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3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FC:a feature selection algorithm for software defect prediction 被引量:2
1
作者 XU Xiaolong CHEN Wen WANG Xinhe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21年第2期389-398,共10页
Software defect prediction(SDP)is used to perform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historical defect data to find out the distribution rule of historical defects,so as to effectively predict defects in the new software.How... Software defect prediction(SDP)is used to perform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historical defect data to find out the distribution rule of historical defects,so as to effectively predict defects in the new software.However,there are redundant and irrelevant features in the software defect datasets affecting the performance of defect predictors.In order to identify and remove the redundant and irrelevant features in software defect datasets,we propose ReliefF-based clustering(RFC),a clusterbased feature selection algorithm.Then,the correlation between features is calculated based on the symmetric uncertainty.According to the correlation degree,RFC partitions features into k clusters based on the k-medoids algorithm,and finally selects the representative features from each cluster to form the final feature subset.In the experiments,we compare the proposed RFC with classical feature selection algorithms on nine 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NASA)software defect prediction datasets in terms of area under curve(AUC)and Fvalue.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RFC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SD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ftware defect prediction(sdp) feature selection CLUST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细粒度代码表示和特征融合的即时软件缺陷预测方法
2
作者 朱晓燕 王文格 +1 位作者 王嘉寅 张选平 《计算机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42-249,共8页
即时软件缺陷预测指在软件更改初次提交之际预测该更改引入缺陷的倾向。此类预测针对单一程序变更,而非在粗粒度上进行。由于其即时性和可追溯性,该技术已在持续测试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目前的研究中,提取变更代码表示的方法粒度较粗,... 即时软件缺陷预测指在软件更改初次提交之际预测该更改引入缺陷的倾向。此类预测针对单一程序变更,而非在粗粒度上进行。由于其即时性和可追溯性,该技术已在持续测试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目前的研究中,提取变更代码表示的方法粒度较粗,仅标出了变更行,而没有进行细粒度的标记。此外,现有的使用提交内容进行缺陷预测的方法,仅仅是把提交消息与变更代码的特征进行简单拼接,缺失了在特征空间上的深度对齐,这使得在提交消息质量参差不齐的情况下,会出现预测结果易受噪声干扰的情形,并且现有方法也未将领域专家设计的人工特征以及变更内容中的语义语法信息综合起来进行预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细粒度代码表征和特征融合的即时软件缺陷预测方法。通过引入新的变更嵌入计算方法来在细粒度上表示变更代码。同时,引入特征对齐模块,降低提交消息中噪声对方法性能的影响。此外,使用神经网络从人工设计的特征中学习专业知识,充分利用现有特征进行预测。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现有方法,该方法在3个性能指标上均有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即时软件缺陷预测 特征融合 软件工程 深度学习 代码表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RSA优化轻量级梯度提升机的软件缺陷预测
