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21篇文章
< 1 2 17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铁车站围护结构耦合埋管换热系统运行策略研究
1
作者 余元波 夏继豪 +2 位作者 刘俊 车轮飞 陈玉远 《暖通空调》 2025年第1期120-124,共5页
以某地铁车站为研究对象,模拟了其全年动态负荷,确定了地源热泵参数,建立了估算热泵出力及耗电量的参数模型,结合建立的动态换热模型得到了地源热泵系统-埋管阻容耦合仿真模型。以10年为运行周期,计算了埋管出水温度和换热量,分析了不... 以某地铁车站为研究对象,模拟了其全年动态负荷,确定了地源热泵参数,建立了估算热泵出力及耗电量的参数模型,结合建立的动态换热模型得到了地源热泵系统-埋管阻容耦合仿真模型。以10年为运行周期,计算了埋管出水温度和换热量,分析了不同工况下的换热性能,提出了热泵机组联合冷却塔辅助换热的运行策略。结果显示:围护结构耦合埋管换热系统在长期运行工况下存在机组停机或机组出力不足的情况,当负荷为计算负荷的80%时,可以保证热泵机组出力满足需求;冷却塔联合运行策略在制冷季可以有效降低埋管出水温度,在过渡季冷却塔的免费冷量可以降低埋管出水温度1~2℃,在长期运行工况下具有较好的地温恢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站 地源热泵 埋管 围护结构 冷却塔 换热性能 出水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加热电缆的地源热泵岩土导热系数测试与验证研究
2
作者 关鹏 沈振强 +1 位作者 段新胜 焦玉勇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28-334,共7页
岩土导热系数对地源热泵系统的设计和运行有重要影响。获取岩土导热系数的常规热响应试验设备水路电路复杂,存在易受外界干扰、稳定性差、成本高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一种基于加热电缆的岩土热响应试验仪,以位于武汉市汉阳区的... 岩土导热系数对地源热泵系统的设计和运行有重要影响。获取岩土导热系数的常规热响应试验设备水路电路复杂,存在易受外界干扰、稳定性差、成本高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一种基于加热电缆的岩土热响应试验仪,以位于武汉市汉阳区的一口地埋管换热孔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常规及加热电缆型热响应和热恢复试验,结合无限长线热源理论和热流叠加原理对各测试阶段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加热电缆型热恢复试验精度较高,与常规热响应试验所测岩土导热系数相差仅为0.14 W/(m·K)。研究表明加热电缆型热响应和热恢复试验具有成本低、简单易操作且能获得不同深度地层的岩土导热系数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源热泵 导热系数 电加热 热响应试验 热恢复试验 线热源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阔域空气源热泵阵列架高对冷岛效应的影响
3
作者 姜华 罗贤锐 宫武旗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9-316,共8页
对开阔无遮挡环境下2×13阵列进行不同架高高度的三维仿真,分析不同架高高度对阵列冷岛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架高高度的增大对冷岛效应的削弱体现在提高阵列机组进风温度及其均匀度,同时也减弱阵列各处的冷风回流。当x方向无风时,... 对开阔无遮挡环境下2×13阵列进行不同架高高度的三维仿真,分析不同架高高度对阵列冷岛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架高高度的增大对冷岛效应的削弱体现在提高阵列机组进风温度及其均匀度,同时也减弱阵列各处的冷风回流。当x方向无风时,阵列每提高0.5 m,机组进风均温提升0.14~0.18 K,机组回流率均值平均减小0.018。x方向风速为0.5 m/s时,阵列每提高0.5 m,每排机组进风均温最大提高0.52 K,进风均温方差平均减小38%,进风温度均匀性大幅提高;回流率均值差异随架高高度递进而减小,最小为0.21,最大0.42。x方向风速为2.0 m/s时,阵列每增高0.5 m,进风均温平均提高0.16 K,架高2.5 m阵列较无架高阵列进风均温平均提0.75 K,最大提高1.1 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源热泵 数值模拟 环境温度 冷岛效应 寒冷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源热泵毛细管地板辐射供暖系统实验研究
