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光伏电池片等效物理模型参数辨识及其光谱响应估算研究
1
作者 张经炜 曹尚 +4 位作者 冯莉 丁坤 Frank U.Hamelmann 杨航 陈翔 《可再生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3-182,共10页
为全面评估光伏电池片发电性能,针对现有光伏等效电路模型无法估算其光谱响应特性问题,文章基于有限元法提出了光伏电池片等效物理模型及其参数辨识方法,对其电气特性与光谱响应进行估算。首先,分析有限元模型中关键参数对电气特性估算... 为全面评估光伏电池片发电性能,针对现有光伏等效电路模型无法估算其光谱响应特性问题,文章基于有限元法提出了光伏电池片等效物理模型及其参数辨识方法,对其电气特性与光谱响应进行估算。首先,分析有限元模型中关键参数对电气特性估算结果的影响,确定发射区厚度、基区厚度、发射区掺杂浓度、基区掺杂浓度、串联电阻和并联电阻共6参数作为模型参数辨识对象;然后,以高辐照工况下实测电流-电压(Ⅰ-Ⅴ)特性数据为依据,使用粒子群算法对上述参数进行辨识;最后,实测了不同辐照和温度条件下Ⅰ-Ⅴ特性并与模型估算结果对比验证,同时测量了太阳光谱曲线与光伏组件短路电流,间接验证模型估算电池片光谱响应的精确性。实验结果表明,单晶硅、多晶硅电池片模型估算结果的电流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019 2~0.030 2 A,0.018 0~0.051 5 A,模型计算光谱响应结果的短路电流和实测短路电流绝对百分误差在15%以下,使用该参数辨识方法建立的模型能够较综合地反映光伏电池片的光电转换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电池 光伏模型 有限元模型 光谱响应 参数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TSA的太阳电池模型参数辨识
2
作者 郭欣欣 江朝阳 +2 位作者 王众 王陈 夏天瑞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77-581,共5页
鉴于传统的太阳电池等效电路参数辨识方法存在结构复杂、辨识精度不高、鲁棒性不强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树种算法(ITSA)的太阳电池等效电路参数辨识方法。引入随迭代次数自适应变化的搜索趋势,提升算法的局部最优收敛能力和全局搜索... 鉴于传统的太阳电池等效电路参数辨识方法存在结构复杂、辨识精度不高、鲁棒性不强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树种算法(ITSA)的太阳电池等效电路参数辨识方法。引入随迭代次数自适应变化的搜索趋势,提升算法的局部最优收敛能力和全局搜索能力;用自适应步长因子替代算法随机步长因子,加快算法后期寻优迭代速度,缩短寻优时间。将改进的树种算法用于双二极管太阳电池等效电路模型参数辨识,与其他算法对比,该方法所得电流均方根误差最小,预测数据与测量数据拟合程度高,表明改进的树种算法能有效地对太阳电池等效电路参数进行辨识,具有较高的辨识精度和收敛性,便于工程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数辨识 太阳电池 双二极管模型 改进树种算法 自适应步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伏组件温度分布及其功率预测模型研究
3
作者 冯钰贻 曾弋凡 +4 位作者 丁慕琛 顾欣宇 王子轩 李英峰 李美成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83-390,共8页
为解决不断发展的大规模光伏发电接入电网后带来的调度问题,该文基于流体力学与热力学理论,提出一种用于预测光伏组件温度分布及其功率的模型。与传统的基于大数据与神经网络预测组件表面平均温度的方法相比,该模型一方面不依赖于历史... 为解决不断发展的大规模光伏发电接入电网后带来的调度问题,该文基于流体力学与热力学理论,提出一种用于预测光伏组件温度分布及其功率的模型。与传统的基于大数据与神经网络预测组件表面平均温度的方法相比,该模型一方面不依赖于历史测量数据,缺少相关数据也不妨碍其高精度的预测;另一方面可预测光伏组件表面的温度分布,并据此预测功率,具有更高的预测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太阳电池 光伏组件 风速 温度分布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ansmission line model and field analysis of metamaterial absorber:ideal concentrator of electromagnetic waves
4
作者 WEN Qi-ye ZHANG Huai-wu XIE Yun-song YANG Qing-hui LI Yuan-xun 《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 2010年第1期79-84,共6页
