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4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类龙骨仿生结构的风力机塔架设计及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唐宏铭 闫阳天 +2 位作者 岳敏楠 缪维跑 李春 《动力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28-536,共9页
为改进海上风力机在风浪载荷下的动力学响应特性,提出了新型类龙骨仿生内肋塔架。通过考虑湍流风、波浪载荷和非线性土-构耦合作用的有限元方法模拟塔架动态响应和屈曲特性。结果表明:在风浪载荷作用下,相较于传统塔架,仿生塔架塔顶位... 为改进海上风力机在风浪载荷下的动力学响应特性,提出了新型类龙骨仿生内肋塔架。通过考虑湍流风、波浪载荷和非线性土-构耦合作用的有限元方法模拟塔架动态响应和屈曲特性。结果表明:在风浪载荷作用下,相较于传统塔架,仿生塔架塔顶位移较小,可有效抑制风浪载荷的影响,且应力分布更加合理,高刚度内肋结构可保证塔架的稳定性,但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局部应力增加;相较于传统塔架,仿生塔架屈曲模态位移相对较小,表明仿生塔架可有效提升塔架的抗失稳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机 仿生结构 动力学响应 土-构耦合 屈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既有上部结构向下增建地下结构抗震性能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邬泽 卢广 +1 位作者 庄海洋 唐柏赞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5-253,共9页
基于深圳北站广场向下增建城际铁路地下车站结构的实际工程背景,场地土中地下车站附带上部已建结构的地震反应特征、相互作用机理及其破坏机制成为结构抗震性能评价的关键问题。鉴于此,采用整体动力时程分析方法建立了土-地下结构-上部... 基于深圳北站广场向下增建城际铁路地下车站结构的实际工程背景,场地土中地下车站附带上部已建结构的地震反应特征、相互作用机理及其破坏机制成为结构抗震性能评价的关键问题。鉴于此,采用整体动力时程分析方法建立了土-地下结构-上部结构静、动力耦合非线性动力相互作用的三维精细化数值模型,系统地研究了地下车站附带上部结构、单建地下车站结构、单建地上结构的地震响应规律及其损伤演变过程。结果表明:相比单建地下车站结构,由于受上部结构影响,增建地下车站结构的水平侧向力及其层间位移角均显著增大,且顶、底板地震损伤面积及程度明显加剧;相比单建地上结构,由于受地下车站结构影响,增建地下车站结构的上部结构的变形协调性显著降低,其地震损伤较单建地上结构严重,尤其在中柱与二层楼板连接处。研究成果可为既有上部结构向下增层拓建的科学设计、防震减灾提供支撑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下结构-上部结构动力相互作用 增建地下结构 抗震性能 地震损伤 时程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场地土非线性性质的SSDI体系动力特性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何益斌 夏栋舟 +1 位作者 闫岩 刘建华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21-527,共7页
现有常规抗震设计方法均假定地基为刚性,忽略场地土非线性性质对基础与上部结构动力特性及地震反应的影响。为了将土的非线性性质更好地应用于现有抗震设计和工程实践中,采用有限元方法,选用Davidenkov地基模型并定义其参数,利用ANSYS... 现有常规抗震设计方法均假定地基为刚性,忽略场地土非线性性质对基础与上部结构动力特性及地震反应的影响。为了将土的非线性性质更好地应用于现有抗震设计和工程实践中,采用有限元方法,选用Davidenkov地基模型并定义其参数,利用ANSYS重新启动分析方法实现程序对土体材料的非线性模拟。通过算例,对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体系进行ANSYS模拟与分析,充分考虑土的非线性以及土体与结构接触界面的状态非线性,对比了刚性地基条件下与非线性土地基条件下上部结构的动力反应,研究了结构不同高度处动力反应的变化规律,同时考察了不同性质地基土非线性性质对整个SSDI体系位移、速度与加速度非线性反应的影响,进而研究体系的抗震性能。与已有实验研究结果对比表明,本文方法具有很强的实用性,符合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实际工作机理,为研究土的动力特性并将其应用于工程实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 有限元 ssd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土层切向剪力作用的大直径竖井结构水平地震响应解析解
