电路等效分析的方法,研究并联型APF对电压源型非线性负载的补偿特性,重点分析负载谐波电流放大效应,定性与定量地解释产生此效应的原因。在此基础上,从电路拓扑以及APF控制两方面提出抑制谐波放大效应的措施,使得并联型APF对电压源型非线性负载取得良好的补偿效果。仿真与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能质量 谐波补偿 有源电力滤波器 电压源型非线性负载 谐波电流放大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串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控制方式的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姚为正 王群 +1 位作者 刘进军 王兆安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47-51,共5页
根据串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的工作原理, 讨论了其检测电源电流和检测负载电压控制方式的原理、系统结构和特点。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复合控制方式, 并对三种控制方式进行了对比研究。实验结果表明, 在对电压型谐波源进行补偿时, 串联型... 根据串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的工作原理, 讨论了其检测电源电流和检测负载电压控制方式的原理、系统结构和特点。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复合控制方式, 并对三种控制方式进行了对比研究。实验结果表明, 在对电压型谐波源进行补偿时, 串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采用复合控制方式稳定性高, 谐波补偿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有源滤波器 控制方式 谐波补偿 电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义电源多目标优化配置与运行 被引量:29
8
作者 潘超 孟涛 +2 位作者 蔡国伟 尹杭 刘旭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505-3512,共8页
基于分解协调原理建立了含广义电源的主动配电网多目标优化配置与运行的双层规划模型,上层模型通过网损灵敏度矩阵确定广义电源的最佳安装位置与初始容量;下层模型根据投资与运行经济性、系统电压偏差及环境污染效应建立多目标优化数学... 基于分解协调原理建立了含广义电源的主动配电网多目标优化配置与运行的双层规划模型,上层模型通过网损灵敏度矩阵确定广义电源的最佳安装位置与初始容量;下层模型根据投资与运行经济性、系统电压偏差及环境污染效应建立多目标优化数学模型以确定广义电源的最佳出力。考虑源荷波动的不确定性因素,提出一种内嵌半不变量随机潮流的-粒子群智能优化算法进行多目标优化运行计算。PG&E-69节点系统算例仿真表明,广义电源的合理配置与优化运行在有效提高分布式电源渗透率的基础上能够减少网络损耗并改善系统运行电压水平,且从概率的角度对电压、网损进行评估,为电网规划运行提供辅助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配电网 广义电源 双层规划模型 多目标粒子群算法 随机潮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率连接型数字物理混合仿真系统(二)适应有源被试系统的新型接口算法 被引量:12
9
作者 胡昱宙 张沛超 +1 位作者 包海龙 方陈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76-81,共6页
将实时数字仿真技术和动态物理模拟技术结合起来,可以对含可再生能源和储能的微网系统进行研究与测试。由于被试系统为有源系统,对混合仿真系统的接口算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简化阻尼阻抗接口,设计了一种适用于有源被试系统的阻抗... 将实时数字仿真技术和动态物理模拟技术结合起来,可以对含可再生能源和储能的微网系统进行研究与测试。由于被试系统为有源系统,对混合仿真系统的接口算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简化阻尼阻抗接口,设计了一种适用于有源被试系统的阻抗跟踪算法,实现了实时阻抗匹配。提出了一种新的混合接口模型,新接口用理想变压器接口构成前向驱动器,以激励物理模拟系统;由简化阻尼阻抗接口构成反向观测器,以获得精确的数字仿真结果。MATLAB仿真表明,对于有源被试系统,新接口算法兼顾了简化阻尼接口算法对数字仿真系统的"透明性"以及理想变压器接口的带有源负载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率连接型数字物理混合仿真 阻尼阻抗接口 理想变压器模型接口 阻抗匹配 有源负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联型APF在容性非线性负载中应用 被引量:14
10
作者 赵文强 陈国柱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59-64,共6页
在分析大电容滤波整流负载线电流谐波特性的基础上,揭示了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SAPF)不适合补偿电压型谐波源的原因,运用间歇谐振机理阐明了SAPF补偿电压型谐波时,负载电流峰值变大的原因。提出了2类解决方法:对原需滤波系统进行改造,... 在分析大电容滤波整流负载线电流谐波特性的基础上,揭示了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SAPF)不适合补偿电压型谐波源的原因,运用间歇谐振机理阐明了SAPF补偿电压型谐波时,负载电流峰值变大的原因。提出了2类解决方法:对原需滤波系统进行改造,改变原系统的谐振频率范围;或者对SAPF进行改进,变原来的宽带补偿为有限带宽补偿,有选择谐波次数的补偿。采用所提方法后,SAPF运行在含有容性非线性负载场合时,可以有效地保证负载交流侧电流峰值不增大,同时有效地抑制电网中的谐波电流。仿真结果证明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 APF 非线性 容性负载 谐波源 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模糊算法对电力市场下纯火电系统多目标综合经济负荷进行分配 被引量:14