Arising from the proposed Transmission Line(TL) model for ERR and wire structure, a TL model for a metamaterial absorber is proposed. The S-parameters obtained by this TL model demonstrate the same shapes as the simul... Arising from the proposed Transmission Line(TL) model for ERR and wire structure, a TL model for a metamaterial absorber is proposed. The S-parameters obtained by this TL model demonstrate the same shapes as the simulation.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TL model and average absorption power densities shows that the metamaterial absorber does not simply convert the electromagnetic wave into thermal energy, but concentrate the electromagnetic wave into a small space where it is finally absorbed. This suggests that the metamaterial absorber can be applied to solar cells for the purpose of light trapp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释光 吸收功率 电磁波 吸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锡基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电子传输模型优化及器件性能研究
5
作者 程友良 杜慧彬 +1 位作者 张忠宝 王凯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629-1639,共11页
针对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而言,其光阳极的材料特性与设计参数对DSSC性能具有显著影响。为了深入研究这一影响,本文采用数值模拟的方式,以探究光阳极结构变化对DSSC性能的详细影响。但目前的数学模型不够完善且预测精度较低,因而本... 针对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而言,其光阳极的材料特性与设计参数对DSSC性能具有显著影响。为了深入研究这一影响,本文采用数值模拟的方式,以探究光阳极结构变化对DSSC性能的详细影响。但目前的数学模型不够完善且预测精度较低,因而本文在光电子传输理论和朗伯比尔定律的基础上,采用常数堆叠法和可变堆叠法将孔隙率对电子扩散系数的影响引入到DSSC的数学模型中,建立了更加完善且精确的电子传输模型,该模型能够更深入剖析光阳极结构参数变化对DSSC性能的影响。通过数值模拟了在不同孔隙体积、电子寿命、SnO_(2)涂层厚度及比表面积下DSSC的性能。结果发现:随着SnO_(2)薄膜孔隙体积的增加,太阳能电池的短路电流密度逐渐减小,而开路电压则呈增大趋势,这导致光电转换效率逐渐降低。当孔隙体积达到0.10 cm^(3)/g时,DSSC光电转换效率达5.16%,因此在保证电池刚性的前提下,尽量降低SnO_(2)的孔隙体积,有利于吸收系数和扩散系数的提升,这两个参数的提升有利于DSSC整体性能的提升,同时电子寿命的延长会带来太阳能电池短路电流密度和开路电压的增大,进而提升光电转换效率,当电子寿命达到200 ms时,光电转换效率达到5.82%。本研究通过详细的数值模拟分析,为优化光阳极结构从而提升DSSC的光电性能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指导,有助于进一步推动DSSC的研究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电子传输模型 孔隙体积 比表面积 电子寿命 数值模拟 光电转换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元聚合物太阳电池研究进展
6
作者 王锴 丛后罗 +1 位作者 权祥 李杰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21-26,31,共7页