3
作者 李丛 张晴 +1 位作者 姜枫 朱长水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717-1726,共10页
针对轻量级梯度提升机(LightGBM)应用于软件缺陷预测时预测性能欠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爬行动物搜索(IRSA)优化LightGBM的软件缺陷预测算法(IRSA-LightGBM)。引入faure序列、混沌进化因子、两阶段自适应混合差分变异机制对RSA算法... 针对轻量级梯度提升机(LightGBM)应用于软件缺陷预测时预测性能欠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爬行动物搜索(IRSA)优化LightGBM的软件缺陷预测算法(IRSA-LightGBM)。引入faure序列、混沌进化因子、两阶段自适应混合差分变异机制对RSA算法进行改进,提高算法寻优能力。在基准函数寻优实验中,IRSA取得更好的寻优效果。使用IRSA对LightGBM主要超参数进行混合优化。使用IRSA-LightGBM算法构建预测模型。软件缺陷预测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较对比算法具有更好的预测性能。非参数统计检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具有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量级梯度提升机 爬行动物搜索 faure序列 混沌进化因子 混合差分变异 软件缺陷预测 非参数统计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静态分析警告的软件缺陷预测模型及其应用研究
4
作者 吴海涛 马景悦 高建华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18-834,共17页
静态分析警告作为一种重要的软件质量指标,被广泛用于识别源代码中潜在的违规问题。近期的研究表明,静态分析警告在代码异味检测和即时缺陷预测中有所应用,但有关项目早期缺少提交修改记录的情况没有涉及。针对上述问题,利用三种流行的... 静态分析警告作为一种重要的软件质量指标,被广泛用于识别源代码中潜在的违规问题。近期的研究表明,静态分析警告在代码异味检测和即时缺陷预测中有所应用,但有关项目早期缺少提交修改记录的情况没有涉及。针对上述问题,利用三种流行的静态分析工具的警告信息,在原有的缺陷预测模型中融合静态分析警告这个新的度量,构建一个涵盖软件开发和代码可维护性的缺陷预测模型,并探究静态分析警告与缺陷的潜在关系,融合警告对软件缺陷预测模型性能的影响以及在跨项目场景中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警告数量往往与缺陷分布密切相关,呈现正相关的关系,即警告这一度量在软件缺陷预测模型中有相当大的潜力,并且在有缺陷数据中报告的警告信息往往与编码规范相关;融合警告之后,缺陷预测模型在各项目上的平均精度提高1.4%~14.7%,平均召回率提高0.2%~2.4%,平均F1提高0.3%~3.0%,平均AUC提高0.2%~1.4%。在跨项目场景中,CODE+SAW_VIF度量提供了最佳性能的缺陷预测模型,融合静态分析警告能够提升模型识别缺陷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缺陷 静态分析工具 静态分析警告 代码度量 跨项目场景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序因素对即时软件缺陷预测性能影响的实证研究
5
作者 张雨 于巧 +2 位作者 祝义 姜淑娟 张淑涛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362-376,共15页
即时软件缺陷预测是针对开发者提交的代码变更是否存在缺陷进行预测。近年来,由于其细粒度、即时性、易追溯的特点,即时软件缺陷预测成为了缺陷预测领域的研究热点。代码变更提交具有时间特性,然而,现有研究大多忽略了时序因素对即时软... 即时软件缺陷预测是针对开发者提交的代码变更是否存在缺陷进行预测。近年来,由于其细粒度、即时性、易追溯的特点,即时软件缺陷预测成为了缺陷预测领域的研究热点。代码变更提交具有时间特性,然而,现有研究大多忽略了时序因素对即时软件缺陷预测的影响。因此,探究代码变更提交时间对即时软件缺陷预测性能的影响规律具有重要意义。探究了时序因素对项目内和跨项目即时软件缺陷预测性能的影响,采用随机森林、CNN和XGBoost三种模型在9个即时软件缺陷预测数据集上展开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项目内缺陷预测中,训练集与测试集时间越接近,模型性能越好;与非时序场景相比,时序场景下的跨项目缺陷预测与项目内缺陷预测的性能差距更小。因此,在即时软件缺陷预测研究中应该充分考虑时序因素的影响,在进行训练集的选择时应优先考虑与测试集时间相距较近的数据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即时软件缺陷预测(JIT-sdp) 时序因素 跨项目缺陷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软件缺陷预测研究
6
作者 喻皓 张莹 +2 位作者 李倩 姜立标 尚云鹏 《重庆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21,共12页