4
作者 张卜 卢立东 +1 位作者 陈之毅 杜修力 《振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416-2428,共13页
已有震害经验表明,地下竖井结构遭受地震威胁且出现了严重的震害实例,为了得到竖井结构地震响应,基于Pasternak地基和Timoshenko梁理论,在已有考虑场地土层与竖井结构法向土压力作用的基础上,进一步考虑了场地土层与竖井结构的切向剪力... 已有震害经验表明,地下竖井结构遭受地震威胁且出现了严重的震害实例,为了得到竖井结构地震响应,基于Pasternak地基和Timoshenko梁理论,在已有考虑场地土层与竖井结构法向土压力作用的基础上,进一步考虑了场地土层与竖井结构的切向剪力作用,采用“梁-弹簧”模型建立了大直径竖井-场地土层动力相互作用系统分析模型,研究水平向地震作用下大直径竖井地震响应解析解。分别从竖井长径比、内外径比、竖井与场地弹性模量比值和竖井底部边界条件的角度出发,对竖井沿深度方向的峰值地震响应进行分析,结果发现竖井长径比减小会导致竖井沿深度方向内力峰值响应增大;竖井内外径比的增大会使竖井沿深度方向峰值内力响应减小;随着竖井与场地弹性模量比值的增大,竖井沿深度方向内力峰值响应会逐渐增大;弹性土层地基下的竖井位移响应比嵌岩型地基大,沿竖井深度方向嵌岩型地基下的剪力响应显著大于弹性土层地基,在底部位置处嵌岩型竖井的弯矩峰值响应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结构抗震 大直径竖井 土-结动力相互作用 地震响应解析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结动力相互作用研究综述(Ⅲ)——考虑SSDI效应的结构抗震设计 被引量:3
5
作者 李辉 赖明 白绍良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1期119-123,共5页
讨论了地震动的输入方式对SSDI的影响,概要介绍了近二十年来国内外考虑SSDI的结构抗震设计规范现状及我们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
关键词 相互作用 结构抗震设计 地基-结构 土-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SDI体系非线性耦合阻尼比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夏栋舟 何益斌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694-701,共8页
通过对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SSDI)体系简化计算方法的研究,提出改进的考虑基础质量与转动效应的简化计算模型,推导SSDI体系非线性耦合阻尼比计算公式,并通过对公式中每个参数的选取与修正,充分考虑土体与结构的非线性特性、基础形式与... 通过对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SSDI)体系简化计算方法的研究,提出改进的考虑基础质量与转动效应的简化计算模型,推导SSDI体系非线性耦合阻尼比计算公式,并通过对公式中每个参数的选取与修正,充分考虑土体与结构的非线性特性、基础形式与基础埋置深度以及基础平动与转动的耦合效应等因素的影响。运用SSDI体系非线性耦合阻尼比公式,对1个实例进行计算。研究结果表明:SSDI体系频率和阻尼比的计算结果与传统方法相比更加接近试验实测结果,且误差为10%-20%,证明了计算公式的有效性,这有助于完善现有抗震设计规范、提出新的抗震设计反应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 简化计算模型 非线性 耦合阻尼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础条件对SSDI体系动力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夏栋舟 何益斌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2775-2781,共7页
基于影响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SSDI)体系抗震性能和动力特性的因素除地基土特性与上部结构特性外,基础作为联系上部结构和土体的桥梁,其构造形式以及埋置深度对SSDI体系动力性能的影响不可忽视。通过采用有限元方法,对某工程高层建筑算... 基于影响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SSDI)体系抗震性能和动力特性的因素除地基土特性与上部结构特性外,基础作为联系上部结构和土体的桥梁,其构造形式以及埋置深度对SSDI体系动力性能的影响不可忽视。