11
作者 毛弋 刘文春 张鹏飞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2000年第6期22-25,29,共5页
电力市场是市场经济体系中的一个市场 ,它与电力生产者和消费者密切相关。本文重点讨论了在安全可靠供电的情况下 ,利用最大隶属度原理 ,对纯火电系统建立节约能源并兼顾电网运行经济效益的双目标优化模型 。
关键词 电力市场 隶属度 有功负荷经济分配 纯火电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市场下纯火电系统经济负荷分配新算法 被引量:3
12
作者 毛弋 江辉 +2 位作者 张鹏飞 刘文春 周永晟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2000年第2期56-61,83,共7页
讨论了在安全可靠供电的情况下 ,利用最大隶属度原理 ,仅对纯火电系统建立节约能源并兼顾电网运行经济效益的双目标优化模型 。
关键词 电力市场 纯火电系统 有功负荷分配 经济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盲源分离技术的电力用户负荷曲线估计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瑜 韦琦 魏新劳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60-164,169,共6页
盲源分离技术可以在不知道网络参数或拓扑结构的情况下,仅用部分支路有功潮流估计出各节点负荷。本文采用了核独立分量分析算法进行负荷曲线估计,使用再生核希尔伯特空间上的典型相关性分析作为目标函数。实验基于IEEE-14母线系统,估计... 盲源分离技术可以在不知道网络参数或拓扑结构的情况下,仅用部分支路有功潮流估计出各节点负荷。本文采用了核独立分量分析算法进行负荷曲线估计,使用再生核希尔伯特空间上的典型相关性分析作为目标函数。实验基于IEEE-14母线系统,估计出了8个负荷节点的有功功率。结果表明,同独立分量分析方法得到的仿真结果相比,核独立分量分析算法估计的结果误差更小,相关系数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盲源分离 独立分量分析 核独立分量分析 负荷估计 有功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源电力滤波器两种电流检测方式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李晶晶 赵争鸣 葛俊杰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2-56,62,共6页
按照电流检测方式划分,有源电力滤波器可以分为网侧电流检测和负载侧电流检测两种方式。本文旨在从补偿效果以及系统稳定性两个方面对这两种电流检测方式进行比较。理论分析表明:在理想状况下,两种电流检测方式互为等效。但当考虑到电... 按照电流检测方式划分,有源电力滤波器可以分为网侧电流检测和负载侧电流检测两种方式。本文旨在从补偿效果以及系统稳定性两个方面对这两种电流检测方式进行比较。理论分析表明:在理想状况下,两种电流检测方式互为等效。但当考虑到电流传感器的非理想特性、检测误差和控制误差等因素时,网侧电流检测方式相较于负载侧电流检测方式补偿精度高,但是属于直接控制的网侧电流检测方式对负载扰动敏感,存在系统稳定性问题。仿真和实验结果证明上述结论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源电力滤波器 网侧电流检测 负载侧电流检测 系统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物联网下分布式状态感知的源网荷储协同调度 被引量:25
15
作者 王锡龙 李鑫 秦小麟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3-32,共10页
随着新型发电、直流输电、电能存储等技术的发展,新能源发电、电动汽车等柔性负荷以及可充放电的储能装置不断并入电网中,使得传统配电网架构发生了巨大变化。由于新型源网荷储存在较大的不稳定性,给配电网调度带来了巨大挑战,尤其是难... 随着新型发电、直流输电、电能存储等技术的发展,新能源发电、电动汽车等柔性负荷以及可充放电的储能装置不断并入电网中,使得传统配电网架构发生了巨大变化。由于新型源网荷储存在较大的不稳定性,给配电网调度带来了巨大挑战,尤其是难以控制调度的额外电损。借助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建设,可实现对源网荷储的实时信息采集与分析,为实时数据驱动的源网荷储协同调度提供了契机。配电网中的源网荷储协同具有天然的分布式特性,因此可以利用电力物联网的感知能力构建一个分布式状态实时感知系统,使得协同调度具有更高的调度精度。文中分析了泛在电力物联网背景下的配电网架构,对分布式环境下的源网荷储及其交互方式进行了建模,并据此提出了一种电力物联网下分布式状态感知的源网荷储协同调度机制,明确了源网荷储各端的响应策略,实现了削峰填谷、降低调度损耗的目标。基于部分电网真实数据,设计了模拟验证实验,其结果验证了源网荷储协同调度机制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在电力物联网 主动配电网 源网荷储 柔性负荷 分布式协同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人工蜂群算法的区域电网储能系统能量管理优化策略 被引量:9
16
作者 王子琪 张慧媛 +1 位作者 许军 程杰慧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6-22,55,共8页