在机器学习技术逐渐渗透到各个领域的背景下,软件开发流程中的软件测试非常重要,面对在软件缺陷预测过程中出现的类别不平衡和准确性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监督学习的解决方案,采用样本平衡技术,结合合成少数类过采样技术(synthetic minorit... 在机器学习技术逐渐渗透到各个领域的背景下,软件开发流程中的软件测试非常重要,面对在软件缺陷预测过程中出现的类别不平衡和准确性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监督学习的解决方案,采用样本平衡技术,结合合成少数类过采样技术(synthetic minority over-sampling technique,SMOTE)与编辑最近邻(edited nearest neighbor,ENN)算法,对局部加权学习(local weight learning,LWL)、J48、C4.8、随机森林、贝叶斯网络(Bayes net,BN)、多层前馈神经网络(multilayer feedforward neural network,MFNN)、支持向量机(supported vector machine,SVM)以及朴素贝叶斯(naive Bayes key,NB-K)等多种算法进行测试。这些算法被应用于NASA数据库的3个不同数据集(KK1,KK3,PK2),并对其效果进行详细比较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结合了SMOTE和ENN的随机森林模型在处理类别不平衡问题方面展现出高效且避免过拟合的优势,为解决软件缺陷预测中的类别不平衡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缺陷预测 机器学习 类不平衡 XGBoost 随机森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提取和Stacking集成学习的软件缺陷预测 被引量:1
7
作者 崔梦天 吴克奇 Mariani M S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29,48,共6页
针对缺陷数据的相关性较高以及单一的分类算法存在泛化性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软件缺陷预测模型KSSDP(KPCA Stacking Software Defect Prediction)。采用核主成分分析(KPCA)对缺陷数据集进行特征提取,使用混合采样SMOTEENN方法解决缺陷... 针对缺陷数据的相关性较高以及单一的分类算法存在泛化性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软件缺陷预测模型KSSDP(KPCA Stacking Software Defect Prediction)。采用核主成分分析(KPCA)对缺陷数据集进行特征提取,使用混合采样SMOTEENN方法解决缺陷数据集的类不平衡问题,使用K-Means算法对缺陷数据集进行聚类以剔除异常值,使用Stacking集成学习构建KSSDP集成预测模型并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比基模型、主流集成模型和深度学习模型的性能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主成分分析 特征提取 KSsdp模型 集成学习 软件缺陷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事前可解释的即时软件缺陷预测方法
8
作者 林杨 王炜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20,共8页
为解决即时软件缺陷预测结果难以解释的问题,基于多项式神经网络的改进模型,提出一种事前可解释的即时软件缺陷预测方法,通过将代码度量元与预测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形式化输出为K-G多项式的复合函数,使用标准化回归系数来衡量复合函数... 为解决即时软件缺陷预测结果难以解释的问题,基于多项式神经网络的改进模型,提出一种事前可解释的即时软件缺陷预测方法,通过将代码度量元与预测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形式化输出为K-G多项式的复合函数,使用标准化回归系数来衡量复合函数中度量元的重要性,分析影响缺陷产生的原因。实验结果表明在平均预测准确率达到0.797的前提下,该方法还具有较好的可解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项式神经网络 即时软件缺陷预测 事前可解释性 形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开发者依赖的图神经网络缺陷预测方法
9
作者 乔羽 徐涛 +2 位作者 张亚 文凤鹏 李强伟 《计算机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2-57,共6页
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及时识别和处理高风险缺陷模块是至关重要的。传统的软件缺陷预测方法主要基于代码相关的信息,但常常忽略了开发者个人特质对软件质量的影响。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结合开发者一致性依赖网络的软件缺陷预测模... 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及时识别和处理高风险缺陷模块是至关重要的。传统的软件缺陷预测方法主要基于代码相关的信息,但常常忽略了开发者个人特质对软件质量的影响。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结合开发者一致性依赖网络的软件缺陷预测模型DCN4SDP。首先利用开发者信息构建了一个开发者一致性依赖网络,并提取代码相关的度量作为网络的初始度量元,通过使用双向门控图神经网络学习网络结构上的节点特征。实验结果表明,DCN4SDP模型在多个标准数据集上的性能显著优于传统机器学习分类器和其他深度学习方法,AUC值达到了0.91,F1值达到了0.76,均显著高于其他对比模型。这些优势表明将开发者维度融入软件缺陷预测能够有效提升模型的预测能力和应用价值,且为未来的软件缺陷预测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缺陷预测 双向门控图神经网络 开发者信息 深度学习 图神经网络 软件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采样算法与无监督聚类相结合的软件缺陷预测模型 被引量:1
