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采用“臭氧-粉末活性炭-曝气生物滤池”组合工艺深度处理印染废水 被引量:9
1
作者 操家顺 姜磊娜 +2 位作者 蔡健明 邢丽 徐祥 《水资源保护》 CAS 2012年第6期75-80,共6页
采用"臭氧-微量粉末活性炭-曝气生物滤池"组合工艺,考察了苏南某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深度处理的运行效果及作为回用水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当投加的臭氧和粉末活性炭质量浓度分别为25mg/L和20 mg/L,曝气生物滤池的水力停留时间... 采用"臭氧-微量粉末活性炭-曝气生物滤池"组合工艺,考察了苏南某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深度处理的运行效果及作为回用水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当投加的臭氧和粉末活性炭质量浓度分别为25mg/L和20 mg/L,曝气生物滤池的水力停留时间为6 h,气水比为3∶1时,组合工艺出水的ρ(COD)和ρ(NH3-N)平均值分别为49 mg/L和0.28 mg/L,出水平均色度为7,平均脱色率达90%,满足回用水水质要求。检测发现,臭氧氧化和粉末活性炭吸附对可溶性微生物产物有较高的去除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染废水 深度处理 臭氧氧化 粉末活性炭吸附 曝气生物滤池 可溶性微生物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短HRT交替培养同步硝化反硝化除磷颗粒 被引量:4
2
作者 李冬 高鑫 +2 位作者 张杰 杨杰 王文琪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18,共10页
为快速实现颗粒化同时富集反硝化聚磷菌(denitrifying phosphate accumulating organisms,DPAOs),在接种絮状活性污泥和长期低温储存的颗粒污泥后,以人工配水为处理对象,分别以恒定水力停留时间(hydraulic retention time,HRT,t_(HR))... 为快速实现颗粒化同时富集反硝化聚磷菌(denitrifying phosphate accumulating organisms,DPAOs),在接种絮状活性污泥和长期低温储存的颗粒污泥后,以人工配水为处理对象,分别以恒定水力停留时间(hydraulic retention time,HRT,t_(HR))和不同比的长/短HRT交替模式运行4组序批式活性污泥反应器(sequencing batch reactor,SBR),探究长/短HRT交替运行下的饥饿作用对于富集DPAOs和造粒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长/短HRT交替运行下的颗粒污泥均具有更高的DPAOs占比和脱氮除磷率,沉降性能良好且颗粒致密。其中,在12 h/6 h的长/短HRT交替模式下,同步硝化反硝化除磷颗粒的污染物去除性能最好,其长周期内COD、TN和TP的去除率分别达93%、96%和98%,短周期内的去除率为95%、90%和93%,这主要是大粒径颗粒内形成的缺氧区、饥饿条件下胞外聚合物的分泌以及反硝化菌对可溶性微生物产物(soluble microbial products,SMP)的利用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当HRT比提高至13.5 h/4.5 h时,过高水平的SMP积累和过短的厌氧时间会使得出水COD和TP质量浓度超标;而当HRT比降低至10.5 h/7.5 h时,反硝化聚磷菌的占比下降了18%,出水TN去除率也有所下降,表明12 h/6 h是采用长/短HRT交替运行的可参考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停留时间 可溶性微生物产物 硝化反硝化除磷 颗粒污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BR中SMP与污泥特性之间的相关性 被引量:3
3
作者 高方述 李秀芬 +1 位作者 堵国成 陈坚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5-29,共5页
以模拟生活污水为研究对象,在膜通量恒定的条件下,考察了MBR(Membrane Bioreac-tor)内SMP(Soluble Microbial Product)的积累与污泥特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SMP可以被微生物降解,SMP的浓度在反应器中呈先增加后降低.最终趋于稳定的... 以模拟生活污水为研究对象,在膜通量恒定的条件下,考察了MBR(Membrane Bioreac-tor)内SMP(Soluble Microbial Product)的积累与污泥特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SMP可以被微生物降解,SMP的浓度在反应器中呈先增加后降低.最终趋于稳定的变化趋势,并最终达到其产生—降解的动态平衡.