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别山区不同水土保持措施配置模式的效益评价 被引量:4
1
作者 周杰 田培 +2 位作者 吴宜进 贾婷惠 沈晨竹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1-69,78,共10页
[目的]为揭示大别山区不同水土保持措施的减流减沙效益,优化大别山区水土保持措施的配置模式。[方法]基于黄冈市石桥铺、红安县、英山县和团风县4个站点径流小区的侵蚀观测数据,对比分析不同水土保持措施配置模式下的水土保持效益。[结... [目的]为揭示大别山区不同水土保持措施的减流减沙效益,优化大别山区水土保持措施的配置模式。[方法]基于黄冈市石桥铺、红安县、英山县和团风县4个站点径流小区的侵蚀观测数据,对比分析不同水土保持措施配置模式下的水土保持效益。[结果](1)正常农耕种植无明显水保效益,梯田+耕作配置模式下水保效益得到提高,均取得正向的水保效益,其中石坎梯田+花生油菜综合效益最好,土壤侵蚀削减率达到55%;(2)生物措施结合工程措施的配置模式有着良好的水保效益,但其减流减沙效益存在差异,如石坎梯田+板栗的减沙效益要优于减流效益;(3)香根草、香根草等高绿篱是研究中水保效益最优异的措施,香根草等高绿篱的综合效益达到70%。[结论]香根草、香根草等高绿篱适宜在黄冈市和大别山区进行推广,同时多种措施结合的配置模式相较单一措施更具有优势。研究结果可为湖北省大别山区水保措施的优化配置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小区 水土保持措施 水保效益 减流减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淳化县泥河沟流域减沙效益及相关问题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吴发启 刘秉正 +1 位作者 赵晓光 李光录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35-41,共7页
在分析了泥河沟流域水土流失特征、水土保持措施配置的基础上,利用水土保持法-降雨较正和降水量-洪水量-输沙量相关的地区经验公式,计算了该流域的减沙效益。两种方法的结果证明,减沙效益在90%以上。并以该流域为样点,讨论了... 在分析了泥河沟流域水土流失特征、水土保持措施配置的基础上,利用水土保持法-降雨较正和降水量-洪水量-输沙量相关的地区经验公式,计算了该流域的减沙效益。两种方法的结果证明,减沙效益在90%以上。并以该流域为样点,讨论了当前水土保持治理中几个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流失 综合治理 减沙交 水土保持措施 降水量 洪水量 输沙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北方地区水土保持措施减沙水代价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莫莉 王勇 +1 位作者 王飞 穆兴民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0-94,共5页
水土保持措施是减少河流泥沙的主要措施。水土保持措施在减少土壤侵蚀的同时也会减少地表径流和地表水资源量。根据目前我国北方地区水土保持对径流量和泥沙量的研究结果,比较分析了在坡面和沟道上梯田、造林、种草和坝地等水土保持措... 水土保持措施是减少河流泥沙的主要措施。水土保持措施在减少土壤侵蚀的同时也会减少地表径流和地表水资源量。根据目前我国北方地区水土保持对径流量和泥沙量的研究结果,比较分析了在坡面和沟道上梯田、造林、种草和坝地等水土保持措施减沙水代价,并对不同流域尺度水土保持综合措施减沙水代价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表明,同一区域不同水土保持各单项措施减沙水代价不同;同一措施和综合措施减沙水代价存在明显的区域分异,通过选择减沙水代价较小的水土保持措施的类型和区域配置,可以在减少相同泥沙量的同时,相对增加河流水资源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侵蚀 水土保持 径流 泥沙 减水减沙效益 减沙水代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官厅水库上游水土保持措施的减水减沙效益 被引量:25
4
作者 符素华 刘宝元 +2 位作者 路炳军 袁爱萍 王楠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09年第2期18-23,共6页
采用北京延庆上辛庄径流试验站的裸地鱼鳞坑、侧柏鱼鳞坑、裸地水平条、板栗水平条、板栗树盘和休闲地坡面径流试验小区2001—2006年58次降雨的径流泥沙资料,分析北京山区官厅水库上游常用水土保持措施的减水减沙效益和水土保持措施因... 采用北京延庆上辛庄径流试验站的裸地鱼鳞坑、侧柏鱼鳞坑、裸地水平条、板栗水平条、板栗树盘和休闲地坡面径流试验小区2001—2006年58次降雨的径流泥沙资料,分析北京山区官厅水库上游常用水土保持措施的减水减沙效益和水土保持措施因子值。研究结果表明:裸地鱼鳞坑、侧柏鱼鳞坑、裸地水平条、板栗水平条、板栗树盘的多年平均减水效益超过60%,减沙效益超过90%;鱼鳞坑、水平条和树盘的多年平均工程措施因子值分别为0.08、0.09和0.10,侧柏和板栗的多年平均生物措施因子值分别为0.41和0.48,且降雨量对水土保持措施的减水减沙效益以及水土保持措施因子值都存在明显影响。研究结果可为官厅水库上游地区土壤侵蚀防治效益定量评价和水土资源管理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措施 减水减沙效益 水土保持 工程措施因子 生物措施因子 官厅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黑土区水土保持措施减沙效益监测 被引量:19
5
作者 陈光 范海峰 +1 位作者 陈浩生 董国权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06年第6期13-17,共5页