在过去10年,聚合物太阳电池(PSC)由于非富勒烯受体的发展,功率转化效率(PCE)已经达到19%,高于非晶硅的效率,受到了极大的关注。与传统的二元聚合物太阳电池相比,具有第三组分的PSC,由给体材料、受体材料和第三组分组成,三元PSC的吸收被... 在过去10年,聚合物太阳电池(PSC)由于非富勒烯受体的发展,功率转化效率(PCE)已经达到19%,高于非晶硅的效率,受到了极大的关注。与传统的二元聚合物太阳电池相比,具有第三组分的PSC,由给体材料、受体材料和第三组分组成,三元PSC的吸收被拓宽、形貌调节更加精细,电荷传输路径更高效。此外,简易的工艺以及更好的稳定性,使三元PSC具有更好的商业前景。综述了三元PSC的研究演变、作用和机理进展。特别讨论了第三组分在PSC中的作用以及稳定性研究,最后对三元PSC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聚合物太阳电池 稳定性 模型 吸收 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线性互补算法的太阳能电池储能系统设计与网络建模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晓丽 《储能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39-341,共3页
太阳能是一种环保型能源,利用储能系统,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用于驱动其他设备元件,有助于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针对上述背景,研究基于非线性互补算法的太阳能电池储能系统设计与网络建模方法。分析太阳能储能系统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太阳能是一种环保型能源,利用储能系统,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用于驱动其他设备元件,有助于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针对上述背景,研究基于非线性互补算法的太阳能电池储能系统设计与网络建模方法。分析太阳能储能系统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结合等价非线性互补原则,确定储能部件的能量转化收敛性,实现基于非线性互补算法的电池储能收敛性研究。选用合适的电池储能元件,并在此基础上,完善动态储能模型,完成太阳能电池储能系统的网络建模与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互补算法 太阳能电池 储能系统 网络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伏组件Ⅰ-Ⅴ输出特性的典型故障分析与诊断 被引量:3
8
作者 高剑 郭倩 卫东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63-168,共6页
通过基于单二极管太阳电池等效电路模型,研究分析热斑、电势诱导衰减(potential induced degradation,PID)和老化3种典型故障的机理特性与Ⅰ-Ⅴ输出特性。通过分析3种典型故障在Ⅰ-Ⅴ特性曲线中的变化规律及差异性,提取不同故障的关键... 通过基于单二极管太阳电池等效电路模型,研究分析热斑、电势诱导衰减(potential induced degradation,PID)和老化3种典型故障的机理特性与Ⅰ-Ⅴ输出特性。通过分析3种典型故障在Ⅰ-Ⅴ特性曲线中的变化规律及差异性,提取不同故障的关键特征量,并将特征量与概率神经网络(probabilistic neural network,PNN)相结合,提出一种基于Ⅳ输出特性的故障诊断方法。通过光伏发电运营企业提供的故障组件作为实验数据来源进行实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故障诊断模型的准确率为99.02%左右,仅存在少有的误判情况,所提出的故障诊断方法能够可靠地实现各故障的原因判定,可对智能化地运维光伏电站提供有效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电池 光伏组件 等效电路模型 Ⅰ-Ⅴ输出特性 特征量提取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太阳电池工程用数学模型 被引量:560
9
作者 苏建徽 余世杰 +3 位作者 赵为 吴敏达 沈玉梁 何慧若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09-412,共4页
为实现光伏电站、光伏户用系统、光伏水泵系统、“风 光 柴 蓄”等各种涉及太阳能光伏利用复合能源系统的设计、数字仿真和动态模拟实验 ,以电子学理论为基础 ,讨论了满足工程应用精度且便于运算的太阳电池数学模型。该模型的特点是仅... 为实现光伏电站、光伏户用系统、光伏水泵系统、“风 光 柴 蓄”等各种涉及太阳能光伏利用复合能源系统的设计、数字仿真和动态模拟实验 ,以电子学理论为基础 ,讨论了满足工程应用精度且便于运算的太阳电池数学模型。该模型的特点是仅采用生产厂家为用户提供的太阳电池组件在标准测试条件 (STC)下测出的Isc、Voc、Im、Vm 作为参数 ,通过引入相应系数来考虑环境影响 ,并给出系数的典型值。实验结果表明模型的误差一般都在 6 %以下 ,可以满足对绝大多数工程项目进行物理模拟的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电池 数学模型 工程应用 硅太阳能电池 光伏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伏电池工程用数学模型研究 被引量:144
