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0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odifi cation of wheat bran insoluble and soluble dietary fibers with snail enzyme 被引量:18
1
作者 Xin Liu Keke Suo +7 位作者 Pei Wang Xue Li Limin Hao Jiaqing Zhu Juanjuan Yi Qiaozhen Kang Jinyong Huang Jike Lu 《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 SCIE 2021年第3期356-361,共6页
Insoluble dietary fiber(IDF)and soluble dietary fiber(SDF)extracted from wheat bran were modifi ed by snail enzyme and thei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water retention capacity and oil retention capacity),functional p... Insoluble dietary fiber(IDF)and soluble dietary fiber(SDF)extracted from wheat bran were modifi ed by snail enzyme and thei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water retention capacity and oil retention capacity),functional properties(cholesterol adsorption capacity,glucose adsorption capacity and antioxidant activity)and structural characterizations were evaluat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nail enzyme modification led to the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oil retention capacity of IDF,glucose adsorption capacity and cholesterol adsorption capacity of IDF and SDF.Enzymatic modification also markedly improved the DPPH radical scavenging capacity and reducing power of IDF and SDF.Meanwhile,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analysis indicated the microstructures of IDF and SDF powders were signifi cantly changed.Fourier transfer-infrared spectrometry(FT-IR)showed that snail enzyme modifi cation could degrade the part of cellulose and hemicellulose of IDF and SDF.All these improved physicochemical and functional properties of IDF and SDF might depend on their structural changes.It suggested that snail enzyme modifi cation could effectively improve physicochemical and functional properties of IDF and SDF from wheat bra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nail enzyme Insoluble dietary fiber soluble dietary fibe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Functional properti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螺杆挤出工艺对人参渣中SDF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刘婷婷 樊红秀 +1 位作者 刘鸿铖 王大为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16-220,共5页
