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豆科覆盖作物与玉米秸秆混合还田对白浆土物理特性的影响
1
作者 马悦 刘胜群 +3 位作者 代明媚 刘君仁 刘昶 秦占祥 《土壤与作物》 2025年第3期348-359,共12页
秸秆还田是当前应对黑土区“变薄、变瘦、变硬”问题的重要举措之一。本研究通过单独添加豆科覆盖作物秸秆、玉米秸秆以及豆科覆盖作物与玉米秸秆混合还田,对比分析不同秸秆处理碎混还田对白浆土耕层土壤物理特性及玉米产量的影响。田... 秸秆还田是当前应对黑土区“变薄、变瘦、变硬”问题的重要举措之一。本研究通过单独添加豆科覆盖作物秸秆、玉米秸秆以及豆科覆盖作物与玉米秸秆混合还田,对比分析不同秸秆处理碎混还田对白浆土耕层土壤物理特性及玉米产量的影响。田间试验包括:(1)对照无秸秆(AN);(2)三叶草秸秆(AT);(3)苜蓿秸秆(AS);(4)红小豆秸秆(AV);(5)玉米秸秆(AM);(6)三叶草+玉米秸秆(AT+M);(7)苜蓿+玉米秸秆(AS+M);(8)红小豆+玉米秸秆(AV+M)。玉米和豆科作物秸秆还田量分别为6000 kg·hm^(-2)和2000 kg·hm^(-2)。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在保证玉米产量前提下,显著改善10~20 cm土壤物理特性;其中AV+M处理改善效果最佳,较AN相比,土壤三相结构距离和土壤容重分别显著降低51.5%和9.79%,土壤固相比降低了5.21个百分点,该土层广义土壤结构指数和气相比分别提高18.9%和9.50个百分点,同时土壤总孔隙度和土壤饱和持水量分别显著提高5.21和7.51个百分点。因此,与单一玉米秸秆还田相比,玉米与豆科覆盖作物秸秆混合还田的效果更佳,是东北黑土区秸秆还田技术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秸秆还田 覆盖作物 土壤三相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3S技术联合的农田墒情远程监测系统开发 被引量:54
2
作者 李楠 刘成良 +2 位作者 李彦明 张佳宝 朱安宁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69-174,共6页
农田墒情信息是现代农业实施精准施肥、精确灌溉的重要科学依据。为了实现快速准确地采集墒情信息,研究开发了基于3S(GPS/GIS/GPRS)技术联合的农田墒情远程监测系统。该系统主要由农田信息监测网络节点和远程服务器组成,在小范围内由传... 农田墒情信息是现代农业实施精准施肥、精确灌溉的重要科学依据。为了实现快速准确地采集墒情信息,研究开发了基于3S(GPS/GIS/GPRS)技术联合的农田墒情远程监测系统。该系统主要由农田信息监测网络节点和远程服务器组成,在小范围内由传感器节点基于ZigBee通讯协议组成无线传感器网络,在大尺度上通过网关节点集成GPS网络,利用GSM/GPRS网络实现与Internet的信息交互,完成了墒情数据的自动采集、无线传输和准确定位。设计了太阳能自供电的长寿命无线传感器节点和网关节点,开发了服务器端农田墒情信息管理系统软件,实现了Web方式下的参数远程设置和信息实时监测。该系统的设计开发为农田墒情信息监测和分析决策提供了有效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分 无线传感器网络 监测 GPRS ZIGBE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NSS-R信号的土壤湿度反演研究 被引量:19
3
作者 严颂华 张训械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13,共6页
采用GNSS反射信号反演土壤湿度,介绍了采用的土壤介电模型、信号反射模型、反演理论、软件接收机及数据处理等关键技术。在利用湖水反射实验对接收机进行校准的基础上,给出了该反演技术和手持湿度计进行比较的实测结果,指出该方法在湿... 采用GNSS反射信号反演土壤湿度,介绍了采用的土壤介电模型、信号反射模型、反演理论、软件接收机及数据处理等关键技术。在利用湖水反射实验对接收机进行校准的基础上,给出了该反演技术和手持湿度计进行比较的实测结果,指出该方法在湿度很小时存在一定的误差,而土壤湿润时一致性良好,表明利用GNSS-R信号反演土壤湿度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NSS反射信号 土壤湿度 介电模型 软件接收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闽东南土壤岩石中天然放射性核素水平调查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胡恭任 于瑞莲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02年第3期16-18,共3页