为给大面积开展黑土地水土流失治理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在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试点工程中选择4条重点小流域设置28个径流小区,进行水土流失监测及措施保土效益对比分析。通过对2年监测成果的分析,认为:“试点工程”中所采取的几... 为给大面积开展黑土地水土流失治理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在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试点工程中选择4条重点小流域设置28个径流小区,进行水土流失监测及措施保土效益对比分析。通过对2年监测成果的分析,认为:“试点工程”中所采取的几种主要坡面治理措施,其保土减沙效益十分显著———水平梯田措施最好,减少土壤流失量高达99.5%;其次是地梗植物带和水平坑措施,减少土壤流失量为95.2%;荒山荒坡灌木埂措施为80.2%;改垄措施为64.6%;生态自然恢复稍低些,为4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黑土区 水土保持措施 减沙效益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理河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减沙效益与影响因素关系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冉大川 李占斌 +2 位作者 张志萍 李鹏 罗全华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10年第4期1-6,共6页
利用大理河流域1960—2002年的系列水文资料和水土保持成因分析法计算结果,分析大理河流域减沙效益与措施保存面积、配置比例和汛期降雨量等影响因素的关系,以及大理河流域淤地坝措施减沙量与坡面措施减沙量的关系。结果表明:现状水土... 利用大理河流域1960—2002年的系列水文资料和水土保持成因分析法计算结果,分析大理河流域减沙效益与措施保存面积、配置比例和汛期降雨量等影响因素的关系,以及大理河流域淤地坝措施减沙量与坡面措施减沙量的关系。结果表明:现状水土流失治理条件下,大理河流域仅靠坡面治理措施取得的减沙效益只有9%,取得最大减沙效益的水土保持措施梯田、林地、草地、坝地最优配置比例为18.6∶73.2∶4.6∶3.6,保持流域水土保持措施较高减沙效益的坝地配置比例为4%;大理河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减沙量与汛期降雨量关系最为密切,二者呈正相关关系;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减沙能力表现最充分的汛期降雨量值区间约为300~500 mm;大理河流域治理期有21年坡面措施减沙量小于600万t/a,淤地坝措施减沙量均在3 000万t/a以内变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流域坡面措施减沙量与淤地坝措施减沙量关系比较密切,淤地坝措施减沙量的增幅小于坡面措施减沙量的增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措施 减沙效益 影响因素 大理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近20年《中国水土保持公报》的水土流失治理分析 被引量:18
7
作者 王一峰 屈丽琴 +1 位作者 李建明 李力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59-65,共7页
水土保持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反映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质量动态平衡的重要综合指标。基于近20 a的《中国水土保持公报》,分析了水土流失现状,总结了水土保持工作进展,深入探究了水土流失动态变化成因及水土保持阶段性... 水土保持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反映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质量动态平衡的重要综合指标。基于近20 a的《中国水土保持公报》,分析了水土流失现状,总结了水土保持工作进展,深入探究了水土流失动态变化成因及水土保持阶段性成效,研究成果对评价水土保持工作成效具有重要理论意义。研究结果表明:①与20世纪80年代末相比,2020年全国水土流失面积下降了26.6%,相较于20世纪初下降了24.4%;②2011年以前水土流失以中度及以上强度为主,2018年以后轻度流失面积占比超过60%;③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是水土流失面积降低的主要原因;近20 a来,11条主要江河年总输沙量下降了72.4%,年输沙量与累计水土流失治理面积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R 2=0.90)。现阶段我国水土流失治理由“面”向“点”纵深推进,水土保持工作迈入高质量发展。研究成果可为我国水土保持工作评价及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提供定量数据和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流失 《中国水土保持公报》 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生产建设项目 江河输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土保持减水减沙效益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20
8
作者 汤立群 陈国祥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1期79-84,共6页
介绍了三种水土保持减水减沙效益计算方法.通过分析比较和实际应用,认为模型法是合理可行的计算方法.所建模型能够模拟大中流域长系列水流泥沙过程,且有较好的移植性.本文方法应用于大理河流域水土保持减水减沙效益计算,效果良好.