10
作者 石海鹤 周世文 +1 位作者 钟林辉 肖正兴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01-310,共10页
该文首先在自适应综合过采样算法ADASYN(adaptive synthetic sampling)的基础上,考虑少数类内部不同密度簇之间的连接性问题,将与采样点距离为中等的点纳入新样本生成范围,改进得到T-ADASYN过采样优化算法,有效地增加了少数类内部不同... 该文首先在自适应综合过采样算法ADASYN(adaptive synthetic sampling)的基础上,考虑少数类内部不同密度簇之间的连接性问题,将与采样点距离为中等的点纳入新样本生成范围,改进得到T-ADASYN过采样优化算法,有效地增加了少数类内部不同密度簇的连接性,生成了分布更为均衡的数据集.然后使用基于连接的spectral clustering算法进行聚类预测操作,将过采样算法和无监督聚类相结合,提出一种新型实用的软件缺陷预测模型TA-SC(T-ADASYN+spectral clustering).以F-score为评价指标,spectral clustering为聚类模型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T-ADASYN过采样算法在公开的PROMISE数据集和NASA数据集上比常用的过采样算法均有6%的性能提升,且TA-SC模型在PROMISE和NASA 2个数据集上比常用聚类算法分别有3%和2%的性能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缺陷预测 类别不平衡 过采样算法 聚类算法 无监督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联邦迁移的跨项目软件缺陷预测 被引量:2
11
作者 宋慧玲 李勇 张文静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2-128,共7页
跨项目软件缺陷预测基于已标注的多源项目数据构建模型,可以解决软件历史数据不足和标注代价高的问题.但在传统跨项目缺陷预测中,源项目数据持有者为了保护软件数据的商业隐私,而导致的“数据孤岛”问题直接影响了跨项目预测的模型性能... 跨项目软件缺陷预测基于已标注的多源项目数据构建模型,可以解决软件历史数据不足和标注代价高的问题.但在传统跨项目缺陷预测中,源项目数据持有者为了保护软件数据的商业隐私,而导致的“数据孤岛”问题直接影响了跨项目预测的模型性能.本文提出基于联邦迁移的跨项目软件缺陷预测方法(FT-CPDP).首先,针对数据隐私泄露和项目间特征异构问题,提出基于联邦学习与迁移学习相结合的模型算法,打破各数据持有者间的“数据壁垒”,实现隐私保护场景下的跨项目缺陷预测模型.其次,在联邦通信过程中添加满足隐私预算的噪声来提高隐私保护水平,最后构建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实现软件缺陷预测.基于NASA软件缺陷预测数据集进行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跨项目缺陷预测方法相比,本文提出的FT-CPDP方法在实现软件数据隐私保护的前提下,模型的综合性能表现较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缺陷预测 联邦学习 迁移学习 差分隐私 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可解释性的软件缺陷预测主动学习方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越 李勇 张文静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101-108,共8页
针对软件缺陷预测中数据标注代价较高及深度学习模型缺乏可解释性的问题,提出一种面向可解释性的软件缺陷预测主动学习方法。首先,基于主动学习技术,通过样本选择策略从目标项目中筛选出不确定性高的样本进行专家标注,并将这些标注样本... 针对软件缺陷预测中数据标注代价较高及深度学习模型缺乏可解释性的问题,提出一种面向可解释性的软件缺陷预测主动学习方法。首先,基于主动学习技术,通过样本选择策略从目标项目中筛选出不确定性高的样本进行专家标注,并将这些标注样本放入源项目中以训练预测器。其次,利用领域知识对选定样本进行扰动,构建局部数据集,并通过线性模型在该数据集上模拟数据选择策略的行为,以实现模型的可解释性。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在数据标注方面的指标性能要优于传统的主动学习基准方法;同时,在可解释性方面,该方法的RMSE指标也均低于LIME、全局代理模型以及RuleFit,能较好地解释“黑盒”模型。该方法不仅可以有效提高软件缺陷数据的标注效率,还可以实现模型的可解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缺陷预测 主动学习 可解释性 数据标注 数据选择策略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联合特征分布匹配的跨项目缺陷预测 被引量:2
13
作者 邱少健 陆璐 邹全义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4-211,共8页