通过采用有限元方法,对某工程高层建筑算例进行计算分析;利用ANSYS程序中重新启动法、APDL参数设计语言编制程序实现对地基土的非线性模拟,并通过土体边界、土体与结构间非线性接触的研究,对整个SSDI体系在实测地震波作用下的动力反应进行计算分析,研究桩筏基础、桩箱基础2种不同基础形式以及不同基础埋深条件对上部结构动力反应效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桩箱基础条件时上部结构动力反应较小,基础埋深越大,上部结构动力反应越小。研究成果为工程抗震设计考虑基础条件对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效应的影响提供了理论依据,对完善抗震设计规范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形式 基础埋深 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 非线性 有限元 动力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土-桥桩相互作用体系振动台试验与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路沙沙 赵东旭 +2 位作者 白举科 刘少栋 尹航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8-181,共14页
以大连实际工程为背景,通过振动台试验研究了双隧道-砂土-桥桩系统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相互作用(SSSI),得到结构、场地的动力响应规律,并与ABAQUS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数值模型引入Kelvin本构模型子程序,利用等效线性方法处理砂土在计... 以大连实际工程为背景,通过振动台试验研究了双隧道-砂土-桥桩系统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相互作用(SSSI),得到结构、场地的动力响应规律,并与ABAQUS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数值模型引入Kelvin本构模型子程序,利用等效线性方法处理砂土在计算过程中的非线性问题。将试验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数值模拟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设计了8种工况,通过对比分析研究了体系内各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结果表明,隧道会放大桥桩、临近隧道的峰值加速度,而桥桩却会对侧穿隧道的峰值加速度起到减弱作用;隧道与桥桩的存在均会增大彼此的截面剪力与弯矩,其中受影响的区域主要集中在隧道上下拱,桥桩的桩底与桩-土交界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土-结构相互作用 振动台试验 数值模拟 动力响应 放大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桩-土相互作用的超大型单桩式海上风机结构地震响应
9
作者 许成顺 李超越 +1 位作者 石世刚 孙毅龙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01-1311,共11页
为了解决桩-土相互作用对超大型单桩式海上风机结构地震响应影响的问题,基于IEA 15 MW的固定式单桩海上风机原型,使用Abaqus建立考虑桩-土相互作用与泥面固定2种风机结构模型,桩-土相互作用通过一组非线性弹簧模拟。考虑风-波浪与地震... 为了解决桩-土相互作用对超大型单桩式海上风机结构地震响应影响的问题,基于IEA 15 MW的固定式单桩海上风机原型,使用Abaqus建立考虑桩-土相互作用与泥面固定2种风机结构模型,桩-土相互作用通过一组非线性弹簧模拟。考虑风-波浪与地震联合作用,分析桩-土相互作用对超大型固定式单桩海上风机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针对超大型海上风机,桩-土相互作用效应使风机支撑结构的特征频率降低3%~6%;考虑桩-土相互作用的大兆瓦风机动力响应远大于泥面固定风机模型的动力响应;海上风机尺寸越大,桩-土相互作用引起的海上风机结构动力响应偏差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土相互作用 风-波浪-地震联合作用 单桩式海上风机 支撑结构 特征频率 动力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黏弹性人工边界的地震波参考波场选取方法比较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宋贞霞 蒋永攀 丁海平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3-193,共11页