为提高新能源消纳水平及系统运行效率,需对储能系统充放电功率进行优化,以平抑功率波动,降低网络损耗,提高经济效益。基于源荷状态判断储能各时段充放电状态,以区域日网损降低收益、日高储低放套利收益及日环境效益最大为目标,综合考虑... 为提高新能源消纳水平及系统运行效率,需对储能系统充放电功率进行优化,以平抑功率波动,降低网络损耗,提高经济效益。基于源荷状态判断储能各时段充放电状态,以区域日网损降低收益、日高储低放套利收益及日环境效益最大为目标,综合考虑储能自身约束及网架潮流状态约束等条件,建立了区域电网储能能量管理优化模型。求解过程中提出了一种改进人工蜂群算法(improved artificial bee colony,IABC),并针对吐鲁番区域网架结构及运行特点进行了建模仿真。结果表明,对储能进行能量管理优化可提升整体经济效益,且改进人工蜂群算法具有很好的全局搜索能力及收敛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 源荷状态 有功网损 能量管理 改进人工蜂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分布式电源集群划分方法 被引量:9
17
作者 陈婧华 张琳娟 +4 位作者 卢丹 郭璞 任俊跃 李景丽 李忠文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7-85,共9页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进程的推进,分布式电源并网比重逐渐增加,为解决新型配电网分布式电源调控困难的问题,采用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对大规模分布式电源进行集群划分。首先,在模块度划分标准基础上,引入群内源荷有功匹配度和无功匹配度,...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进程的推进,分布式电源并网比重逐渐增加,为解决新型配电网分布式电源调控困难的问题,采用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对大规模分布式电源进行集群划分。首先,在模块度划分标准基础上,引入群内源荷有功匹配度和无功匹配度,提出由三者加权组合的综合性能指标,构建基于综合指标体系的集群划分优化模型;其次,采用惯性权重动态递减策略改进二进制粒子群优化算法,使其惯性权重动态变化,优化粒子位置与速度的更新进程,提高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寻优效率;最后,采用改进二进制粒子群优化算法对基于综合指标体系的集群划分优化模型进行寻优,基于此对IEEE33节点、某10 kV实际配网馈线系统进行集群划分。结果表明:基于综合指标体系的集群划分方法在保障划分结果模块度基本不变的基础上,可将有功匹配度和无功匹配度分别提高30%左右;而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对提高划分结果的各个指标值均具有明显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群划分 粒子群算法 模块度 分布式电源 源荷有功匹配度 源荷无功匹配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流源型PWM整流器带容性负载的解耦控制方法 被引量:15
18
作者 易永仙 张宇 +1 位作者 李民英 董培萌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5-103,共9页
应用于不间断电源(UPS)时,三相电流源型整流器(CSR)因其直流输出端存在大电容而使得数学模型的阶数提高,增加了控制器的设计难度。针对带电容性负载的PWM型CSR建立了dq旋转坐标系中的数学模型,通过将d轴定向于交流滤波电容电压矢量,使... 应用于不间断电源(UPS)时,三相电流源型整流器(CSR)因其直流输出端存在大电容而使得数学模型的阶数提高,增加了控制器的设计难度。针对带电容性负载的PWM型CSR建立了dq旋转坐标系中的数学模型,通过将d轴定向于交流滤波电容电压矢量,使得数学模型简化为相互解耦的直流侧和交流侧模型,进而可实现直流侧和交流侧的独立控制。进一步提出了在直流侧采用状态反馈控制来稳定直流母线电压,在交流侧引入虚拟阻抗进行网侧电流有源阻尼的控制方法,消除直流侧和交流侧之间由PWM调制过程所产生的相互影响,实现了直流侧和交流侧的解耦控制。基于40k V·A的UPS仿真和样机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动态性能和稳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间断电源 电流源型整流器 电容性负载 状态反馈 有源阻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升源网荷储多元协同的虚拟化网格划分方法 被引量:4
19
作者 高松 赵静波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62-270,共9页
为减少分布式源荷双侧随机性及时序不匹配对配电系统经济运行的影响,提升区域内源网荷储多元功率互补协同,促进可再生能源就地消纳能力,提出一种全面兼顾分布式电源消纳、负荷需求响应、储能支撑及网络拓扑多元协同的配电网虚拟化网格... 为减少分布式源荷双侧随机性及时序不匹配对配电系统经济运行的影响,提升区域内源网荷储多元功率互补协同,促进可再生能源就地消纳能力,提出一种全面兼顾分布式电源消纳、负荷需求响应、储能支撑及网络拓扑多元协同的配电网虚拟化网格划分方法。通过图论搜索算法遍历虚拟网格内所有节点信息,充分依托负荷需求响应节点、分布式电源节点以及储能节点建立虚拟网格信息优化模型。引入二阶锥规划松弛电压、电流辅助变量,获得优化后的网络潮流分布。考虑虚拟网格通信成本,兼顾虚拟网格供电率、虚拟网格间功率交互以及虚拟网格节点控制维度,建立了虚拟网格分区划分目标函数模型,提出虚拟网格分区划分策略。以IEEE33节点系统为案例,对所提出的虚拟化网格分区划分策略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虚拟网格分区划分方法可提高源荷匹配度、虚拟网格供电率以及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网格 分布式电源 需求侧响应 储能 源荷匹配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叠加式串联型直流稳压电源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立海 《上海海运学院学报》 1999年第4期58-63,共6页
提出了一种低纹波、高效率的直流稳压电源———叠加式串联型直流稳压电源。
关键词 串联型 叠加式 直流稳压电源 调整管 稳压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