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4篇文章
< 1 2 4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DC Partial Discharge Test System 被引量:2
1
作者 NIE Dexin SHA Yanchao +2 位作者 ZHOU Yuanxiang WU Zhirong DENG Jiangang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981-1987,共7页
Direct current (DC) partial discharge (PD) test has drawn extensive attention from world-wide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s in recent years. However, presently, no DC PD detection device on the market has the sta... Direct current (DC) partial discharge (PD) test has drawn extensive attention from world-wide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s in recent years. However, presently, no DC PD detection device on the market has the statistical function. Thus, we developed a test system for PD detection under DC voltage,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strong anti-jamming capability, continuous high-speed real-time data acquisi- tion and effective, complete detection of DC PD signals. The DC PD mechanism, as well as the measuring principles, software system, and hardware design of the test equipment were introduced. Adopting typical electrode pairs, we tested the statistical spectrum of PD under DC voltage. The main difference in statistical spectrums between parallel plate electrodes and needle-plate electrodes was that the time interval between two consecutive discharges for needle-plate electrodes has obviously larger variation range than that for parallel plate electrodes, which could be the convincing proof for distinguishing the type of electrodes under DC PD. Practic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proposed sys- tem can measure time domain signals of DC PD of oil-paper insulation effectively and promptly, and it can be used to determine and detect defects in DC power transmission equip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放电信号 直流电压 测试系统 开发 针板电极 应用 检测装置 实时数据采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eriStand的硬件在环仿真系统在LF 2204动力换挡拖拉机上的应用
2
作者 张钏钏 乌兰格日勒 +2 位作者 付田志 王永 张开 《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 2024年第5期58-64,共7页
考虑到新的测试软件被开发后,拖拉机实车测试的安全性,有效性和高经济性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NI-VeriStand的HIL(硬件在环仿真系统)在LF 2204动力换挡拖拉机控制系统上的应用,基于仿真软件SimulationX对动力换挡拖拉机设... 考虑到新的测试软件被开发后,拖拉机实车测试的安全性,有效性和高经济性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NI-VeriStand的HIL(硬件在环仿真系统)在LF 2204动力换挡拖拉机控制系统上的应用,基于仿真软件SimulationX对动力换挡拖拉机设计整车仿真模型,通过该模型应用HIL仿真系统对动力换挡控制系统策略软件进行全面的功能测试,以确定该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完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换挡 控制系统 硬件在环 仿真系统 策略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IT技术的智能可穿戴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王琦 王鑫 段晓杰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1-82,共12页
