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1篇文章
< 1 2 4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udy on inelastic attenuation coefficient, site response and source parameters in Shanxi region 被引量:28
1
作者 啜永清 苏燕 +1 位作者 贾建喜 黄金刚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69-378,共10页
Based on 310 horizontal-component digital seismograms recorded at 14 seismic stations in Shanxi Digital Seis-mograph Network, the inelastic attenuation coefficient in Shanxi region is studied. By the methods of Atkins... Based on 310 horizontal-component digital seismograms recorded at 14 seismic stations in Shanxi Digital Seis-mograph Network, the inelastic attenuation coefficient in Shanxi region is studied. By the methods of Atkinson and Moya, the site response of each station and several source parameters are obtained and the inversion results from both methods a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The frequency-dependent inelastic attenuation coefficient Q is estimated as Q( f )=323.2 f 0.506. The site responses of 14 seismic stations do not show significant amplification, 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their basement on rock. We also found the dependence of corner frequency on seismic moment, seismic moment on stress drop, source radius on stress dro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地区 Q值 场地响应 震源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aquifer parameters induced by groundwater source heat pump operation under variable flow 被引量:5
2
作者 王松庆 张旭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1年第4期1272-1277,共6页
The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aquifer parameters,induced by groundwater source heat pump(GWSHP) operation under variable flow,were theoretically analyzed through a case study,in whic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uildin... The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aquifer parameters,induced by groundwater source heat pump(GWSHP) operation under variable flow,were theoretically analyzed through a case study,in whic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uilding air conditioning load were considered.The results,compared with the constant flow operation,indicate that