4
作者 牛建会 王海超 +1 位作者 吕天舒 李永亮 《制冷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6-52,166,共8页
空气源热泵毛细管地板辐射供暖系统以制冷剂为热工质直接加热地板,具有系统简单、传热效果好的优点。搭建了空气源热泵毛细管地板辐射供暖实验装置,在不同室外环境温度下对平行布置的毛细管地板辐射末端进行供暖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 空气源热泵毛细管地板辐射供暖系统以制冷剂为热工质直接加热地板,具有系统简单、传热效果好的优点。搭建了空气源热泵毛细管地板辐射供暖实验装置,在不同室外环境温度下对平行布置的毛细管地板辐射末端进行供暖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室外温度越低,毛细管地板辐射末端温度稳定所需时间越长,当室外温度为-5℃时,稳定时间为120 min;同一根毛细管壁面上排气入口端与凝液出口端温差较大,可达到6.40℃,2 cm厚水泥地板表面温差可达4.20℃;从毛细管壁至水泥地板表面竖向温差较小,不超过0.40℃,地板竖向传热效果良好;不同毛细管的同一位置处温差在0.80℃以内,温度均匀性良好;室外温度为-5℃时,机组稳定运行制热COP可达4.61,性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源热泵 毛细管 地板辐射 制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源热泵蒸发器并联除霜特性研究
5
作者 牛建会 梁征 +1 位作者 吕天舒 王海超 《制冷与空调》 2025年第2期21-25,29,共6页
提出一种蒸发器并联除霜方式,通过阀门切换实现空气源热泵除霜同时不间断制热运行。采用有限时间稳态热力学方法,建立空气源热泵蒸发器结霜/除霜的热质传递仿真模型,研究制冷剂液体的热力学性能与霜层物理性能之间的关系,特别是结霜/除... 提出一种蒸发器并联除霜方式,通过阀门切换实现空气源热泵除霜同时不间断制热运行。采用有限时间稳态热力学方法,建立空气源热泵蒸发器结霜/除霜的热质传递仿真模型,研究制冷剂液体的热力学性能与霜层物理性能之间的关系,特别是结霜/除霜动态过程随室外空气参数的变化,获得结霜/除霜过程空气源热泵的运行性能。结果表明:在除霜过程中,蒸发器翅片上霜层质量呈现周期性变化,空气源热泵的制热量和制热COP变化不大,分别维持在5.40 kW和2.82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源热泵 结霜 除霜 过冷 制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运行性能实测分析
6
作者 赵安军 周欣雨 +2 位作者 张育平 米璐 张若然 《暖通空调》 2025年第2期51-59,共9页
本文基于实际能源站对其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进行了一个供冷季的现场测试,计算了耗电输冷比、效率、能效比等指标。分析了热泵机组能效比低的原因,提出了优化运行策略,并在实际应用中验证了优化策略的效果。结果表明:系统各设备均运行在... 本文基于实际能源站对其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进行了一个供冷季的现场测试,计算了耗电输冷比、效率、能效比等指标。分析了热泵机组能效比低的原因,提出了优化运行策略,并在实际应用中验证了优化策略的效果。结果表明:系统各设备均运行在高效区内,热泵机组能效比保持在4以上,地源侧与用户侧的水泵效率分别提升21.13%、23.68%,耗电输冷比的平均值降低至0.029,共节约电能85205.1 kW·h;保证用户舒适性的同时降低了运营成本,增强了系统的可靠性、灵活性、高效性与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层地热 地埋管地源热泵 能源监测 运行性能 运行策略 耗电输冷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寒地区中深层地源热泵系统运行表现分析
7
作者 张华北 陈翔燕 +3 位作者 金浩然 李锴 张静选 宋伟 《暖通空调》 2025年第1期143-148,86,共7页