基于电阻抗成像(EIT)技术的智能可穿戴传感器在工业、医疗和电子产品中有广泛的应用。本文概述了EIT成像原理,总结了EIT智能可穿戴传感器在传感器材料、硬件结构设计、软件算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详细介绍了EIT智能可穿戴传感器在人机交... 基于电阻抗成像(EIT)技术的智能可穿戴传感器在工业、医疗和电子产品中有广泛的应用。本文概述了EIT成像原理,总结了EIT智能可穿戴传感器在传感器材料、硬件结构设计、软件算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详细介绍了EIT智能可穿戴传感器在人机交互、智能机器人和医疗保健方面的应用,并展望了其未来发展前景:更轻薄柔软的传感器材料、软件算法的优化、物联网和5G技术的普及、成本的降低和制造工艺的改进,将使得基于EIT的智能可穿戴传感器在更广泛的领域发挥其独特的优势,为人们的健康生活和工业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可穿戴传感器 电阻抗成像(EIT) 材料优化 硬件设计 软件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隐私计算的模运算加速设计
4
作者 刘宏伟 支梁 +3 位作者 秦梦远 陈铭志 董文阔 郝沁汾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331-1342,共12页
隐私计算技术是数据中心保证数据安全的重要手段,随着量子计算的发展,基于格的后量子算法和全同态加密算法逐步发展流行。在这些算法中,模运算都是广泛使用的非线性算子之一,主要用于避免计算过程中出现溢出。面向隐私计算及密码学应用... 隐私计算技术是数据中心保证数据安全的重要手段,随着量子计算的发展,基于格的后量子算法和全同态加密算法逐步发展流行。在这些算法中,模运算都是广泛使用的非线性算子之一,主要用于避免计算过程中出现溢出。面向隐私计算及密码学应用中广泛使用的模运算问题,在FPGA平台上基于PCIe接口设计实现了一个软硬件协同加速设计,能够有效掩盖通信延迟,并支持高达2048位的模运算,包括模乘和模幂运算,以服务于有隐私计算需求的数据中心场景。已有研究工作都仅关注模运算本身,而此软硬件协同框架则给出了一个完整的加速框架,不仅包含运算核心,还给出了数据和软硬件接口,并减少了通信延迟的影响。最后结合一个具体的运营商场景,实现了针对性的加速应用,通过实验验证了设计的性能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私计算 模乘 模幂 软硬件协同 R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体积电缆管道打磨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
5
作者 何玉灵 薛瑞 +4 位作者 代德瑞 庞子旺 孔凡坊 张翼 占鹭林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93-99,共7页
地下电缆已成为城市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施工过程中电缆易因管道错位问题而被划伤,亟需设计一款电缆管道边缘打磨机器人,提前排除电缆划伤隐患,其中机器人的软硬件控制系统是设计的重中之重。在此背景下,开发了一个基于STM32的硬... 地下电缆已成为城市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施工过程中电缆易因管道错位问题而被划伤,亟需设计一款电缆管道边缘打磨机器人,提前排除电缆划伤隐患,其中机器人的软硬件控制系统是设计的重中之重。在此背景下,开发了一个基于STM32的硬件电路、软件控制系统的上位机操作界面。使用EDA软件设计系统部分硬件电路,包括最小系统板、降压电路、CAN通信电路和电机驱动电路;在Keil5软件中,应用串级PID控制算法设计了各模块的软件控制程序;基于C#语言,使用Visual Studio软件设计了上位机人机交互界面。经过样机制作与实验验证,证明了该机器人整体功能完善,能够通过上位机界面实现图像传输、机器人行进以及管壁打磨等功能,完全能够满足小体积电缆管道打磨机器人的作业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缆管道 打磨机器人 控制系统设计 硬件电路 STM32 串级PID CA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方格沙障铺设车控制系统设计
6
作者 常同立 王文健 许慧迎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2025年第1期52-58,共7页
为提高草方格沙障铺设车自动化水平,降低人工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设计电子控制方法对机械机构进行控制。首先介绍铺设车作业流程,以西门子1200系列PLC作为控制核心设计控制方法,其次根据工作环境特点完成硬件选择和整体架构,并绘制... 为提高草方格沙障铺设车自动化水平,降低人工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设计电子控制方法对机械机构进行控制。首先介绍铺设车作业流程,以西门子1200系列PLC作为控制核心设计控制方法,其次根据工作环境特点完成硬件选择和整体架构,并绘制控制系统接线原理图,然后根据工作需求对控制程序进行编写与仿真调试,最后对HMI进行组态。通过控制程序在Protal软件中的仿真运行,验证其能满足预期控制功能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方格沙障铺设 PLC 硬件架构 软件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智能制造的自主可控工业互联网发展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袁礼伟 王耀南 +2 位作者 谭浩然 方遒 李哲 《中国工程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8-53,共16页