为解决跨项目软件缺陷预测研究中存在的特征不完备和分类边界模糊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联合特征的双编码器分布匹配方法(DeDM-JF)。利用卷积神经网络提取代码中与缺陷有关的结构语义特征,将其与人为选取的Handcrafted特征结合,形成联合特征... 为解决跨项目软件缺陷预测研究中存在的特征不完备和分类边界模糊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联合特征的双编码器分布匹配方法(DeDM-JF)。利用卷积神经网络提取代码中与缺陷有关的结构语义特征,将其与人为选取的Handcrafted特征结合,形成联合特征;在此基础上,构建包含分布差异匹配层的双自编码器,学习跨项目全局和局部可迁移特征用于训练缺陷预测模型。面向软件缺陷数据仓库中的798对跨项目缺陷预测任务开展实验,与相关的跨项目缺陷预测方法比较,DeDM-JF方法预测的F-measure和MCC指标有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缺陷预测 跨项目缺陷预测 卷积神经网络 联合特征 自编码器 分布匹配 迁移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作量感知软件缺陷预测中偏斜分布的影响及测试评估方法 被引量:1
14
作者 郭育晨 朱晓燕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03-213,共11页
针对工作量感知软件缺陷预测中传统模型测试评估方法存在偏差这一问题,采用偏斜分布的偏度作为数值特征,研究了3种主要测试评估方法的测试集在工作量偏度的偏差和与其对应的估计误差,并基于偏度偏差较小的采样余量方法,提出一种改进方... 针对工作量感知软件缺陷预测中传统模型测试评估方法存在偏差这一问题,采用偏斜分布的偏度作为数值特征,研究了3种主要测试评估方法的测试集在工作量偏度的偏差和与其对应的估计误差,并基于偏度偏差较小的采样余量方法,提出一种改进方法——后采样方法,所提后采样方法能够保持测试集的类标签比例以避免生成无效测试集。研究结果表明:最常用的十折交叉验证方法偏度偏差最大,其估计误差也最大;与十折交叉验证相比,改进方法性能估计误差减少约4.9%~26.9%;与采样余量方法相比,改进方法不会产生无效测试集,并证明了减小测试集偏度偏差以减少估计误差的有效性。所提后采样方法为工作量感知软件缺陷预测提供了一种更可靠的测试评估方法,能够更准确地评估模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缺陷预测 工作量感知 偏斜分布 测试评估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习困难与泛化能力感知的软件缺陷预测过采样方法
15
作者 范洪旗 严远亭 +1 位作者 张以文 张燕平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663-2671,共9页
软件缺陷数据的类别分布不平衡特点给软件缺陷预测任务带了巨大的挑战。合成过采样是解决这一问题最为主流的技术,但如何设计合适的采样策略避免因引入异常样本而导致的过度泛化风险,始终是软件缺陷预测过采样方法面临的难点。针对这一... 软件缺陷数据的类别分布不平衡特点给软件缺陷预测任务带了巨大的挑战。合成过采样是解决这一问题最为主流的技术,但如何设计合适的采样策略避免因引入异常样本而导致的过度泛化风险,始终是软件缺陷预测过采样方法面临的难点。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一种结合样本学习困难程度和合成泛化影响的过采样方法(GDOS)。具体来说,GDOS方法通过样本的局部先验概率和潜在合成方向上的样本分布信息衡量样本的安全系数与泛化系数,并以此度量样本的选择权重。通过抑制潜在过泛化区域的样本合成概率,给予相对安全的近邻合成方向更高的选择概率,为高质量样本的合成提供保障。在26个PROMISE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GDOS在MCC、pd、pf、F-measure等指标上较于经典的采样方法和专门提出的软件缺陷预测采样方法均取得了更优的性能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缺陷预测 类别不平衡 过采样 过度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前景理论的软件缺陷预测过采样方法
16
作者 徐彪 严远亭 张以文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822-2831,共10页
在软件缺陷预测中,数据困难因子对预测性能的影响比类不平衡更为明显。然而,大多数现有软件缺陷预测过采样方法在解决类不平衡问题过程中,忽视了软件项目数据集固有的数据困难因子,从而导致预测性能不佳。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前... 在软件缺陷预测中,数据困难因子对预测性能的影响比类不平衡更为明显。然而,大多数现有软件缺陷预测过采样方法在解决类不平衡问题过程中,忽视了软件项目数据集固有的数据困难因子,从而导致预测性能不佳。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前景理论的过采样算法(POS)。POS同时考虑局部邻域中同类和异类样本的影响来评估少数类样本的学习难度,通过基于引力的策略构建同类收益和异类损失来刻画样本的前景值,并强调异类损失来计算少数类样本的采样权重,以此降低引入数据困难因子的风险,提高合成样本的质量,进一步提升预测性能。在NASA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POS算法在AUC、balance和G-mean等性能指标上均有所提升,具有更好的缺陷预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缺陷预测 类不平衡 数据困难因子 过采样 前景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知识回放的即时软件缺陷预测增量模型