10
作者 傅望 周林 +3 位作者 郭珂 刘强 代璐 黄勇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11-216,共6页
光伏电池输出特性曲线方程是光伏发电理论研究的基础,本文结合该曲线和质点平抛运动轨迹的相似性,在原有的光伏电池工程指数模型基础上,首次提出了另一种更便于计算的光伏电池工程用数学模型。该模型的特点是用在三个不同重力场g0、g1... 光伏电池输出特性曲线方程是光伏发电理论研究的基础,本文结合该曲线和质点平抛运动轨迹的相似性,在原有的光伏电池工程指数模型基础上,首次提出了另一种更便于计算的光伏电池工程用数学模型。该模型的特点是用在三个不同重力场g0、g1和g2下的质点平抛的运动轨迹来代替光伏电池输出特性曲线。运用物理学中的平抛运动公式换算出电池输出特性曲线,通过调节g0、g1分界点的位置,使得本模型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最大功率点附近的误差尽可能小。实验表明该模型生成数据和实测数据的误差能满足工程精度要求,模型运算量和指数模型比较,减少了运算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电池模型 平抛运动 重力加速度 最大功率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混沌粒子群算法的光伏电池模型参数辨识 被引量:68
11
作者 程泽 董梦男 +1 位作者 杨添剀 韩丽洁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45-252,共8页
光伏电池模型参数的快速准确辨识在光伏阵列的输出功率预测、最大功率点跟踪以及电池故障模型的特性研究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工程意义。针对大部分传统智能算法用于系统参数辨识时的辨识精确受参数初值影响较大,而且算法易陷入早熟的问题... 光伏电池模型参数的快速准确辨识在光伏阵列的输出功率预测、最大功率点跟踪以及电池故障模型的特性研究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工程意义。针对大部分传统智能算法用于系统参数辨识时的辨识精确受参数初值影响较大,而且算法易陷入早熟的问题,利用自适应混沌粒子群算法(SA-CPSO)对光伏电池模型参数进行辨识。将混沌算法与粒子群算法融合,对粒子群进行混沌初始化并促使陷入局部最优的粒子进行混沌搜索,引导其跳出局部极值从而搜索到更好的解;同时引入自适应调整策略来有效控制全局与局部搜索,提高了进化后期算法的收敛精度。经过仿真和实验测试,证明SA-CPSO算法在光伏电池模型参数辨识方面具有较高的精确度和快速性。还通过实验探讨了辐照度变化对太阳能电池参数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电池模型 参数估计 自适应混沌粒子群 辐照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析法-Nelder Mead单纯形算法确定太阳电池参数 被引量:10
12
作者 高献坤 姚传安 +1 位作者 高向川 余泳昌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7-106,共10页
光伏发电系统的设计计算、性能评估及优化控制要求快速、准确的确定太阳电池模型参数。针对太阳电池单、双二极管模型参数辨识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解析法和Nelder Mead单纯形法重启策略的A-bcNM混合算法。先用实测I-V曲线上的部分关... 光伏发电系统的设计计算、性能评估及优化控制要求快速、准确的确定太阳电池模型参数。针对太阳电池单、双二极管模型参数辨识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解析法和Nelder Mead单纯形法重启策略的A-bcNM混合算法。先用实测I-V曲线上的部分关键点计算合成参数,再以单二极管模型近似解析式快速定位搜索始点,最后在边界范围内利用Nelder Mead单纯形算法的重启策略最小化实测数据与模拟结果之间的均方根误差,以提高拟合精度及参数解的质量。MATLAB环境下,利用2种典型太阳电池的实测数据对A-bcNM算法的有效性进行了测试和验证。与已有的其他算法相比,A-bcNM算法收敛速度快,计算量小,辨识精度高,可快速、准确的确定单、双二极管模型参数,为识别太阳电池的工作特性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电池 模型 参数 单二极管 双二极管 NelderMead单纯形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能电池的动态模型和动态特性 被引量:46
13
作者 秦岭 谢少军 +2 位作者 杨晨 许津铭 王挺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9-26,123,共8页