对青海省共和县中深层地源热泵集中供暖系统实际运行情况展开了研究。通过室内外温度、取水与回灌水温度、供回水温度、能耗和性能系数等数据,综合分析了供热系统实际运行表现。研究结果表明,地热水出水温度存在0.078℃/d的衰减率,为维... 对青海省共和县中深层地源热泵集中供暖系统实际运行情况展开了研究。通过室内外温度、取水与回灌水温度、供回水温度、能耗和性能系数等数据,综合分析了供热系统实际运行表现。研究结果表明,地热水出水温度存在0.078℃/d的衰减率,为维持地热动态平衡,取水上限流量为80 m 3/h。此外,天气转暖过程中室外平均温度5℃可看作热泵机组启停节点,关闭地源热泵机组仅靠板式换热器换热,能使系统综合性能系数最大升至8.7,系统能耗降幅达42.9%。本文可为地热供暖系统优化运行及能效提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深层地源热泵 高寒地区 地热水 集中供暖 板式换热器 性能系数(CO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伏、光热与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碳减排特性仿真与实测
8
作者 王博渊 徐伟 +7 位作者 张昕宇 蔡文博 王珊珊 张磊 张博宇 邓昱 黄祝连 李博佳 《暖通空调》 2025年第1期92-98,共7页
我国生活热水供热品质、使用量逐步提升,其能耗在建筑节能发展过程中占比突显。为比较太阳能热利用、光伏电加热及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的碳减排特性,本文建立了各类系统的性能化设计模型,并会同国家级检测中心开展了实测验证,分析了系统... 我国生活热水供热品质、使用量逐步提升,其能耗在建筑节能发展过程中占比突显。为比较太阳能热利用、光伏电加热及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的碳减排特性,本文建立了各类系统的性能化设计模型,并会同国家级检测中心开展了实测验证,分析了系统碳减排特性与室外环境温度、太阳辐照资源及运行控制策略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严寒、寒冷地区低温环境显著影响太阳能集热保温和空气源热泵蒸发工况,在Ⅱ类太阳能资源区太阳能热水系统碳减排贡献更大;夏热冬冷、夏热冬暖地区空气源热泵性能最优,Ⅱ、Ⅲ类太阳能资源区受归一化温差影响,太阳能热利用时长和稳定性不及光伏电加热热水系统;光伏电加热热水系统受光伏组件效率影响,能源利用率不及太阳能热水系统,但通过增加光伏装机容量获得的节能收益提升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热水 太阳能 光伏 空气源热泵 碳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寒区路基分布式供热防冻胀系统的布局优化研究
9
作者 胡田飞 袁一飞 +2 位作者 张翊敏 岳祖润 刘梦圆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6-160,共15页
基于地源热泵的分布式供热系统是一种寒区铁路路基冻胀病害整治新方法。不同波长与变形量的路基冻胀会引起轨道结构产生不同的变形破坏模式和不平顺类型。为防止主动供热作用下路基不均匀温度场与残余冻胀变形引起轨道次生高低和水平不... 基于地源热泵的分布式供热系统是一种寒区铁路路基冻胀病害整治新方法。不同波长与变形量的路基冻胀会引起轨道结构产生不同的变形破坏模式和不平顺类型。为防止主动供热作用下路基不均匀温度场与残余冻胀变形引起轨道次生高低和水平不平顺,提出路基分布式供热系统的设计要素及建议值。建立单线铁路路基的足尺模型试验平台,制作与安装实体地源热泵系统,测试其在冬季的供热性能与热扩散规律。结合数值模拟手段,以供热管横向倾角(0°~10°)和纵向间距(1.0~4.0m)这2个要素为变量,共计77个工况,分析供热管在路基内部的三维传热特性。基于路基不同部位冻结深度及其差异值等指标的变化规律,对供热管的布置方案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热泵供热管在最冷日的平均温度为28.6℃,起到有效的热源功能。供热管倾斜布置有利于消除横断面上的冻结深度差异。案例路基横向冻结深度差异值随着供热管横向倾角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规律,变化幅度为0.87cm/1°;路基纵向冻结深度差异值随着供热管纵向间距呈逐渐增大的规律,变化幅度为1.2~3.2cm/0.5m。路基残余不均匀冻胀引起高低不平顺的可能性高于水平不平顺,且对供热管纵向间距的敏感性更强。根据铁路线路工务管理相关要求,对于案例单线铁路路基,建议供热管纵向间距取1.5~2.5m,横向倾角取7°~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基冻胀 分布式供热系统 地源热泵 供热管 冻结深度 横向倾角 纵向间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源热泵的冻土路基主动温度控制技术及应用