报道了闽东南地区土壤岩石中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调查的结果。调查布点基本与环境陆地γ辐射剂量率调查布点同位。该调查结果表明 :闽东南地区由花岗岩、混合岩和中酸性火山岩就地分化残留物沉积而成的酸性红壤土中的2 38U、2 32 Th、2 2... 报道了闽东南地区土壤岩石中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调查的结果。调查布点基本与环境陆地γ辐射剂量率调查布点同位。该调查结果表明 :闽东南地区由花岗岩、混合岩和中酸性火山岩就地分化残留物沉积而成的酸性红壤土中的2 38U、2 32 Th、2 2 6 Ra、4 0 K放射性核素平均含量分别为 62 .3Bq/kg、73 .2Bq/kg、1 1 5Bq/kg和 872Bq/kg ;2 38U、2 2 6 Ra含量 ,花岗岩类 >中酸性火山岩类 变质岩类 >基性岩类 ;2 32 Th、4 0 K含量 ,中酸性火山岩类 >花岗岩类 变质岩类 >基性岩类 ,与不同岩石所在地区原野γ辐射剂量率、室外空气中2 2 2 Rn及其子体浓度的测定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岩石 天然放射性核素 闽东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玉米秸秆腐解期间腐殖质消长动态的影响 被引量:11
5
作者 侯淑艳 窦森 +1 位作者 刘建新 曲晓晶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7-92,共6页
[目的] 研究不同培养温度下玉米秸秆分解期间土壤有机碳(SOC)、水溶性物质(WSS)、可提取腐殖物质(HE)、胡敏酸(HA)和富里酸(FA)含量的动态变化。[方法] 采用室内培养试验,以不添加玉米秸秆为对照,将添加玉米秸秆的土壤于10,25... [目的] 研究不同培养温度下玉米秸秆分解期间土壤有机碳(SOC)、水溶性物质(WSS)、可提取腐殖物质(HE)、胡敏酸(HA)和富里酸(FA)含量的动态变化。[方法] 采用室内培养试验,以不添加玉米秸秆为对照,将添加玉米秸秆的土壤于10,25,40,55℃培养360d,研究温度对玉米秸秆腐解期间(0~360d)土壤有机碳(SOC)、水溶性物质(WSS)、可提取腐殖物质(HE)、胡敏酸(HA)和富里酸(FA)含量及可提取腐殖物质中HA相对比例(PQ)的影响。[结果] 在同一培养温度和时间下,随着培养时间延长,玉米秸秆处理土壤SOC和WSS的含量总体降低,HE和FA含量总体则表现为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添加玉米秸秆土壤PQ值先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到105d时降至最低,之后随着时间延长,PQ总体增加。从不同温度条件看,40℃下培养105~210d时,PQ值均较低。[结论] 培养温度越高越利于土壤中SOC、HE和HA的分解与转化,40℃培养条件下玉米秸秆腐解生成的FA最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养温度 玉米秸秆腐解 土壤腐殖质 胡敏酸比例(PQ) 富里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衡山土壤腐殖质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吴甫成 丁纪祥 周涛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1997年第1期85-90,共6页
研究衡山自然保护区不同海拔各类土壤腐殖质含量、组成和性质.结果表明:衡山各类土壤腐殖质含量较丰富,均属富里酸型.HA/FA比值一般小于0.4,胡敏酸物质光密度较小,芳构化程度低.但随海拔升高,土壤中腐殖质含量增加,胡... 研究衡山自然保护区不同海拔各类土壤腐殖质含量、组成和性质.结果表明:衡山各类土壤腐殖质含量较丰富,均属富里酸型.HA/FA比值一般小于0.4,胡敏酸物质光密度较小,芳构化程度低.但随海拔升高,土壤中腐殖质含量增加,胡敏酸碳占有机碳总量百分率增高,表明海拔升高更有利于腐殖质的累积,特别是胡敏酸物质的缩合.同类土壤不同植被条件下腐殖质含量、组成和性质也有很大区别.因而,土壤腐殖质组成和性质不但是土壤高级分类单元的分类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腐殖质 胡敏酸 富里酸 土壤肥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园土壤水分数字化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陈其林 刘俊峰 +3 位作者 钱稷 魏景斌 叶娜 董希玲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45-48,共4页