关键词 水土保持 减水减沙效益 物理概念模型 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土保持措施对黄河减水减沙作用的分析 被引量:16
9
作者 冉大川 刘斌 王宏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35-36,共2页
黄河中游河龙区间、泾河、北洛河、渭河 ,是黄河流域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 ,黄土丘陵沟壑区年土壤侵蚀模数达 5 0 0 0~ 15 0 0 0t/km2 。采用“水保法”、“水文法”分析计算 ,1970~ 1996年 ,河龙区间及泾河、北洛河、渭河流域水土... 黄河中游河龙区间、泾河、北洛河、渭河 ,是黄河流域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 ,黄土丘陵沟壑区年土壤侵蚀模数达 5 0 0 0~ 15 0 0 0t/km2 。采用“水保法”、“水文法”分析计算 ,1970~ 1996年 ,河龙区间及泾河、北洛河、渭河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年均减水 5 45 6亿m3,年均减沙 2 2 3 8亿t ,每年可为黄河下游减少泥沙淤积 1 5 7亿t。水土保持措施是实现黄河下游“河床不抬高”的治本之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措施 黄河 综合治理 减水减沙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纸坊沟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减沙效益评价 被引量:27
10
作者 江忠善 郑粉莉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56-61,共6页
根据纸坊沟流域土壤侵蚀制图和多年径流泥沙观测资料 ,在阐明该流域土壤侵蚀特征的基础上 ,对比分析了“六五”、“七五”、“八五”和“九五”各治理期间流域输沙量的变化 ,重点定量评价了‘八五’和‘九五’期间降雨衰减影响和综合治... 根据纸坊沟流域土壤侵蚀制图和多年径流泥沙观测资料 ,在阐明该流域土壤侵蚀特征的基础上 ,对比分析了“六五”、“七五”、“八五”和“九五”各治理期间流域输沙量的变化 ,重点定量评价了‘八五’和‘九五’期间降雨衰减影响和综合治理影响在流域输沙量减少中的作用。降雨衰减影响占 1 3;而综合治理影响占 2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流失 减沙 效益评价 纸坊沟流域 土壤侵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渭河水沙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11
作者 马勇 秦百顺 +1 位作者 王宏 赵俊侠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18-20,共3页
渭河是黄河的一条多泥沙支流 ,1970年之前每年向黄河输送泥沙 1 85亿t。渭河具有水沙异源的特点 ,泥沙主要来自南河川站以上地区 ,径流主要来自南河川站至咸阳站区间流域。 1970~ 1996年 ,流域内水利水保措施年均减水2 5 5亿m3 ,年均... 渭河是黄河的一条多泥沙支流 ,1970年之前每年向黄河输送泥沙 1 85亿t。渭河具有水沙异源的特点 ,泥沙主要来自南河川站以上地区 ,径流主要来自南河川站至咸阳站区间流域。 1970~ 1996年 ,流域内水利水保措施年均减水2 5 5亿m3 ,年均减沙 0 6792亿t,发挥了重要的蓄水拦沙和削洪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渭河 水沙变化 水土保持 水利工程 减水减沙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皇甫川流域近期水土保持措施减沙效益分析 被引量:10
12
作者 王金花 张胜利 +1 位作者 孙维营 黄静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7-60,69,共4页
利用皇甫川流域降雨量、水土保持措施数量以及皇甫川把口站年径流量和年输沙量资料,采用水文分析法及水土保持分析法计算近期(1997—2006年)流域水土保持措施的减沙效益。计算结果表明,皇甫川流域1997—2006年水土保持措施年均减沙量为6... 利用皇甫川流域降雨量、水土保持措施数量以及皇甫川把口站年径流量和年输沙量资料,采用水文分析法及水土保持分析法计算近期(1997—2006年)流域水土保持措施的减沙效益。计算结果表明,皇甫川流域1997—2006年水土保持措施年均减沙量为657.9万t,经与前期研究成果对比分析,论证了水土保持分析法计算结果的合理性。同时,对减沙效益计算方法进行了评价,分析了目前水文分析法存在的理论缺陷,并建议改进其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措施 减沙效益 水文分析法 水土保持分析法 皇甫川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中丘陵区小流域综合治理措施及效益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纪杰 程训强 尹忠东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11年第6期38-42,共5页