10
作者 胡田飞 岳祖润 +5 位作者 刘建坤 崔灿增 袁一飞 张松 介少龙 孙铁成 《铁道技术标准(中英文)》 2025年第1期1-12,38,共13页
针对路基的季节冻土冻胀与多年冻土热融变形病害问题,研发基于多源热泵原理的主动温度控制技术。硬件方面,设计面向交通结构场景的异型热泵系统,构建热泵机组的热能转化、运行状态监测、过载过热保护、机电一体控制等各项功能的组件模块... 针对路基的季节冻土冻胀与多年冻土热融变形病害问题,研发基于多源热泵原理的主动温度控制技术。硬件方面,设计面向交通结构场景的异型热泵系统,构建热泵机组的热能转化、运行状态监测、过载过热保护、机电一体控制等各项功能的组件模块,提出传热强化的换热器类型及多源驱动方案。软件方面,构建路基热负荷预测模型、多源储量评估模型、热泵系统稳态热力计算模型、离网式光储供电系统设计模型、热泵系统动态运行控制模型。该技术应用于准池铁路、沈白高速铁路、河北省秦唐高速公路、青海省道S224公路等多条铁路、公路,路基温度控制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土路基 主动温度控制 热泵 多源驱动 季节冻土 多年冻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的地源热泵多能耦合系统方案设计软件开发
11
作者 孙寅 魏俊辉 +2 位作者 孙林娜 刘启明 甄璐莹 《制冷与空调(四川)》 2025年第1期43-55,107,共14页
地热能是可再生能源之一,而地源热泵系统是应用地热能的一种重要方式。为提升工作效率,基于Visual Studio 2022开发平台,以C#编程语言下的WPF框架开发了一款地源热泵多能耦合系统方案设计软件,并依托于某项目对该软件在实际工程中的可... 地热能是可再生能源之一,而地源热泵系统是应用地热能的一种重要方式。为提升工作效率,基于Visual Studio 2022开发平台,以C#编程语言下的WPF框架开发了一款地源热泵多能耦合系统方案设计软件,并依托于某项目对该软件在实际工程中的可用性、准确性进行了验证。该软件运行结果表明选用2台某地源热泵机组及5台某空气源热泵机组可承担该项目冷热负荷,每年耗能为4347.36MWh,总能耗费用449.53万元,单平米能耗费用33.30元/m^(2),在得到特定比例补贴的情况下投资成本总计3545.92万元,单平米造价262.66元/m^(2),与原设计方案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源热泵 方案设计 C#程序设计 WP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源热泵与市政热力双热源供暖系统设计与运行分析
12
作者 郑志凯 都杨杨 《暖通空调》 2025年第1期149-153,共5页
介绍了北京市某项目的供暖节能改造,从减少投资成本、降低后期维护费用、缩短投资回收期及应对极端天气的角度,因地制宜地选择了低温空气源热泵与市政热力双热源运行方案。改造完成后,通过1个供暖季的运行,与传统市政蒸汽供暖系统相比,... 介绍了北京市某项目的供暖节能改造,从减少投资成本、降低后期维护费用、缩短投资回收期及应对极端天气的角度,因地制宜地选择了低温空气源热泵与市政热力双热源运行方案。改造完成后,通过1个供暖季的运行,与传统市政蒸汽供暖系统相比,双热源供暖系统能源消耗总量减少了49.4%、供暖费用减少了650084.23元,充分验证了双热源供暖方案的节能减排效果,为供暖节能改造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源热泵 市政热力 双热源 供暖 节能减排 经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站碳排放核算和多能互补技术研究
13
作者 周潇 《石油石化节能与计量》 2025年第2期74-78,共5页
联合站在运行的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燃料和电能,直接或间接产生碳排放。为推进联合站的碳减排工作,对联合站碳排放源进行识别和核算,将多能互补系统用于联合站供热和供电,采用太阳能光热系统加水源热泵系统为联合站提供所需热能,采用光... 联合站在运行的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燃料和电能,直接或间接产生碳排放。