为实现果园土壤水分信息的长期可靠获取,使用超低功耗控制器MSP430F1222和微功耗无线射频收发芯片nRF905构成监测系统的无线传感器节点。同时,引入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概念来适应果园面积广阔的特殊性和传感器配置灵活的要求。接收终端配... 为实现果园土壤水分信息的长期可靠获取,使用超低功耗控制器MSP430F1222和微功耗无线射频收发芯片nRF905构成监测系统的无线传感器节点。同时,引入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概念来适应果园面积广阔的特殊性和传感器配置灵活的要求。接收终端配备铁电非易失性RAM、液晶屏和按键,方便存储、查阅数据和参数设定。经过人工配土测试和果园现场运行,结果表明监测系统湿度的精度误差小于3%,且结构简单、功耗低、运行可靠,满足果园土壤水分监测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监测 低功耗MSP430 传感器网络 无线射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客土覆盖对降低放射性铈在大豆中积累的效应 被引量:5
8
作者 史建君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93-296,共4页
采用模拟污染物的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了客土覆盖对降低大豆中放射性铈积累的效应.结果表明,在受141Ce污染的土壤表面覆盖客土,能降低大豆对141Ce的吸收和积累,效果十分明显,当客土覆盖厚度为12cm时,豆根、豆秸、豆壳和豆籽中141Ce比活... 采用模拟污染物的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了客土覆盖对降低大豆中放射性铈积累的效应.结果表明,在受141Ce污染的土壤表面覆盖客土,能降低大豆对141Ce的吸收和积累,效果十分明显,当客土覆盖厚度为12cm时,豆根、豆秸、豆壳和豆籽中141Ce比活度分别下降了83.5%、30.6%、13.7%和11.8%;大豆中吸收积累的141Ce比活度随客土覆盖厚度的增加而下降,其中豆根中141Ce比活度与覆盖的客土厚度呈指数负相关,豆秸、豆壳、豆籽中141Ce比活度则与客土覆盖厚度呈线性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铈 大豆 客土覆盖 降低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XI的农机土槽遥测系统的研制 被引量:1
9
作者 于艳 尚书旗 +1 位作者 匡军 刘俊杰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39-142,共4页
针对农机土槽试验对象的牵引力、拉力、压力、功率和转速等参数测量不便的情况,开发了农机土槽通用动态遥测系统。以PXI嵌入式处理器为核心,采用无线数据传输技术,配合通用传感组件有效地解决了测量不便、测量数据不精确、同步性不高和... 针对农机土槽试验对象的牵引力、拉力、压力、功率和转速等参数测量不便的情况,开发了农机土槽通用动态遥测系统。以PXI嵌入式处理器为核心,采用无线数据传输技术,配合通用传感组件有效地解决了测量不便、测量数据不精确、同步性不高和抗震防尘性不够的问题。数据处理采用LABVIEW进行系统设计,可以对土槽试验机具的工作情况进行实时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槽 传感器 PXI嵌入式处理器 无线数据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MAP卫星辐射计在中国近海及沿岸的RFI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玮辰 韩震 +2 位作者 王艺晴 罗志鲜 付定甜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06-714,共9页
