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交叉融合探索性实验在食品营养与健康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张琳 杨丽 《农业工程》 2024年第2期129-133,共5页
依托华南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优质科研资源和实验条件,为新设立的食品营养与健康专业开设不同功效成分软胶囊生产和质量检测实验课。该课程为综合性探索性实验,融合食品专业多学科知识,采用学生为主体、教师指导的开放式教学模式... 依托华南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优质科研资源和实验条件,为新设立的食品营养与健康专业开设不同功效成分软胶囊生产和质量检测实验课。该课程为综合性探索性实验,融合食品专业多学科知识,采用学生为主体、教师指导的开放式教学模式,学生分组合作,包括设计配方、生产、包装、质量检测和撰写报告。实验内容贴合日常保健和健康,涵盖知识点多,可操作性强,能极大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和培养综合能力。两年的教学实践表明,教学效果反馈良好,学生认可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营养与健康 探索性实验 软胶囊 蜂胶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蜂胶及以其为原料的保健食品中的氯霉素 被引量:12
2
作者 温家欣 吴凤丹 +6 位作者 曹雅静 何嘉雯 黄志业 黄艳婷 谭婉清 罗文静 赖宇红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284-1289,共6页
建立了同时适用于蜂胶及以其为原料的保健食品中氯霉素残留的检测方法。样品中的蜂胶经乙醇溶解,以4%(质量分数)乙酸铅溶液沉淀具有邻二酚羟基结构的黄酮类成分,在碱性条件下进一步去除不含此结构的黄酮类干扰物,并以甲基叔丁基醚为提... 建立了同时适用于蜂胶及以其为原料的保健食品中氯霉素残留的检测方法。样品中的蜂胶经乙醇溶解,以4%(质量分数)乙酸铅溶液沉淀具有邻二酚羟基结构的黄酮类成分,在碱性条件下进一步去除不含此结构的黄酮类干扰物,并以甲基叔丁基醚为提取溶剂,有效减少样品中极性干扰物和保健食品辅料(如聚乙二醇、甘油等)的共提取。试样溶液经HPLC-MS/MS测定,内标法定量。线性范围为0. 20~50. 0μg/L,相关系数为0. 999 8;方法检出限为0. 03μg/kg,定量限为0. 1μg/kg;不同基质的回收率为86. 0%~114. 4%,相对标准偏差为0. 3%~4. 9%。该方法通用性强,操作简便,灵敏度高,抗干扰能力强,推广应用前景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氯霉素 蜂胶 保健食品 软胶囊 硬胶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磷脂对化学性肝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张昭炜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50-52,共3页
以大豆磷脂为功效成分制备的软胶囊保健食品为受试物,研究其对小鼠化学性肝损伤的辅助保护作用。实验动物为健康雄性成年KM小鼠,每只体重18-22 g,将30只小鼠随机分成3组。以四氯化碳致小鼠化学性肝损伤为模型,对小鼠进行灌胃大豆磷脂软... 以大豆磷脂为功效成分制备的软胶囊保健食品为受试物,研究其对小鼠化学性肝损伤的辅助保护作用。实验动物为健康雄性成年KM小鼠,每只体重18-22 g,将30只小鼠随机分成3组。以四氯化碳致小鼠化学性肝损伤为模型,对小鼠进行灌胃大豆磷脂软胶囊保健食品。测定第30天四氯化碳损伤后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活性。结果显示,模型对照组小鼠血清中ALT和AST活性很高,而受试物组小鼠血清中ALT(141.74±21.33 U/L)和AST(127.53±8.54 U/L)活性明显低于模型组小鼠(ρ〈0.01)。研究结果表明,以大豆磷脂为功效成分制备的软胶囊保健食品对化学性肝损伤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磷脂软胶囊保健食品 化学性肝损伤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磷脂软胶囊中铅、铬、镉、砷4种微量重金属的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秦文杰 赵欣蕊 马淑珍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45-148,共4页
为了方便、快速、准确地检测大豆磷脂软胶囊中铅、铬、镉、砷4种微量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建立了一种冷冻快速粉碎-微波消解的前处理方式,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进行测定。试验结果表明:经冷冻快速粉碎后的软胶囊壳颗粒均一;... 为了方便、快速、准确地检测大豆磷脂软胶囊中铅、铬、镉、砷4种微量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建立了一种冷冻快速粉碎-微波消解的前处理方式,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进行测定。试验结果表明:经冷冻快速粉碎后的软胶囊壳颗粒均一;微波消解耗时短、操作简便、耗费试剂少,ICP-MS测定结果显示铅、铬、镉、砷4种重金属的平均回收率在82. 6%~92. 9%之间。试验结果满意,可为日常工作中测定软胶囊类产品中重金属前处理作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磷脂软胶囊 冷冻快速粉碎 重金属 微波消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健食品中辅酶Q_(10)类软胶囊酸价测定方法探究
5
作者 吴媛媛 冯雪萍 +4 位作者 李亚军 杨子忠 石志慧 杜晶 谭周杨 《农产品加工》 2023年第18期70-73,共4页
建立一种保健食品辅酶Q_(10)类软胶囊酸价测定方法。辅酶Q_(10)类软胶囊内容物随温度变化而呈现不同状态,通过对样品前处理进行优化,利用酚酞指示剂滴定法、冷溶剂自动电位滴定法和热乙醇指示剂滴定法进行酸价检测,并进行不确定度分析... 建立一种保健食品辅酶Q_(10)类软胶囊酸价测定方法。辅酶Q_(10)类软胶囊内容物随温度变化而呈现不同状态,通过对样品前处理进行优化,利用酚酞指示剂滴定法、冷溶剂自动电位滴定法和热乙醇指示剂滴定法进行酸价检测,并进行不确定度分析。经优化后的方法前处理,酚酞指示剂滴定法测得酸价为1.0311 mg/g,RSD为0.45%;冷溶剂自动电位滴定法测得酸价为1.0298 mg/g,RSD为0.42%;热乙醇指示剂滴定法测得酸价为1.1326 mg/g,RSD为0.45%,结果表明3种方法所测结果相差不大,但酚酞指示剂滴定法适用于颜色较浅的油脂。进一步对酚酞指示剂滴定法进行不确定度分析,测得扩展不确定度为6.30%,结果表明重复性测量、称量样品、滴定体积、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液等都会引入不确定度,其中重复性测量及滴定体积是产生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此方法操作简单、准确性好、重复性好,适用于保健食品中辅酶Q_(10)类软胶囊酸价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酶Q_(10) 软胶囊 酸价 保健食品 不确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