为推进联合站的碳减排工作,对联合站碳排放源进行识别和核算,将多能互补系统用于联合站供热和供电,采用太阳能光热系统加水源热泵系统为联合站提供所需热能,采用光伏发电系统和风力发电系统为联合站提供所需电能,并通过动态费用年值法对多能互补系统的经济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原联合站总的碳排放量为3493.6 tCO_(2),燃料燃烧碳排放量、净购入电力碳排放量、生产损失CO_(2)排放量分别占比74.26%、17.94%、7.80%;实施多能互补系统后,燃料燃烧和净购入电力的碳减排率分别为94.2%、65.34%;在不同投资费用条件下,太阳能光热系统的经济性最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 太阳能光热 水源热泵 光伏发电 风力发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场作用下功能性导热流体在地源热泵中的应用研究
14
作者 邓浩男 《科学技术创新》 2025年第2期205-208,共4页
本文主要通过对功能性导热流体的研究,找到适合于地源热泵中使用的功能性导热流体,优化携热、阻垢、腐蚀问题,强化传热工质导热能力,进一步找到该功能性导热流体在地源热泵中应用的优选方案。主导产品为功能性供暖导热流体与新型优化地... 本文主要通过对功能性导热流体的研究,找到适合于地源热泵中使用的功能性导热流体,优化携热、阻垢、腐蚀问题,强化传热工质导热能力,进一步找到该功能性导热流体在地源热泵中应用的优选方案。主导产品为功能性供暖导热流体与新型优化地埋管。与其他功能性流体相比,实验项目所采用的功能性流体具有制作简单的特点,并且极为环保,更适合大面积的应用。综合比较下Fe3O4-H2O纳米流体为地埋管循环流体最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场 功能性导热流体 地源热泵 地埋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频空气源热泵机组配管疲劳寿命分析
15
作者 张立华 李培伦 +2 位作者 石文斌 刘聪 马鹏涛 《制冷与空调》 2025年第3期44-49,共6页
以某型变频空气源热泵机组配管为研究对象,针对配管疲劳断裂问题,建立空气源热泵机组仿真模型,分别基于高周疲劳理论和低周疲劳理论进行谐响应分析和随机振动分析,并完成样机制作,对主要振动配管做启停及运行应力测试,对整机做10 h(模... 以某型变频空气源热泵机组配管为研究对象,针对配管疲劳断裂问题,建立空气源热泵机组仿真模型,分别基于高周疲劳理论和低周疲劳理论进行谐响应分析和随机振动分析,并完成样机制作,对主要振动配管做启停及运行应力测试,对整机做10 h(模拟距离3660 km)道路运输三轴振动台模拟测试。结果表明:通过谐响应分析确认系统主要振动配管(排气管、吸气管和补焓管)100 Hz内应力值均小于10 MPa,满足无限寿命法设计要求;通过随机振动分析得到热泵配管疲劳寿命为40 h,运输临界距离为14400 km,满足长途运输要求;样机扫频测试配管应力值均小于8 MPa,振动台测试完成后机组外观无变形、内部无制冷剂泄漏等问题,通电后可以正常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泵 空气源 振动 应力 疲劳断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源热泵在污泥干化领域中的应用
16
作者 刘冰冰 杜佳鑫 《区域供热》 2025年第1期58-63,共6页
通过对空气源热泵污泥干化机组应用项目的热力计算、运行测试和分析,探究空气源热泵污泥干化的使用情况,并与传统的污泥烘干进行对比,得出空气源热泵污泥干化有较高的能效、经济性和较短的静态回收周期,污泥处理效果明显;列举了影响污... 通过对空气源热泵污泥干化机组应用项目的热力计算、运行测试和分析,探究空气源热泵污泥干化的使用情况,并与传统的污泥烘干进行对比,得出空气源热泵污泥干化有较高的能效、经济性和较短的静态回收周期,污泥处理效果明显;列举了影响污泥干化成本的影响因素,并对空气源热泵污泥干化前景提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污泥干化 热泵干燥 污泥干化工艺 空气源热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空气能热泵在铅笔行业的应用
17
作者 孙立 《中国制笔》 2025年第1期32-37,共6页
本文主要探讨空气能热泵在铅笔行业中的应用情况。通过分析铅笔生产过程中的用能需求,并与传统加热方式进行对比,阐述了空气能热泵的工作原理、技术优势及其在铅笔烘干、木材干燥等环节的具体应用实例。文章结合实际数据和案例,论证了... 本文主要探讨空气能热泵在铅笔行业中的应用情况。通过分析铅笔生产过程中的用能需求,并与传统加热方式进行对比,阐述了空气能热泵的工作原理、技术优势及其在铅笔烘干、木材干燥等环节的具体应用实例。文章结合实际数据和案例,论证了空气能热泵在提高铅笔生产效率、降低能耗、提升产品质量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同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铅笔行业的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笔 空气能热泵 能效 干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空气源热泵能耗分析及光伏辅助的建筑供热设计方法