17
作者 张文静 李勇 王越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420-3425,共6页
即时软件缺陷预测技术可以实现细粒度代码变更的即时缺陷预测,对于提高软件代码质量和保证软件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传统静态软件缺陷预测模型在处理即时软件数据流时会存在“知识遗忘”的情况,从而导致模型泛化性能较差的问题。为此,... 即时软件缺陷预测技术可以实现细粒度代码变更的即时缺陷预测,对于提高软件代码质量和保证软件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传统静态软件缺陷预测模型在处理即时软件数据流时会存在“知识遗忘”的情况,从而导致模型泛化性能较差的问题。为此,提出一种基于知识回放的即时软件缺陷预测增量模型方法。首先,通过知识回放机制存储模型参数和随机样本,实现对旧知识的学习;其次,使用分布式训练框架在本地设备上对即时软件数据流进行增量学习,通过重构实现模型的即时更新;最后采用知识蒸馏技术,构建全局增量预测模型。实验表明,该模型与常见模型算法相比,在保证训练效率的前提下,模型的综合性能表现较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即时软件缺陷预测 增量学习 知识回放 知识蒸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内麻雀优化ELM的软件缺陷预测算法
18
作者 唐宇 代琪 +1 位作者 杨梦园 陈丽芳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43-654,共12页
原始麻雀搜索算法存在寻优精度低、迭代后期容易陷入局部极值的问题,结合高效寻优性能的改进麻雀搜索算法和具有并行计算能力的膜计算,提出一种膜内麻雀优化算法(IMSSA)。在10个CEC2017测试函数上的实验结果表明,IMSSA具有更高的寻优精... 原始麻雀搜索算法存在寻优精度低、迭代后期容易陷入局部极值的问题,结合高效寻优性能的改进麻雀搜索算法和具有并行计算能力的膜计算,提出一种膜内麻雀优化算法(IMSSA)。在10个CEC2017测试函数上的实验结果表明,IMSSA具有更高的寻优精度。为进一步验证IMSSA的性能,使用IMSSA优化极限学习机(ELM)参数,提出一种膜内麻雀优化ELM(IMSSA-ELM)算法,并将其应用于软件缺陷预测领域。实验结果表明:在15个公开的软件缺陷数据集中,IMSSA-ELM算法预测性能在G-mean、MCC这2个评价指标下明显优于其他4种先进的对比算法,表明IMSSA-ELM算法具有更好的预测精度和稳定性,其实验结果在Friedman ranking和Holm’s post-hoc test非参数检验中具有明显的统计显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麻雀搜索算法 膜计算 极限学习机 优化算法 软件缺陷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态软件缺陷预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26
19
作者 陈翔 顾庆 +2 位作者 刘望舒 刘树龙 倪超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5,共25页
静态软件缺陷预测是软件工程数据挖掘领域中的一个研究热点.通过分析软件代码或开发过程,设计出与软件缺陷相关的度量元;随后,通过挖掘软件历史仓库来创建缺陷预测数据集,旨在构建出缺陷预测模型,以预测出被测项目内的潜在缺陷程序模块... 静态软件缺陷预测是软件工程数据挖掘领域中的一个研究热点.通过分析软件代码或开发过程,设计出与软件缺陷相关的度量元;随后,通过挖掘软件历史仓库来创建缺陷预测数据集,旨在构建出缺陷预测模型,以预测出被测项目内的潜在缺陷程序模块,最终达到优化测试资源分配和提高软件产品质量的目的.对近些年来国内外学者在该研究领域取得的成果进行了系统的总结.首先,给出了研究框架并识别出了影响缺陷预测性能的3个重要影响因素:度量元的设定、缺陷预测模型的构建方法和缺陷预测数据集的相关问题;接着,依次总结了这3个影响因素的已有研究成果;随后,总结了一类特殊的软件缺陷预测问题(即,基于代码修改的缺陷预测)的已有研究工作;最后,对未来研究可能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质量保障 软件缺陷预测 软件度量元 机器学习 数据集预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件缺陷预测技术 被引量:149
20
作者 王青 伍书剑 李明树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565-1580,共16页
软件缺陷预测技术从20世纪70年代发展至今,一直是软件工程领域最活跃的内容之一,在分析软件质量、平衡软件成本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研究和讨论了软件缺陷预测技术的起源、发展和当前所面临的挑战,对主流的缺陷预测技术进行了分类讨论和... 软件缺陷预测技术从20世纪70年代发展至今,一直是软件工程领域最活跃的内容之一,在分析软件质量、平衡软件成本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研究和讨论了软件缺陷预测技术的起源、发展和当前所面临的挑战,对主流的缺陷预测技术进行了分类讨论和比较,并对典型的软件缺陷的分布模型给出了案例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缺陷 度量 缺陷预测 缺陷模型 分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