在制造业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发展并加速智能化变革的背景下,亟需突破工业软件研发、高端装备制造等“卡脖子”技术环节,构建自主可控工业互联网技术体系以支撑智能制造全流程优化。本文梳理了智能制造与工业互联网的发展现状,从... 在制造业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发展并加速智能化变革的背景下,亟需突破工业软件研发、高端装备制造等“卡脖子”技术环节,构建自主可控工业互联网技术体系以支撑智能制造全流程优化。本文梳理了智能制造与工业互联网的发展现状,从工业互联网技术要素、基于工业互联网的智能制造技术要素、自主可控工业互联网软硬件系统3个方面呈现了面向智能制造的自主可控工业互联网技术体系全貌;系统总结了面向智能制造的自主可控工业互联网技术示范应用,涵盖自主可控的机器人化智能制造、基于自主可控工业互联网的工业检测与感知、面向智能制造的网络化多机协同控制、面向智能制造的多机协同调度规划;进一步研判了面向智能制造的自主可控工业互联网的当前挑战和技术方向。可积极应用第五代移动通信、自主可控工业软件、工业互联网“云边端”协同、搭载国产分布式操作系统的机器人、自主可控的多机协同制造技术,同时加快构建自主可控标准体系,驱动工业互联网与智能制造的融合发展,为我国制造业稳健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开辟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互联网 智能制造 自主可控 机器人 软硬件系统 示范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ND Flash存储控制器的软硬件划分设计 被引量:7
8
作者 沈浩 付宇卓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4期168-170,185,共4页
介绍了现代数码产品中NANDFlashMemory控制器的基本控制和4种软硬件划分不同的控制器设计。作者用VerilogHDL语言分别实现了这4种不同的控制器的,并进行了硬件面积、DSP占用率和接口灵活性的量化比较,指出了各种方案适用的范围。通过对... 介绍了现代数码产品中NANDFlashMemory控制器的基本控制和4种软硬件划分不同的控制器设计。作者用VerilogHDL语言分别实现了这4种不同的控制器的,并进行了硬件面积、DSP占用率和接口灵活性的量化比较,指出了各种方案适用的范围。通过对一个SOC项目的需要分析,设定了基准函数,从而选出了合适的软硬件划分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nd FLASH Memory控制器 SOC外围设备设计 软硬件划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端智能推理加速技术综述
9
作者 章晋睿 龙婷婷 +3 位作者 张德宇 许愿 任炬 张尧学 《电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63-1102,共40页
智能下沉是迈向泛在智能时代的必经之路,也推动了端智能(on-device intelligence)技术的飞速发展.通过在终端设备直接部署运行深度学习模型,端智能在实时性、安全性、个性化等方面具有天然优势,已在自动驾驶、卫星侦察、虚拟现实/增强现... 智能下沉是迈向泛在智能时代的必经之路,也推动了端智能(on-device intelligence)技术的飞速发展.通过在终端设备直接部署运行深度学习模型,端智能在实时性、安全性、个性化等方面具有天然优势,已在自动驾驶、卫星侦察、虚拟现实/增强现实(Virtual Reality/Augmented Reality,VR/AR)等众多场景广泛应用.然而,随着深度学习模型参数量不断增大,端侧受限的硬件资源已难以支撑不断增长的计算开销.为提升终端设备在模型推理的计算效率,研究人员从模型算法、编译软件、设备硬件等多个层面开展了系统性优化,有效推动了端智能的发展与演进.本文从算法、软硬件结合优化等方面对现有端侧深度学习模型推理优化工作进行了总结,涵盖模型压缩技术、模型-软件-硬件的协同设计、模型异构并行部署策略以及大模型的端侧优化技术.最后,本文梳理了当前端智能推理加速技术所面临的挑战,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智能 模型压缩 推理加速 深度学习 软硬件结合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ystem C的系统级设计方法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林 黄建文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113-115,共3页
SystemC是一种完全基于C++的建模平台,它由一个C++类库和仿真内核组成。SystemC提供一个通用的系统设计环境,有利于进行软硬件联合设计。阐述了一种基于SystemC的系统级设计方法。
关键词 系统级设计 模型 软硬件联合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例减压阀控制器硬件性能的影响因素和优化设计
11
作者 艾超 黄科雨 +3 位作者 马德江 陈立娟 高伟 曹晓明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6-89,共14页