反应器运行初期,絮状污泥的VSS/SS、污泥比基质降解速率、OUR和SVI迅速下降,分别由初始的0.913、0.72 kg/(kg.d)、6.78 mg/(g.d)和108降至第24天的0.72、0.187 kg/(kg.d)、3.74 mg/(g.h)和43,之后缓慢上升,至第40天左右时基本趋于稳定,但均低于初始值.MBR中SMP的积累与污泥特性密切相关,SMP的积累降低了污泥的沉降性能和单位质量污泥的微生物含量及其代谢活性,在膜的截留作用下,系统对污染物的总体去除率未因此而受到影响,系统运行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生物反应器 溶解性微生物产物 污泥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好氧完全混合式反应器中水力停留时间对溶解性微生物产物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黄光团 杨艳琼 +1 位作者 张留瓅 刘勇弟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6-70,共5页
以葡萄糖为底物,采用10 L完全混合式反应器研究了进水COD为1 000、1 500和2 000mg/L条件下水力停留时间对出水中溶解性微生物产物(SMP)的量、分子量分布和组成成分的影响。在进水COD相同条件下,溶解性微生物产物的量随着水力停留时间延... 以葡萄糖为底物,采用10 L完全混合式反应器研究了进水COD为1 000、1 500和2 000mg/L条件下水力停留时间对出水中溶解性微生物产物(SMP)的量、分子量分布和组成成分的影响。在进水COD相同条件下,溶解性微生物产物的量随着水力停留时间延长呈下降趋势。水力停留时间相同时,进水COD越高产生的溶解性微生物产物的量越多。随水力停留时间的延长,小分子量(Mr<1×103)部分溶解性微生物产物所占百分比呈现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中间分子量(1×103<Mr<1×104)部分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大分子量(Mr>1×104)部分则逐渐减小。水力停留时间对溶解性微生物产物中的多聚糖和蛋白质含量有显著影响,对DNA含量没有显著影响。随着水力停留时间的延长,多聚糖和蛋白质能够逐渐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性微生物产物 水力停留时间 完全混合式反应器 分子量分布 多聚糖 蛋白质 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养硝化与异养反硝化污泥膜污染特性的对比 被引量:5
5
作者 王朝朝 李军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629-2636,共8页
以同步脱氮除磷连续流膜生物反应器小试稳定运行时的污泥为考查对象,采用序批式过滤试验对比考查硝化污泥与反硝化污泥的污染特性,并对不同电子供体下反硝化污泥的污染机理进行分析与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在25℃下乙酸作为电子供体下的... 以同步脱氮除磷连续流膜生物反应器小试稳定运行时的污泥为考查对象,采用序批式过滤试验对比考查硝化污泥与反硝化污泥的污染特性,并对不同电子供体下反硝化污泥的污染机理进行分析与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在25℃下乙酸作为电子供体下的反硝化速率(以VSS计)为13.8 mg/(g·h),高于乙醇的10.2 mg/(g·h)和甲醇的3.4mg/(g·h);反硝化污泥相对于硝化污泥溶解性微生物产物(soluble microbial product,SMP)中蛋白质类物质在<1 kDa和>100 kDa范围内含量的增多,成为导致污泥混合液中溶解性物质阻力增大的主要因素,从而增大溶解性物质在膜孔内部的堵塞的阻力,其中以甲醇为电子供体时的反硝化过程最为明显。反硝化过程污泥产生的胞外聚合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EPS)相对于硝化过程有所降低,且EPS中糖类与蛋白质类物质的相对疏水性的降低成为混合液中悬浮颗粒物质(suspend solids,SS)阻力降低的主要因素;硝化污泥与3种电子供体下产生的EPS相对分子质量分布上略有不同,但是傅里叶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对EPS官能团的监测表明硝化过程与3种电子供体在反硝化过程中产生的EPS主要化学物质组成并没有发生变化,以乙酸为电子供体下反硝化过程后污泥的修正污染指数(modified fouling index,MFI)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生物反应器 硝化与反硝化 修正污染指数 胞外聚合物 溶解性微生物代谢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溶性微生物产物对偶氮染料废水脱色及产电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朱超 解井坤 +1 位作者 王媛 易维洁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第1期36-41,共6页