射频干扰RFI(Radio-Frequency Interference)的校正和抑制一直是微波遥感研究领域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基于SMAP卫星2015年5月1日至5日L波段辐射计亮温数据对中国近海及沿岸的射频干扰进行了特征分析。研究发现RFI分布不均匀,主要集中... 射频干扰RFI(Radio-Frequency Interference)的校正和抑制一直是微波遥感研究领域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基于SMAP卫星2015年5月1日至5日L波段辐射计亮温数据对中国近海及沿岸的射频干扰进行了特征分析。研究发现RFI分布不均匀,主要集中在城市群及其周边地区;通过对比辐射计天线接收的亮温数据与射频干扰校正和抑制后的数据,发现研究区域主要的射频干扰(95%)的平均值为1.4 K,整体射频干扰平均值为2.5 K,标准差为6.5;研究区域中不同波段和极化的数据受到射频干扰影响较为相似,受射频干扰影响最大的是升轨的垂直极化数据,受影响最小的是升轨的水平极化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干扰 SMAP卫星 亮温 辐射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衬砌管片破损诱发无水砂卵石层塌陷试验研究
11
作者 王忠昶 李国伟 潘科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13,46,共7页
研究目的:为探求地下水位以上砂卵石层中隧道衬砌破损漏砂诱发的地层塌陷问题,本文通过自行设计的一套可以控制圆形漏口大小的地下工程漏砂可视化试验装置,分别试验研究卵石颗粒含量、土层厚度等影响因素对于地层塌陷、溃砂的影响规律,... 研究目的:为探求地下水位以上砂卵石层中隧道衬砌破损漏砂诱发的地层塌陷问题,本文通过自行设计的一套可以控制圆形漏口大小的地下工程漏砂可视化试验装置,分别试验研究卵石颗粒含量、土层厚度等影响因素对于地层塌陷、溃砂的影响规律,得到不同工况下土层的塌陷影响范围、沉降剖立面形态曲线,从而对溃砂灾害中的砂土运移规律和成拱机理进行探究。研究结论:(1)当厚跨比大于11.1时,土层不发生塌陷,当厚跨比大于4小于11.1,卵石颗粒含量大于临界卵石颗粒含量时,土层仅发生塌陷但不溃砂,小于该数值后,土层会发生溃砂,当厚跨比小于4时,无论卵石颗粒含量多大,土体均发生溃砂;(2)溃砂过程可大致分为四个阶段:初始阶段、贯通阶段、扩径阶段和稳定阶段;(3)固定卵石颗粒含量、漏口直径的情况下,塌陷影响范围和塌陷中心深度随土层厚度的增大而增大;圆形漏口诱发的塌陷在平面上呈圆形,剖面上近似呈二次曲线,立面上近似呈漏斗形;(4)土体溃砂后的塌陷范围与形状破坏角有关,破坏角比土体天然休止角大18°;(5)本文研究结果可为同类隧道工程的灾害治理及预防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塌陷 溃砂 卵石颗粒含量 土层厚度 厚跨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成3S,ZigBee和射频识别的土壤采样远程智能管理系统 被引量:14
12
作者 王星明 杨玮 +2 位作者 李民赞 郑立华 陈玉青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1期143-149,共7页
为实现农田土壤样本采样及管理智能化,设计了基于3S(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RS:remote sensing)、ZigBee无线通信、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4G等技术的土壤采样智... 为实现农田土壤样本采样及管理智能化,设计了基于3S(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RS:remote sensing)、ZigBee无线通信、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4G等技术的土壤采样智能管理系统,该系统由采集节点、协调器网关、移动终端和远程管理软件组成,其中采集节点用来获取土壤样本的地理位置信息、RFID电子标签数据以及土壤环境的温湿度。协调器网关由ZigBee协调器连接4G模块组成,实现ZigBee无线网络转换为4G网络。4G模块经配置软件配置好服务器IP和端口号等信息后,将采集节点获取的数据传输到远程服务器的管理软件中。通过系统稳定性试验测试,丢包率为0.2%,该系统具有较高的可靠性。移动终端采用掌上电脑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实现土样采集的现场监测管理。远程管理软件应用Web、SQL Server(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 server)、Socket等技术开发了数据接收显示、百度地图、数据自动成图(2D、3D)等功能模块。利用GPS信息在百度地图中可以实现采样点的实时跟踪,调用数据库数据或者本地试验数据可以自动生成有关土壤信息的空间分布图。该系统采集土壤样本信息的同时也可获取相应的土壤样本养分信息,将土壤养分信息数据按照RFID标签导入土壤管理软件中对应的土样信息栏,生成了土壤养分空间分布图,为后续变量施肥提供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采样 远程控制 管理 ZIGBEE 射频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鼢鼠活动强度及其与土壤温度和湿度的关系 被引量:2