the influence on the variations of porosity,hydraulic conductivity and confined water head is decreased by 48%,51% and 71%,respectively,under variable flow operation.The security of variable flow operation is superior to that of constant flow.It is also concluded that the climate region and function of the buildings are primary factors which affect the suitability of variable flow operation in GWSH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oundwater source heat pump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 aquifer parameter variable flow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urce Parameters Evaluation of the 28^(th) December 1908 and 16^(th) January 1975 Earthquakes in the Messina Straits(Southern Italy)
3
作者 Maria D'Amico Antonio Bottari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213-213,共1页
The Calabria-Peloritani Arc is one of the most seismically active regions of Southern Italy.The most damaging event(Ⅰ0=ⅪMSK)occurred on December 28th,1908 in the Messina Straits area.This event,which caused at least... The Calabria-Peloritani Arc is one of the most seismically active regions of Southern Italy.The most damaging event(Ⅰ0=ⅪMSK)occurred on December 28th,1908 in the Messina Straits area.This event,which caused at least 85000 casualties and widespread damage,has been identified as the greatest European seismic disaster of the 20th centu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croseismic source parameters SOUTHERN ITALY Messina STRAIT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荷等值阻抗参数在非线性负荷分析中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1
4
作者 张逸 康燕艺 郑宗华 《电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6-85,共10页
随着新能源、电力电子等技术快速发展,非线性负荷在电力系统中的占比日益增加,导致电网电能质量问题日益严重。负荷等值阻抗参数是分析非线性负荷特性的重要参数之一,系统梳理负荷等值阻抗参数辨识技术及应用领域的研究现状,并展望未来... 随着新能源、电力电子等技术快速发展,非线性负荷在电力系统中的占比日益增加,导致电网电能质量问题日益严重。负荷等值阻抗参数是分析非线性负荷特性的重要参数之一,系统梳理负荷等值阻抗参数辨识技术及应用领域的研究现状,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和应用趋势。首先,阐述负荷等值阻抗参数的基本原理;其次,对现有负荷等值阻抗参数辨识方法进行梳理分析,指出不同参数辨识方法的精度、适用范围和优缺点;再次,综述负荷等值阻抗参数在谐波分析和瞬时无功计算中的应用;最后,探讨负荷等值阻抗参数进一步的研究方向,并对目前领域以外的扩展应用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荷等值阻抗参数 非线性负荷 参数辨识 谐波源识别 谐波源定位与责任划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矿石标本宽频带电性参数快速测量方法研究