可溶性微生物产物(Soluble Microbial Product,SMP)是活性污泥污水处理体系中的微生物的重要代谢产物,是污泥絮体形成以及保证体系稳定运行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对CASS和A2O工艺产生的脱水污泥进行了好氧和厌氧培养,提取了SMP和胞外聚合... 可溶性微生物产物(Soluble Microbial Product,SMP)是活性污泥污水处理体系中的微生物的重要代谢产物,是污泥絮体形成以及保证体系稳定运行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对CASS和A2O工艺产生的脱水污泥进行了好氧和厌氧培养,提取了SMP和胞外聚合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EPS),表征并探究了两者对含偶氮染料废水的微生物燃料电池产电性能的影响,以及对脱色效率的改善情况.红外分析表明,不同工艺和培养方法得到的SMP和EPS的成分构成相似度很高;PACl沉降试验表明,SMP中的大分子物质含量普遍低于EPS.SMP和EPS均可提升微生物燃料电池的电压,最高可达130mV,且两者均可提高偶氮染料的脱色率,最高可达93%.这些研究表明SMP和EPS有作为染料废水产电资源化助剂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微生物产物 胞外聚合物 偶氮染料 微生物燃料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碳源反硝化滤池进出水中溶解性有机物对比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郑晓英 乔露露 +1 位作者 王慰 李魁晓 《净水技术》 CAS 2019年第1期61-67,82,共8页
以某城市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为反硝化滤池进水,利用分子排阻色谱、三维荧光(EEM)及溶解性微生物代谢产物(SMP)测定等不同分析方法对不同碳源反硝化生物滤池进出水中的溶解性有机物(DOM)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滤池进水DOM中小分子物质... 以某城市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为反硝化滤池进水,利用分子排阻色谱、三维荧光(EEM)及溶解性微生物代谢产物(SMP)测定等不同分析方法对不同碳源反硝化生物滤池进出水中的溶解性有机物(DOM)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滤池进水DOM中小分子物质含量最高,其中分子量为1 kDa的有机物约占总有机物的50%,分子量>10 kDa的大分子有机物约占7%。经过反硝化滤池,出水有机物种类不变,小分子有机物出水浓度下降为进水的50%,说明滤池对小分子物质有一定的去除作用。SMP测定结果表明,滤池进水中主要的SMP物质为腐植酸,约占SMP总含量的70%。在整个过滤周期内,SMP的总量变化不大,反冲洗气水冲和水冲阶段SMP的浓度增加显著。EEM分析表明,滤池正常运行时,进出水中的DOM主要成分为可见腐植质(λ_(ex)/λ_(em)=330/425)和UV腐植质(λ_(ex)/λ_(em)=230/430);反冲洗阶段,DOM含量增加,且出现类蛋白、类色氨酸;整个过滤周期内有机物的含量基本不变,说明反硝化生物滤池不能对腐植酸类物质进行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性有机物 反硝化滤池 分子排阻色谱 三维荧光光谱 溶解性微生物代谢产物 碳源 比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废水生化处理过程中SMP特性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罗晓 郑向阳 +1 位作者 赵丛丛 钟为章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5期499-506,共8页
为优化缺氧/好氧(A/O)法工业污水处理工艺,提高出水水质,对处理流程中水中可溶性有机物变化规律进行了深入研究。利用紫外吸收光谱、三维荧光光谱联合区域面积积分方法(FRI)解读A/O工艺过程中,溶解性微生物代谢产物(SMP)的荧光特性,分析... 为优化缺氧/好氧(A/O)法工业污水处理工艺,提高出水水质,对处理流程中水中可溶性有机物变化规律进行了深入研究。利用紫外吸收光谱、三维荧光光谱联合区域面积积分方法(FRI)解读A/O工艺过程中,溶解性微生物代谢产物(SMP)的荧光特性,分析了FRI值与COD,NH_4^+-N的相关性及SMP组成与有机质的转移代谢规律。结果表明,三维荧光的Ⅰ区、Ⅱ区与COD,NH_4^+-N浓度皮尔森相关系数均达到0.97以上;类腐殖质与类蛋白物质是该工艺SMP的主要荧光成分,类腐殖质在好氧段稳定在40×10~6 au·nm^2,其在该A/O工艺出水未能完全去除;类蛋白物质所占总荧光比例由最初的25.43%降低到2%以下,在缺氧段被大量去除。本研究可快速监测水中COD和有机物大类组分比例,为优化A/O工艺参数提供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污染防治工程 缺氧/好氧工艺 溶解性微生物产物 紫外吸收光谱 三维荧光光谱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PS分析方法及其膜污染特性研究进展