以人参加工厂废弃的人参渣为原料,采用双螺杆挤出技术对其进行低聚化处理,提高人参渣中可溶性成分的含量。采用单因素实验考察了水分添加量、挤出温度和物料粒度对可溶性膳食纤维(Soluble Dietary Fiber,SDF)含量的影响,并在单因素实验... 以人参加工厂废弃的人参渣为原料,采用双螺杆挤出技术对其进行低聚化处理,提高人参渣中可溶性成分的含量。采用单因素实验考察了水分添加量、挤出温度和物料粒度对可溶性膳食纤维(Soluble Dietary Fiber,SDF)含量的影响,并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实验对工艺进行优化。采用凝胶色谱法测定挤出前后人参渣中SDF组分的分子量分布。结果表明,双螺杆挤出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水分添加量142%,挤出温度162℃,物料粒度目数80目,在最佳条件下SDF得率为24.94%。挤出后人参渣中SDF多糖的分子量分布在12915和5201,均达到了高品质膳食纤维的功能活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渣 双螺杆挤出 可溶性膳食纤维(sdf) 凝胶过滤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酶法提取麦麸SDF优化工艺条件 被引量:1
3
作者 郭丽 杜先锋 +3 位作者 韩实 吴春廷 张洋 彭慧芳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78-81,共4页
主要采用淀粉酶、碱性蛋白酶和纤维素酶3种复合酶酶解提取麦麸中可溶性膳食纤维(SDF)。通过研究淀粉酶、碱性蛋白酶和纤维素酶的最佳配比以及各种单因素与麦麸SDF得率的关系,以此为基础,采用正交试验进一步优化复合酶提取麦麸的最佳酶... 主要采用淀粉酶、碱性蛋白酶和纤维素酶3种复合酶酶解提取麦麸中可溶性膳食纤维(SDF)。通过研究淀粉酶、碱性蛋白酶和纤维素酶的最佳配比以及各种单因素与麦麸SDF得率的关系,以此为基础,采用正交试验进一步优化复合酶提取麦麸的最佳酶解条件,从而获得得率较高的SDF。结果表明,提取麦麸中SDF的最佳酶解工艺条件为:m(淀粉酶)∶m(碱性蛋白酶)∶m(纤维素酶)=2∶1∶2,复合酶用量质量分数4%,酶解温度60℃,酶解液pH7,酶解时间1.5 h,SDF得率质量分数为18.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酶酶解法 麦麸 sdf 优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瓯柑果渣可溶性和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工艺优化及其理化和功能特性的差异
4
作者 刘洵 夏其乐 +2 位作者 李彦坡 王阳光 陆胜民 《浙江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9-202,共14页
为进一步提高瓯柑果渣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和功能价值,以榨汁后的瓯柑鲜果渣为原料,采用超声协同纤维素酶法提取可溶性膳食纤维(soluble dietary fiber,SDF)和不溶性膳食纤维(insoluble dietary fiber,IDF),利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优... 为进一步提高瓯柑果渣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和功能价值,以榨汁后的瓯柑鲜果渣为原料,采用超声协同纤维素酶法提取可溶性膳食纤维(soluble dietary fiber,SDF)和不溶性膳食纤维(insoluble dietary fiber,IDF),利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工艺参数,并探究二者的体外功能特性。结果表明:在料液比1∶20(g·mL^(-1))、超声功率450 W、纤维素酶添加量0.97%、酶解时间1 h工艺条件下,SDF和IDF的提取率分别为(10.42±0.31)%和(51.28±0.97)%。SDF表面多褶皱,而IDF表面较光滑但孔洞较多,由此造成二者理化性质和功能特性存在显著性差异。SDF相较于IDF,其持水力和膨胀力显著(P<0.05)升高,但持油力显著(P<0.05)降低。SDF在吸附葡萄糖和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方面显著(P<0.05)优于IDF;在30 min内,SDF和IDF对葡萄糖透析延迟效果最佳,其中SDF的葡萄粮透析延迟指数(GDRI)峰值可达(32.73±0.89)%。SDF和IDF在模拟小肠环境中可有效吸附胆固醇和胆酸盐,其中SDF表现出更高的吸附胆固醇和甘氨胆酸盐能力。在模拟胃环境中,SDF对亚硝酸盐离子的吸附能力显著(P<0.05)优于IDF。综上表明,瓯柑果渣膳食纤维体外功能活性强,尤其是SDF的降糖降脂和吸附亚硝酸盐离子功能特性显著优于IDF,可用于后续体内功能验证和功能性食品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瓯柑果渣 可溶性膳食纤维 不溶性膳食纤维 超声协同酶法提取 理化性质 功能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叶可溶性膳食纤维的高效提取及其结构、功能特性分析