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分析需要引入人工边界对无限域进行模拟,黏弹性人工边界是目前常用人工边界之一。在使用人工边界时,作为地震波动输入的地震波参考波场选取很关键,不同参考波场选取方法的计算精度有很大差异。假定均匀半空间、成层... 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分析需要引入人工边界对无限域进行模拟,黏弹性人工边界是目前常用人工边界之一。在使用人工边界时,作为地震波动输入的地震波参考波场选取很关键,不同参考波场选取方法的计算精度有很大差异。假定均匀半空间、成层场地、凹陷地形和含地下结构等4种二维场地模型,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结合黏弹性人工边界计算工具,考虑SV波垂直入射和30°倾斜入射2种情形,分别对采用3种不同参考波场输入的计算精度进行了详细比较,结果表明:当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计算模型的所有人工边界均选用自由场作为参考波场时,计算结果精度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 黏弹性人工边界 参考波场 二维场地 ANSY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SI效应对下一代大型海上风力机动力学响应特性影响
11
作者 冷平 吕娜 +2 位作者 赖踊卿 何奔 杨阳 《可再生能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635-1641,共7页
为进一步降低风力发电成本,采用15 MW及以上容量的风力机成为未来风电的主要发展趋势。为了研究土-结构相互作用(Soil Structure Interaction,SSI)效应对下一代超大型海上风力机动力学响应特性的影响,文章通过对FAST二次开发,基于一组... 为进一步降低风力发电成本,采用15 MW及以上容量的风力机成为未来风电的主要发展趋势。为了研究土-结构相互作用(Soil Structure Interaction,SSI)效应对下一代超大型海上风力机动力学响应特性的影响,文章通过对FAST二次开发,基于一组线性弹簧建立了单桩式IEA 15 MW风力机的SSI模型,计算了常规发电工况以及极端停机工况下的机舱振动和支撑结构弯矩。计算结果表明:忽略SSI效应会导致发电工况下塔顶弯矩和泥面处支撑结构弯矩的预估值明显偏低,对极端停机工况下结构动力学响应影响不甚明显,考虑和忽略SSI效应时,50 a一遇极端工况下的疲劳损伤相差不足3%;但在风速较低时,SSI效应的影响十分明显,在风速为8 m/s的工况下,塔顶和泥面弯矩最大值的预估结果分别偏低37.6%和20.1%;考虑SSI效应时,由于基础存在垂向运动,产生了较大的机舱振动,显著增大了支撑结构在泥面处的疲劳损伤。以上结果说明了设计超大型海上风力机时考虑SSI效应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5 MW海上风力机 极端工况 土-结构相互作用 动力学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隔离非线性法-黏弹性人工边界的结构高效抗震分析方法
12
作者 李佳龙 任东兴 李志远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08-221,共14页
黏弹性人工边界是解决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但其在分析过程中通常需要进行大量的非线性动力时程计算,效率较低。建立采用黏弹性人工边界求解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问题控制方程求解的高效计算方法,为此,引入隔离非线性... 黏弹性人工边界是解决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但其在分析过程中通常需要进行大量的非线性动力时程计算,效率较低。建立采用黏弹性人工边界求解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问题控制方程求解的高效计算方法,为此,引入隔离非线性法高效求解思想,构造基于隔离非线性法-黏弹性人工边界的非线性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分析模型,推导的动力控制方程在形式上与固定边界的隔离非线性动力控制方程基本一致,仅需将黏弹性人工边界的弹簧-阻尼器元件的刚度直接集成到近场土-结构模型的初始刚度矩阵与阻尼矩阵上即可。此外,结合Woodbury公式与组合近似法提出了改进Woodbury近似法,该改进方法能同时降低控制方程求解的时间复杂度与空间复杂度,实现了黏弹性人工边界求解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问题动力控制方程的高效求解。研究方法同时保留了黏弹性人工边界与隔离非线性法的优点,数值算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与高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离非线性法 黏弹性人工边界 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 改进Woodbury近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动台试验叠层剪切型土箱的研制 被引量:109