9
作者 胡以松 王晓昌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45-252,共8页
近年来膜生物反应器(MBR)的研究与实践表明,胞外聚合物(EPS)与活性污泥的性质密切相关,是影响膜污染的重要物质.针对目前EPS提取方法不统一、组分化学分析存在缺陷及其膜污染特性的认识不足等问题,介绍了MBR中EPS的提取方法、组成、特... 近年来膜生物反应器(MBR)的研究与实践表明,胞外聚合物(EPS)与活性污泥的性质密切相关,是影响膜污染的重要物质.针对目前EPS提取方法不统一、组分化学分析存在缺陷及其膜污染特性的认识不足等问题,介绍了MBR中EPS的提取方法、组成、特性分析方法和影响因素,并分析了EPS的膜污染特性.通过文献研究,以期对EPS特性获得更全面的认识,为实际运行的MBR工艺的优化及膜污染控制等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生物反应器 污水处理 EPS SMP 膜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ZVI强化活性污泥对偶氮染料脱色及对微生物产物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秦敏敏 方芳 +2 位作者 李一洲 冯骞 操家顺 《净水技术》 CAS 2016年第1期54-60,共7页
为研究纳米零价铁(nano-scale zero-valent iron,nZVI)对活性污泥强化偶氮染料脱色及对活性污泥微生物产物的影响,采用间歇试验考察投加nZVI对厌氧/好氧处理偶氮染料活性艳红K-2BP的活性污泥系统中,污染物去除效果及微生物胞外聚合物(E... 为研究纳米零价铁(nano-scale zero-valent iron,nZVI)对活性污泥强化偶氮染料脱色及对活性污泥微生物产物的影响,采用间歇试验考察投加nZVI对厌氧/好氧处理偶氮染料活性艳红K-2BP的活性污泥系统中,污染物去除效果及微生物胞外聚合物(EPS)和溶解性微生物产物(SMP)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投加nZVI的活性污泥系统中(R2),活性艳红K-2BP在12h内的脱色率达到97%,远高于未投加的活性污泥系统(28%)(R1)。nZVI的投加降低了R2厌氧段化学需氧量(COD)的降解速率,而在好氧段COD降解速率几乎不受影响。nZVI腐蚀生成的Fe2+降低了R2中EPS的提取量,同时nZVI投加和K-2BP降解中间产物刺激了SMP的产生,R2中厌氧末和好氧末SMP含量分别是R1的1.2和1.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零价铁(nZVI) 活性污泥 偶氮染料 胞外聚合物(EPS) 溶解性微生物产物(SM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投加对MBR污泥混合液性质及膜污染的影响 被引量:8
11
作者 王刚 杜兴治 +3 位作者 王荣生 郭志义 蒋玲燕 王巧英 《净水技术》 CAS 2011年第6期31-35,共5页
通过试验研究了壳聚糖投加对膜-生物反应器中污泥混合液的颗粒粒径、污泥粘度、污泥脱水性能,溶解性微生物产物(SMP)及胞外聚合物(EPS)的影响。探讨了投加壳聚糖减缓膜污染的原因。结果表明投加壳聚糖提高了反应器对COD、TN、TP及NH3-N... 通过试验研究了壳聚糖投加对膜-生物反应器中污泥混合液的颗粒粒径、污泥粘度、污泥脱水性能,溶解性微生物产物(SMP)及胞外聚合物(EPS)的影响。探讨了投加壳聚糖减缓膜污染的原因。结果表明投加壳聚糖提高了反应器对COD、TN、TP及NH3-N的去除效果。投加壳聚糖能够降低混合液粘度,增大污泥粒径,使污泥比阻值下降约80%。提高了污泥脱水性能,并降低了反应器中SMP的含量,从而降低了膜污染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生物反应器(MBR) 壳聚糖 污泥特性 溶解性微生物产物(SMP) 膜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盐对传统发酵肉成熟过程中微生物菌群、理化性质及盐溶性蛋白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6
12
作者 汤兴宇 王浩东 +4 位作者 吴念 黄佳卉 黄豪 田星 李宗军 《肉类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7,共7页
