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玉米生料发酵生产燃料乙醇工艺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卢晓霆 张太日 +1 位作者 闫俊 贾鹏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28-132,共5页
对玉米生料发酵生产燃料酒精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正交试验得到生料发酵工艺最佳条件:酵母0.3%,糖化酶200U/g,纤维素酶0.15%,料水比1∶2.5,搅拌为140r/min,发酵温度29℃。在此条件下,进行10L发酵罐试验,发酵时间120h左右,最终淀粉利用率... 对玉米生料发酵生产燃料酒精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正交试验得到生料发酵工艺最佳条件:酵母0.3%,糖化酶200U/g,纤维素酶0.15%,料水比1∶2.5,搅拌为140r/min,发酵温度29℃。在此条件下,进行10L发酵罐试验,发酵时间120h左右,最终淀粉利用率为93%左右。考虑到综合技术与经济效益,最终的最佳条件确定为:酵母0.2%,糖化酶250U/g,纤维素酶0.1%,料水比1∶2.5,搅拌为140r/min,发酵温度29℃,发酵时间为85h~95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生料发酵 燃料酒精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生粉发酵生产L-乳酸的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白冬梅 赵学明 胡宗定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50-54,共5页
研究了以α 淀粉酶为主的多种酶配合作用对玉米生粉乳酸发酵的影响。添加纤维素酶、酸性蛋白酶和脂肪酶能够加强液化酶和糖化酶对玉米生粉的水解作用 ,提高产酸水平和底物利用率。各种酶的最适添加量为α 淀粉酶 :8u/g干淀粉 ;纤维素酶 ... 研究了以α 淀粉酶为主的多种酶配合作用对玉米生粉乳酸发酵的影响。添加纤维素酶、酸性蛋白酶和脂肪酶能够加强液化酶和糖化酶对玉米生粉的水解作用 ,提高产酸水平和底物利用率。各种酶的最适添加量为α 淀粉酶 :8u/g干淀粉 ;纤维素酶 :5u/g原料 ;酸性蛋白酶 :2u/g原料 ;脂肪酶 :1u/g原料。在此条件下 ,当玉米粉初始浓度为 14 0g/L时 ,摇瓶产酸 6 5 .72 g/L ,发酵罐中产酸可达 71.6 5 g/L ,达到并超过高温蒸煮乳酸发酵的水平。同时研究了底物浓度对产酸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生粉 发酵 L-乳酸 研究 Α-淀粉酶 纤维素酶 酸性蛋白酶 脂肪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环流式发酵罐用于玉米生料酒精发酵的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石贵阳 马文超 +1 位作者 张梁 章克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73-77,共5页
对玉米粉悬浮液沉降情况的研究表明,沉降界面初始沉降速度随初始浓度的增加而减小。对外环 流式发酵罐用于玉米生料酒精发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起始阶段,玉米粉悬浮液要在外环流式发酵罐中完成强制 回流循环,必然存在一个最小回流量Q;... 对玉米粉悬浮液沉降情况的研究表明,沉降界面初始沉降速度随初始浓度的增加而减小。对外环 流式发酵罐用于玉米生料酒精发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起始阶段,玉米粉悬浮液要在外环流式发酵罐中完成强制 回流循环,必然存在一个最小回流量Q;通过恒流泵强制发酵醪循环可以显著缓解原料沉淀造成的不利影响,有利 于发酵罐中的传质;发酵20 h,强制循环发酵液中酵母细胞出芽率较自然发酵提高84.8%,死亡率降低100%,发 酵70 h时酒精度提高11.5%;采用外环流式发酵罐进行玉米生料发酵酒精时,较大的高径比对发酵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生料 酒精发酵 强制循环 外环流式发酵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脂肪酸对玉米固态生料发酵乙醇中酵母酒精耐性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胡铁功 朱文众 刘广慧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7-99,共3页