5
作者 金书涵 崔蓬勃 +2 位作者 姚雨馨 张建友 吕飞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03-210,共8页
为提高竹叶可溶性膳食纤维(soluble dietary fiber,SDF)提取率,该文以毛竹叶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热水浸提法(W)、蒸汽爆破法(SE)、六偏磷酸钠法(C)和蒸汽爆破联合六偏磷酸钠法(SEC)提取竹叶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率及其结构和功能特性。... 为提高竹叶可溶性膳食纤维(soluble dietary fiber,SDF)提取率,该文以毛竹叶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热水浸提法(W)、蒸汽爆破法(SE)、六偏磷酸钠法(C)和蒸汽爆破联合六偏磷酸钠法(SEC)提取竹叶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率及其结构和功能特性。结果表明,SEC组提取的SDF提取率最高(51.15%),其次是C、SE、W。蒸汽爆破与六偏磷酸钠对SDF结构、组成变化造成的影响不同,SEC组的SDF结构最为复杂,粒径最小且zeta-电位绝对值最高,分别是434.90 nm、-20.37 mV。两者联合提取的SDF有更优的功能特性,其葡萄糖吸附能力、胆固醇吸附能力与羟自由基清除能力最优,分别为(52.04±0.19)%、(57.14±0.73)%(pH=2)、(62.53±5.31)%(pH=7)、(95.50±1.46)%。研究结果为毛竹叶可溶性膳食纤维提取与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叶 可溶性膳食纤维 蒸汽爆破 六偏磷酸钠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木耳可溶性膳食纤维功能特性和降脂活性研究
6
作者 尚学钰 美合日班 +1 位作者 苏玲 王琦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2-121,共10页
本研究以热水提取黑木耳多糖后剩余的黑木耳残渣为原料,通过复合酶法提取黑木耳可溶性膳食纤维(Auricularia heimuer soluble dietary fiber,HSDF),对其分子量、单糖组成及糖链组成进行分析,检测其持水力、持油力、膨胀力等理化性质,并... 本研究以热水提取黑木耳多糖后剩余的黑木耳残渣为原料,通过复合酶法提取黑木耳可溶性膳食纤维(Auricularia heimuer soluble dietary fiber,HSDF),对其分子量、单糖组成及糖链组成进行分析,检测其持水力、持油力、膨胀力等理化性质,并通过测定胆固醇吸附能力、脂肪酶抑制率及胆酸盐结合率,评价其体外降脂活性。通过高脂喂养(High-fat diet,HFD)C57BL/6J小鼠构建肥胖动物模型,给予黑木耳可溶性膳食纤维治疗,评估HSDF治疗肥胖小鼠的体重、生化指标以及肝脏组织和脂肪组织病理学改变特征,探究其在肥胖小鼠模型中的降脂效果。结果表明,HSDF的相对分子量为4.14×10^(5) Da,是由甘露糖、葡萄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木糖和岩藻糖聚合而成的混合物,摩尔比为1808.87:0.00278:4.43:2.13:2.84:5.01。HSDF平均持水力为(11.62±0.302)g·g^(-1),平均持油力为(2.95±0.259)g·g^(-1),平均膨胀力为(12.7±0.434)mL·g^(-1),对肠道胆固醇的吸附能力为6.63 mg·g^(-1);浓度为1.2 mg·mL^(-1)时,对甘氨胆酸钠和牛黄胆酸钠的结合率可达92.91%和90.93%。此外,浓度为2.0 mg·mL^(-1)的HSDF对胰脂肪酶抑制率为75%,具有良好的体外降脂活性。同时,HSDF可以显著(P<0.05)改善HFD小鼠脏器指数,改善HFD小鼠肝脏中脂质积累、炎性细胞浸润及脂肪组织中脂肪细胞增大,对于附睾白色脂肪组织细胞面积的改善可以达到50%以上,具有较好的体内降脂效果,结果可为后续黑木耳膳食纤维的研究以及功能食品的研发提供数据支持与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木耳可溶性膳食纤维 体外降脂 功能特性 理化性质 高脂饮食 体内降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麸可溶性膳食纤维挂面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7
作者 郭瑞芳 周站杰 +1 位作者 周雨轩 李力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9-144,162,共7页