13
作者 陈国兴 王志华 +2 位作者 左熹 杜修力 韩晓健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9-97,共9页
在总结国内外振动台试验用土箱的基础上,研制了一个15层叠层方钢管框架并辅之以双侧面钢板约束的叠层剪切型模型土箱,钢管框架层间相对运动和垂直振动方向两边界的自由运动大大削弱了土箱边界效应。平行振动方向土箱两侧安装4根立柱,立... 在总结国内外振动台试验用土箱的基础上,研制了一个15层叠层方钢管框架并辅之以双侧面钢板约束的叠层剪切型模型土箱,钢管框架层间相对运动和垂直振动方向两边界的自由运动大大削弱了土箱边界效应。平行振动方向土箱两侧安装4根立柱,立柱上安装与土箱侧壁接触的若干轴承以限制箱内土体的转动。采用正弦波激振的扫频法测量了模型土箱的自振频率,与ABAQUS软件模拟的计算结果基本一致;采用脉冲信号激振的自由振动法,测量了土箱的阻尼比;进行了正弦波和地震波激励的自由场地振动台试验研究,测试了模型地基地表和1m深处的加速度时程,提出边界效应指数作为衡量土箱边界效应的指标并对几种土箱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设计的叠层剪切型土箱能较好地模拟自由场地的边界条件,比较理想地削弱了边界上地震波的反射或散射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台试验 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 土箱 叠层剪切型 研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梁桩土相互作用的集中质量模型及参数确定 被引量:95
14
作者 孙利民 张晨南 +1 位作者 潘龙 范立础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09-415,共7页
桩土相互作用是桥梁抗震研究中的难点 ,计算模型的选用和参数确定直接影响计算结果的精度 .为此 ,提出一种改进Penzien模型及其参数的确定方法 ,并以此模型采用动力反应时程方法对国外某桥进行了实例计算分析 。
关键词 桥梁 桩土相互作用 动力分析 集中质量模型 参数确定 抗震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动台试验用层状剪切变形土箱的研制 被引量:73
15
作者 伍小平 孙利民 +1 位作者 胡世德 范立础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781-785,共5页
比较了桩 -土 -结构动力相互作用试验用到的各种盛土容器的优缺点 .在此基础上 ,研制了用于试验的层状剪切变形土箱装置 ,并进行了土体自由场地的振动台试验 .试验结果表明 ,所研制的装置非常成功地模拟了土的侧向变形边界条件 .
关键词 桩-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 振动台试验 层状剪切变形土箱 地震荷载 盛土容器 土体自由场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系统离心机振动台模型试验 被引量:48
16
作者 刘晶波 刘祥庆 +1 位作者 王宗纲 赵冬冬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14-121,共8页
为研究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系统的地震反应情况,在50g的离心加速度条件下,采用Kobe波作为地震输入,进行两种埋深情况下砂土地基中较大断面地下结构的离心机振动台模型试验。介绍试验设计方案,给出加速度、土压力、位移和应变反应的量测... 为研究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系统的地震反应情况,在50g的离心加速度条件下,采用Kobe波作为地震输入,进行两种埋深情况下砂土地基中较大断面地下结构的离心机振动台模型试验。介绍试验设计方案,给出加速度、土压力、位移和应变反应的量测结果。试验结果表明:结构最大弯曲应变发生在柱上端,说明柱是地下结构抗震最不利构件,且柱上端相对于柱下端更为不利;地震作用下结构所承受的总土压力有所增加,并且在地震作用后维持在较高的水平,最大土压力增量与最大总土压力均发生在底板角点处;埋深对地下结构的地震反应有重要影响,本次试验中,结构在对应于原型埋深为5m时的受力情况相比于埋深2.5m的情况更为不利;辅助观测断面与主观测断面相同位置测点的附加弯曲应变峰值较为接近,并且应变反应波形较为一致,表明结构模型地震反应的整体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结构 离心机 振动台 模型试验 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SI效应对隔震结构的地震响应及损伤影响分析 被引量:18
17