研究了脂肪酸对玉米固态生料发酵生产乙醇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脂肪酸可提高玉米固态生料发酵乙醇中酵母菌的乙醇耐性。几种脂肪酸适宜的添加量:油酸0.5 g/kg(原料)、硬脂酸1.5 g/kg原料、软脂酸0.5 g/kg原料。单轮次酒精产量最高... 研究了脂肪酸对玉米固态生料发酵生产乙醇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脂肪酸可提高玉米固态生料发酵乙醇中酵母菌的乙醇耐性。几种脂肪酸适宜的添加量:油酸0.5 g/kg(原料)、硬脂酸1.5 g/kg原料、软脂酸0.5 g/kg原料。单轮次酒精产量最高可达158.5 g/kg原料,比不添加脂肪酸对照提高了13.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酸 固态生料发酵 乙醇 酵母酒精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曲生料发酵酿制玉米烧酒的研究
5
作者 刘忠义 卢其斌 +2 位作者 张妙玲 杨英顺 李子龙 《食品与机械》 CSCD 2004年第4期8-11,共4页
实验研究了一种新的生料发酵方法。结果表明 :在玉米生料发酵过程中加入另一种自制的芳香酒曲 ,酒的香味得到明显改善 ,出酒率保持在高水平上。发酵温度 ,料水比影响发酵时间和出酒率。
关键词 生料发酵方法 玉米烧酒 酒曲 料水比 出酒率 发酵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批添加策略的高浓度玉米生料酒精发酵 被引量:1
6
作者 高恺 丁重阳 +1 位作者 张梁 石贵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6期11522-11524,11526,共4页
[目的]优化高浓度玉米生料酒精发酵的工艺。[方法]在外环流式发酵罐中,考察了起始发酵醪加入量、起始添加时间、添加间隔时间及每批添加量等因素对玉米生料酒精发酵的影响,并将优化工艺应用于高浓度酒精的发酵。[结果]按料水比1.0∶2.3... [目的]优化高浓度玉米生料酒精发酵的工艺。[方法]在外环流式发酵罐中,考察了起始发酵醪加入量、起始添加时间、添加间隔时间及每批添加量等因素对玉米生料酒精发酵的影响,并将优化工艺应用于高浓度酒精的发酵。[结果]按料水比1.0∶2.3,添加100AUN/g原料的生淀粉酶获得初始发酵醪,取30%加入外环流式发酵罐,接种发酵,至2 h起每30 min添加5%的剩余发酵醪,30℃恒温发酵72 h,发酵终点酒精度达到120.0 g/L,淀粉利用率为90.08%,与普通工艺相比酒精度提高了15.3%。将该工艺进一步应用于高浓度生料酒精发酵,当料水比为1.0∶1.8时,酒精度达到133.6 g/L,淀粉利用率为86.6%。[结论]该试验提出的分批添加强制循环生料酒精发酵工艺能明显提高酒精浓度和淀粉利用率,有利于高效、清洁酒精生产工艺的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环流式发酵罐 玉米生料酒精发酵 分批添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曲糖化酶糖化生玉米粉酒精发酵初探 被引量:2
7
作者 范志恒 张阿毛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41-44,共4页
本文研究了利用黑曲糖化酶糖化生玉米粉进行酒精发酵的新工艺。该技术不需要加热糊化和添加α-淀粉酶液化,仅要求糖化酶用量为500单位/每克玉米粉即可达到与成熟的玉米粉80℃低温蒸煮和高压蒸煮酒精生产技术相同的发酵水平。但因糖化酶... 本文研究了利用黑曲糖化酶糖化生玉米粉进行酒精发酵的新工艺。该技术不需要加热糊化和添加α-淀粉酶液化,仅要求糖化酶用量为500单位/每克玉米粉即可达到与成熟的玉米粉80℃低温蒸煮和高压蒸煮酒精生产技术相同的发酵水平。但因糖化酶中含有转苷酶,发现如过多添加糖化酶会引起酒精产率下降。进一步的经济效益估算表明,生玉米粉酒精发酵技术虽然节省了大量能源,简化了操作工序,但要在工业上推广应用,关键还在于要降低生产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 发酵 糖化酶 生玉米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