为了探讨川中丘陵区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采用农耕、生态、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法对川中丘陵区9市(州)所辖的37个县(市、区)212条小流域综合治理5年后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1)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使25°以上坡耕地面积减少49.28... 为了探讨川中丘陵区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采用农耕、生态、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法对川中丘陵区9市(州)所辖的37个县(市、区)212条小流域综合治理5年后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1)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使25°以上坡耕地面积减少49.28倍,人均基本农田面积增加0.21倍,农业总产值和人均纯收入分别提高37.91%和25.92%,泥沙拦蓄量提高5.41倍,径流拦截能力提高2.19倍;2)生态工程措施使林业总产值增幅达到138.13%,水利水土保持工程提高了农田水分利用效率及保护机制,治理后,泥沙拦蓄能力提高近5倍,径流拦蓄能力提高近3倍;3)社会效益成果显著,以粮食消费为标准的环境人口容量提高5.97%,以价值消费为标准的环境人口容量提高37.97%。说明川中小流域的综合治理工作卓有成效,这离不开当地农民的支持和配合,其中农耕措施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最明显,可作为流域综合治理的切入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流域 综合治理 经济效益 生态效益 水土保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内陆河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宋玲玲 田青 +1 位作者 李宗杰 张富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3-37,共5页
运用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方法(GB/T15774—2008)确定了甘肃内陆河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系统分析了研究区各项措施的调水保土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结果表明:内陆河流域各措施累计调水30.40亿m3,各措施累计保土2.69亿t,... 运用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方法(GB/T15774—2008)确定了甘肃内陆河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系统分析了研究区各项措施的调水保土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结果表明:内陆河流域各措施累计调水30.40亿m3,各措施累计保土2.69亿t,调水保土主要来自于坡面措施减蚀效益;内陆河流域梯田、水保林、经济林、人工种草经济效益分别为1.25亿元,195.16亿元,4.35亿元,14.57亿元,合计215.32亿元。通过水土保持措施的布设,治理程度的提高,甘肃省内陆河流域受旱灾程度有了一定的控制,全省年均受灾面积、作物减产面积均呈逐渐减小趋势,并且改善了农村产业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综合治理 效益分析 内陆河流域 甘肃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水保措施减水减沙效益评价系统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安邦 上官周平 +1 位作者 焦菊英 刘晓东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71-175,共5页
在对黄土高原不同区域性主要水文站40多年观测资料基础上,结合黄土高原多沙区不同水文年型与不同水保措施治理下水土流失的观测结果,建立了不同降雨条件下单项水土保持措施的减水减沙效益指标预测模型以及不同治理措施配置下减沙效益预... 在对黄土高原不同区域性主要水文站40多年观测资料基础上,结合黄土高原多沙区不同水文年型与不同水保措施治理下水土流失的观测结果,建立了不同降雨条件下单项水土保持措施的减水减沙效益指标预测模型以及不同治理措施配置下减沙效益预测模型。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了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措施减水减沙效益评价系统。该评价系统可实现对不同水文年型条件下主要水保措施的减水减沙效益进行定量评价,为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保措施 减水减沙效益 评价系统 黄土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渭河流域水利水保措施减水减沙效益初步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熊维新 王宏 张治忠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1992年第7期21-25,共5页