作者 杜东升 刘伟庆 +2 位作者 王曙光 李威威 李昌平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8-25,共8页
基于弹性地基梁理论和波动理论计算群桩-土地基对上部结构的动力阻抗,进而研究桩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对高层隔震结构地震响应及非线性损伤的影响。首先计算桩周地基水平刚度系数,采用改良的Penzien模型将群桩等效为单桩,考虑一定桩长范... 基于弹性地基梁理论和波动理论计算群桩-土地基对上部结构的动力阻抗,进而研究桩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对高层隔震结构地震响应及非线性损伤的影响。首先计算桩周地基水平刚度系数,采用改良的Penzien模型将群桩等效为单桩,考虑一定桩长范围计算桩头的水平刚度,同时根据结构振动频率与地基基本频率的大小关系,考虑地基材料阻尼和辐射阻尼的影响。以某高层隔震工程为例,根据实际桩布置及土层分布情况计算地基阻抗,利用等效线性化模型对结构进行反应谱分析,计算结构隔震前后SSI效应对其动力响应的影响,再利用三维非线性损伤模型分析SSI效应对结构主要构件损伤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随着结构层数的增加,SSI效应的影响减小,考虑SSI效应会使隔震层位移和隔震支座面压利用率提高,而对隔震层上部结构的层间位移基本没有影响;考虑SSI效应后结构连梁的损伤减小,而框架柱和剪力墙这些竖向构件损伤增加;长周期地震动作用下结构的SSI效应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 动力阻抗 隔震结构 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液化土-高层结构地震相互作用振动台试验 被引量:22
18
作者 李培振 程磊 +1 位作者 吕西林 任红梅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67-474,共8页
进行了可液化土-高层结构地震相互作用的振动台试验,试验采用柔性容器以减小边界影响,采用饱和砂土作为模型土.试验中再现了液化场地土中高层结构的震害现象.得出的主要规律有:相互作用体系的振型曲线与刚性地基上结构的振型曲线明显不... 进行了可液化土-高层结构地震相互作用的振动台试验,试验采用柔性容器以减小边界影响,采用饱和砂土作为模型土.试验中再现了液化场地土中高层结构的震害现象.得出的主要规律有:相互作用体系的振型曲线与刚性地基上结构的振型曲线明显不同;随着振动次数的增加,体系的频率降低,阻尼比增大;砂土对地震动可起滤波和隔震作用;当最初加速度峰值到达前,砂土层中的孔压比存在负值;震后土中孔隙水压力不一定随振动的停止而立即开始消散,在短期内可能继续增长;桩身应变幅值呈桩顶大、桩尖小的分布;桩土接触压力幅值分布规律与输入激励地震大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相互作用 振动台试验 高层结构 可液化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土和粉砂的动力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21
19
作者 黄博 陈云敏 +1 位作者 殷建华 吴世明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43-147,共5页
用共振柱仪和加装了弯曲元的动三轴仪研究了饱和粉土和粉砂的动力特性 .分析了粉土和粉砂的动力变形特性 ,与 Seed- Idriss给出的建议曲线进行了对比 ,并探讨了天然土体与室内试样之间剪切波速存在差异的原因 .采用预振方法控制重塑土... 用共振柱仪和加装了弯曲元的动三轴仪研究了饱和粉土和粉砂的动力特性 .分析了粉土和粉砂的动力变形特性 ,与 Seed- Idriss给出的建议曲线进行了对比 ,并探讨了天然土体与室内试样之间剪切波速存在差异的原因 .采用预振方法控制重塑土样的剪切波速 ,使之与现场一致 ,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液化试验 .并通过对比传统重塑样的试验结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体结构 剪切波速 临界剪应变 粉土 粉砂 动力特性试验 动力变形特性 工程土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几个实际应用问题 被引量:34
20
作者 窦立军 杨柏坡 刘光和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1999年第4期62-68,共7页
对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效应和分析方法作了简要的回顾,对上-结构动力相互作 用几个实际应用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
关键词 土-结构动力 相互作用 地基 抗震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