5
作者 付国红 雷泽宁 +1 位作者 程辉 刘阳阳 《仪器仪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2-164,共13页
岩矿石标本电性特征的研究是地球物理勘探中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针对变频法测量岩矿石标本电性参数存在效率低、抗干扰能力较差等问题,提出基于逆重复m序列的岩矿石标本宽频带电性参数测量方法并设计了测量系统。系统采用编码恒流信... 岩矿石标本电性特征的研究是地球物理勘探中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针对变频法测量岩矿石标本电性参数存在效率低、抗干扰能力较差等问题,提出基于逆重复m序列的岩矿石标本宽频带电性参数测量方法并设计了测量系统。系统采用编码恒流信号激励的方式,利用编码信号源的频点分布特性和多频点数据处理手段,实现发送一组编码矩形波电流便可获得岩矿石标本多个频点响应信息的高效测量。介绍了逆重复m序列的信号特征,给出了多频点阻抗测量算法流程;通过理论与仿真相结合的方式研究了影响Howland压控电流源性能的重要因素;明晰了实验条件下导致高频段阻抗测量误差的主要因素并给出了校准方案;最后,搭建了测量系统并使用本系统与苏黎世MFIA阻抗分析仪进行了阻抗测量对比实验,结果表明:使用5阶信号时,测量效率相对变频法提高2.3倍,通过调整信号编码参数可实现不同频点密度的测量工作;系统测量频率范围覆盖1 mHz~100 kHz,阻容模型阻抗模值测量误差最大约为0.5%,相位误差最大为23 mrad;校准前后结果对比表明了校准方案在高频段测量的有效性。该系统能够实现宽频阻抗谱快速准确测量,为岩矿石标本电性参数测量提供了一种宽频带快速测量方法与技术支持,具有一定的理论研究意义与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矿石标本 宽频带 电性参数 快速测量 逆重复m序列 Howland电流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3年8月6日山东平原M_(S)5.5地震震源参数分析
6
作者 李翠芹 郑建常 +1 位作者 张正帅 戴宗辉 《地震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34-340,共7页
基于Brune模型,使用高频截止方法估计模型参数,得到2023年8月6日山东省德州市平原M_(S)5.5主震及部分M_(L)≥2.0余震的震源谱的特征参数,对不同震源参数之间的定标关系以及视应力的时空特征进行了分析讨论,结果显示:(1)主震视应力约为1.... 基于Brune模型,使用高频截止方法估计模型参数,得到2023年8月6日山东省德州市平原M_(S)5.5主震及部分M_(L)≥2.0余震的震源谱的特征参数,对不同震源参数之间的定标关系以及视应力的时空特征进行了分析讨论,结果显示:(1)主震视应力约为1.71 MPa,应力降约为3.51 MPa,矩震级为5.2,拐角频率约为0.58 Hz;(2)平原地震序列视应力与震级存在线性关系,可表示为:lg δ_(app)=0.64M_(L)+2.92;(3)余震视应力随时间发展逐渐减小,38次余震的视应力均小于0.15 MPa,低于鲁西地区小震平均视应力(0.16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原M_(S)5.5地震 视应力 震源参数 拐角频率 鲁西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差分进化算法的水下恒定电流元定位方法随电极数量的变化
7
作者 陈聪 吴旭 +2 位作者 孙嘉庆 王文龙 侯云甫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3-180,共8页
针对水下非合作军事目标的远程被动电场定位需求,提出利用非规则布放的测量电极获得水下电位数据,并采用边界变异自适应差分进化算法可以实现对半无限大海水中恒定电流元的准确定位。从半无限大海域中恒定电流元所产生的标量电位表达式... 针对水下非合作军事目标的远程被动电场定位需求,提出利用非规则布放的测量电极获得水下电位数据,并采用边界变异自适应差分进化算法可以实现对半无限大海水中恒定电流元的准确定位。从半无限大海域中恒定电流元所产生的标量电位表达式出发,通过建立目标函数,将电流元的定位问题转化为目标函数最小值优化问题;然后引入参数自适应策略和边界变异处理机制,以解决基本差分进化算法存在的易陷入局部最优解、收敛性差、抗噪能力弱等问题。仿真分析和实验室定位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边界变异自适应差分进化算法在解决水下恒定电流元定位问题时,具有不依赖初值、搜索范围大、抗噪性能好等优点,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场定位 非线性方程组 差分进化 参数自适应 边界变异 恒定电流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弧离子镀涂层大颗粒缺陷控制与抑制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泽 张远涛 +3 位作者 张林 赵栋才 张腾飞 张世宏 《表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6,共16页