为探究麦麸可溶性膳食纤维(WBSDF)对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将不同添加量的WBSDF加入到小麦粉中制备WBSDF挂面,对其进行体外动态胃肠消化和体外发酵,测定发酵液的pH和短链脂肪酸(SCFAs)含量,并对其进行Miseq高通量测序分析。结果表明:面条... 为探究麦麸可溶性膳食纤维(WBSDF)对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将不同添加量的WBSDF加入到小麦粉中制备WBSDF挂面,对其进行体外动态胃肠消化和体外发酵,测定发酵液的pH和短链脂肪酸(SCFAs)含量,并对其进行Miseq高通量测序分析。结果表明:面条中的WBSDF能显著降低发酵液的pH(P<0.05),产生大量的SCFAs。与未添加WBSDF组相比,WBSDF的添加能降低肠道菌群的多样性,改变肠道菌群结构。在门水平上,WBSDF的添加能显著减少厚壁菌门和放线菌门的相对丰度(P<0.05),显著增加拟杆菌门和变形菌门的相对丰度(P<0.05);在属水平上,WBSDF的添加能显著增加肠道有益菌的相对丰度(P<0.05),降低有害菌的相对丰度(P<0.05)。总体表明,WBSDF挂面能有效调节肠道菌群的结构,维持肠道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麸可溶性膳食纤维 体外发酵 肠道菌群 高通量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皮可溶性膳食纤维对洛哌丁胺诱导小鼠便秘的作用及机制
8
作者 曾祥瑞 姜彩霞 +2 位作者 刘晓兰 郑喜群 魏旭瑶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74-384,共11页
本文主要研究玉米皮可溶性膳食纤维(corn bran soluble dietary fiber,CSDF)对洛哌丁胺诱导的小鼠便秘及小鼠肠道菌群变化的影响。60只BALB/c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CSDF低、中、高剂量组(3、6、12 g·kg^(-1)·d)和联... 本文主要研究玉米皮可溶性膳食纤维(corn bran soluble dietary fiber,CSDF)对洛哌丁胺诱导的小鼠便秘及小鼠肠道菌群变化的影响。60只BALB/c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CSDF低、中、高剂量组(3、6、12 g·kg^(-1)·d)和联合组(CSDF:副干酪乳杆菌=30:1(v:v)),每组10只。CSDF持续干预14 d,干预结束后以洛哌丁胺悬浊液(10 mg·kg^(-1))诱导小鼠便秘,持续7 d。排便试验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CSDF干预能显著缩短便秘小鼠首粒黑便时间,6 h排便量和粪便含水量显著提高(P<0.05)。小肠推进率和结肠病理试验表明,与模型组相比,联合组小肠推进率提升了110.58%,结肠隐窝深度提升了43.67%。与模型组相比,CSDF摄入后小鼠胃肠道相关神经递质(胃动素、5-羟色胺等)水平升高,提示CSDF可改善便秘性肠道神经系统紊乱。此外,补充CSDF后,有益肠道细菌(双歧杆菌、乳杆菌和毛螺菌等)丰度上调,短链脂肪酸(short chain fatty acids,SCFAs)含量升高,L-CSDF组中典型的SCFAs(乙酸、丙酸和丁酸)分别达到了模型组的1.89、1.60和4.35倍。综上,CSDF可通过调节神经递质水平和重塑肠道菌群及代谢物水平来缓解便秘,且联合益生菌后CSDF可更有效的缓解便秘引发的结肠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皮可溶性膳食纤维 副干酪乳杆菌 缓解便秘 肠道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备方法对高节竹笋头可溶性膳食纤维的理化与功能特性影响
9
作者 吴鸿亿 黄玲冬 +3 位作者 刘奇 朱秋昊 彭道成 赵峰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8-266,共9页
该研究以高节竹笋头为原料,采用超声-微波法、超声-酶法、微波-酶法、超声-微波联合酶法4种方法制备了笋头中的可溶性膳食纤维(soluble dietary fiber,SDF)。评价了不同提取方法对SDF理化性质和功能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4种方法制备的... 该研究以高节竹笋头为原料,采用超声-微波法、超声-酶法、微波-酶法、超声-微波联合酶法4种方法制备了笋头中的可溶性膳食纤维(soluble dietary fiber,SDF)。评价了不同提取方法对SDF理化性质和功能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4种方法制备的SDF均属于天然纤维素Ⅰ型。不同提取方法对SDF中官能团的组成没有影响,但对理化性质和降血糖血脂活性有显著影响。超声-微波联合酶法制备的SDF具有更疏松多孔的结构,并表现出最高的持水力[(1.39±0.06)g/g]、持油力[(3.87±0.20)g/g]、膨胀力[(21.76±1.05)mL/g]、溶解性[(86.69±0.62)%],增强了对胆固醇、胆酸盐的吸附能力以及α-淀粉酶、α-葡萄糖苷酶、胰脂肪酶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物理法联合生物法是制备可溶性膳食纤维的较好方法,其中超声-微波联合酶法最佳。该研究结果可为竹笋在功能性食品开发等领域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节竹笋头 可溶性膳食纤维 理化性质 结构表征 功能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苹果渣SDF酸奶的研制 被引量:3