截止1989年底,渭河流域共有水库361座,塘坝2666座,引水有效灌溉面积40.4万公顷,治理总面积8136km^2,治理度17.1%。以1970年为效益计算起始年,并将全流域划分为18个片,分别采用水文法和水保法计算1970~1989年间各项水利水保措施减水减... 截止1989年底,渭河流域共有水库361座,塘坝2666座,引水有效灌溉面积40.4万公顷,治理总面积8136km^2,治理度17.1%。以1970年为效益计算起始年,并将全流域划分为18个片,分别采用水文法和水保法计算1970~1989年间各项水利水保措施减水减沙量及综合减水减沙效益。水文法算得的综合减水效益为24.1%,减沙效益为30.6%;水保法算得的结果相应为29.9%和30.8%,两者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渭河 流域 水土保持 减水 减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水沙响应研究方法改进探讨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攀 姚文艺 冉大川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73-176,共4页
介绍了国内外水土保持研究的发展概况及水土保持措施减水减沙效益计算方法,着重分析了研究及计算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今后的努力方向:①在利用"水文法"计算减洪减沙效益时,应针对不同的土壤侵蚀类型区分别建立降雨产洪... 介绍了国内外水土保持研究的发展概况及水土保持措施减水减沙效益计算方法,着重分析了研究及计算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今后的努力方向:①在利用"水文法"计算减洪减沙效益时,应针对不同的土壤侵蚀类型区分别建立降雨产洪产沙模型;②在利用"水保法"计算减洪减沙效益时,应加强坡面治理对沟道侵蚀的影响研究;③进一步研究淤地坝的减蚀作用;④继续改进水保措施减洪减沙效益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产洪产沙 减洪减沙效益 水沙变化 黄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定河流域水土保持措施配置及减沙效益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陈江南 姚文艺 +1 位作者 李勉 焉学贫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24-25,共2页
从分析无定河流域不同时段水土保持措施配置入手,以减沙效益为研究目标,探讨了水土保持措施优化配置问题。分析认为:水土保持措施配置与减沙效益是密切相关的,淤地坝在水土保持措施配置中应占有合理比例,无定河流域坝地配置比例应大于3%... 从分析无定河流域不同时段水土保持措施配置入手,以减沙效益为研究目标,探讨了水土保持措施优化配置问题。分析认为:水土保持措施配置与减沙效益是密切相关的,淤地坝在水土保持措施配置中应占有合理比例,无定河流域坝地配置比例应大于3%;坡面治理措施配置中需进一步加大封禁治理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措施 配置 减沙效益 无定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皇甫川流域综合治理对河道冲淤变化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朱岐武 姚文艺 茹玉英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4-25,31,共3页
皇甫川系黄河的一条多泥沙河流,至1997年底流域治理度达28.2%。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对削减中小洪水水流动量的作用明显,河流中的中粗粒径泥沙所占比重变小,细粒径泥沙所占比重增大。减水幅度与减沙幅度不同,河道断面未发生大的调整。水土... 皇甫川系黄河的一条多泥沙河流,至1997年底流域治理度达28.2%。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对削减中小洪水水流动量的作用明显,河流中的中粗粒径泥沙所占比重变小,细粒径泥沙所占比重增大。减水幅度与减沙幅度不同,河道断面未发生大的调整。水土保持蓄水拦沙和减轻黄河泥沙淤积的作用,为深化流域综合治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综合治理 蓄水拦沙 河道冲淤变化 皇甫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述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的减沙效益问题 被引量:7
20
作者 周佩华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3,38,共4页
本文分析了人为活动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影响,得出人为活动是造成黄土高原加速侵蚀的主要原因的结论。同时还分析了目前黄河泥沙没有明显变化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水土保持 减沙效益 黄土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