电弧离子镀是当前应用最广泛的物理气相沉积技术,其制备的涂层具备高硬度、高沉积效率和良好的结合力等优点,在刀具及模具涂层领域展现出显著优势。然而,该技术存在涂层表面大颗粒缺陷的问题,严重限制了其在高精密加工、高致密性防护涂... 电弧离子镀是当前应用最广泛的物理气相沉积技术,其制备的涂层具备高硬度、高沉积效率和良好的结合力等优点,在刀具及模具涂层领域展现出显著优势。然而,该技术存在涂层表面大颗粒缺陷的问题,严重限制了其在高精密加工、高致密性防护涂层以及传感器绝缘膜等领域的推广应用。因此,如何有效减少涂层表面大颗粒缺陷的数量和密度已成为相关机构关注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总结了电弧离子镀技术在大颗粒缺陷控制和抑制方面的最新进展和应用,探讨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对大颗粒产生、传输和到达3个阶段下的产生/运动机理和控制手段进行了总结。针对大颗粒产生过程,通过优化弧源设计,改善磁场分布,提高弧斑运动速度,实现了更加均匀、快速的弧斑运动轨迹,减少了大颗粒生成概率;在传输过程中,采用物理屏蔽/磁过滤与辅助阳极辅助等手段有效控制了离子和大颗粒运动轨迹;在基体区域沉积阶段,通过增加基体偏压来调控到达基体的大颗粒数目。此外沉积参数的改变也广泛用于减少大颗粒缺陷。这些方法思路和研究进展将为解决电弧离子镀技术中存在的大颗粒缺陷问题提供新思路,并有望推动该项技术在各个行业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弧离子镀 大颗粒去除 电弧源 磁过滤 工艺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石钱滩凹陷石钱滩组烃源条件与天然气成藏特征
9
作者 张有锦 高岗 +5 位作者 樊柯廷 李新宁 林潼 康积伦 张伟 马强 《地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390-2403,共14页
准噶尔盆地石钱滩凹陷石钱滩组发育上、下两段地化特征差异明显的烃源岩和存在两种不同类型的天然气,本文基于石钱滩组上、下段烃源岩有机碳、热解、碳同位素以及生物标志化合物和天然气组分、碳同位素,对比分析了两段烃源岩的沉积环境... 准噶尔盆地石钱滩凹陷石钱滩组发育上、下两段地化特征差异明显的烃源岩和存在两种不同类型的天然气,本文基于石钱滩组上、下段烃源岩有机碳、热解、碳同位素以及生物标志化合物和天然气组分、碳同位素,对比分析了两段烃源岩的沉积环境、母质来源和成熟度特征,明确了石钱滩凹陷石炭系天然气的成因及成藏特征。结果表明,石钱滩组下段烃源岩较上段烃源岩品质更好,以生油/气为主,上段烃源岩以生气为主,较下段烃源岩陆源有机质输入占比更大;成熟度较低的腐殖型天然气来自于石钱滩组上段烃源岩,成熟度较高的腐泥型天然气主要来自于石钱滩组下段烃源岩;优质烃源岩既提供了丰富的天然气资源,而且控制着天然气的分布范围,与源岩临近的有利砂体为天然气大量聚集的场所。该认识对于凹陷中心至斜坡区不同类型天然气的针对勘探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成因 烃源岩 海陆过渡相 石炭系 石钱滩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PS-X的外加碳源种类对污水处理厂的影响机制研究
10
作者 莫昊 赵婷婷 +2 位作者 姚思博 郁振天 艾海男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235-4244,共10页
为探究碳源种类对污水处理厂运行的整体影响,对比了某复合碳源,乙酸钠以及葡萄糖3种外加碳源对污水处理厂整体运行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碳源种类的不同造成了异养微生物代谢性能发生变化,三种碳源影响下的异养菌产率Y_(m)为0.703(复合碳... 为探究碳源种类对污水处理厂运行的整体影响,对比了某复合碳源,乙酸钠以及葡萄糖3种外加碳源对污水处理厂整体运行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碳源种类的不同造成了异养微生物代谢性能发生变化,三种碳源影响下的异养菌产率Y_(m)为0.703(复合碳源),0.676(乙酸钠)与0.889(葡萄糖);异养菌衰减系数b_(H)为0.405,0.433与0.775d^(-1);异养菌最大生长比μ_(mH)为2.146,3.071与6.078d^(-1).