18
作者 索疆舜 《城市建筑》 2025年第2期177-180,共4页
随着国家对北方地区冬季集中供热方式的普及,煤燃烧供暖方式造成的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问题更加严重。为了优化北方建筑供热系统的能耗问题,研究设计了光伏辅助的空气源热泵供热系统。研究方法通过数值模拟构建了建筑能耗模型,结合供热... 随着国家对北方地区冬季集中供热方式的普及,煤燃烧供暖方式造成的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问题更加严重。为了优化北方建筑供热系统的能耗问题,研究设计了光伏辅助的空气源热泵供热系统。研究方法通过数值模拟构建了建筑能耗模型,结合供热需求优化了空气源热泵供热系统,增设了保温层和除霜模式。同时,研究评估了建筑供热系统的热负荷,以最小二乘法修正热泵的实际效能。并借助光伏供电方式协调了空气源热泵的能耗,结合供热系统的整体效益优化了供热控制系统。研究结果显示,光伏辅助的空气源热泵平均供热量可以达到23.74 kW,在模拟环境下的整体节能效益为77.19%~83.26%,相较于传统锅炉供热节能效益提升了59.24%。可见改进供热系统在同等制热效果下表现出更高的节能效益。因此,改进供热设计在节能效果上具有更高效的节能效果,为建筑供暖提供了一种环保节能的供热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热系统 空气源热泵 最小二乘法 光伏供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地)源热泵机组性能测试系统改进及验证
19
作者 程永强 聂颖 +5 位作者 李伟 魏昇 周宇文 鲁琳琳 吴俊峰 贾甲 《制冷与空调》 2025年第3期57-60,共4页
分析原有水(地)源热泵机组性能测试系统存在的问题,对原有测试系统进行改进,并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改进后测试系统可以将使用侧出水温度和热源侧进水温度误差均控制在±0.05℃内,相较于原有测试系统(±0.15℃)提高了测试精... 分析原有水(地)源热泵机组性能测试系统存在的问题,对原有测试系统进行改进,并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改进后测试系统可以将使用侧出水温度和热源侧进水温度误差均控制在±0.05℃内,相较于原有测试系统(±0.15℃)提高了测试精度和测试稳定性;改进后测试系统制冷、制热工况的切换不需要拆装被试机,简化了操作流程;兑水回水管路的调整能够满足全测试工况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地)源热泵机组 冷热水型 制冷 制热 测试 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源热泵在暖通空调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20
作者 王敏希 孟朋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5年第3期44-46,共3页
地源热泵在暖通空调应用中,可有效提高空调系统运行稳定性,对减少能源消耗及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具有促进意义。基于地源热泵特点及种类,论文介绍了地源热泵在暖通空调设计中的应用方法,并提出建议,通过地埋管换热系统与热泵机组相结合,地... 地源热泵在暖通空调应用中,可有效提高空调系统运行稳定性,对减少能源消耗及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具有促进意义。基于地源热泵特点及种类,论文介绍了地源热泵在暖通空调设计中的应用方法,并提出建议,通过地埋管换热系统与热泵机组相结合,地埋管换热系统与热泵机组和冷却塔相结合,地埋管换热系统与热泵机组和辅助电锅炉相结合等措施,有效提高了地源热泵在暖通空调中的应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源热泵 暖通空调 空调设计 应用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