比例减压阀是工程机械装备液压系统的压力控制元件,其压力控制性能直接受到控制器性能的影响。以比例减压阀用控制器为研究对象,建立控制器数学模型和整阀模型。然后,分析电阻、电感、频率和占空比对控制器输出电流大小和纹波的影响。其... 比例减压阀是工程机械装备液压系统的压力控制元件,其压力控制性能直接受到控制器性能的影响。以比例减压阀用控制器为研究对象,建立控制器数学模型和整阀模型。然后,分析电阻、电感、频率和占空比对控制器输出电流大小和纹波的影响。其次,采用正交设计的方法,以电流、电流纹波为指标,综合考虑电阻、电感、PWM频率、PWM占空比等影响因素,优化设计控制器关键参数。最后,结合比例减压阀实物,验证优化后控制器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控制器优化前的误差约为2.9%,控制器优化后的误差约为2.5%。研究成果为高性能比例减压阀研制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例减压阀 控制器硬件 影响因素 正交实验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ystemC的嵌入式系统软硬件协同设计 被引量:5
12
作者 石柯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17-119,共3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SystemC的嵌入式系统软硬件协同设计方法。SystemC是OSCI(OpenSystemCIni tiative)组织制定和维护的一种开放源代码的C + +建模平台 ,提供支持硬件建模和仿真的C + +类库及相应的仿真内核。通过SystemC的支持 ,该方法在... 提出了一种基于SystemC的嵌入式系统软硬件协同设计方法。SystemC是OSCI(OpenSystemCIni tiative)组织制定和维护的一种开放源代码的C + +建模平台 ,提供支持硬件建模和仿真的C + +类库及相应的仿真内核。通过SystemC的支持 ,该方法在整个嵌入式系统设计流程内使用C + +语言来统一描述硬件和软件 ,实现软硬件的协同设计和仿真。该方法同传统的设计方法相比更加灵活和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ystemC 嵌入式系统 协同设计 软件 硬件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RF雷达液位计自动标定的控制系统
13
作者 贾浩 张玉 +1 位作者 贺华 陆新宇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09-113,共5页
为了解决生产厂家对RF雷达液位计产品标定过程中,自动化程度不足而导致的产品一致性差、产量难以提高的问题,文中设计一款能够实现五点标定的自动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采用PLC作为控制核心,其中包括对原有手动标定系统的自动化升级和改... 为了解决生产厂家对RF雷达液位计产品标定过程中,自动化程度不足而导致的产品一致性差、产量难以提高的问题,文中设计一款能够实现五点标定的自动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采用PLC作为控制核心,其中包括对原有手动标定系统的自动化升级和改造。通过PLC控制各个点位的反射板运动,使用PLC通信模块实现控制系统与上位机标定系统之间的通信,完成仪表读数与点位控制间的配合。另外,该系统利用精度高、不受外界杂散电磁场影响的激光测距仪实现了对RF雷达液位计的辅助标定,通过读取激光测距仪发送的模拟电压量判断点位控制是否正确。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在提高了生产线对RF雷达液位计标定的规范性和准确程度的同时,也提高了RF雷达液位计产品产线的自动程度,使生产效率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F雷达液位计 仪表标定 PLC 自动化 硬件设计 软件编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操作数的RISC-V指令集设计与功能优化方法
14
作者 张钰儿 席宇浩 刘鹏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68-975,共8页
RISC-V架构凭借其开放性和模块化的指令集架构(ISA)设计,为特定应用及其软件生态系统的定制指令集成提供了良好支持,使其能够高效处理复杂算法并执行重复性操作。然而,由于操作数数量的限制,为RISC-V处理器设计加速指令仍面临挑战。传... RISC-V架构凭借其开放性和模块化的指令集架构(ISA)设计,为特定应用及其软件生态系统的定制指令集成提供了良好支持,使其能够高效处理复杂算法并执行重复性操作。然而,由于操作数数量的限制,为RISC-V处理器设计加速指令仍面临挑战。传统处理器加速方法通常采用“2输入1输出”模型,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复杂操作的灵活性与执行效率。为突破该限制,提出了一种多操作数增强指令集的设计方法。该方法通过引入多操作数加速机制,突破了传统模型的结构性约束,为多输入多输出任务提供了灵活的指令接口。为验证所提机制的有效性,基于Western Digital开源的RISC-V VeeR EH1处理器核实现了该设计,并在FPGA平台上进行了基准测试,涵盖SHA-256,SHA-1以及FIR/IIR滤波器等典型算法。实验结果表明,在FPGA平台上的逻辑资源开销控制在3%以内的情况下,处理器性能最高提升可达14%。与传统“2输入1输出”加速方法相比,所提出的增强指令集设计能够显著提升RISC-V在复杂任务处理中的性能,展示了其在嵌入式计算和专用加速领域的潜在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ISC-V 自定义指令 软硬件协同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ystemC的RISC CPU行为描述
15
作者 周剑扬 李诗勤 +2 位作者 蒋小刚 吕文蔚 陈辉煌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0-45,共6页