应用GPS-X软件对目标污水厂进行了模型构建与校正,并将各碳源影响下的动力学参数代入模型进行模拟,结果显示:动力学参数的变化直接影响了污水处理厂的处理效率,电能消耗,污泥产量及温室气体排放.在TN去除率方面,复合碳源,乙酸钠有着更为显著的优势,但伴随着耗能与温室气体排放的增加;而葡萄糖虽更加节能降碳,但除氮效率较低,且可能导致污泥量增加.在综合了市场价格考量后,认为复合碳源作为反硝化碳源更具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源种类 活性污泥模型 动力学参数 去除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吐哈盆地台北凹陷水西沟群煤系烃源岩沉积有机相研究
11
作者 梁浩 范谭广 +4 位作者 王志勇 陶树 文艺洁 郑海天 张子建 《石油实验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4-194,共11页
吐哈盆地台北凹陷蕴含丰富的油气资源,侏罗系水西沟群煤系烃源岩作为区内主力烃源岩发育层位,生烃潜力巨大。然而对于水西沟群煤系烃源岩有机相类型及其与沉积环境的对应关系尚无明确定论,制约了整个凹陷乃至盆地范围油气资源勘探部署... 吐哈盆地台北凹陷蕴含丰富的油气资源,侏罗系水西沟群煤系烃源岩作为区内主力烃源岩发育层位,生烃潜力巨大。然而对于水西沟群煤系烃源岩有机相类型及其与沉积环境的对应关系尚无明确定论,制约了整个凹陷乃至盆地范围油气资源勘探部署。为实现吐哈盆地水西沟群煤系烃源岩的精细划分与评价,基于显微组分、总有机碳(TOC)含量、生烃潜量(S_(1)+S_(2))等地球化学测试结果,建立了研究区煤系烃源岩沉积有机相划分标准,明确了有机相类型、生烃潜力及其与沉积相的对应关系。研究表明,台北凹陷水西沟群煤系烃源岩沉积有机相类型分为五类,即湖相强覆水高镜质组有机相、湖相覆水中高镜质组有机相、三角洲平原覆水中高镜质组有机相、三角洲平原弱覆水中镜质组有机相和三角洲前缘弱覆水低镜质组有机相。湖相强覆水高镜质组有机质丰度高且生烃潜力最强,TOC含量为5.05%~18.31%,S_(1)+S_(2)为6.35~20.93 mg/g,镜质组含量大于80%;其次为湖相覆水中高镜质组有机相和三角洲平原覆水中高镜质组有机相,二者TOC含量分别为3.83%~17.68%和2.30%~7.41%,S_(1)+S_(2)平均分别为6.35 mg/g和4.48 mg/g,镜质组含量均介于50%~80%;三角洲前缘弱覆水低镜质组有机相的生烃潜力最差,TOC含量平均仅为1.3%,S_(1)+S_(2)平均为4.1 mg/g。研究成果为预测台北凹陷水西沟群煤系优质烃源岩分布并准确评价其油气资源潜力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组分 沉积有机相 烃源岩评价 煤系烃源岩 水西沟群 侏罗系 台北凹陷 吐哈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7年8月8日九寨沟地震的余震序列特征与地震灾害效应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婷 何骁慧 +2 位作者 计婷婷 覃乙根 郑文俊 《灾害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0-226,234,共8页
2017年九寨沟发生的Ms7.0级地震未形成明显的地震地表破裂,但引发的次生地质灾害尤为严重,主震南北部呈现明显的破坏性差异,其中北部受灾较南部严重。该文基于Cut and Paste方法,对九寨沟地震余震序列北段中3级以上地震开展震源机制参... 2017年九寨沟发生的Ms7.0级地震未形成明显的地震地表破裂,但引发的次生地质灾害尤为严重,主震南北部呈现明显的破坏性差异,其中北部受灾较南部严重。该文基于Cut and Paste方法,对九寨沟地震余震序列北段中3级以上地震开展震源机制参数反演,并针对其中2次Ms4.1地震使用震源时频特征法进行了破裂方向性测定,结果显示此次九寨沟地震可能触发了岷江断裂带分支断层的活动,结合震源机制及余震分布推测该分支断层为具有一定逆冲性质的右旋走滑断层。综合地震灾害特征、地质构造和余震分布揭示了该分支断层的激活是九寨沟地震北段滑坡等地质灾害多发、地表破坏程度较重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寨沟地震 震源参数 破裂方向性 地质构造 地震滑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方差主轴方法的地震动三分量相关性研究
13
作者 王元杰 赵晓芬 +1 位作者 王君杰 温增平 《地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4-268,共15页