13
作者 满都呼 袁帅 +5 位作者 杨素文 纪羽 朝克图 伟军 付和平 武晓东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41-450,共10页
动物的活动节律是对环境条件的综合适应,营地下生活的啮齿动物常年栖息于相对低氧和黑暗的土壤环境,其活动节律及强度如何受栖息地土壤温度和湿度影响,是否具有性别差异特征,一直受到广泛关注。这种影响的结果能够较为客观地反映出地下... 动物的活动节律是对环境条件的综合适应,营地下生活的啮齿动物常年栖息于相对低氧和黑暗的土壤环境,其活动节律及强度如何受栖息地土壤温度和湿度影响,是否具有性别差异特征,一直受到广泛关注。这种影响的结果能够较为客观地反映出地下生活啮齿动物对其栖息地长期适应的生活史策略。东北鼢鼠(Myospalax psilurus)是我国北方草甸草原的优势鼠种,研究其昼夜和季节性活动强度及其与土壤温度和湿度关系,对了解东北鼢鼠生存和繁殖策略及危害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于2016年和2017年每年的5月(春季)、7月(夏季)、9月(秋季)在内蒙古呼伦贝尔草甸草原,利用无线电追踪方法对东北鼢鼠活动强度进行连续监测,分析了东北鼢鼠不同季节日活动强度及其性别差异,以及活动强度与土壤温度和土壤相对湿度间关系。结果表明:(1)东北鼢鼠日活动节律是单峰型,不同季节活动高峰期均出现在夜晚至次日凌晨,高峰期活动持续时长不同,春季持续12 h,夏季持续7 h,秋季持续6 h。雌雄个体日活动强度和季节活动强度差异不显著,并且表现出高度的同步性。(2)东北鼢鼠活动强度与土壤温度显著相关(P<0.01),土壤温度春季7℃-10℃(20:00至次日08:00)、夏季17℃-22℃(20:00至次日03:00)和秋季10℃-12℃(22:00至次日04:00)时,东北鼢鼠的活动强度最高,随着土壤温度的升高活动强度逐渐降低。活动强度与土壤相对湿度无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节律 无线电追踪 东北鼢鼠 土壤温度 土壤相对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联网的土壤样品库建设与实践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懂艳 沈秀娥 +5 位作者 田志仁 夏新 刘保献 刘兆莹 吴敏 夏夜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9-33,共5页
为满足国家土壤样品制备与流转中心(华北分中心)及北京市土壤样品库的流转与存储需求,采用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土壤样品库建设方案。通过射频识别、气动传输、智能存取、信息关联与信息管理系统等技术手段,除可满足国家土壤环境监测... 为满足国家土壤样品制备与流转中心(华北分中心)及北京市土壤样品库的流转与存储需求,采用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土壤样品库建设方案。通过射频识别、气动传输、智能存取、信息关联与信息管理系统等技术手段,除可满足国家土壤环境监测样品制备、流转和质量控制的基本需求外,实现了对暂存土壤样品和长期保存土壤样品的智能化、自动化、信息化和规范化保存。该样品库的建设实践为环境样品的智能化、自动化和信息化存储提供了全新的方案,其设计思路可为各部门土壤等环境样品库的建设和管理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 土壤样品库 射频识别 气动传输 智能存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频无线通信的综述与探索 被引量:2
15
作者 惠七明 张忠智 《现代电子技术》 1997年第3期16-18,共3页
从可靠的资料,综述了自1935年以来,前苏联、英国、美国和南非为代表的低频无线通信发展史。并以高、深电磁近区场理论为依据,小结了前苏联和我国在超长波和长波频段使用无线信道的异同,提出了岩石波导的新概念。期望21世纪中... 从可靠的资料,综述了自1935年以来,前苏联、英国、美国和南非为代表的低频无线通信发展史。并以高、深电磁近区场理论为依据,小结了前苏联和我国在超长波和长波频段使用无线信道的异同,提出了岩石波导的新概念。期望21世纪中华民族在从矿井综合业务网到军用长波地表通讯系统,直至山区和沙漠定向设备中作出应有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波导 感应场 定向设备 低频无线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频制热技术应用现状及土壤射频消毒展望 被引量:7