探讨了一种基于SystemC的RISCCPU建模方法,建立了一个SPARC精简指令集CPU的整数单元(IU)行为级模型.该模型作为指令集仿真器(ISS),基本达到了RISCCPU的功能要求,为程序提供了一个CPU模拟平台,减少了软硬件协同设计的周期,这对片上系统SO... 探讨了一种基于SystemC的RISCCPU建模方法,建立了一个SPARC精简指令集CPU的整数单元(IU)行为级模型.该模型作为指令集仿真器(ISS),基本达到了RISCCPU的功能要求,为程序提供了一个CPU模拟平台,减少了软硬件协同设计的周期,这对片上系统SOC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ystemC SPARC 精简指令集 软件硬件协同设计 专用集成电路 RISC CPU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DOF并联机器人控制算法结构化分析与设计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兆印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2期5810-5813,共4页
为了实现对六自由度并联机器人位置速度算法的控制,针对控制算法采用了软件工程的原理和方法进行了分析,并对机器人运动特性进行了研究。根据运动特性对位置与速度的控制算法进行了解析,提出位置反解的控制策略,给出了功能分析的DFD模... 为了实现对六自由度并联机器人位置速度算法的控制,针对控制算法采用了软件工程的原理和方法进行了分析,并对机器人运动特性进行了研究。根据运动特性对位置与速度的控制算法进行了解析,提出位置反解的控制策略,给出了功能分析的DFD模型和软件结构化设计模型SC图。描述了算法的详细设计及实现,采用结构化语言表达工具,并对实现中重要的部分细节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其结果达到了位置速度控制的目的及机器人控制算法的软件结构化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机器人 控制算法 机器人技术 软件工程 结构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ROFIBUS的加工中心控制系统
17
作者 高荣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5-66,68,共3页
结合淮阴工学院的实际情况和专业特点 ,介绍了一种基于PROFIBUS的集教学、科研和生产为一体的轴类零件柔性加工系统的结构 ,重点介绍了加工中心控制单元的硬件结构、功能 ,同时对系统控制软件的编制作了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 加工中心 控制系统 PRofIBUS 轴类零件 柔性加工系统 控制单元 控制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磁浮列车网络控制系统软件设计与开发
18
作者 赵鹏 徐东超 +2 位作者 李宗亮 都布 彭兴伟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9-43,共5页
为了实现对高速磁浮列车的控制和监测,提出一种基于模型设计的网络控制系统软件设计与开发方法。该文介绍磁浮网络控制系统结构及控制单元的软硬件平台,基于Simulink自研了TCMS集成软件开发平台和完整工具链,根据功能需求开发了列车控... 为了实现对高速磁浮列车的控制和监测,提出一种基于模型设计的网络控制系统软件设计与开发方法。该文介绍磁浮网络控制系统结构及控制单元的软硬件平台,基于Simulink自研了TCMS集成软件开发平台和完整工具链,根据功能需求开发了列车控制单元的应用程序。实车测试结果证明自研平台及软件具有较强的扩展性和实用性,可以满足高速磁浮列车诊断和控制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磁浮列车 网络控制系统 开发平台 软件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硬件协同设计语言System C在SoC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9
作者 刘珂 郑学仁 李斌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2-25,47,共5页
软硬件协同设计是未来VLSI设计的发展趋势。作为新的系统级VLSI设计标准,System C是一种通过类对象扩展的基于C/C++建模平台,支持系统级软硬件协同设计、仿真和验证。文章讨论了SystemC复杂芯片设计中的设计流程、设计优势,并给出具体... 软硬件协同设计是未来VLSI设计的发展趋势。作为新的系统级VLSI设计标准,System C是一种通过类对象扩展的基于C/C++建模平台,支持系统级软硬件协同设计、仿真和验证。文章讨论了SystemC复杂芯片设计中的设计流程、设计优势,并给出具体设计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ystem C语言 SoC 软硬件协同设计 片上系统 IP 集成电路 软件控制 设计流程 库类 VLSI 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MBA总线的NAND FLASH控制器软硬件划分设计 被引量:6
20
作者 肖鹏 刘新宁 杜洪华 《现代电子技术》 2008年第2期1-3,6,共4页
在AMBA AHB总线上实现NAND FLASH控制器有多种方案。为使其具有更好的兼容性,既能支持主流型号NAND FLASH的各种命令,同时又兼顾到读写效率,该设计根据NAND FLASH本身的操作特点,提出一种软硬件划分的设计方案,以软硬件结合的方式设计出... 在AMBA AHB总线上实现NAND FLASH控制器有多种方案。为使其具有更好的兼容性,既能支持主流型号NAND FLASH的各种命令,同时又兼顾到读写效率,该设计根据NAND FLASH本身的操作特点,提出一种软硬件划分的设计方案,以软硬件结合的方式设计出NAND FLASH控制器。该设计通过系统级仿真,功能符合NAND FLASH操作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nd FLASH AHB 控制器 软硬件划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