太阳能电池的动态模型和动态特性对研究光伏发电系统的稳定性至关重要。该文从硅太阳能电池的物理模型出发,求解出太阳能电池的稳态、动态特性解析表达式;就此得出计及引线电感的太阳能电池动态电路模型;推导出太阳能电池的动态电阻、... 太阳能电池的动态模型和动态特性对研究光伏发电系统的稳定性至关重要。该文从硅太阳能电池的物理模型出发,求解出太阳能电池的稳态、动态特性解析表达式;就此得出计及引线电感的太阳能电池动态电路模型;推导出太阳能电池的动态电阻、结电容、小信号输出阻抗的精确表达式,并对不同光照、不同输出电压下的小信号输出阻抗进行仿真研究;最后构建了基于LED灯和超级电容的太阳能电池动态实验平台,对光照突变时太阳能电池的短路电流响应以及电压突变时太阳能电池的暗电流响应进行了实验验证,并给出了太阳能电池少数载流子寿命的简便测量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电池 动态模型 动态特性 小信号输出阻抗 少数载流子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太阳电池解析模型分析与参数修正 被引量:8
14
作者 徐晓冰 王建平 张崇巍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66-169,共4页
通过对硅太阳电池的数学模型的分析,文章给出了一种利用硅太阳电池的开路电压、短路电流以及最大输出功率点处的电压、电流确定模型参数的方法,并提出不同光强下硅太阳电池的模型参数修正方法;对硅太阳电池进行了仿真及实验测量;数据分... 通过对硅太阳电池的数学模型的分析,文章给出了一种利用硅太阳电池的开路电压、短路电流以及最大输出功率点处的电压、电流确定模型参数的方法,并提出不同光强下硅太阳电池的模型参数修正方法;对硅太阳电池进行了仿真及实验测量;数据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确定的模型在低倍光强下能够反映硅太阳电池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太阳电池 模型参数 光照强度 仿真 实验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任意辐射强度与温度下硅光伏电池模型参数的计算方法 被引量:12
15
作者 邱纯 蔡涛 +3 位作者 段善旭 代倩 申彦波 陈正洪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626-1632,共7页
以硅光伏电池的单二极管等效电路模型为基础并引入半经验参数,推导模型参数的计算方法以及辐射强度与温度对模型参数的影响。该方法仅使用标准测试条件下的电气参数便可计算任意状况下的I-V特性曲线。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对于I-V... 以硅光伏电池的单二极管等效电路模型为基础并引入半经验参数,推导模型参数的计算方法以及辐射强度与温度对模型参数的影响。该方法仅使用标准测试条件下的电气参数便可计算任意状况下的I-V特性曲线。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对于I-V曲线的预测误差在标准测试条件下小于2%,其他工作状况下小于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光伏电池 数学模型 参数提取 数值迭代 I-V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伏电池电路理论模型在工程应用中的计算方法 被引量:11
16
作者 朴政国 安悦珩 +1 位作者 张永昌 胡长斌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A01期103-106,共4页
为了更全面、更准确地反映光伏电池的输出特性,解决工程计算模型精度不高等问题,介绍了一种基于光伏电池实际等效电路的理论模型的参数计算方法.该计算方法使用的模型区别于工程计算模型,即考虑光伏电池实际等效电路模型中各个参数,如... 为了更全面、更准确地反映光伏电池的输出特性,解决工程计算模型精度不高等问题,介绍了一种基于光伏电池实际等效电路的理论模型的参数计算方法.该计算方法使用的模型区别于工程计算模型,即考虑光伏电池实际等效电路模型中各个参数,如电池内部等效串并联电阻对输出特性的影响.通过对比2种不同模型在不同工况条件下的仿真结果得出,光照强度的改变对基于电路理论模型得到的开路电压和最大功率点影响相对较小.实际等效电路理论模型在反映不同工况条件下光伏电池输出特性时,都优于工程计算模型,得出的曲线精度更高,更符合光伏电池特性的理论分析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电池 仿真模型 输出特性 串并联电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迭层太阳电池中电流、电压及功率分配的理论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袁海荣 向贤碧 +1 位作者 陈庭金 陆大成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86-489,共4页