10
作者 石哓 浮吟梅 崔惠玲 《食品工程》 2006年第3期59-60,共2页
针对酸奶中缺乏膳食纤维的情况,阐述了在酸奶中添加苹果渣膳食纤维的必要性,研究了苹果渣中的可溶性膳食纤维(SDF)的含量情况,讨论了在酸奶中添加苹果渣SDF的量为4g/100g时,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苹果渣 可溶性膳食纤维 酸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雪莲果中SDF的提取工艺及特性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会香 杨世军 郑伟婵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3-16,共4页
以雪莲果为材料,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热水浴法制备水溶性膳食纤维的工艺进行优化设计。影响雪莲果中水溶性膳食纤维提取的得率主要因素有:酸的种类、料液比、反应液的pH、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实验表明,雪莲果水溶性膳食纤维的... 以雪莲果为材料,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热水浴法制备水溶性膳食纤维的工艺进行优化设计。影响雪莲果中水溶性膳食纤维提取的得率主要因素有:酸的种类、料液比、反应液的pH、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实验表明,雪莲果水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盐酸浸提、料液比1∶5(g/g)、pH为6.0、提取时间120 min、温度80℃,此条件下雪莲果水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率可达到5.43%。各因素的影响次序为:料液比>提取温度>反应时间>pH。雪莲果水溶性膳食纤维的持水力、膨胀力、结合水力分别为2.676 g/g、1.904 mL/g、1.545 g/g,对不饱和脂肪酸的吸附力为1.370 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莲果 水溶性膳食纤维 提取工艺 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蒸煮结合蜗牛酶法改性葡萄皮不溶性膳食纤维工艺优化及体外降血糖作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季佳琪 李明初 +4 位作者 李冬霞 谭雅宁 高爽 王颉 牟建楼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249-258,共10页
以葡萄皮为原料,采用高温蒸煮结合蜗牛酶法对葡萄皮不溶性膳食纤维(insoluble dietary fiber,IDF)进行改性处理,旨在提高可溶性膳食纤维(soluble dietary fiber,SDF)得率以及改善SDF和IDF的理化性质。研究不同因素对SDF得率的影响,并对... 以葡萄皮为原料,采用高温蒸煮结合蜗牛酶法对葡萄皮不溶性膳食纤维(insoluble dietary fiber,IDF)进行改性处理,旨在提高可溶性膳食纤维(soluble dietary fiber,SDF)得率以及改善SDF和IDF的理化性质。研究不同因素对SDF得率的影响,并对改性前后的膳食纤维进行理化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适宜的改性工艺条件为:蒸煮时间60 min、蒸煮温度120℃、料液比1:25 g/mL、酶添加量3.50%、酶解温度34.0℃、酶解时间55 min,此工艺下SDF得率为10.25%。改性后SDF的持水力、持油力、膨胀力相比改性前SDF分别提高了1.74、1.53、1.13倍,改性后IDF的持水力、持油力、膨胀力相比改性前IDF分别提高了1.01、1.26、1.27倍。与未改性的SDF和IDF相比,改性后的SDF和IDF的结构变得更加疏松,且葡萄糖吸附能力、葡萄糖透析延迟指数和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均显著(P<0.05)提高,其中改性后的SDF的葡萄糖吸附能力最强,葡萄糖透析延迟指数也均高于其它膳食纤维样品,在8 mg/mL时对α-淀粉酶的抑制率达到最大值(54.71%)。综上,高温蒸煮结合蜗牛酶法改性的葡萄皮SDF和IDF具有更为良好的特性,为改性葡萄皮膳食纤维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皮 不溶性膳食纤维 可溶性膳食纤维 高温蒸煮 蜗牛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麸皮可溶性膳食纤维的理化性质和结构表征 被引量:2