以不同食盐添加量(0%、1%、3%、5%、7%)发酵肉(戊糖片球菌∶木糖葡萄球菌=1∶1)为研究对象,测定发酵肉微生物菌群、pH值、水分含量、亚硝酸盐残留量,以及最终成熟发酵肉中食盐、总氮、非蛋白氮及盐溶性蛋白含量,研究食盐添加量对发酵肉... 以不同食盐添加量(0%、1%、3%、5%、7%)发酵肉(戊糖片球菌∶木糖葡萄球菌=1∶1)为研究对象,测定发酵肉微生物菌群、pH值、水分含量、亚硝酸盐残留量,以及最终成熟发酵肉中食盐、总氮、非蛋白氮及盐溶性蛋白含量,研究食盐添加量对发酵肉成熟过程中微生物菌群、理化性质及盐溶性蛋白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食盐添加量的增加,微生物菌群数量基本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食盐添加量3%的发酵肉,蛋白质水解指数最高,盐溶性蛋白含量最低,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条带最为清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肉制品 食盐添加量:微生物菌群 理化特性 盐溶性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絮凝剂投加对MBR工艺膜污染及污泥混合液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马延强 王巧英 《净水技术》 CAS 2018年第7期58-64,78,共8页
采用FeCl_3、聚合硫酸铁(PFS)及聚合氯化铝(PAC)作为絮凝剂,考察其对AO-MBR混合液性质及膜污染的影响。投加絮凝剂对COD及氮的去除影响较小,而TP的去除效果有所提高,其中投加PAC的反应器出水TP浓度最低;投加絮凝剂能有效缓解膜污染,且... 采用FeCl_3、聚合硫酸铁(PFS)及聚合氯化铝(PAC)作为絮凝剂,考察其对AO-MBR混合液性质及膜污染的影响。投加絮凝剂对COD及氮的去除影响较小,而TP的去除效果有所提高,其中投加PAC的反应器出水TP浓度最低;投加絮凝剂能有效缓解膜污染,且膜污染延缓作用的大小依次为:PAC>PFS>FeCl_3;投加絮凝剂对反应器溶解性微生物产物(SMP)及胞外聚合物(EPS)中的多糖及蛋白质均有一定的去除作用,且多糖的去除率高于蛋白质;由分子量分布的分析结果可知,投加无机絮凝剂能够吸附反应器中的溶解性大分子类物质,将其转化到固相体系中,并通过絮凝作用使反应器中的小颗粒物质脱稳聚集形成大颗粒物质,从而缓解膜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生物反应器 絮凝剂 膜污染 污泥混合液 溶解性微生物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盐含油废水的生物强化处理与污泥特性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彦涛 董迎春 +2 位作者 马建 张天宇 杨宗政 《净水技术》 CAS 2023年第7期119-125,133,共8页
以模拟高盐含油废水为研究对象,筛选并构建耐盐石油烃降解菌群来强化废水的生化处理效果,将菌群应用于AAO-MBR工艺系统,分析工艺运行过程中水质的变化及其与溶解性微生物产物(soluble microbial products, SMP)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生... 以模拟高盐含油废水为研究对象,筛选并构建耐盐石油烃降解菌群来强化废水的生化处理效果,将菌群应用于AAO-MBR工艺系统,分析工艺运行过程中水质的变化及其与溶解性微生物产物(soluble microbial products, SMP)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生物强化菌群的加入使原AAO-MBR污泥系统的CODCr去除率提高23.6%,TN去除率提高33.1%,污泥SMP中蛋白质/多糖由生物强化前Ⅰ、Ⅱ阶段的1.65降至生物强化后Ⅲ、Ⅳ阶段的0.81,多糖成为了污泥SMP的主要组成物质,系统的石油烃去除能力良好且出水各指标均可满足天津市《污水综合排放标准》(DB 12/356-2018)一级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盐含油废水 AAO-MBR 活性污泥 生物强化 溶解性微生物产物(SM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中胞嘧啶氯化消毒副产物生成试验及毒性分析
15
作者 张正斌 张诗圣 +1 位作者 颜晓姝 林涛 《净水技术》 CAS 2020年第12期80-86,110,共8页
天然水体和配水系统中的溶解性微生物产物(SMPs)作为消毒副产物(DBPs)的前体物影响饮用水的安全性。以DNA中的含氮碱基胞嘧啶为研究对象,基于氯化反应试验,研究不同反应条件下消毒副产物的生成情况并对其毒性进行分析评估。试验表明,胞... 天然水体和配水系统中的溶解性微生物产物(SMPs)作为消毒副产物(DBPs)的前体物影响饮用水的安全性。以DNA中的含氮碱基胞嘧啶为研究对象,基于氯化反应试验,研究不同反应条件下消毒副产物的生成情况并对其毒性进行分析评估。试验表明,胞嘧啶氯化能够生成包括三氯甲烷、卤乙酸、卤乙腈、三氯硝基甲烷等多种含碳及含氮消毒副产物,且加氯剂量、氯化时间和pH对DBPs的形成具有显著作用。随着加氯剂量和氯化时间的增加,三氯甲烷的产率不断增大,卤乙腈的产率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偏碱性条件能够同时有效地抑制胞嘧啶氯化消毒产生的细胞毒性及遗传毒性。卤乙腈的产率可以主导细胞毒性,而三氯硝基甲烷的产率对遗传毒性的贡献最大。试验为控制饮用水生产输送中SMPs污染的DBPs生成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性微生物产物 胞嘧啶 氯化 消毒副产物 毒性评估 饮用水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