基于国内外11次中、强地震的近场和远场强震动记录,采用方差主轴方法对地震动三个平动分量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将地震动划分为上升段、强震段和下降段,进行最小主轴的时变特性分析,结果显示,强震段和下降段的最小方差主轴几乎沿竖向,... 基于国内外11次中、强地震的近场和远场强震动记录,采用方差主轴方法对地震动三个平动分量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将地震动划分为上升段、强震段和下降段,进行最小主轴的时变特性分析,结果显示,强震段和下降段的最小方差主轴几乎沿竖向,而上升段的主轴变化规律比较复杂,不能简单认为该时段的主轴同样也位于竖向。按照断层距和场地条件进行参数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最大方差主轴在水平面上近似服从均匀分布。对汶川M_(W)7.9、集集M_(W)7.6和花莲M_(W)6.4三次典型地震事件的方差主轴进行了精细化分析,结果显示:在近断层区域,一小部分观测位置的方差主轴存在近似时不变特性,最大方差主轴指向可能与震源机制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维抗震设计 地震动相关性 地震动主轴 震源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西地区中小地震震源参数特征分析
14
作者 陈亚红 廖发圣 +4 位作者 张正帅 徐芳芳 申茂正 蔡璐 董春勇 《地震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41-350,共10页
利用2013年1月—2023年7月山东地震台网记录到的鲁西地区的地震波形资料,基于高频截止震源模型,使用稳健的最小二乘方法拟合研究区内的震源谱,得到了236个中小地震的震源参数。结果显示:(1)地震矩M_(0)为10^(11)~10^(14)N·m,与近... 利用2013年1月—2023年7月山东地震台网记录到的鲁西地区的地震波形资料,基于高频截止震源模型,使用稳健的最小二乘方法拟合研究区内的震源谱,得到了236个中小地震的震源参数。结果显示:(1)地震矩M_(0)为10^(11)~10^(14)N·m,与近震震级M_(L)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lgM_(0)=0.956M_(L)+10.421;拐角频率为2~15 Hz,拐角频率与矩震级之间有较好的相关关系,震级越大,拐角频率越低。(2)鲁西地区地震视应力为0.01~1.630 4 MPa,平均视应力为0.30 MPa。(3)地震多发生在视应力高值区域和高、低值过渡区域,鲁西地区的视应力高值主要分布在聊考断裂带的中北段、长清断裂以西和苍山—尼山断裂带附近的微山地区,菏泽、聊城、微山地区为低b值,低b值区域与视应力高值区域分布较为接近,反映出较高的背景应力水平,表明这些区域可能是鲁西地区中强地震的潜在震源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源参数 高频截止模型 拐角频率 视应力 应力降 B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比特大规模MIMO系统的非相干分布源角度参数估计方法
15
作者 刘亚鹏 高洪元 +1 位作者 张志伟 马静雅 《通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2,共12页
针对大规模MIMO系统存在的高成本、高功耗问题以及在多径密集场景中基于点目标模型的波达方向估计方法性能恶化的难题,提出一种单比特大规模MIMO系统的非相干分布源角度参数估计方法。首先,利用反正弦定律恢复归一化无量化协方差矩阵;其... 针对大规模MIMO系统存在的高成本、高功耗问题以及在多径密集场景中基于点目标模型的波达方向估计方法性能恶化的难题,提出一种单比特大规模MIMO系统的非相干分布源角度参数估计方法。首先,利用反正弦定律恢复归一化无量化协方差矩阵;其次,构建核范数最小化目标函数以恢复低秩的空间谱矩阵,从而实现二维DOA的准确估计;然后,通过一阶泰勒展开重构无噪信号协方差矩阵,实现对角度扩展的精确估计;最后,还推导了单比特ID源角度参数估计的克拉美罗界,为性能分析提供理论依据。仿真结果表明,在信噪比为10dB、快拍数为100、阵元数为36的条件下,该方法的DOA和角度扩展估计精度分别达到0.91°和1.12°。与已有单比特方法相比,该方法有明显的性能优势,同时计算时间适中,在估计精度和计算效率之间取得了良好的平衡,有利于进一步推动在单比特大规模MIMO系统中的工程应用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比特大规模MIMO 非相干分布源 核范数最小化 角度参数估计 克拉美罗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直流侧电源特性影响的跟网型变换器控制参数设计
16
作者 闫征 赵清松 徐建源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5-144,共10页