13
作者 全文彬 王娟 +1 位作者 黄继红 张大乐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259-265,共7页
麸皮作为小麦籽粒的加工副产物而未被充分地开发利用。因此,该文选取河南省种植的代表性小麦4种(新麦26、新麦45、开麦1701、飞天),测定它们麸皮的可溶性膳食纤维(soluble dietary fiber,SDF)的含量、理化性质并进行结构表征,为后续的... 麸皮作为小麦籽粒的加工副产物而未被充分地开发利用。因此,该文选取河南省种植的代表性小麦4种(新麦26、新麦45、开麦1701、飞天),测定它们麸皮的可溶性膳食纤维(soluble dietary fiber,SDF)的含量、理化性质并进行结构表征,为后续的综合利用奠定基础。结果表明,飞天麦麸的SDF含量(8.01 g/100 g)为4种麦麸中最高的。SDF的理化性质分析显示,4种麦麸SDF溶解性均超过85%,且相互之间无显著差异,体积密度最大的SDF来自新麦45(0.5821 g/mL),而飞天麦麸的SDF持油力(2.33 g/g)最高。对4种小麦麸皮SDF进行结构表征发现,SDF主要呈无规则块状,有密集的絮状层叠,表面比麦麸粉更为光滑。其中开麦1701、新麦26和飞天麦麸SDF表面及横截面有一定孔洞和空腔结构。X-射线衍射结果显示,4种小麦麸皮SDF主要由非结晶结构组成,并且它们的红外光谱分布情况较为相似,均呈现多糖类化合物的典型吸收峰。单糖组成分析结果表明,小麦麸皮SDF主要由木糖、葡萄糖、阿拉伯糖和半乳糖组成,且新麦45和开麦1701的麦麸SDF含有少量鼠李糖。该研究可为小麦麸皮SDF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麸皮 可溶性膳食纤维 理化性质 结构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麸可溶性和不溶性膳食纤维对小麦淀粉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徐丽娜 张宁 +2 位作者 杨国燕 沈汪洋 王展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5-29,78,共6页
为了提高膳食纤维摄入量、促进麦麸在面制品中的应用,按照麦麸中可溶性和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比例分别构建膳食纤维-淀粉混合体系,探讨麦麸可溶性和不溶性膳食纤维对小麦淀粉糊化、热学、流变和消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麦麸中可溶性膳食... 为了提高膳食纤维摄入量、促进麦麸在面制品中的应用,按照麦麸中可溶性和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比例分别构建膳食纤维-淀粉混合体系,探讨麦麸可溶性和不溶性膳食纤维对小麦淀粉糊化、热学、流变和消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麦麸中可溶性膳食纤维和不溶性膳食纤维对小麦淀粉性质的影响有所差异,麦麸可溶性膳食纤维对小麦淀粉性质影响效果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麸 可溶性膳食纤维 不溶性膳食纤维 小麦淀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AE-52纤维素柱层析纯化处理对西梅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沈康 郭瑞成 +1 位作者 徐天旭 王伟华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209-217,共9页
以西梅为研究对象,采用DEAE-52纤维素柱层析纯化粗提西梅可溶性膳食纤维(prune soluble dietary fiber,PSDF)。通过仪器分析法对纯化前后的PSDF进行初步结构表征,并测定其纯度、基本成分、抗氧化活性和理化特性。结果表明,PSDF纯化处理... 以西梅为研究对象,采用DEAE-52纤维素柱层析纯化粗提西梅可溶性膳食纤维(prune soluble dietary fiber,PSDF)。通过仪器分析法对纯化前后的PSDF进行初步结构表征,并测定其纯度、基本成分、抗氧化活性和理化特性。结果表明,PSDF纯化处理后纯度由(77.54±0.52)%提高至(93.16±0.44)%,纯化效果良好。紫外光谱显示,纯化处理后的PSDF蛋白质被去除,红外光谱显示2种PSDF均为含有α-糖苷键且具有吡喃环的多糖。扫描电镜结果显示,纯化处理可使PSDF的比表面积大幅度增大,其表面结构由光滑平坦状变为蜂巢型的多孔网状结构,有助于理化性质的提高。GC-MS结果显示,PSDF是由葡萄糖、果糖、甘露糖和阿拉伯糖组成的杂多糖。抗氧化活性测定结果表明,纯化处理导致PSDF抗氧化活性下降,样品质量浓度为2.0 mg/mL时,粗提PSDF和纯化PSDF对ABTS阳离子自由基清除率的IC 50值分别为0.933、1.278 mg/mL,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IC 50值分别为1.071、2.178 mg/mL,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的IC 50值分别为1.826、2.243 mg/mL。