16
作者 杨风波 张玲 +2 位作者 金永奎 薛新宇 张学进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99-309,共11页
土壤消毒领域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形成较为成熟的应用市场。针对化学、生物等传统消毒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目前土壤消毒多元需求的问题,该文聚焦现代土壤消毒的应用需求,较为明确的分析了传统消毒方式的显著效果及典型缺陷,基于现有研究基础... 土壤消毒领域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形成较为成熟的应用市场。针对化学、生物等传统消毒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目前土壤消毒多元需求的问题,该文聚焦现代土壤消毒的应用需求,较为明确的分析了传统消毒方式的显著效果及典型缺陷,基于现有研究基础,探索性的提出将射频制热消毒技术应用到土壤消毒领域并研制对应装备的设想。首先,综合归纳了射频制热系统的组成、分类及制热性能影响因素,并分析了射频制热不均性的基本原因;其次,梳理总结了射频制热技术在工业、医疗、纺织轻工业、林业产品加工、农副产品加工等领域的应用现状,并针对农副产品的消毒杀菌、干燥解冻等加工的发展历程进行了重点概述;再次,基于搭建的射频制热试验平台进行的土壤制热试验表明:电极结构形式对土壤制热性能的影响明显,是制热不均匀的显著影响因素;此外,结合学者的研究及土壤制热试验,从射频制热系统自身制热机理、土壤自身受热特性、物料与射频的匹配等角度深入分析了射频这种物理制方式的应用缺点,根本原因及改进方法,提出了改善土壤射频制热均匀性的建议;最后,针对未来土壤消毒领域的应用提出了田间土壤、有机质土壤射频消毒装备分开设计的思路,并基于对射频制热在其他领域应用缺陷的认知,分别提出了更合适射频制热电极结构形式与受热物料的匹配方案。该文论述可为土壤射频消毒应用领域的装备研发提供一定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 土壤消毒 热效应 制热均匀性 装备研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电子称重与土壤温湿度检测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彭炜峰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89-193,共5页
为解决在环境植物保护、农业生产发展及工业生产进步过程中电子秤存在的操作地点受限、操作功能单一及操作结果无法实时处理等问题,研究设计了一套智能电子称重与土壤温湿度检测系统。该系统电子称量精度高(可达0.001g),通过GPS对野外... 为解决在环境植物保护、农业生产发展及工业生产进步过程中电子秤存在的操作地点受限、操作功能单一及操作结果无法实时处理等问题,研究设计了一套智能电子称重与土壤温湿度检测系统。该系统电子称量精度高(可达0.001g),通过GPS对野外操作地点和时间实时标注记录,采用土壤温度传感器和水分传感器实时检测土壤温湿度,将操作结果存储于中央处理器内,同时利用GPRS对实时操作获取的数据信息无线传输到终端计算机。试验证明,系统实现了野外取样实时称量、土壤温湿度检测、环境信息记录和操作结果的实时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电子称重 土壤温度 土壤湿度 GPS定位 GPRS无线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挖泥船产量计密度测量精度分析及放射源核素、活度选择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建军 《船海工程》 2009年第4期162-165,共4页
通过理论分析结合长江武汉航道工程局挖泥船施工现场情况提出以清水计数率作为密度测量精度的评价指标,在此基础上推导出针对不同排泥管径所需放射源活度的计算公式,据此结合现场条件建立放射源核素及活度的选择条件,为提高设备的有效... 通过理论分析结合长江武汉航道工程局挖泥船施工现场情况提出以清水计数率作为密度测量精度的评价指标,在此基础上推导出针对不同排泥管径所需放射源活度的计算公式,据此结合现场条件建立放射源核素及活度的选择条件,为提高设备的有效性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挖泥船 泥浆密度 放射源 清水计数率 核素 活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