为了从理论上了解迭层太阳电池的工作特性 ,根据单结太阳电池直流模型提出了迭层电池的直流模型 ,并在模型基础上给出了描述迭层电池工作特性的方程组。在迭层电池模型和方程组的基础上 ,讨论了迭层电池开路状态和短路状态下电池内部电... 为了从理论上了解迭层太阳电池的工作特性 ,根据单结太阳电池直流模型提出了迭层电池的直流模型 ,并在模型基础上给出了描述迭层电池工作特性的方程组。在迭层电池模型和方程组的基础上 ,讨论了迭层电池开路状态和短路状态下电池内部电流、电压及功率分配。重点讨论了迭层电池对外做功情况下电流、电压及功率在迭层电池中的分配。论证了迭层电池中 ,要求获得最大的功率输出 ,其子电池电流必须满足匹配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迭层太阳能电池 模型 电流 电压 功率 分配 匹配 理论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任意光强和温度下的硅太阳电池非线性工程简化数学模型 被引量:101
18
作者 廖志凌 阮新波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30-435,共6页
建立太阳电池数学模型对于太阳电池的特性研究、光伏发电系统的数字仿真和优化设计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基于硅太阳电池的理论数学模型,忽略一些次要因素的影响得到其非线性工程简化数学模型。该模型仅利用太阳电池生产厂商提供的在... 建立太阳电池数学模型对于太阳电池的特性研究、光伏发电系统的数字仿真和优化设计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基于硅太阳电池的理论数学模型,忽略一些次要因素的影响得到其非线性工程简化数学模型。该模型仅利用太阳电池生产厂商提供的在标准测试条件下的4个电气参数(I_(sc),V_(oc),I_m和V_m),且通过引入相应补偿系数来考虑太阳光强和电池温度任意变化时对输出电气特性的影响。利用matlab/simulink模块搭建了仿真模型,将模型仿真结果与实际太阳电池阵列的实验测量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模型的误差一般都在工程允许的6%以下,达到工程应用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太阳电池 仿真模型 数学模型 工程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硅太阳能电池非线性工程数学模型 被引量:11
19
作者 廖志凌 刘国海 梅从立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42-446,共5页
针对现有硅太阳能电池工程数学模型精度不高的缺点,基于硅太阳能电池的理论数学模型,提出一种改进的硅太阳能电池非线性工程简化数学模型.忽略一些次要因素的影响,仅仅利用硅太阳能电池生产厂商提供的、标准测试条件下的4个电气参数,即... 针对现有硅太阳能电池工程数学模型精度不高的缺点,基于硅太阳能电池的理论数学模型,提出一种改进的硅太阳能电池非线性工程简化数学模型.忽略一些次要因素的影响,仅仅利用硅太阳能电池生产厂商提供的、标准测试条件下的4个电气参数,即短路电流Isc-ref、开路电压Uoc-ref、最大功率点电流Im-ref和最大功率点电压Um-ref.更重要的是,该模型首次考虑在任意光强和温度下的串联电阻参数的影响,以提高精度.进行了太阳能电池输出电气特性试验,并与基于简化模型的仿真对比.结果表明,该模型的误差一般都在6%以内,满足工程应用的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太阳能电池 数学模型 串联电阻 光伏发电 工程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能电池模型工程求解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汪石农 陈其工 高文根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93-198,共6页
针对太阳能电池模型工程求解困难的问题,基于太阳能电池单二极管等效电路,分别建立最大功率点电压与日照强度、太阳能电池温度以及最大功率点与最大功率点电压之间的近似线性关系,并通过最小二乘线性拟合求解线性系数以达到最佳拟合。... 针对太阳能电池模型工程求解困难的问题,基于太阳能电池单二极管等效电路,分别建立最大功率点电压与日照强度、太阳能电池温度以及最大功率点与最大功率点电压之间的近似线性关系,并通过最小二乘线性拟合求解线性系数以达到最佳拟合。基于多晶硅、单晶硅和非晶硅太阳能电池工程参数求解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文求解方法的正确性,随机环境下的相对误差能达到6.0%以内,可以满足大多数工程精度要求。最后,最大功率点跟踪实验也表明了求解方法在实际工程中应用的可行性,并能提高突变环境下的跟踪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电池模型 工程求解 直线拟合 最小二乘 最大功率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