为研究不同直流侧电源特性对跟网型变换器(grid-following,GFL)控制参数设计的影响,基于状态空间平均理论建立变换器平均值模型,将典型应用场景下的直流侧端口等效为恒功率源和电流源,推导相电流、锁相环和直流电压控制线性化建模方法,... 为研究不同直流侧电源特性对跟网型变换器(grid-following,GFL)控制参数设计的影响,基于状态空间平均理论建立变换器平均值模型,将典型应用场景下的直流侧端口等效为恒功率源和电流源,推导相电流、锁相环和直流电压控制线性化建模方法,对两种运行方式下的控制器参数进行定量计算。针对恒电流源并网时直流电压控制出现右半平面(right-half plane,RHP)极点、开环不稳定导致系统存在运行失稳风险,从平衡稳定性与快速性的角度出发,确定控制环带宽和相位裕度设计指标,计算控制器参数并结合频率特性进行验证。最后搭建跟网型变换器详细开关模型,开展不同直流侧电源并网仿真分析。结果表明了所提参数设计方案的准确性和有效性,避免了运行方式变化引起的控制参数不适用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网型换流器 恒直流功率源 恒直流电流源 直流电压控制 控制参数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岩热储地热能对井采灌温度场演变规律与响应机制和恢复能力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嘉龙 康凤新 +5 位作者 杨亚宾 李振函 赵强 白通 隋海波 郑婷婷 《地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68-587,共20页
合理优化对井采灌系统的采灌参数,定量计算回灌冷水温度恢复的热量来源,对地热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对井采灌系统长期水动力场和地温场的动态变化监测数据,建立馆陶组热储层对井采灌系统的水-热耦合数值模型,研究... 合理优化对井采灌系统的采灌参数,定量计算回灌冷水温度恢复的热量来源,对地热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对井采灌系统长期水动力场和地温场的动态变化监测数据,建立馆陶组热储层对井采灌系统的水-热耦合数值模型,研究冷水回灌引起的热储内温度场的演化规律与趋势,并对对井采灌系统的关键参数进行优化,定量计算回灌冷水温度恢复的热量来源。结果显示回灌低温冷水在馆陶组储层底部的底砾岩内运移速度最快,要保证现有采灌井距为180 m的采灌系统运行100年不发生热突破,采灌量应不大于30 m^(3)/h;拟建对井采灌系统的采灌量设计为常规值72 m^(3)/h时,合理采灌井距应不小于300 m。开采井的热突破时间t随采灌井间距R的增大呈幂函数关系增长,相关方程为t_(Q)=aR^(2.4),比例系数a随采灌量的增大而减小。回灌冷水温度恢复的热量来源分析表明,回灌冷水体与其外围热水体的同层对流热为占比最大的热量恢复来源,从开始回灌时的大于70%降低至回灌100年时的36.0%;回灌冷水体从热储顶板和底板汲取的传导热占比从开始回灌时的接近0增大至100年时的30.7%(顶板11.5%,底板19.2%);回灌冷水体从外围热储介质汲取的同层传导热占比从开始回灌时接近0迅速增大至13.5%并保持稳定;回灌冷水体从内部热储介质中汲取的热量占比从开始回灌时的25.4%缓慢降低至回灌100年时的1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温场 非均质热储 采灌参数 演化规律 热量来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粒子群优化BP神经网络的核事故源项反演
18
作者 游清悦 曹博 +3 位作者 彭丁萍 李中昊 缪学伟 陈洲亮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71-381,共11页
核事故发生后,快速准确地估算源物质的释放速率对于提升核应急响应速度及确保决策的可靠性至关重要。本文选择碘-131(^(131)I)核素的释放速率作为源项反演的目标值,利用课题组开发的放射性核素大气扩散模拟程序RADC生成神经网络训练所... 核事故发生后,快速准确地估算源物质的释放速率对于提升核应急响应速度及确保决策的可靠性至关重要。本文选择碘-131(^(131)I)核素的释放速率作为源项反演的目标值,利用课题组开发的放射性核素大气扩散模拟程序RADC生成神经网络训练所需的数据集。