理化特性结果显示,纯化处理后PSDF持水力、持油力、膨胀力和胆固醇吸附能力均显著提高(P<0.05),分别达(8.51±0.06)g/g、(5.07±0.1)g/g、(13.94±0.14)mL/g、(13.41±0.21)mg/g,葡萄糖吸附能力下降至(4.82±0.08)mg/g。综上结果表明,该纯化方法是一种较好的纯化膳食纤维的方法,可为膳食纤维的纯化加工提供理论依据,对提高西梅膳食纤维利用率和开发相关功能性产品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梅 可溶性膳食纤维 纯化 结构表征 抗氧化活性 理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燥方式对藜麦可溶性膳食纤维理化性质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16
作者 季柳俊澜 曹龙奎 +7 位作者 鹿保鑫 王维浩 全志刚 魏明智 胡鑫 于文婷 闫雨晨 张钰书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5-52,共8页
以藜麦麸皮为原料,经酶法制备可溶性膳食纤维(SDF)后,使用冷冻干燥、真空干燥、热风干燥和喷雾干燥方式干燥SDF,考察干燥方式对SDF结构形貌、理化性质及体外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喷雾干燥的SDF持水力和持油力分别达到(3.95±... 以藜麦麸皮为原料,经酶法制备可溶性膳食纤维(SDF)后,使用冷冻干燥、真空干燥、热风干燥和喷雾干燥方式干燥SDF,考察干燥方式对SDF结构形貌、理化性质及体外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喷雾干燥的SDF持水力和持油力分别达到(3.95±0.14)g/g和(5.82±0.12)g/g,为4种干燥方式之最,其次是冷冻干燥;干燥方式对SDF官能团种类差异,但会导致吸收峰的强弱变化;冷冻干燥处理的SDF颗粒均匀,聚集体最小,存在大量孔隙;冷冻干燥处理的SDF中结合水较弱,不易流动水的结合强度较高和含量较低;冷冻干燥处理的SDF的DPPH·清除能力、ABTS+·清除能力、羟自由基清除能力最强,抗氧化活性最高,IC50分别达到1.88、1.38、8.18 mg/mL。冷冻干燥处理的SDF提高了抗氧化能力强和持水持油力,并提高其生物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藜麦 干燥方式 水溶性膳食纤维 抗氧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沅江芦笋可溶性膳食纤维提取工艺的优化
17
作者 冯昭仪 张博宁 +4 位作者 杨国舜 罗扬 肖茜 刘成国 周辉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13期106-111,共6页
以沅江芦笋为原料,通过超声辅助酶法提取可溶性膳食纤维,探讨α-淀粉酶与糖化酶质量比、浸提时间、超声功率、超声温度以及料液比对可溶性膳食纤维提取得率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优化可溶性膳食纤维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 以沅江芦笋为原料,通过超声辅助酶法提取可溶性膳食纤维,探讨α-淀粉酶与糖化酶质量比、浸提时间、超声功率、超声温度以及料液比对可溶性膳食纤维提取得率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优化可溶性膳食纤维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00(g/mL),α-淀粉酶与糖化酶质量比5∶5,浸提时间4 h。在该工艺条件下沅江芦笋可溶性膳食纤维提取得率为16.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沅江芦笋 可溶性膳食纤维 提取优化 超声辅助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菌固态发酵过程中麦麸组分的动态变化
18
作者 陈蒙慧 江迪 +4 位作者 关二旗 李萌萌 刘远晓 张凯歌 卞科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0-37,共8页