利用Matlab构建了粒子群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优化误差反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的核事故源项反演模型,同时考虑了粒子群算法中超参数和适应度函数的不同对算法优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SOBP模型源项反演测试结果的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为2.14%,平均绝对误差为0.011437,均方差为0.000685,各个评价指标明显优于BP神经网络,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有助于快速核应急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源项反演 BP神经网络 粒子群优化 参数优化 适应度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水源汇参数定量表征的陆架边缘分类及其对深水沉积富砂性的预测
19
作者 张丽丽 谢世文 +3 位作者 陈北辰 龚承林 王绪诚 戈道瑶 《古地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50-964,共15页
源汇系统方法原理运用于有利砂体预测的深水油气勘探实践中时,存在深水源汇参数,包括海平面变化、物源供给(Q_(s))和可容空间(δ_(a)),难以定量表征的难题。本研究提出了定量表征这3大源汇参数的方法以及基于陆架边缘分类的深水沉积富... 源汇系统方法原理运用于有利砂体预测的深水油气勘探实践中时,存在深水源汇参数,包括海平面变化、物源供给(Q_(s))和可容空间(δ_(a)),难以定量表征的难题。本研究提出了定量表征这3大源汇参数的方法以及基于陆架边缘分类的深水沉积富砂性预测方法。海平面变化依据地质年代可以划分为“高频高幅冰室海平面变化和低频低幅温室海平面变化”2种类型,Q_(s)依据陆架坡折迁移速率可被区分为“高Q_(s)低Q_(s)”2种条件,δ_(a)依据陆架坡折迁移轨迹可以被区分为“低δ_(a),中δ_(a)和高δ_(a)”3种类型。这3种不同类型源汇参数之间的相互耦合形成了10种不同类型的陆架边缘,每一种类型的陆架边缘具有差异的深水沉积富砂性程度。依据该方法,可将SQ13.8珠江陆缘划分为“高Q_(s)-中δ_(a)、高Q_(s)-低δ_(a)和高Q_(s)-高δ_(a)”3种类型的冰室陆架边缘。低幅下降型或低幅上升型陆架坡折迁移轨迹(-2°<T_(se)<1°)使得粗碎屑颗粒无论是在冰室海平面变化还是温室海平面变化、无论是高供给(高Q_(s))还是低供给(低Q_(s))条件下,总能被搬运分散到深水陆坡区形成富砂海底扇。中幅上升型(1°<T_(se)<4°)在高供给(高Q_(s))条件下,孕育富砂的高位海底扇;而在低供给(低Q_(s))条件下,发育富泥的深水沉积体系(如块状搬运沉积体系等)。高幅上升型(4°<T_(se)<20°)或向陆回退型(90°<T_(se)<180°)陆架坡折迁移轨迹在高供给(高Q_(s))条件下发育小规模富砂海底扇,而在低供给(低Q_(s))条件下则与大型富泥块状搬运沉积体系相伴生。依据这一陆架边缘分类的深水沉积富砂性预测新方法,高Q_(s)-低δ_(a)-冰室陆架边缘深水富砂程度较高,而钻井结果显示其发育水道型海底扇砂岩(厚约10余米、见箱状测井相的黄色细砂岩);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源汇参数 陆缘分类 物源供给 可容空间 储集层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选区熔化参数对热物理过程影响数学模型分析
20
作者 樊炳倩 沈娴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2-227,共6页
通过建立激光选区熔化参数对热物理过程影响数学模型,分析参数对热物理过程的影响。以移动高斯热源为固定热源,建立激光选区熔化热源模型,并以此为基础,设计热量传递控制方程;通过处理控制方程中的相变潜热,分析材料热物理过程的相变过... 通过建立激光选区熔化参数对热物理过程影响数学模型,分析参数对热物理过程的影响。以移动高斯热源为固定热源,建立激光选区熔化热源模型,并以此为基础,设计热量传递控制方程;通过处理控制方程中的相变潜热,分析材料热物理过程的相变过程;通过设置全局变量分析材料的热物性参数;以热源模型、控制方程、相变潜热处理与热物性参数分析为基础,建立热物理过程影响数学模型;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求解数学模型,分析激光功率与扫描速率等激光选区熔化参数,对温度与熔池尺寸等热物理过程的影响。实验证明:激光功率对热物理过程温度场与熔池尺寸均具有显著影响,适当增加激光功率,会扩大熔道的最高温度分布范围,降低熔道球化现象,解决熔道弯曲问题,增加熔池尺寸,提升制件质量;扫描速率对温度场与熔池尺寸均具有显著影响,适当减小扫描速率,能够增加熔池尺寸,更好地控制热物理过程;光束直径对温度场与熔池尺寸的影响均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选区 熔化参数 热物理过程 热物理过程 热源模型 控制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