麦麸是小麦加工的主要副产物,营养丰富且产量大,采用乳酸菌处理麦麸可提高其附加值。为明确乳酸菌发酵对麦麸各组分的影响,作者采用植物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戊糖片球菌和布氏乳杆菌分别对麦麸进行固态发酵,在48 h内每隔8 h取样,分析... 麦麸是小麦加工的主要副产物,营养丰富且产量大,采用乳酸菌处理麦麸可提高其附加值。为明确乳酸菌发酵对麦麸各组分的影响,作者采用植物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戊糖片球菌和布氏乳杆菌分别对麦麸进行固态发酵,在48 h内每隔8 h取样,分析可溶性膳食纤维、粗蛋白质、淀粉、总酚、植酸等成分的质量分数及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麦麸基质中,4株乳酸菌在24 h内生长较为迅速;麦麸经乳酸菌发酵后可溶性膳食纤维质量分数显著提高,其中布氏乳杆菌发酵48 h后可溶性膳食纤维质量分数由4.72%增加至6.58%;随着发酵时间的增加,麦麸中淀粉质量分数逐渐降低,粗蛋白质量分数先增加后降低最后趋于稳定;植物乳杆菌在提高麦麸多酚质量分数方面有更好的效果,多酚质量分数由1.34 mg/g增加至3.86 mg/g,麦麸抗氧化活性显著增加;此外,乳酸菌发酵麦麸可显著降低其植酸质量分数。综合而言,植物乳杆菌和布氏乳杆菌在提高麦麸的营养特性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可有效改善麦麸的综合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麸 乳酸菌 固态发酵 可溶性膳食纤维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酶改性玉米皮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工艺优化及理化特性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魏旭瑶 姜彩霞 +3 位作者 曾祥瑞 王萌 郑喜群 刘晓兰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02-209,共8页
为探究玉米皮可溶性膳食纤维(Soluble Dietary Fiber,SDF)最佳提取工艺及功能特性。本研究以玉米加工副产物玉米皮为原料,采用复合酶法改性提取玉米皮可溶性膳食纤维,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优化确定最佳工艺参数并对其理化性质进行了... 为探究玉米皮可溶性膳食纤维(Soluble Dietary Fiber,SDF)最佳提取工艺及功能特性。本研究以玉米加工副产物玉米皮为原料,采用复合酶法改性提取玉米皮可溶性膳食纤维,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优化确定最佳工艺参数并对其理化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纤维素酶添加量为1.5%、木聚糖酶添加量为1%、酶解温度为55℃、酶解时间为150 min时,玉米皮SDF得率达到的最高值为16.64%±0.21%,其溶解度为87.63%±0.43%,持水力为2.87±0.16 g/g,持油力为2.30±0.12 g/g,葡萄糖吸附力为5.32±0.12 mmol/g,体外模拟胃环境(pH2.0)、肠环境(pH7.0)下胆固醇吸附性分别为11.74±0.15、42.93±0.08 mg/g,胆酸钠吸附性分别为15.43±0.17、50.67±0.10 mg/g。研究结果可为玉米皮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皮 可溶性膳食纤维 复合酶改性 响应面优化 理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豆渣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及其制备可食用膜的研究
20
作者 张帅 罗嘉瑶 +2 位作者 邹志群 郑剑楠 程昊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1-95,共5页
豆渣是大豆加工的大宗副产物,富含膳食纤维。采用微波辅助酶解水提法提取豆渣可溶性膳食纤维(SDF),然后将其制成可食用膜。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后的提取工艺参数为水料比25∶1(mL/g)、纤维素酶添加量3%、水解时间2 h,此条件下... 豆渣是大豆加工的大宗副产物,富含膳食纤维。采用微波辅助酶解水提法提取豆渣可溶性膳食纤维(SDF),然后将其制成可食用膜。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后的提取工艺参数为水料比25∶1(mL/g)、纤维素酶添加量3%、水解时间2 h,此条件下豆渣SDF提取率为18.65%。然后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用豆渣SDF制备可食用膜的配方为SDF 1.0 g、甘油4.5 g、CMC 1.0 g、海藻酸钠1.5 g。用最优配方制备的可食用膜具有良好的性能:膜厚度0.032 mm、透明度13.26%、溶解速度25 s/g、水蒸气透过系数0.61 g·mm/m^(2)·d·kPa、透油系数4.15 g·mm/m^(2)·d。该研究可为豆渣的深加工提供方法参考,所制备的可食用膜有望用于食品加工、包装行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渣 可溶性膳食纤维 可食用膜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